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的故事:蛇报恩的神话故事
“如果孤独是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报恩的故事:蛇报恩的神话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报恩的故事:蛇报恩的神话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篇1:报恩的故事:蛇报恩的神话故事
有关报恩的故事:蛇报恩的神话故事
崔炜在市集上看到一位孤苦零丁的乞丐婆,由于很多天没有吃饭,饿得头昏眼花,走路也摇摇晃晃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撞倒了路边饮酒人的酒,这群青年气势汹汹地责骂乞丐婆,还有几个人想要揍她呢!在一旁观看的崔炜,心里非常同情乞丐婆。虽然他身上半毛钱也没有,但是他仍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偿还酒钱,为乞丐婆解了围。崔炜才排解了纷争,一转头,乞丐婆竟然不见了!但是生性旷达的崔炜毫不在意,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就回家了。
这天晚上,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色的`蛇向他道谢:“下午多亏公子搭救,真是非常感激。特地送来一些艾草做为报答。这个艾草妙用无穷,它可以去除各种赘瘤肿块,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不要多用!希望它能帮你完成心愿,娶一房贤妻。”说完,青蛇再拜谢一次,就消失了。崔炜从梦中惊醒,想着梦中的情景,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伸手一摸到床边,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
不久,邻县的一位姓任的大富翁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了一颗大肿瘤,访遍了名医,都没有治好。于是任大富翁只好贴出一张告示:“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崔炜听说了这件事,想起了自己的灵药,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到了任大富翁的家。
果然就像青蛇所说的,任家小姐敷上艾草后,不到两家就消肿痊愈了。就这样,崔炜娶到了温柔可爱的任家小姐为妻,而艾草的功效也被人们广为使用。
篇2:报恩的神话故事
冀东山区长城脚下,有个叫“义虎沟”的村子。这个山村至今仍流传着义虎报恩的传说。
这个村在宋代时归辽国统治,村里有一户王姓人家,男人早逝,丢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儿子王义小的时候,靠母亲给人织布、纺线和浆洗勉强度日,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儿子大了,生活也没多大改变,母亲干不动了,王义上山砍柴挑到山外卖给守长城关口的军营,一天一结账,等于天天有俩钱。那时战乱不断,官府时不时地就向百姓征讨军粮,粮食特别吃紧。王义打一天柴买的粮食只够娘俩勉强糊口,有时遇有阴天下雨就得断顿儿,要是冬天大雪封山,就得饿几天肚子。
