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
“回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观后感500字唐山大地震
观后感500字唐山大地震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却降临在她们头上——大地震发生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美丽的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位母亲本来准备冲进去救他们两个,可是,她的丈夫拉开了她,自己冲进去了,丧了命。
此时此刻,她的女儿和儿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板上压了重重的石头。救援人员问这位母亲:“他们两个只能救一个,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位母亲面临着生命的抉择,最终选择救弟弟。本来这个女孩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
当她被救援人员救出的时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认妈妈和弟弟。为什么呢?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恨妈妈,恨妈妈当初没有选择救他……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弟弟。因为他小,抵抗力不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择就像锋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亲的心。当时如果不做选择,两个孩子都会失去生命。
那位母亲抱着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久久在我耳边回荡……在汶川大地震时,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也许有时会做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始终是为我们好。我们要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
篇2: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500字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生经历,但仍然令我极为震撼。
观看了刚刚上映的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万分。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小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耐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助,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篇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500字
《唐山大地震》,讲的并不是大地震的可怕和残酷,而是大地震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和重伤,起初,我在看电影海报时不能明白23秒和32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还以为是一种概念性的炒作。看罢《唐山大地震》后,方才明白23秒的上崩地裂,摧毁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也不仅仅是二十四万个鲜活的生命,而是人的心灵。在经过漫长的痛苦的32年之后方能重建,而这也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伤痛和折磨。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让观众的心灵可以得到洗涤的电影,它不是在再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苦难和当时恐怖的场面。地震过后,经过十余年的重建,唐山变成了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城,可是关于这座城市下面众多的生命,和地震幸活下来的生命们,谁也没忘记谁,这是一种情节,看着唐山大地震纪念墙,我却想到了抗日战争中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失去生命的灵魂,为什么没有人为他们建立一栋纪念墙,哪怕是像万里长城一样长么。因为“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应当永存,应当为后人所发扬传承和铭记。
关于《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我想到的更多的却是这个社会向前走,向后看的东西。
时代是进步的,预测地震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从前传媒不发达,预测地震的方式也要根据蜻蜓、癞蛤蟆等动物的反常来猜测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现在有了广播电视的互联网,当权威专家和地震机构纷纷开始发表某地绝对不会发生大规模灾难之类的论断,某地的群众就知道了。
那个年代,大家的爱情观比较朴实,一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拿命对我好”,就可以一辈子为他不再嫁人宁可独守空房忍受种.种生活艰辛。而现在我们已经与时俱进,宁可坐在空马车的后座上哭泣,也绝不坐在永久车上微笑。
有两个孩子,来一次地震,你只能保一个,万一运气不好碰到两次,就一个也你没了。所以,为了不至于断子绝孙,各位朋友还是向韩老师的野百合理论看齐。
看到军队整齐地列队,穿过广场进灾区抢险,这时候的军民鱼水情就融洽的很。这让观众感动的泪流满面的同时,也告诉大家什么是人民子弟兵。什么样的军队能得到人名朋友的拥戴。就是在面对人民的时候永远不开坦克,不带武器。
篇4: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1
