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堂重建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堂重建教学设计

2024-05-27 07:52: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xiaochongch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堂重建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堂重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堂重建教学设计

篇1:《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堂重建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堂重建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8-21页信息窗4,第1、2个红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小圆片

教师:课件、小圆片

教学设计:

活动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那今天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来进行拔河比赛,分为两组,一组10个人,二组9个人,我们一起去玩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活动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师: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老师利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自己来摆一摆,找出比较的方法.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找到最好的方法,最后教师给予指导.)

3、由拔河比赛以及上面的展示来引出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课件:

10比9大可以写成:10〉9,读作:10大于9

9比10小可以写成:9〈10,读作:9小于10

4、接着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次,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活动三:认识等于号: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并派代表自愿的将结果进行展示。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设计意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活动四:练习与拓展

第一题:比一比:谁更多呢

第二题:比较大小

第三题: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形象记忆,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活动五:总结与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2:一年级《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一年级《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15页信息窗3 第1、2个红点和一个绿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图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拔河的人数、啦啦队的人数、观看的人数及男女生的人数等。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儿歌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小圆片、1-10数字卡片

教师:课件、小圆片、1-10数字卡片

过程设计:

活动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今天一(1)班的同学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咱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活动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快动脑筋思考,想到了同桌相互说说,比比看谁的办法好!

(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指名到黑板前演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用数的方法、摆小圆片的方法等)

3、讨论: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引导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4、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

听了它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形状很相像,开口相反等)

5、9比10小可以写成:9〈 10,读作:9小于10

10比9大可以写成:10 〉9,读作:10大于9

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注意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围绕同一个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树立这种意识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关键的。同时还注意了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次,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活动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相互说说。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设计意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活动四: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2、游戏:排排队。请10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 “﹤”“﹥”摆一摆)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一方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1-10各数,另一方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弹性练习空间,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又给了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活动五:总结与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

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9比10小 9〈 10

10比9大 10 〉9

10等于10 10 = 10

创新特色:

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

游戏:排排队。请10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6、7、8、9、10,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 “﹤”“﹥”摆一摆)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这一设计,是在学生已认识了1-10各数及大于、小于、等于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开放性练习。在这样的题目中,学生既可以得到基础性的训练,又可以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同时增加了练习的乐趣,避免了呆板、枯燥的练习。与常规练习相比,学生更乐于参与这样的游戏练习,效果较好。

另外在课的结束,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这样就把简单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原来藏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而学好了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悄的播下了“学好数学大有用处”的种子,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就在身边”,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篇3: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10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小伙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那下面这些数的大小,你会比吗?(多媒体课件出示)

61○5938○36100○96

师:你是怎样比的呢?(生回答)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呀!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更大数的大小比较。(出示课件: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出示目标:(课件)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指名读)同学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有)信心十足,老师也相信你们,要达到学习目标需要小朋友们用好的方法认真看书自学,下面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0页。

二、指导方法、自学感悟(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看一看:看70页的例3

想一想:怎样比较100和1000、210和120这几个数的大小?把答案填在圆圈里面。

说一说:和你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的?

三、汇报交流、启发解疑

师:看完的小朋友们请举手,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请举手?都这么有信心呀!那下面老师就来检查检查你们自学得怎么样。

师:用手指黑板上的数(100和1000)

1、100和1000的比较结果是?(引导学生说出100<1000并板书“<”)。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100是三位数,最高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100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所以100<1000)生回答后播放课件(老师提醒你的内容)之后板书: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学生掌握方法后,再在练习本上完成3道题)

118○1000980○9088○880

师:用手指黑板上的数(210和120)

2、210和120都是几位数?这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吗?(板书:位数相同)那你最后的答案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210>120并板书“>”)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210和120都是三位数,比较它们的最高位,210百位上是2,表示2个百,120百位上是1,2个百大

于1个百,所以210>120)

那如果百位上的数相同呢?课件出示:510○520比一比该填什么呢?为什么?生答。(如果百位上的数相同,就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小的那个数就小。)

那如果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呢?课件出示:531○535比一比该填什么呢?生答。(如果十位上的数也相同,最后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个位上小的那个数就小。)

是的,同学们,你们会比较位数相同时数的大小了吗?怎样比较?生回答后播放课件(老师提醒你的内容)之后板书:位数相同时,先看它的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小的数就小;如果同一数位的数相同,就看它的下一位,一直比下去。(学生掌握方法后,再在练习本上完成4道题)