话说这一年冬天,飘飘扬扬地下了一场大雪,堵门塞户的。山上的大雪还没融化,王义就带上斧头扁担上山砍柴了,腊月的雪寒如铁,十天半月也不会融化,等到雪化,他和娘不得饿死呀!他好不容易砍够两捆柴,插上扁担挑起来,踏着没膝深的大雪,“咕嚓咕嚓”地往山下走,只听“呼”的一声从林子里窜出一只斑斓猛虎,把王义吓得“妈呀”一声扔下柴担撒丫子就跑,可他哪能跑过老虎?老虎一跃就落在了王义的前面,他左跑老虎左挡,他右跑老虎右挡,把王义吓得全身冒汗,腿肚子都转筋了,他心想这下完了,眼前一黑就吓晕过去了。
王义醒来时,他觉着身下硌得疼,原来他躺在自己的柴担上了,一翻身,“妈呀!”大老虎在他身侧趴着,毛紧紧地挨着他,他没敢再动。他心里琢磨,野牲口哪有不吃人的?这只虎为啥没吃他?他又怎么躺在柴担上的?他猜想可能是老虎有什么事想让他帮忙,还猜想自己晕倒后老虎怕他冻死,就把他叼到柴担上,又用它的毛为他取暖。王义想到这里心里说,反正自己也难逃虎口了,起身试探一下。他一挪身,老虎也起来了。王义要走,谁知老虎前腿跪地,对着王义张开大口,并没有要咬王义的意思,王义疑惑地向虎口里望了一下。“哎呀!”原来虎口里卡着一根大骨头棒子。这时王义明白了,老虎是求他给取出卡在嘴里的骨头呀,他对老虎说:“老虎呀,你是让我帮你拿出嘴里的骨头吗?”老虎点点头,摇摇尾。
王义把棉袄袖子绾巴绾巴,冲老虎说:“老虎呀,我给你拿出骨头,你可别咬我呀?你吃了我不打紧,我那年迈的老母可就没人养活了。”
老虎又冲他点点头。王义就把胳膊伸进虎口,骨头卡得挺死,王义左摇摇右撼撼,费了一会儿工夫才把骨头拿出来,骨头的两头都带有脓血,看来这根骨头卡在虎口里不是一天两天了。骨头拿出来后,老虎没咬他也没走,而是对王义百般亲昵,用它的长舌头舔王义的手,用头往王义的身上蹭,好像是猫见到了主人。
王义挑起柴担向山下走,老虎就在后面跟着,撵也撵不走。王义进村,村里老少爷们儿见王义身后跟着一只猛虎,都吓得呜嗷喊叫四处奔逃。王义回家,老虎也跟进了院子。把王义的老母吓得当即就昏了过去。王义一看不好,急忙将母亲抱到炕上,又是捶胸又是拍背,急得哭天喊地,花了一袋烟的工夫才把母亲唤醒。老母睁开眼睛,见老虎还在地下趴着,吓得浑身哆嗦,说不出话来。王义对母亲说:“妈呀,不要怕,儿子救了这只虎的命,它不会伤害咱们。”他把到哪座山上去砍柴,怎么遇上了这只老虎,老虎怎么拦他,又怎样为老虎取出卡在嘴里的骨头的事向母亲叙述了一遍。老母这才稍稍安定一些。其实王义心也是悬着的,在这凶兽面前谁敢保不出事儿,吉凶未卜啊!王义取出家里仅有的一点干粮给老虎吃,老虎摇摇头就回山里去了。
娘儿俩见老虎走了,心里才宽敞了许多。老母说:“儿啊,你没把娘吓死呀!你说你冷不丁带进一只老虎来,谁不怕呀?那可是凶兽呀,谁知道它啥时发威呢?”
王义安慰母亲说:“妈,您就放心吧,这只老虎通人性,它不会再来吓唬妈了。”
打来的柴还得卖呀,王义就挑着柴担出沟卖柴换米去了,回来时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一直担心老虎回来吓母亲,还好,回家一看平安无事。吃罢晚饭,娘儿俩正谈论老虎的事儿,只听后院“咕咚”一声,王义家的后院墙是个高坎儿。王义到后院一看,是一只死狍子掉进了后院,他再抬头,老虎就在后院的坎儿上蹲着呢。王义明白了,这只狍子是老虎叼来的。他冲老虎说:“老虎大哥,谢谢你了!你下来吧。”听王义这么一说,老虎一跃就跳进了院子。
王义找来刀子,剥了狍子皮,狍子的内脏还是热的呢,看来被老虎咬死的时间还不长。王义剐下肉给虎吃,老虎不吃,王义把狍肉煮熟之后给老虎吃,老虎也不吃。王义娘儿俩吃了肉,吃不了就带到集市上去卖。自打这天起,只要听到后院有响动,就是老虎叼来了猎物,有了老虎,王义就不用天天到山上砍柴了,卖野牲口肉也能换米,家里要米有米要柴有柴,也能存下俩铜子儿了。
有一天,老娘说:“儿啊,自从你虎大哥到咱们家,咱们娘俩可是吃不愁穿不愁。娘就为一件事发愁。”
王义说:“娘啊,咱家吃穿都不愁了,还能有啥愁事?”
老娘说:“你都二十七了,还没娶上媳妇呢,娘能不愁吗?”
