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zhouzhipe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二)
资料:东方公司系境内上市的软件开发企业,计划在申请配股。a公司为东方公司的子公司,东方公司拥有其90%的股权;a公司拥有b国际网络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100%的股权。东方公司和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除所得税外,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东方公司除投资收益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a公司无纳税调整事项。东方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6月1日,在东方公司帮助下,a公司与ⅹ公司签订了一项软件开发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ⅹ公司委托a公司开发甲、乙、丙三套系统软件,合同总价款为0万元。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a公司应严格按照ⅹ公司所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项目开发。如a公司不能按照x公司的规定或要求开发软件,由此造成的损失和责任均由a公司承担。
项目应于202月1日前开发完成。项目开发过程中,如果ⅹ公司临时提出新的要求可能导致项目开发期延长,应经过双方协商确定延期事项。a公司如不能按期完成开发任务,应每口按合同总价款的0.4%向x公司支付违约金。软件开发完成后,由x公司派专人及时进行测试和验收。
项目产品以磁盘介质为主要交付方式,以线路传输为辅助交付方式。a公司对交货质量承担完全责任。
协议签订后至年12月31日,ⅹ公司向a公司支付合同总价款的65%;余款于a公司完成项目开发并由ⅹ公司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付清。如果ⅹ公司不能按期付款,每日加付合同总价款0.4%的违约金。
(2)2002年6月20日,a公司鉴于自身技术力量不足,将上述开发任务的一部分转包给b公司,所签订合同总价款为1000万元。2002年12月1日,a公司将合同价款一次性支付给b公司。
(3)2002年6月30日,a公司为上述项目开发与x公司签订了设备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a公司向ⅹ公司购买用于上述项目开发的设备,总价款为 2000万元。2002年7月10日,a公司收到ⅹ公司运来的上述设备,并于2002年12月25日向ⅹ公司支付上述设备款2000万元。假定该设备只能用于上述项目开发,且无净残值。
(4)与项目开发相关的其他资料如下:
至2002年12月31日,a公司收到x支付的合同总价款的65%.
2002年12月31日,经外部软件技术人员测量,该项目开发已完成70%.
a公司预计完成项目开发需发生的总成本为14000万元。
除支付b公司转包合同价款和向x公司购买设备价款以外,a公司另发生其他项目开发费用7000万元。
a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收入和成本作了如下确认:
(1)a公司将与ⅹ公司所签订合同的总价款20000万元确认为的劳务收入;
(2)项目开发费用通过“科技开发成本”科目归集,包括设备购置价款2000万元,支付给b公司合同总价款1000万元,其他开发费用7000万元,三项合计10000万元。2002年12月31日,将“科技开发成本”项目余额10000万元全部结转为劳务成本。
要求:
(1)判断a公司上述收入和成本的确认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确认结果。
(2)请简要说明a公司原收入和成本确认结果对东方公司20利润总额的影响及其金额。
「分析与提示」
(1)a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收入和成本的确认是不正确的。
a公司所提供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因而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并结转相关成本。
a公司正确的确认结果如下:
根据完工百分比法,a公司于2002年度应确认的劳务收入和结转的劳务成本如下:
应确认的劳务收入=20000×70%=14000(万元)
应结转的劳务成本=14000×70%=9800(万元)
劳务成本结转后,“科技开发成本”科目的余额为200万元,应在a公司200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反映。
(2)a公司上述收入和成本确认导致虚增2002年度收入6000万元,多计费用200万元,两项相抵,虚增利润5800万元。
由于东方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因此,当a公司2002年度利润虚增时,必然会导致东方公司2002年度的投资收益和利润总额虚增。
投资收益和利润总额账面虚增数=5800×(1-33%)×90%=3497.4(万元)
篇2: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一)
资料:华兴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的生产、设计和安装业务。该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注册会计师在对该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事实:
(1)2002年9月20日,该公司与甲企业签订产品委托代销合同。合同规定,采用视同买断方式进行代销,甲企业代销a电子设备10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以下同)50万元。
至12月31日,该公司向甲企业发出80台a电子设备,收到甲企业寄来的代销清单上注已销售40台a电子设备。
该公司在2002年度确认销售80台a电子设备的销售收入,并结转了相应的成本。
(2)2002年10月10日,该公司向其全资子公司乙企业销售b电子设备6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400万元。b电子设备每台的销售成本为250万元。该公司已将60台发送乙企业。乙企业在对该b电子设备进行验收后已如数将货款通过银行汇至该公司。
该公司在2002年度以每台400万元的价格确认销售收入,并相应结转销售成本。b电子设备全部通过乙企业对外销售,不向其他公司销售。
(3) 2002年10月15日,该公司与丙企业签订销售安装c设备1台的合同,合同总价款为800万元。合同规定,该公司向丙企业销售c设备1台并承担安装调试任务;丙企业在合同签订的次日预付价款700万元;c设备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正常,且经丙企业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余款100万元。
至12月31日,该公司已将c设备运抵丙企业,安装工作尚未开始。c设备的销售成本为每台500万元。