今天,我和爸爸观看了冯小刚导演拍摄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幸福的四口家庭的故事,地震发生那天,两个孩子在家中睡觉,爸爸妈妈出门了,没过多久,鱼缸里的鱼都跳了出来,天霎时变成了紫色,人们才发觉地震来临了。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睡醒的孩子们在窗口不停地喊“爸爸妈妈来救我! ” 妈妈听见孩子们的喊声,马上冲到楼里救孩子,可是被爸爸拉住了,因为楼就要倒塌,爸爸奋不顾身地冲了进去,但不幸被一块石头压死了。在短短23秒里,24万唐山人民被夺去了生命 ,我不禁流下了滚滚热泪。在灾后,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为唐山人民捐衣赠粮,共同度过了难关。看了这部电影,我看到了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毫不畏惧,患难与共,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的精神,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
地震是可怕的,但勇敢的中国人民是摧不毁的。今天的唐山是美丽的,将来的唐山将更加繁荣。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2
雨滴滴答答地下起来,在一片废墟中,一个小女孩醒过来,她咳了咳,大概是被这冰凉的雨水呛着了,她胸口一起一伏,终于,她睁开了双眼。
她惊呆了,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她那深色的瞳孔里充满了恐惧,充满了害怕,甚至还充满了一丝茫然。她呆呆的坐起来,看见的只是人来人往的场面。夏天的雨是温暖的,但……现在的雨却犹如冬天下的雪一般,冷得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她站了起来,她看清了,她清楚了,解放军叔叔正在搬运尸体,她挪着步伐一步一步地走着。她闻到了那漫天的血腥味,她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在哪儿?这时一辆大卡车经过,溅起了水花,那水花是人们的血,是大地的土,也是天上的雨。
她看着眼前的一切走着走着,一个解放军叔叔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件雨衣,蹲了下来,给她披上,问道:“小朋友,你的爸爸妈妈在哪儿?”她的泪水早已在眼眶里打转。“小朋友,你的家在哪儿?”她眼眶里的泪水一滴一滴地落了下来,滚烫的泪水滴落在手背上。“小朋友,叔叔带你回家!”她被叔叔抱了起来,她用那空洞的,茫然的,恐惧的眼神望着后面,仿佛不相信这是真的,这只是一场梦而已。她紧紧抱住了解放军叔叔的脖子消失在人群中……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3
昨天晚间也去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天崩地裂中人们的惨叫和哭喊……,转瞬之间的阴阳两界……,还有震后几十年仍留在灾区人们心里挥之不去的哀伤、压抑和恐惧……,如今早已在新唐山过着幸福生活的唐山人,有谁能说得清他们内心深处埋藏多少不敢翻开的记忆呢?听说每年的7月28日,唐山的街头到处会看到正在焚纸祭奠震灾中失去亲人的市民,可以想象透过那光耀窜动着的火焰,他们心里追忆的是怎样浓厚的亲情、是何等滚烫的血缘之情!看似只是一场灾难电影,可实则正是人世间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有谁能保证这世上再不发生灾害呢……
这世上每个人,无论他从小是怎样的成长,长大是怎样的生存,都是爹妈生养人间教诲的一天天长大,无论怎样的终结,哪一个敢说未曾感受过血肉相连的亲情、即或友情爱情之美好呢?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那么多思念眷爱、才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无奈惆怅和遗憾。
生命脆弱,生命无常,生命灿烂,生命也坚强!在我们有生的日子里,让我们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亲人友人,为所有善良的人,活好自己,即使是一颗流星,也要绽放出光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4
被23秒地震割裂的亲情,历经了32年最终得以修复,我们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亲历了这条深深的伤口从撕裂到愈合的全过程,无一遗漏,无一幸免的堕入悲伤,陷入感动。
这条伤口犹如割在我们身上,从撕裂到愈合的伤痛,可以让我们几乎从头哭到尾。
从开幕的大地震效果场面开始,你就会开始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灾难面前我们的无助,让你抑制不住眼泪。是的,在惨绝人寰的灾难面前没人能抵挡得住哀伤。
当小方达的奶奶要把他从母亲身边带走而临走一刻又让他们母子重聚的时候,你已经几乎可以放肆大哭了。
从这里开始,全是感动,全是泪水。
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只要你对亲情还存着哪怕一丝共鸣,你都不能躲过和逃避。
带着悲伤和感动从电影院出来,我们心里存着的,大概也应该只剩下感恩和珍惜。还是那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我们能享受亲情的时候,让我们尽情享受,好好珍惜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5
妈妈单位发了几张《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票,因为妈妈要参加市里的培训班,不让请假,所以我就和哥哥的同学,还有姑妈一起去图书馆的放映厅去看这个大片。
这个故事是讲: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个女孩她和她的弟弟同时被压在了巨大的石板下时,当时只能救一个人,这时她的妈妈选择了弟弟。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为此,这个小女孩恨死了她的妈妈。
还好,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这个小女孩活了下来,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并且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她的养父母为了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给她留了一大笔钱,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在汶川地震时,这个女孩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作,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到了弟弟家,她的亲生母亲跪在地上,请求她的宽恕。女儿通过这次汶川救援工作,体会、理解了母亲当时无奈的选择,原谅了她的母亲。