王义劝母亲说:“娘啊,儿这姻缘还没动呢,如果真说不上媳妇,我就侍候娘一辈子,您老就放心吧。”
“唉!我不要紧,死后这把老骨头搁哪儿都没关系,只担心咱王家断了香火呀!”
王义又说:“娘啊,您想那么远干啥,儿孙自有儿孙福,有后代没后代是命中注定的事儿,强求不得。”
“唉!”老母长叹一声,也就没再言语。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义娘儿俩说的这些话老虎都听见了。从这天起,老虎不知哪儿去了,几天不照面儿,以前多说隔一两天就能回来,这次已经六天了,老虎还没回来。这时王义问母亲说:“妈,虎大哥都出去这么多天了,还没回来,您没惹着它吧?”
母亲回答说:“儿子,你那虎大哥对咱家很好,何况你我又胆小,怕那些凶物,我能和它说什么?”娘儿俩正叨咕着,却听后院又“扑通”响了一下。王义欣喜地说:“是虎大哥回来了。”他跑到后院一看,吓得是七魄跑了六魄,三魂只剩一魂叫着往回跑,结结巴巴地说:“娘啊!这下咱家算完了,虎大哥叼来了一个死人,吓人不说,这官司可怎么办呀!”老母亲也吓得不知所措:“这可如何是好呀!我就说嘛,这老虎早晚是个祸害,找个地方先把那尸首藏起来再说吧。”娘儿俩来到后院,老太太说:“先藏柴垛里吧。”娘俩去抬尸体,原来是个女的,俊眉俊眼挺好看,穿着打扮也不一般,老太太壮着胆儿伸手摸摸死者的身子,还热乎着呢,再摸心口窝还跳着呢。她急忙让儿子把姑娘背到屋里,放到热炕上,老太太忙点着灶火,熬了一碗姜汤慢慢给姑娘灌下去,不一会儿就见姑娘脸蛋有了红色,像桃花一样好看。过了一会儿,姑娘忽然睁开了眼睛,挣扎起来,惊惶失措地说:“我这是在哪里呀?你们是什么人?”
老太太说:“姑娘莫怕,我们不是坏人,是一只老虎把你叼到我家院里来的,放心吧,我们不会害你的,等你身体好了,就送你回家。”
姑娘大哭不止,问她是哪里人氏,她也不肯说。老太太为姑娘收拾出一间屋子,王义抱来一捆柴柈子,点着灶火把炕烧热,让姑娘住得舒服。老太太见姑娘举止高贵,不像是小户人家的姑娘,对姑娘也就格外小心照顾,还背地里嘱咐儿子:“不许欺负人家,这姑娘可不是一般人家,若打她的主意,人家寻来,吃不了兜着走。”
王义笑笑说:“娘,你儿子是那样人吗?人情道理,什么叫廉什么是耻,儿子还是懂的,您就放心吧。”
姑娘在王家住了将近一个月,也没见有人找到这里来,王义出去卖柴时也是四处打听,也没听说谁家丢了闺女。这天,姑娘与老太太闲唠嗑儿,姑娘说:“大娘,我在你家都住一个月了,咋没见着没过门的嫂子来过?”
老太太勉强笑笑说:“傻闺女呀,你说我们这穷家,又是孤儿寡母的,谁家肯把闺女往这穷坑里推呀?”
姑娘有些害羞地低着头说:“如不嫌弃,我愿意给大哥做饭烧水,侍候大哥和您老。”
老太太听了喜得眼闪亮光,忽而又暗淡下来,连连摆手说:“这可使不得呀,看你知书达理,不是穷人家的孩子,落到我们这穷山沟里会受委屈的。不行,绝对不行!”
