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汇报报告>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

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

2025-01-27 10:21:0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zdjgp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

篇1: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

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

(一)整体财务状况分析评价

1、全体A股上市公司

截至8月31日,除*ST兰宝(000631)未能如期披露中期报告外,共有1478家A股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中期报告;其中,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1456家、符合BBA分析评价方法的可比性A股上市公司(6月30日以来,禾银上市公司评价系统可以获取完备财务数据的上市公司)1359家。

年上半年,1478家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计高达299,451.7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1,731.29亿元,同比增长134.46%;流动资金合计250,909.88亿元,同比增长224.19%,其中货币资金39,185.16亿元,同比增长264.75%,存货合计12,144.34亿元,同比增长53.52%;固定资产合计33,414.23亿元,同比增长23.17%。

表1:全体A股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主要科目(单位:亿元)

在20制度变革的基础上,受益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股东优质资产注入、并购重组等有利因素,2007上半年全体A股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加速增长,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能够较好地体现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可以看出,上半年除存货与固定资产外,全体A股上市公司其他主要资产负债项目均高速增长。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为代表的大盘蓝筹公司,尤其是金融类公司上市发展迅猛。由于这些公司资产规模庞大,对全体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2、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

2007年上半年,1456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计高达66,662.11亿元,同比增长29.20%;流动资金合计28,149.17亿元,同比增长31.54%,其中货币资金7,492.21亿元,同比增长38.57%;存货10,287.55亿元,同比增长30.30%;固定资产合计30,990.64亿元,同比增长21.19%。

可以看出,上半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和质量也大幅度提高,除固定资产和流动负债外,其余项目均表现出明显的加速增长趋势。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质量的加速提高趋势,也为我们长期看好中国股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可比A股上市公司

2007上半年,1359家可比 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计高达153,019.60亿元,同比增长19.93%;流动资金合计112,331.69亿元,同比增长45.28%,其中货币资金18,535.34亿元,同比增长72.72%;存货9,803.04亿元,同比增长24.33%;固定资产合计29,387.93亿元,同比增长8.51%。

2007年以来,新公司上市的速度、规模、质量都大大提高,我们在可比A股上市公司样本选择上,由于排除了今年新上市的公司,与前两种样本选择方式相比,资产负债主要项目增长速度和幅度都要低一些,但这种样本选择方式,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2007年以前上市的公司的资产规模与质量的提高与改善情况。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增长速度略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这表明国家稳中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调控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增长速度方面,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

篇2:A股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分析报告

A股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分析报告

营业利润 2,531.16 1,831.69 38.19%

投资收益 68.44 120.22 -43.07%

补贴收入 71.18 61.10 16.50%

营业外收支净额 -186.78 -136.72 ------

利润总额 2,484.30 1,876.35 32.40%

净利润 1,636.40 1,263.32 29.53%

毛利率(%) 20.89 21.47 -2.70%

净利率(%) 5.04 4.91 2.65%

成本费用利润率(%) 8.40 8.00 5%

净收益营运指数 1.02 0.98 4.08%

㈡、经营成果总体评述

1、综合获利空间变化不大

两市A股上市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20.89%,综合净利率为5.0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40%。分别比提高了-2.70%、2.65%、5%,说明20两市A股上市公司获利空间变化不大,上市公司所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收益质量很好

净收益营运指数是反映企业收益质量,衡量风险的指标。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净收益营运指数为1.0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08%,说明两市A股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变化不大,有一小部分经营性收益被非经营性收益吞噬。上市公司的净收益营运指数绝对数值较高,经营性收益的比重很高,说明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很好。

3、费用控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为25.21%,其中,主营收入增长率为31.11%,说明上市公司综合成本费用率有所上升,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有所降低,提请上市公司管理者予以重视,应提高收入与利润协调性,加强成本的控制水平。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长率分别为20.11%、18.17%、13.08%,与收入比均有所下降,说明费用与收入协调性提高,营销费用率的有效降低,使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率进一步提高,未来应尽可能保持对费用的控制水平。

㈢、利润分析

1、营业利润左右上市公司业绩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484亿元。其中营业利润数额较大,占利润总额的102%;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的数额不大,分别约占利润总额的5.5%左右;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利润总额的.-7.5%。表明上市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是营业利润,投资者应当关注营业利润的变化,因为营业利润完全可以左右上市公司的业绩。

2、营业利润是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为2484亿元,与20的1858亿元相比,增加626亿元,增长34%。其中,主营业务形成的营业利润增加值为708亿元,投资收益减少53亿元,补贴收入增加10亿元,营业外收支净额减少39亿元。说明上市公司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㈣、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32415亿元,较年提高31.11%,说明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张迅速,为实现良好的业绩创造了条件。2004年末应收帐款为271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36%。2003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24723亿元,年末应收帐款为244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9.89%。2004年应收帐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与2003年相比降低了1.53个百分点,说明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实现程度略好于2003年。

四、A股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㈠、分析数据统计

项目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亿元) 3,627.35 3,030.76 19.68%

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亿元) -4,335.90 -3,362.05 28.97%

筹资活动现金净额(亿元) 1,193.55 783.88 52.26%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亿元) 485 452.59 7.16%

现金流入负债比 21.91 21.55 1.67%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8.51 8.15 4.42%

销售现金比率(%) 114.49 115.27 -0.68%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元) 0.53 0.47 12.77%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0.47 0.50 -6.00%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3.08 2.99 3.01%

现金营运指数 0.97 1.01 -3.96%

㈡、现金流量总体评述

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5亿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27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36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4亿元。表明2004年投资扩大再生产热情高涨,将经营现金净额全部投入了固定资产中。在现金流入方面,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现金增加主要依赖正常的业务经营,而投资所得现金流入很少;同时,经营与筹资的对比约为3:1,一方面是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体现,另一方面表明由于扩大投资造成的资金缺口需要通过一定的筹资来弥补。

2、现金流动性变化不大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流入负债比为0.219,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说明上市公司现金流动性变化不大,现金支付能力与上期相比基本相同,债权人权益的现金保障程度变化不大。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8.51%,较上年同期略有提高,说明上市公司将全部资产以现金形式收回的能力与上期相比基本相同。

3、获取现金能力明显增强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销售现金比率为114%,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说明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基本未变,收益的实现程度的实现程度与2003年基本持平。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为0.53元,较上年同期稳步提高,说明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明显增强,每股资产含金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营风险有所降低。

4、财务弹性变化不大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满足投资比率为0.47%,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说明上市公司财务弹性基本未变,财务环境变化不大,现金流量状况对投资与经营的满足程度变化不大。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保障倍数为3.08,较上年同期略有提高,说明股利支付能力基本未变,公司经营风险变化不大,现金流量对股利政策的支持力度维持在原来的水平。