该公司在2002年度按800万元确认销售c设备的销售收入,并按50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
(4) 2002年10月18日,该公司与丁企业签订一项电子设备的设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240万元。该公司自11月1日起开始该电子设备的设计工作,至12月 31日已完成设计工作量的30%,发生设计费用60万元;按当时的进度估计,年3月30田将全部完工,预计将再发生费用40万元。丁企业按合同已于12月1日一次性支付全部设计费用240万元。
该公司在2002年将收到的240万元全部确认为收入,并将已发生的设计费用结转为成本。
(5)12月20日,该公司与w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该公司向w企业销售d电子设备5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400万元。
12月22日,该公司又与w企业就该d电子设备签订补充合同。该补充合同规定,该公司应在2003年3月20日前以每台408万元的价格将d电子设备全部购回。
该公司已于12月25日收到d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款;在2002年度已按每台400万元的销售价格确认相应的销售收入,并相应结转成本。
要求:
分析判断华兴公司上述有关收入的确认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与提示」
本案例(1)属于代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对于代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应当以收到的代销清单上注明的销售数量及销售价格确认代销商品的销售收入。本案例(1)中,该公司向甲企业发出a电子设备80台,但收到甲企业寄来的代销清单上注明的销售数量为40台。
本案例(2)属于商品销售收入方面的收入确认。对于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首先要判断该销售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至对方,如果已转移到对方则应确认收入;反之则不能确认收入。其次,要对销售客户进行判断,如果销售客户属于关联方,则应按照关联方交易有关收入确认的规定进行确认。本案例(2)似属于关联方交易,应当按照关联方交易有关规定确认收入。在本案例(2)中,该公司生产的b电子设备全部通过乙企业销售,按照关联方交易确认收入的规定,即当实际交易价格超过所销售商品账面价值120%的,按销售商品账面价值的120%确认销售收入。根据本案例(2)的资料,该公司向乙企业的销售价格为其销售商品账面价值的160%(400万元÷250万元),超过120%,似应按每台300万元(250万元×120%)的价格确认b电子设备的销售收入。
本案例(3)属于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商品销售的确认。在确认收入时,必须考虑该交易需要安装和检验。在本案例(3)中,在本期虽然已经将商品运至对方,但安装工作尚未开始,似不应确认收入。
本案例(4)属于提供劳务合同相关的收入确认。对于提供劳务合同收入的确认,首先应当判断该合同是否属于当期内完成的合同,如果不属于当期内完成的合同,则要考虑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其次,在确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还应当确定本年应当确认收入的金额。本案例中该公司只完成合同规定的设计工作量的30%,70%的工作量将在第二年完成,似应按照已完成的30%的工作量确认劳务合同收入。
本案例(5),首先要对该交易的性质进行判断。本案例中,对于同一商品在签订销售合同之后,又签订了回购合同。如果仅从签订的销售合同来看,该交易应属于商品销售业务,但该公司又与w企业就d电子设备签订了补充合同,并且规定该公司在今后的一定期间内必须按照规定的价格购回d电子设备的义务。因此在对该交易的性质进行判断时,必须将销售合同与补充合同联系起来进行考虑。
其次,如果将上述交易判断为商品销售业务,则应按照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确认并计量相应的收入。如果判断认为属于融资业务,则应接融资业务相关的规定处理。本案例(5)似属于融资业务,不应确认收入。
篇3: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答题要求:
1.请在答题纸中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2.请使用黑色、蓝色墨水或圆珠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红色墨水笔或红色圆珠笔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3.字迹工整、清楚;
4.计算出现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2分)
资料:甲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控股企业。203月,甲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财政局在对其进行会计检查时,发现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下列事项:
1、3月,公司董事长胡某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问题。根据公司经理的提名,会议决定增设1名副经理主管财会工作,现任总会计师配合其工作。
2、205月,公司会计科负责收入、费用账目登记工作的会计张某申请休产假。因会计科长出差在外,主管财会工作的副经理指定出纳员王某兼管会计张某的工作,并指示出纳员王某与会计张某办理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
3、年6月,公司出纳王某通过同学关系,收回乙公司欠款4万元。该欠款属于坏账,已被注销。公司董事长胡某指示出纳王某将该笔收入在公司会计账册之外另行登记保管,以备业务招待用。
4、2004年8月,会计科长退休。经总经理提议,公司董事会决定聘任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文秘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李某为会计科科长。
5、2004年12月,针对公司产品滞销、年度经营亏损已成定局的情况,公司董事长胡某指使会计科科长李某、会计张某在会计报表上做—些“技术处理”,确保“实现”年初定下的盈利100万元的目标。会计科有关人员遵照办理。