课间休息:同学们自学的还不错,累了吧,我们先来休息一会儿。做一个游戏。(男生与女生抽卡片进行比赛)

全班同学按男女分成女生队和男生队,进行三场比赛

1、第一场:每次两队各派1个代表来抽数;抽得的第一个数放在个位上,第二个数放在十位上,第三个数放在百位上哪队抽到的数组成的三位数大就赢,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2、第二场:每次两队各派1位代表来抽数抽得的第一个数放在百位上,第二个数放在十位上,第三个数放在个位上哪队组成的数大就赢,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3、第三场: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数每次抽得的数自己决定放在什么位上,组成一个三位数哪队组成的三位数大,就赢。

游戏先玩到这里,(宣布获胜的学生)同学们还记得刚才我们总结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吧,(师:手指黑板,)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好吗?

四、巩固练习、检测更正

其实呀,运用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做一做第3题。)

1、生活中的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间游戏不分胜负,我们再来比一场好不好?老师可要给你们增加难度了,请看智力大比拼。

2、智力大比拼(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提升)

五、概括疏理、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但开心之余我们要想一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播放课件:出示学习目标)生:我会正确地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了。师问:怎么比较?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还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收获可真不小!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认真观察,多多思考,一定会有收获的!

六、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100○1000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小的数就小。

位数相同:210○120先看它的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510○520最高位小的数就小;如果同一数位的

531○535数相同,就看它的下一位,一直比下去。

篇4:《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通过这次上课,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教学设计进行总结:

首先,在组织课堂方面,必须要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要有序的组织教学,既要控制住学生,又能够使学生更大极限的参与到教学中。如果能够找到他们的平衡点,那将会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设计有点偏离了轨道,注重了教学环节的设计,希望可以更加出彩,却忘记了更重要的一面,所有的出彩设计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要点,并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因此针对这方面,我以后不仅在设计环节上加强逻辑性与灵活性,而且要深入理解教材、教参中的重点与难点。

然后,在教学环节上,这一节课的开篇,以学生们做游戏拔河比赛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去掌握两个大数更直观的比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师摆,学生配合的方式,这样使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比较的过程,若采用先启发学生想一想,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通过展示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最好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大数,也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一对应的'好处。

其次,在引出大于号与小于号时,首先我采用介绍两位孪生兄弟的方法吸引学生,然后再引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这样不符合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时提取出大于号与小于号。而且关于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介绍很少,应该加上儿歌,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的记忆。最后,我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来强调大于号、小于号的区别,应该是先学习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再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知识要点。

最后,在讲课的语言方面,应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与语言,不应该用成人化得语言与他们沟通,这样会适得其反,要引导、启发他们,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教师在给他们上课,要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

篇5:《 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4、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来了这样一个图片,里面有我国六个省份的地图

下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单位:平方千米)。

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吗?让我们来比一比!

这些数字是怎么读的?

2、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

在○里填上“>”,“<”或“=”。

999○1010601○564687○678

3、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1)、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数,从高位比起。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我国六个省份的轮廓图的大小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猜一猜、看一看,都无法准确的辨别出谁大谁小,这时出示数据,引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为本节课做铺垫。

[媒体设计思路]

1、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国的六个省份的轮廓图,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我国的各省的面积,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及国情教育。

2、多媒体出示三个简单的万以内的知识复习,能让学生回想起学过的内容,为本节知识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个体构建。

多媒体出示三组数据,选择你喜欢的两个数来比一比?(以以下三组为例)师板书三组数据:

1、黑龙江454800平方千米 四 川485000平方千米

2、青 海 70平方千米新疆 16660000平方千米

3、内蒙古1100000平方千米 西藏 1210000平方千米

这三组数据分别代表了亿以内比较数的大小的两种情况,分别是数位相同时,怎么比较?数位不同时怎么比较?

三、讨论交流、合作提升。

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我们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这三组数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怎么来比较这几组数字呢?

