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上市公司存在十大财务隐患

上市公司存在十大财务隐患

2023-02-13 08:19: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咸鸭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上市公司存在十大财务隐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上市公司存在十大财务隐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上市公司存在十大财务隐患

篇1:上市公司存在十大财务隐患

上市公司存在十大财务隐患

不少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就像古典的绣花枕头,外表虽然漂亮,里面包的却是糟糠。

据年报,沪深两市1100多家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093元,比上年增长3.8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18%,净利润增长13.61%。光从这些数据上看,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趋于乐观。然而,业绩增长的表象掩盖了大量财务问题的存在。据有关专家用国际通用会计准则衡量,我国存在财务隐患的上市公司在80%以上,根据中国国情大幅度降低评价标准后,仍有将近20%的上市公司存在如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下降,利润来源不稳定,现金流量不足等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

现金短少纸上富贵

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是,经营业绩上去了,但现金流量却捉襟见肘甚至入不敷出。有的企业净利润虽然很高,经营现金流量却为负值,说明企业虚盈实亏,其净利润实际上是一种潜伏财务隐患的纸上富贵。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这种纸上富贵的情况大量存在。从20报的每股收益来看,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仅有一半左右的公司每股现金流占每股收益的50%以上,而约有30%的公司占每股收益的比例在20%以下,有20%左右的公司每股现金流为负值。

会计手段偏激超前

有的上市公司配合庄家的炒作进行利润包装,少计费用和损失,不恰当地提前确认或制造收入和收益;利用销售调整增加本期利润。为了突击达到一定的利润总额,有的公司在报告日前做一笔假销售,再于报告日后退货,从而虚增本期利润;将费用挂在“待摊费用”科目,采用推迟费用入帐时间的办法降低本期费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四项计提隐患连连

据对1029家上市公司的统计,每家四项计提平均金额为4051万元,占资产总量的平均比例为3.8%。通过大额计提,它们的财务隐患得以充分暴露。然而,由于计提四项准备的比例属于会计估计范畴,其主观成分较大,一些公司就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粉饰报表,以达到实亏虚盈的目的。

债务重组数字游戏

新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前,一些ST、PT类公司利用债务处理增加当年利润,从而达到扭亏或其它目的。如ST黄河科,数次靠年末最后关头的报表重组、豁免债务等数字游戏而扭亏为盈。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其财务隐患在年年报中得以暴露,最终未能摆脱亏损厄运。

利润资产泡沫成堆

某些ST和PT公司,不仅利润是虚假的,甚至资产也是虚假的,虽然负债累累,财务报表却相当好看。

关联交易虚假绩优

据对1018家公司的统计,发生各类关联交易行为的有949家,占总数的.93.2%。其中有214家在资本经营活动中发生关联交易,占22.7%。产品经营活动中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更是多达937家,占98.7%。上市公司大量进行关联交易,导致费用虚减,收入虚增,财务隐患突现。

委托投资事与愿违

2000年报披露的有关信息显示,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大笔委托理财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量由募股、再融资获得的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回流到一级和二级市场去追逐利润,由于相当多的资金有时间周期的限制,投机炒作便成为主要的运作方式,成为所谓的“热钱”。这种现象带来的财务隐患令人担忧,如中视股份3500万元委托资金就面临难于收回的风险。

低收益高分配带来高风险

有的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根本不考虑上市公司的发展,以竭泽而渔的方式,把少得可怜的利润分光吃光。大股东把上市公司的现金全都掏空了,留给上市公司的是实实在在的财务隐患。

盲目担保引火烧身

近年来,上市公司经济担保遍地开花,问题百出,导致涉讼频繁,官司不断,成为上市公司财务隐患具有广泛

[1] [2]

篇2: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一、建安劳保费收入情况

年度 单位:元

二、建安劳保费支出、欠付情况

- 1 -

表注:

1、该表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建安劳保费规定的开支范围填列开支费用项目,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2、表中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仅为实际已缴纳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相应的费用。