6、年2月,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经主管财会工作的副经理、总会计师、会计科长签名并盖章后报出,公司董事长胡某因出差在外,未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司增设主管财会工作的副经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2)该公司指定出纳员兼管会计工作是否符合法律、制度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3)董事长胡某指示出纳王某将已被注销的坏账收入4万元,在公司会计账册之外另行登记保管,违反了哪些法律、制度的规定?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4)公司董事会决定聘任办公室副主任李某为会计科科长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5)该公司董事长胡某指使会计科科长李某、会计张某在会计报表上做一些“技术处理”,使公司由亏损变为盈利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6)该公司董事长胡某是否应当在对外报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提示:
(1)该公司增设主管财会工作的副经理不符合法律规定。《总会计师条例》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负责人工作,直接对单位负责人负责;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能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行政副职。甲公司已设总会计师,不应再设主管财会工作的副经理。
(2)该公司指定出纳员王某兼管会计张某的工作不符合法律规定。《会计法》和《会计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均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该公司指定出纳员王某兼管会计张某的工作,违背了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岗位)相互分离的要求。
(3)董事长胡某指示出纳王某将已被注销的坏账收入4万元,在公司会计账册之外另行登记保管,违反了《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的相关规定。《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要求,销售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对已注销的坏账应建立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收回已注销的坏账应及时入账。根据《会计法》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元以上20000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篇4: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答题要求:
1.请在答题纸中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2.请使用黑色、蓝色墨水或圆珠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红色墨水笔或红色圆珠笔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3.字迹工整、清楚;
4.计算出现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2分)
资料:某公司属于国有控股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执行机构是董事会,还设有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各职能部门、分公司等。其内部控制制度及业务活动情况如下:
1、会计、出纳分设。财务部经理的妻子担任出纳,并兼任满足行政部门需要的日常业务,亲自办理取款、购买、报销等手续。支票等票据由会计保管,支取款项的印章都由总经理亲自保管。
2、材料采购由供应部经理审批、专门采购笔凳飨罘延糜勺芫砬┳直ㄏd橙眨晒涸痹诓晒菏狈⑾值钡刂饕教逍硪还続产品正在开展促销活动,称其为高科技产品,可以替代本企业主要原料并能够节约成本30%,促销时间仅有两天。采购员认为时间过于紧张,来不及请示供应部经理,因此直接电告企业总经理,总经理决定采购100吨,价税合计100万元。采购员当即采购并由仓库验收入库,经总经理签字后办理了货款支付手续。后来生产车间反映,该批材料不适应生产要求,只能折价处理,造成损失30万元。总经理指示调整成本预算,将30万元损失记入正常材料耗费。
3、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分别设立。同时考虑到销售部门比较熟悉客户情况,也便于销售部进行业务谈判,确定授权销售部兼任信用管理机构。对大额销售业务,销售部可自主定价、签署销售合同。为逃避银行对公司资金流动的监控,企业在销售业务中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由业务员向客户收取现金,然后交财务部存放在专门的账户上。某月销售业务员甲联系到一个大客户,完成了300万元的销售任务,并将款项交财务部入账。次月,该业务员谎称对方要求退货,并自行从其他企业低价购入同类商品要求仓储部门验收入库,仓储部门发现商品商标都丢失,但未进行进一步查验,直接办理了各项手续(但没有出具质检报告)。财务部将退货款项转入业务员提供的银行账号。
4、为了提高分公司的积极性,公司决定授予分公司自主决定是否对外提供担保业务、是否对外投资的权力。
5、年初公司财务部(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制定年度预算方案以后,报股东大会批准后立即执行。发生采购失误事件后,财务部根据总经理的意向决定调整成本费用预算,并认为当年圆满完成了企业预算目标。
要求分析该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提示:
1、财务部经理的妻子担任出纳违背了回避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含配偶)不得担任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出纳人员。国有控股公司财务部经理的妻子担任出纳工作,不符合货币资金控制的回避制度,应另行安排人员担任出纳工作。
2、出纳人员同时办理取款、购买、报销手续不符合采购与付款岗位分工控制的要求。按照《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的规定,单位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某国有控股公司由出纳人员同时“办理取款、购买、报销等手续”,违背了采购与付款控制规范中岗位分工控制的要求,应将相关工作交由不同人员办理,以实现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3、支取款项的印章都由总经理亲自保管不符合印章控制的规定。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的规定,单位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由其本人或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支取款项的印章“都由”总经理一人保管违背了货币资金控制规范的要求,支取款项的印章应由出纳、财务部主管、总经理等相关人员分别保管。
