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养蛇创业成功故事

养蛇创业成功故事

2022-05-28 08:55: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ackyChe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养蛇创业成功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养蛇创业成功故事,欢迎阅读!

养蛇创业成功故事

篇1:养蛇创业成功故事

两条一米多长的蛇吐着信子在周红梅的手上不断的缠绕,其中一条蛇的蛇头更是触及到她的脖子,甚至快要到她的脸上。但是,周红梅对这些蛇如同玩 具,一点儿也不到害怕。相反,它们还成为了周红梅实现创业梦、致富梦的途径。

另辟蹊径 85后女子养蛇致富

在罗江县御营镇太平村,周红梅修了一栋三层小楼。这栋楼本来是用来住人的,如今却成为了蛇的聚居地。这里饲养了4000多条无毒蛇,以水律蛇为主,并有少量的大王蛇,也就是常说的菜花蛇。

据了解,1986年出生的周红梅曾经学过厨师,开过餐馆、美甲店。后来回到家里自己创业,饲养兔子,不过受市场因素,最后亏了,因此她决定另辟蹊径饲养其它的动物。

“一旦市场销售好,很多人会跟风养兔子,最终造成兔子价格下降。”周红梅说,养蛇就不会这样,因为很多人还是怕蛇的,所以饲养蛇的很少,市场前景应该也不错。

周红梅通过电视节目了解了养蛇的知识,随后来到神龙养蛇合作社进行了考察,并买了200多条蛇运回德阳饲养。不过,在运输途中,200多条几乎全部死亡,最后安全到达德阳的剩下7条。

不仅如此,周红梅还遭受了两次打击,一次是买蛇的钱被骗,另一次是因为工人偷懒,没有把蛇舍的洞补上,导致许多蛇“越狱”。

接连失败并未让她放弃,周红梅最终坚持了下来,一养就是三年。

年利润达40万 今年计划饲养1万条

看见蛇,很多人都避而远之,周红梅也不例外,起初她也是很害怕。

“我小时候摘番茄的时候就被蛇吓到过。”周红梅笑着说,养蛇最大的困难就是克服心理障碍,不过一想到这些蛇就是人民币,是创业致富的资产,也就不怕了,到现在也渐渐的习惯了。

即使被咬了,周红梅也不会太担心。“已经被咬了很多次,每次用肥皂水洗洗,用酒精消毒一下就可以了。”

据了解,用蛇泡酒可以用来治疗风湿,而周红梅饲养的蛇更多的是作为肉制品销往广东等沿海一带。

“一个月的投入大概1万元左右。”周红梅说,养蛇的成本确实很大,不过利润也是比较可观的。一条三斤的蛇一年能养成,最快10个月就能销售,大概能卖300多块钱,利润就有100多块钱,好的时候还能达到200块钱。

目前,周红梅的饲养面积已经达到500平方米,养殖有4000多条蛇,年纯收入达到了40万元以上。但周红梅并不满足于现状,她还打算进一步扩大规模,今年养到1万条,明年达到2万条。

“我在德阳还有一个养殖场,目前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周红梅说,今后她还将利用新成立的养殖合作社,引进一些投入少、回报高的蛇品种,带领更多的妇女朋友投入到特种养殖行业,实现共同增收致富。

篇2:养蛇创业成功故事

夏季躁动的风吹得树林沙沙作响,如同响尾蛇爬过山冈。银星果光着膀子在山上忙碌,实在热得紧就把一条蛇往身上搭,冷血动物冰凉爽滑的鳞片让他惬意之极 ―― ―如果在夏天,你就能看到银星果与蛇共舞的快活场景。跟他呆久了,你会觉得满眼满脑满世界,都是那些爬行动物曼妙的花纹和曲线。

早上,他从家里的养殖场出发,告别上千条盘踞在蛇舍里的眼镜蛇 、榕蛇,驱车到市区上班;到达动物园,朋友们已经在等待银星果,它们是十多条珍贵的缅甸蟒 、两条巴西鳄 、几只巴西鳄龟。这样算起来,银星果大学毕业后跟蛇呆在一起的时间,几乎比与人相处还长―― ―这位今年27岁的80后青年与同龄人相比确实兴趣迥异,“我不爱聊QQ 、偷菜,我喜欢爬行动物,我家的养殖场里除了有动物还有菜园,我还到网上偷个什么劲?”

