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孩子考科学家的教学设计

孩子考科学家的教学设计

2024-07-11 07:52: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斯兰世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孩子考科学家的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孩子考科学家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孩子考科学家的教学设计

篇1:孩子考科学家的教学设计

孩子考科学家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教学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想学、乐学。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兄弟俩酷爱虫子和天真可爱、达尔文的幽默风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家、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 读通课文,认识“考、兄、钩、胶、粘、标、鬼、揭、忍”9个生字,会写“考、兄、弟、捉、抓、糖、著、眨、须、粘、标、鬼、盖、装、忍”15个字,掌握“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10个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尔文的。

教学难点: 1. 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小“叫虫”。 2. 理解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课前准备:

1. 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课件第三屏)做“我说你猜”的游戏,根据老师出示的资料判断是哪位科学家。(板书:科学家)

2、提问:你还认识哪些科学家呢?

3、小结:他们都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有权威的人。你们敢考科学家吗?可是,英国有一对小兄弟,他们就敢向科学家发出挑战,要出个难题考考科学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一课《孩子考科学家》。(板书:孩子考)

4、齐读课题,认识生字。

5、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孩子”是谁?“科学家”是谁?为什么要考科学家?怎样考科学家?】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那我们就带着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标好自然段。

(二)学生自学生字。

1.同桌互学生字。

2.四人小组再互帮互学生字。

3.(展示课件第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

4.识记字形。

5.指导书写。

6.抄写生字词。

三、按要求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别点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一)分组读第1至第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二)(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一)

1. 齐读一遍问题。

2. 带着问题再默读一遍第1至第4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

3. 四人小组交流答案。

4. 汇报、评议。(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二)

(三)假如,现在你们就是这对兄弟的爸爸,你会讲关于达尔文的什么故事呢?拿出你们所搜集的资料,在四人小组里相互说说吧!

(四)听爸爸说了这么多关于达尔文的故事,兄弟俩想做什么呢?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 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尔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 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 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读课文,查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利用生字卡)。

(二)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5至7自然段),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一)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二) 教师导语: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1. 指名反馈。

2.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3.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三) 哪个自然段写到了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展示课件第六屏)有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2. 怪虫子是由哪些昆虫粘成的?

3. 指名反馈、评议。(展示课件第七屏)。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来了,兄弟俩是怎么考达尔文的?

(二)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三)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句,引导体会。

(四)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住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1. 4人小组讨论。

2. 汇报反馈。

(五)(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

1. 齐读。

温故才能知新,这一步的重温有助于防止割裂课文的整体性。 多媒体课件显示 “怪虫子”能形象直观地给学生视觉的刺激,更好地理解课文。问题的提出有效地激起了学生读下文、探索下文的欲望。

这一环节通过有梯度的设计,使学生对本课“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这一难点迎刃而解。先让学生弄明白两个“怪虫”的不同含义,然后理解难点就容易

2. 想一想(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二)。

3. 讨论明确(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三)。

4.说一说:达尔文称兄弟俩为两只有趣的小“叫虫”说明了什么?

5.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却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搜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了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多次和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尽管这对小兄弟为考达尔文做了充分的准备,可还是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一眼就识破了,可幽默的达尔文却没有直接说穿,而是叫这两兄弟为小“叫虫”,让这两兄弟对达尔文更加敬佩了。这节课就轻松的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很高。

篇2:《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馈

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6、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3:《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考、兄、钩”等9个生字,会写“考、兄、弟”等15个生字。掌握“兄弟、捉虫、蜜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教学重点:

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教学准备:

生字和词语卡片、录音机(带)、小黑板、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馈

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6、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4: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黄雅芬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会认9个字,会写15个字。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字,会写15个字。

2、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教学难点:

理解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整体感知。

1、面对一位大科学家,你会怎样?

2、课题中的孩子指谁?科学家又是谁?(简介达尔文)

二、理解感悟课文。

1、两个孩子是怎样考达尔文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课件出示:

他们剪下知了的翅膀和脚,留下了光光的身体,用花花绿绿的蝴蝶翅膀和带着小钩子的蚱蜢大腿,还有天牛的长角须,拿胶水粘成一只怪模怪样的虫子标本。

①用文中的一个词形容这只虫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怪模怪样”。

②小组合作学习: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介绍这只怪虫。

③指名介绍。

④指导朗读。

2、达尔文被考住了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①课件出示有关语句,指导分角色朗读达尔文与兄弟俩的对话。

②你觉得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上你学过的四字词语概括。

3、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三、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真正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是会得到别人的尊敬的。)

四、课堂小练笔:

调皮的弟弟眨巴着眼睛,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联系上下文想想,假如你是弟弟,会跟哥哥说什么呢?