4、原材料采购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没有严格实施。首先,按照《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规定,单位应当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和人员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该公司供应部经理拥有采购相关问题的批准权限,但采购员直接向总经理请示,总经理越权批示是导致采购失误的重要原因。其次,按照《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规定,单位对于重要的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该公司总经理贸然决定采购“高科技”产品,没有经过专家的可行性论证和集体决策、审批,违背了采购决策控制要求。
篇5: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为一家以生产和销售汽车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甲公司从起,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20有关工作要点如下:
(1)关于内部环境。经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董监高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将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招聘员工的唯一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现代的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
(2)关于风险评估。在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围绕内部控制目标,对内部环境、业务流程等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企业的内外部风险,采用定性的方法,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针对物流方面的短板,甲公司确定了风险降低的应对策略,对其物流业务中的部分专项业务分包给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将风险降低到可承受范围之内。
(3)关于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控制措施:一是业务经办人员与会计记录人员由不同的员工担任,互相牵制,降低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二是定期对仓库中的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比较,发现的损失、浪费等现象,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于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制订应急预案,规范处理程序。
(4)关于信息与沟通。完善信息沟通制度,及时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种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责任单位与业务环节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同时为了提高控制的效率,在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集成和共享。
(5)关于内部监督。公司董事会授权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内部审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只侧重于日常监督,对于日常监督情况形成书面报告;针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督促及时加以改进;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核查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逐项分析资料(1)至(5)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若存在不当之处,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资料(1)经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将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招聘员工的唯一重要标准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
资料(2)针对企业的内外部风险,采用定性的方法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针对物流方面的短板,甲公司确定了风险降低的应对策略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甲公司将其物流业务中的部分专项业务分包给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属于业务分包,采取的是风险分担的应对措施。
资料(3)不存在不当之处。
资料(4)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企业应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
资料(5)内部审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只侧重于日常监督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专项监督应当与日常监督有机结合,日常监督是专项监督的基础,专项监督是日常监督的补充,如果发现某项专项监督需要经常性地进行,企业有必要将其纳入日常监督之中。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框架”知识点进行考核】
案例分析题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遇到各种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或者有利影响,即风险和机会;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风险管理。下面列示了一些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做法。要求:逐项判断各事项针对的是风险管理的哪个阶段?在该阶段中采用的是何种方法?