5、现金营运风险略有增加

篇3:A股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分析报告

A股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分析报告2015

一、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体评述

根据两市A股公司及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禾银系统和BBA分析方法(详情请参见禾银理财网www.bbachina.com)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一般性结论: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收入与利润都大幅提高,但是现金状况无明显改善,而且整体债务风险有所增加。

据禾银上市公司分析评价系统统计,已披露年报的1346家两市A股公司(因金融类公司报表特殊,故本报告不包括此类上市公司)2004年总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45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31%。这说明2004年上市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较强,由此使得企业业务规模很快扩大。在此基础上,总共实现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30%。由此,显示出两市A股上市公司在2004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经营成果。

2004年年末两市A股上市公司拥有总资产4245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17%。共拥有净资产1833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11%。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的50.31%增加到2004年的52.15%。说明2004年年末两市A股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的增长,通过债务融资的比例更大一些,整体债务风险有所增加。

2004年年末两市A股上市公司实现经营现金净额362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21%。实现投资现金净额-4345亿元,投资同比增长幅度为29%。实现筹资现金净额120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46%。说明2004年年末两市A股上市公司虽然经营现金增加较快,但由于投资增长迅猛,超过了经营现金的增长,整体现金状况无明显改善。

二、A股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分析

㈠、财务状况评述

1、分析数据统计

项目(亿元) 2004年12月31日 2003年12月31日 增长情况(%)

货币资金 5,306.61 4,818.88 9.92%

应收帐款 2,717.56 2,467.73 10.00%

存货 6,034.83 4,941.24 22.08%

流动资产 18,128.97 16,142.05 12.31%

固定资产 20,347.67 17,199.08 18.31%

总资产 42,454.85 36,779.50 15.43%

流动负债 16,533.74 13,914.46 18.82%

负债总额 22,138.42 18,503.40 19.65%

未分配利润 1,951.56 1,462.50 33.44%

所有者权益 20,316.43 18,276.10 11.16%

2、财务结构在合理范围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总资产为42,454.85亿元,其中,债权人权益为22,138.4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2.15%;所有者权益为20,316.4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7.85%。

3、负债项目增长较快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总资产为42,454.85亿元,较2003年增长15.43%,负债总额为22,138.42亿元,较2003年增长19.65%,所有者权益为20,316.43亿元,较2003年增长11.16%。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整体负债增幅较快,说明上市公司多数是以负债式间接融资为主,同时看好未来的经济发展,愿意承担较大的债务风险。

㈡、资产状况分析

1、固定资产比重最大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资产总额为42,454.85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8,128.9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3%;长期投资为2,430.7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6%;固定资产为20,347.6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8%,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为1,479.5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从资产构成来看,两市A股上市公司持有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较高,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起决定性作用。

2、固定资产增长最多最快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比2003年增长15.43%。资产的变化中固定资产增长最多,为3148.59亿元,流动资产中,信用资产的比重最大,占14.98%,存货资产的比重次之,占33.3%。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为12.31%。在流动资产各项目变化中,短期投资类资产的增长幅度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说明上市公司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将增强。信用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存货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上市公司存货增长占用资金过多,市场风险将增大。资产的变化中固定资产增长较快,增速为18.31%,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将资金的重点向固定资产方向转移。分析者应该随时注意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决定了企业的收益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因此,建议分析者对固定资产的变化进行动态跟踪与研究。

㈢、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状况分析

1、债权人权益大于所有者权益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负债总额为22,138.4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16,533.7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9%,长期负债及其他为5604.6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3%;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0,316.4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8%。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来看,两市A股上市公司承担的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高,流动负债的情况对上市公司的债务风险起决定性作用。

2、长期负债与未分配利润增长较快

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重看,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比率为39%,长期负债比率为13%,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48%。说明上市公司经营性负债水平比较高,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重要性增强,风险增大。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中,流动负债增长18.82%,表明上市公司的短期融资活动增加,经营业务波动性较高。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长期负债增长22.13%,该项数据增加,表明上市公司借助增加部分长期负债来筹措资金,说明上市公司的发展对长期负债的依赖性有所增强。

2004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润比去年增长了33.44%,表明上市公司当年增加了较大的盈余,未分配利润所占结构性负债的比重比去年也有所提高,说明企业筹资和应付风险的能力比去年有所提高。总体上,上市公司长期和短期的融资活动比去年有所增加。上市公司是以负债资金为主来开展经营性活动,资金成本相对比较高。

三、A股上市公司经营成果分析

㈠、分析数据与指标

项目(亿元)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主营业务收入 32,414.98 24,723.26 31.11%

主营业务利润 6,310.30 5,039.86 25.21%

篇4:B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审计问题的通知

各B股上市公司:

按照我会新近修订公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准则第三号  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的要求,凡属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拟在下半年办理配股申报事宜、在中期拟定分红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并将在下半年实施以及我会和交易所确认的其他情形的上市公司,其中期财务报告均需经过审计。境内上市外资股公司(含同时发行了A股的公司)原则上执行该准则,但在中期财务报告审计问题上可按下述规定执行:

一、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的公司,可以只进行中期境内审计(指中国注册会计师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对公司按照中国会计制度编制的财务报告进行的审计,下同),不要求进行境外审计(指会计师依据国际审计准则或境外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审计准则,对公司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或境外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进行的审计,下同)、审阅;

二、拟在下半年办理配股申报事宜的公司,可以不进行中期境内、境外审计、审阅。但在上报配股申报材料时,须按我会要求提供有效期内的境内审计报告;如境外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证券监管机构有要求的,还须同时提供有效期内的境外审计报告。

三、在中期拟定分红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并将在下半年实施的公司,不要求进行境外审计、审阅。

篇5: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截止 2 0 1 4年 4 月3 0日,山西省 3 4家上市公 司全部如期披露 通宝 能源 )经 营情况 良好 、经营业绩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漳泽

了2 0 1 3 年 年度财务 报告。除 * S T生 化 、当 代 东 方 、s T狮 头 3家 电力受成本下降以及重组完成影响 ,2 0 1 3年度实现净利润 4 . 5 5亿

为带强调事项段 的无保留意见 的审计报告外 ,其余 3 1 家公司的年 元 , 同比增长 2 1 9 . 2 8 %。3家医药类上市公司( 亚宝药业 、仟源制药 、

报审计意见类型均为标准无保 留意见。经统计分析 2 0 1 3 年年度财 振东制药 )整体盈利水平较好 ,净利 润合计 同比增 长 1 7 . 7 9 %。3 务报告 ,反映出山西省上市公司如下状况 :