[教学及媒体设计思路]

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三组数据,让学生注意观察第一组数据,青海和内蒙古的,当数位不相同时,怎么比较;

再认真观察第二组和第三组数据,没蒙古和西藏,黑龙江和四川,得出当数位相同时怎么比较?从而得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规律。

四、展示评研,小组汇报。

讨论完后,由学生来说说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通过读来比较:454800是四十五万四千八百485000是四十八万五千。

第二种:通过位数来比较:720000是六位数,1100000是七位数,因为六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而七位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所以,七位数比六位数大。

第三种:从最高位比起:1100000的最高位是百万位是1,1210000的最高位也是百万位是1;再比较下一位十万位一个是1,另一个是2, 2比1大,所以1210000大于1100000。

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1100000<1210000

[教学及媒体设计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包括数位相同和数位不同两种情况)

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最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最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教学设计思想]

首先让学生根据这6个省份的面积数据提出许多组大小比较的题目,然后教师出示三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来研究怎样比较,从而学生能够想到对于这三组题目针对性的比较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如何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教师进行总结升华。对于学生提出的那些题目作为针对性的.练习。学生从这个过程中,能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愿意利用自己总结的方法进行实践。

[媒体设计思路]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数位不相同时数据大小的比较,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尤其是数位相同时,先从高位比起,当高位数字相同时,看

下一位,下个数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那个数就大。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2比大,所以1210000大于1000000.让学生看起来清晰易懂,更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五、反馈达标,巩固提升。

课堂检测、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 620300〇3073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500500 55000 40005

(1)四人小组分工合作。

(2)交流,说说自己小组的想法。你是按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排位置的?

(3)小结,怎么样的方法比较最简单。

[教学设计思想]

让学生利用自己总结的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基础性的练习,再次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是否会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媒体设计思路]

利用课件展示习题,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得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然后集体进行订正,从而得出结论。

六、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设计思想]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媒体设计思路]

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从文字上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更好的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七、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篇6: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3页的内容及练习二16页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4、学生经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方法。

5、通过比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中国地图册挂图。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填空。

82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它与71的位数 (相同或不相同)。

34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比一比在〇里填上“>”“<”或“=”

939○2039 501○626 5780○5870

引导学生口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

[设计理念:通过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为下面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册挂图

(1)先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以下几个省的位置

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四川等

(2) 课件展示各地区特点的形象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教师启发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让学生给同学们做个简单介绍,你课前收集的关于各省的文化名胜的知识。)

[设计理念:通过对收集我国面积最大的6个省份的文化名胜的知识展示,让学生了解有关地理、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⑶再呈现各省的面积数

师问:观察图片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口答)

[设计理念:通过看图,学生学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入新课

师:刚才有的同学将两个省份的面积大小进行了比较,这些比万大的数怎么比较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三、新课探究、启发思维

1、课件呈现:例4中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面积的图片

2、让学生正确地读出以上的面积数字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3、探究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⑴、从例4中选取两个省份的面积数进行比较.

如: 黑龙江: 454800

内蒙古: 1100000

学生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出来,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模仿老师取数的特点,同桌两人合作,在这6个省份中随意选取两个省份,比较它们的面积数,一人出问题,一人来比较,解答。

(2)、学生作品展示

预设:

生1:454800 < 1210000

生2 :1660000 >720000

……

(3)、归纳比较方法:(课件展示)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

【设计理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再取出三组数(课件展示)

黑龙江:454800 黑龙江:454800 西 藏: 1210000

青 海:720000 四 川:485000 新 疆: 1660000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交流,得出比较的方法。

(5)师生共同归纳比较方法:(课件展示)

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做,动脑思考,小组交流、探究,从而总结归纳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四、拓展与延伸: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提出问题:根据面积的数据,将这六个省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请排一排.

1、让学生尝试排列

2、让学生分组交流,校对排列结果,并说说各自的比较方法,过程.

3、引导概括比较方法.

(1)按位数分类:

六位数:454800 720000 485000

七位数:1210000 1660000 1100000

(2) 从大到小排列:

720000>485000>454800

1660000>1210000>110000

(3) 再用数学符号连起来:

1660000>1210000>110000>720000>485000>454800

【设计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类推能力。】

五、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课文第13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根据每组树的位数情况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练习二的第1、2题

[设计理念:通过独立完成练习,发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巩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篇7: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让学生学会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为后面学习比较大的数作铺垫。

2.让学生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能掌握到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会比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让数学为生活服务。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亿以内的数已经能正确分级、读写,对数位顺序表也认熟了,本节知识学生用以前学过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就很容易突破学习难点。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对亿以内的数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能正确读写,结合原来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可引导学生自学,然后归纳总结形成规律。

3.学生认知障碍点:同位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受原来知识“数位对齐应从个位起”的影响,也容易出现从个位先比较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3、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由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推导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课件,呈现各省区的面积配上当地著名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为本节知识学习作好准备。在教学新知识时注重用旧知推出新知,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部分省区面积数据和当地著名风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环保教育。

2、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合作、推理、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方法。

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投影出示,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1.填空。

84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9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

909○ 990 999 ○ 1001 789 ○ 798

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比较的,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新知打基础)

3、师:昨天下午老师让你们回家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们把收集到的大数和老师及同学们说一说吧!

