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minqiuchen52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75页例1、第76页例2,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苯岷暇咛宀牧侠斫庑∈的性质,会改写小数。
2蓖ü假设、验证、归纳等活动,探索出小数的性质。
3苯岷闲∈的性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小数的性质,会改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运用小数的性质,把整数改写成小数。
教学准备:
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初步感知
数学书定价6元3角,小方写作6.3元,小雨写作6.30元。
讨论:
1绷饺硕夹炊粤寺穑课什么?
2彼狄凰6.3与6.30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探索、理解性质
1苯萄Ю1
(1)填一填,比一比。
①在03的末尾添上1个0后是。
②这两个小数相等吗?为什么?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验证。
(2)实验验证,说明道理。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证说明。
①人民币:0.3元=()角030=()分=()角
②长度:0.3m=()dm030m=()cm=()dm③用在正方形纸片涂阴影的方法比较。
(3)讨论归纳:你发现了什么?
(4)议一议。
(从不同方向观察小数的变化规律)在0.3的末尾添2个0,小数大小会变吗?为什么?0.3,0.30,0.300这三个数相等吗?
(板书:0.3=0.30=0.300)
教师: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呢?让学生得出:从左向右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从右向左看,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5)归纳小数的性质,同桌相互说一说。
(6)第75页试一试。
哪些0去掉后小数大小不变?并让学生说明理由。
2苯萄Ю2
(1)学生先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例2中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2)讨论小数的改写方法。
强调:整数变小数,打“点”再添0。
三、巩固应用、掌握新知
1钡76页课堂活动第1,2题。
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要先示范,然后同桌对口令。
课堂活动第2题,让学生充分说明错误的理由。
2绷废笆五第1~4题。
3辈钩洌河0,1,2及小数点写一个小数;用0,0,1,2及小数点写一个小数。
(1)这两个小数相等:()=()
(2)这两个小数不相等:()和()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0.3=0.30=0.300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篇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76页例3,第77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五第5~10题以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蓖ü对整数比较大小方法的复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苯一步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3蓖ü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同学们会比较整数的大小吗?请说说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教学新课
1苯沂究翁狻
教师:小数的大小又是怎样比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3.15○2.87
教师:你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3碧致鄄⑺邓盗礁鲂∈是怎样比较的。
得出结论: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
4倍懒⑼瓿衫3(2)、(3)小题。
小结比较方法,强调位数不同时的比较方法。
5毖生总结小数比较方法,并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6钡77页试一试: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7○2.8530809○0.8932○3.200全班齐练,再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强化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1钡77页课堂活动第1,2题。
第2题同桌各写一个小数,再比较大小。
2北冉铣市商品的单价。
3崩鲜κ占了运动会上我班几个同学跳高和60 m短跑的情况,请大家帮老师把跳高成绩按从高到低排一排,把60 m短跑的成绩按从快到慢排一排。
完成第79页第8题。
组织学生讨论:跳高的高度与赛跑的时间在评定时有什么区别?
4倍懒⑼瓿闪废笆五第5,6,7,9题。
引导学生理解:“最接近的整数”的含义。
四、拓展提高
1 在○里填>,<或=。
(练习十五第10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抽学生说明理由。
2彼伎继狻
用0,1,2三个数字及小数点,写出小数部分是两位数的小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有序的排列,有序的比较。
五、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抽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数大小的比较
3.15○2.87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
0.31○0.5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0.58○0.52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也相同,比较百分位。
篇3:小数的意义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71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苯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会读小数。
2苯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蓖ü对现实生活中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数据的读写,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小数部分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什么叫小数呢?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呢?三位小数呢?学生回忆整数读法并在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的读法。
二、自由讨论、学习新知
1苯淌τ每ㄆ出示例3。
0.70193.08 103.5032
学生先自由读一读,再抽读。
3币橐灰椋憾列∈时要注意什么?
