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冬天-现代散文
“Damaoa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故乡的冬天-现代散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故乡的冬天-现代散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故乡的冬天-现代散文
故乡的冬天-现代散文
故乡的冬天
是一檐破旧的老屋
是老屋前落光叶子的银杏树
是老屋后那片寂寂的竹林
是老屋里母亲那双龟满裂痕的小手
故乡的冬天
是一盆火
一盆从老屋里燃起的牵挂之火
火苗很少,可温度很高
不然怎温暖我们度过二十几个寒冬
跋山涉水只是为了暖一暖
远在青岛的老父那双冻僵的苦脚
日思夜想只是为了听一听
求学福建的弟弟那是否懂事的声音
而我呢,身在广东的我
早就将您穿在了身上
现在故乡正下着小雪吧
不知多年未见的雪花是否
还是儿时的模样呢
洁白的六角形的纷纷扬扬的
怎么总是洒不进我的梦中呢
也许我的梦太远了
远在地平线的那头
被一群青蛙戏弄
也许我的梦太轻了
轻如一阵微风徐徐地
摇不醒一株小草
也许我的梦太薄了
薄如一窗楦纸
却戳不破儿时的记忆
也许我的梦太纯了
纯的只剩下灯红酒绿车水马龙
突然心头涌起了一股寒意
蓦地一个喷嚏
惊走了探我而来的一瓣雪花
我急忙跑到屋外
搜寻你来时的踪影
外面很静也很冷
只有那棵孤独的.银杏树
瑟缩着立在寒风中
哦,故乡的冬天
是一棵树
一棵落光叶子的银杏树
赤条条地裸露在北风里
生生地剌伤了这片贫瘠的天空
树上那破旧的老鸦窝
已很久没有听到刮刮的叫声了
树其实并不高
即使长得遮天蔽日直冲云霄
根却只能扎在地下
但他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矮
他是大地的延伸
却又能冲破大地的樊篱
故乡啊
不知矗立着多少棵这样的树呢
城市的上空慢慢变成了绯红
没想到南方的冬天
夜也是来得这么早
我喜欢夜
特别是在只有半丸残月的夜里
我的呼吸成风
我的思念成水
我的身体成蛹
我的灵魂成歌
都一一孵化成故乡的另半丸
夜让我们不再有距离
我觉得自己的身子越来越轻
越来越轻如一只风筝
被故乡那半丸月收了回去
我终于见到那熟悉又陌生的故乡
老屋已经破了
银杏树周围多了一些不知名的小树
屋后的竹林还是那么多那么静
绕村的小路已不再曲折
却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干净
村口的池塘结着冰
后山上潜伏了一个冬天的小草
也跟我寒暄了起来
母亲正靠在炉火旁念叨着什么
我心头一阵凄凉
老天啊今年的雪
怎么全落到母亲的头上
篇2:故乡--现代散文
故乡--现代散文
昨日便坐晚间的火车回了故乡南票。
这是个小小的,抬脚便可以走到尽头的城镇,但是所有美好的根都可以在此密密地长起来,连成一段好长好长的路。
我羞怯地爱着它,却也只敢在这沉默的字迹里,吐露出细微的心意。
我在这冬季的夜里,穿过一片片宁静的楼群,一直向北走去。过去我常常在北局玩耍,沿着那一条龙一般蜿蜒的火车道,张开手臂,仿佛是一只振翅的鸟,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我那时无比羡慕走在我身前的人,他们的步伐竟那般迅疾,在高处从容地望着我。到我终于可以踩踏着钢轨奔跑时,我便欢喜得不知如何才好。心中虽然是怯懦,却仍要紧垂着头,脚下生风一般地奔跑——快一些,再快一些。我在迎面的凉风里,小心翼翼地穿过铁道,这漫长的一条黑线,消失在黑暗的尽头,消失在那不为灯火所惊醒的.沉默里,写下无数不语的怀念。我曾在这里无数次摔倒,无数次划伤夏天裸露的脚面,却也无数次地开始新的故事,闭起眼,便有一种乘风破浪的勇气。
太姥还居住在火车站附近的平房里时,我常独自一个人沿着狭窄的梯子爬到屋顶,抱着膝盖观望天上的群星。这是一种超脱了梦境与浮尘的平和,我仿佛坐在云层里,坐在淡淡的雾里,只有那细微的交汇成十字的银星,穿透无比漫长的许多许多年,抵达这一刻的我的眼中。黑暗中的鼻息,忽而不再是沉重的,它逐渐变幻成一个与我一样的女孩,一样栗红的短发,一样面对着繁星,面对着内心的独白。我想到了最爱的小王子,还有那一颗无比微小、却又埋藏着自己故事的小星球8612。那“无数个会笑的小铃铛”,也可以算作是小王子在书中赠予我的吧。我在起初读到这一段时,察觉到一抹深意,却又无法猜透,但在成长后也终究知晓,那一个礼物,正是有所爱,有所怀念的宇宙——沙漠中有了一口沙沙的井,就有了远方;孤独中有了一段爱,就有了梦想。