3、表中的“离退休人员退休金”仅为未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仍由企业承担支付的退休金。

4、表中的“职工医药费”仅为未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仍由企业承担支付的医药费。 5、表中的“职工退职金”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

6、表中的“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须列出详细的费用项目内容。

7、表中的“职工价格补助费”仅为按国家和地方价格补助的政策,企业所支付的职工价格补助费。

8、表中除所列的项目外,如有其他的劳保费用开支项目,须详细列出各费用项目名称。但在“其他的劳保费用”项目中不得列支住房公积金、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劳保用品、防暑降温费、劳保费的税金、地方教育费附加、防洪保安费等不属建安劳保费开支范围的项目。

三、企业人员、生产经营指标简况

- 2 -

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的人员。

表注:表中的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仅为实际已在社会保险经

四、指标解释

1、当年收入数:是指企业当年帐上反映实际已收的建安劳保

- 3 -

费数额。

2、累计收入数:是指企业自至底帐上反映实际累计已收的`建安劳保费数额。

3、当年支出数:是指企业按照建安劳保费支出范围的规定,当年帐上反映实际已付的建安劳保费数额,不包括虽计提入帐但未实际支付的建安劳保费数额。

4、当年欠付数:是指企业按照建安劳保费支出范围的规定,当年已计提入帐实际未付的建安劳保费数额,不包括虽未付但不计提入帐的建安劳保费数额。

5、累计支出数:是指企业按照建安劳保费支出范围的规定,自20至20底帐上反映实际已付的建安劳保费累计数额,不包括虽计提入帐但未实际支付的建安劳保费数额。

6、累计欠付数:是指企业按照建安劳保费支出范围的规定,截止年底已计提入帐实际未付的建安劳保费累计数额,不包括虽未支付但不计提入帐的建安劳保费数额。

7、年末从业人员人数:是指年末在本企业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含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等。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

8、年末职工人数:是指年末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均在本单位的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人数,不包括离、退休人员。

9、全年平均职工人数:是指企业年初职工人数和年末职工人数的平均值。

10、年末离休职工人数:是指企业年末已办理离休手续的职

- 4 -

工人数。

11、年末退休职工人数:是指企业年末已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人数。

12、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是指企业年末已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手续的职工人数。

13、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是指企业年末已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手续的职工人数。

14、年末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是指企业年末已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的职工人数。

15、企业当年完成施工产值:是指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当年完成施工产值数值。

16、企业净利润:是指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净利润数值。

17、企业累计被拖欠工程款总额:是指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截止报告期企业被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的累计总额。

18、企业资产负债率:是指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数值。

19、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数值。

20、企业应收帐款周转率:是指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应收帐款周转率数值。

篇3: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截止 2 0 1 4年 4 月3 0日,山西省 3 4家上市公 司全部如期披露 通宝 能源 )经 营情况 良好 、经营业绩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漳泽

了2 0 1 3 年 年度财务 报告。除 * S T生 化 、当 代 东 方 、s T狮 头 3家 电力受成本下降以及重组完成影响 ,2 0 1 3年度实现净利润 4 . 5 5亿

为带强调事项段 的无保留意见 的审计报告外 ,其余 3 1 家公司的年 元 , 同比增长 2 1 9 . 2 8 %。3家医药类上市公司( 亚宝药业 、仟源制药 、

报审计意见类型均为标准无保 留意见。经统计分析 2 0 1 3 年年度财 振东制药 )整体盈利水平较好 ,净利 润合计 同比增 长 1 7 . 7 9 %。3 务报告 ,反映出山西省上市公司如下状况 :