家化工类上市公司 ( 太化股份 、山西三维、南风化工 )全部亏损 ,

上市公 司资产规模持续较快增长

其 中山西三维亏损最为严重 ,亏损额达 3 . 8 0 亿元 。制造业基本 维

2 0 1 3 年度 ,山西辖区在无新增上市公 司的情况下 ,截至年末 , 持 日常经营、刚刚盈利。而辖 区支柱型企业—— 煤焦能源类上 市

3 4 家上市公司总资产 5 8 0 4 . 2 5 亿元 , 较上年 5 3 4 4 . 8 5 亿元增长 8 . 6 %。 公司 2 0 1 3年度整体经营业绩下滑 ,大同煤业 、安泰集 团出现亏损 , 净 资产 2 5 1 4 . 4 6亿 元 ,较 上 年 2 4 0 7 . 7 7亿 元 增长 4 . 4 3 %。 总股 本 阳泉煤业 、山煤 国际两家净 利润同 比下降超过 5 0 %,永泰 能源、

5 2 6 . 8 7亿元 ,较上年 5 0 0 . 5 5 亿元增长 5 . 2 6 %。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2 0 1 3年度 ,受 经济环境 、成本上升、投资增速及产品价格下

有 些 公 司甚 至 出现 亏损 的 现象 。

潞安环能 、兰花科创三家净利润

同比下降将近5 0 %。

五、S T公司数量持平。辖区风险隐患较大 2 0 1 3年年报披 露以后 ,山西辖 区共有 3 家s T公 司 ,分别是 同时减少 1 家s T公司 ( * S T天龙 ) ,s T公司数量与上年同期持平。 其 中,* S T生化恢 复上市后 因历史遗 留问题 未解 决 ,尚未摘

降等 因素影 响, 辖 区多家上市公司出现收入 、利润 同比下降的状况 , * S T生化 、S T狮头 、* S T三维 , 本年新增 1 家s T公司 ( * S T三维 ) 、 2 0 1 3年度 ,3 4家上市公 司共计 实现 营业 收入 4 1 0 0 . 3 1 亿元,

较上年 4 7 1 1 . 0 8亿元下降 1 2 . 9 6 %。净利 润总额 为 1 8 9 . 7 8 亿元 ,较 星脱帽 ; S T狮头因搬迁 和限产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被

上年 2 6 0 . 6 0 亿元下降 2 7 . 1 8 %。平均每股 收益 0 . 1 4 元 ,较上年 0 . 3 0 交易所实施其他 风险警示 ; * S T三维 因最近两个年度经审计后净

元下降 5 4 . 2 5 %。经 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 7 2 . 6 4亿元 ,较 利润连续为负值 ,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上年 3 1 4 . 7 9亿元下降 1 3 . 3 9 %。 三、亏损公司比例进一步扩大 2 0 1 3 年度 ,* S T天龙通过 大股 东债务割 免、协助上市公 司债

务重组等多种努力和措施 ,很大程度优化 了公司财务结构 ,使上

2 0 1 3 年度 , 山西辖 区有 2 7家上市公司实现了盈利 , 大同煤业、 市公 司的账面净资产在 2 0 1 3年年末 由负转正 ,化解 了公司因 “ 净

安 泰 集 团 、太 化 股 份 、山 西 三 维 、南 风 化 工 、狮 头 股 份 、太 原 刚 资产为负”所面临的退市 风险警示 。但 由于 * S T生化恢复上市后

玉7 家上市公 司出现了亏损 ,亏损公 司数量 同比增加 2家 ,亏损 历史遗 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s T狮头新生产线刚点火尚不具备生

面进 一 步 扩 大 ,增 至 2 0 . 6 % ,比 2 0 1 2年度 增 长 了将近6 个 百 分点 。 产水 泥的条 件,煤气化 因搬迁焦化主业停产 ,太化股份 、山水文

其 中,大 同煤业 、安泰集 团、太化股份 、山西三维、南风化 化没有主业支撑 ,风险隐患较大。 工为受行业下行影响出现亏损 , 狮头股份 、太原 刚玉为受搬迁影 响, 公 司主业停产出现亏损 。7家亏损公司中,亏损数额较大的为大同

亿元。 六 、上 市公 司现 金分 红 意 识 进 一 步提 高

2 0 1 3

年度 ,山西辖 区有 1 9家 上市公 司在 2 0 1 3年年度报 告 金分 红公 司家数 与去年持平。总体来 看 ,山西 辖 区各 年分红 总

煤业 、山西三维 和太化股份 ,分别亏损 1 4 亿元 、3 . 8 0 亿元和 2 . 8 3 中提 出了现金分红 方案 ,占辖 区上市公司总家数 的 5 5 . 8 8 %,现 2 0 1 2 年度 5家亏损公 司中,有太原重工 、煤气化 、美锦能源、 额逐年 上涨 ,2 0 1 3年度 山西辖 区上市公 司现金分红 总额更是达

* S T天龙 4家上市公司在 2 0 1 3年度实现扭亏为盈 ,而山西三维 因 到 8 2 . 6 1 亿 元 ,是十年前 山西辖 区现金 分红总额的 5 . 5倍 ,现金 2 0 1 2 年 、2 0 1 3 年连续两年亏损 ,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四、经营业绩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

分红 比例 达 4 3 . 5 3 %,位列全 国第 五。这些数据充分显示 了山西

辖 区上 市公 司在现金分 红和投 资者 回报 方面卓有 成效 ,上 市公

整体上看 ,2 0 1 3 年度 山西辖区上市公 司受行业影 响,经营业 司分红 意识进一 步提高 ,公 司通 过现金分红 回报股 东 的意 识得

绩行业特征 明显 、差距拉大。其中: 2 家电力类上市公司( 漳泽电力 、 到进 一 步 增 强 。

篇6: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有发电量的写明企业年度发电量,含厂用电量)

二、利润实现、分配情况

1、利润总体情况

2、主营业务收入

3、主营业务成本

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其它业务收支

6、其它主要事项

7、利润分配情况

三、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1、总体情况

2、资产情况

(1)流动资产

a货币资金。

b应收帐款。

c其它应收款、预付帐款。

d存货情况。

e待摊费用。

(2)长期投资

(3)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

(4)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

3、负债情况(包含资产负债率指标)