我爱着这故乡,也是这一般的原委吧。因为这其中埋藏着我年幼时的奔跑,埋藏着我在低矮的楼群间,一路飞驶时的日夜,于是这小小的故乡,也能发出无比的光来。那么,随我在夜色下穿过这山与水,一路向北吧。
篇3:故乡现代散文
故乡现代散文
我的故乡在湖北中部,一座近千米的苍山脚下,是一个偏远贫瘠的小村庄。村庄四周成片的田地与菜地,以及一条条被踩出的阡陌小道。一眼望去,充满原始的田园之美。虽然交通不便,但我还是喜欢它的淳朴与宁静。
每到春夏交替的时节,田野一片绿油油、金灿灿的菜花,漂亮极了。金黄的花穗迎风起舞,向人们显摆今年的成果;阳光流泻在花海上,农夫们流着汗水,在花海中憨笑。
待收割时,家家户户就忙开了。壮汉把车轱辘从屋里拿出来,装好板车,别上镰刀,再带几张长布,大人拉车,小孩坐车,慢慢悠悠地向花海赶去。
来到菜地,大人孩子一起动手,把长布铺在空地上,以便收菜籽,然后,开始热火朝天地收割菜杆。割油菜也需要技巧,不能乱割,割的位置太上,余杆会留出很长,今年的柴火就浪费不少;割得太下,低端的杆尖不易看见,不小心,很容易扎伤孩子们的.脚。因此,下镰的分寸须恰当。收割自有技巧。
收割时,天很热,人都快晒干了,衣服早已挂满汗渍,但露出的却是幸福满足的憨笑。现在,大人们不忙农活,反而有更多的烦恼。
当然,随着时代发展,不烧柴火了,不用种地了,收割用机器,年轻人多外出创业了。很多田地满目荒草,孩子们再也看不到以往黄澄澄,绿油油的金波碧浪似的花海。
忙完农活,人一闲,嘴就馋,约上几个小伙伴,上山摘野果去!我们那儿,山不是很高,但野果一点也不少,而且品类众多。出发前,拿上两把柴刀,再带几个麻布袋,就往山上赶。
来到山前,看着藏在林中崎岖的山路,便挥刀砍掉挡在路中的障碍,精力旺盛,一往无前,就算来只老虎也不畏惧。认识路的,踊跃带路,砍断荆棘,越过虬藤,远远的,终于看见落尽树叶的枝上,挂着一串串球球。急不可待地冲上去,原来是栗子!一串串圆嘟嘟地挂在树上,可爱极了,口水都快流出来。虽然栗子长的位置较高,但对经常爬树的我们而言,并不算什么。当即,由两个手脚麻利的人,分别在背上绑好一把刀,猴儿似地抱着粗大的树木,手上用力,几下子攀爬到有枝杈的地方,然后借着树干再往上攀。只要看到栗子,一刀,两刀,三刀,咔嚓,枝干落地,栗子滚动,自有树下人去捡拾,装袋。
砍树,也有技巧。没经验的人,是笔直地拿刀对着枝干砍,那样跟树硬碰,刀容易卷,手也疼,且效果很差。如果针对树的细处,将刀倾斜成45度去砍,那就省力多了。砍时,不能总是砍一处,要围着一圈砍,这样速度就很快。
攀在枝上的人,一看地下已然砍了不少,布袋也鼓鼓的。便停下手,开始下树。借着枝干,顺溜地滑到地面。先剖开带刺的外壳,吞两个生栗,找一处山泉,喝点水,歇一歇,聊聊天,然后背着栗子,再往回赶。那时,山泉淙淙,像银铃作响,上山根本用不着带水。
儿时的生活,已留在遥远的故乡。现在,身处异地,已深秋,叶落花也残,不免想起儿时,忆起故乡的人事,在孤寂中重温暖意。
离家再久再远,也不会忘记那片菜花,那满枝的板栗。那是陪我走遍天涯的底气,烙在灵魂深处的记忆……
篇4:故乡的现代散文
故乡的现代散文
“越鸟朝南枝,胡马依北风。”最难以释怀的是我孩提时的故乡。
故乡其实并不大,二百来户人家,以公路为界一分为二。那里碧树参天,依山傍水。一排排房舍俨然,错落有致,成为苍山中点燃寂寞的靓丽风景。正午时分炊烟袅袅,正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清晨鸡犬之声相闻,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青翠的远山,巍峨雄壮,盛气凌人;淡淡的云雾像轻纱般笼罩着漫山遍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神往,有种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神秘感。
大人们挑着水桶去村头的古井打水。父亲往往是第一个去挑水的人,满桶的水清凉见底,毫不颠簸外溢,只是在水桶里荡漾起层层涟漪。
袅袅炊烟升起,旭日在晨曦时分,半遮半掩地露出通红含羞的笑脸,晨鸟欢歌,婉转流连,一滴滴露珠在太阳的光芒下晒得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不经意间掉在地上碎了。