家化工类上市公司 ( 太化股份 、山西三维、南风化工 )全部亏损 ,

上市公 司资产规模持续较快增长

其 中山西三维亏损最为严重 ,亏损额达 3 . 8 0 亿元 。制造业基本 维

2 0 1 3 年度 ,山西辖区在无新增上市公 司的情况下 ,截至年末 , 持 日常经营、刚刚盈利。而辖 区支柱型企业—— 煤焦能源类上 市

3 4 家上市公司总资产 5 8 0 4 . 2 5 亿元 , 较上年 5 3 4 4 . 8 5 亿元增长 8 . 6 %。 公司 2 0 1 3年度整体经营业绩下滑 ,大同煤业 、安泰集 团出现亏损 , 净 资产 2 5 1 4 . 4 6亿 元 ,较 上 年 2 4 0 7 . 7 7亿 元 增长 4 . 4 3 %。 总股 本 阳泉煤业 、山煤 国际两家净 利润同 比下降超过 5 0 %,永泰 能源、

5 2 6 . 8 7亿元 ,较上年 5 0 0 . 5 5 亿元增长 5 . 2 6 %。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2 0 1 3年度 ,受 经济环境 、成本上升、投资增速及产品价格下

有 些 公 司甚 至 出现 亏损 的 现象 。

潞安环能 、兰花科创三家净利润

同比下降将近5 0 %。

五、S T公司数量持平。辖区风险隐患较大 2 0 1 3年年报披 露以后 ,山西辖 区共有 3 家s T公 司 ,分别是 同时减少 1 家s T公司 ( * S T天龙 ) ,s T公司数量与上年同期持平。 其 中,* S T生化恢 复上市后 因历史遗 留问题 未解 决 ,尚未摘

降等 因素影 响, 辖 区多家上市公司出现收入 、利润 同比下降的状况 , * S T生化 、S T狮头 、* S T三维 , 本年新增 1 家s T公司 ( * S T三维 ) 、 2 0 1 3年度 ,3 4家上市公 司共计 实现 营业 收入 4 1 0 0 . 3 1 亿元,

较上年 4 7 1 1 . 0 8亿元下降 1 2 . 9 6 %。净利 润总额 为 1 8 9 . 7 8 亿元 ,较 星脱帽 ; S T狮头因搬迁 和限产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被

上年 2 6 0 . 6 0 亿元下降 2 7 . 1 8 %。平均每股 收益 0 . 1 4 元 ,较上年 0 . 3 0 交易所实施其他 风险警示 ; * S T三维 因最近两个年度经审计后净

元下降 5 4 . 2 5 %。经 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 7 2 . 6 4亿元 ,较 利润连续为负值 ,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上年 3 1 4 . 7 9亿元下降 1 3 . 3 9 %。 三、亏损公司比例进一步扩大 2 0 1 3 年度 ,* S T天龙通过 大股 东债务割 免、协助上市公 司债

务重组等多种努力和措施 ,很大程度优化 了公司财务结构 ,使上

2 0 1 3 年度 , 山西辖 区有 2 7家上市公司实现了盈利 , 大同煤业、 市公 司的账面净资产在 2 0 1 3年年末 由负转正 ,化解 了公司因 “ 净

安 泰 集 团 、太 化 股 份 、山 西 三 维 、南 风 化 工 、狮 头 股 份 、太 原 刚 资产为负”所面临的退市 风险警示 。但 由于 * S T生化恢复上市后

玉7 家上市公 司出现了亏损 ,亏损公 司数量 同比增加 2家 ,亏损 历史遗 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s T狮头新生产线刚点火尚不具备生

面进 一 步 扩 大 ,增 至 2 0 . 6 % ,比 2 0 1 2年度 增 长 了将近6 个 百 分点 。 产水 泥的条 件,煤气化 因搬迁焦化主业停产 ,太化股份 、山水文

其 中,大 同煤业 、安泰集 团、太化股份 、山西三维、南风化 化没有主业支撑 ,风险隐患较大。 工为受行业下行影响出现亏损 , 狮头股份 、太原 刚玉为受搬迁影 响, 公 司主业停产出现亏损 。7家亏损公司中,亏损数额较大的为大同