4苯淌Ω据学生的回答再归纳小结小数的读法,强调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三、巩固新知
1蓖桌相互读数。(课堂活动第2题)
2绷废笆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看题后,再把自己从题中获得的信息告诉同桌或全班同学。
3绷废笆四第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表格,并向学生简介表中一些名称的含义。
再让学生看表分组接龙游戏。
4绷废笆四第3题学生自己看图写数,三人板演,集体订正。
5敝傅剂废啊
(1)第6题。
教师:5.6与5.7之间相差多少?让学生数一数,5.6与5.7之间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从而认识到把01平均分成10份,即比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1。因此,第1小题应该填两位小数。
同理,比0.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01,第2小题应该填三位小数。
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11题。写出生活中用小数表示数量的几个小数。
四、拓展提高
1绷废笆四第5,7,8,9,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彼伎继猓旱12题用2,5和3个0写小数。
(1)1个0都不读出来的一位小数。
(2)3个0都读出来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读一读。
3笨魏笞饕担旱4题和第11题。
回家请父母帮忙,与父母共同完成。
4笨魏笮〗幔航裉煅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写
0.7读作:零点七
0.19读作:零点一九
3.08读作:三点零八
103.503读作:一百零三点五零三
读整数部分时按整数读法来读,读小数部分时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篇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1比醚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2蓖ü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
4备惺苁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
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绷恳涣亢诎宓某ぃ课桌长、高
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被匾洹⒘废
1角=10元=()元 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苯萄Ю1
(1)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例1第1个图)
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
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后面两幅图)
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苯萄Ю2
(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 =()1000m=()m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
(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碧致邸⒐槟尚∈的意义
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
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篇5:小数的意义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实验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认识小数学习小数的欲望。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
1.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填一填,说一说。(课件出示例1第1个图)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07里面有()个01。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课件出示后面两幅图)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教学例2(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课件出示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
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课件出示: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课件出示: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小数的意义》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对你自己动手测量有帮助吗?( )
A、很有帮助 B、帮助不大 C、没有帮助
2、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你是否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
A、是的 B、不是
3、你喜欢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教授本节课吗?( )
A、很喜欢 B、无所谓 C、不喜欢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 认同率%
实验班(40人) 39 97.5%
对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很喜欢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教学,实验班的认同率达到了97.5%,即使是对照班的学生,他们也希望老师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
在本节实验课中,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的欲望,也为学生动手测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接着通过课件演示“10×1”的方条图、“10×10”的正方形图、直尺图、“10×10×10”的正方体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它们的特点,从直观入手把图、分数、小数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推理,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6: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练习十六第3~11题。
教学目标:
1苯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蹦芨据要求正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
3备惺苁学知识的严谨,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正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毙∈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绷废笆六第3题。
学生独立看懂表格,注意找准整数的小数点位置,并指名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方法。
二、指导练习
1钡8题
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
第9题 请同学们先汇报收集的资料,再算一算。
3钡10题
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宽边相接,按长边计算;二是长边相接,按宽边计算。
三、独立练习
1绷废笆六第4,5题教师强调:写得数时注意位数不够用“0”补足。
2毖生独立完成第6,7题
四、拓展练习
练习第11题。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因数同时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由此引起的积的变化。
五、小结
哪些同学愿意谈谈今天的收获?
篇7:小数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学科: 数学 版本: 西师版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校: 东温泉镇中心学校小学部 教师: 张和友
课 题: 小数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小数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理解掌握小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小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小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堂作业题纸,拓展练习题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 明天又是周末了,小鼹鼠一家要来小白兔家做客。小白兔家的水果吃完了,兔妈妈让小白兔到水果店去卖水果。小白兔来到水果店买了2.8千克苹果,用了14.84元;又卖了2.6千克香蕉用了12.43元。小白兔提着买好的水果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里。兔妈妈看见小白兔提着水果回来了,想考考它,就问小白兔:你买的这些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师:这下可把小白兔难住了。同学们能帮小白兔算一算吗?(能)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用竖式帮小白兔算一算!看谁最先帮小白兔算出来。(老师巡视)
师:同学们做的真快!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板书)
(把学生的竖式计算展示出来)
师:这位同学做得真好!同学们都是这样计算的吗?(是)
师:那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计算一位小数的小数加法?
(抽学生口答)(先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中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如果学生说出十分位对十份位,个位对个位,从低位加起也可以,,,
2.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看来同学们对一位小数的小数加法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法(板书课题)
同学们,根据图中信息你能计算出买苹果和香蕉一共用了多少钱吗?怎么样列式呢?请同学们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列好后请举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把学生列的算式写在一体机上)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语言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独立试算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 明确算法
课件出示情境图
(1)看图获取信息,列出算式
师: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要计算小白兔买的苹果和香蕉一共用了多少钱该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列好后请举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把学生列的算式写在一体机上)(这部分取消
(2)学生尝试计算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道题计算出来吗,试一试用竖式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同学请举手。
(3)展示交流 明确算法
师:同学们算的真快。下面请同学们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长注意收集你们小组有几种算法。(老师巡视查看学生的竖式计算)
师:那位同学愿意把你的竖式计算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学生说老师写(把学生的算法由老师在一体机上写出来)
师:下面谁来说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小数加法的时候写竖式时怎样对位?把竖式写好后应该从什么位算起?得数中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确定?(抽学生口答)
2教学估算 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计算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获取信息 列出算式
(学生口答后板书算式)
(2)估算 说方法
(3)独立计算 展示不同算法
(4)小组交流3和几相加?3为什么不能和6相加?