暮春,冰冻一冬的小河已经活泼起来了,唱着婉转悠扬的小曲咕咕地东流而去,河岸的杨柳半吐绿芽,山上那一株株翠竹比以前更青了,宛如一堆堆欲喷而出的绿色火焰。乡亲们开始去田间地头春耕,真是“人勤春来早”。
不知何时,一群牧童们赶着牛羊回到村头,理所应当的`是吃早饭时辰到了,父亲往往回家最迟,有时还需我去寻他返家。他为养家糊口忘我劳动,含辛茹苦的劳作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午后时分,一群小孩光着屁股去千河边戏水捞鱼,大人们边大声呵斥边折条柳枝驱赶他们上河,毕竟不比赤日炎炎的六月,河水还有一息冰凉。
黄昏时分晚霞铺照着西山就像火烧云一样通红夺目,正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牛羊撑着鼔鼔的肚皮悠然散漫的归来,暁风习习,残月笼沙。小河之水静静流淌,杨柳在月色中愈发显婀娜多姿、婆娑非常。真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便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冬日里却有分外妖娆的奇观,万里雪飘,村庄白茫茫一片,于是我口占一首:
万般思绪任飘摇,心曲成吟上琼瑶
待到千水杨柳新,百朵梨花圧枝稍。
当积雪成堆时,北风凛冽,寒风刺骨。一家人围着烧红的火炉,饭后谈资,闲话年关,把酒话桑麻。举目远眺,那雪纷纷扰扰,像仙女散花,随风飘落,但却着地无声。翌日推门看去,积雪尺余,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妖娆异常。
须晴日,站在雪地里,仰望晴空,鸟儿销声匿迹,顽童们开始他们耍雪的娱悦活动。远望去,半条村庄的小河,在雪中掩埋得严严实实,楚楚动人。
弹指十年一挥间,现在的村居已是砖瓦楼房林立,砖房成排;没有了成群的牛羊,没有了起早挑水的人,没有了顽童戏溪。崭新的面貌一起奏响新农村建设的凯歌乐章,走向明天,走向辉煌。但我铭刻在心的仍是那清新自然、碧水青山的别具田园风光的小村落。
篇5:故乡小院现代散文
故乡小院现代散文
这是我儿时故乡小院最通俗的一幅生活场景,如今,它经常涌如今我的梦里,美好的令我沉醉,无法自拔。即便梦醒神归,怀念的心弦依旧被牵动着,让我心驰神往之。有时,站在高楼里极目了望,眼里看见的是城市的多彩华丽,脑里跃入的倒是小院的清爽朴实,令我留心回味。岁月静静的流淌,我越来越怀念少时在故乡小院生活的时光,怀念那份朴实和纯粹。
因为机缘偶合,卒业后我来到乌海电业局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活。虽说回到了内蒙古,然则赤峰在东,乌海在西,长度跨越千里,我依旧是那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有句歌词唱作:到不了的处所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处所叫做故乡。从19岁开端,为了妄图,为了前程,我便背离了故乡,远离了小院,从此近十年的时光里,我只能经常的在远方与故乡遥望,与小院遥望,我知道它一贯在原地等我,而我只能遗憾与愧疚,回不去。
我的故乡是美丽的赤峰翁牛特旗梧桐花镇,我家的小院便坐落在个中的一隅,于岁月更迭中,安静安详着。19岁以前,我所有的成长故事都缘于那片热土和那个小院,那边曾生活着我至亲的人以及后来的我。
小院淡雅朴实,孕育了我们一家生活的所有故事。
春季里,当院里树木泛新芽,绿意朦朦,柳絮洒满地时,我的父亲便在院中开端补缀汽车,为出车做好预备。我的分娩队长爷爷也早已按捺不住,忙劳碌碌为春耕预备对象、种子。生活的源泉便在这春天的小院里开端了奔驰不息。
“安静湛蓝的天空,淡淡白云与之相依,老房子屋檐上的白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已开端慢慢熔化,散落的水滴嘀嗒嘀嗒敲在水泥台阶儿上,声声清脆悦耳,也敲在了我心上。房顶上袅袅的炊烟,悠悠的飘向天空,逐渐地,似乎似乎能带走人的思路。我鹄立在小院儿中间,看见远处起伏的山脉,它不高耸也不伟岸,披着白衣逐渐卧立,模糊着星星点点的绿,美丽又亲切。饱饮了雪后沁人肺腑的空气,双脚还未踏入屋门,另一股诱人的喷喷鼻气已迎面扑来,本来,妈妈蒸的馒头热气腾腾的出锅了……..