这部片子带给我的震撼不仅只有这些,还有那些在影片中,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奋不顾身,英勇拼搏,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从没发出怨言,这些人更值得我们尊敬、爱戴。
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个人感悟
篇5: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500字
对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可以说看让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当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摸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篇6: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
《唐山大地震》是九年前上映的一部电影了,前些天经历了绵阳的小地震,让我又想回顾一下这部电影了。看了这部电影,我感触颇深。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卡车司机方大强和他的妻子李元妮,他们有一对可爱的龙凤胎儿女,方凳和方达。那是1976年7月的一个燥热的夏天的晚上,天空中出现了一片紫色的光,所有人都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突然大地震动,所有房屋都在一瞬间倒塌,方大强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中。而后,在搜救过程中,救援队发现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头,如果要救一个孩子,就必须要放弃另一个孩子,母亲痛哭着,喊着两个孩子都要救,但是救援队说只能救一个,再不决定,两个都要没了。母亲无奈地哭着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男孩方达,女孩方凳默默地留下了眼泪。看到这里,我不禁泪目,要作出这样的选择该是多么的痛苦,这简直是在割一个母亲的心。
或许是上天眷顾小女孩,觉得她的时光还有很多,不能够就这样结束她的一生,她醒了过来,最后被一个解放军家庭收养了。方凳总是在做一个梦,爸爸妈妈骑着自行车载着弟弟方达从她面前经过,她怎么叫,都没人回应她,她总是被这样的梦惊醒。或许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一直觉得母亲不想要她才选择了弟弟,所以即使她很想念自己的家,她也没有去找寻。直到她和弟弟方达在汶川大地震中相遇,她才去看自己的母亲。母亲看到她,为了当年的决定给她道歉,甚至下跪,看到这里,着实被感动,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啊。弟弟告诉方凳,母亲一直没有忘记她,从小到大,买的书籍和用品都会给她买好放在一起。方凳听了以后大哭,她终于释怀了,当初并不是不想要她,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呀,她怨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找母亲。看到这里,又不禁泪目,是的,哪有母亲会舍得放弃自己的孩子呢。
这部电影以一个四口之家为主线,向观众们展现了大地震的危害和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向观众们展现了亲情的难割难舍。
篇7:《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
上个星期回家了,这次还是一样的“忙碌”,一样在不停的赶场。很累!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挤出了一点时间去看电影。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我看了那么多大片最有感触的一部!看这部片子时,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撼的同时也是悲伤的。震撼着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是那么的大,同时悲伤着地震后的灾区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以及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看这部电影我不禁泪流满面,为那死去的同胞也为影片中人物所演绎出来的.故事。
在这两个多小时里,我即害怕又感动,害怕地震时片中人们惨死的情景、小女孩在死人堆清醒的情景,画面的灰暗让我不禁想如果我在的地方也发生同样的事情的话,我会怎么样?影片刚开始时给我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情绪,我的神经是紧张的。但与此同时我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发生地震后,抢救被埋在地下的伤员时亲人们所做的决定,是那么的无奈和心痛!我想我会有段时间都忘不了当方登听到妈妈说:“救弟弟”时那绝望的眼神;忘不了李元妮背着儿子去医院时那麻木的眼神;忘不了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忘不了…
影片中的几句台词也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在李元妮吃饭时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那时元妮的表情是迷茫的,她在追忆也在回忆。我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很让人心痛,这里面蕴含的是怎样的含义和情感?!是怎样的情感让她说出这句话?内疚?还是思念?我不知道,但从她话语中我能再次体会到:人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王登在和大师兄谈堕胎时说:“牺牲,你哪知道什么叫牺牲”——在里面包含了多少对母亲元妮的嫉恨和自己受到的委屈,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到的情感;在方登回到唐山老家与分别三十年的母亲见面时,元妮跪着说:“你是从哪冒出来的,怎么不给我个信儿呢?!”——老母亲的意外和感动以及她内心情感的释放是那么让人揪心和高兴。还有很多经典的台词我忘记了,在看这部影片时,我想到了最近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很多事情我太过于执着!很多机会我放弃了!很多时候我错过了!所以我造就了现在的自己,让自己走进了一个胡同里,自己把自己困死!
