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概率论 题型训练的重要性
“沖繩流浪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考研数学概率论 题型训练的重要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考研数学概率论 题型训练的重要性,供大家参考。
篇1:考研数学概率论 题型训练的重要性
考研数学概率论 题型训练的重要性
中国大学网一部分考生在概率论复习结束后,针对教材,对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认认真真地学习了一遍,并将课后题也全部都做了。在这个时候将一道题目放在他的面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这个题目是考察哪个知识点或哪几个知识点的综合,做这类题目要用到哪几个公式,这些公式的应用条件是什么,这些全部都很清楚;可是做题还是感觉无从下手,这是什么原因呢?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对题目要用到的公式理解的还不够深刻,公式中的各个量到底代表什么,每个量有什么特点,这些量在不同的题目中可能会出现哪些表现形式,没有太好的把握,不能做到正确的应用这些公式。这一类型的题目做的太少了。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一定量的针对训练,在训练中借鉴别人总结的解题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自己的解题心得及注意事项,改正错误解题步骤,每做一道题目有一道题目的收获。每一次专项训练做多少题目合适因题型而异,有些公式及知识只要少量的题目训练就可以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考察多是这种情况);而对于一些相对来说较复杂的公式,就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题目训练来掌握(连续性随机变量的考察多是这种情况)。在针对题型的专项训练中,我们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不同情况,在不断的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同时,我们对于公式就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可以不断提高做这类题目的正确率。
考研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最后一定能走到胜利的终点!
kaoyan/篇2:考研数学 题型分析及训练
考研数学 题型分析及训练
考研数学历来以考试内容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而让考生望而生畏。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想通过一些“解题技巧”成功,但是任何知识的积累都是长期努力的结果,都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来努力的,切勿投机。这里,考研教育网考研教育网数学考研辅导专家们有几点建议供的考生们参考。
一、重视基础。
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近几年数学答卷的分析来看,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不是说考题有多么难,更多的是对基本概念、定理记不全、记不牢、理解不准确,基本解题方法掌握不好而造成的失分。因此,考研教育网考研教育网提醒20的考生们数学复习必须打好第一步的基础,每年考研数学试题中都有60%以上的题目都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但是很多同学不能够重视这一点,总是好高骛远,一味寻求技巧或者是抠难题,以为这样才是提高数学成绩的途径。其实,考研数学中大部分是中挡题和容易题,所谓的20%的比较有难度的题目,其难度不过是简单题目上的进一步综合,并不是说有那么难。所以,同学们最重要的还是打好基础!
二、亲自动手做题。
只看不做,一做就错,这是很多考生存在的`问题,总以为看会了,知道了方法,自己就会做了,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纰漏,在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来完备的知识结构之前,只看解题不亲自动手做的复习必然难以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况且,通过动手练习,我们还能规范答题模式,提高解题和运算的熟练程度。正式考试时三个小时那么大的题量,本身就是对计算能力和熟练程度的考察,而且现在的阅卷都是分步给分的,怎么作答有效果,这些都要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去体会。因此,为了取得好的数学成绩,考研教育网考研教育网建议同学们必须大量练习,充分利用历年试题,重视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套路和经验。
三、做题中要思考,做题后更要思考。
多做题就能提高成绩,很多同学这样认为,其实不然,做题的同时更要思考,举一反三。做题,是要把整个知识通过题目加深理解并有机的串联起来。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做题,但从来不等于做题,抽象是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通过作题,发散开来对抽象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理解,这是非常必要的。做题的思路,必然应该是从理解到作题归纳再回到理解。因此,考研教育网考研教育网数学考研辅导专家们提醒广的2012年的考生们要时刻目标明确、深入思考才识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关键。
最后,祝各位考生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中国大学网考研 ) □■篇3:考研数学 题型训练三原则
2012考研数学 题型训练三原则
》考研数学历来以考试内容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而让考生望而生畏。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想通过一些“解题技巧”成功,但是任何知识的积累都是长期努力的结果,都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来努力的,切勿投机。这里,专家们有几点建议供2012年的考生们参考。一、重视基础。
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近几年数学答卷的分析来看,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不是说考题有多么难,更多的是对基本概念、定理记不全、记不牢、理解不准确,基本解题方法掌握不好而造成的失分。因此,提醒2012年的考生们数学复习必须打好第一步的基础,每年考研数学试题中都有60%以上的题目都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但是很多同学不能够重视这一点,总是好高骛远,一味寻求技巧或者是抠难题,以为这样才是提高数学成绩的途径。其实,考研数学中大部分是中挡题和容易题,所谓的20%的比较有难度的题目,其难度不过是简单题目上的进一步综合,并不是说有那么难。所以,同学们最重要的还是打好基础!
