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的关系论文

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的关系论文

2022-08-06 08:25: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彼得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的关系论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的关系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的关系论文

篇1: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的关系论文

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的关系论文

实习护生的自尊是个人对自身的整体看法及对自身评价后产生正负向价值观的认同,自身的自尊心理情境与护理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联,人文环境对实习护生的认知、动机、情绪及行为方式影响都很明显。

实习护生的自尊高低与学习劲头、行为果断性、计划性呈显着相关,即实习护生自尊水平越高,学习行为惰性习惯越低,行为果断,计划周密。所以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存在着必然联系,然而提高护生自尊的方式在改善自尊的同时能否对行为导向正向进行提高? 心理学者由心理学研究实验表明,提高自尊的方式在行为学研究上主要有两种,即反映成功者和自身反省者方式。反映成功者是指个体把自身与成功者在心理品质及行为上搭建某种切实的联系。自身反省者指通过反映自己积极的心理方面,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两种提高护生自尊的方式在行为导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了提高护理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激励他们从事护理职业,对学生教育提供很好的理论上支持和方法上的帮助,特做如下研究。

1 资料方法。

1. 1 测试人员。

选择在医院实习期的`护理专业学生,从中随机选取 80 名,平均年龄为 20. 2 岁,女生占 95%,进行筛选有效问卷后,共得有效问卷 77 份。

1. 2 研究方法。

采用单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法,自变量设置为提高自尊的不同类型方式,分为反映成功者、自身反省者和对照组三个水平。实验测量 2 个因变量,分别为自身整体状态自尊和行为导向正负向。自身整体状态自尊测量采用杨国枢编制的“华人整体状态自尊之模拟故事问卷”.行为导向的正负向测量运用中文版本远距离联想任务 RAT.正式实验材料共有 58组。对 58 题进行信度分析,其信度克隆巴赫信度系数高达 0. 897.

测试人员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要求花 3 min 时间阅读一段成功者的文字材料。第二组为自我反省者组,要求花 3 min 时间写一段关于自己积极方面的文字。行为导向的测量采用中文版本远距离联想任务 RAT.第三组为反应成功者,最后各组都完成华人自身整体状态自尊和行为导向的正负向的问卷。

结果用 SPSS13.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自身整体状态组的自尊差异极显着性,F =6. 028,P < 0. 01,F = 0. 119; 行为导向正负差异显着,F = 4. 689,P < 0. 01 ,结果表明,反映成功者和自身反省者两种提高自尊的方式,都能提高护生自身整体状态的自尊,相比较来说,反映成功者在提高护生自身整体状态上效果更显着。在行为导向正向上只有自身反省者的表现更好,而对照提升不显着。因此说明行为导向的正、负与护生自身整体状态自尊上提高的程度没有直接关联,即表现反映成功者和自身反省者两种提高护生自尊的方式,并不是因为在提高自尊的不同方法上导致了护生行为导向上正负的差异。

但自身反省者既能提高自身整体的护生自尊水平又能提高护生行为导向的正向,而护生自身整体自尊与行为导向的正负向相关性又不显着,证明了行为导向正向的提高是受到另外因素影响。而在自我反省条件下,自身素质能力和自身爱好者的自尊都有所提高; 在反映成功者的条件下只有自身爱好者的自尊得到提高; 而体现反映成功者和自身反省对护生行为导向正向的促进是有显着差异性的。总之,证明自身反省者是提高实习护生自尊中自身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而不是自身爱好者的因素。实习护生对自身素质能力、优势及优越感的感知,有助于加强对自身发展趋势的信心建设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希冀; 在心理阳光、自身接纳、体魄强健、心态平衡的幸福感的主观体验上,自身爱好对其自身的影响作用更为重要,体现了对自身社会总价值的具体感受,有助于导向使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趋向更加健康的境界,对自身人生整体社会状态的被接纳程度认可。总之,自身素质能力的信心在参加社会工作、学习专业知识和目标价值体现影响更为重要,幸福感的主观感受及其他自身感受的体验中都证实自身爱好的影响力更突出,自身素质能力比自身爱好在行为导向上关系更密切,反映成功者导致自身的自尊提高,犹如自己和那些成功者一样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事实反映成功者可能会在能力上提升欠佳。自身能力者与行为导向正负是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性,说明反映成功者和自身反省者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实习护生的自尊,但是,唯一自身反省的方式才能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真正达到提高行为导向正向的目的。

综上所述,两种提高实习护生自尊的方式,都能对实习护生自尊的提高发挥作用,但实习护生自尊的提高,与导致行为导向正向的提高可能不同向。而自身反省无论是在提高实习护生自尊还是在提高行为导向上都能展现得很好。

