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反思>分层次教学反思

分层次教学反思

2023-08-14 07:58: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notimeaft3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分层次教学反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分层次教学反思,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分层次教学反思

篇1:分层次教学反思

分层次教学反思

有关分层次教学(或者小组分层教学)的论述多如牛毛,但是分层次教学实际上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顽题”。下面我将这些难题列在下面,供各位老师思考,希望反思一下我们开展的`有关分层次教学的改革:

顽题一:分层次必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尤其在分组的时候,但是现代教学论反对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给学生分等。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顽题二:分层次教学强调针对学生学习水平施以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差生可以降低难度,减少作业数量;优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增加作业量。但是这样样做,学生们会不会认为老师不公平,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抵触情绪,进而引起家长们的意见呢?

顽题三: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评价?分层次分别评价吗?这样公平吗?低水平组的学生分数再高,他会认为含金量高吗?

这些顽题不解决,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很难达到。其结果正像一位哲人所说:我们建成的东西,完全不是我们想要的。在分层次教学中你还有哪些困惑?如何化解这些难题?

篇2: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反思

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分层

1、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二维目标,即指令性目标和指导性目标。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欣赏”“理解”“扩展”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二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较高目标。

2、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在确定教学目标前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适合什么样的教法,找到差别,才能把握知识的难易度,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3、教学过程应坚持面向中等,兼顾优差生的原则。二维目标中分别有深浅之分,对较难的内容让优生去解决,较易的'问题留给后进生。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边城》(节选),课后练习的三个小题,“对主题的理解,了解小说情节,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可要求中下生做,“分析环境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的”可要求中上生做,另外可扩展,如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翠翠的命运如何?要求愿意做的做。

二、课外辅导要分层

1、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主要面对中等生,以巩固学习目标为目的,针对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感到困难的重难点问题,仔细加以解决。个别辅导主要是兼顾优生和差生,分别给他们“吃小灶”。例古代诗歌赏析,要求优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等,如理解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意境,理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求后进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基础。

2、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个别点拨、个别启发和个别纠正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在课后及时解决。

三、作业设计要分层

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切忌一刀切。否则,优生觉得吃不饱,他们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差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信心。为此,应采取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的等级作业法。例如根据我班实际《六国论》必做题是:背诵全文,辨析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选做题是:归纳本文的古今词语的意义、句式,赏析写作特色,结合历史说明六国破灭的原因等。得法、得体和得力的练习能唤起并强化已学知识,诱发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3: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反思

体育分层次教学模式反思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大潮的冲击,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对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同一教学班里的学生,由于主观、客观、先天、后天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强调动作统一、秩序规范,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的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进步,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我们进行了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验探索,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有利于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

分层次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共性教学,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充分发挥和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制订

为了突出教学中的层次性,课前在研究教材内容的同时,必须重点研究学生,从而制订好各层次的具体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和运动能力的高低,以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成绩和达标成绩为参考依据和分层标准,打破传统教学的分组模式,将学生分为男、女a组(上等生)、b组(中上等生)、c组(中等生)、d组(下等生)各四个小组(四个层次),进而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组别的具体教学目标。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大潮的冲击,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对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同一教学班里的学生,由于主观、客观、先天、后天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强调动作统一、秩序规范,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的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进步,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我们进行了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验探索,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有利于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

分层次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共性教学,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充分发挥和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制订

为了突出教学中的层次性,课前在研究教材内容的同时,必须重点研究学生,从而制订好各层次的具体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和运动能力的高低,以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成绩和达标成绩为参考依据和分层标准,打破传统教学的分组模式,将学生分为男、女a组(上等生)、b组(中上等生)、c组(中等生)、d组(下等生)各四个小组(四个层次),进而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组别的具体教学目标。

篇4:浅谈英语分层次教学

浅谈英语分层次教学

英语分层次教学能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分班授课,更好地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该文就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原则进行探讨.

作 者:张光华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600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   分层次教学   方法   原则  

篇5:分层次教学工作计划

在初中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被看重的,因此很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教学成绩的提升,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完全失衡的教育。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品行不够端正的小混混,看着就令人气愤,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学校没有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后果。所以我历来主张要把学生的教学成绩和思想品德挂钩,要教学成绩和思想品德均衡发展,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正是认识到这种情况后,我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特别指定了思想品德分层次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初中二年级四个班思想品德课。从我连任初一-----初二两年授课所了解和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但分布很不平衡,整体学生的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高。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扶差方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手段及方法

(1)、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狠抓教学的基础,注重他们的德育培养。传授概念、观点的前提。积极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针对中上等学生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眼的灵魂。在此基础上注重个层次间的相互合作。在学生互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

四、达到的预期效

坚持分层次和双边教学,教学中注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是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争取做得更好。以我的教学兴致很好,我愿意把所有的一切都教给学生,让他们做一个思想品德端正的学生,让他们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之才!

篇6:分层次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教学只要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发展,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一直以来,“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既受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手段的影响,也与教学上的'“一刀切”密切相关,还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的限制有联系。因此,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就显得非常必要,而改革的最好方法就是分层教学。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从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均衡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激励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得到相应发展。

三、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教学法建议

1、教学目标:培养学科尖子(语英挑战140分,数理化生挑战满分),为重点高校(211、985)输送合格的大学生,为国家培养卓越发展的人才。

誓创本一上线人数新纪录;誓创985高校录取人数新纪录;誓创清华北大新纪录。

2、教学要求:高于现行教学大纲,兼顾竞赛,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多强化、重综合、重自学、重创新、重扩展、促特长、求拔尖,减少基础题的讲解,适当增加能力题的梯度,提示知识内部联系与规律。

3、教法及学法建议:以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为主,逐渐变接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四、工作要点

(一)班级管理

1、以狠抓教学质量为核心,确立班级体和个人奋斗目标;