狂蟒不是灾

1月18日,隆冬季节。这里的温度计却显示为28℃,空气闷热潮湿,夹杂着腥味扑面而来。发现陌生人进入,巨蟒不断吐出黑色的信子,嗞嗞作响。这凶险诡异

的气氛,并非出自好莱坞著名科幻片《狂蟒之灾》,而是银星果的工作室。这里处于市动物园的爬行动物专区,是一个未曾向公众开放的楼层,尽管十多条缅甸蟒都呆在笼子里,但其凶猛的气场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对待野生动物确实需要朋友一样的耐心,同时更需要小心,因为它们身上的野性随时都有可能发作。”银星果把笼子打开,将一条比手臂还粗的巨蟒搬了出来, 一边和我们聊天。他在大学里学的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专业,毕业后就到了动物园。,银星果开始专门负责管理养护爬行动物,这本来就 是他的兴趣所在,于是欣然受命。接手之后他发现,与这些生灵相处远远不能凭兴趣那么简单。

巨蟒的蛋孵化了,银星果发愁了—— —小蛇不进食,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有的小蟒蛇直到三个月后才开始吃东西!银星果说,小蛇出生的头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有个安全期,一 定要保护周全。“要训练、诱导它们采食,要用小鸡去逗弄它们,激起它们的进食反应,并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巨蟒的队伍逐渐壮 大,但这些科幻电影中强壮凶残的“杀手”,其实在自然界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因为一些人对于皮草和美食的欲望,蟒蛇成为了被猎杀的对象。银星果指着笼子 里体型最庞大的一条缅甸蟒说,一位好心市民在鹿寨的一个餐馆里发现了这家伙,赶紧掏钱买下来送到了动物园。

“你别看它在笼子里懒洋洋 的,一旦放出来就很凶猛,20多公斤的蛇,力道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它们发起飙来会将人紧紧缠住,甚至可能会把你活活勒死。”前几天,工作人员给 这些大家伙体检,它们出来后就到处溜达,大伙折腾半天才将其弄回去,“太给力了。”我们发现这些巨蟒虽系同一种类,体色却有深有浅,银星果说,好几条蟒蛇 都是热心市民收购后送来的,长年在野外生活的巨蟒要比呆在笼子里的同伴们颜色更深。市民把蛇送来后,隔段时间都会回来探望,发现蛇又长了一圈后,都很高 兴:“哎呀,长那么大了,照料得好呀!”

篇3:养蛇创业成功故事

“滑鼠蛇是无毒蛇,母蛇每公斤可以卖到800-1000块,这么一条蛇,市场价要近4000块呢!”罗立协从蛇窝里抓出一条长2米多的滑鼠蛇,向来学艺的徒弟们展示着他的蛇宝贝。

罗立协是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同乐村里的“蛇老大”,徒弟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罗师傅”。罗师傅从起经朋友介绍开始养蛇,到现在已经了。如今,罗师傅在同乐村里有4栋“蛇舍”,一共养了近0条蛇。

“以前在家种地,挣不了几个钱。现在一年挣个百八十万都不是问题。”罗师傅现在养了滑鼠蛇、大王蛇、眼镜蛇3个品种的蛇。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一条 蛇长到2公斤左右即可上市,成熟期约1年,现在公滑鼠蛇的单价是每公斤320到340元,母滑鼠蛇价格更好,每公斤可以卖到800元以上。而蛇蛋、蛇皮也 能卖钱。“单单滑鼠蛇一个品种,一年就能有几十万的收入。”罗师傅说。

可是在刚开始养蛇的时候,罗师傅碰到过很多问题,养的蛇成活率低,还常常生病。“当时一个农业专家来我这看过后说,像我这种室内养蛇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成活率无法超过20%。”