(1)A企业与B企业签署一笔长期销售合同。由于B企业是A企业的长期业务合作伙伴,信誉良好,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违约风险。于是,A企业假设B企业将来发生极端情景(如财产毁于地震等)从而被迫违约对A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经评估,认为常规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内部控制流程在极端情景下将完全失效。为此,经慎重分析,A企业决定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乙企业拥有多台从事长途运输业务的机动车辆。为了降低长途运输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企业要求有关人员必须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虽然车辆检修不会使得车辆发生安全事故后导致的损失减少,但是,却能够通过排除一些安全隐患(风险因素)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下降。
(3)高速公路公司对于桥梁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业务,一般会聘请专业机构对桥梁进行检测,出具验收报告,受聘方须对验收报告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1)此事项针对的是风险分析阶段;采用的是压力测试方法。即假设在极端情境下,分析评估风险管理模型或内控流程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的方法,目的是防止出现重大损失事件。
(2)此事项针对的是风险应对阶段。采用的是风险降低中的风险预防方法。即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消除风险因素的措施,达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轻潜在损失的目的。
(3)此事项针对的是风险应对阶段。采用的是风险分担中的业务分包方法。即将带有风险的活动转交给其他企业或个人来完成从而达到分担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说,分包业务具有一定的技术或资源限制,分包合同中的受让方在对某种特定风险的处理能力上高于出让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企业风险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篇6: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为一家以生产和销售汽车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甲公司从年起,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2013年有关工作要点如下:
(1)关于内部环境。经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董监高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将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招聘员工的唯一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现代的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
(2)关于风险评估。在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围绕内部控制目标,对内部环境、业务流程等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企业的内外部风险,采用定性的方法,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针对物流方面的短板,甲公司确定了风险降低的应对策略,对其物流业务中的部分专项业务分包给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将风险降低到可承受范围之内。
(3)关于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控制措施:一是业务经办人员与会计记录人员由不同的员工担任,互相牵制,降低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二是定期对仓库中的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比较,发现的损失、浪费等现象,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于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制订应急预案,规范处理程序。
(4)关于信息与沟通。完善信息沟通制度,及时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种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责任单位与业务环节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同时为了提高控制的效率,在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集成和共享。
(5)关于内部监督。公司董事会授权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内部审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只侧重于日常监督,对于日常监督情况形成书面报告;针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督促及时加以改进;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核查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逐项分析资料(1)至(5)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若存在不当之处,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资料(1)经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将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招聘员工的唯一重要标准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
资料(2)针对企业的内外部风险,采用定性的方法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针对物流方面的短板,甲公司确定了风险降低的应对策略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甲公司将其物流业务中的部分专项业务分包给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属于业务分包,采取的是风险分担的应对措施。
资料(3)不存在不当之处。
资料(4)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企业应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
资料(5)内部审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只侧重于日常监督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专项监督应当与日常监督有机结合,日常监督是专项监督的基础,专项监督是日常监督的补充,如果发现某项专项监督需要经常性地进行,企业有必要将其纳入日常监督之中。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框架”知识点进行考核】
案例分析题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遇到各种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或者有利影响,即风险和机会;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风险管理。下面列示了一些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做法。要求:逐项判断各事项针对的是风险管理的哪个阶段?在该阶段中采用的是何种方法?