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凝聚核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倡导“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4、跟紧靠实,强化班级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

5、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加强班级凝聚力。

(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采取“集体导学,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新课标要求,瞄准考试大纲,立足学生实际,刚开始保持教学同步,夯实基础,熟练方法,拓展思路,重视能力培养。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重点解决学生的弱科现象、粗心大意现象,强调规范答题,争做满分卷,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团队,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

五、具体措施

(一)班级管理

1、让目标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养成不断挑战新高度、新目标的习惯。

如:语文英语可以挑战140分,数理化生可以挑战满分等,要教会学生平时不断的总结,不断地揣摩,不断地体会如何才能达到或逐步接近目标。

播放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名校宣传片,让学生们具有强烈的向往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愿望,老师们把对学生的高期望积极地或明或暗地转达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老师们要积极结合学生实际多谈心交流沟通,多挖掘学生的内部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要通过高期望给学生一有效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学会自律,不断鞭策学生自己努力学习。

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凝聚核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一个班级的顶梁柱,是沟通班主任和同学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火车跑的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就是班级的“火车头”,班干部队伍建设是构建良好班级、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

3、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以疏导为主线。

详细列出德育工作计划:1)播放《科学家的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2)狠抓文明礼仪养成教育;3)通过主题班会、典型事例等方法进行励志教育;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5)关心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朋友,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烦恼,尽早发现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做好稳定工作。

4、强化常规养成教育,为班级营造良好班风。

良好的常规养成习惯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进行常规养成训练。训练内容报告《中学生守则》《宁阳四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还有就是三操、课堂表现、课间活动、卫生值日、宿舍内务整理等等。

1)跟紧靠实,紧抓班级纪律,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卫生工作包干到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卫生扫除做到保质高效。

3)做好课上课下的秩序工作,坚决禁止上课睡觉不专心的现象,下课打闹的情况,坚决杜绝违法犯罪的不良行为。

5、树典型,培养优良学习风气。

作为高二新分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能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对此制定以下措施:

1)召开班级经验交流会。

在班级进行学习方法的互相交流。本学期我班将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学习上表现优秀的同学谈感想,介绍方法,以此带动其他同学。

2)继续树立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典型,形成学习核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抓住每一次考试,考试后要和每位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查找问题,指导办法,确立目标,努力提高。

6、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学生工作。

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学生情况,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1)开学初,建立班级飞信,方便联系。

2)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家长请进学校来,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分层教学

1、班主任老师积极协调任课老师消灭尖子学生的弱势学科,积极发挥优势学科,保持学科间的平衡,并使之成为日常工作之一。学科老师要积极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方法进行单独辅导,必须保证尖子生真正尖起来。班主任老师在方法、思维、心理、应试能力的辅导要重

于对知识的辅导。因为尖子学生都有较扎实的知识功底,他们缺乏的是学科思维和治学能力。因此思维、方法、心理的培养、辅导成为解决问题提高成绩的关键。

2、对于学生的各类作业、限时训练要批改细致,把存在的问题,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不合理的步骤、不合理的书写也要积极纠正,不留死角,不留后患。要讲究作业、试卷评后思想态度、思维习惯、知识和方法的查漏工作,做到考后有收获;班主任老师协同学科老师指导学生整理错题集,便于日常反思和总结;

3、指导学生解决粗心、马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要始终强调学生的解题规范,让学生的思维与动手步调一致,基础题目要下功夫去“磨”,基础题目要充分重视,要从心里上、思想上重视,必须确保常规题目、基础题目不丢分。要求学生平时练习考试化,考试平时练习化,前者指学生重视平时限时训练,高标准,严要求,要争取满分卷,即使丢掉一分,也要想一想为什么丢掉的,后者指正规考试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4、班主任要积极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团队的功能。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才能使整个班级的素质整体提高,让最多的学生受益、成才、冒尖。要积极与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班主任要起到关键的组织作用。要教育学生佩服老师,欣赏老师,拉紧师生心理距离,敢于与老师交流,建立一支优秀的班级教师教育教学团队,为本班的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应该成为班主任、各任课老师的共识,科学分层是分层教育的关键、因材施教是分层教育的核心,只要老师们做有心人,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树立信心,而班级也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另外在管理中,不仅要有师对生的管理,更要做到学生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应成为班级管理的重点,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实现班级科学民主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原则。

篇7:论英语分层次教学

论英语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实施班内区别教学,使教学要求适应各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它充分承认和注意个体差异的现象,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获均衡发展。其原则是“因材施教”,旨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智力,使他们发挥各自的最优效能。

本文将以层次设置、课堂施教、分层评价和反馈纠错四个方面论述分层教学的措施与方法。

鉴于初中学生一般在初二阶段出现英语科成绩分化现象,进入初三这种情况愈加严重,笔者集中探讨初三英语分层次教学。

一、层次设置

1. 学生分层。经过两年教学,教师已经十分了解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参照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分设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生,他们基础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对英语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成绩多在90分以上,有超前学习的愿望。B层学生的成绩在65~90分之间,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C组是有一定困难,还不能完全通过自学掌握教材的学生,成绩在65分以下。

2. 要求分层。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A层:每人手头有一本参考书,一本补充练习,如《课时训练》和《教案设计》。要求他们课前预习课文,掌握单词及词组,找出课文的重难点,上课能用英语就所学句型进行交流,能流利地背诵课文。由于A层学生自学能力强,可以鼓励他们超前学习,掌握课本单词表中打“*”号的单词,把中考不列为考试重点的“不定式、过去完成时”等语法项目也作为应掌握的知识点,并把旧教材五、六两册作为补充阅读材料,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B层:要求学生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课前一定要预习单词、词组及课文,对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做标记,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课后能模仿教材进行对话,能复述课文。为帮助他们搞好预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倡他们人手一本辅导材料。