大年夜大年夜学四年,研究生三年,我在天府之国,美丽的成都度过了我最美好的芳华年光时光。我生活在了多彩繁华的大年夜大年夜城市,步入了更高的平台,获得了更高的学历,熟悉了很多才干横溢,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伙,我开了眼界。我是知足的,知足于本身的赓续晋升,我却也是悲哀的,悲哀于那份强烈的`孤单,独身单身在外埠肄业的悲凉老是在夜深人静时向我袭来,我惦念我家可爱的小院,惦念院里生活着的亲人。过往的回想像彭湃的洪水,直倾泻到我的心上。我想起我与母亲大年夜大年夜手牵小手,在院里种下苹果树,合营浇水,合营培养的美好;我想起夏季午睡醒来时,爸爸为我摘来可口柿子的温情;我想起我与姐姐形影不离的高低学,在院里一路跳皮筋、踢口袋的快活…….想着想着,泪水已在黑夜打湿枕巾。那时,我深深领会到了什么是思乡情切,什么是思家肉痛,当我分开故土,远离小院,才创造那份雕刻在骨子里的对其深深的眷恋。我的小院,是我对亲情的依附;我的小院,是我对故土的情怀。
秋季里,金黄的树叶随风飘摇,逐渐落下,似乎似乎在给小院里满眼的秋收伴舞,庆贺劳动之美,收成之乐。苹果、李子在这时熟的方才好,红的最娇艳。秋叶的黄,喷喷鼻果的红,为小院增长了一份缤纷多彩,我家的小院就如许在秋季里诗意着。
冬季里,小院经常被白雪覆盖,美的纯粹无暇。炊烟悠然飘向天空,明示着一种暖和的气味。炉火很旺,家里很暖,父亲母亲一锅一锅的蒸着我们都爱吃的粘豆包、年糕,爷爷点着卤水豆腐,一家人早早为过年预备着。家人团聚的喜悦就如许在冬季的小院里漫溢着。
岁岁年年,年年纪岁,我们一家在这小院里繁衍生息着,尽力生活着。而我也赓续的成长,获取着新常识,慢慢懂获得外面世界的美丽与出色,逐渐的,小院带给我的幸福与快活已无法知足我对外面多彩世界的神往,一门心思要走出去,走向更大年夜大年夜的人生舞台。于是,借助高考,经由过程苦读,我成功走出了故乡,分开了赐与我一切的小院和亲人,逐渐的,我与他们越来越远……
家里几经变故,父母也跟着哥哥进城生活,故乡的小院便空了,它变成了孤单的守望。然则,我们谁都不曾遗忘小院,往往团聚的时刻,一家人聊的最多的照样生活在小院里的故事。那边有我们兄妹几个快活的童年,父母斗争的岁月,一家人联络齐心专心共度难关的辛酸以及喜悦。对于故乡的小院,家人和我拥有同样深的眷恋,因为,我们的根深深扎在了那边,永远不会改变。
篇6:故乡的冬天散文
寒冷的冬天,当坐在沙发上一边很悠闲地品零食一边看电视,情不自禁回想起故乡的冬天。
故乡在临洮县连儿湾乡王西湾村,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乡村,那里没有像城市一样的热闹气氛,那里的冬天一切不再是温柔,走进村子,很稀少的白杨树早就被冬天凛冽的寒风刮得光突突,到处再也见不到一点秋的踪迹,整个小山丘和大地都好像被冻在那里。经受着寒风呼呼一遍遍的扫掠,这时,一年四季忙于农活的农民们也闲下来了,在家都围着个火炉在取暖,也有几人结成伴组群坐在热炕上嗑着瓜子、喝喝小酒,唠家常, 他们一年基本上都在忙农活,也只有在这冬天时才能有这个自由闲暇时间,此时还有个别家人趁有时间把羊放出来,去寻找秋天已落的干树叶为食,而他们在有阳光的山犄角旮旯里晒晒太阳,享受着寒冷时中那一丝暖阳,也有时就弄上一堆干树叶点着来取暖,还有时背上一小袋土豆和柴火,中午到山里挖个洞洞烧着吃,人们管它叫地锅锅,同时,几个人在一起玩玩扑克,时间过得挺快,转眼间就是一天。
篇7:故乡的冬天散文
冬天,原本是一个冻得让人发抖的季节,而在乡村老家,冬天却成了一个生活多彩多姿的季节,彰显出他是一个美丽的时节。
我喜欢故乡的冬天。只是我所说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冬天。
我的故乡在鲁西南大平原上。那时的冬天,没有什么暖冬之说,该冷就冷,是真正的冬天。西北风在无遮无拦的大平原上任意撒欢,刮得高压线和电葫芦发出阵阵鸣叫。树大都落光了叶子,干枝凌乱地定格在屋后村头,让冬天没有边际地萧瑟。参差的屋顶上落满白雪,几只麻雀起起落落,打破了银装素裹的沉默。