姑娘说:“大娘,我到你们家这么长时间,你们娘俩对我这个无依无靠找不到家的外乡姑娘没有一点嫌弃,让我感激不尽,你们是好人啊!我大哥诚实勤快,我看上他了,我这辈子非他不嫁。”
老太太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但表面上仍劝姑娘说:“这怎么成啊?婚姻大事不比一般,姑娘可要想好啊,要不然你会后悔的。”
姑娘说:“您老放心,我不会后悔的。”
老太太见姑娘是真心实意,老泪纵横地说:“感谢苍天!我们王家是哪辈祖上修的福呀,修来你这么一个好媳妇!”
王义自然同意,欢欢喜喜地与姑娘结了婚,夫妻恩爱和美。老母亲高兴,老虎也高兴,捕捉的野物也多起来。一晃有半年时间了,媳妇也有了身孕。这天晚上,媳妇对王义说:“明天咱们走吧,也省得你一辈子靠打柴为生。”
王义听了忙说:“看你说的,我不打柴干啥去?自小就生在这山沟,外面无亲无故,你既肯做我的妻子,就在山沟待着吧,这也是命。”
媳妇笑笑说:“你娶我做妻子,这不就有亲有故了,你也就不是打柴的命了,我带你们娘俩去享荣华富贵。”
王义说:“你快拉倒吧,是不是发烧了?你自个儿连家都找不着了,还带我们享荣华富贵呢?说梦话呢!”
“啥!你说我是做梦?是你做梦都想不到的,你可知道我是谁?我是大辽国三王爷的二郡主,你就是郡马了。”
王义听了,伸手摸摸妻子的头说:“没发烧呀,你今儿个咋净说胡话呢?别说了,咱们睡觉吧。”
媳妇说:“我真的是郡主,那天我随同哥哥来箭笴山游玩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只大老虎,把我给吓晕了,等睁开眼睛,就稀里糊涂地到你家的炕上了。”
王义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惊讶地说:“我的妈!这是真的?你咋不早说呀?我要是知道决不敢娶你,你走吧,委屈你了!朝廷的郡主做了我半年的媳妇儿?真是罪过呀!”
媳妇微微笑笑说:“怎么?你赶我走,不要我了?你这个王义真是忘恩负义。”
王义着急地说:“不是我不要你,是我不敢要哇,我一个穷打柴的,怎能配得上郡主,不是找死吗?”
“我们已是夫妻了,你跟我走就不是打柴的了,一下就变成郡马了。”
王义说:“我可不去,一到京城还不得掉脑袋呀。”
媳妇笑笑说:“有我在你怕啥,实话跟你说,我找不到家那是假的,开始是我怕说出身份你们加害于我,后来我就看上了你,你和娘都是好人,你诚实勤快,模样儿也挺俊,要是再学点东西,不会比别人差。我为什么现在才说出来呢?是因为我怀孕了,这样我父王就必须得接受你,我就说是你把我从虎口里救下的,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么一说,父王肯定不会难为你的。”
王义听媳妇这么一说很是高兴,就到母亲的屋里与母亲商量,老母亲一听,一夜之间儿子成了郡马,更是欢喜得不得了,感慨地说:“这是你虎大哥为了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才给你选了这么一个好媳妇呀!咱这一走,你那虎大哥咋办?”
王义说:“虎大哥对咱家好不假,可咱也不能把一只老虎带到京城里去吧?咱们这一走,它找不到咱们,也就自然入山林了,也省去了它为咱家捕食的劳累。”老母亲听儿子这么说,也觉得在理儿,就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王义娘儿仨就收拾行装和左邻右舍打一声招呼就进京城了。
可是人走了,老虎不知道呀,它照样每天往后院里扔猎物。一天没人动,两天没人收,屋里也没动静,老虎纳闷了,是都病了?又一连三五天,后院横躺竖卧不少獐狍野兔了,有的都腐烂了。老虎就更加奇怪了,它就跳到院子里撞开门,见屋里没有人,而且东西也少了不少,这下老虎急了,它以为是村里人把王义一家人赶走了呢,暴躁起来,见人就追,见牲畜就咬,闹得村里鸡犬不宁,家家都关紧门窗,闭门不出。有一夜,老虎蹲在一家的碾房里,听这家的两口儿说:“这王义也太坑人了,进京城也得跟老虎说一声啊,这可倒好,弄得全村人不敢出屋,水缸里的水都没了,也不敢出去挑,这可如何是好呀!”