二、亲自动手做题。
只看不做,一做就错,这是很多考生存在的`问题,总以为看会了,知道了方法,自己就会做了,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纰漏,在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来完备的知识结构之前,只看解题不亲自动手做的复习必然难以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况且,通过动手练习,我们还能规范答题模式,提高解题和运算的熟练程度。正式考试时三个小时那么大的题量,本身就是对计算能力和熟练程度的考察,而且现在的阅卷都是分步给分的,怎么作答有效果,这些都要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去体会。因此,为了取得好的数学成绩,建议同学们必须大量练习,充分利用历年试题,重视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套路和经验。
三、做题中要思考,做题后更要思考。
多做题就能提高成绩,很多同学这样认为,其实不然,做题的同时更要思考,举一反三。做题,是要把整个知识通过题目加深理解并有机的串联起来。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做题,但从来不等于做题,抽象是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通过作题,发散开来对抽象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理解,这是非常必要的。做题的思路,必然应该是从理解到作题归纳再回到理解。因此, 2012年的考生们要时刻目标明确、深入思考才识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关键。
最后,祝各位考生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kaoyan/ □篇4:考研数学 常考题型助你突破概率论弱项
考研数学 常考题型助你突破概率论弱项
助力考生朋友们突破弱项,提高复习技巧和应对策略:
常有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证明题,试题的主要类型有:
(1)确定事件间的关系,进行事件的运算;
(2)利用事件的关系进行概率计算;
(3)利用概率的性质证明概率等式或计算概率;
(4)有关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
(5)利用加法公式、条件概率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计算概率;
(6)有关事件独立性的证明和计算概率;
(7)有关独重复试验及伯努利概率型的计算;
(8)利用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的定义、性质确定其中的未知常数或计算概率;
(9)由给定的试验求随机变量的分布;
(10)利用常见的概率分布(例如(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等)计算概率;
(11)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12)确定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
(13)利用二维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计算概率;
(14)求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条件分布;
(15)判断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计算概率;
(16)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17)利用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的定义、性质、公式,或利用常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
(18)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19)求两个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相关系数并判断相关性;
(20)求随机变量的矩和协方差矩阵;
(21)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推证概率不等式;
(22)利用中心极限定理进行概率的近似计算;
(23)利用t分布、χ2分布、F分布的定义、性质推证统计量的分布、性质;
(24)推证某些统计量(特别是正态总体统计量)的分布;
(25)计算统计量的概率;
(26)求总体分布中未知参数的矩估计量和极大似然估计量;
(27)判断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28)求单个或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29)对单个或两个正态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显著性检验;
(30)利用χ2检验法对总体分布假设进行检验。
最后,希望大家勤于练习。数学复习是要保证熟练度的,把概念、定理、公式复习好,牢牢地记住。数学还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像骑自行车一样。尽管你原来骑得非常好,但是长时间不骑,再骑总有点不习惯。祝大家复习顺利!
篇5:考研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复习
考研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复习
1. 概率的公式、概念比较多,怎么记?
答:我们看这样一个模型,这是概率里经常见到的,从实际产品里面我们每次取一个产品,而且取后不放回去,就是日常生活中抽签抓阄的模型。现在我说四句话,大家看看有什么不同,第一句话“求一下第三次取到十件产品有七件正品三件次品,我们每次取一件,取后不放回”,下面我们来求四个类型,第一问我们求第三次取得次品的概率。第二问我们求第三次才取得次品的概率。第三问已知前两次没有取得次品第三次取到次品。第四问不超过三次取到次品。大家看到这四问的话我想是容易糊涂的,这是四个完全不同的概率,但是你看完以后可能有很多考生认为有的就是一个类型,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先看第一个“第三次取得次品”,这个概率与前面取得什么和后面取得什么都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我们叫绝对概率。第一个概率我想很多考生都知道,这个概率应该是等于十分之三,用古代概率公式或者全概率公式求出来都是十分之三。这个概率改成第四次、第五次取到都是十分之三,就是说这个概率与次数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中抽签、抓阄从数学上来说是公平的。
拿这个模型来说,第一次取到和第十次取到次品的概率都是十分之三。下面我们再看看第二个概率,第三次才取到次品的概率,这个事件描述的是绩事件,这是概率里重要的概念,改变表示同时发生的概率。但是这个与第三次的概率是容易混淆的,如果表示的可以这样表述,如果用A1表示第一次取到次品,A2表示第二次取到次品,A3是第三次取到次品。
如果A表示第一次不取到次品,B表示第二次不取到次品,C表示第三次不取到次品,求ABC绩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三问表示条件概率,已知前两次没有取到次品,第三次取到次品P(C|AB),第三问求的就是一个条件概率。我们看第四问,不超过三次取得次品,这是一个和事件的概率,就是P(A+B+C)。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出,概率论确实对题意的理解非常重要,要把握准确,否则就得不到准确的答案。
2. 概率的数理统计要怎么复习?什么叫几何型概率?
