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马来西亚马六甲风景区概述

马来西亚马六甲风景区概述

2022-10-16 08:40: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是你母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马来西亚马六甲风景区概述,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马来西亚马六甲风景区概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马来西亚马六甲风景区概述

篇1:马来西亚马六甲风景区概述

马来西亚马六甲风景区概述

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的东南海滨,距吉隆坡约160公里,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一座城市,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控制着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马六甲是一个历史悠的缩影。吉隆坡、新加坡均有班机前往马六甲。

留学马来西亚主要旅游景点有:

1. 马六甲行政中心位于圣保罗丘陵广场。行政官邸系荷兰式建筑,建于1660年。在行政官邸的左边,有一道高墙,上面装饰有古战船。行政中心附近有“马六甲志愿团纪念碑”,纪念在二次大战中阵亡的将士;另外还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大理石纪念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匾额等。

2. 圣保罗教堂 位于市中心圣保罗山上,15建成,是葡萄牙人在马六甲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

3. 马六甲博物馆位于市区东部、马六甲河畔,建于1641年至1660年间,是东南亚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物之一。原为荷兰总督的居所,因为其墙、木门均为红色,当地人称它为 “红屋”.馆内收藏有马来西亚、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历史文物。红屋附近有建于19的马六甲俱乐部,属哥特式建筑,现在是独立陈列纪念馆。

4. 青云亭 位于市区Jalan Tokong,是马来西亚是古老的中国寺庙。建于1946年,为纪念中国明朝使节而建,供奉天后娘娘及观世音菩萨,又称“观音亭”.整座寺庙全部楠木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5.三宝山 又叫中国山,位于Jalan Temenggung街尾,是明代三宝太监郑和的军队驻扎地,也是明朝公文下嫁马六甲时的居所。山上的宝山庙供奉着郑和的戒装塑像。庙右侧的三宝井,是马六甲最古老的水井,相传是14郑和率军到此为寻找饮用水而挖掘的。

篇2:马来西亚留学生活之畅游马六甲

马六甲(马来文:Melaka,英文:Malacca)因其马六甲海峡而闻名于全球,更由于郑和下西洋而为中国人所熟知。然而今天的马六甲,吸引人们的除了那一弯海峡,还有那特出的历史建筑物及浓厚文化色彩。马六甲州内许多古古怪怪的地方,皆有古老的传说冒出来。而满城的古堡废墟及古迹,也清楚叙述了其辉煌的过去。马来西亚留学生门可以去畅游一下马六甲。

马六甲(Malacca)州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50万。首府马六甲是马来西亚现存最老的古城,曾为马六甲王国都城,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岸南段,北距吉隆坡148千米,南距新加坡245千米,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

16世纪以来,西方殖民者开始向东方侵略,为了扩张和掠夺,一直为占据马六甲海峡而争夺不休。先是葡萄牙人,后是荷兰人。18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侵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侵占了它。直至1945年后,历经沧桑的马六甲海峡才重归沿岸国所有。1957年,马六甲成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结束了殖民统治。由于马六甲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来商业十分兴盛,东西方移民聚居于此,因此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融合了世界各国的特点而独具一格。

全州境内低丘浅阜,多橡胶林;海滨椰林遍布,渔村绵延不绝;各地普遍存在着历史久远的混合农业,出产咖啡、硕莪(即西谷,棕榈科植物,茎干中有淀粉)、棕油、胡椒和各种水果。水产品和工艺品久负盛名。有少量锡、金和铝土矿,沿岸海底有锡砂。乡村还有著名的“马六甲牛车”,车蓬两头如弯月般地翘起,牛颈系着铜铃,远处叮铛悦耳。

美食

在马六甲市,熟食中心集中于海边的丹峦默迪加路(JalanTamanMerdeka),小贩摊档林立。市内则有各式餐厅,其中不少是中式。菜肴以带辣味的海鲜最有名,水果丰富而且很便宜。