(1)流动负债情况

a. 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

b. 应付账款。

c. 应付帐款及付福利费

d. 应交税金及其它应交款

e. 其它应付款。

f.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2)长期负债及递延税款贷项

4、企业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分析

(1)偿债能力

(2)财务风险分析

四、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情况

五、备注

a本报告编制依据

b企业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如资信等级等。

篇7: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常用

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分析评价

一、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体评述(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截止4月30日未披露年报上市公司)

根据A股上市公司及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BBA禾银系统和BBA分析方法(详情请参见BBA理财网www.bbachina.com;0411-82520543),筛选出与同期可比的公司样本数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看到上市公司总体财务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20,股权分置改革取得成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使我国证券市场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市场结构和体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IPO制度的恢复以及大型国有企业陆续上市,使我国上市公司的代表性明显提高。更能够体现出国民经济发展及部分企业为了规避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风险而提高原材料的库存,20库存同比增加22.99%属于合理范围。

单位:家

项目 亏损公司 净利润大于六千万元 净利润大于一亿元 232 427 292 年度 168 547 387 同比增加 -64 120 95 *数据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度A股上市公司中亏损公司的数量为168家,而在度亏损公司的数量则高达232家,同比减少了64家。同时据BBA系统显示,在20亏损的上市公司中,有155家扭亏为盈。净利润大于六千万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为547家,同比增加了120家。净利润大于一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87家,同比增加了95家。这些数字说明2006年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三、收入明显增加,盈利能力大大提高

单位:亿元

分类科目 2006-12-31 -12-31 同比增加% 同比增加值 主营业务收入 58,812.44 39,492.95 48.92 19,319.49 主营业务成本 44,333.58 32,060.31 38.28 12,273.27 主营业务利润 13,478.28 7,721.79 74.55 5,756.50 营业费用 3,824.53 1,713.30 123.23 2,111.23 管理费用 3,454.55 1,996.92 72.99 1,457.63 财务费用 755.19 523.53 44.25 231.66 营业利润 4,535.28 3,179.67 42.63 1,355.60 投资收益 754.61 79.50 849.15 675.10 利润总额 5,342.81 3,147.43 69.75 2,195.38 净利润 3,627.28 1,906.57 90.25 1,720.72*注:数据采用同期可比样本计算,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48.92%,增加了11,754.37亿元,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8.28%,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10.64个百分点,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高达74.55%。说明2006年上市公司努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成本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三项费用增长过快,营业费用增长率高达123.23%,管理费用增长率高达72.99%,最低的财务费用也增长了44.25%。其中财务费用增长比较正常,2006年上市公司把握契机,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生产经营引起财务费用增加。但是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率这样高,上市公司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

2006年A股上市公司创造了4,535.28亿的营业利润, 较2005年增加1,355.60亿,同比增长达到42.63%。同时由于资本市场行情转好,投资回报率提高。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收益暴增,增长率达到850.13%。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全

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达到3,627.28亿,同比增加了1,720.72亿,增长率达到89.79%。

四、二八现象明显,两极分化将进一步拉大

根据以公布2006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由BBA系统统计得出,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20%的上市公司,创造了3546.6亿的净利润,占2006年实现盈利的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88.84%。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更是高达97.78%。

可以看出虽然2006年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两极分化情况突出,电电力 10.01 47 000983 西山煤电 9.74 48 600350 山东高速 8.98 49 600001 邯郸钢铁 8.95 50 600022 济南钢铁 8.72*数据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五、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分类科目 单位 2006-12-31 2005-12-31 同比增加值 流动比率 0.82 0.94 -0.12 速动比率 0.76 0.72 0.04 资产负债率 % 83.95 79.14 4.81 利息支付倍数 倍数 7.75 6.53 1.23 股东权益比率 % 14.81 18.75 -3.94 存货周转率 5.48 4.86 0.62 总资产周转率 0.33 0.35 -0.02 股东权益周转率 2.06 1.83 0.22 净资产收益率 % 10.40 8.52 1.87 毛利率 % 24.62 18.82 5.80 营业利润率 % 7.71 8.05 -0.34 成本费用利润率 % 9.98 8.66 1.32 每股收益 元 0.24 0.20 0.04 每股净资产 元 2.30 2.36 -0.06 现金流动偿付率 % 4.04 5.47 -1.43 净利润增长率 % 89.02 0.42 88.60 净资产增长率 % 56.22 8.00 48.22

*数据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2006年A股上市公司流动比率减少0.12,速动比率略有提高,形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金融类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基数大同时没有存货。考虑到金融企业负债经营的特点,我们认为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清偿能力处在合理的范围内。

同时2006年下半年,大量大盘蓝筹公司IPO上市,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清偿能力指标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考虑到2006年IPO上市的新公司,金融股、铁路股等大市值国企为主,同时其权重非常大,必然对整体清偿能力指标有所影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用平常的角度去审视它们的清偿能力。

我们认为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上,我们可以看到,股东权益周转率提高了0.22,达到了2.06。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0.40%,提高了1.87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4.62%,提高了5.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9.98%,提高了1.32个百分点。每股收益0.24元,同比提高了0.04元。可以说200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还是让投资者非常满意的。

成长能力方面,净利润增长率高达88.54%,净资产收益率也高达55.46%。给2006年的牛市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整个市场不仅在2006年一路高歌。给的中国股市也带来高度发展的预期。

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一下,即使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优质蓝筹的IPO和回归,证券市场体制的完善,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年的时间,有那么多的*ST、ST公司扭亏为盈,整体净利润增长率高达89.02%,让我们或多或少的猜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数年利润到哪去了??

六、A股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根据2006年报业绩

,经由BBA分析评价系统计算,截止204月30日全体A股市盈率为47.35倍,已经略高于其合理投资价值。而净利润排名前300的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市盈率则在39倍左右,相对来说风险比较小,还是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而且仔细对比我们发现,沪深300成分股与排名前300的上市公司非常一致。沪深300的投资价值分析在第六版我们会单独阐述。

虽然2006 年国内A 股市场累积涨幅巨大,但是宏观面的有利因素将继续发挥积极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不断提高,不过,推动股价上扬的主要因素将从目前的盈利增长与估值修正转变为主要依赖盈利增长推动。因此,追逐成长、深入研究个股投资价值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投资者应该坚信价值投资理念,理性投资。以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作为投资判断的主要依据。从总体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经营效率、营运风险、获取现金能力等方面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现状结构分析、多个报告期比较分析判断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的未来发展趋势,这样方可找到最投资价值大,投资风险小的股票。年人口红利、人民币升值、产业竞争优势、A 股市场制度性变化(例如股改、股权激励)、流动性充足等因素依然影响中国A 股市场。我们对2007 年A 股市场依然保持乐观态度