答:几何型概率原则上只有理工科考,是数学一考察的对象,最近两年经济类的大纲也加进来了,但还没有考过,数学三、数学四的话虽然明确写在大纲里,还没有考。明年是否可能考呢?几何概率是一个考点,但不是一个考察的重点。我个人认为一是它考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考也是考一个小题,或者是选择题或者是填空题或者在大题里运用一下概率的模式,就是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等于这个事件的度量或者整个样本空间度量的比。这个度量的话指的是面积,一维空间指的是长度,二维空间指的是面积,三维空间指的是体积。所以几何概率指的是长度的比、面积的比和体积的比。重点是面积的比,是二维的情况。
何概率其实很简单,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按这四个步骤你肯定能做出来。第一步把样本空间和让你求概率的事件用几何表示出来。第二步既然是几何概率那就是图形,第二步把几何图形画出来。第三步你就把样本空间和让你求概率的事件所在的几何图形的度量,就是刚才所说的面积或者体积求出来。第三步代公式。以前考过的几何概率的题度量的计算都是用初等的方法做,我推测下次考的话,可能会难一点的。比如说用意项,面积可能用到定积分或者重积分计算,把概率和高等数学联系起来。
关于第二个问题,概率统计怎么复习,今年的考试分配很不正常,明年不会是这样的情况。我想明年数学一(统计)应该考一个八、九分的题是比较适中的。从今年考试中心的样题统计这一块是九分。数学三(统计)应该八分左右,统计这一块大家不要放弃,明年可能会考,分数应该是八、九分的题。至于复习,它的内容占了四分之一的样子。但是这一部分的题相对于概率题比较固定,做题的方法也比较固定,对考生来说比较好掌握,但这部分考生考得差,可能很多学校没有开这门课,或者开的话讲得比较简单,所以一些同学没有达到考试的水平。其实这部分稍微花一点时间就可以掌握了。主要就是这几块内容一是样本与抽样分布,就是三大分布搞清楚,把他们的结构搞清楚,把统计上的分布搞清楚。
然后是参数估计、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区间估计、三种估计方法,三个评价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重点是无偏性的考查,因为它是期望的计算,其次是有效性。一致性一般不会考,考的可能性很小。这三种估计方法重点也是前面两种,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区间做了限制,考了很少,历年考试的情况也就是代代公式。
最后一部分是假设检验这部分,这一部分我个人推测明年有可能考一个概念性的小题。 一是了解U检验统计量、T检验统计量、卡方检验统计量,把这三个检验统计量的分布搞清楚。另外假设检验的思想和四个步骤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我想这部分考生少花一点时间,统计这个题是没有问题的,重点就是参数估计,就是三种估计方法,三个评价标准,重点在那个地方。
3. 我概率这块掌握的不够扎实,复习很困难,我应该怎样才能更好的复习概率这部分内容?
答:概率这门学科与别的学科是不太一样的,首先我建议这位同学你可以看一下教育部考试中心一本杂志,专门出了一个针对研究生考试的书,这个里面请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我举很多例子,你看了之后有一个详细复习方法。概率这门学科与概率统计、微积分是不一样的,它要求对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的理解比较强,有个同学跟我说高等数学不存在把题看不懂的问题,但是概率统计的题尤其文字叙述的时候看不懂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同学平常复习时候,只要针对每一个基本概念,要把它准确的理解,概念要理解准确,通过例子理解概念,通过实际物体理解概念。例如:比如我们一个盒子一共有十件产品,其中三件次品,七件正品,我们做一个实验,每次只取一件产品,取之后不再放回去,现在我提两个问题:一个是第三次取的.次品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就是积事件,第一次没有取到次品,第二次没有取到次品,第三次是取到次品,求这么一个事件的概率,但是换一个问题,我说你求前面两次没有取到次品情况下,第三次取到次品的概率,这个就不是积事件了,我第二个问题是知道了前面两次没有取到次品,这个信息已经知道了,然后问你第三次取到次品概率是多少,这是条件概率,这个信息已经知道了,另外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这叫条件概率,这是容易混淆的。还有绝对概率,拿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来讲,如果我让你求第三次取到次品是什么概率,那是绝对事件的概率,这和前面两个又不一样。我举这个例子提醒考生复习时候把这些基本概念搞清楚了,把公式把握了,这个就比较容易了。跟微积分比较起来这里没有什么公式,公式很少。所以我们把基本概念弄清楚以后,计算的技巧比微积分少得多,所以有同学跟我说,他说概率统计这门课程要么就考高分,要么考低分,考中间分数的人很少,这就说明了这种课程的特点。
4. 概率的公式非常难背,有什么好方法吗?