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网上有褒也有贬,但我个人觉得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影片中所演绎出来的情感是让人寻味的,是让人深思的!没看过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下,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这也是我看了那么多的电影最想推荐的一部影片。
篇8:《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优秀
画面的以无数飞舞的蜻蜓开始,出现了地震的前兆。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其乐融融。但是在地震的那一刻,方大强为了怕元妮受伤,拉过了前去救孩子的她,结果被压在了废墟之下。元妮抉择一双儿女的生死(一块石板同时压着了方达和方登,敲一头必伤另一头),结果元妮选择了救弟弟。这一句话深深刺痛了压在石板下的方登,她恨母亲,以至于她从死人堆里爬出后,跟着领养自己的养父母离开了唐山。元妮与差点被奶奶带走的方达相依为命。方登、方达,长大,上学,结婚,生子。最后在汶川地震的灾区相遇,方登终于在32年后,见到了自己痛恨了三十几年的母亲,在看到母亲用三十几年来赎罪,方登终于原谅了母亲,后悔自己当初的任性。
此片感人的画面很多,几度让我落泪。
乡亲问元妮救谁的画面
方登和方达同时压在了石板下时,乡亲问元妮救谁,元妮一直强调的是“两个都救啊”。在乡亲的最后追问下,以至于快要离开时,元妮才说“救弟弟”,并不是她不爱方登,或许她只是想为她的男人,把生命给了她的男人,留下最后一柱香火。她从下决定的那一刻,也就决定今生为女儿赎罪,在救出方登方达时,她最先抱的不是奄奄一息的方达,而是“已死去”的女儿,她在向她道歉,求她原谅。
方达从车上下来与母亲拥抱的画面
丈夫、女儿的逝去,让元妮元气大伤,留下了唯一的儿子,在方达的奶奶和姑姑前来寻要时,她开始的拒绝是舍不得孩子,最后的放手也是爱孩子,她怕自己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与儿子的分离,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在载着儿子的汽车离开时,她甚至都有些绝望了。就如同方达的姑姑所说“真的是要了元妮的命”还好,方达奶奶最后的放手,让这一家人又能在一起了。
方登与母亲相见的画面
当方达在门外对母亲说:”妈,姐回来了。”我以为不论是母亲还是方登都会一开门便相拥而泣,我甚至都有些失望导演的编排。当我再次观看此片时,才知导演的用意深刻:在那一刻,她们的心情是那么的复杂,想见却不敢见,几十年的相隔,母亲早以为与女儿阴阳两隔;女儿因为母亲的那一句“救弟弟”,恨了母亲几十年,那恨又怎能在一瞬间消灭殆尽?母亲为女儿准备几十年前没能给女儿的西红柿,原来她一直都记得。母亲跪下求女儿谅解,那一刻,她终于有机会亲自求得女儿的原谅。母亲对女儿的爱,用一辈子的悔恨来表达。
人物分析:
母亲(元妮):一个坚强而伟大的母亲
在丈夫,女儿逝去后,独自抚养独臂的儿子,她本可以接受婆婆的请求,儿子的邀请,爱慕者的追求,但是她拒绝了。她不是不懂得如何去享受,只是她想用一辈子来感谢,用一辈子来偿还,用一辈子来赎罪,感谢婆婆的`帮助,偿还欠丈夫给自己的命,赎欠女儿的罪。
“如果我要活的花红柳绿的,就更对不起你们了。”这个世界,谁没有过孤单,谁没有过寂寞,谁没有过困苦,但是能不能经得起诱惑,耐得了寂寞,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生者比逝者更痛苦。
她不是不爱女儿,一开始她是两个孩子都想救的。可是现实不允许她那样,她要为方家保住命脉,为丈夫续一柱香火,补偿欠丈夫的命,她不得不那样决定。尽管她知道,“九泉之下”的女儿会埋怨自己。所以,从她下决定的那一刻,她就决定一生清苦,用一生来偿还女儿。 12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方登:一个倔强而任性的女儿
“救弟弟”,这一句话,在她心里深深地扎了根,随时都会在耳边响起,以至于她总是做噩梦,特别是听到有关唐山,有关地震的时候。
“救弟弟”,这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她幼小的心灵,所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时,她选择沉默,被养父母领养时,她也是默默无闻,因为她想离开,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养母不止一次的误会时,她选择逃避,她知道养母自私的爱。报考杭州医学院,在两个暑假都不回家,是她不想让养母再怀疑,( )不想让养父母在为她争吵。在怀杨志的孩子后,她本可以像其他的女孩子一样选择人流,但是她没有。她是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她比任何人都珍视生命,所以她选择离开那个不想为她负责的男人。
在几年单独抚养孩子时,她虽一个人有过困苦,有过挫折,但是她仍一个人扛了过来。直到快要结婚时,才回到养父的身边。她像她的亲身母亲和养母一样的坚强和倔强。
在看到四川地震时,她回忆起那个几乎纠缠她一生的噩梦,她要去解开心中的包袱。在灾区,她看到地震中的那位母亲,为了不让其他人受伤,忍痛锯断了女儿的腿。在女儿送去医院时,母亲哭喊着去寻找女儿的腿。她想起当年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她终于知道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女儿。这种残忍的爱,虽然会伤了女儿的心,但是母亲会一直陪伴在女儿的身边,愿意用一生来偿还女儿。
或许是冥冥注定,在灾区,方登遇到了自己的亲弟弟。在与母亲相见后,她看到了母亲为自己准备的西红柿;在家里,她感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墓地,她看到母亲每年给自己买的新课本......几十年未见,她与母亲,未有一丝的生疏。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当年的决定,她看到也听到母亲三十几年的付出,用尽三十几年来偿还欠她的债。她才知道自己错了,她不该如此折磨自己的亲生母亲,那是她的亲弟弟,她为自己的亲弟弟付出生命是值得的。
在看到电影名字时,我以为导演会用几个有代表的家庭来描述地震的惨烈及影响程度。后来,在看完整部电影后,我才觉得用一家来代万家的表达方式,用点来概面的缩影的叙事形式,跟能表现出平凡的人生受地震的影响。一家尚且如此,那万家,万万家不也是如此吗?