篇8: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常用

艾凯数据研究中心

一、报告报价

《路桥类上市公司财务年报分析报告》信息及时,资料详实,指导性强,具有独家,独到,独特的优势。旨在帮助客户掌握区域经济趋势,获得优质客户信息,准确、全面、迅速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向,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是把握企业战略发展定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决策依据。

官方的网站浏览地址:报告价格:纸介版13300元 电子版13800元 纸介+电子14300元

艾凯数据研究中心(北京)

订购电话: 400-700-0142 010-88790960 88799011

海外报告销售: 010-88799011

24小时联系电话: 400-700-0142

QQ: 631869414 761575339

Email: sales@icandata.com

联系人:刘老师 胡老师 王先生

特别说明:本PDF目录为计算机程序生成,格式美观性可能有欠缺;实际报告排版规则、美观。

二、说明、目录、图表目录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根据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数据,整理出各种财务指标,然后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本报告对我国路桥公司2007 年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对路桥公司进行具体分析。本报告的研究使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更加客观、全面,同时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路桥公司的财务状况。

【报告核心】

●规模和质量

●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

●投资价值

●成长性

●管理与战略

●公司形象与公益

●公司治理

【本报告研究指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股东权益比率

●现金流入负债比

●存货同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股东权益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利润率

●每股收益

●现金流动偿付率

●现金营运指数

●净利润增长率

●利润总额增长率

●营业利润比重

●固定资产比重

〖 目 录 〗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实际意义

1.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财务报表相关理论

2.1.1 财务报表的定义和内涵

2.1.2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对象和目的

2.1.3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和步骤

2.1.4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类别

2.2 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

2.2.1 偿债能力指标

2.2.2 盈利能力指标

2.2.3 营运能力指标

2.3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2.3.1 比率分析法

2.3.2 比较分析法

2.3.3 趋势分析法

3.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及方法

3.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3.1.1 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

3.1.2 现有的和潜在的债权人

3.1.3 供应商及客户

3.1.4 竞争对手

3.1.5 政府相关部门、税务部门

3.1.6 雇员和工会

3.1.7 中介机构

3.3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3.3.1 比较分析法

3.3.2 因素分析法

3.3.3 比率分析法

4.路桥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具体分析与评价

4.1 路桥类上市公司概况及财务数据

4.1.1 发展分析

4.1.2 财务数据

4.1.4 经营情况

4.2 路桥类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4.2.1 变现能力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2 资产管理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4 负债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4 盈利能力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5 综合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4.3 路桥类上市公司三张报表的分析

4.4.1 利润表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4.4.2 资产负债表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4.4.4 现金流量表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5.结论

5.1分析结果

5.2相关对策及建议

篇9: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一、企业财务数据

企业名称:**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

项目

12月31日

12月31日

应收账款净额

30,329

28,179

产成品金额

11,064

14,866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330,970

269,021

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

138,616

132,882

资产总计

1,226,370

1,255,533

负债合计

98,589

140,980

股东权益

1,127,781

1,114,553

产品销售收入

145,764

211,175

产品销售成本

110,051

137,005

产品销售费用

5,851

9,557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643

1,246

管理费用

20,690

453,352

财务费用

-362

-5,913

利息支出

-650

-5,611

利润总额

71,378

1,760,906

应交增值税

8,402

16,045

本月出口额

1,354

625

本年度累计出口额

10,130

5,128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3,337

3,543

人均销售额

43.68

59.60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

年12月31日

月31日

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8.04%

11.23%

流动资产比率

26.99%

21.43%

营运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0.44

0.78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4.81

7.49

盈利能力

资产利润率(%)

5.82%

14.03%

销售利润率(%)

48.97%

83.39%

成长能力

销售增长率(%)

-30.97%

利润增长率(%)

-59.47%

篇10:上市公司经典的常用财务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经典的常用财务分析报告模板

四.营运能力分析

1. 应收账款指标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快慢及管理效率高低的指标。公司加大了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增长14.0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由的.143天降低为20的126天。这表明公司收款速度有所上升,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减少,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公司收账费用的上升。

2. 存货指标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从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25.5%,存货周转天数也由20的111天上升为2010年的149天。这表明存货占用水平上升、流动性减弱,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变慢。公司应努力加强存货管理,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减少存货营运资金占用量。

3.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该周转率高,说明全部资产的经营效率高,取得的收入多;2010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859,较年略有下降。这说明企业利用其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在下降,销售能力在下降,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获利能力,公司应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置资产,以提高总资产利用率。

4. 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2010年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117,较2009年下降4.37%,说明公司流动资产利用效率下降,公司应采取措施扩大销售,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

5. 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固定资产周转率高,不仅表明了企业充分利用了固定资产,同时也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率。2010年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为4.893,较2009年下降5.83%,说明公司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有所下降。

6. 营业周期分析

2010年公司营业周期为275天,较2009年增加20天,说明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变慢,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降。

五.盈利能力分析

1.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析

主营业务毛利率反映企业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含有多少毛利额,它是净利润的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企业的盈利。2010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2.62%,比上年同期增加0.26个百分点。总体看,公司的毛利

率水平一般,但较为稳定。

2. 营业利润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反映了在不考虑非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2010年公司营业利润率为2.67%,比上年同期增长46.7%,增长幅度较大,主要是公司2010年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所致,说明公司本期成本费用控制的较好,但盈利水平一般。

3. 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2010年公司成本费用利润率上涨了51.42%,达到了2.98%,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公司2010年利润总额的上涨幅度大大高出成本费用的上涨幅度所致,说明公司本期成本费用控制的较好,但获利水平较低。

4.总资产净利率分析

总资产净利率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即企业每占用1元的资产平均能获得多少元的利润。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资产运营越有效,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越高。2010年公司总资产净利率上涨了43.54%,达到了2.11%,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公司2010年净利润大幅上涨60.22%,而总资产仅上涨10.23%,大大低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所致。公司总资产收益水平尚可。

5.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2010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上涨52.52%,达到了7.58%,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公司2010年净利润大幅上涨60.22%,而股东权益总额仅上涨6.2%,大大低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所致。公司净资产收益水平较高。

6.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该指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的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企业发展后劲越强。2010年公司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6.2%,较上年上涨2.5%,上涨幅度较小,说明公司资本保值增值水平一般。

六.获现能力分析

1. 营业收入现金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现金多少,既可反映公司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的畅销程度,又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该指标的比率越大越好。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比率大幅上涨157.78%,达到0.116,主

要是公司201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上涨了177.33%,远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所致。说明公司产品畅销程度大大提高,主营业务获现能力增强。