可是罗师傅就是不信邪,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到神龙养蛇基地跟那的师傅学习养蛇技术。十多年来,他每天都检查蛇舍,给蛇舍消毒,调节温度和湿度,还不断寻找最适合蛇生长的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罗师傅成功攻克了室内高密度养蛇的难题,还摸索出了给蛇治皮肤病、感冒等多种病症的方法。现在,罗师傅养蛇的成活率都超过80%。

罗立协在南宁市养蛇出了名,附近区县的农民都来拜师学艺,更有专门从福建、云南、湖南来取经的养殖户。罗师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绝技传授给徒弟,因此,来学养蛇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很多是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二十多岁的班政攀是罗师傅的得意弟子之一。给蛇喂食、清洁蛇舍、消毒,他都是一把好手。然而,左手丧失劳动能力的班政攀在一年前,还是个闲在家里的“啃老族”。去年,他跟着罗师傅学习,投资了18万养蛇,仅一年时间就收回了10多万的本钱。

“养蛇其实很容易,一天只需要花2-3个小时照看就够了,像我这样只用一个手也可以。”班政攀说。正是因为听说手脚不便也不影响养蛇挣大钱,最近几个月,很多残疾人也来找罗师傅拜师。

对于这些残疾人,罗师傅不但将养蛇绝技倾囊相授,还在自己村里给他们找了住处和养蛇的场地,并且以成本价提供了蛇种。现在,已经有十多个残疾人跟着罗师傅学养蛇了。

“残疾人很难找到别的谋生办法,只要我能力允许,就带着他们一起挣钱啰。”“蛇老大”罗师傅这样说。

篇4:养羊创业故事

养羊创业故事1:一个大学生的农村创业养羊之路

山坡上开满了醉人的杜鹃花,山谷中回荡着清脆的鸟鸣,绵绵起伏的山脉看到漫山遍野的羊群,清澈的流水声,羊鸣声形成了一曲动人的山间交响乐。在山谷的一片草坪上张勇拿着一本养羊教材,向我们讲述他的创业故事。

初,张勇大学毕业,所学的专业是企业工商管理,学校给他推荐了一所大型公司做管理,待遇还可观,每天按部就班,工作也很轻松。张勇工作积极热情公司领导同事都非常看好他,但张勇有个很大的愿望那就是自己创业,张勇出生在农村,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打他心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敢于拼敢于去闯的小伙子,他想:“得到这份工作意味着吃穿不愁,但是没什么意义。一直想到农村去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他不顾家人朋友同事的劝阻,对于这份稳定的工作你决定放下,自己去农村创业。拿着身上几个月攒下的8000元工资背上了行李,从城市到农村,踏上了一条不寻常的路,这一年,张勇仅23岁。

张勇来到了乡下,首先他考虑到乡下有很多荒废的田地和山上的草场资源,他想到了做畜牧养殖,养殖中还不用投入太多的养殖成本,有现存的草场资源,并且现在政府也关注农业养殖,发展养殖业他们也非常支持,对于市场行情农牧产品价格都有上升的趋势,做养殖这一块也会很有前景。

如是他跑到离家里几公里外的网吧,发了几天时间每天去网上查阅养殖相关的信息,最后决定养殖山羊。他从网上得知常德山羊种苗繁育基地可以提供优质品种和技术指导,养殖沧山黑山羊品种,这个品种目前发展很好,市场的需求也很大,同时也可以提供回收,想到这一点他决定了下来就做这个品种。说干就干,4月份张勇去了常德,在那里学习了相关养殖技术,引进了25只沧山黑山羊。

回到家张勇就做起了25只的羊的羊倌,自己也买来了相关养羊的书籍,在放羊的是时候一边学习养羊的技术一边熟悉养羊的实践技巧。25只羊全由他一人照顾,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张勇来说他却一点也不觉得累,每晚在羊栏喂食打扫,衣服汗湿了,布鞋张口了,皮肤晒黑了,背上的皮磨破了,他强忍着。