老虎听了这话就明白了,立刻跃起往京城里奔。
再说王义母子随郡主到了京城,进了王府,老守门官一见是失踪很久的郡主回来了,不敢怠慢。郡主带着丈夫和婆婆直奔正厅拜见父王。王爷一见失踪近一年的女儿突然出现在面前,高兴得泪水涟涟。郡主把被老虎叼走又被王义救下,母子如何对她好,又如何爱上了他,没经父母同意就嫁给了他的事向父王述说了一遍。王爷见王义一表人才, 女儿又有了身孕,就认下了这个女婿。王义真的一下子由穷砍柴的樵夫一步登天,成了地位显赫的王室郡马了。
这一日,王义在几个护卫的陪同下逛京城,王义长这么大也没离开过小山沟,见到这么繁华的城市,心情别提有多兴奋了。正玩得兴致勃勃,突然从东面惊惶失措地跑来一群人,一边跑一边喊:“不好了,老虎进城了!老虎进城了!”王义一听老虎二字,就想起了他的虎大哥,他心里说莫非是我虎大哥找来了。别人由东向西跑,可王义却往东跑。护卫喊道:“郡马爷呀!跑错方向了,您想喂老虎呀!”王义也不言声,不一会儿就与老虎相遇了,果然是他的虎大哥。老虎见到王义就一下子趴下了,全身直哆嗦,王义蹲下身子一看,老虎的前腿受伤了,直冒血。这时一队京城卫队追了过来,搭箭就要射虎。王义大喊一声:“住手!”军卒一看是王义,就停下手。王义说:“军爷们,这是我的虎大哥,只要有我在,它是不会伤害人的,你们回吧。”
王义把老虎领到了郡主府,请来兽医为虎疗伤,没几日老虎的伤就好了。
当时天下,战争不断,辽国的大部分军队都派去征讨渤海国去了。这时宋朝想乘机攻打辽国,边关向朝廷送来了加急战报:宋军已突破边关防线,长驱直入。看到战表,皇上犯了愁,兵将都派出去了,朝中没有良将可选了。皇上突然想起,三王爷前些时选了郡马,就下令郡马王义率兵迎敌。王义一接到圣旨可就傻眼了,自个儿是个穷打柴的出身,哪会带兵打仗?去了也是送死呀!可皇上的命令谁敢违抗,抗旨也是死。王义只得硬着头皮出征了,老虎也跟着,撵也撵不回去。话说到了战场两军对阵,王义还没动,老虎先蹿了出去,三跃两扑,死伤了好几个,敌军阵脚大乱,宋军都是中原人,很少见到老虎,吓得喊爹叫娘,拼命奔逃,王义率兵乘胜追击,一直把敌军赶出边境,得胜而回。
王义凯旋回京后,皇上高兴,称王义真乃将帅之才,加官晋爵,官至二品。
到后来,东北的女真族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建立了大金国,所向披靡,攻克江宁州,不久辽五京之一的东京失陷,很快辽上京临潢府也被金兵占领,当金兵攻入辽中京大明城时,辽天祚皇帝一边逃跑一边传旨派王义带虎拒敌,可是来自东北的金兵不是当年中原的宋兵,他们不惧老虎,两军一对阵,金兵一阵乱箭就把老虎给射死了。王义拼着性命才把他的虎大哥抢回来.王义败下阵来,仗也不打了,一家人偷偷地带上死虎回到原来居住的山沟里,流着泪把虎葬到一个山坡的向阳处。从此这条沟就叫“义虎沟”了。
篇3:关于报恩的神话故事
有个姓朱的小叫化,和几个叫化住在岩洞里。由于他年幼,大家有好吃的让他先挑,遇天阴下雪,则让他留在洞里,大家讨回来和他分享。
叫化们从岩洞进城,必须经过一条小河。河上架了几根木棒当桥,夏天水涨,冬天结冰。
有年冬天,雪下很大,叫化们又成群结队进城。朱叫化从早等到晚,也不见同伴们回来。半夜,朱叫化出去找人,到了小河边,只见河上的木棒承受不了积雪和行人的重压,折断了,几个叫化子都掉进河里,冻死了。
朱叫化哭了一阵,想先回岩洞去。谁知雪压岩崩,岩洞也塌了。