板书:

11 孩子考科学家

兄弟俩 拼凑 怪虫 识破 达尔文

更尊敬

[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5: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课题

11、孩子考科学家

计划课时

2课时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当他们得知达尔文要来时,临时拼凑了一只虫子想考考达尔文,结果被达尔文识破了,兄弟俩对达尔文更加尊敬了。课文重点写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又贴近儿童心理和生活实际,学生喜欢读,从读中体会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和语言特色。二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教学重点是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难点是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是“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具

学具

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并让他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教师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师范读、表演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课文第16、17自然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学这部分内容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两个“叫虫”的不同含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齐读课题,认识生字

自由质疑:

1、科学家是谁?

2、孩子们是怎样考的?

3、科学家被考住了没有?

……

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分段指名读课文。

师生评议

4、让学生自己认读生字,扫清生字词障碍

5、重点引导难记、易错的字

1、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文。

3、分段读课文。

评议,纠错正音。

4、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5、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自主识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指名反馈,评议。

1、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3、汇报分段情况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3、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读句子,交流读后体会

4、指导读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汇报: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读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交流读后感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参与查找资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抄写词语

多种途径查阅资料

通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听写词语

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

检查复习,梳理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实现温故知新。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试着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的此时的心情。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3、联系上下文,对课文内容经行补白

补充评议

4、用几种虫子拼凑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并进行课文补白,展开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单一的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适时点拨引导,突破难点

6、组织学生小组内表演着部分内容。

7、指导朗读

1、让达尔文说出拼凑虫子的名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交流体会

4、结合课文相关句子回答

5、小组合作学习

班内交流

6、小组表演

班内评议

7、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的表演,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每个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的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齐读课文

讲故事

交流昆虫的知识

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11 孩子考科学家

兄弟俩拼凑虫子 尊敬 达尔文

识破

[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6:《孩子考科学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孩子考科学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二十二小三年级 张红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3.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教学重点:

明白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教学难点:

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下面的词语. 兴趣 扑捉 蚱蜢 揭开 鬼脸 网兜

学生自读 指名读 齐读

2、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第1~4自然段。

兄弟俩为什么非要见见达尔文不可?

(结合理解“甜滋滋”、‘著名“的意思。)

2、小哥俩的心愿就要实现了,当听说达尔文要来了,兄弟俩的心情如何?(高兴)他们有什么想法?从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能够看出来?

2、指名读6自然段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朗读。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小哥俩这种高兴、兴奋的心情吗?

4、补充课文留白。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想象一下他说了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想象弟弟的话。

5、导语:噢,原来他们想考依靠达尔文呀,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你读课文第7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句子:“第二天清早…….捉了许多虫子。”

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课件出示知了、蝴蝶、蚱蜢、天牛图片,使学生了解这些虫子的样子。教师追问他们捉那么多虫子做什么呢?

6、默读第7自然段,画出叙述兄弟俩制作“虫子标本”过程的内容,并说一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结合理解“怪模怪样”的意思,“虫子标本”则通过挂图让学生直观感知。)、

7、重点指导学习第8~16自然段。

自由读第8~16自然段,了解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反复朗读:分角色读、示范读、表演读,通过反复朗读来。让学生自己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同时体会到兄弟俩不盲目相信别人。

理解两个“叫虫”的不同意思。

第一个“叫虫”学生联系上文自己说说意思。即“会叫的虫子。”

第二个“叫虫”则让老师作适当的讲解,即“说谎虫”。

说说达尔文称兄弟俩为两只有趣的“叫虫”说明了什么?

8、齐读第17自然段。

事后,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正由于达尔文见多识广,平时对虫子观察得细致,所以才不会被考住,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课外拓展:

1、你觉得达尔文是怎样的人?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课件简介达尔文。

2、交流收集达尔文的故事。

[《孩子考科学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7:孩子考科学家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小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爸爸向他们讲述了达尔文的许多故事。当他们得知达尔文要来家里做客时,用四种昆虫的部件拼凑了一只虫子标本想考考达尔文,结果被达尔文识破了,兄弟俩对达尔文更加尊敬了。

课文重点写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了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多次和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尽管这对小兄弟为考达尔文做了充分的.准备,可还是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一眼就识破了,可幽默的达尔文却没有直接说穿,而是叫这两兄弟为小“叫虫”,让这两兄弟对达尔文更加敬佩了。