C层:为使他们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主动性,让他们和A层同学结对子,在A层同学帮助下预习单词、词组及翻译课文。适当降低要求,只须掌握重点句型和重点句子,能背诵部分课文段落。

经过一段学习后,B、C两组中成绩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可以分别升级,成绩下降的则要降到下一等级,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3. 目标分层。上学期要基本完成初三学年的教学任务,下学期主要任务是复习迎考,因此把目标分为二类:上学期目标和下学期目标。

上学期目标──A层:切实掌握初中单词、词组及各个语法项目(包括中考不列为考点的内容),流利地背诵所有的对话及课文,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B层:能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的单词、词组及语法项目,能模仿教材进行对话,能复述课文。C层:能掌握所学的单词和词组,掌握现在完成时与被动语态。能理解课文,背重点句型和课文,掌握重点句子。

下学期目标──A: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在复习中,以二、三册为重点,扎实弄清二册中的语法项目,背诵二册中的每一篇课文,还要学会总结、找出重点及自己的缺漏。同时,除认真完成《双基优化训练》,还应自觉完成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中的看图写话、完型填空及阅读题。B:提高性目标。以一、二、三册(到12单元为止)为主,其中以单词、词组的复习、巩固为重点,认真完成《双基优化训练》及综合测试题。C:基础性目标。以复习巩固一、二册的单词及词组为重点,配合适量的基础练习。

二、课堂施教

1. 分层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课文时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前提下,鼓励B层学生对照每单元的Checkpoint, 列出本单元的重点句,提出问题,再由A、C层同学补充,最后教师总结,以Book III Lesson 2为例:

Level B: (They usually say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①Excuse me, have you got a dictionary?

②Yes, we’ve got several. They’re on the shelf.

③Have you seen it anywhere?

④Have you found your ruler yet?

Level A: (Ask them to explai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Have you got...? ”and“Do you have...? ”

②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dictionary” and “shelf”? Can you tell us their plural forms?

③Explain any new words, such as “anywhere”(a compound word) and “yet”(in the question).

④Point out the form of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⑤The past and past participle forms of the verbs: get, lose, find, see ask, travel.

在叫A层同学补充时,较简单的如复习leaf, knife和factory, city的复数,规则动词ask, travel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等可叫C层同学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操练时,要求A层学生自己创设情景,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或自己组织语言复述课文;B层学生能背诵对话或教师规定的课文部分段落,并能用书上所提供的替换词流利地进行对话(如Book III Lesson 29, Part 3)或根据Workbook中的练习来复述课文(如Workbook L.31, Ex.2, 就是Lesson 31的缩写);要求C层同学熟读和理解对话或课文内容,尽量能机械模仿与背诵。

提问时,C层学生能应用新的知识,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简单的学习问题。回答只要用“Yes”or“No”, 或做“True” or “False”判断;适当点拨,让B层学生回答“Wh- question”;A层学生则要求回答一些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对一些难度低的问题,充分调动中下层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和表现,允许他们出错,并及时启发,给予诱导。如Book III Lesson 26, 我设计了10个问题,根据难易分别提问A、B、C不同层次的学生:

1. What's in Lucy's mother's hand? (Level C)

2. What did Mrs King ask Lucy to do?

3. What other things did Mrs King give Lucy? (Level B)

4. Why did Mrs King give it to Lucy? (Level A)

5. Has Lucy bought all the things on the list? (Level C)

6. What's happening now? (Level A)

7. What did the shopkeeper say to Lucy? (Level C)

8. What did Lucy do then? (Level B)

9. Why did Mrs King say that Lucy wasn't clever? (Level A)

10. How were the sweets on the floor? (Level A)

2. 作业分层。

预习作业:要求A层学生做单元预习,多提出问题,尽量自己解决问题;B层学生提前翻译好本周所学的课文,归纳重点单词和词组;C层学生则在A、B层学生的帮助下,注出所学课文的生词的音标。教师要特别关照B、C两层次学生,对其进行巡回答疑、解惑和耐心细致的课外辅导,及时提示、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排除学习的困难,搞好课前预习。每天布置单词、词组听写作业,指定各大组A层同学负责检查B、C两个层次的同学,这样,A层同学既帮助了同学,又能在检查中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教材的配套练习:A层同学可有选择地做,并完成自己手头有难度的补充练习;B层独立完成作业,还可适当增加一点教师布置的补充作业;C层同学可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保质保量地完成Workbook中的笔头练习。

背诵作业:A层学生互相检查当天教师所教的对话、课文的背诵;B层同学由教师抽查;C层同学则在教师、同学的帮助指导下,背诵对话或课文的某个章节。

三、分层评价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对应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提问、课堂练习、小测验或单元练习中,按各层次教学目标来评定优、良、中、不及格4个等次。指明A、B、C各层的等次是同分不同质的,它只说明你达到本层次目标的等级。如果学生完成高一个层次的练习题,则可给增加一个等级的评分待遇,多次测试后还可给予调整。

每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测试,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的测试成绩。不妨把试题分为三部分:1. 综合能力题20分,以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为主,让A层同学有用武之地。2. 提高题20分,让B层同学感受“跳一跳摘桃子”的体验。3. 基础题80分,让C层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成就感。在作业评价中要特别关照C层学生,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比如,同样是做“根据句意,填入适当的词”练习,B层同学做对了,口头表扬;C层同学做对了,不但表扬鼓励,而且还可适当加分。又比如,C层同学背诵课文如果十分流利,可在口语成绩上适当加分。新的测试及评价形式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使人人学习都有成功感,从而增加学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

四、反馈纠错

1. 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是以初三全册的期末成绩为主来评定的。初三下经过一段复习,B、C两层次学生可凭复习的效果依次上调到A、B市质检后又进行一次调整。练习后应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以便再次调整。在初三上期末,有4位同学由B层升到A层,2位同学由C层升到B层,反馈一调整的激励机制使A、B两层次同学产生紧迫感,个个不甘落后,奋发向上。