(1)A企业与B企业签署一笔长期销售合同。由于B企业是A企业的长期业务合作伙伴,信誉良好,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违约风险。于是,A企业假设B企业将来发生极端情景(如财产毁于地震等)从而被迫违约对A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经评估,认为常规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内部控制流程在极端情景下将完全失效。为此,经慎重分析,A企业决定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乙企业拥有多台从事长途运输业务的机动车辆。为了降低长途运输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企业要求有关人员必须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虽然车辆检修不会使得车辆发生安全事故后导致的损失减少,但是,却能够通过排除一些安全隐患(风险因素)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下降。
(3)高速公路公司对于桥梁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业务,一般会聘请专业机构对桥梁进行检测,出具验收报告,受聘方须对验收报告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1)此事项针对的是风险分析阶段;采用的是压力测试方法。即假设在极端情境下,分析评估风险管理模型或内控流程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的方法,目的是防止出现重大损失事件。
(2)此事项针对的是风险应对阶段。采用的是风险降低中的风险预防方法。即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消除风险因素的措施,达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轻潜在损失的目的。
(3)此事项针对的是风险应对阶段。采用的是风险分担中的业务分包方法。即将带有风险的活动转交给其他企业或个人来完成从而达到分担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说,分包业务具有一定的技术或资源限制,分包合同中的受让方在对某种特定风险的处理能力上高于出让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企业风险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
2.20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3.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考点
4.2017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
5.高级会计师考试小技巧
6.高级会计师考试的冲刺技巧
7.高级会计师考试复习方法
8.海南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通知
9.备考高级会计师考试实用技巧
10.高级会计师考试备考小技巧
篇7: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A公司与相关公司的所得税率均为25%,假定各方盈余公积计提的比例均为10%。A公司2×起实施了一系列股权交易计划,具体情况如下:
资料一:
(1)2×12年3月10日,A公司与B公司控股股东W公司签订协议,协议约定:A公司向W公司定向发行15 000万股本公司股票,以换取W公司持有B公司80%的股权,假定该合并为免税合并。A公司定向发行的股票按规定为每股3元,双方确定的评估基准日为2×12年4月30日。B公司经评估确定2×12年4月30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为60 000万元。
A公司该并购事项于2×12年5月10日经监管部门批准,作为对价定向发行的股票于2×12年6月30日发行,当日收盘价为每股3.5元。A公司于6月30日起主导B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以2×12年4月30日的评估值为基础,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于2×12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33 030万元(其中股本15 000万元、资本公积9 000万元、盈余公积3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 030万元),公允价值为65 100万元(不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A公司与W公司在此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A公司向W公司发行股票后,W公司持有A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9%,不具有重大影响。
B公司在2×12年6月30日有关资产、负债评估增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
评估增值
存货
12 070
固定资产
15 000
无形资产
6 000
预计负债
1 000
合计
32 070
B公司上述存货至年末已全部对外销售;管理用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管理用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上述预计负债为B公司一项未决诉讼形成,由于B公司预计败诉的可能性为50%而未确认预计负债,至年末已经判决赔偿损失100万元。上述资产负债计税基础与按历史成本计算的账面价值相同。
(2)B公司2×12年7月至12月实现净利润12 500万元。当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上升增加其他综合收益1 500万元。
(3)2×12月31日,B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79 530万元,其中2×13年实现净利润30 000万元,上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上升增加其他综合收益2 500万元。
资料二:
假定2×1月1日,A公司又支付20 000万元自B公司其他股东处进一步购入B公司20%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100%。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5 000万元。
资料三:
2×14年1月1日,A公司将其持有的对B公司20%的股权对外出售(或出售B公司股权的25%),取得价款20 000万元。该项交易后A公司持有B公司60%的股权,A公司仍能够控制B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5 000万。
要求:
1.根据资料一,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①确定A公司合并B公司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②确定购买日、计算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合并商誉。
2.根据资料一、资料二,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①判断A公司购买B公司20%股权时是否形成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
②计算确定A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③计算确定该交易对A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影响金额。
④说明合并商誉的金额是否发生变化。
3.根据资料一、资料三,不考虑资料二和其他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①计算A公司个别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
②计算A公司合并报表确认的资本公积。