冬天对于故乡农村来说,是个真正的农闲季节,庄稼该上垛的上垛,该收藏的收藏,就连搭在墙头上的地瓜秧也已整齐地垛在一起,散落的棉花材很理顺的堆在一边,整个的街巷都显得干净利落。偶有几条闲狗摇着尾巴四处寻找食物,老母鸡领着已经长大的小鸡很有成就地悠闲地散着步,青山羊三五成群逍遥地过街穿巷。那幽深的胡同,两旁的高墙由青砖砌成,久远的岁月使砖缝里生长出的猫尾巴草早已枯黄,微风吹来,他们悄然而羞涩的摆动着身姿。
等太阳升高以后,人们纷纷走出屋子,袖着手躲到避风的地方晒太阳。有男人从老棉袄里掏出孩子用过的作业本,撕下一张纸条卷成个喇叭筒,里面放一撮碎烟叶,瞬间便做成了一支纸烟,点着很享受地吸上一大口,慢悠悠的吐出来,烟圈慢慢升腾,氤氲了周边的人,大家于是纷纷伸手讨要。接近中午,女人们都回家做饭,几乎家家千篇 一律,地瓜面黑窝窝头,煮一锅老白菜(白嫩的白菜要等到过年时吃,平时只吃老白菜)。菜盛在碗里,即使在太阳下照也看不出一个油星。但没有谁说难吃,孩子们也不挑食。即便这样,大人们还有时会对孩子忆苦思甜:这比过去强多了,你没经历过60年,连野菜糊涂都喝不上……孩子们也不接话茬,只顾埋头吃饭,窝窝头都吃俩了还要伸手去馍馍筐子里拿……
夜幕还未完全降临,家家都已关门闭户,全家人在屋子里守着一盆火,说着话儿,用炉火和语言守住温暖抵抗严寒。老人和孩子嫌被窝冰凉,还要用“火烘子”烘床(北方过去在床上取暖的一种方法),偶有不慎,掉出的火星会燃着被褥。也有图省事的人家,做晚饭的时候顺便在锅底下烧一块砖,将烧热的砖用布包上放进被窝,睡觉的时候被窝便热腾腾的。也有夜猫子深夜不归,找地方喝点小酒,那是65度的山东老白干,纯粮食酿造,不上头,但很烈,喝下去喉咙里犹如咽下去一个小火炭。他们猜拳行令,直喝到脸红脖子粗才算尽兴。喝完酒再推牌九(一种骨牌),输赢不多,因为大伙腰包里都没多少钱,最多的带几毛钱,还是从鸡屁股里抠出来的,因为那时没地方挣钱,也不允许去挣钱,人们穷惯了,心里就不想钱,那是真正的.知足常乐。
篇8:故乡的冬天散文
故乡的冬天渐行渐远,早已远得望不见踪影。那些穷困、那些苦难、那些落后永远不会让我忘记,但那些乐趣、那些温馨、那些宁静也已深深铭记在心。
这两天逐渐变冷,长春的冬天开始露出了它凛冽的面目。说来也怪,我来此地两年有余,每逢冬天的寒冷来临,照例是要下一场雨的。此后气温骤降,下的雨结成了冰,路也变得极难行走,过两天又下一场雪覆盖其上,这便是北国冬天的开幕了。
某日,午后酣睡,房间吵闹与闹钟皆未得扰我美梦,自然醒来之时,已是未时有余。窗外夕阳欲下,屋内一片静谧。又听的窗外风声,树叶沙声,屋内室友鼾声声声入耳。记忆不知不觉,便回到了故乡的冬天……
冬日的清晨,醒来早已是太阳高挂,一场大雪在人们的睡梦中悄然降下。万物有灵,不但是“好雨知时节”,这雪想来也是极为聪慧的,非如此怎会此时降临大地?于是连暖乎乎的被窝都留不住我了,便赶快起了床,走到外面的场里欣赏这天地造化-《冬日雪景图》了。但见远处高山早已被大雪封盖,阳光照耀下,银芒刺眼,其间嵌着些许荒树的灰。近处苞米地内的雪早已化了些许,看起来有点薄厚不一,有的地方甚至已经露出了大地荒凉的脊背。几捆枯黄的玉米秆显得有些尴尬,索性抱在了一起。又见几只麻雀在地上寻着吃的。大概是几只懒惰的鸟了,不晓得早些屯些过冬的食物,都这个季节了,哪还有甚么吃的供它寻呢?不久果见它焦急,无奈,最后只能哀嚎,听之不免心生怜悯。倘若它冬天不能养些生机,来年早春又该如何呢?雪上尚不曾有一个脚印,只有一排爪印,依稀几个零散的爪印,这猫和飞禽起得却是早。
午后吃过饭,太阳已是很暖了。串门的人开始寻找他们的乐处,父母在饭后也是寻着人家闲叨了。我一人久待屋里,觉得闷,也踏着雪去村口凑一凑热闹,看看老人打金牌。这牌我从小看到大,看了十几年,也不曾看出个所以然,其果真奥妙焉?如此久看也觉无趣,且奈太阳暖洋洋的,着实让人困倦,便又悠哉回了家,爬上热炕便睡。