2. 指导方法的矫正。在教学中除及时反馈外,教师还应注意对达到A层要求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个别达不到本层次要求的学生在课内外要进行分类指导、补缺补漏。在总复习阶段,充分发挥A、B两层学生的优势,有意识地把各层次学生编为同桌、前后桌,A层帮B层,B层帮C层。较简单的一、二册综合检测题,A层学生不做,待C层同学做完,A层学生批改。在讲评练习中,多让B、C同学主讲,讲解错题为什么错,如何改,不完整部分由A层同学补充。这种“以优带差”办法有利于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减少差生的自卑感。此外,对差生的作业应全批全改,经常面批,找出他们学习困难的症结,帮助他们做好“错题订正”。

分层次教学之所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是基于以下几个优点:

1. 使课堂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氛围。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的异质学习小组通过互助合作,适当的组际间竞争,差生得到较多同伴的帮助,高层次的学生也能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协作进取的精神。

2. 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基础好的学生的优势,而且使他们少受基础差的学生的拖累。基础差的可受到教师、同学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消除厌学情绪,不再被动消极应付或跟班陪读。

3. 有利于培优补差并举。分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优与补差并举,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优生有帮助差生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自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而差生在教师和同学友爱的良好学习气氛的包围中,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有所改善,对达到分层目标的信心增强,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得到进一步的培

[1] [2] 下一页

养。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属于自己的一份成功。

初三英语分层次教学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效果明显。市质检时,笔者执教的初三(3)140分以上32人,总平均138. 6分,居年段第一也是全县第一,今年中考140分以上25人,总平均136. 8分,仍是全县第一,与本年段其它班相比,140分以上的人数是五、六两班的一倍多,一、二两班的三倍多,总平均多8分,特别是120分以下三班仅3人(市质检时5人),而其它班分别是11人、14人、9人、14人。分层教学不但使差生减少了,尖子生也冒尖了。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负责心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还要有较强管理班级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这些是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其次,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一客观事实,看到每个学生的潜能,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可能性来选择目标,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福建闽清天儒中学 朱捷 《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

上一页  [1] [2]

篇8:论英语分层次教学

论英语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实施班内区别教学,使教学要求适应各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它充分承认和注意个体差异的现象,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获均衡发展。其原则是“因材施教”,旨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智力,使他们发挥各自的最优效能。

本文将以层次设置、课堂施教、分层评价和反馈纠错四个方面论述分层教学的措施与方法。

鉴于初中学生一般在初二阶段出现英语科成绩分化现象,进入初三这种情况愈加严重,笔者集中探讨初三英语分层次教学。

一、层次设置

1. 学生分层。经过两年教学,教师已经十分了解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参照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分设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生,他们基础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对英语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成绩多在90分以上,有超前学习的愿望。B层学生的成绩在65~90分之间,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C组是有一定困难,还不能完全通过自学掌握教材的学生,成绩在65分以下。

2. 要求分层。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A层:每人手头有一本参考书,一本补充练习,如《课时训练》和《教案设计》。要求他们课前预习课文,掌握单词及词组,找出课文的重难点,上课能用英语就所学句型进行交流,能流利地背诵课文。由于A层学生自学能力强,可以鼓励他们超前学习,掌握课本单词表中打“*”号的单词,把中考不列为考试重点的“不定式、过去完成时”等语法项目也作为应掌握的知识点,并把旧教材五、六两册作为补充阅读材料,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B层:要求学生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课前一定要预习单词、词组及课文,对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做标记,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课后能模仿教材进行对话,能复述课文。为帮助他们搞好预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倡他们人手一本辅导材料。

C层:为使他们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主动性,让他们和A层同学结对子,在A层同学帮助下预习单词、词组及翻译课文。适当降低要求,只须掌握重点句型和重点句子,能背诵部分课文段落。

经过一段学习后,B、C两组中成绩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可以分别升级,成绩下降的则要降到下一等级,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3. 目标分层。上学期要基本完成初三学年的教学任务,下学期主要任务是复习迎考,因此把目标分为二类

[1] [2] [3] [4] [5]

篇9:体育课分层次教学尝试

体育课分层次教学尝试

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差异较大,假如习惯性地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 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个矛盾。为此,我进行了几种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探讨,认为采取分层次教学 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检验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我选择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采取对照手法进行实验。对实验班的学生进 行身体素质基本情况的测查,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成绩为依据,进行评价及分层分组。教学中实行综合分 类推进和单项分类推进的方法,以促进体育教学效益的提高。

综合分类推进――按每个学生的体育成绩(取素质五项总成绩),依据每个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 原因,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推进,各项都差的学生,一个阶段只侧重推进2~3项,定期重点调查,分阶段 侧重推进。

单项分类推进――按每个学生单项成绩,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次教学组织形式,有层次地向学 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实行分层次考核办法,并根据课题设计要求,每学期必须测查一次,年终或期 末做一次层次调查。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平时根据自报情况,随时测验进行调整。

一.各层次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的制定分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课次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要 符合学生的实际,根据体育教材的特点,应采取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力争使每个学生的目标经过努力都能 达到。实践证明,阶段目标的确定,在教材的达成度上,第一层次为100%,第二层次为85%,第三层次为60% 以上。课次目标的确定,在内容方面,好的学生应增加内容,中等的完成一个,差的完成两个中的一个。在完 成次数、距离、时间、质量的要求上,应对第一层次提出较高要求,其它层次适当降低难度。

在教学中,达标教学是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达标教学应根据不 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顺序地进行教学。如采用“低起步,中速跑,冲刺要 搞好”的原则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 提高。