(指名回答,老师把学生收集到的大数板书到黑板上。)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我国六个省份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图(图的下方标示该省的土地面积),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新疆,猜一猜,那个省最大,那个最小呢?(内蒙,西藏面积相似,其余四个相对较小,但面积也差不多,在轮廓图上反映不是很明显,学生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比较,培养学生直观的判断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来,光凭我们的眼力有时候是不能解决问题了,让我们借助数字来试试看。

让同学们看课本例4:在情景图中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0

内蒙古:1100000 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问题:

1、这些数字是怎么读的?(让学生读一读)

2、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吗?让我们来比一比!

自由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注重学困生的培养。

思考讨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分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解决问题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思路。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包括数位相同和数位不同两种情况)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做,动脑思考,小组交流、探究,从而总结归纳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基础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完成基础练习,发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巩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投影出示

1、比较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的大小

(1)明确题目要求。

(2)观察每组中两个数的特点。

(3)说一说每组数的比较方法。

2、练习二第1题和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做在作业上。

(2)同桌互相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3)你知道最小的六位数比最大的五位数多多少?

【设计思路:通过练习及作业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亿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看课本13页的内容并完成“做一做”。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指名说一说,老师在概括一遍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请说出来。

【设计意图:再次复习巩固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篇8:《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迁移到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上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以下两点:

1.在交流互动中总结方法。

教学例5时,对于数的大小比较,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教师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并把学生的这些想法展示出来,使学生之间有一个交流互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组织交流,比如在独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后,说说比较的过程和结果,再引导学生分析、发现规律,总结交流方法。通过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在总结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学习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中,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3.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篇9:《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难点:

会进行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

课件、数字卡片。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抽数字卡片比大小的游戏,好吗?

游戏规则:谁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大,谁就获胜,并有机会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的。

引导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较大。

(2)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较大的数,我们不但要会读、会写,有时还要对它们的大小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5。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

师:我们先一起来比一下:美国和泰国20xx年到我国旅游的人数。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并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

师:我们再来比一下:日本和韩国20xx年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引导学生说出比较位数相同的数时,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师:我们再选两个国家:美国和俄罗斯。(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小结:在实际比较两个数的过程中有几种情况?(两种)哪两种?(位数不同和位数相同)所以我们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应该先看清楚它们各是几位数,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快速看出一个数是几位数呢?(分级)

2.合作交流,比较大小。

(1)从中任意挑选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并相互交流想法。

(2)两名学生一组,一人从中挑选两个数,让另一名学生比较大小,再共同交流检查。

3.探究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师: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怎么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比较?

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4.议一议: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与原来所学的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使学生明确:方法相同,只是位数更多了。

三、随堂练习

1.达标检测(你做对了吗?);

2.巩固练习;

3.拓展练习。

四、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篇10:《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初建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通过这次上课,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教学设计进行总结:

首先,在组织课堂方面,必须要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要有序的组织教学,既要控制住学生,又能够使学生更大极限的参与到教学中。如果能够找到他们的平衡点,那将会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设计有点偏离了轨道,注重了教学环节的设计,希望可以更加出彩,却忘记了更重要的一面,所有的出彩设计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要点,并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因此针对这方面,我以后不仅在设计环节上加强逻辑性与灵活性,而且要深入理解教材、教参中的重点与难点。

然后,在教学环节上,这一节课的开篇,以学生们做游戏拔河比赛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去掌握两个大数更直观的比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师摆,学生配合的方式,这样使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比较的过程,若采用先启发学生想一想,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通过展示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最好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大数,也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一对应的好处。