3独立计算 掌握得数末尾0的处理及整数和小数相加的竖式写法
课件出示:25.38+31.62 = 24 .645+ 2.38 = 18+16.74
(1)独立计算
(2)展示竖式计算 师生交流(得数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怎么处理;整数和小数相加怎样写竖式)
4小结算法(此环节放后)
师:同学们,现在谁能说说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抽学生口答后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三.分层练习 巩固深化
1.计算
9.3 24 13.8 5.26
+ 6.98 + 6.98 + 8.3 + 2.74(这个环节与前面相同了,且数字也比较小,我觉得可以不要,下面两个环节增加一点题)
2.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
13.46+12.34≈
13.46+12.34=
3.元旦节,刘奶奶到街上去买了一件衣服打折后的价钱是87.76元,还买了一条裤子打折后的价钱是54.48元,请你帮刘奶奶算算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解决问题还可以出示求比一个多几的题和比一个数少几的逆向题,以增加练习难度,这个环节摆在数学医院之后,数学医院之后,在学生充分掌握方法后总结算法,水到渠成,是学生自己探究得出,不是你老师灌给他的。
4.数学医院(我觉得这里数字还是要大一点,数字小的最好要进位,进位是重点
5 3.3 2.56 1.56 2 3
+2.4 7 + 4.2 6 0.24 + 1 5 . 7 4
7.8 0 6 8 2 1.80 1 5 . 9 7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这种课常没有作业,作业就在前面的训练中完成了,且这儿安排这个环节,与第一个练习是同一层次的,练习尽量体现出由易到难,不重复)
3.63+1.52= 0.63+1.5 =
8+3.02= 6.36+1.44=
六.拓展练习
59元能买那些物品?(每种买法每种商品只能买一个)有几种买法?
书包 笔记本 故事书 文具盒
46.5元 5.5元 37.72元 10元
篇8:小数加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一)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析解决问题,能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意义;(二)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总结出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 0.4 2 13.4600
2、你会算吗?
5.4+0.3 2.5-1.4 6.4+2.8 4.5-1.7
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迅速完成上面的题目。
引出课题:当进行多位小数加法运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该怎么办?当进行多位小数减法运算时,某小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又该怎么办?
板书课题:多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科书第106页例1的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准备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讨论,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学生:要知道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多少元,就需要把他家这个月所交的两项费用合并起来:24.83+51.6
教师: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交流,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交流。)教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同学们经过探讨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巡视观察。哪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根据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24.83+51.6 ﹦76.43
24.83
+51.6
76.43
答: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76.43元。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
教师总结:只要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课件:小数加法计算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怎样解决?同学们尝试估算这道题,完成后交流,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1)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2)怎样才能把数位对齐?(3)百分位上怎样减?
师生共同笔算该题,教师板书:
51.6-24.83 ﹦26.77
51.60
-24.83
26.77
答:李伯伯家这个月水费比天然气费少付26.77元。
学生完成算一算。交流计算结果。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小数减法计算方法》
教师:进行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的注意事项。(课件)
课堂活动:1、数学医院。(课件)
游戏。(课件)
练一练
教科书P109页1-4题
篇9: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一、单元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P32——P58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在经历小数的发现和认识的过程中,通过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掌握知识。
6、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7、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8、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四、单元教学安排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3课时
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32——P33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 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
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发现
1、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 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分米=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米=0.1米,3分米=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米=0.3米 ……
(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
师生交流后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三位小数。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的数,那么两位、三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以这些两位小数为材料,继续研究。
(1)教师继续出示米尺的放大图。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进行反馈: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者是几份表示百分之几米,可以用像0. 04、0.01这种两位小数来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2)小结。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交流说说对小数的理解。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1。同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 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阅读“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及小数的意义,那你们知道小数的历史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33页“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小数的发展史。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如何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的。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就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还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了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六、教学后记