二.采取按体能分层的教学组织形式

对实验班的学生,根据事先测得数据,按学生的体能情况分成固定的好、中、差三层。为了便于测验与分 层,我选择50米跑、50米×8 往返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垒球等五项。 按五项之和的总成绩取380分以上 为好,270~375分为中,265以下为差。 这种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一年或一个学期调整一次。

上述分层和分组都是以学生五项总成绩划分的,适用于综合分类推进。为了更好地实行单项分类推进,根 据教材、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搞一些临时性的按体能、技术、心理分组教学。如学习山羊分腿 腾越,学生按原固定的顺序练习几次后,可能出现能独立完成的,在老师或同学帮助下完成的,完不成的,这 时教师可采取弹性分组的方法进行教学,按完成的程度分组教学,各层次还可随时升降,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益 的目的。

[1] [2]

篇10: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初探论文

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初探论文

摘 要: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按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基础好的学生学习上有吃不饱的感觉,而基础差的学生则难以听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中英语 分层次 因材施教

为了避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面向每个学生及每个方面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验。这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实行这种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达到“困难生转化、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拔尖”的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可接受性

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在承认学生存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教育,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原则。

2.激励性

苏联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和行动来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促进他们的最优化发展,积极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3.灵活性

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情况,实行阶段性调整,使分层具有动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给学生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差异,根据分层教学的原则,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为优生;B为中等生;C为后进生。在平时备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 (1)基本性目标:要求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适用于后进生。

(2)提高性目标:把基本目标提高一个层次,将各知识点综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用于中等生。

(3)高水平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着重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技能与技巧。适用于优等生。

例如教授高一下册Unit14Festivals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基本性目标:掌握打电话的基本用语。

提高性目标:根据课文的对话内容,编一个相似的对话。

高水平目标:根据日常生活的实际,编一个对话。

这样,较好地兼顾了三个层次的学生,收效不错。

2.实验目标

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新《大纲》的要求。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达到“困难生转化、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拔尖”的教学效果。

3.分层辅导,分层测评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课内层辅导主要针对堂上的分层目标、分层练习进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与练习。课外辅导重点放在培优辅差上。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对优生辅导则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

分层目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达标测评。要检查一节课的效果如何,这一环节就必须要体现分层教学的特点,进行分层测评。因此,准备练习的时候,就必须要根据该节课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出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题可做,都能从练习中得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后进生成绩普遍提高,差生减少,优生增多,较好地解决了“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使各类学生都尽可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面向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和谐地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陶冶,促进心理健康,促使人人成功。

篇11:英语分层次听说教学探微

高一新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可按听说水平将学生分成A(优)、B(良)和C(弱)三个组别。一开始教师就要把注意力放在C组学生身上,放慢教学速度,降低教学要求,但决不减少对他们的关怀,防止C组学生群出现“一口噎住,一棒打懵,破罐破摔”的恶性循环。

1.每单元的Dialogue听说训练中要求C组的学生模仿录音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机械训练(朗读或扮角色对话),并能记住录音对话中的典型句型,对他们的提问也只停留在一些常识性问答的范畴。B组的学生在完成C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对个别词语的替换来巩固所学的对话内容。这既对C组学生起到示范、鼓励的作用,又对A组的学生起很大的督促作用,因为教师的要求是:A组学生要各自根据对对话中心话题的理解,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由一个人或几个人自编一个或几个相关题材的对话。教师对他们的提问也是多让他们做一些判断推理的问答。如:SB2A U1中心话题是:Asking the way(问路),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C组学生要掌握的常用句型:

1)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2)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3)Excuse me,where's the nearest men's room,please?

4)Excuse me,where can I take the Big Thunder Mountain Railroad?

答语:

1)Go straight ahead till you see…

2)It's about…yards /metres /kilometres down this street.

3)Go through the gate and you'll find the entrance to…on the other side.

4)Go down this street till you get to the clock tower.Then you'll see the sign for the rest rooms.

5)Go that way,about 200 yards,turn right,and then you'll find…

B组学生的学习要求:

Look at the diagram.Have a dialogue like the one above about asking the way,and start like this:Excuse me,where's Sleeping Beauty Castle?…

A组学生的学习要求:

Make a dialogue about asking the way as you like.

Dialogue one

M:Excuse me,is this the right way to the Black Dragon Reservoir(黑龙滩水库)?

W:No,it's the other way,to the left.

M:How far away is it from here?

W:About five kilometres.Oh,you can catch a bus at that bus stop over there.It'll take you straight there.

M:Thank you very much.

W:Not at all.

Dialogue two

F:Sorry to trouble you.But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Golden Horse Hotel?

S:Cross the street and go straight along the road.Then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Yes,keep walking about two hundred metres.

F:I suppose there's a sign on the outside.

S:Yes,there's a sig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on the building.You can't miss it.

F:Thank you very much.

S:With pleasure.

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也贯彻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共同发展的教学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随时观察到学生听说水平在不断变化,适时调整提问对象的选择。

2.每单元的Reading comprehension的精读材料综合处理成各种形式的听说练习材料。

学生在预习课文阅读教材时都得完成一篇特殊的作业: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材料的特点,把课文制作成一篇“看图表──说话型”、“改写──讲故事型”或“听音──填空型”等课型。

其中,“听音──填空型”最受学生欢迎。这一课型是按完形填空的特点制成。B、C两组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认真预习课文材料,删除一些结构词、四会或三会词语,并且要求删词不要太密,以自己能理解为主。C组学生还部分允许他们标出所缺单词的首写字母。A组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删词要有一定的密度(空间词的平均数在9-10个词较适中),删除词的种类也较丰富,以信息词为主。作业完成交给教师后,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①教师选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秀篇目,做适当的调整后,打印给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力材料用,材料上附学生姓名及教师点评,起示范和激励作用;②从作业中了解学生对课文材料的理解程度,以便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语篇理解,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进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③课堂上以互换形式将作业发给别的学生,做一个听音辨词填空的小测验后,再听教师对课文材料中的词、句和篇章的讲解。这样,学生既学了同学的学习方法,又学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对比借鉴,从中悟出些获取知识的好方法;④学生作业最后回到自己手中,再前后对比(教师讲解前后)、横向对比(参照比较同学的作业)。这样,重点、难点分得清,记得准,用得活。