我是喜欢冬日里母亲的热炕的,这也是我喜欢冬天的一大原因。在这样的热炕上睡觉,睡得沉,睡得酣,且常作得美梦,直梦到黄昏。醒来时便见猫卧在炕头念经了,我只能静静地看着,听着,唯不敢丝毫相扰。它却是比我勤劳许多,晚上捉鼠,白天老早起来做“早课”,傍晚又是一课,晚上再做一课,一日三课,绝不耽误。然而它也终究是抵不过热炕的诱惑,无事便赖在被窝里酣睡,它睡觉可是比我多了。倘若有时我忘了它的存在,进被窝时不小心扰了它的美梦,便恼怒不已,打个哈欠,摆好阵势,欲同我一决高下。它见我丝毫不理会,,更加恼怒,但它也知道欺不过我,如此只好无奈地愤愤离去,转而寻我母亲的安慰。母亲正忙着做饭,自是顾不上它的,不然总得给它些安慰了。父亲正在炉边喝酒,见状便招手唤它,它颠着屁股,翘着尾巴赶紧去了,待到跟前闻着酒味,赶紧惊恐地逃开。只因我和哥哥骗它喝过一次酒,它自此知道酒的厉害,闻着酒味便害怕。至此,它方觉屋内已无它立足之地,索性离去。我往窗外望去,只见两排脚印,至于其去向,却是不可寻。然而待到饭时,母亲喊我端饭,我又见它在厨房里围着母亲打转,喵喵地撒娇甚至哭喊,母亲实在招架它不住,给它点吃的让它先享,它极喜欢这种在人前头的感觉,欢喜地去吃,全然不顾其他。我们也得此吃个安静的晚饭了。
冬天万籁俱寂,农活甚少,屋内活亦不过是些轻松的琐事,其中多不乏让人惬意的享受,这是我喜欢冬天的又一原因了。然而我现在身处他乡,眼前景象,迥异于故乡,虽别有一番冬日韵情,终是抵不过故乡的冬天。
篇9:故乡的冬天散文
有关故乡的冬天散文
昨天无事,闲来看摄友的照片,但见皑皑白雪中,一片静谧的小房舍悄悄地趴在那儿,周围是高高的山岗和挺拔的树林,这一切是那样的神秘又是那样的闲适,让我不禁想起故乡的冬天来……
故乡的冬天,也是静静的,红砖绿瓦的小房舍静悄悄的躺卧在辽阔的鲁东大平原上,仿佛是躺在母亲摇篮里的婴儿,任凌厉的寒风呼叫着、厮打着从身畔呼啸而过,却并不惧怕,也不焦急,依然是闲适的,静静的,缓缓地,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从容的让人惊奇。
故乡的冬天,说不尽的美。且不说袅袅炊烟的清晨,故乡的远景构成了一幅绝妙的“依依墟里烟”的画面,也不说,在寒风中摇曳的各色树木,构成的一幅幅难描难画的剪影画,但是故乡的雪,就美的惊人,飘飘摇摇的雪花像一个个小仙女在空中飞舞着、跳跃着,故乡就银装素裹,分外娆妖,变成了一个童话世界。
故乡的冬天,雪是最寻常的客人。有时,她温温柔柔的的来了,在天际间轻歌曼舞,美轮美奂,让人有无限的遐思,让大地变得那样静谧而美丽。有时,它风风火火的来了,和北风握着手,席卷了整个大地,大地刹那间沦陷在它的淫威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时,她还悄悄地改变了模样,化身冰凌,一夜之间让“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雪的日子是快乐的日子,也是孩子们的天堂,把洁白的雪堆起来,给它按上眼睛,再插上一个红红的胡萝卜做大鼻子,就是一个大大的雪人了,孩子们围着雪人,通红的脸蛋像红红的苹果,兴奋和欢快流泻在他们稚气天真的脸上。还有更欢快的,在冰上燕子一样轻轻的划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了,几个人同时飞翔而过,欢快的`笑声在空中久久回响。更有最惬意的事,那就是捕鸟,下雪的日子,大地被冰雪覆盖,鸟儿们就少有口粮了,这时,拿一箩筐用棍子支起来,在棍子上系上绳子,在箩筐下面撒上玉米,悄悄地趴在远处,握紧绳子,就可以捕鸟了。鸟儿是警觉的,你看它东张张,西望望,最后才缓缓走向玉米,可还没有啄上几口,就“噗”地一声,被套牢了。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冲向鸟儿,欢快的欢呼声在院落里久久回响……
故乡的冬天,闲适而惬意。入冬了,万物归入宁静,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歇了地里的活,要歇歇了。你看,温暖的大炕上,女人们一边说笑,一边编草编,欢声笑语不绝入耳。院落里,几个血性的汉子,正在开怀痛饮,兴奋和惬意写在他们的脸上。街道上,艳阳高照,人们三个一堆,两个一伙悄悄地闲谈,更有嗮太阳的老人,淡淡的眯着双眼,温暖而惬意的享受着冬日少见的阳光。
故乡的冬天,大海也不再喧哗,变得静悄悄了。海面上不见了渔帆点点,鸥鹭翱翔,大海寂静又苍茫,人迹罕至,偶有欢快的孩子在冰上飞翔,就是大海最好的点缀了。海面上最常见的,就是几个冬日闲人,狠狠的砸开冰面,在冰窟中热火朝天的捞鱼。海岸上,也是静悄悄的,偶有几个挑海带的人,站在温暖的冬阳下,慢慢吸烟,倒成了海边的一道风景。