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们
致唐山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
篇9:《唐山大地震》优秀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优秀观后感
在前几天日本发生大地震之后,作为一个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人,我对灾区人民表示同情,同时,也对他们这种精神表示敬佩,励志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恰好,去年出品的《唐山大地震》我还没有看过,于是今晚就抽时间去重温那段难忘的日子。
首先说唐山地震,个人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同三年自然灾害一样,人为因素起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因素。尽管已经预测到了唐山一带可能发生强烈地震,但是还是由于那个时代所富有的某些因素,未能够成功发布地震预报,导致伤亡惨重。事后,又由于时代富有的其他因素,不接受国际上的救援,而且是号召大家发挥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伤亡进一步增加。比起汶川地震,除了在经济物质上的条件好一些减少了伤亡,时代主流思想的变化以及震后对待国外救援态度的'变化,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确实是在大步向前进的。
这部电影讲诉了一家四口,夫妻和姐弟,地震中父亲先去世,用自己的命换回来母亲的命,由于姐弟俩都被同一块预制板压着,在被救援人员问及先救哪一个的时候,尽管母亲坚持两个都要救,但是时间以及当时的情形决定了只能在两者当中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漫长的人生岁月都会遇到,建议多看一下哈佛大学公开课程:公平:如何做是好),母亲选择了救弟弟,励志电影《励志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这句话被姐姐牢牢的记在了心里。随着姐弟俩被挖出,母亲以为姐姐已经死了,就带着弟弟离开。哪知道姐姐在尸体堆里面醒来,遇上了救援的解放军夫妇,并被收养。在高考前一次回唐山的机会,肄业后的很多机会她都没有回唐山寻找亲人,因为即使她的父母回着,在她心里,也已经死了。(励志电影 )姐姐大学期间,因为跟男友在处理怀孕的问题上有分歧,就退学了,一个人坚强的选择了对面未来的生活,因为这一次她要保住她腹中的生命。直到汶川08年大地震,她和弟弟同时不约而同的赶到四川进行救助,终于32年没有见的亲人中最终见面了。在汶川地震中,她看见一位母亲因为就不出女儿而选择锯断女儿的腿抱住女儿的生命,并且选择了宁愿让女儿恨她一辈子的决定,此时,她有点理解她的母亲当年的选择了。
跟随弟弟回到唐山的家,看到墙上挂着的自己儿时的遗像,看到桌上摆着自己小时候爱吃的洗干净的西红柿,她知道母亲没有忘记她,母亲跪下的这句对不起,让她理解了母亲当初的选择也是多么痛苦,来到母亲为她买的墓地,看到深埋在里面的自己小时候的书包和课本,这一刻,她终于释怀了,她悔恨自己对母亲太残忍,折磨了母亲32年,她本来可以早早的就去唐山找亲人,她一直没去,让母亲抱着歉意的生活了32年。今天,她已经对母亲冰释前嫌,母亲心里坍塌的房子又再次被建立了起来。
地震后,母亲辛苦抚育弟弟成长,再也没有嫁人,23秒的地震,她却用了整整32年来还。这种超越一切的伟大力量,叫做母爱!
篇10:唐山大地震优秀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优秀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里面的内容很感动,开始围绕的'是一个家庭发展的,在一个晚上人们入睡了,地震悄悄来了,把每个地方搞得一团糟,把所有人吓得失魂落魄。把房子一块块压在人们身上。其中有一块大石板压在两个孩子身上,救援队的叔叔对那两个孩子的妈妈说:“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决救两个叔叔说:“女儿在东边,儿子在西边,挠东边压西边,挠西边压东边。”最后母亲含着泪痛苦决定救儿子,那时姐姐也听见了,最后儿子救出来了,姐姐也救了出来,母亲以为姐姐死了就放在他爸爸身边,爸爸为了救姐弟俩跑进去被压死了。但姐姐神奇的醒来了她却失去了家人的信息。过了好几年了,姐姐长大了在她几次寻找下,她找到了家人。虽然故事的结局很完美,但许多因为地震失去了亲人变成了孤儿。
我真希望这些灾难不要在地球上再发生了,这样人们才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篇11:唐山大地震优秀观后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优秀观后感作文
记得那段时间,唐山大地震热映。于是约上好友,带足纸巾,打算去电影院好好大哭一场。意料中之得,整个过程我们两个就没有停止过抽泣,纸巾用了一张又一张。
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眼泪就是感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爱是父母为子女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在最危险的那一刻牺牲自己让爱人活下去的本能反应。
而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一幕,也是让我至今无法理解的是在地震的那一刻,女儿无法言语,奋力敲打着石头,期盼母亲的营救。而母亲却选择放弃她救弟弟。清醒着的她只能无声得留下眼泪。那是一种伤心欲绝的痛。那个小小的女孩儿,面对暴力,为弟弟挺身而出;面对爱吃的西红柿,虽然略有微言但仍是孔融让梨。然而在面对死亡的时刻,还是被自己最相信的母亲放弃。我想这应该比死亡更加残酷。为什么当面对这样二选一的局面,受伤的永远是女方?!从古至今,重男轻女的局面一直未曾瓦解。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庆幸的是,女孩挺过来了。那顽强的生命力真的让人佩服。很难想象,当一个女孩在被抛弃之后又死而复生。醒来看着周遭的一切,以及身边躺着的父亲心中究竟是会是怎样的感觉。她的不言不语,她的倔强坚强,让人倍加怜惜。
因为她的坚强与倔强,让她有了再一次得到幸福的.机会。女孩的养父养母对她很好,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了她。特别是由陈道明饰演的养父,王德清一直对女儿悉心照料。知道了她的悲惨经历,还主动帮助她寻找家人。关心养女的幸福,可以为她脱下军服打骂那个辜负他女儿的臭小子。当女儿失踪不见,焦急万分得到处寻找。在我印象中,养父毕竟不像生父,会对自己的孩子如此细心,但影片中的王德清却诠释了一个如此伟岸而又高大无比的养父。
现在想来,影片中的女孩还是幸运的。她拥有了亲情,拥有了爱情,生活幸福美好。但所有的这一切也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坚强的走过灾难,走过绝望,内心变的无比强大。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许无法躲避,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有限生命不留遗憾,可以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那些因为动不动觉得自己悲苦想要自杀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多多珍惜一下这脆弱的生命?