6个月过后,20只母羊纷纷的都在产羔,张勇的羊群逐渐庞大起来,由原来的25只发展到了70只。张勇为自己小小的成功感到了一丝惊喜,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反而更加专心,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他都一一写在纸片上,再到书上找答案,或向引种基地技术员求教,张勇一步步自己也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养羊技术,起初强烈反对的父亲,看到张勇的养殖场成绩,看见70只山羊膘强体壮,油光水滑,喜不自胜。

在父亲的帮助下,张勇又投资了5万元引进了100多只沧山黑山羊扩大了养殖规模,同时建起了一个两百多个平方的羊场,张勇两父子干得更起劲了,羊场及养殖规模的扩大很快就引来了买羊的客户,纷纷到他的羊场引种,20只,30只的销售,张勇得到一笔丰厚的收益,同时周边地区农民也感觉到养殖的利润也都到他的羊场购买。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勤扒苦做,他深感创业获得的喜悦,决定帮助本村养殖户来做山羊的繁殖,自己成了当地养殖户的技术指导老师,山羊得到了大力的繁殖,买羊客户源源不断,村民都开始富裕起来,很快乡政府也知道了张勇的事迹,给予大力的支持,表示张勇的这一创业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使得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后来乡政府又给予了张勇10万元的投资以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现再在当地已建成了一户繁殖,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山羊种苗的龙头基地。

养羊创业故事2:27岁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的故事

大二,她就有了创业的想法

初见王伟伟,很难将眼前这个清秀的姑娘和“羊倌”联系起来。但只要打开话匣子,她开口就离不开“羊”了,“我饲养的是湖羊,这种羊的特点是,每胎多羔,耐高温高湿,抗病能力强……” 与“羊”结缘,要从她在常州读大学时说起,“大二时,我有了创业的想法,就用大一当外场主持挣的三四万元成立了贸易公司,代理国内品牌羊奶和羊奶粉。”当时正遇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国内乳业市场动荡,她原以为羊奶可以趁机打开市场。可没想到,羊奶一开始在超市、终端店卖不动,剩下那些还有五六天就要过期的奶,她只好全部收回,带回学校送给同学喝。“有的同学喝不完,就拿来洗脸、泡脚,看得我挺心疼的。一开始,就亏了七八千。”

后来,王伟伟通过张贴海报、免费品尝、送货上门,逐渐打开了售奶局面。待大学毕业时,她已经挣到了“第一桶金”,羊奶销入当地各大超市,还在常州开了3家社区店。

毕业,她回家乡当了“羊倌”

,王伟伟从常州工学院毕业了,她一边继续做着羊奶代理的生意,一边琢磨着新的创业计划。第二年,在考察了多家养羊基地后,她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从事肉羊养殖。

王伟伟就把上学时挣到的数百万元都投到了这个项目上,又通过亲友筹集了一部分资金,总投资达到了550万元,在洪泽县三河镇赵集村流转了700多亩土地,建起了养殖场。

养殖场里建有标准化羊舍及饲料用房6980平方米,青贮池3000立方米,配有饲料加工设备7组。她说,加工好的青贮饲料能保存两年,可以充分保证羊群的喂养需求。

“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必须去挖掘,不然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做成什么。只要你去做,总会有希望。你要是自己看扁了自己,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王伟伟坦言,创业过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建厂时家里连遭变故,我刚毕业不久,对建筑施工一窍不通,吃住都在工地上,紧紧盯住进度,严控工程造价。”

最让她难忘的是的夏天,她一个人住在刚建好的办公室里,周围只有农田和在建的羊舍,蚊虫叮咬已经算不了什么,有时候蛇还会钻进屋里来。王伟伟只好养了一只德国牧羊犬看门,这才有了点安全感。未来,她想带乡亲们共同致富 目前,她的公司第一批湖羊已经顺利出栏,实现盈利不成问题。