亿元。 六 、上 市公 司现 金分 红 意 识 进 一 步提 高

2 0 1 3

年度 ,山西辖 区有 1 9家 上市公 司在 2 0 1 3年年度报 告 金分 红公 司家数 与去年持平。总体来 看 ,山西 辖 区各 年分红 总

煤业 、山西三维 和太化股份 ,分别亏损 1 4 亿元 、3 . 8 0 亿元和 2 . 8 3 中提 出了现金分红 方案 ,占辖 区上市公司总家数 的 5 5 . 8 8 %,现 2 0 1 2 年度 5家亏损公 司中,有太原重工 、煤气化 、美锦能源、 额逐年 上涨 ,2 0 1 3年度 山西辖 区上市公 司现金分红 总额更是达

* S T天龙 4家上市公司在 2 0 1 3年度实现扭亏为盈 ,而山西三维 因 到 8 2 . 6 1 亿 元 ,是十年前 山西辖 区现金 分红总额的 5 . 5倍 ,现金 2 0 1 2 年 、2 0 1 3 年连续两年亏损 ,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四、经营业绩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

分红 比例 达 4 3 . 5 3 %,位列全 国第 五。这些数据充分显示 了山西

辖 区上 市公 司在现金分 红和投 资者 回报 方面卓有 成效 ,上 市公

整体上看 ,2 0 1 3 年度 山西辖区上市公 司受行业影 响,经营业 司分红 意识进一 步提高 ,公 司通 过现金分红 回报股 东 的意 识得

绩行业特征 明显 、差距拉大。其中: 2 家电力类上市公司( 漳泽电力 、 到进 一 步 增 强 。

篇4: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有发电量的写明企业年度发电量,含厂用电量)

二、利润实现、分配情况

1、利润总体情况

2、主营业务收入

3、主营业务成本

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其它业务收支

6、其它主要事项

7、利润分配情况

三、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1、总体情况

2、资产情况

(1)流动资产

a货币资金。

b应收帐款。

c其它应收款、预付帐款。

d存货情况。

e待摊费用。

(2)长期投资

(3)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

(4)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

3、负债情况(包含资产负债率指标)

(1)流动负债情况

a. 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

b. 应付账款。

c. 应付帐款及付福利费

d. 应交税金及其它应交款

e. 其它应付款。

f.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2)长期负债及递延税款贷项

4、企业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分析

(1)偿债能力

(2)财务风险分析

四、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情况

五、备注

a本报告编制依据

b企业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如资信等级等。

篇5: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常用

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分析评价

一、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体评述(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截止4月30日未披露年报上市公司)

根据A股上市公司及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BBA禾银系统和BBA分析方法(详情请参见BBA理财网www.bbachina.com;0411-82520543),筛选出与同期可比的公司样本数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看到上市公司总体财务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20,股权分置改革取得成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使我国证券市场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市场结构和体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IPO制度的恢复以及大型国有企业陆续上市,使我国上市公司的代表性明显提高。更能够体现出国民经济发展及部分企业为了规避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风险而提高原材料的库存,20库存同比增加22.99%属于合理范围。

单位:家

项目 亏损公司 净利润大于六千万元 净利润大于一亿元 232 427 292 年度 168 547 387 同比增加 -64 120 95 *数据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度A股上市公司中亏损公司的数量为168家,而在度亏损公司的数量则高达232家,同比减少了64家。同时据BBA系统显示,在20亏损的上市公司中,有155家扭亏为盈。净利润大于六千万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为547家,同比增加了120家。净利润大于一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87家,同比增加了95家。这些数字说明2006年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三、收入明显增加,盈利能力大大提高