篇12: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优秀作文
哭了很多次。影片对于地震的场面,很震撼,赞一个。除此之外,感觉电影拍的没有想象中那样好,到后半部分中间的时候,我竟然出戏了,“这个电影有点无趣”的想法冒了出来,即便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影片最后还是哭得稀里哗啦,但我认为,这是题材的原因,灾难题材很容易赚足观众的眼泪的,生离死别的亲情纵然只一个片段也很容易让人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为什么感觉不好看呢?我觉得是故事性的不足,整部电影叙事不够丰满,走的是流线型描述,缺少细节,尤其是最后汶川地震的场景的出现,总感觉有点画蛇添足,对于故事情节的转变有点牵强。
演的最好的徐帆算上一个吧,印象最深的还是陈道明,可以看出他入戏很深,好几场他落泪的戏都特别感人。本来很喜欢张静初,这部影片她演得却一般,瘦瘦的,从十几岁一直到四十岁的二十几年的跨度,我也没看出有什么变化。
能参加这部大戏是张静初的幸运,但是和徐帆搭戏又是她的不幸,在最后母子相认这场重头煽情的这场戏中,镜头完全对准了徐帆,不可否认,徐帆演绎地确实不错,最后跪下说“对不起”,母亲的压抑了三十二年的内疚之情,亲人相见的绵绵之感,感人至深,但是对于张静初饰演的方登,也是在与家人失散三十二年,怀恨母亲三十二年后的首次相见,用她的话说“不是记不起来,而是忘不了”,三十二年了,心中的感情一直压抑着,这样的见面的戏对于她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然而导演留给她的,却只是一个个后脑勺。。谁让人家是夫妻档呢?
对于影片我还觉得有些地方不可理解。比如,陈道明夫妇收养了方登,对于方登也是给予了很多的关爱,但是在方登长大后,很多场景,他们都是主动提出让方登去唐山寻找亲人,作为养父母,对于收养孩子的亲生父母这个话题应该是很避讳的,他们怎么总是提起呢?即便是在养母去世的时候,竟然留给方登一个存折,让她用来去寻找自己的亲人,还总是说亲人永远是亲人,好像他们知道方登的母亲弟弟真的还活着一样。在他们收养方登的时候,不是都告诉他们了,方登是一个没有人来认领的孤儿吗?而且在方登怀孕消失了几年后,回到家,陈道明见面后没几句,又提到寻找亲人。
道明夫妇把方登抚养成人,方登对他们却没有很深的感情。影片中只能看出陈道明对于这个女儿疼爱,对于妻子的深沉的爱,其他的,则没看出什么。
篇1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我和一起去铜马国际影帝城看电影《唐山大地震》,一部催人泪下的悲情电影。
好奇,我们买了票,进了场,场内鸦雀无声,我想大家和我期待吧。电影开播了我死死地盯住屏幕,生怕精彩的每镜头。
1976年7月28日的夜晚,唐山发出了7.8级大地震,就短短23秒之内,房屋倒塌废墟,年轻的在瞬间失去丈夫的,还要面临两难————龙凤胎儿女被压在楼板下,但就的绝境下,无奈了。决定了家庭的命运,姐姐奇迹般地活了并被养父母养大,但她不愿去找自己的母亲,她恨母亲。
一汶川大地震,姐弟俩去救援,偶然相遇。姐姐亲眼目睹母亲是如何痛苦地为女儿截肢保命的情景,她才体会母亲当时的痛苦与无奈,并得知母亲这32年来生活在痛苦自责中。她自己错了......
电影结束了,脑海里地呈现出一幕幕地震的场面让人撕心裂肺,在大的灾难面前人得生命是脆弱,我们要爱惜生命,珍惜天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有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美好。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热】】
篇14: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国庆假期,我和妈妈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唐山大地震时悲惨的情景。电影讲叙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使唐山在23秒内变成一片废墟。那时,天崩地裂,惨不忍睹。电影着重写了一个四口的幸福家庭,在地震前幸福美满。地震时,年轻的父亲为了救子女,不顾一切冲向即将倒塌的房屋,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母亲在两个孩子被压在了一块板下,只能救到一个孩子的艰难抉择下,迫不得已选择了牺牲姐姐救弟弟。这个决定让她背负了32年的情感包袱。直到母女相见。
这场地震震碎了千千万万个家庭。让24万多人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灾难无情人有情。广大任命群众和解放军一起不顾自身安危、争分夺秒的抢救幸存生命。充分体现出军民一家亲,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灾难面前,我们想到的是自己的亲人。
汶川地震,姐姐、弟弟和各地志愿者一样不约而同的来到一线抢救幸存者。最终相认。血浓于水的亲情再一次体现。
我最喜欢电影里的一句话“亲人永远是亲人!”