朱叫化只得去找藏身之所,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废弃的砖窑。他钻进去,准备挖坑生火,他用竹签挖地,居然挖到了一块石板,掀开石板,下面是一个装满银子的瓦罐。
朱叫化心说:有了这罐银子,便能吃顿饱饭,买件暖和衣服,说不定还能盖一间茅草房呢,但现在自己是吃饭吃肉一人饱,穿衣穿鞋一人暖,如果同伴们都没死就好了。朱叫化想到死去的同伴,又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一早,朱叫化把银子全部捐了出来,他在同伴们冻死的河上修了一座桥,当地人将桥命名为“叫化桥”。
篇4:关于报恩的神话故事
有个乞丐婆很多天没有吃饭,饿得头昏眼花,走路也摇摇晃晃,不小心撞到了一个青年。青年气势汹汹地要乞丐婆赔偿,不然就要挨揍。
一个叫崔炜的穷书生路过,他同情乞丐婆,虽然他身上也没有钱,但仍脱下衣服来替她赔偿。崔炜才排解了纷争,一转头,乞丐婆竟然不见了。但崔炜生性豁达,毫不在意地回家了。
这天晚上,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色的蛇向他道谢:“下午多亏公子搭救,真是非常感激。特地送来一些艾草作为报答。这艾草妙用无穷,它可以去除各种肿块,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不要多用!”
崔炜从梦中惊醒,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伸手一摸到床边,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
不久,邻县的一位姓任的大富翁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了一颗大肿块,访遍了名医,都没有治好。于是任大富翁只好贴出一张告示:“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
崔炜听说了这件事,想起了梦境中青蛇所说的话,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了任大富翁的家。
任家小姐敷上艾草后,不到两天就消肿痊愈了。就这样,崔炜娶了任家小姐为妻,而艾草的功效也被人们广为使用。
篇5:关于报恩的神话故事
有一个叫蔡顺的青年,年幼丧父,靠母亲拉扯长大。蔡顺以种田为生,对母亲极其孝顺。因为当时兵荒马乱,田里收成也不好,他只好每天提个篮子,到野地里去找寻食物。这一天他走到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片桑树林。只见桑枝上结满了一粒粒的桑果,有红有黑。桑果最初是青色,慢慢变成红色,有些酸味,成熟后变成黑色,香甜多汁。
蔡顺高兴极了,他动手摘桑果,将黑色的放在一个篮子里,红色的放在另外一个篮子里。不久,两个篮子都装满了桑果。
蔡顺刚准备提着篮子回家,就听到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他抬头一看,是几个凶神恶煞的强盗。
蔡顺心想:我死了没关系。可是,如果我死了,谁来照顾母亲呢?他一想到母亲,就跪在地上,向强盗乞求道:“大爷们,请别杀我,我还要照顾家里的老母亲呢!”
强盗不信,问:“那你为何在此地呢?”