③说明合并商誉的金额是否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1.①该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A公司与W公司在此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②购买日为2×12年6月30日
企业合并成本=15 000×3.5=52 500(万元)
合并中取得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65 100-12 070×25%-15 000×25%- 6 000×25%+1000×25%=57 082.5(万元)
合并商誉=52 500-57 082.5×80%=6 834(万元)
2.①甲公司购买B公司20%股权不形成企业合并。
理由:因为之前取得B公司80%的股权已经形成了企业合并,所以这里再次购入B公司20%的股权,属于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交易,不构成企业合并。
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52 500+20 000= 72 500(万元)
③新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0 000万元与按照新取得的股权比例20%计算确定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18 583.5万元(92 917.5×20%)之间的差额1 416.5万元(20 000-92 917.5×20%),即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应调减的所有者权益金额。
【解析】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至2×12年末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57 082.5+(12 500-12 070×75%-15 000/10/2×75%-6 000/10/2×75%+1 000×75%)+1 500=61 992.5(万元)
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至2×13年末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61 992.5+(30 000-15 000/10×75%-6 000/10×75%)+2 500=92 917.5(万元)
④保持控制权不变情况下的增资(与少数股东交易),商誉在购买日确认后,不会因新增投资发生变化,仍然为6 834万元。
3.①A公司个别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20 000-52 500×20%/80%=6 875(万元)
②A公司应当调增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出售股权取得的价款20 000-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18 583.5万元(92 917.5×20%)=1 416.5(万元)
③保持控制权不变情况下的减资,商誉在购买日确认后,不会因减少投资发生变化,仍然为6 834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篇8:翻译资格考试高级口译模拟试题
Crime control is a pretty complex question, the first step, of course, is deterrence to stop people from committing crime in the first place. That involves the economy. Are there enough jobs for everyone? There should be. And social structure, are there enough support system? And so on. When people are convicted, and put in prison, then the goal should be to have reform programs inside prisons. So they want person comes out, they don’t return to a life of crime. If the education program and drug treatment program have been cut, convicted criminals are not being reformed.
译文:如何控制犯罪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首先,当然要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包括从经济方面来说,是否有足够的工作提供给所有人?这个是应该要保证的;从社会机构来说,是否有足够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而一旦人们犯了罪,被关进监狱了,那么监狱里就需要有改造计划,可以让这些人出狱之后,不再回到犯罪生涯。如果停掉教育计划和毒品治疗方案,那就无法对这些犯人就行改造了。
评析:本篇段落翻译选自春季高口的听力原文,这就暗示了广大口译考生,历年的听力原文等材料是平时训练的重要资源,平时多积累,考试的时候方可胸有成竹。
本篇段落关注的是一个常见的社会问题——如何控制犯罪率。段落给出了两点建议,一个是要防患未然;二是在对犯人实施改造计划。内容对考生来说应该并不陌生,语速也较为平缓,作为两段翻译的的第二段,在难度上是可以接受的。
本段词汇较为常见。注意deterrence,意是“威慑,制止”,这里考生也可将名词转译为动词,译为“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另外,convict这个单词意为“判…有罪”,convicted criminals指“囚犯,犯人”。
段落的句子结构较为简单。考生只需注意这个长句:When people are convicted, and put into prison, the goal should be to have reform programs inside prisons, so that when the person comes out, they don't return to a life of crime. 这个句子虽长,但只要理解语义,理清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when引导的是从句,the goal 后面的内容是主句,so that作的是目的状语。划分好结构,再按句子本身的语序进行翻译就可以了。
总体而言,本篇英译中难度适中,主题也不偏颇另类,考生在平时注意对社会问题的积累,多进行真题练习,把握好时间和心态,相信会顺利完成翻译。
篇9:翻译资格考试高级口译模拟试题
虽然导致不平等的原因很多,但我们可以大体上把它们分为三类。一类是社会条件或家庭出身,例如在中国,与出生于贫困农村的人们相比,一个出生在大城市的人通常拥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好的社会处境。另外一类是自然天赋,有些人天生聪明或健壮,有些人则天生愚笨或孱弱,前者一般也会比后者拥有更多的收入并处于更好的状况。最后一类是抱负和努力程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有抱负和更努力的人们通常也会有更多的收入。
The causes of inequality are many and varied, and may be broadly grouped into three factors. The first is social condition or family background. In China, for example, someone born and bred in the city usually earns a higher income and enjoys better social services. The second is aptitude. The cleverer or stronger ones usually earn more and enjoy better conditions than the lesser endowed. The final one is ambition and diligence. All things being equal, someone who aims higher and works harder often earns more.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