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脸谱大全歇后语

脸谱大全歇后语

2022-06-15 08:22: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爱凑热闹的橘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脸谱大全歇后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脸谱大全歇后语,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脸谱大全歇后语

篇1:脸谱歇后语

脸谱歇后语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下面为大家带来脸谱歇后语,快来看看吧。

1、老鼠跳到钢琴上――乱谈(弹)

2、老虎打瞌睡――难得的机会

3、老和尚撞钟――过一日是一日(比喻胸无大志,得过且过)

4、老和尚盼媳妇――下一辈子的事(比喻白盼,不能实现)

5、老子纳妾儿姘居――窝一不正经

6、老鹞落在猪身上――光瞧见人家黑,瞅不到自个儿黑(比喻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7、老鼠同猫睡――练胆子

8、老鼠响满了三斗六――恶贯满盈

9、老虎打架――没人劝

10、老虎和猪生的`――又恶又蠢

11、老鼠娶媳妇――小打小闹

12、老虎吃肉――亲自下山(比喻亲临占气场)

13、老和尚瞧嫁妆――下一辈子见吧(比喻眼下实现不了的事,短时间看不到)

14、老虎逛公园――谁敢拦

15、老虎身上的虱子――谁敢惹(比喻爪牙、狗腿仗势欺人,没人敢问)

16、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17、老虎出山遇见豹――个比一个恶

18、老鸽落在猪背上――个赛过一个黑(比喻一个更比一个坏)

19、老猴爬旗杆――不行了

20、老母猪和牛打架――豁出命来摔

21、老寡妇遇见老绝户――孤的孤,苦的苦

22、老鼠睡猫窝――送来一口肉(比喻没费力气,得来意外的收获)

23、老子偷猪儿偷牛――个更比一个凶

24、老鼠睡猫窝――送来一口肉

25、老肥猪上屠场――挨刀的货(比喻某人是受惩罚的对象)

26、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比喻有了坏名声就难以挽回)

27、老虎拉车――下听那一套(比喻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都置之不理)

28、老母鸡跟黄鼠狼结交――没好下场

29、老虎的尾巴――摸不得(比喻不能触犯)

30、老鼠爬香炉――碰了一鼻灰

31、老虎看小孩――有主的肉

32、老虎嘴塞蚂蚱――填不满

33、老和尚敲钟――个点儿

34、老猴爬旗杆――不行罗(比喻多有本领的人,上了年纪也力不从心了)

篇2:脸谱歇后语

脸谱大全歇后语

脸谱大全——面面俱到

关于中国京剧脸谱文化

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起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 ,俗称小花脸。有歌曲脸谱和电视剧脸谱。

词目:面面俱到

解释: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

近义词:包罗万象、面面皆到

反义词:顾此失彼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结构:主谓式成语

年代:近代成语

谜语:脸谱全集;公用毛巾

一、基本信息

基本解释[types of facial make-up in opera;pattern of the make-up] 戏曲中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脸谱分为四种:生、旦、净、丑。

(一) 化妆的一种程式。

传统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在面部勾画一定的彩色图案,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主要用于净角和丑角。鲁迅 《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 伯鸿先生 在《戏》周刊十一期(《中华日报》副刊)上,说起脸谱,承认了 中国 戏有时用象征的手法。”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地方戏中的脸谱是否起源于代面,姑置不论。”

(二)借指面相、面目。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要除去虚伪的脸谱。” 秦牧 《壁画》:“但这天,画家急急奔来了。他已经找到了模特儿,找到了罪恶的脸谱。”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江涵笑三次录音》:“她很内向,脸谱不反映她的千种情愫,万种心曲。”

二、特点

脸谱的主要特点:

(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

(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的密切;

(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

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的奥秘。

三、类别

大家看到的脸谱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一)工艺美术性脸谱。这类脸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在石膏材质的脸形上,用绘画,编织,刺绣等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图案变化多样的脸谱制品,这类脸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二)舞台实用脸谱。这类脸谱是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的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和纹样的脸谱。

四、起源

关于舞台脸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源于我国南北朝北齐,兴盛各种脸谱图集(20张)于唐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说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带面具。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勾画脸谱是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

几乎所有的人类族群,在其原始时代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原始先民们把他们崇拜的某种物品或者概念描绘出来,并对其进行一定仪式的祭拜。《后汉书·臧 》:“坐列巫史,H祷群神。”祭祀仪式时,负责祭祀的巫觋们要戴上一定的'面具。举世闻名的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就有几十个青铜面具,据考证是古蜀国举行祭祀时的用品。又如“傩礼”,这是自先秦时代就有的一种迎神以驱逐疫鬼的风俗礼仪。傩礼一年数次,大傩在腊日前举行。《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傩礼中的表演者要戴上一定的面具,清代昭《啸亭续录·喜起庆隆二舞》中说道:“又于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颇沿古人傩礼之意,谓之《喜起舞》。”可见古代的傩礼,人们一定要戴上面具。宋代梅尧臣《送正仲都官知睦州》诗“我惭贱丈夫,岂异带面傩”也能反证,人们在进行傩礼是需要戴面具的。这种带着面具的宗教舞蹈对民间舞蹈有很大的影响。

五、各色脸

(一)红色脸

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二)黑色脸

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杨排风”中的焦赞。

(三)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曹操(白净脸)

(四)黄色脸

勇猛、暴躁。

(五)蓝色脸

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窦尔墩(蓝花三块瓦脸)

篇3: 脸谱歇后语

脸谱大全歇后语

脸谱大全——面面俱到

【相关阅读】

【词目】面面俱到

【拼音】miàn miàn jù dào

【解释】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每一个方面都处理的很得当。

【近义词】 两全其美、 面面俱圆、 四平八稳、 八面见光、 八面玲珑、八面后珑、 一举两得、 左右逢源

【反义词】 顾此失彼、 挂一漏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状语;含褒义。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近代成语

【 谜语】脸谱全集;公用毛巾

【脸谱大全歇后语】相关文章:

1.脸谱的歇后语

2.唱脸谱教案

3.京剧脸谱教学设计

4.《唱脸谱》优秀教案

5.大班艺术:戏曲脸谱

6.五彩脸谱大班教案

7.美术教案-美术欣赏:京剧脸谱

8.语文趣味题-脸谱名词

9.亲子脸谱绘画活动总结

10.《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

下载word文档
《脸谱大全歇后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