蔡顺赶紧说:“我来此地摘些桑果,拿回去给母亲吃。如果大爷们要的话,可以全部拿走。”
强盗仍是将信将疑,问为啥一篮桑果是黑的,一篮是红的。
蔡顺解释说:“黑桑果是甜的,给妈妈吃,红桑果还不够熟,有点酸,给我自己吃。”
强盗头子见他一脸真诚,也被他的孝心感动了,不但没有抢走蔡顺的桑果,反而把蔡顺拉到他们的大车旁,从车上拿下一袋白米和一条火腿,送给蔡顺,说:“年轻人,你拿回去和母亲慢慢吃吧!”
青蛙报恩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村子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和她美丽的女儿。有一天,老奶奶在回家路上,看到蛇追着一只青蛙,要吃了它。老奶奶赶紧阻止蛇说:“喂,你快放了青蛙。你想要什么,我给你!”
蛇抬头看了看老奶奶,说道:“那你能把你女儿嫁给我吗?”
老奶奶没把蛇说的话放在心上,随口答道:“好的好的。我知道了,你把青蛙放了吧!”
蛇果然放了青蛙。那年深秋,有个年轻的武士每晚都会来找老奶奶的女儿,两人相谈甚欢。有一天,有个算命先生经过老奶奶家门口。老奶奶喊住他,让他算一下女儿每晚神秘兮兮见年轻武士的事。
算命先生告诉她:“那个武士其实是蛇。如果放任不管,你女儿就要没命了。如果想救你女儿,在后山松树上有只鹫生了一窝蛋,你让武士去拿那蛋给你女儿吃吧!”
老奶奶大吃一惊,告诉了女儿。女儿也吓了一跳,晚上就对武士说:“最近我总是懒洋洋的。要想恢复精神,在后山松树上有鹫窝,把鹫蛋拿来给我吃吧!”
武士连说:“好的好的!”
第二天,年轻武士就去了后山,鹫窝在高高的树上,武士便爬了上去,为图方便,他就露出了原形,变成了蛇。蛇爬上树,刚把窝里的蛋叼进嘴里,成年鹫就飞回来了。它们用尖锐的嘴,不停地啄叼蛇头。蛇头被啄烂了,从树上掉了下来,死了。
隔天,算命先生又出现在老奶奶面前,并告诉她说:“其实,我是您救的那只青蛙。你女儿体内还留有蛇毒。今后,每年三月三日,您在酒里放点桃花瓣,让她喝下去,便能解除蛇毒和身体里的其它毒素。”这样说完后,算命先生就消失了,只看到一只青蛙一蹦一蹦地跳进了草丛里。
篇6:关于报恩的神话故事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和尚跌跌撞撞闯进一座破庙。庙里住着四个乞丐,正在煮汤喝。和尚饿了很久,见到有吃的,抢过来就一顿猛吃,不一会儿就吃了个精光。三个小乞丐气得不得了,就要揍他。年老的乞丐忙劝说:“他已经吃光了,你们揍他一顿又有何用呢?”说完,他将和尚拉到角落里休息。和尚觉得刚才吃的汤很香,就问老乞丐怎么做的。
老乞丐笑着说:“都是些剩菜剩饭,但我们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和尚记住了这道菜,并说自己日后一定会报恩的。
许多年后,这个和尚居然登基当了皇帝。这天,他突然想到了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就命人张贴皇榜,重金寻找会做这道汤的人。
当年的三个小乞丐听说了这个消息,欢呼雀跃,嚷着要进京讨赏,但老乞丐不但不想去,还处处阻拦。小乞丐们便瞒着他,偷偷进京。
皇帝热情地接见了小乞丐们,还赏赐重礼,并追问老乞丐的下落。
三个小乞丐担心老乞丐得到更多赏赐,就异口同声地说他早已病死。
皇帝惋惜之余,要求三个小乞丐再做一次“珍珠翡翠白玉汤”。
第二天,皇帝大宴群臣,主菜就是那道“珍珠翡翠白玉汤”。三个小乞丐按照一贯的做法,用烂菜叶、馊米饭,做了汤。谁知,大臣们非但不说好喝,还有几个竟当场晕倒,不省人事。皇帝勃然大怒,以欺君之罪将三个小乞丐砍了头。
老乞丐闻知此事,长叹不语。所谓同甘共苦,大多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上位者的报恩,只不过是一种姿态,当真的话,就会成为他的一块心病,必欲除之而后快。