“准备明年春节后建第二期,整个工程将投入1200万元,建成后可存栏15000头种羊,每年出栏商品羊3头,销售收入可以做到3100万元。”在王伟伟的构想中,她将吸引有意向的农户参与进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养殖户+银行”的模式,这样不仅让小规模养殖户免去征地建厂房的成本,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分户饲养、统一出售”,还可以降低农户的养殖风险,实现农场与农户的“双赢”。

再看远一点,王伟伟希望逐渐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从肉羊屠宰深加工项目切入,构建“龙头企业+规模化养殖基地+肉羊屠宰深加工+合作社+农户”的纵向产业链,和“种羊良种繁育+肉羊育肥+饲料加工(草料、精料)+有机肥生产”的横向产业链。

“只有实现从养殖到屠宰加工的迈进,才真正踏上企业产品品牌化之路,从而一步步打造出中国高端冷鲜羊肉品牌。”对于未来,王伟伟信心满满。她说,创业永远在路上。

养羊创业故事3:小两口下岗回家养羊创业故事

杨云是某厂里的一名司机,工作非常勤奋,驾驶技术过硬,还曾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从杭州电视机厂下岗。那时候,厂里领导也没办法,他很多新来的同志都下岗了,他已经在厂里工作10多年了,而且有技术,下岗了也不怕!离开厂后他到一家旅行社做起了旅行大巴司机,步入中年的他,虽然开车技术不错,但是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不如年轻时候。后来,杨云辞去了旅游公司的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同事建议杨云跟他一起去余杭养羊。杨云说自己从小没有做过农活,农具一概不识,现在突然说要去农村养羊,总觉得前途未卜。然而现实中,妻子也下了岗,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更多了。

左思右想,杨云咬咬牙,拿出全部积蓄,跟老同事一起在余杭黄湖镇赐璧村租下了20亩荒地。4月,两人开始筹备养羊的事情,羊棚、仓库、包括两人住的活动板房都是杨云和同事两人亲自动手搭建的。

转眼到了10月,羊场筹备的差不多了,他们从江苏买了200多只山羊,准备大干一场。辛勤的劳动并没有给他带来丰厚的收益。20的冬季,杨云的羊才卖了60多只,还有一些由于养殖不当死了。

说起那已经卖出的60只羊,杨云含泪说:“创业不容易啊,起初以为能赚钱,但是没想到这里头学问还大着呢。我养的是山羊,本来是最适合卖到仓前掏羊锅的,可是去谈了才知道,那边的羊肉是早就确定了来源的。

后来,我又到杭州的几家羊肉店、火锅店里去问,他们都说需要的是湖羊而不是山羊。”

杨云说,实在不行,就到市集上去租个摊位零售,虽然这样辛苦,可好歹也能换回几个钱。

眼看又要到冬天了,今年冬天可以出栏的羊有110多只,杨云说,今年准备工作做得早,估计能卖出去80只左右。杨云说,他养的波尔山羊膻味不重,精肉多肥肉少,口感很不错,现在就希望羊的销路能好一点,多卖几只羊我才多一点盼头。

篇5:养羊创业故事

一个大学生的农村创业养羊之路

山坡上开满了醉人的杜鹃花,山谷中回荡着清脆的鸟鸣,绵绵起伏的山脉看到漫山遍野的羊群,清澈的流水声,羊鸣声形成了一曲动人的山间交响乐。在山谷的一片草坪上张勇拿着一本养羊教材,向我们讲述他的创业故事。

2006年初,张勇大学毕业,所学的专业是企业工商管理,学校给他推荐了一所大型公司做管理,待遇还可观,每天按部就班,工作也很轻松。张勇工作积极热情公司领导同事都非常看好他,但张勇有个很大的愿望那就是自己创业,张勇出生在农村,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打他心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敢于拼敢于去闯的小伙子,他想:“得到这份工作意味着吃穿不愁,但是没什么意义。

一直想到农村去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他不顾家人朋友同事的劝阻,对于这份稳定的工作你决定放下,自己去农村创业。拿着身上几个月攒下的8000元工资背上了行李,从城市到农村,踏上了一条不寻常的路,这一年,张勇仅23岁。