篇10: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一)单元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
本单元,我们以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蛋为素材。为什么选取这样一个素材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的:
(1)体现小数在自然界及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中提供了一些鸟蛋、龟蛋的质量,这些数据不仅真实、可靠,而且非常神奇和有趣,同样是鸟蛋,鸵鸟蛋1.65千克多重,蜂鸟蛋才0.46克(2粒黄豆差不多、3000倍)如果没有小数,蜂鸟蛋的大小都很难描述,体现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2)重视学科整合,实现数学教育的多维价值。
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课程观。在小学各学科中,彼此之间有着前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整个教育教学的体系,如何将各学科的信息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这正是值得我们去潜心研究的问题,本单元选取“形形色色的鸟蛋、龟蛋等”为素材,其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科学学科与数学学科的合力,以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这也正是我们青版教材这套“百科全书”的伟大之处。
2、情境串
(二)单元知识分析
(三)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小数的意义是小数读写、小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化简和改写的依据;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又是名数改写的依据;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是小数应用必备的知识点。所以,这3个教学重点抓住了,其他的知识则水到渠成。]
难点:
名数的改写(特别是复名数的改写)[这里涉及到精确度的要求问题。难度也不小。]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四)单元主要编写特色
1、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降低教学难度。
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教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如教材50页在学习小数得计数单位时,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57页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时,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十分之几分米;55页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加深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
本单元编排的五个信息窗,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名数改写的方法的基础,后4个窗的每一个知识点的探索,都从小数的意义的角度切入,随着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小数的概念也逐步地清晰化和明朗化,对小数的认识也进一步得到升华。
3.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
前面解读素材的时候说过清息窗的数据全部选用了真实的数据,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信息窗中,练习中也体现很充分。如(54页、6题)蔬菜之最、(60页、9)几种食物每100克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69页、5)几种植物的吉尼斯纪录情况、(70页、9)几种动物的奔跑速度、几个州的人口数据等等,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单元信息窗解读
信息窗1(49页)
1.情境图(见教材49页)
(1)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情景题目为“鸟蛋的质量”。情景图上呈现的是丹顶鹤、信天翁、鸵鸟、鸡以及四种鸟的鸟蛋,并标示了四种鸟蛋得的质量。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有4条:(1)丹顶鹤质量0.25千克(2)信天翁蛋的质量0.365千克(3)鸵鸟蛋质量一点六五千克(4)鸡蛋质量零点零六千克。
2.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小数的意义(两位小数的认识)(2)小数的意义(三位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3)小数的读写。
3.教学建议
(1)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逐渐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
有关小数意义的教学,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先学习小数的读写,接着学习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认识,同时以两三位小数为例,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归纳总结小数的意义。例题没有涉及三位以上的多位小数,练习中基本也没涉及。目的是降低难度,集中精力以两、三位小数为抓手,充分认识小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细化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学习例题和作基本练习,对小数的认识逐步加深。在此基础上,如果遇到像58页0.0297千克;64页0.0528;72页1.3295公顷;74页40075.5696千米这样的四位小数或者在生活中遇到更多位数的小数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主迁移,自命其理,逐渐就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小数概念。
(2)在自主整理数位顺序表的活动中理解小数数位及数位之间的关系
比如教材51页在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示,教师可以把数位顺序表中的记数单位一行字去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自己去整理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加深学生对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理解。(让学生独立去填,完全放手)
(3)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体会数位和位值的含义
教材53页用计数器帮助学生体会数位和位值的含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受版面的限制,教材没有把此内容安排在探索里,而是将它放在练习中,建议教师将它当作又例题功能的习题来处理,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的小数吗?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不能把他和普通习题一样看待。
4.注意的问题
(1)结合身边事例,加深对小数实际意义的理解
青版教材把小数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本册本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其内容是小数中最基础的知识,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所以,本单元是整个小数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加深对小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语言归纳小数的意义。
比如:在学习完例题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小数?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举出许多例子如:到书店买书《谈谈新的学习方式》5.35元;《新十万个为什么》10.95元;《童话大王》3.85元;《我们爱科学》8.10元;还有测量身高,小红1.46米,小明1.52米。
(2)要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小数的意义,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是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简洁的语言抽象概括数学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概念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我们要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归纳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借助直观模型,建立小数的概念。