篇7: 《报恩的蛇》读后感
《报恩的蛇》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看了许多书,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胡媛媛编写《报恩的蛇》。在人们眼中,蛇都有着阴险毒辣、忘恩负义的形象,却不知蛇其实也是会报恩的`。
宋朝景德年间,在江南鸣凤镇落霞村有位书生叫张原,他的家境一般,但是十分善良,但在别人眼里他善良得有些迂腐了,因为张原不愿杀生,路上有蚂蚁,他会避开,晚上点灯也要用纱罩遮住。很多人都笑话他,但他说“万物都有灵,何况是动植物?”张原没有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冬天到了,他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于是他动了恻隐之心,把蛇带回了家。在室内没过多久蛇醒来了,就这样它在张原家住下了,直到来年的春天蛇才离开,离开时蛇久久徘徊,万分不舍地离开了。
过了半年,张原读完书下山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他加快了步伐,想快点回家。可是,才走了一半路,突然蹿出了一只狼,狼用一双绿幽幽的眼睛盯着张原,张原一看见狼吓得瘫坐在地。就在绝望之时,一条蛇游了过来,恶狠狠地盯着狼,狼咆哮了一声,冲着张原扑了过来,于是蛇弹起身体迎了上去,狼很是忌惮蛇的剧毒,一直和蛇游走着,蛇也昂着脖子吐着信子威胁着狼,终于狼不耐烦了,一口咬向蛇头,蛇灵巧地避过头部被咬中颈部,狼一发力把蛇颈咬断,而蛇的毒牙也刺进了狼的脖子,这蛇毒性太强了,没一会狼就呜咽地倒地不起。张原哭了,他认出了这就是他去年救过的那条蛇,他含着泪把蛇埋在了山上,他知道自己是再也忘不了这条蛇了。
许多的动植物虽然没有人类的高级智慧,但是动植物们也能用自己的形式来回馈帮助过它们的人类,其实我们人类也应该学会对世间万物的感恩,不要让那些值得珍惜的情感付诸东流。保护世界,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篇8:报恩
动物和人类一样,是有感情,有灵魂的,就像家里的狗狗,平时和它玩多了,每天见你下班回来也会跑到你身边,令你开心,懂得报恩。
去年春天,我陪妈妈到我家附近的德胜街菜市场买菜。忽然,我们看见一个农民提着一篮小鸡在卖。我拉着妈妈凑过去看,结果发现地上还放着一只篮子,里面装着六只毛绒绒的,黄澄澄的小鹅。我们欣喜地蹲下身子去抚摸小鹅,感觉又软又痒,简直令人爱不释手。最后,妈妈决定买一对鹅回家饲养。
由于奶奶跟我们住在一块儿,所以我们不在家时,便拜托奶奶帮我照料小鹅。小鹅在一家人的精心饲养下,渐渐地变成了一对大白鹅,正像诗中写的那样: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在3月24日的上午,母鹅居然在奶奶的花坛里生了一个带着血和泥土的蛋。巧合的是,3月25日是奶奶六十岁生日。我们全家人都说:“这只鹅真重感情,为了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它生下蛋祝奶奶生日快乐呢!”
小鹅和奶奶朝夕相处,和奶奶共度了很多快乐的时光,所以小鹅在奶奶生日那天也生下蛋,以报奶奶的恩情!
【报恩的故事:蛇报恩的神话故事】相关文章:
1.蚂蚁报恩
2.鸟儿报恩
3.小蚂蚁报恩作文
4.报恩之心作文
5.报恩话题作文
7.海龟报恩记
10.报恩的高中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