这节课就轻松的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很高。

延伸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篇8:孩子考科学家教学反思

《孩子考科学家》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小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他们听爸爸讲了科学家达尔文的故事后,对达尔文很感兴趣,当他们听说达尔文要来他们家做客时,就准备考考达尔文,看看达尔文是不是像他爸爸所说的那样有学问。于是,兄弟俩捉了许多虫子,拼凑成一条怪模怪样的虫子标本给达尔文看,被达尔文识破后,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这个故事说明了真正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是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轻松识记生字,想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现在,我谈谈在教学中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本课我采用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我主要从字词——句——段——篇,由易到难,兼顾各种能力的学生参与学习,重点放在8——17自然段,解决重点是,我首先让学生读第7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了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带着问题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感悟,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最后交流有关搜集到的达尔文的资料,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搜集有关信息,扩大知识面。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教这个角度来说,就是要着重抓好读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读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课堂上,我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等。使他们在读中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由于我在教学中抓的太细,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前松后紧,所以也没有交流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另外在今后的教学中课堂调控能力也有待于提高。

篇9:孩子考科学家教学反思

一是教这节课的我在把握本节课重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抓重点句子、关键词语,理解人物和课文内容。启发引导孩子们去体会、去感悟、去理解课文内容。一个很有特点的设问“你体会到了什么?”深深地印在我心里。我想在我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也应该时常去问孩子们这个问题,就像我爱问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一样。我想这两个设问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使用,对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是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另一个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我注重培养孩子们查找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上,让孩子们汇报从网上、课外资料上,查找到的有关达尔文的资料。回想我讲这节课时,我布置孩子们去查找有关达尔文的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迁移和延伸。看来,我也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重视培养孩子们搜集资料的能力了。因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课堂成功之处是理解文章中的两个叫叫虫,第一个是会叫的虫子,第二个是说谎的虫子。此处我让学生多说自己的理解。从中体会达尔文对两个孩子的喜爱之情。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篇10:孩子考科学家教学反思

《孩子考科学家》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小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他们听爸爸讲了科学家达尔文的故事后,对达尔文很感兴趣,当他们听说达尔文要来他们家做客时,就准备考考达尔文,看看达尔文是不是像他爸爸所说的那样有学问。于是,兄弟俩捉了许多虫子,拼凑成一条怪模怪样的虫子标本给达尔文看,被达尔文识破后,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这个故事说明了真正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是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现在,我谈谈在教学中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抓住重点,问题导学。

本课我采用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我主要从字词——句——段——篇,由易到难,兼顾各种能力的学生参与学习,重点放在8——17自然段,解决重点时,我首先让学生读第7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了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带着问题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感悟,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教这个角度来说,就是要着重抓好读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读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课堂上,我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等。我力求凭借语言文字来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中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拓宽知识面。

在最后交流有关搜集到的达尔文的资料,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搜集有关信息,扩大知识面。

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发现自已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以后应该改正:

1、由于我在教学中抓得太细,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前松后紧,所以课堂上也没有时间交流学生搜集到的资料。

2、在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讨论“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这一问题,我引导得不够深入和全面。

篇11:孩子考科学家教学反思

因本课文浅显易懂,接近学生的生活和情趣,所以学生也理解得好,课后回答基本能叙述清楚。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爸爸向他们讲述了达尔文的许多故事。当他们得知达尔文要来家里做客时,用四种昆虫的部件拼凑了一只虫子标本想考考达尔文,结果被达尔文识破了,兄弟俩对达尔文更加尊敬了。

课文重点写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本课我采用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兄弟俩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了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多次和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尽管兄弟俩为了考达尔文做了充分的准备,可还是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一眼就识破了,可幽默的达尔文却没有直接说穿,而是叫这两兄弟为小“叫虫”,让这两兄弟对达尔文更加敬佩了。

这节课就轻松的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很高。

篇12:《孩子考科学家》教学反思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小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爸爸向他们讲述了达尔文的许多故事。当他们得知达尔文要来家里做客时,用四种昆虫的部件拼凑了一只虫子标本想考考达尔文,结果被达尔文识破了,兄弟俩对达尔文更加尊敬了。

课文重点写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了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多次和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尽管这对小兄弟为考达尔文做了充分的准备,可还是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一眼就识破了,可幽默的达尔文却没有直接说穿,而是叫这两兄弟为小“叫虫”,让这两兄弟对达尔文更加敬佩了。

这节课就轻松的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很高。

【孩子考科学家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孩子考科学家》教案

2.科学家阿基米德课程教学设计

3.《花孩子》教学设计

4.雪孩子教学设计

5.《雪孩子》标准教学设计

6.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7.人教版二年级雪孩子教学设计

8.聪明孩子笨老狼教学设计

9.《槐乡的孩子》的教学设计

10.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
《孩子考科学家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