这些方案的设想和实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要求,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以及说汉语的人在学英语时所存在的特殊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四川省仁寿县清水中学 王建 《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

篇12:英语分层次听说教学探微

英语分层次听说教学探微

高一新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可按听说水平将学生分成A(优)、B(良)和C(弱)三个组别。一开始教师就要把注意力放在C组学生身上,放慢教学速度,降低教学要求,但决不减少对他们的关怀,防止C组学生群出现“一口噎住,一棒打懵,破罐破摔”的恶性循环。

1.每单元的Dialogue听说训练中要求C组的学生模仿录音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机械训练(朗读或扮角色对话),并能记住录音对话中的典型句型,对他们的提问也只停留在一些常识性问答的范畴。B组的学生在完成C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对个别词语的替换来巩固所学的对话内容。这既对C组学生起到示范、鼓励的作用,又对A组的学生起很大的督促作用,因为教师的要求是:A组学生要各自根据对对话中心话题的理解,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由一个人或几个人自编一个或几个相关题材的对话。教师对他们的提问也是多让他们做一些判断推理的问答。如:SB2A U1中心话题是:Asking the way(问路),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C组学生要掌握的常用句型:

1)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2)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3)Excuse me,where's the nearest men's room,please?

4)Excuse me,where can I take the Big Thunder Mountain Railroad?

答语:

1)Go straight ahead till you see…

2)It's about…yards /metres /kilometres down this street.

3)Go through the gate and you'll find the entrance to…on the other side.

4)Go down this street till you get to the clock tower.Then you'll see the sign for the rest rooms.

5)Go that way,about 200 yards,turn right,and then you'll find…

B组学生的`学习要求:

Look at the diagram.Have a dialogue like the one above about asking the way,and start like this:Excuse me,where's Sleeping Beauty Castle?…

A组学生的学习要求:

Make a dialogue about asking the way as you like.

Dialogue one

M:Excuse me,is this the right way to the Black Dragon Reservoir(黑龙滩水库)?

W:No,it's the other way,to the left.

M:How far away is it from here?

W:About five kilometres.Oh,you can catch a bus at that bus stop over there.It'll take you straight there.

M:Thank you very much.

W:Not at all.

Dialogue two

F:Sorry to trouble you.But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Golden Horse Hotel?

S:Cross the street and go straight along the road.Then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Yes,keep walking about two hundred metres.

F:I suppose there's a sign on the outside.

S:Yes,there's a sig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on the building.You can't miss it.

F:Thank you very much.

S:With pleasure.

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也贯彻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共同发展的教学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随时观察到学生听说水平在不断变化,适时调整提问对象的选择。

2.每单元的Reading comprehension的精读材料综合处理成各种形式的听说练习材料。

学生在预习课文阅读教材时都得完成一篇特殊的作业: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材料的特点,把课文制作成一篇“看图表──说话型”、“改写──讲故事型”或“听音──填空型”等课型。

其中,“听音──填空型”最受学生欢迎。这一课型是按完形填空的特点制成。B、C两组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认真预习课文材料,删除一些结构词、四会或三会词语,并且要求删词不要太密,以自己能理解为主。C组学生还部分允许他们标出所缺单词的首写字母。A组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删词要有一定的密度(空间词的平均数在9―10个词较适中),删除词的种类也较丰富,以信息词为主。作业完成交给教师后,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①教师选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秀篇目,做适当的调整后,打印给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力材料用,材料上附学生姓名及教师点评,起示范和激励作用;②从作业中了解学生对课文材料的理解程度,以便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语篇理解,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进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③课堂上以互换形式将作业发给别的学生,做一个听音辨词填空的小测验后,再听教师对课文材料中的词、句和 篇章的讲解。这样,学生既学了同学的学习方法,又学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对比借鉴,从中悟出些获取知识的好方法;④学生作业最后回到自己手中,再前后对比(教师讲解前后)、横向对比(参照比较同学的作业)。这样,重点、难点分得清,记得准,用得活。

这些方案的设想和实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要求,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以及说汉语的人在学英语时所存在的特殊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四川省仁寿县清水中学 王建 《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

篇13:英语分层次听说教学探微

英语分层次听说教学探微

高一新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可按听说水平将学生分成A(优)、B(良)和C(弱)三个组别。一开始教师就要把注意力放在C组学生身上,放慢教学速度,降低教学要求,但决不减少对他们的关怀,防止C组学生群出现“一口噎住,一棒打懵,破罐破摔”的恶性循环。

1.每单元的Dialogue听说训练中要求C组的学生模仿录音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机械训练(朗读或扮角色对话),并能记住录音对话中的典型句型,对他们的'提问也只停留在一些常识性问答的范畴。B组的学生在完成C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对个别词语的替换来巩固所学的对话内容。这既对C组学生起到示范、鼓励的作用,又对A组的学生起很大的督促作用,因为教师的要求是:A组学生要各自根据对对话中心话题的理解,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由一个人或几个人自编一个或几个相关题材的对话。教师对他们的提问也是多让他们做一些判断推理的问答。如:SB2A U1中心话题是:Asking the way(问路),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C组学生要掌握的常用句型:

1)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2)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3)Excuse me,where's the nearest men's room,please?

4)Excuse me,where can I take the Big Thunder Mountain Railroad?

答语:

1)Go straight ahead till you see…

2)It's about…yards /metres /kilometres down this street.

3)Go through the gate and you'll find the entrance to…on the other side.

4)Go down this street till you get to the clock tower.Then you'll see the sign for the rest rooms.