张勇来到了乡下,首先他考虑到乡下有很多荒废的田地和山上的草场资源,他想到了做畜牧养殖,养殖中还不用投入太多的养殖成本,有现存的草场资源,并且现在政府也关注农业养殖,发展养殖业他们也非常支持,对于市场行情农牧产品价格都有上升的趋势,做养殖这一块也会很有前景。

如是他跑到离家里几公里外的网吧,发了几天时间每天去网上查阅养殖相关的信息,最后决定养殖山羊。他从网上得知常德山羊种苗繁育基地可以提供优质品种和技术指导,养殖沧山黑山羊品种,这个品种目前发展很好,市场的需求也很大,同时也可以提供回收,想到这一点他决定了下来就做这个品种。说干就干,4月份张勇去了常德,在那里学习了相关养殖技术,引进了25只沧山黑山羊。

回到家张勇就做起了25只的羊的羊倌,自己也买来了相关养羊的书籍,在放羊的是时候一边学习养羊的技术一边熟悉养羊的实践技巧。25只羊全由他一人照顾,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张勇来说他却一点也不觉得累,每晚在羊栏喂食打扫,衣服汗湿了,布鞋张口了,皮肤晒黑了,背上的皮磨破了,他强忍着。

6个月过后,20只母羊纷纷的都在产羔,张勇的羊群逐渐庞大起来,由原来的25只发展到了70只。张勇为自己小小的成功感到了一丝惊喜,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反而更加专心,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他都一一写在纸片上,再到书上找答案,或向引种基地技术员求教,张勇一步步自己也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养羊技术,起初强烈反对的父亲,看到张勇的养殖场成绩,看见70只山羊膘强体壮,油光水滑,喜不自胜。

在父亲的帮助下,张勇又投资了5万元引进了100多只沧山黑山羊扩大了养殖规模,同时建起了一个两百多个平方的羊场,张勇两父子干得更起劲了,羊场及养殖规模的扩大很快就引来了买羊的客户,纷纷到他的羊场引种,20只,30只的销售,张勇得到一笔丰厚的收益,同时周边地区农民也感觉到养殖的利润也都到他的羊场购买。

2007年,经过将近一年时间勤扒苦做,他深感创业获得的喜悦,决定帮助本村养殖户来做山羊的繁殖,自己成了当地养殖户的技术指导老师,山羊得到了大力的繁殖,买羊客户源源不断,村民都开始富裕起来,很快乡政府也知道了张勇的事迹,给予大力的支持,表示张勇的这一创业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使得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后来乡政府又给予了张勇10万元的投资以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现再在当地已建成了一户繁殖,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山羊种苗的龙头基地。

养羊创业故事:从包工头到养羊大户

在宁夏中卫市学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羊场看到,一排排现代化的羊舍依次排开,里面不时传出“咩咩”的叫声。今年53岁的俞学海就是这家合作社的“掌舵人”。

俞学海是沙坡头区香山乡红圈村村民,曾在部队服役8年,退伍后搞起了建筑工程承包。他说,那个时候工程多,他也挣了些钱。随着近些年畜牧养殖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他又开始涉足畜牧养殖业。他的养殖场是2014年建的,投资1300多万元。由于2015年肉羊行情处于低谷,他并没有在羊舍建好后就立即购进肉羊入栏,直到今年春季,随着市场行情逐渐回暖,他才开始逐步购进母羊、肉羊。

俞学海告诉记者,尽管现在肉羊行情有所“回暖”,可是比起前几年,还是差了一大截。别人都说他“傻”,养羊赔钱,他还投资这么大搞肉羊、母羊养殖。可是,俞学海却不以为然,他有自己的想法。

“国家有政策扶持,同时我判断养羊确实比较好,因为它回本快。钱投进去回收比较快,比做其他生意风险小。”俞学海说,目前合作社已建成羊舍23栋,能够达到14000只羊的存栏量,配套有青贮池、饲草场、干草棚、饲料库、加工间及粪污处理设施等。他的目标是经过3到5年的发展,形成以合作社为龙头,肉羊繁殖、育肥为示范基地,农户分散扩繁为基础的“小群体、大规模、大产业”肉羊产业发展链,形成香山清真品牌羊肉产品,成为中卫市肉羊产业的标杆。