亲人永远是亲人。我们要爱惜地球!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篇15:《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昨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当时很感动,哭了很久。整部电影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很久以前的唐山市里,生活着两个可爱的姐弟(他们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他们很知足。
这天晚上,姐弟俩在家睡觉,爸妈在外面上班,只听“轰隆”一声巨像,大地在颤抖着,夜晚的唐山城仿佛亮的像白昼一样,然后,大部分的建筑物都倒塌了,姐弟俩的爸爸因为保护妈妈而离开了人世。过了一会,地不震了,下起了倾盆大雨,生还人员开始了救人行动,妈妈在一块大石板洞外发现了她的孩子们,于是找人过来帮忙救人。救人人员告诉她:“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板下,如果敲左边,右边的孩子就会被压死,救右边的孩子左边的孩子又会被压死,你选哪个?”最后,妈妈选择了弟弟,把姐姐的尸体拉出来后,妈妈痛苦不已,有人告诉她:“我劝你去唐山机场吧,那里有刚来的红军救援队,先救活的吧。”
妈妈听了他的话,背着弟弟就去了唐山机场。“呜呜呜,呜呜呜”,不断有救援飞机从头顶划过,丢下展开降落伞的救援包裹,红军站在运输车上,赶向各个倒塌的建筑物里寻找没有被救出来的人。妈妈背着弟弟走着走着,由于太累了,所以晕了过去。幸好被两个红军救援队的成员看见,把他们都背了起来。与此同时,姐姐被大雨淋醒了,怎么回事?原来,姐姐并没有被压死,而是受了重伤。她被一个中年的红军看见了,把她背到了军队建立的住宅楼中,有两位红军认领了她,并把她养了起来,因为男红军姓王,所以方登从此就叫王登。弟弟被压断了一条手臂,和妈妈在唐山的一个地方住了下来。后,弟弟长大了,装上了一条假手就出去打工了。
一天,王某要去看望考上杭州最著名医学院的王登,正好遇上方达,于是方达就用三轮车把他搭了过去,由于王某是当初救援唐山的红军之一,所以方达没有收他的钱。到了杭州医学院之后,王某和王登谈起她的后妈病重的事,王登立刻随王某回到了后妈身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过来了十年,四川又发生了大地震,在汶川的上空,直升机中队的螺旋桨“哒哒哒”的响起,这一次,全世界可以尽力帮助患难的人都来了,不下十万人之多。当时,王登嫁给了一个加拿大的人,于是,她带女儿点点去了加拿大。当时,方达靠踩三轮车的钱做资本,建了自己的'公司,还负责主管救援。当时,王登也回来帮忙救援了,到了晚上,方达和一个唐山人谈起了他小时候的经历,王登刚好就在旁边,姐弟两再次重聚,心花怒放。回到妈妈家的时候,妈妈看到姐姐再次出现,高兴万分。我觉得这部电开头其实不太恐怖,到了中间和后面,有好笑的情节和感人的情节。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好看的。
篇16:《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全球通电影城看电影。我和妈妈早就打好主意,准备看――唐山大地震。我和妈妈买好票,就坐着电梯到了6楼。我们进了电影室,走到了第一排,一开始我有点害怕,毕竟是坐在第一排,感觉挺吓人的。
电影开始了,上面的一家四口人很幸福。开始,方大强(孩子们的爸爸)开着车要把孩子们送回家。方大强给孩子们买了一台小风扇,方大强让方登和方达(他们的孩子)把风扇抱回家。到了楼下,方登对爸爸说要吃冰棍儿,方大强就给了方登6分钱,那时候的冰棍儿3分钱一根。方登(姐姐)和方达(弟弟)就去买冰棍儿。刚买完,方达的那根冰棍儿就被一个小男孩给抢去了,姐姐方登看见了,就跑过去,使劲推了一下那小男孩,那个小男孩就一下趴在地下了。然后那个小男孩就开始追方登。他们两个就一下跑到了家里去。到了下午,弟弟方达要吃一个西红柿,元妮(他们的妈妈)就去给他拿。当时就剩下一个西红柿了,可是方登也要吃,元妮就说先让着弟弟吃,就算欠方登一个西红柿。
到了晚上,元妮和方大强看方登和方达睡着了,就跑到楼下去干活了。过了一会儿,方大强觉着车在晃,就对元妮说地震来了!然后他们赶紧下了车,往空地上跑去。他们的孩子还在屋子里睡觉,那时房子已经塌了一半了,方登就一下醒来了,朝着窗户喊妈妈!妈妈!妈妈!元妮本来想去救方登和方达,方大强一把拽住元妮,自己闯就去了。那时房子已经倒塌了,方大强也被压在了废墟下,元妮就大声的叫喊:大强!大强!方登!方达!地震完以后,元妮就开始搬石头,找到方登和方达还有方大强。到了早上,大家都齐心协力的抛废墟。不管是谁家的人,只要一听到声音就立即去救人。
咚!咚!咚!有敲石头的声音,方达听到了以后用虚弱的声音一个劲的叫姐!姐!姐!大家听到了敲石头的声音以后,就说:这里有人!这里有人!元妮听见了以后,就跑过去对孩子们说:方登!方达!妈妈来救你们了!然后,大家问元妮:现在只能救一个孩子,你说救谁。元妮说:两个都救。可是只能救一个孩子。最后,元妮就说:救弟弟!方登听见了,就一下哭了,昏过去了。把方登救上来的时候,方登其实没死,大家都以为已经死了,就把方登放在了方大强的身边。过了一会儿,下起了雨,方登醒来了。其中有一只眼肿了,睁不开了。有一个解放军看见了方登,就把方登包起来,抱着她去……最后,有一个解放军收养了方登。方登改名叫王登。