教材在学习小数的意义的探索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直观模型(见教材50页两位数是平面图形,三位数是立体图形),这些数学模型对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的意义都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希望老师们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动态地展示出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
(4)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教材中原创的教学情境,我个人的意见是:一要尊重。二要理性对待。之所以要尊重是因为,青版教材所选取的素材,应该说凝聚了许多专家、学者、研咳嗽薄⒁幌吖歉山淌Φ闹腔邸S志饧改杲萄导募煅椋Ω盟凳潜冉鲜涤煤陀行АR虼耍鲜γ且羁痰赝诰蚱淠诤浞掷盟眯枥鲜Φ幕八担灰袅怂K档览硇缘囟源滩闹械那榫场J且蛭芙萄跫⒀罨肪臣暗赜蛱氐愕挠跋欤俸玫乃夭模膊豢赡苁视λ械慕萄Ф韵螅虼私淌梢愿葑约貉木咛迩榭觯谙质瞪钪泄惴旱赝诰蛘媸怠⒂行А⑸矣信ê竦摹笆丁钡慕萄榫常创嬖械那榫常允视ρ难靶枨螅迪智榫骋胗τ械募壑怠
5、自主练习
53页第2题55页小屋
信息窗2(56页)
1.情境图(见教材56页)
(1)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情景题目为“龟蛋的质量”。情景图上呈现的是平胸龟、蛇龟、绿毛龟、金钱龟和小鳄龟及五种龟的龟蛋,同时还标示了五种龟蛋的质量。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有5组:(1)平胸龟质量11.68克;长0.4分米(2)蛇龟质量24.12克(3)绿毛龟质量11.85克(4)金钱龟质量24.3克(5)小鳄龟质量11.84克;长0.40分米。
2.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5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大小的比较(2)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大小的比较(3)小数大小不变的规律(小数的基本性质)(4)小数的化简(5)小数的改写。
3.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提出对学习新知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信息窗中提供了5条信息,从组合的角度来说,学生可以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说学生提惯了的加减法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面对这些信息他们还会提出“谁比谁重多少的问题”。在这里,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他们提出对本节课学习有关的问题(你能提出比较两种量之间的大小的问题吗?),保证学习时间的有效性性。
(2)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内涵的体验。
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性,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性。小数的性质是小数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小数的性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又为教学小数四则计算作必要的知识准备。教材分两段教学小数的性质。第一段是理解性质的内容(57第2个红点),第二段是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58页小电脑)。在总结发现小数的性质时,由于受版面的限制,教材中只列举了一个例子,从规律的发现和总结的角度来讲,例子有些单薄,说服力不强,因此,在学生总结发现规律前,建议能引导学生再补充一些类似的例子来验证自己的发现。例2.5元=2.50元。0.1米=0.10米=0.100米等等,这些例子,可为小数的性质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许多实例里,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3)在比较大小的练习中,压缩思考过程,掌握比较要领。
学生在红点教学的过程中,初步接触了比较小数大小时经常遇到的一些情况(整数部分不同的、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末尾有零和没有零的),并详细地体验了比较的方法。那么,在自主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应用初步获得的经验,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进一步体验比较的方法,掌握比较大小的要领。如59页2(2)比较0.604、0.64、0.064、0.46、0.6的大小,都是纯小数,只要看十分位是6的挑出来比较0.604、0.64、0.6再看这三个数百分位,由小到大排起来是0.6、0.604、0.64,剩下的两个比较小的数0.064最小,因此,五个数的排列顺序是0.064、0.4、0.6、0.604、0.64,如此处理练习,能够引导学生压缩思考过程,体会比较的要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程度。
(4)在开放的问题中,发现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规律。
61页11题。在8.□7>8.47,方框里可以填0、1、2、3;56.24﹥56.2□方框里可以填5、6、7、8、9;通过填这些数,如果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数小的那个小数比较小。练习12题把组成用卡片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顺序,学生又一次体验了在第11题里的发现。这些发现就是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法则,掌握这些法则,就能迅速比较小数的大小,正确作出判断。
4.注意的问题
(1)红点1和红点2的教学顺序可以随“问”而“行”
见教材56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哪个重?哪个轻的问题后,学生可能先提绿毛龟蛋与金钱龟蛋相比,哪个重?也可能先提小鳄龟蛋与平胸龟蛋相比,哪个重?由于这两个知识点不存在着先后之分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随机确定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
(2)利用直观手段,发现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实际是分数性质在小数上体现,因为小数末尾添上0体现在分数上就是分子分母都添上0,小数末尾去掉0,道理也是如此.小数的性质很重要,学生知道小数的末尾添“0”去“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就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它还是小数四则计算、小数的化简与改写、小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所以必须要让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深刻的理解。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说明小数在什么情况下是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只能通过直观手段来说明。(见教材57页)这两个图的作用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理解。
(3)对教材中设置的关键性的问题,要为学生留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例如58页在学习小数的化简时教材中抛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在学习小数的改写时,教材有抛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对于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教师一定引起重视,不要一掠而过,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5、自主练习
61页10、11题
信息窗3(62页)
1.情境图
(1)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情景题目为“四种鸟蛋的质量关系”。情景图上呈现的是杜鹃、蜂鸟、锦鸡、几维鸟,同时还标示了几维鸟蛋的质量及它与其他3种鸟蛋之间的倍数关系。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有4条:(1)几维鸟蛋质量460.5克;(2)一个几维鸟蛋的质量相当于10个锦鸡鸟或100个杜鹃蛋或1000个蜂鸟蛋的质量。
2.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
3.教学建议
(1)解释新的表述方法
过去,在小学数学阶段关于扩大和缩小的问题,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有人认为缩小一倍,原来的数就为0a-na).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的教材在表述上做了变化(见教材63页),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它的.......倍”“缩小到它的......分之一”.