2.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析

该指标既反映了来自于主营业务的现金对每股资本的支持程度,又反映了上市公司支付股利的能力。2010年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涨177.31%,达到1.822,主要是公司201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上涨所致。说明公司支付股利的能力大大增强。

3.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分析

该指标说明公司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该指标比值越大越好。2010年公司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大幅上涨125%,达到0.09,主要是公司201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涨幅远远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幅度所致。说明公司获取现金能力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增大。

篇11:经典的上市公司常用的财务分析报告

经典的上市公司常用的财务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模板:

一、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一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第一是行业前景分析,通过对目标企业的现状和行业背景得出该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第二是报表的项目分析,通过计算各项财务指标,得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信息。主要的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二、财务指标的具体分析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前景分析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法变更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属于工程机械行业,其经营范围包括建筑工程机械、起重机械、停车库、通用设备及机电设备的生产、销售与维修等。工程机械行业近几年受

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拉动,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从三季度开始,受国

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产品销售增幅明显回落,国际金融危机对工程机械行业滞后影响逐步显现。从短期来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将受到不利影响;但从长期形势来看,由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长期向好格局将维持不变。同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拉动内需,随着国家4万亿投资及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等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将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但是传统的大而不强的态势制约着行业,而从整个行业来看,人才的短缺、成本、技术、环保节能以及关键零部件等都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亟待突破的发展瓶颈。

(二)财务报表项目与结构分析 1、资产负债结构百分比的比较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结构表

从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是逐年增加的,特别是在2010年增幅高达97.9%,这表明公司是在不断壮大、发展的。从负债率及股东权益的变化可以看到两者在近三年个有增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2010年资产的增加主要是依靠负债的推动,而股东权益反而下降了14.28%,这

说明公司资金实力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负债的增长,这虽然可以取得高回报,但是也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

2、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具体分析评价

图2

一般而言,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只有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否则,就有可能造成部分生产能力闲置或生产力不足。从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三一重工在近三年都是采取的保守的固流结构政策,并且在2010年,流动资产的比例有大幅度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流动性提高,资产的风险会因此降低,但有可能导致盈利水平的下降。

图3

负债结构是因为企业采用不同负债筹资方式形成的,是负债筹资的结果。在2010年三一重工的流动负债远远大于长期负债,这样可以是的负债筹资的成本较低,但是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因周转困难,短期负债无法按期偿还,企业将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3、现金流量净额分析

从上图可知,三一重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10年较2009年有较大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企业的资金运转提供了造血功能,可见公司在这几年成长的较好,说明了公司的经营力度加大,公司管理层加大经营的投资,说明公司通过正常的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可以支付由经营活动引起的货币流出。

三一重工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这几年均为负值,即是公司的股票等长期股权投资是巨额亏损,股票投资巨额亏损是成为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公司已基本退出股票投资,从而减少了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公司的投资活动分为两类,一是对内扩大再生产即构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另一是对外扩张,例如收购了集团旗下优质资产北京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100%股权,桩工机械业务的注入,大幅提升了公司整体竞争力。

公司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2010年筹资活动金额较前年有大幅增加,属于活跃经营阶段,说明公司想要在如此激烈竞争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取得较好地位,因此采取积极的战略。

(三)财务能力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表一:偿债能力指标

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9以及年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冻比率都能达到甚至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在2010年,三一重工的偿债能力有明显的下降,这与之前报表分析中流动负债的大幅增加是相一致的。这虽然能产生就大的财务杠杆效应,但是巨大的财务风险是不能忽视的。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资产负债比率为57%,而三一公司该项指标有高于行业水平的趋势,而且变动幅度也较大,说明公司的财务杠杆效应在增强,相应的其财务风险也会增加,说明三一重工在有意识的利用财务杠杆。在与其新兴起的竞争对手鼎汉技术相比较还是有一大部分差距,应该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努力加大对财务杠杆的使用,并凭借其悠久且优质的产品、完善的产品系列,让人们分享其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

总之,综合近三年来看,公司的偿债能力还是较好的,有较充裕的资金进行偿付,特别是在与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时。当然,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时,还是应注意效益与风险的关联性。

2

表二:经营能力指标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一重工在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有明显提高,说明企业收款迅速,可以节约营运资;减少坏账费用以及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在存货周转率上,三一重工也有小幅上扬,这样既可以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也能减低资金的占用成本。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本公司的比率较高说明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也越好,也说明了公司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当然当年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也是更新了不少新装置以增加其竞争优势。总资产周转率虽然这几年来是逐渐提高的,但与同行业相比较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公司的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若是能较好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将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3

从上可以看到,最近三年,三一重工在营业利润率上有大幅上涨,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公司百元商品销售额提供的营业利润越多,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10年达到162.87%,说明公司的管理经营、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也反映了在不考虑非营业成本的情况下,公司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之高。该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为5.898%,由表明显可见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远超行业水平。净资产收益率直接反映了公司资本的增值能力,由表三数据可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近四年成倍增长,说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不错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在近三年也呈趋增态势,这能说明,三一重工的业务能力在逐步增强。综上四个指标,均可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好,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还是较好的。

三、评价与结论建议

第一、公司资金实力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负债的增长,这虽然可以取得高回报,但是也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第二、三一重工在近三年都是采取的保守的固流结构政策,财务风险较低。第三、公司的偿债能力还是较好的,有较充裕的资金进行偿付,特别是在与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时。当然,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时,还是应注意效益与风险的关联性。第四、总资产周转率虽然这几年来是逐渐提高的,但与同行业相比较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公司的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若是能较好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将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这里仅提出几点建议:在未来,公司应着重提高资金利用率,并合理运用财务杠杆,加强对资金流的管理,进一步优化资金结构;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不让库存占用公司太多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和分配,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并深化ERP应用,提升库存周转率,缩短生产周期;重点实施后向一体化战略,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公司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把高新技术打造成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再通过研发升级换代,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里,卖产品其实就是卖服务,当然要做好产品的优质优良,并且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在稳步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继续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使职工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继续降低职工的离职率。

虽然08年,挖掘机行业出现了全行业负增长的局面,但是三一重工的挖掘机依靠竞争力和低市场占有率依然实现了正增长,我们预计未来挖掘机的销售有望实现两位数的正增长。公司08年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出口34.64 亿元,在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仍取得了同比增长108.89%的成绩,其产品销至115个国家。从长期看,三一重工的各产品均有不错的出口竞争力,相信通过10年的努力,出口市场将占据三一重工一半的销售额。由于房地产市场尚未真正回暖,预计公司混凝土机械增速将下滑。此外,印度产业园建设已初步完成;美国研发基地正在建设中,规划已完成征地工作;08 年投资1亿欧元在德国建设研发制造基地。在金融危机期间实施低成本扩张,在经济复苏时,海外收入将为公司收入增长做出重要贡献。预计公司的未来将走得更好、更畅。