篇2:本科护生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现状与展望论文

1.1 评价内容国内、外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内容的确定都是依据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目标、标准,结合教育理念及现实情况而制定,评价内容丰富但不尽相同。Lan等[1]认为,评价护生临床能力应多方面、宽范围地进行才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Marguis 等[2]从8个方面设计了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测评工具,即书面通讯技能、口头沟通技能、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技能、心理社会评价技能、体格评价技能、计划技能、实施技能、评价技能。之后有一些学者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合并。Mabel等[3]制作的护生能力评价量表从满足患者心理社会方面需要的能力、满足患者生理方面需要的能力、交流能力、专业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Jane等[4]则通过四维(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管理教学能力、专业自我成长能力) 评价问卷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进行评价。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各专家对临床能力的内涵认识不同,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尚未确立,专家对其应具备及应考核的临床能力意见各不相同,尚未形成规范。谭蓉莹[5]认为,我国本科护生除了批判性思维以外还应该具备照顾、管理、沟通、专业、教学及研究6项能力。王艳梅等[6]从应用相关学科知识、使用他人研究成果、明确学习要求、对自我护理角色的认识、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与患者的沟通、应用护理程序和分析影响患者健康的因素9个方面对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进行了评价,认为其自学能力、证实自己专业的能力和整体观念3个方面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培养。李静等[7]从专业发展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和沟通与合作能力3个方面对实习阶段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科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较好,但专业发展能力尚有待提高。

1.2 评价方法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离开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就不能称之为现代教育评价[8]。国外较重视评价方法的研究,认为评价方法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有自我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评价、患者评价等。近年来自我评价在教育评价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Arthur[9]认为自我评价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必要的、有帮助的,通过护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使临床教师的客观观察更加全面、准确。近年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法的研究已成为焦点。国外有许多医学院结合使用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 SP)对不同临床教学阶段护生的临床能力进行考核,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因此,OSCE在临床能力评价中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同时有利于护生临床技能的学习,比传统的观察法更加客观。但另一方面,运用OSCE虽能大大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及目的性,但标准化模拟的程度越高,离真正的临床实际距离越大,其可靠性与正确性也就越差[10]。有时运用OSCE方法所得到的成绩与其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实习成绩仅有较低的相关性,不能预测护生真实的临床能力,因此目前OSCE被限制在临床技能考核方面。国内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评价方法较单一,常用的评价方法多为非结构性的观察法与测试法,且以教师评价为主,因而,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时,临床教师很少参考护生的自我评价意见和患者对护生的评价意见。但有研究表明临床教师对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评价与护生自我评价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并认为这种一致性可能是促使护生能力形成的一个因素[7]。另有研究表明,患者是临床护理的敏锐观察者,并且在判断护士临床技能方面可以信赖,认为对护生的评价应该参考患者的评价意见[11]。近年来提倡以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为指导的实习目标和整体护理为主线的考评方法,认为这种方法能促使临床带教老师从经验型带教向目标化带教转变,并促使护生由技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已逐渐受到了各医院的肯定和欢迎[12]。

1.3 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标准不仅是用来作为评价的工具,也是为了更好地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它要求建立的标准必须严格、正确及可靠。Pfeil[13]认为,评价标准应由护生、临床教师及护理教师共同制定。Kate[14]认为应多采用检核表和等级量表进行评价,高结构性的检核表和等级量表可减少临床能力评价的主观性。国内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标准的建立主要集中在操作技能上,且全国各大医院都有自己的操作程序评分标准。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统一、规范的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些能力的考核如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等甚至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国内检核表和等级量表的制定较笼统,通常是按照一个评分要求,分成若干等级作为评价标准,缺乏权重与等级分值,使得操作性不强,其评分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也较差。

2 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护理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护生的能力水平,同时也意识到临床能力不能直接、确切地知道,因为它是不确定的、发展的,并要符合临床实际需要的能力,这就使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内容的规范化成为困难。与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方法相比,国外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可靠性的研究较少,评价标准缺乏等级体系。国内专家普遍认为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存在评价内容不统一、评价方法单一、评分标准不便掌握、缺乏量化标准、考核成绩可比性不强等问题。有研究显示,46.56%本科护生认为现行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不能全面客观评价护生的实习成绩[15]。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可比性。

3 影响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的因素

国内外对影响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因素的.研究甚少,仍停留在现象分析阶段,缺乏量性研究。临床环境及师生关系是影响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此外,评价标准、评价者、护生以及评价方式也影响了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结果[16]。

4 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发展趋势

Mahara[17]认为护生临床能力的评价经历了4个阶段:

①对操作技能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的研究;

② 对描述性评价客观性的研究;

③对评价特性及价值的研究;

④对已有的评价体系批判性的分析研究。

由此可见,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综合以上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它今后的发展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注重整个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并建立高质量的评价工具;

②评价内容应更加规范化,并根据学科发展及临床需要适时进行修改与调整;

③提倡评价方法及手段的多样化,并结合患者评价及护生的自我评价,更加注重评价方法有效性与可靠性的研究;

④建立规范化、操作性好、具有等级体系的评价标准。我国的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体现在对多种评价方法的实施与研究方面及评价标准规范化的建立方面。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统一的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的关系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医院护生实习工作总结

2.高校生心理健康与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探究论文

3.对中专护生助产实习的带教体会论文

4.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论文

5.心理学与生活结课论文

6.衰老自我认识与衰老的关系研究论文

7.幼儿教学与游戏的关系论文

8.达利与弗洛伊德的关系论文

9.浅谈科学与美学的关系论文

10.建筑与绘画艺术的关系论文

下载word文档
《实习护生自尊的高低与行为导向正负的关系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