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扩大到它的10倍
缩小到原数的1/10
缩小到它的1/10
(2)处理好“补零”的问题。
在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规律解决问题时,重点要解决好“补零”和“去零”的问题.特别是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整数数位不够,则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补零问题分两种情况,一是非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如,1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0.1,如果缩小到原来的1/100就是0.01,小数点后面的0要自己补上。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末尾的零要去掉.如,250缩小到原来的1/1000(教材63页最后一个绿点,只是出示了问题,没有呈现计算过程.在这里,老师一定要将“补零”问题处理到位)
4.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新旧表述方法的取舍问题。
前面说过,将一个数扩大或缩小的表述方法与以前不同了,那么,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就要一行的表述方法为准绳,废除原来不科学的说法。特别是有些不正规的学生用书中,可能还会存在老的说法,教师要注意向学生加以说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2)根据认知需要确定例题功能。
案例见幻灯片人教版小数变化的规律。
5、自主练习
66页第9题
信息窗4(67页)
1.情境图
(1)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情景题目为“天鹅的成长”。情景图上呈现的刚出生的天鹅和成鹅时天鹅,图中同时还标有这两个时期天鹅的体重。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有2条:(1)刚出生的天鹅体重200克;(2)成鹅的体重是10.5千克。
2.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2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单名数的改写(2)复名数的改写。
3.教学建议
(1)掌握名数互化的3个主要步骤
a先分清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决定怎么计算。
b要清楚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
c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向右移,移动几位。
(2)引导学生对改写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在学习了红点单名数的改写和小电脑复名数的改写以后,对名数的改写方法有所了解,教材中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对改写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我个人的意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改写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4.注意的问题
(1)体现改写成相同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67页提出的问题是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不同的单位改写成相同的单位.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身就是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突出体现这一点.
(2)鼓励改写方法多样化。
关于多样化的问题,一是,例题本身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如,探索部分,第一个孩子是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第二个同学的做法是将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另外,学生还可能有其他算法,①200克=0.2千克;②0.5千克-0.2千克=0.3千克;③10千克+0.3千克=10.3千克。
(3)复名数的互化是难点,要突破。
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之所以是一个教学难点,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常常把进率弄错(进率是10还好说,进率是100、1000或60的就有些困难),二是学生对单名数复名数的认识不足,过去在整数部分接触的就不多,到了小数部分,名数的互化比整数部分更复杂,造成学习上的困难。68页小电脑,出示的是一道复名数改写的题目,这是本信息窗的教学难点,教材只出示了问题,没有呈现改写过程,其目的是增加他的开放性,但并不表示可以弱化它,教师不应轻描淡写,一定要一步步给学生讲解清楚,特别是2.39千克=___千克___克,这里涉及一个补零的问题,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处理到位。
5、自主练习
68页第1题
信息窗5(71页)
1.情境图
(1)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情景题目为“测量鸟蛋”。情景图上呈现两个孩子正在测量鸟蛋的长径的场景。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有2组:(1)小华读得鸟蛋长径是3.9厘米,小明读得鸟蛋的长径是4厘米;(2)鸟蛋的宽径是2.04厘米。
2.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2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2)求小数近似数方法的巩固(特殊情况取近似数)。(自主练习中:将小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保留后的小数末尾正好是0的数。)
3.教学建议
(1)探索环节,要抓住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
见教材71页,设置了2个关键性问题,合作探索部分,只要抓住这两个关键点,近似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理清保留小数的位数与精确度的关系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依此类推。
另外,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求小数近似数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保留不同位数小数的精确程度问题,如:教材72页绿点2.0中的0可以不写吗?这个绿点的设置是让学生体会精确程度。如果不写.则表示2.04保留到整数,写上0则表示保留了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比精确到整数的精确程度要高。虽然2和2.0从小数性质的角度上看,大小是相等的,但从精确度上看,它们表示了不同的精确程度。所以,近似数2.0末尾的“0”在这里不能去掉。
4.注意的问题
(1)结合身边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感受求近似数的意义。
比如: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时由于工具的限制,必然产生误差,所得结果都是近似数(身高1.63米);如用直尺测得课桌的长是1.12米,用秤称小名的体重是25.5千克,这里的1.12和25.5就是近似数,还有对大数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取近似数,如某城市有13.5万人,中国有13.1亿人口。这里的13.5万和13.1亿都是近似数.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体会到与实际大体符合的数据或者说是接近实际的数就叫近似数,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1)适当增补使用“≈”习题。
教材上没有出现让学生自己写“≈”的习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补此类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因为在后面学习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用到“≈”。
5、自主练习
73页第5题74你学会了吗。
(六)本单元提出研讨的几个问题
1.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小数意义的模型?
2.小数的性质和名数的互化都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些难点,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在探索数学规律的教学中,应怎样发挥计算器的作用?
4.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提升作用应如何把握?