单位:亿元

分类科目 2006-12-31 -12-31 同比增加% 同比增加值 主营业务收入 58,812.44 39,492.95 48.92 19,319.49 主营业务成本 44,333.58 32,060.31 38.28 12,273.27 主营业务利润 13,478.28 7,721.79 74.55 5,756.50 营业费用 3,824.53 1,713.30 123.23 2,111.23 管理费用 3,454.55 1,996.92 72.99 1,457.63 财务费用 755.19 523.53 44.25 231.66 营业利润 4,535.28 3,179.67 42.63 1,355.60 投资收益 754.61 79.50 849.15 675.10 利润总额 5,342.81 3,147.43 69.75 2,195.38 净利润 3,627.28 1,906.57 90.25 1,720.72*注:数据采用同期可比样本计算,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48.92%,增加了11,754.37亿元,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8.28%,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10.64个百分点,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高达74.55%。说明2006年上市公司努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成本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三项费用增长过快,营业费用增长率高达123.23%,管理费用增长率高达72.99%,最低的财务费用也增长了44.25%。其中财务费用增长比较正常,2006年上市公司把握契机,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生产经营引起财务费用增加。但是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率这样高,上市公司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

2006年A股上市公司创造了4,535.28亿的营业利润, 较2005年增加1,355.60亿,同比增长达到42.63%。同时由于资本市场行情转好,投资回报率提高。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收益暴增,增长率达到850.13%。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全

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达到3,627.28亿,同比增加了1,720.72亿,增长率达到89.79%。

四、二八现象明显,两极分化将进一步拉大

根据以公布2006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由BBA系统统计得出,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20%的上市公司,创造了3546.6亿的净利润,占2006年实现盈利的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88.84%。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更是高达97.78%。

可以看出虽然2006年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两极分化情况突出,电电力 10.01 47 000983 西山煤电 9.74 48 600350 山东高速 8.98 49 600001 邯郸钢铁 8.95 50 600022 济南钢铁 8.72*数据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五、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分类科目 单位 2006-12-31 2005-12-31 同比增加值 流动比率 0.82 0.94 -0.12 速动比率 0.76 0.72 0.04 资产负债率 % 83.95 79.14 4.81 利息支付倍数 倍数 7.75 6.53 1.23 股东权益比率 % 14.81 18.75 -3.94 存货周转率 5.48 4.86 0.62 总资产周转率 0.33 0.35 -0.02 股东权益周转率 2.06 1.83 0.22 净资产收益率 % 10.40 8.52 1.87 毛利率 % 24.62 18.82 5.80 营业利润率 % 7.71 8.05 -0.34 成本费用利润率 % 9.98 8.66 1.32 每股收益 元 0.24 0.20 0.04 每股净资产 元 2.30 2.36 -0.06 现金流动偿付率 % 4.04 5.47 -1.43 净利润增长率 % 89.02 0.42 88.60 净资产增长率 % 56.22 8.00 48.22

*数据由BBA禾银系统提供

2006年A股上市公司流动比率减少0.12,速动比率略有提高,形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金融类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基数大同时没有存货。考虑到金融企业负债经营的特点,我们认为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清偿能力处在合理的范围内。

同时2006年下半年,大量大盘蓝筹公司IPO上市,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清偿能力指标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考虑到2006年IPO上市的新公司,金融股、铁路股等大市值国企为主,同时其权重非常大,必然对整体清偿能力指标有所影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用平常的角度去审视它们的清偿能力。

我们认为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上,我们可以看到,股东权益周转率提高了0.22,达到了2.06。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0.40%,提高了1.87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4.62%,提高了5.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9.98%,提高了1.32个百分点。每股收益0.24元,同比提高了0.04元。可以说200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还是让投资者非常满意的。

成长能力方面,净利润增长率高达88.54%,净资产收益率也高达55.46%。给2006年的牛市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整个市场不仅在2006年一路高歌。给的中国股市也带来高度发展的预期。

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一下,即使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优质蓝筹的IPO和回归,证券市场体制的完善,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年的时间,有那么多的*ST、ST公司扭亏为盈,整体净利润增长率高达89.02%,让我们或多或少的猜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数年利润到哪去了??

