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2022-10-03 08:45:0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富婆就是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篇1: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抗球虫中药复方TF-103的有效组分,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该中药复方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干浸膏提取量、指纹图谱相对总峰面积和抗球虫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不同工艺参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提取的干浸膏平均提取率为1.24%,1.0 g/kg添加量的`抗球虫指数多达180以上,指纹图谱显示提取物多为极性较低的脂溶性组分,宜选择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5 MPa,夹带剂乙酸乙酯,流速1.0 mL/min,CO2流量1 L/min,萃取温度60 ℃,萃取时间3 h.

作 者:费陈忠 薛飞群 刘咏海  作者单位:费陈忠,薛飞群(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41)

刘咏海(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刊 名:中兽医医药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28(3) 分类号:S853.74 关键词:中药复方TF-103   超临界CO2萃取   正交试验  

篇2:超临界CO2萃取万寿菊籽油的工艺研究

超临界CO2萃取万寿菊籽油的工艺研究

本文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万寿菊籽油,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研究了温度、压力、萃取时间及CO2流量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率最大为目标,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万寿菊籽油进行了感官评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萃取时间3h,压力35MPa,温度40℃,CO2流量在20~40kg・h-1.籽油透明、橙黄、无异味,酸价为46.93mg KOH/g油,碘值为50.17g/100g.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化学工程师  ISTIC英文刊名:CHEMICAL ENGINEER 年,卷(期): 19(10) 分类号:O658.2 关键词:万寿菊花籽   超临界CO2萃取   碘值   酸价  

篇3: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以CO2作为溶剂,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从南瓜籽中提取南瓜籽油,着重探讨了原料和萃取条件对萃取率和油的品质的影响,并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投料量200 g,含水率4.50%,萃取压力30 MPa,CO2流量15 L/h.

作 者:陆国东 张洪磊 张立明 薛惠岚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5(6) 分类号:O658.2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   南瓜籽油   工艺  

篇4:中药栀子超临界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中药栀子超临界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研究了栀子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以L9(34)正交设计对超临界萃取条件进行优化,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55℃,35MPa,120 min的'萃取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收率最高,超临界萃取产物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棕榈酸,反,反-2,4-癸二烯醛,而传统水蒸汽蒸馏工艺下主要成分为反,反-2,4-癸二烯醛.与水蒸汽蒸馏工艺相比较,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具有萃取率高,生产周期短的优点.

作 者:张家骊 钱华丽 王利平徐瑞珍 陶文沂 ZHANG Jia-li QIAN Hua-li WANG Li-ping XU Rui-zhen TAO Wen-yi  作者单位:张家骊,钱华丽,陶文沂,ZHANG Jia-li,QIAN Hua-li,TAO Wen-yi(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36)

王利平,WANG Li-ping(江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苏,无锡,214036)

徐瑞珍,XU Rui-zhen(无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62)

刊 名: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Q949.781.1 R284.1 关键词:栀子   挥发性成分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汽蒸馏  

篇5:沙姜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沙姜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目的 研究沙姜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并比较超临界CO2提取法和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法的提取效果。方法 采用GC?MS法测定沙姜超临界CO2萃取物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 沙姜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鉴定出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十五烷、肉桂酸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等;水蒸气蒸馏法中分离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δ?3?蒈烯、肉桂酸乙酯和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等。结论 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超临界萃取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沙姜中的有效成分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体现了超临界萃取方法的优越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ts of Kacmpferia galanga L from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to compar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between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traditional water distillation. Methods  The extracts from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were analyzed by GC?MS. Results  Nine compounds from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main constituents were pentadecane, ethyl p?methoxycinnamate and ethyl cinnamate. Twenty?eight compounds from water distillation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main constituents were δ?3?carene, ethyl p?methoxycinnamate and ethyl cinnamate. Conclusion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has a higher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ethyl p?methoxycinnamate than water distillation.