5)Go that way,about 200 yards,turn right,and then you'll find…

B组学生的学习要求:

Look at the diagram.Have a dialogue like the one above about asking the way,and sta

[1] [2] [3]

篇14: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学生学习差距的逐渐拉大,很多学校会实施分层教学,目的是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对分层教学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分层教学实施的由来依据

数学培养的是一种思维与科学精神,我们并不奢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尖子,但如果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以及带给我们的收获,那么这对自己和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在多数人看来,数学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一门学科,即便在小学,也有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热情。我校专门做过一项相关调查,有25%的学生称“不愿意学数学”,不愿意学的理由中,有31%的小学生说是“因为学不会”,有45%的小学生强调说是数学“太无聊,让人头疼”。一般而言,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只要努力,考试成绩都不会太差。但数学则不同,随着年级的增高,课程难度会有所增加,有些学生感觉很吃力,开始跟不上,时常出现同一班级内学生学力不同而形成两极分化的情况,为此学校及教师深感忧虑。

国家最新的学科标准里强调,不是每个人都要追求最高的难度,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是有必要的。教育专家加德纳也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因材施教就是要正视这种差异化现象,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为此,分层教学的实施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我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几千年来,万物都发生了变化,如今的教育界都在强调因材施教,使得这一理念有了时代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水平,将他们分成A、B、C三个层次,进行分班教学,这种模式也被称为“跑班制”。这样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定位将更加精准,而“分层也不是一分定终身”,学校每半学期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一次调整。

由于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梯度拉得很大,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一听就懂,而有的学生就需要教师耐心地一遍一遍地指导。根据数学天赋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这种方式虽有弊端,但对于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而言比较有效。通常,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被划分为一层,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可以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多下功夫,让他们获取更多的补充和提升;而对于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重新调整教案,在基础知识方面多下工夫,为了就是让他们夯实基础,为下一步提升做好准备。

二、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分层教学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做好分层工作,它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分层。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入学时的基础、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个性特征等。在分层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内心的正能量,避免挫伤学生的情绪。

2.课堂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要进行走班上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评价分层。评价制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以鼓励为主,多种形式综合运用,避免以单一的分数做论断。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提高”为主线,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能力要求;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指导策略,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三、分层教学后教师教学工作的转变

将学生分层后,每位任课教师都要改变之前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法,需要及时了解现在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教学困难。在教学方法上,对于A层学生,教师只用30%的时间讲基础,其他时间进行思维拓展;对B层学生,用70%的时间讲基础,余下时间适当加入一些拓展;对C层学生,教师用90%的时间讲基础,再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拓展。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每个人都听懂了,感兴趣了,每堂课都有所收获,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总体而言,高水平的学生,教师会设置高层次的课程注重开发其潜能,而学习困难者也将得到更多帮助,可谓皆大欢喜。

在教学方针上,对成绩优良学生,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对学困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尽量杜绝抄作业抓起,踏踏实实,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在课堂教学中着重每日练习及时反馈、计算步骤步步规范步步纠错,遇到小学知识漏洞采取边授新知边补旧知的方法推进,教学效果非常明显。针对低层次学生,教师会尽量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感受,按照“低起点、缓坡度、勤反复、多鼓励”的原则开展教学,多关注那些基础差、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鼓励。还要重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把教学的目标变为夯实基础知识。课堂上降低难度后,教师还可经常进行“勾连复习”,课后对部分学生进行手把手辅导作业,特别是对缺乏独立完成作业能力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多一份耐心和鼓励。对学习上不自信的学生,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给予其鼓励,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分层教学后,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篇15: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研究报告

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研究报告

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为职校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创造了新的契机.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形势下,在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的教改背景下,结合我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我们尝试进行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

作 者:马迅红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江苏,无锡,214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47)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英语   分层次教学   口语教学  

篇16: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可是面对一个班集体几十个不同基础,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从教者的`教法切入点应从哪儿入手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感受,我觉得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策略.

作 者:郝晓燕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北县第三中学 刊 名: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17: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探讨论文

长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没有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发展,而是一味地让学生重复一个基本动作,不能够重点的培养每个学生的体育动作技能,往往达不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又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日复一日学生就会把体育课当成学习文化课结束后放松的课程。这是消极的态度,更是不可取的态度,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应当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发展。

1.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的现状

1.1教师的师资力量不完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有教育和导向的作用,所以体育教师也不例外。但是在现实调查中发现,高校的体育教师只是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没有专业的体育方面的知识,总是用那些传统的老式的体育教学程序来完成所谓的体育教学任务。久而久之,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很短缺,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不重视。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体育专业知识,推陈出新,继承优秀的体育教学模式,推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

1.2我国课程设置的不公平,教学质量堪忧。一些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在课程上逐渐的缩短了体育课的'时间以及在一周中的课程数量。这是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并且在上课期间开始课程的效率也很低迷,导致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有一些误导。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总是选择简单枯燥单调的体育知识来灌输给学生,学生也没有更高的积极性去好好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模式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没有兴趣教,学生也没有兴趣学,长久的发展下去,体育教学变得单调无味。

1.3提高文化教育质量的思想日益加重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是重视文化教育,应付考试。在老师家长学生的心目中,考试才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只要抓住考试成绩就能取得成功。那种应试教育的思想还残存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体育教育教学。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主管教育单位产生了学习是应付考试的教育思想,从而也就使各个学校忽视了体育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高校体育应快速展开多层次教学以及完善措施

2.1把握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核心,了解并发现学生特点。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认识以及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多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能力,还有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然后教师再依据当前的教学目标,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学生体育发展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个性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味不好把握,这就要靠教师日积月累的教育工作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来完善和总结自己的分层次教学目标和结果。所以,分层次教学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教学课堂中,通过自身的发现和实践促进学生体育知识和能力的增加,积极主动的锻炼,领会体育带来的快乐。这样也能使教师的授课热情激发出来。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的开始和学生们沟通交流,商讨出一个或两个学生们感兴趣的小游戏,适合在户外进行,从学生们的做游戏情况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哪些同学在游戏中表现突出,哪些同学不善于运动,从而发现他们的不足与特点,以确保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制定体育课的教学规划。