……
故乡的冬天,我心中的冬天,你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是我今生最美最温暖的记忆,我永远忘不了你,就像我永远忘不了故乡……
篇10:《故乡的冬天》散文
《故乡的冬天》散文
故乡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好像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冬季。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冬天来的特别早。开始收割包谷的时候就刮起寒风,是带着哨音的。堆在田野的包谷杆被风吹得到处都是。这时候就要穿上棉衣棉裤了。轱辘子袄,棉裤的腰要撵一撵用带子系住才不至于掉下来。可能是原来的人做衣服就不讲究合不合身,裹在身上像个粽子,笨的像个狗熊一样。颜色多是黑的或灰的,穿在身上风呼呼地往怀里钻。要是哪家姑娘媳妇穿个桃红的棉袄肯定会惹得整条川的小伙子拿眼睛瞄。家境比较好的装的棉花厚些,家境寒酸的则装的比较薄。特别是早上起来光着身子把冷冰冰的棉衣往身上穿的时候冻的打颤哩!最幸福的就是能穿上用被子捂热的袄。
学校教室的.窗户都没有玻璃,是用塑料纸或者报纸糊住的。教室里也没有顶棚,偌大的房子四处漏风像个窑场。怎能不冷呢?每个上学的孩子都提个小火盆。用烂洋瓷碗或盆做的,在沿沿上钻三四个窟窿栓上铁丝,里面衬上炉灰,上面拿些柴火棒棒苞谷芯子,或者剩下的柴火头子。拢不着火时教室里经常是烟雾缭绕,一个个熏的眼睛红红的,脸上抹的五花六蓝。哪里还有心思听老师讲课?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敲打和责骂。家庭好的同学拿的是木炭。一下课一个个把火盆抡的欢,不一会火盆的火苗就红焰焰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抡火盆抡到头顶时铁丝卡住了停顿了一下,一个火炭就掉到旁边一位同学脖子上,烫的那个同学嗷嗷叫。我被老师用教鞭一顿暴打。只是我忘记了那个被烧的同学是谁?
有的同学从家里偷偷带些苞谷放到火盆里憋苞谷花。放一两颗苞谷在烧红的炭火灰下面,不一会就听嘭一声响苞谷炸开了花。赶紧用火筷子夹出来吹吹上面的灰丟到嘴里。觉得那个香呀,好像这就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了。专心做一件事就忽略了老师的存在,往往后果很严重。就是让老师一脚把火盆踢烂或者扔到教室外边去,还得在教室门口罚的站上一节课。淌着眼泪去把火盆捡回来再拾掇好。
上课前我们都冻得直跺脚,把教室弄得乌烟瘴气的。一下课就挤游游、击挡架、滚铁环、丢沙包、玩得国。扑得热水汗流的。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冷。
数九寒天,河水被冻得溢出来,因为冰层太厚堵住了河道。我们经常拿个铁锤到河边砸开冰面去震鱼。冰层实在是太厚了,那么重的锤砸下去只是个白茬。我记得奶奶去世那年人们抬着棺材就从冰面上走过去了。伙伴们用块木板做成滑板在冰上溜滑滑,有时把棉裤沟蛋子磨破了,回家少不了大人一顿狠揍。
雪下的很大,厚的扫也扫不完。伙伴们用蒲揽支个棍下面撒些谷物等鸟雀钻进去,然后用力一拉绳子蒲揽扣下来就捉住鸟雀了。
我们把木板放在陡坡上然后坐着开火车,许多人出溜一下就滑到坡底。或者抓起积雪团成雪球互相攻击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也堆个雪人,弄个烂帽子捡几块石头打扮打扮,插根扫帚把让它也去扫雪。往往是手冻得通红,棉袄和棉鞋弄得湿漉漉的,回家还得让母亲放在炕埝子往干里烤。
山上的积雪很深,特别是山坳里有的都能没过膝盖。雪地上留有野兽的蹄印,最多的还是野鸡的爪印。我大伯那次把一只进村的狐狸逼进屋后的山洞,后来用叉打死。皮子拿到卫东镇卖了,换回半扇猪肉呢!