篇12:上市公司经典的常用财务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经典的常用财务分析报告模板

一、公司基本情况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系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浙上市[]119 号文批准,由浙江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萧山振东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等3家法人单位和徐春祥、周观根、郭林林、陈传贤、殷建木等 5 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于 12月 29 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公司股票于 5 月30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002135。

二、报表结构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1.资产负债表总体状况分析

从总体来看,公司资产总额从的349052.96万元增加到的384773.15万元,同比增长10.23%,其中流动资产增长11.14%,高于非流动资产的7.27%;从负债来看,公司负债总额从20的249941.09万元增加到20的279513.46万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流动负债增长10.65%,而非流动负债由年的65.67万元大幅增加到年的3028.83万元,主要为公司在2010年新增的长期借款;从股东权益来看,股东权益从2009年的99111.8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05259.68万元,同比增长6.2%,主要是未分配利润增长17.4%,这意味着投资者投入公司的资本不但得到了保值,而且得到了增值。

从负债与股东权益的结构来看,公司的负债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由2009年的71.61%上升到了2010年的72.64%,负债中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绝大部分,2009年为99.97%,2010年降低为98.92%,说明公司很好的运用了短期负债筹资速度快、富有弹性、成本低的优点;股东权益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28.39%下降为2010年的27.36%。总体上来看,公司负债过多,偿债压力较大,出现财务困难的风险较大。

2.负债主要项目分析 (1)短期借款分析

短期借款同比减少1.39%,比重由2009年的25.09%降低为2010年的22.45%短期借款主要包括抵押借款、保证借款、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和质押借款,其中抵押借款和保证借款一直占据短期借款90%以上,2010年分别为20.61%和72.94%。公司短期借款比重较高,一方面说明公司具有较好的商业信用,另一方面也暗示公司对信贷政策调整将会比较敏感,偿债压力较大,公司应注意调整和优化财务结构,改善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2)应付账款分析

应付账款同比增加31897.08万元,增幅达38.71%,比重由2009年的23.61%上升到了2010年的29.71%。由2010年年报附注披露可知,账龄超过 1年的大额应付款 6342.17万元,系公司承接的工程未与业主结算,相应应付分包商工程款亦待工程结算后支付;公司应付持有公司 5%以上(含 5%)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单位款项较小,总计24.71万元。

公司应付账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系2010年公司充分利用商业信用,推迟货款的支付,减少现金流出。 (3)预收账款分析

预收账款同比减少了27.84%,比重由2009年的6.2%降低为2010年的4.06%。从绝对数额上来看,预收账款减少了6028.34万元。公司2010年年报披露无预 8 / 30 收持有公司 5%以上(含 5%)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单位和其他关联方款项情况。

三.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1. 现金流量表总体状况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公司2010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6258.26万元,比2009年增加22428.23万元,增幅达363.51%。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6431.77万元,同比增长177.3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785.23万元;同比增长4.51%;筹资活动现金净额为-7388.63万元,同比减少24.87%。

从结构上来看,201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77.18%,较2009年增长7.1%;其次是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占比22.76%,较2010年下降了

7.13%;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所占比重很小,2010年为0.06%,较2009年略有上升。2010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占现金总流出的72.17%,较2009年增长5.68%;其次是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占比25.08%,较2010年下降了5.64%;投资活动现金流 12 / 30 出所占比重较小,2010年为2.75%,较2009年略有下降。

2.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

长了177.33%,主要是由于本期的现金流入同比增加了12.99%,而现金流出同比仅增长了6.31%,低于现金流入的增长。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4.44%。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由2009年的70.08%上升为2010年的77.18%,表明公司现金流入绝大部分来自于经营活动。不难看出,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流入的能力在增强,也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的主要原因。

3.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2009年增长4.51%,增幅不大。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由2009年的2.78%下降为2.75%,表明公司在投资规模不大,但较为稳定。

4.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4.87%,主要原因是公司借款收到的现金大幅减少21.77%所致。由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正数,而且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比2009年有所减少,所以公司现金较为充足,得以减少借款规模,降低财务费用。 综上所述,2010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转负为正,现金流量的基本态势是2010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仅可以满足公司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需要,保持投资规模的基本稳定,还可以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做出贡献,表明公司创造现金的能力较强,现金处于良性循环系统中。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明公司现金处理方式有些保守,可能造成资金浪费,而使得自己没有进行更好的投资而使收益有限。

四、财务比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分析

公司各年流动比率略大于1,2010年较2009年略微上升0.47%,说明流动比率状态较好,企业偿债能力较为稳定。从公司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公司流动资产与负债都逐年上升,但是流动资产增速略快于流动负债增速。总体上来说,公司目前的资金组合还是比较合适的。

(2)速动比率分析

该指标与流动比率指标大致相似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公司2010年速动比率为0.621,较2009年略有降低,说明公司2010年存货增长幅度较大,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公司资金利用效率尚可。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认为企业的负债比率应保持50%左右,最高不应超过65%,70%以上会出现财务困境。公

司各年资产负债率均高于70%,且呈上升趋势,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公司资产总额不断增加,负债也有增加,但负债总额的增长幅度大于资产总额,故而使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从而导致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下降。公司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

(2) 负债股权比率分析

负债股权比率是从股东权益对长期负债的保障程度来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的。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与股东所提供的资金的对比关系,该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高,企业长期财务状况越好,债权人的权益有保障,该比率一般应小于100%。2010年公司负债股权比例高达265.55%,较2009年上升5.3%,说明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较弱,债权人资金的安全性和市场稳定性就较低。

(3) 权益乘数分析

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企业负债程度越高,代表公司向外融资的财务杠杆倍数也越大,公司将承担较大的风险。公司权益乘数较高,2010达3.52,较2009年略有降低。

(4) 利息保障倍数分析

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公司利息保障倍数两年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2010年达3.02,较2009年大幅上升52.53%,主要是公司息税前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利息费用也大幅下降所致,说明公司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在增强,对到期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在提高。

篇13: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

一、20XX年中报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安全状况:

在改革的预期下,从20XX年7月底以来,中国股市一路高歌猛进,“牛市来了”的声音不绝于耳。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跃跃欲试。我们一直提倡安全投资、价值投资,在此背景下,解读上市公司的财务基本面、分析和预测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安全状况和走势,对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20XX年中报的财务安全指数低于同期