2.2校方积极引入专业体育教师。目前在大学阶段的主要问题,即是缺乏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指导,在此问题上,校方应重视起来,集中相关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相关的体育教学水平,何种问题的出现,就应该有何种对策。校方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条件,提高相关体育教学老师的福利之外,还应该增加考核次数,提高考核标准,作为体育教师,更应具有良好的体魄,以便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们留下良好印象。

2.3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应当以学生为主,教师在课堂中充当引领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更应当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体育方面素质,尤其在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关乎方面甚广,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由个体总结出一般规律,更好的熟悉每一个学生,使其更好地接受知识,增长信心。例如在教师平常的体育教学中,在教授足球这一科目时,关于如何将球射入球门,教师在示范讲解后,示意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这时候教师在学生一旁观察并发现问题,细心指导学生动作规范,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熟悉并且掌握,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更好的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

3.在分层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把握好矛盾关系,在学生整体中关注好学生个体的情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是更好的关注学生个体,在一个班级之中,了解并掌握好整体的学习情况,身体素质,锻炼情况,了解到这些,教师制定出适合此班级整体状况的教学目标,接下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每个学生具体的体育训练情况的认识中,再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适当增减自己的教学任务目标,在整体中把握个体,以便于整体更好的发挥。例如在篮球投篮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三点问题:投篮的准确度,投篮姿势的正确与否,投篮中臂力发力注意问题。教师在耐心讲解后,学生依次站在球框前进行尝试,教师指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应注重的三点问题,教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掌握其要点,并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学习。

3.2针对个别分层次明显的体育项目,教师应依据学生实际身体素。质指定考核标准中长跑作为大学阶段分层次明显的一项体育项目,如果指定的考核标准较高,就会出现身体素质弱的部分同学不及格的情况,并且中长跑这类体育项目在短时期的训练中并不能取得明显的成绩,因此,教师在此类情况中,应根据学生具体的身体素质来制定考核标准,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素质中等的学生以及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中长跑的合格时间应制定为依次延长,才会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相关体育任务,另外,方便教师更好的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以及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3.3校方开展相关体育常识的讲座,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选修课程。分层次教学中,最主要的应是教师与学生这两大教学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助力,在教师方面,教师应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能力,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方面,学生应考虑到自身的身体素质条件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并且感兴趣的体育选修科目,以免造成挂科;在学校方面,学校应尽可能的开展更多项目,举办讲座,提高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更好的让学生进行体育选修课程的选择。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充当重要的角色。因为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加入到体育教学的活动中去,而且能使教师有更高的热情去准备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并且能够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使学生进步,从而达到共赢。制定了科学的体育教学目标,选择出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最后实施不同层次的考量,能够将每个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进而提高体育课堂效率,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以这就要求教育教学人员动用一切力量去发挥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大力改革教育教学,深入的研究分层次教学法,找出其在教学中的实践优缺点,并加以巩固和改正,最终能够在体育教学中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邓远琪.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应用探讨[J/OL]现代交际,(-11-28)

[2]武琳昭.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09):101-102

[3]黄代海.探析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应用[J]好家长,2017,(37):256

[4]丁海亭.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6):161-162

[5]王海燕.浅谈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35(01):73-75

篇18:分层次教学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分层次教学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1.学生分层

要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因此在拟定教学计划以及备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来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一般情况下分成以下几个层次:A层次,学习勤奋,基础扎实,上进心强,智力高,成绩优异且稳定;B层次:基础相对来说不够扎实,智力较高,学习不够勤奋,成绩中上但不稳定;C层次,基础较差,自觉性差,学习成绩差。班级内部的分层就是让同层次的学生坐在同一个区域,这样在分组讨论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来讨论不同的内容,而年级的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层次来进行分班,便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

2.教学分层

(1)分层备课。教师应该根据学

生的层次来进行不同内容的备课,例如,基本内容:较简单、全体学生都可掌握的`教学内容,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应当比较重视,各层次的学生都需要进行学习。中等内容: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相对基本内容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在综合性方面有一定提高,C层次的学生可以不掌握,A、B层次的学生则必须掌握。进阶内容: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教学内容,最为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在创造力方面也比较重视,A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

(2)分层授课。在根据大纲要求

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时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的内容要有所差异,如在学习“洋流”时,C层次:洋流是什么?B层次:地理环境是怎样被洋流所影响的?A层次:一个游客在悉尼的海域游泳,他的游泳圈不慎丢失在海中,在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游泳圈被洛杉矶海域的人捡到了,请问游泳圈经过了哪些洋流?对于有些较难的、各层次学生都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用分解和铺垫等方法,将一个大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在不断解决小问题的同时,渐渐能够加强对知识的认识以及运用,从而解决大问题。

3.分层作业

(1)书面作业。在每次教学之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也应该有所不同。作业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是必做题,难度较低,主要针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第二是选做题,难度较高,需要知识掌握程度较高才能够完成,这类作业A层次的学生必须全做,其他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选做;第三是思考题,难度又有所提升,A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反复的思考才可以解决。这样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利用的能力。

(2)实践作业。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教的知识,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如校园白色污染情况报告等。让学生可以通过调查,既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又可以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一举两得。

使用分层次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也能够在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帮助,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分层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英语分层次听说教学探微

2.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探索

3.分苹果教学反思

4.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5.实行分层次教学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6.《微积分》分层次教学改革的探索

7.全面实施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数学《分一分》教学反思

9.分一分的教学反思

10.时 分 秒教学反思

下载word文档
《分层次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