Key words:Kacmpferia galanga L.;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essential oil;GC?MS

沙姜是姜科植物山萘(Kac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1,2],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等省区,味辛,性温,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作用,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3]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新技术,具有效率高、有效成分不被破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热不稳定性天然产物的分离精制,是目前研究中草药等天然产物成分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超临界CO2法萃取沙姜的有效成分,用GC?MS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沙姜样品为广东阳春出产,经广东药学院房志坚教授鉴定。

HA230?50?03型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江苏南通华安超临界萃取有限公司);HP6890GC/5973MS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2  沙姜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提取 将沙姜粉碎干燥后投入萃取釜中,按如下工艺流程萃取:CO2钢瓶→冷冻系统→高压泵→萃取釜→解析釜I→解析釜II→冷冻系统(循环)。萃取压力20 MPa,温度为45 ℃;分离釜Ⅰ压力9 MPa,温度为55 ℃;分离釜Ⅱ压力6 MPa,温度为45 ℃;流量为6 L/h连续动态萃取2 h。萃取物为棕黄色半透明的油状物。

1.3  沙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的提取 取沙姜样品粉碎后,按版《中国药典》附“挥发油测定法”方法乙提取,得挥发油。

1.4  GC?MS分析条件

1.4.1  GC条件  色谱柱:SE?30(30 m×0.25 mm,0.25 μm)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70 ℃,以8 ℃/min升温至250 ℃,保持15 min;进样口温度:250 ℃;载气:He;柱前压:50  kPa;分流比:50∶1;进样量:0.2 μL。

1.4.2  MS条件  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扫描质量范围29.0~450 au;离子源温度230 ℃;接口温度280 ℃;倍增电压2 200 V。

2  结果与讨论

分别取沙姜超临界萃取物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测得其气相色谱?质谱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1和图2。经计算机检索及人工解析质谱并与标准图谱核对,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见表1。将沙姜超临界萃取物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的分离鉴定结果进行比较,两者有很大的不同,水蒸气蒸馏法分离鉴定得到了28种组分,其中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肉桂酸乙酯、δ?3?蒈烯和冰片的含量较高;沙姜超临界CO2萃取物只有9种组分,以十五烷、肉桂酸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含量较高。

图1  沙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的总离子流图(略)

Fig.1  The total ion current chromatogram of essential ioil

图2  沙姜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总离子流图(略)

Fig.2  The total ion current chromatogram of SFE products

表1  沙姜超临界CO2萃取物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GC?MS分析结果的比较(略)

Tab.1  Comparison of the chemicals extracted from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water distillation

两者均含有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但含量高低不同,水蒸气蒸馏法含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为59?96%,而超临界萃取物含量则高达75.49%。药理实验证明[4,5],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具有抗促癌活性,可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启始阶段和促进阶段分别发挥阻抑作用,具有化学防癌的功效,是一种安全性强、防癌效果好的天然化合物。作为沙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适合为沙姜药材的质量定量依据,文中可见超临界萃取法比水蒸气蒸馏法能更有效地对之进行选择性提取,体现了超临界萃取法的优越性。

超临界萃取物中还含有较高含量的十五烷(13.66%),而挥发油中没有此组分,这是由超临界萃取的特点所决定的。

本文实验结果对沙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篇6:CO2超临界流体法提取银杏叶黄酮工艺的研究

CO2超临界流体法提取银杏叶黄酮工艺的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法提取银杏叶中黄酮工艺进行研究.正交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 h,夹带剂浓度90%.

作 者:赵琦君 莫润宏 陈如祥 周建钟 ZAHO Qijun MO Runhong CHEN Ruxiang ZHOU Jianzhong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理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刊 名:江西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JIANGX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Q946 关键词:二氧化碳   超临界流体萃取   银奋叶   黄酮  

【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相关文章:

1.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选择研究

2.集约化猪场粪污处理工艺的研究

3.氨氮废水微波处理工艺研究

4.上海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艺研究

5.某多金属硫化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6.过氧化氢酶去除漂白残留过氧化氢工艺的研究

7.TMBR工艺处理含醇废水的研究

8.人机工程学方法的工艺设计研究论文

9.AF+BAF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10.对我国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化发展的研究论文

下载word文档
《中药复方TF-103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