六、A股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根据2006年报业绩

,经由BBA分析评价系统计算,截止204月30日全体A股市盈率为47.35倍,已经略高于其合理投资价值。而净利润排名前300的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市盈率则在39倍左右,相对来说风险比较小,还是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而且仔细对比我们发现,沪深300成分股与排名前300的上市公司非常一致。沪深300的投资价值分析在第六版我们会单独阐述。

虽然2006 年国内A 股市场累积涨幅巨大,但是宏观面的有利因素将继续发挥积极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不断提高,不过,推动股价上扬的主要因素将从目前的盈利增长与估值修正转变为主要依赖盈利增长推动。因此,追逐成长、深入研究个股投资价值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投资者应该坚信价值投资理念,理性投资。以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作为投资判断的主要依据。从总体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经营效率、营运风险、获取现金能力等方面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现状结构分析、多个报告期比较分析判断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的未来发展趋势,这样方可找到最投资价值大,投资风险小的股票。年人口红利、人民币升值、产业竞争优势、A 股市场制度性变化(例如股改、股权激励)、流动性充足等因素依然影响中国A 股市场。我们对2007 年A 股市场依然保持乐观态度

篇6:上市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常用

艾凯数据研究中心

一、报告报价

《路桥类上市公司财务年报分析报告(2008)》信息及时,资料详实,指导性强,具有独家,独到,独特的优势。旨在帮助客户掌握区域经济趋势,获得优质客户信息,准确、全面、迅速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向,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是把握企业战略发展定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决策依据。

官方的网站浏览地址:报告价格:纸介版13300元 电子版13800元 纸介+电子14300元

艾凯数据研究中心(北京)

订购电话: 400-700-0142 010-88790960 88799011

海外报告销售: 010-88799011

24小时联系电话: 400-700-0142

QQ: 631869414 761575339

Email: sales@icandata.com

联系人:刘老师 胡老师 王先生

特别说明:本PDF目录为计算机程序生成,格式美观性可能有欠缺;实际报告排版规则、美观。

二、说明、目录、图表目录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根据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数据,整理出各种财务指标,然后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本报告对我国路桥公司2007 年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对路桥公司进行具体分析。本报告的研究使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更加客观、全面,同时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路桥公司的财务状况。

【报告核心】

●规模和质量

●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

●投资价值

●成长性

●管理与战略

●公司形象与公益

●公司治理

【本报告研究指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股东权益比率

●现金流入负债比

●存货同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股东权益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利润率

●每股收益

●现金流动偿付率

●现金营运指数

●净利润增长率

●利润总额增长率

●营业利润比重

●固定资产比重

〖 目 录 〗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实际意义

1.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财务报表相关理论

2.1.1 财务报表的定义和内涵

2.1.2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对象和目的

2.1.3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和步骤

2.1.4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类别

2.2 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

2.2.1 偿债能力指标

2.2.2 盈利能力指标

2.2.3 营运能力指标

2.3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2.3.1 比率分析法

2.3.2 比较分析法

2.3.3 趋势分析法

3.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及方法

3.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3.1.1 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

3.1.2 现有的和潜在的债权人

3.1.3 供应商及客户

3.1.4 竞争对手

3.1.5 政府相关部门、税务部门

3.1.6 雇员和工会

3.1.7 中介机构

3.3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3.3.1 比较分析法

3.3.2 因素分析法

3.3.3 比率分析法

4.路桥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具体分析与评价

4.1 路桥类上市公司概况及财务数据

4.1.1 发展分析

4.1.2 财务数据

4.1.4 经营情况

4.2 路桥类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4.2.1 变现能力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2 资产管理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4 负债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4 盈利能力比率及其比较分析

4.2.5 综合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4.3 路桥类上市公司三张报表的分析

4.4.1 利润表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4.4.2 资产负债表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4.4.4 现金流量表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5.结论

5.1分析结果

5.2相关对策及建议

【上市公司存在十大财务隐患】相关文章:

1.儿童食品存在十大安全隐患

2.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

3.隐患整改

4.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

5.上市公司年报读后感

6.上市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7.上市公司管理规定

8.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9.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10.隐患整改制度

下载word文档
《上市公司存在十大财务隐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