篇11: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出示预习提纲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三、展示汇报交流
1.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100÷10= 10÷10=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四、反馈检测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在教学小数的产生时,加了一个自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自学知道:当计算得不到整数时,也要用小数表示.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不是很好,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回忆并举整数的计数单位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课时 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具准备: 幻灯、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预习提纲
1、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展示汇报交流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0.2 0.05 0.005 0.01……)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1.5 40.6 3.134 6.8……)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三、反馈检测
1、填空
0.9里面有( )个0.1
0.07里面有( )个0.01
4个( )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
3、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整节教学活动是丰富的,如:新课中的小组合作,课堂活动中的同桌交流等等,学生兴趣非常浓,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12:小数的近似数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旭阳镇富西学校 张晓琼
教学内容:
教材84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2953≈ 986534≈ 560890≈ 697010≈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情景图1:
师:(1)为什么售货员阿姨要把17.904元取近似数为17.90元呢?(提示:人民币)
(2)是怎样把17.904取近似数为17.90的呢?(四舍五入)
2、课件出示情境图2: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
3、师:我们都知道求整数的近似数时,可以用“四舍五入”法,那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时,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三、新课
1、课件出示: 0.984≈ (保留两位小数)
小于5,舍去
师:保留两位小数,就要将第三位小数省略,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
2、课件出示:还可以说课桌高约1米。为什么可以这么说?
0.984≈ (保留一位小数)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位的0不能去掉
3、课件出示:想一想0.984≈ (保留整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老师进行总结。
总结:求近似数时,(1)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
(2)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
(3)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
四、课堂巩固
1、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2、用“四舍五入”法写出近似数。 (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抽生到前面演示并讲解。
五、课堂活动
教材86页第三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篇13:田忌赛马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赛马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马奔跑的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种马各赛一场,谁的马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田忌赛马》一课讲的就是田忌参加赛马的事。这场赛事的经过和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借助字典朗读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二、检查预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障碍,读准“讽”字的读音。
三、学生初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四、抓住重点段落精读课文
1.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二段)。
(1)找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
(2)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质疑问难:
田忌为什么会失败?“垂头丧气”说明什么?
“各自”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文中说明什么?
(“各自”是各人自己的意思。这个词说明比赛前参赛双方都给自己的马分等级,决定出场顺序。)
2. 学习第四部分(第十八段)。
齐读最后一句话,然后启发学生思考:马还是原来的马,第二次比赛田忌为什么能二比一取胜呢?
3. 学习第二部分(第三~十二段)。
请学生小声读第二部分,画出三个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每个人物的内心活动。
找同学说一说文中三个人的表现。
孙膑凭什么说“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请同学再读一读这一段,再看一看齐威王的表现。
(“齐威王正在洋洋得意地夸耀自己的马”,还讥讽田忌,从这里可以看出齐威王根本就没有把田忌放在眼里,表现得非常骄傲自满。)
还有一处是这样写的: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齐威王自信能再次取得胜利,没有失败的思想准备。
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以上内容,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孙膑正是抓住了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才决定安排田忌与齐威王再赛一次,使仍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齐威王毫无失败的思想准备。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这一段,要读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二次战况如何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部分。
4. 学习第三部分(第十三~十七段)。
孙膑是用什么办法帮田忌取胜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前后桌讨论一下孙膑采取的战术。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孙膑安排的马的出场顺序,或在投影机上用不同颜色的棋子代表双方的马,摆出孙膑安排的马的出场顺序,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请几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演示。教师可选取与课文中讲的内容相同的方法进行板书。
五、总结,进一步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第一次失败是“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比赛田忌都失败了。孙膑经过观察和思考,认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所以采取了新的方法,田忌转败为胜。前后两次比赛的区别就在于斗力和斗智。因此可以说,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不是力量的比赛,而是智力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