其次,在引出大于号与小于号时,首先我采用介绍两位孪生兄弟的方法吸引学生,然后再引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这样不符合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时提取出大于号与小于号。而且关于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介绍很少,应该加上儿歌,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的记忆。最后,我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来强调大于号、小于号的区别,应该是先学习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再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知识要点。

最后,在讲课的语言方面,应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与语言,不应该用成人化得语言与他们沟通,这样会适得其反,要引导、启发他们,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教师在给他们上课,要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

篇11:三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25-26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感,积累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今年暑假,黄老师和大家一样,过得很有意义,我和同事们一起登上了一座很有名的、海拔2千多米的山。(出示照片)这是登山时拍下的照片,想知道我们登的是哪座山吗?我给出一个,你们来猜好吗?黄老师登上的是五岳中的一座(依次出示五岳的名称及高度),而且是五岳中最高的一座。

2.你们为什么认为是华山呢?(出示站在由金庸题词的“华山论剑”石碑旁的照片)

3.我们要知道五岳中最高的是哪座山,就要对这几个数进行大小的比较。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可以拿来作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时会用什么符号?(“>”、“<”、“=”)

4.这节课我们着重解决几个什么问题呢?或者说你想学会什么呢?

(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学会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比较和千以内数的比较有什么不同;比较的时候有没有简便的方法;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我想知道更多的四位数的知识……)

二、游戏

(一)从个位抽起。

1.让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研究这些问题。

2.这是玩游戏的道具。

(1)这是用来插数字卡片的。

在黑板上预先写有“个、十、百、千”的`数位,每个数位下面相应地各有一个可以装卡片的口袋,左右各一份。如下图:

千 百 十 个 千 百 十 个

□ □ □ □ □ □ □ □

(2)这两个袋子里各有两套0到9的数字卡片。

3.把学生分成两组,并分别取名:长江队和黄河队。

4.大屏幕依次出示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1)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抽签;

(2)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放在十位上,第三次……

(3)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那一队就赢;

(4)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5.开始游戏。

(1)代表开始抽签。

黄河队抽到 3 ,长江队抽到 8 (把3与8的卡片分别贴到个位上)。

师:现在能定胜负吗?可以玩下一轮了吗?

生1:虽然8比3大,但还不能确定胜负。

师:为什么?

生2:因为8 是代表8个1 ,3 是代表3 个1 ,如果其他数位上的数字两队都一样,就可能赢。

师:那我们接着抽吧!

黄河队抽到 9 ,长江队抽到 5 (把9与5的卡片分别贴到十位上)。

师:目前哪个队抽到的数比较大呢?

生1:黄河队。

师:现在能定胜负吗?

生1:还要看百位。

师:是不是抽了百位就可以定胜负了呢?

生3:还不行。

生4:要所有的位都抽出来,才知道谁能赢!

6.板书:4593<7358,长江队赢了!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做好记录。

7.讨论:

(1)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话想说?

(2)最关键的一抽是哪一抽?为什么?是不是还可以这样想:一个是4000多,5000不到,另一个已是7000多了,当然7000多的大。(我们把4和7圈上)

(3)假如黄河队的千位上抽的也是7呢?7593和7358怎样比较?

生:如果千位的数一样,就看百位,百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这时该圈哪两个数字?(5和3)

(请大家写这道题)

(4)如果黄河队的千位上抽的是0呢?该怎么比较?

(二)从千位抽起。

1.还想玩吗?这次我想把游戏的规则改变一下。请看:

游戏规则:

(1)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抽签;

(2)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放在百位上,第三次……

(3)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那一队就赢;

(4)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2.开始抽签。黄河队抽到 8 ,长江队抽到 5 (把8与5的卡片分别贴到千位上)

师:让我们接着抽。

生:不用抽了。黄河队赢了,因为8个千比5个千大。

师:假如长江队百位上抽个 9 ,黄河队百位上抽个 6 ,能赢回来吗?

生1:不能,因为百位就是抽到9,也只代表900,都不够1000,而刚才黄河队比长江队多3000。

师:百位、十位和个位都抽到9呢?

生2:老师,不用再抽了,胜负已经知道了。玩下一轮吧!

3.记录还是要做的,怎么写?

生:8□□□>5□□□

(三)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

1.这次的游戏规则又改变了。请看:

游戏规则:

(1)每次两队各派一个代表抽签;

(2)每一次抽到的数字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

(3)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那一队就赢;

(4)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2.开始抽签。黄河队抽到 3 ,学生把3放到个位上,长江队抽到 7 ,学生把7放到百位上。

师:请你们说说,为什么这样放?