根据20XX年2122家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下同)中报财务安全评级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总指数(Financial Security Index,简称FSI总指数)为6063.74点,比20同期下降41.36个基点,降幅为-0.68%。数据说明:一方面,20XX年中报的财务安全指数低于年同期,上市公司的整体财务安全状况仍有小幅下降;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中报的财务安全总指数保持在6000点以上,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总体财务安全状况尚属正常范围。

在20XX年春季报告中,根据FSI总指数变化情况分析预测,20XX年我国GDP增长率预测值为7%~7.2%之间。从上市公司中报看,我国要达到全年GDP增长率7.5%的目标仍存在不小难度,国家有必要进一步采取适当的经济刺激政策实现GDP增长目标。

分市场财务安全状况分析

(一)主板:惟一财务安全指数上涨,但风险仍最大

根据中报分析,20XX年FSI主板指数同比上升了29.69个基点,涨幅为0.38%,是20XX年中期三个分市场中惟一财务安全指数上涨的分市场,同时也是近5年同期最高值,反映出主板上市公司20XX年整体财务安全状况仍在持续好转。

但是,主板上市公司的财务安全指数仍低于中小板648个基点,低于创业板1072个基点,说明主板上市公司的总体财务安全状况是三个分市场中最差的,目前仍是风险最大的分市场。

(二)中小板:FSI指数近3年最低值

根据中报分析,中期FSI中小板指(7559.301, -55.36, -0.73%)数同比下降了137个基点,降幅为-2.09%,FSI中小板指数降幅较大,同时也是中小板指数近3年最低值,说明中小板上市公司在20XX年下半年仍将无法摆脱整体疲弱态势,整体财务安全状况将继续下行。

(三)创业板:降幅在3个分市场中最大

根据20XX年中报分析,中期FSI创业板指数下降了230个基点,降幅为-3.26%,降幅在3个分市场中最大,同时也是创业板指数近3年最低值,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安全状况下滑速度最快。

总体结论和20XX年下半年预测

从上市公司FSI总指数分析,20XX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仍然处于下行通道,实体经济经营和财务问题并没有好转。为了确保20XX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达到既定目标,有必要在现行经济政策基础上,适度放宽宏观经济政策。

从财务安全指数分值看,FSI主板指数最低,创业板指数最高;但从财务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看,FSI主板指数又连续5年上升,而中小板和创业板FSI指数持续下降,创业板下降幅度最大。

如何评价三个分市场的财务安全状况?我们认为,趋势性变化更优于分值高低。即由于主板正在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良好趋势,而且总体估值很低,因此主板上市公司应是近期投资的主要市场;而中小板和创业板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即使整体分值较高,下半年投资从总体上仍应保持谨慎态度。

下半年,交通运输行业由于整体财务安全度高,而且上升幅度大,应是所有行业中最值得关注的行业。其次,汽车行业和公共事业行业的综合情况良好。从风险角度和下降趋势变化情况看,房地产行业无疑是风险最大的行业。

二、行业财务安全状况分析:

医药生物、电子、公共事业财务安全指数排前三位

20XX年上半年25个一类行业中,FSI行业指数上升的有11个行业,下降的有14个行业。

其中,行业财务安全指数上涨幅度最大的是综合行业,行业财务安全指数同比上升了8.86%。第二是交通运输行业,行业财务安全指数同比上升了7.79%。第三是有色金属行业,行业财务安全指数同比上升3.96%。其他财务安全指数上升的行业有:建筑材料行业、家用电器行业、汽车行业、公共事业、电子行业、农林牧渔业、采掘行业、电气设备行业。

行业财务安全指数下降的有14个行业。其中,房地产的行业财务安全指数下降幅度最大,为 -11.59%,国防军工行业降幅排名第二,为-8.72%,商业贸易行业下降-4.8%,降幅排在第三位。其他财务安全指数下降的行业有:休闲服务行业、计算机行业、医药生物行业、通信行业、食品饮料行业、机械设备行业、建筑装饰行业、轻工制造行业、钢铁行业、纺织服装行业、化工行业等。

从25个行业财务安全指数的分值情况分析,上半年FSI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高,行业指数高于行业均值近700点,这已经是医药生物行业连续三年排名首位,行业整体财务风险最小;第二位是电子行业,行业指数仅比医药生物行业低18个点,行业整体财务风险也非常小;第三位是公共事业行业,行业指数突破6600点。超过行业指数均值的行业还包括:交通运输行业、汽车行业、计算机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纺织服装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建筑材料行业、轻工制造行业、电器设备行业、化工行业和通信行业。

20XX年上半年FSI房地产行业指数仅为3959点,低于行业指数均值达2105点,是所有行业中惟一行业指数低于5000点的行业,排名最后一位,行业整体财务风险非常大,两级分化严重;倒数第二位是商业贸易行业,该行业低于行业指数均值达1000点,同时行业整体下滑速度很快;倒数第三位的是建筑装饰行业,该行业受房地产等相关行业不景气的影响非常大,近两年行业财务安全状况一直欠佳,行业整体财务风险也不容乐观。低于行业指数均值的行业还包括:综合行业、钢铁行业、休闲服务行业、农林牧渔行业、国防军工行业、采掘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

总体结论和20XX年下半年预测

在对25个一类行业下半年行业经营和财务安全预测时,必须从行业的整体安全性和行业的变化趋势两个角度综合分析。

总体看,20XX年下半年,交通运输行业由于整体财务安全度高,而且上升幅度大,应是所有行业中最值得关注的行业。其次,汽车行业和公共事业行业的综合情况良好,也是投资选择的重点行业之一。其他值得投资者关注的行业还包括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电子等行业。综合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虽然整体行业安全性不突出,但上升势头较为迅猛,尤其是综合行业的上升势头远远超过其他行业,而有色金属行业则呈现明显复苏势头,因此这两个行业也值得关注。

篇14:中期上市公司总体财务状况分析

导言:本篇应用BBA禾银上市公司分析评价系统、BBA财务分析方法,对2004A股上市公司整体中期财务报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从分析结果看,2004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尤其是流动资产增幅较大,负债比例有所加大;经营成果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收益质量稳步提高;现金流量状况有所下滑,收益的实现程度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体评述

(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类公司和无2003年中期数据的新股)

根据A股上市公司及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BBA禾银系统和BBA分析方法(详情请参见BBA理财网www.bbachina.com)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2004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状况变化不大,经营成果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现金流量状况有所下滑。

【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1.财务分析报告

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3.财务分析报告案例

4.房地产财务分析报告

5.控股集团财务分析报告

6.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7.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

8.会计财务分析报告

9.财务分析报告模版

10.预算财务分析报告

下载word文档
《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