27岁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的故事

大二,她就有了创业的想法

初见王伟伟,很难将眼前这个清秀的姑娘和“羊倌”联系起来。但只要打开话匣子,她开口就离不开“羊”了,“我饲养的是湖羊,这种羊的特点是,每胎多羔,耐高温高湿,抗病能力强……” 与“羊”结缘,要从她在常州读大学时说起,“大二时,我有了创业的想法,就用大一当外场主持挣的三四万元成立了贸易公司,代理国内品牌羊奶和羊奶粉。”当时正遇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国内乳业市场动荡,她原以为羊奶可以趁机打开市场。可没想到,羊奶一开始在超市、终端店卖不动,剩下那些还有五六天就要过期的奶,她只好全部收回,带回学校送给同学喝。“有的同学喝不完,就拿来洗脸、泡脚,看得我挺心疼的。一开始,就亏了七八千。”

后来,王伟伟通过张贴海报、免费品尝、送货上门,逐渐打开了售奶局面。待大学毕业时,她已经挣到了“第一桶金”,羊奶销入当地各大超市,还在常州开了3家社区店。

毕业,她回家乡当了“羊倌”

2011年,王伟伟从常州工学院毕业了,她一边继续做着羊奶代理的生意,一边琢磨着新的创业计划。第二年,在考察了多家养羊基地后,她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从事肉羊养殖。

王伟伟就把上学时挣到的数百万元都投到了这个项目上,又通过亲友筹集了一部分资金,总投资达到了550万元,在洪泽县三河镇赵集村流转了700多亩土地,建起了养殖场。

养殖场里建有标准化羊舍及饲料用房6980平方米,青贮池3000立方米,配有饲料加工设备7组。她说,加工好的青贮饲料能保存两年,可以充分保证羊群的喂养需求。

“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必须去挖掘,不然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做成什么。只要你去做,总会有希望。你要是自己看扁了自己,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王伟伟坦言,创业过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建厂时家里连遭变故,我刚毕业不久,对建筑施工一窍不通,吃住都在工地上,紧紧盯住进度,严控工程造价。”

最让她难忘的是2013年的夏天,她一个人住在刚建好的办公室里,周围只有农田和在建的羊舍,蚊虫叮咬已经算不了什么,有时候蛇还会钻进屋里来。王伟伟只好养了一只德国牧羊犬看门,这才有了点安全感。未来,她想带乡亲们共同致富 目前,她的公司第一批湖羊已经顺利出栏,实现盈利不成问题。

“准备明年春节后建第二期,整个工程将投入1200万元,建成后可存栏15000头种羊,每年出栏商品羊32000头,销售收入可以做到3100万元。”在王伟伟的构想中,她将吸引有意向的农户参与进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养殖户+银行”的模式,这样不仅让小规模养殖户免去征地建厂房的成本,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分户饲养、统一出售”,还可以降低农户的养殖风险,实现农场与农户的“双赢”。

再看远一点,王伟伟希望逐渐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从肉羊屠宰深加工项目切入,构建“龙头企业+规模化养殖基地+肉羊屠宰深加工+合作社+农户”的纵向产业链,和“种羊良种繁育+肉羊育肥+饲料加工(草料、精料)+有机肥生产”的横向产业链。

“只有实现从养殖到屠宰加工的迈进,才真正踏上企业产品品牌化之路,从而一步步打造出中国高端冷鲜羊肉品牌。”对于未来,王伟伟信心满满。她说,创业永远在路上。

【养蛇创业成功故事】相关文章:

1.简单成功创业故事

2.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

3.成功人的创业故事

4.八零后创业成功故事

5.摆摊创业成功故事推荐

6.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

7.富豪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8.养羊的创业计划书

9.创业心得,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

10.90后女性创业成功故事3个

下载word文档
《养蛇创业成功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