生1:我抽到的3太小了,放在个位比较好,让出高位,给大数字。

生2:我抽的7比较大,本来想放到千位,但要是等一下我们组还有人手气比我好,抽到8或9 ,放在千位更好,所以放在百位。

师:要是等下抽到的数都比8小,怎么办?

生2:那也没办法,搏一搏呗!

生3:也不一定输,还得看第三组抽到什么数。

……

生:黄河队赢了,因为9853>6827。

三、小结:三次抽签哪个队获胜?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圈一圈,画一画。

2.讨论并得出结论:

(1)比较的方法;

(2)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

(3)万以内数的比较和千以内数的比较有什么不同;

(4)比较的时候有没有简便的方法。

四、练习。

1.该老师玩一玩了。我抽出四个数字,同学们帮我记录一下。3、9、2、6。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呢?

你能组成第二大的或第二小的吗?

2.快速比较。请大家把比较的结果写在本子上。

3823 ○ 2855

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比较这两个数关键是看那个数位上的数字?请把它们圈起来,其他数位上的数字怎么办?在接下来的题目中,你能不能,很快找到关键的数字,做出判断?

4567 ○ 4646

7759 ○ 7768

893 ○ 8930

3.写出一个比2500多一些的数;写出一个比2500多得多的数。

4.写出一个接近6000的数。

5.比长度。

(1)长 江 全长6300千米 黄 河 全长 5464千米

(2)亚马逊河 6440千米

长 江 6300千米

尼罗河 6695千米

密西西比河 6020千米

黄河是世界上第三大河。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世界之最,请大家课后翻阅资料,记录相关的数据。

5   O

篇12: 《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开成了一个有得学生生动活泼、主支发展的学习扭转,学生在老师创造的生活情境中学得饶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很好地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纵观全课教学,在比较中引入、在比较中探索、在比较中总结、在比较中运用、在比较中拓展。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还有以下几点认识:

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已有了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经验,所以总体教学思路是:淡化老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设计,一方面使本节课的重点从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调整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另一方面,又有得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首先通过学生独立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价格,然后根据学生自己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索发现出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规律,总结出方法,最后让学生通过游戏比较大小,在开放的、有梯度的练习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中如让学生在比较100与1000大小,先打开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比较,后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比一比,引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也就是说数位多的数比较大,数位小的数比较小。在这个环节,有很多地方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第一个,我没有利用计数器的功能,让学生看着计数器直观地去理解性地比较,第二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没有及时点拨,以后学习万甚至更多不同数位的比较可以用这种方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发现还有一些环节及处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地改进完整,如老师的板书须要进一趟规范,听学生发言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等,教师要充分估计教学的复杂性,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篇13: 《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比较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相信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比较枯燥,因此我将教学设计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整堂课的知识点都巧妙融入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从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倡导“在乐中学,在乐中悟”。

我个人认为,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更偏向于充当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只在关键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纯粹是娱乐和增添热闹的气氛,而只是老师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游戏的背后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借助于学生间所进行的一场女生队与男生队的“抽数比大小”比赛之中。我观察到,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激情与挑战,学生的参与率比平时更高了,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参与到老师精心预设、组织的“竞赛”活动中,“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自然也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已有的“比较数的大小”认知结构。

一堂课下来,从学生的反馈练习以及作业情况看来,这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得还算不错,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位”以及每一位“数字”的关系已经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看来,有效教学其中一条重要的理念是――拿捏好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教学理念的度,平衡两者的关系,才能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篇14:《100以内的数》的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数》的教学设计

案例背景:

数的认识在一年级主要是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的感念是整个教学大厦的基石,是重要的数学感念,教材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心里发展规律先学习20以内的数,再将认数的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循序渐进,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容易接受,教师教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案例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好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让我们先去认识一下他们吧!(课件出示主题图:数铅笔)

这是小刚、小明和小玲。快和他们打声招呼吧!他们三个在干什么?

生:他们在数铅笔。

师:可是他们怎么数都数不清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能帮助他们吗?