答:背下来是基本的要求,概率的公式并不多,但是概率的公式和高等数学的公式相比,仅仅记住它是不够的,比如给一个函数求导数,你会做,因为你知道是求导数,概率问题,比如全概率公式,考试的时候从来没有哪一年是请你用全概率公式求求某概率,所以从分析问题的层面来说概率的要求高一点,但是从计算技巧来说概率的技巧低一些,所以我建议大家结合实际的例子和模型记它。比如二向概率公式,你可以这么记它,记一个模型,把一枚硬币重复抛N次,正面冲上的概率是多少呢?这个公式哪一个符号在实际问题里面是什么东西,这样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当然就不容易忘记了。
5. 关于数理统计先阶段复习应该抓哪些?
答:考试要注意,只有数学1和数学3的同学要考数理统计,按照以前考试数学1一般来说考三分之一分数的题,数学3是四分之一,但是仅仅是一个很例外的情况,数学1考了16分的数理统计,但是今年没有考这部分,今年考试这个地方的命题是有一点有失偏颇,我个人的看法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看,一般要考8分左右的题是比较合适的,到底考什么,我可以把这个范围缩的比较小,考这么几种题型,第一个是求统计量的数字特征或者是统计量的分布,统计量大家知道就是样本的函数,样本就是X1X2-Xn,就是期望、方差、系方差,相关系数等等,求统计量的数字特征。第二个题型,统计量既然是随机变量,当然可以求统计量的分布,数学3是考了,数学3考了,所以这个地方也是重要的题型。其次第三种题型是参数估计,你要会求。要考你背两到三个区间估计的公式就可以了,所以为什么这个地方考的次数最多,每一种方法你都要会做。第四种题型就是对估计量的好坏进行评价,估计是无偏是有效的还是抑制的。20就考了一个大题。另外第五种题型就是假设间接这个地方,这么年以来只考过两次,而且从以来练习五年这一章是没有考,但是也正音连续五年没有考,我个人估测在这个上面考一个小题的可能是非常大的,我想同学们这部分花一点点时间看一看它,可能考一个小题,考一个什么题,就是把统计量写出来,你会不会把分布写出来,以填空的方式。另外一种考法,它的只对什么进行检验,对什么参数进行检验,你把统计参数写出来。第三种方法,设计一个问题,把架设检验的十个步骤做出来,第一个步骤是提出架设,第二步写出检验统计量。这个部分也不会出一个大题,应该是
篇6:考研数学概率论复习知识点
考研数学概率论复习必备知识点
第一章 随机事件和概率重点内容是:事件的关系:包含,相等,互斥,对立,完全事件组,独立;事件的运算:并,交,差;运算规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偶律;概率的基本性质及五大公式: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利用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伯努力试验计算。
近几年单独考查本章的考题相对较少,但是大多数考题中将本章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来考核。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分布律和概率密度,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一些常见的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它们的应用。而重点要求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用泊松分布近似表示二项分布,以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概率分布。
近几年单独考核本章内容不太多,主要考一些常见分布及其应用、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本章是概率论重点部分之一,尤其是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概念和性质,边缘分布,边缘密度,条件分布和条件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一些常见分布:二维均匀分布,二维正态分布,几个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本章内容是: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常见分布的数字特征。而重点是利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计算具体分布的数字特征,根据一维和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求其函数的数学期望。
第五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本章内容包括三个大数定律:切比雪夫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以及两个中心极限定理: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列维――林德伯格定理。
本章的内容不是重点,也不经常考,只要把这些定律、定理的条件与结论记住就可以了。
常见题型有
1.估计概率的值
2.与中心极限定理相关的命题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重点是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包括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矩、两个样本的均值差、两个样本方差比的抽样分布。这会涉及标准正态分布、分布、分布和 分布,要掌握这些分布对应随机变量的典型模式及它们参数的确定,这些分布的分位数和相应的数值表。
本章是数理统计的基础,也是重点之一。
1.样本容量的计算
2.分位数的求解或判定
4.总体或统计量的分布函数的求解或判定或证明
5.求总体或统计量的数字特征
第七章 参数估计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参数的点估计、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一阶或二阶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法、未知参数的置信区间、单个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两个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置信区间。而重点是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有时要求验证所得估计量的无偏性。
常见题型有
1.统计量的无偏性、一致性或有效性
2.参数的矩估计量或矩估计值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
3.参数的最大似然估量或估计量或估计量的数字特征
4.求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中国大学网,考研篇7: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013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和概率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以及利用它们进行概率计算;
(2)概率的定义及性质,利用概率的性质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3)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4)利用加法公式、条件概率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计算概率;
(5)事件独立性的概念,利用独立性计算事件的概率;
(6)独立重复试验,伯努利概型及有关事件概率的计算。
要求:考生理解基本概念,会分析事件的结构,正确运用公式,掌握一些技巧,熟练地计算概率。
随机变量及概率分布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利用分布函数、概率分布或概率密度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计算;