(板书:斗力 0∶3 斗智 2∶1)
六、齐读全文,进一步理解两次比赛的不同结果
参考资料
☆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早年孙膑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投奔魏国,任魏将军。庞涓自知能力不及孙膑,荐膑于魏,庞涓又恐孙膑位过于己,反而加害孙膑,断膑两足使其终生残疾不得为将。齐国使臣惜膑之才,把孙膑带回齐国,齐将田忌善待之,荐于齐威王,威王问兵法,拜膑为师。公元前353年,魏将庞涓率军攻打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依照孙膑的谋划,没有直接去邯郸救赵,而是引兵直取魏都大梁,攻敌必救,迫使庞涓弃赵回救。孙膑在桂陵设伏,战胜庞涓。孙膑一举既解赵国之急,又败魏国之师。公元前341年,魏国以庞涓为将大举攻韩,韩告急于齐。齐宣王问救早与晚孰利。孙膑指出,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我代韩而受魏之兵。不如阴固韩之志,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齐王善其策,在魏韩交兵五战五不胜之际起兵攻魏,庞涓以疲惫之师与孙膑战于马陵,兵败自刎。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孙膑兵法》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 齐威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妫姓,田氏,名因齐。战国初年,齐的大权在田氏手中,后田和得到周王承认而成为齐君。田和之孙威王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又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稷门外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到齐威王末年,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田忌赛马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4:白鲸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借助批读语,读懂课文内容,从中了解白鲸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鲸”字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看,认识这种动物吗?师板书“鲸”,并强调学生观察老师的板书。强调它是后鼻韵,纠正读音。
你了解“鲸”这种动物吗?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学生自由展示搜集的资料。
过渡:今天,我们一道走近“鲸”这个大家族中的“白鲸”,仔细地观察观察它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借助批注,自读课文。
2. 说说课文围绕“白鲸”介绍了哪些内容。
三、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1. 学习第一段。
借助批注,朗读第一段,谈出自己感受。
2. 学习第二至四段。
(1)自读二至四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学习,借助旁批,自读自悟。
①第二段。
A. 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请学生朗读课文,谈自己的体会。引导体会省略号表示的意思。补充想象鲸还可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在读书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能够聆听白鲸的歌喉,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B. 读课文,质疑。
一边读,一边想:你对白鲸的口技表演有什么想法?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C. 朗读课文。
将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一边读,一边想象白鲸展示口技的场面。
②第三段。
A. 自由读第三段,为白鲸的表演取个名字。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说说自己所取的名字的理由,帮助理解课文,指导读好课文。
(身材秀、杂技表演、玩具总动员……)
B. 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白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或者白鲸有怎样的特点?
C. 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③第四段。
A. 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B. 通过理解“焕然一新”,并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体会白鲸爱干净的特点。
C. 指导朗读。
四、品读全文,体会本文运用拟人化手法介绍白鲸的好处
整体感知,品读全文。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体会: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动物,会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
参考资料
☆ 世界上绝大多数白鲸生活在欧洲、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以北的海域中,喜群居,全身呈粉白色,看上去洁白无瑕。但个体比较小,远没有弓头鲸那般庞大。1535年,当法国探险家雅克卡提尔发现圣劳伦斯河时,他的船队受到白鲸的迎候。这些白鲸在水中载歌载舞,歌声悠扬动听,响彻百里以外,其美妙悦耳的声音令船上队员们惊叹不已,他们便亲切地送给白鲸一个美丽的称呼“海洋中的金丝雀”。然而,不幸的是,自从17世纪以来,由于捕鲸的高额利润,捕鲸者对白鲸进行了疯狂的捕杀,致使白鲸数量锐减。更加可悲的是白鲸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批批白鲸相继死亡。
成年白鲸体长约3米到5米大小,体重约0.4吨到1.5吨。幼鲸体长约1.5米到1.6米,体重约80千克。白鲸的头部较小,额头向外隆起突出且圆滑,嘴喙很短,唇线却很宽阔。身体颜色非常淡,为独特的白色。游动时通常比较缓慢。 白鲸体色是独特的白色,在海浪和浮冰中很难认出它们。白鲸喜欢生活在海面或贴近海面的地方。
[白鲸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5:信箱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 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第25课(学生齐读课题)--《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给我们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都读懂了些什么。
2. 集体交流阅读情况。
3. 默读课文,概括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 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 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大概有以下两个问题: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 娃丽为什么能管信箱了?
3. 学生默读课文,解答问题。
学生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指导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总结全文,谈感受
1.给每个部分概括一个小标题。
2.根据小标题复述课文。
3.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用自己的话赞美娃丽。
4.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五、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寄信基本常识
1. 挂号信比平信慢。挂号信要确保每一站“签到”,所以会比平信还慢个2~3天;
2. 邮编的含义:
我们常常说邮编是对一个地区的编码,就算写错了也无大碍。这种认识是很不确切的。其实一个邮编对应于一个邮局,也就是说,可能你楼下的邮局的邮编是xxxxx1,远处的是xxxxx2,你把邮编写成xxxxx2,信件有可能就寄到远处的邮局了。(当然邮局也会自己去检查地址和邮编是不是匹配,作出相应的处理,但是我们自己最好写清楚。)
3. 电话查询。
如果邮编和地址写对了,那么你就可以通过电话向某一具体邮局咨询。当然规定是挂号信允许寄件人查询,但是不允许收件人查询,但是咨询一下、协商一下是可以的;EMS可以在网上或者打电话查询。
4. 办理注意事项。
(1)邮件于每日下午4时前截止收件(逾期则隔日处理),于每日下午4时30分至邮局寄发。
(2)单位公务用信件,以20封或总金额300元为限,超过者需请各单位自行处理。
(3)单位若有大批信件需邮寄时,请以大宗邮件方式处理,信件以50或100件为单位,捆装整齐。
[信箱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