生:愿意!(回答的声音很大,同学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主题图里面的三个小朋友在数铅笔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的动力。

二:探究新知

(一) 活动一

活动要求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数铅笔,下面四个人一组(学具塑料小棒),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支小棒?数正确的小组获胜。快开始吧!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学生数数是否熟练,对不对的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交流、汇报数数的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前边示范边数数。

小组1:我们组是一个一个地数的,1,2,3,……

小组2:我们组是两个两个地数的,2,4,6,……

小组3:我们组是五个五个地数的,5,10,15,……

………….

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方法,真是太了不起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想想哪种方法是最简单的?能让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有多少根小棒的?

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次小棒的数目比较多,我们一个一个的数会比较麻烦,不如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数。(课件展示动态过程)一捆是一个十,两捆是2个十也就是二十,……

板书:100以内的数

1个十是10

2个十是20

3个十是30

………….

师:同学们,那你们知道10个十是多少吗?

生:一百

(二) 活动二

数手指游戏

每个人有几个手指?数数看?

学生欢快的数了起来

从第一位开始10.20.30.40.50.60.70.80.90

师:刚才大家数了几个十?是多少?再加上一个十呢?

数小棒:从25数到47

一边摆学具一边数数

教师引导学生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十个十个地数数比较简单,10个十就是一百,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巩固练习

1.数字接龙

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能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吗?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师:23

生:24.25.26.27.28

师:35

生:……

2.接力赛

你们能按照老师的方法说出后面三个数吗?

师: 23.25.27

生:29.31.33

师:35.40.45

生:50.55.60

师:真聪明!下面请同学们互相考考!

(同桌之间互相出题)

3.数一数我们班的人数,交流一下谁的方法最简单!

选出回答最好的组,及时给予表扬!

4.圈一圈,数一数

(课件出示33页的插图)

引导学生十个十个地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

师:总数是多少?你是怎么这么快数出来的?说给同学听听

设计意图:

在紧张有趣的游戏当中,让学生把刚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的总结,让其产生一种成就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自信的基石。

案例分析:

在教学设计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

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即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总之,整节课中,教师倡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案例点评:

设计了发展性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十个十个地数的简便方法,还有1-100数数的认识,整体感知数数的规律,提高了学生对数数的认识。

学生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投入。在充分动手操作、反复数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100以内数的感念,培养了数感,体现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篇15:《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2、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0

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 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 620300〇307300

学生展示收集的数据

观察图片,读出数据

学生尝试在本上比大小,小组交流。

1210000 〉 72000

454800 〈 48500

1100000 〈 1660000

1660000 〉 11720000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收集生活中的数进行展示,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通过迁移类推,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三、巩固新知书后练习二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〇100000 208808〇99999 70060〇70201

30500000〇305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 500500 55000 40005

3、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

4、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且比最小的七位数小的数共有多少个吗?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自主练习比大小的题

独立完成,说出比大小的方法

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练习,巩固比大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1210000 〉 72000 454800 〈 48500 位数不同 位数多的数大

1100000 〈 1660000 1660000 〉 11720000 位数相同 看最高位

篇16:《10以内数的正数和倒数》幼儿园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正数和倒数》幼儿园教学设计

教育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孩子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正数和倒数;

2、学习10以内数的按数取物。

教具组成 演示板一块、数学插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摆“六色旗”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六色棋’的游戏”,请幼儿用盒里六种不同颜色的插子,在学具板上摆出一个三角形的`“旗子”,方法是:

第一行摆一个插子,第二行摆两个,到第十行摆十个,相邻两行颜色不同,然后练习从1—10 ,从10—1的正、倒数,要求手口一致。

二、学习按口令指数

玩法:六色旗摆好后,老师说任意的数字,幼儿迅速用两只手摸在相应的数字两边,如:老师说“6”,幼儿就两只手摸着第六行6个棋子的两端;老师说“2”,幼儿就摸2。

三、练习按数取物:

幼儿先将棋子收回棋盒,然后按教师的指令要求,取相应的棋子。

比如:要求幼儿取出7个红棋子摆在棋盘上,就是要求幼儿能将红棋子摆在数字7的后面,而不是摆在第一行。

反复进行取棋子练习,提醒幼儿听清老师的要求,用什么颜色?用几个棋子?摆在第几行?摆在数字几的后面?等等,培养幼儿听的能力。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堂重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一年级《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2.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3.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4.“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5.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6.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7.“比较数的大小” 说课设计

8.《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教后反思

9.二年数学下:《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设计

10.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下载word文档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堂重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