(2)掌握一些重要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及性质,主要的有:(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会进行有关事件概率的计算;
(3)会求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4)求两个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特别是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和的分布。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有关分布函数、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的计算,掌握有关判断独立性的方法并进行有关的计算,会求两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数学期望、方差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2)常用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3)计算一些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4)协方差、相关系数和矩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数学期望、方差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掌握由给出的试验确定随机变量的分布,再计算有关的数字的特征的方法,会计算协方差、相关系数和矩,掌握判断两个随机变量不相关的方法。
大数定律和中心限定理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切比雪夫不等式;
(2)大数定律;
(3)中心极限定理。
要求:考生会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有关不等式,会利用中心极限理进行有关事件概率的近似计算。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概念、性质及计算;
(2)χ2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性质及分位数;
(3)推导某些统计量的(特别是正态总体的某些统计量)的分布及计算有关的概率。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性质和计算,会根据χ2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和性质推导有关正态总体某些统计的计量的分布。
参数估计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求参数的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
(2)判断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3)求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要求:考生熟练地求得参数的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并判断无偏性,会求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假设检验考查的显著的主要内容有:
(1)正态总体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2)总体分布假设的χ2检验。
要求:考生会进行正态总体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总体分布假设的χ2检验。
常有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证明题,试题的主要类型有:
(1)确定事件间的关系,进行事件的运算;(2)利用事件的关系进行概率计算;(3)利用概率的性质证明概率等式或计算概率;(4)有关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5)利用加法公式、条件概率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计算概率;(8)利用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的定义、性质确定其中的未知常数或计算概率;(9)由给定的试验求随机变量的分布;(10)利用常见的概率分布(例如(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等)计算概率;(11)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12)确定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13)利用二维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计算概率;(14)求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条件分布;(15)判断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计算概率;(16)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17)利用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的定义、性质、公式,或利用常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18)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19)求两个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相关系数并判断相关性;(20)求随机变量的矩和协方差矩阵;(21)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推证概率不等式;(22)利用中心极限定理进行概率的近似计算;(23)利用t分布、χ2分布、F分布的定义、性质推证统计量的分布、性质;(24)推证某些统计量(特别是正态总体统计量)的分布;(25)计算统计量的概率;(26)求总体分布中未知参数的矩估计量和极大似然估计量;(27)判断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28)求单个或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29)对单个或两个正态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显著性检验;(30)利用χ2检验法对总体分布假设进行检验。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理论,考查基本方法的应用。对历年的考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试题,即使是填空题和选择题,只考单一知识点的试题很少,大多数试题是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正确的概率模型,综合运用极限、连续函数、导数、极值、积分、广义积分以及级数等知识去解决问题。
在解答这部分考题时,考生易犯的错误有:
(1) 概念不清,弄不清事件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结构;
(2) 对试验分析错误,概率模型搞错;
(3) 计算概率的公式运用不当;
(4) 不能熟练地运用独立性去证明和计算;
(5) 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常用的概率分布及其数字特征;
(6) 不能正确应用有关的定义、公式和性质进行综合分析、运算和证明。
综合历年考生的答题情况,得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的得分率在0.3左右,区分度一般在0.40以上。这表明试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较高的区分度。
。【考研数学概率论 题型训练的重要性】相关文章:
7.考研英语题型
9.概率论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