大人们还得搞农田基本建设。只有进九上冻了才算农闲才能放假。于是大人们就半夜起来肩椽翻过秦岭拿到山外去卖,换些零钱贴补家用。我在想那么高的秦岭他们怎么翻过去的?因为岭上的积雪得要开春才能消融哩!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就到腊月,这是孩子们的节日。学校也放假了,厮跟上一块走东家串西家。谁家杀猪宰羊啦就跟着去看热闹,还缠着大人上街置办年货最好能买上两挂鞭炮呢!
故乡的冬天就像一幅美丽的水墨丹青,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淡。不经意间就飘进我的记忆深处了。虽然那时侯真的很艰苦,但是我依然觉得很快乐。
篇11:故乡的雪现代散文
故乡的雪现代散文
这么长时间,等待一场雪,一场故乡的雪。
洁白的飞雪,空旷的大地,宁静的天空。每每在柔和的阳光下,看着远处山头白茫茫的一片,也许是来此感动,也许是自己装神弄鬼。这份神圣空灵的故乡的雪情,总是给了我静静伫立的原由。
今天写这些文字,不论怎样的瞻前顾后,少不了那些雪,那些和故乡,和童年搅拌在一起的雪。西北的冬天,远远望去,都是些轻盈瘦小的身躯,都是些天真无羁的欢声,都是些淡妆浓抹的回忆。九十年代的一个腊月,带着冬天的印记,我来到了这个世间,二十几载以来,唯有童年里的雪让我真正的宁静。多愁善感也罢,内敛沉寂也好,人生的感悟,总是离不了自己的性格。
儿时,凌冽的寒风从哪个熟悉的山头飘来,冬天便一览无余了。隔三差五,总能在漫天飞舞的片片雪花里肆意飞奔。雪好像好多好多,有时,天天飘落,也没有停的意思。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白莹莹一边。隔了夜的雪,翌日更显洁白。踏出去,勤劳的'邻人已扫了一条暗黄的小路,堆在两边的雪,失去了光洁。跑啊跑,除了这条暗黄的路,好像什么都是白的,本来,什么本就是白的。挂在树枝玲珑剔透的冰雕,形形色色。覆盖在地上雪,遮盖在屋顶的雪,冻结在灌木丛中的雪,随风飘落在山旮旯处的雪········,满眼的白,满世界的白。
偶尔,三五成群,或滑雪,或打雪仗,或玩雪,也总是无所顾忌。一位大哥哥,威诱我们抓起一把洁白的雪,使劲使劲地捏,雪很快成了雪团,冰凉刺骨,但我们不能松手,等着雪团慢慢融化,融化成一滴滴雪水,渗出指缝。冰凉刺骨慢慢达到了极致,然后,感觉手心被大火燎了一般,从指稍烤到了掌心。渗出的雪水浑浊着满手的污垢,滴在了雪上。雪终于消耗殆尽,麻麻的伸开五指,火辣辣一片,犹如不复存在的手指,在挣脱着自己,眼中含着泪花,哭笑不得。呐喊声随风飘荡,此起彼伏,意犹未尽的我们,依然沉侵在雪的世界,洁白不容玷污。故乡冬日的傍晚,随风起伏的饮烟,在雪的照耀下,在雪的欢送下,总是如此的安详、恬静。犹若视死如归的战士,静静的消失在无边的旷野。
今天突发来感,便搓了这二三个字,我总是在昨日的模糊记忆里为自己找安慰,多多少少有些庸人自扰的意思。时至今日,我也被尘世的繁华洗净了这些“污垢”,自是蓬篙人的感叹早已不复存在。就像这些渗出指稍的雪,落地成泥。故乡搅和这童年,幽幽怨怨地离开,风铃般回声飘荡,撞击着远处挂在枝头的雪花,宛如一首来自远古的曲声,亦幽幽怨怨。我曾经说过,童年和故乡不能分割,他们彼此缠缠绕绕,早已忘了彼此。这场雪,愿能滋润滋润这快干渴的彼此,也算是不忘彼此。
不同交织的感觉,踉踉跄跄,让我倍感不适。多少生与死的突然来袭,多少爱与恨的莫名冲动,多少雪与风的肆意飞舞,多少童年与故乡的快速变换,终将在暮色降临的夜晚,飞过山头,飘荡在凌冽的天空中,雪花仍在伴随着,忘了彼此。
【故乡的冬天-现代散文】相关文章:
1.故乡--现代散文
4.现代散文
5.家现代散文
6.初雪现代散文
7.雨天现代散文
8.流年似水现代散文
9.清明现代散文
10.说谎现代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