看完了以后,我脸上流满泪水,实在是令我太感动。23秒,32年。我永远记着这句话。7月27日这感动的一天。
篇17:《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唐山大地震。
一天,他们一家四口正在睡觉,“哗”得一声,墙角开始破裂,姐姐赶忙叫弟弟起来,姐姐和弟弟尖叫到:“快逃哪!地震了!”。但是姐弟俩被困在三楼里,父亲冲上去救他俩,这是,楼塌了,父亲被压死了。母亲去救活着的两个孩子,别人说只能就一个,母亲说“两个都得救”可是不行,母亲只好救下了幼小的弟弟……
这场电影让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篇18:《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钱,,这倒是值得一看哦)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谨此影评像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创致敬。
也希望大家可以幸福!最后祝大家:
珍爱生命,好好活着!
篇19:《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当老太太在车上,看见小孙子哭哭啼啼要妈妈时,当老太太看见媳妇失去儿子痛不欲生时,她的心软了,把孙子留在了媳妇身边。看见母子相拥的情景时,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观众还没从刚才的感动中回味过来,就又陷入了另一场感动之中。当母亲扑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儿道歉时,我的心紧紧揪在一起,眼泪随之流下。这是多么浓厚的亲情啊!母女久别重逢的一幕,母爱的伟大再次激荡我的'心头。
是啊,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人要知足常乐,一家人温馨地生活,不就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吗?有的人为了财富,错过了亲情,他们整日数着钞票,却数不出真正的快乐。难道这样的人生也美满吗?一家人在饭后团聚在一起闲聊,充满了欢声笑语,比起他们,不知幸福多了!
我们要珍惜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不要对父母的爱不屑一顾,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做人要知恩图报,孝顺父母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机会。若错过了,就后悔莫及!
《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发自内心的震撼。我明白了很多,从今开始,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个亲人。
篇20: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对冯小刚的电影有种特殊的好感,加上这个地震的题材,再者它的高票房也更让我好奇。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情我看了这部电影。
先说它的地震画面,虽然听很多人说,那个画面很真实,但给我感觉却是不怎么真实。或许高科技过了,一开始我也会以为这个电影会大篇幅展现地震的场面,但结果让我很满意,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也许有一点点的不足吧!但从另一方面我很佩服中国电影的科技发展,以前看惯了好莱坞的高科技场面,再来看看中国的,也许更加希望它更好!前途光明!
再说电影的情节,电影从唐山的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开始,两个双胞胎姐弟方登,方达,因为地震,妈妈必须做出选择。妈妈说:“救弟弟!”这句话触动着方登的心,让她三十二年纠结着。这个电影把亲情演绎的淋漓尽致,最后母亲向方登下跪的那一刻,我哭了!这个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的催泪大片,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我也不例外!我只从看电影的感情说,我觉得这是个情节不错的电影,内容丰满,让观众的心被主人公后来的命运牵绊着。最后一跪,让观众情不自禁流下泪来。
最后说的是这个电影的演员,徐帆是母亲的扮演者,可以说她把一个母亲演绎的深入人心,只能说冯小刚太明智了,选了这么一个好的演员,为这个电影添了不少彩,尤其是最后一跪,那真情流露,我想徐帆也被自己感动了,因为感动了很多人。还有扮演小方登的小演员,那神情,惹人怜惜,《唐山大地震》的宣传海报用这个小演员做了主角,足见冯小刚对这个小女孩的器重,不过他的决定是对的。
总的来说,这个是个不错的电影,应该也可以说它也有一些不足点,但那不影响它的光芒。祝冯小刚的电影越拍越好!期待他更好的作品。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2.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