马六甲的红糖和一种耐嚼、甜甜的小蛋糕非常有名,主要商业中心和各种店铺都有出售。你也可以品尝各种风味小吃,像烤鱿鱼、菠萝饼、不同口味的咖啡、柠檬饮料等。 行走在马六甲街头,感受这里悠闲的生活节奏。现代的都市挥之不去的是历史的痕迹:陈旧的理发馆,老年人悠闲的喝早茶,摆摊的算命先生。所有的一切都增添着马六甲内在的美感。

推荐食物

四川鸡,是一种以热烫的鸡块配上干辣椒制成的佳肴。很有我们国内四川菜的风味,故名。

篇3:马六甲

马六甲(英文:Malacca, 马来文Melaka。Jawi: 或Malacca),另一个写法是麻六甲,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在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马六甲州的首府也叫马六甲。曾经的马六甲王国都城,郑和下西洋有六次在此停靠,如今是马六甲海峡这条海上生命线的咽喉所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7月7日的加拿大魁北克当地时间上午9时30分(大马时间9时30分)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宣布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录马六甲简介居民历史马六甲苏丹马六甲简介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马六甲河穿城而过。该城始建于14,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15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641年为荷兰占据。1826年成为英国海峡殖民地一部分。马来西亚第一位首相拉曼在1956年2月20日宣布马来西亚独立,其仪式就是在马六甲的草场举行的。后因马六甲河口的淤塞和槟城、新加坡的兴起,城市地位下降。产橡胶、椰子、水果与稻米等。以工艺品著称于国内外。与吉隆坡和新加坡通航空线和公路。港口为橡胶出口和大米、白糖等杂货的进口港。郊区亚沙汉山是马来西亚最早的橡胶种植园诞生地,附近巴株美连南的鱼类研究所在东南亚颇具规模。 州长 Tun Datuk Seri Utama Mohd. Khalil b. Yaakob 首席部长 YAB Datuk Seri Hj. Mohd Ali b. Mohd Rustam

居民

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马来人、华人(华人中基本为福建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后裔及欧亚混血儿等,多通晓数种语言。马六甲城内以传统建筑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国式的住宅。古代修建的街道,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街道曲折狭窄,屋宇参差多样,很多住房的墙上镶着图案精美的瓷砖,瑞狮门扣,镶龙嵌凤,处处显示出马六甲这个历史古都的独特风貌。 市内汇集有多国风格的文化遗产 。 华人领袖郑芳杨于1567年建造的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早的庙宇,供奉有观音菩萨、关帝、王母娘娘,至今仍是华人宗教活动的中心。中国之上是一座大山冈,是马来西亚保留中国史迹最完整、最丰富的地方。此外还有纪念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的三保山 、三保井、三保亭等。葡萄牙式古迹有圣地亚哥古城门和圣保罗教堂等。荷兰式建筑有史达特斯教堂 (现为市政厅 ),以及由荷兰民宅改建的马六甲博物馆,馆内陈列有国王 (苏丹)曼苏尔・沙建国构想图、郑和与公主汉丽宝朝见国王的图文、古代兵器、农村用具等。郊外的东奎那教堂为苏门答腊型式建筑,内有柔佛苏丹的陵墓。

历史

马六甲在汉代至唐代称为哥罗富沙。唐永徽( 650年-655年)中,曾献五色鹦鹉。明永乐三年(14,酋长西利八儿速喇遣使上表,愿为属郡。永乐七年(14),明成祖命三保太监郑和封西利八儿速喇(即拜里米苏拉)为满喇加王,从此不隶属暹罗。永乐九年(14),拜里米苏拉继王位,率领妻子和随从540人来朝,进贡麒麟,明成祖赐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赐王妃冠服。九月拜里米苏拉王辞行,明成祖赐宴于奉天门,赐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并赐黄金一百两、白金五百两、钞四十万贯。此后直到成化末都多次朝贡。 《榜葛剌进贡麒麟图》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曾以马六甲为大本营,建立城墙、排栅和鼓楼、角楼,并建设仓库储存钱粮百货。郑和船队开往占城、爪哇等国都先在马六甲停泊;由暹罗、忽鲁莫斯等国回程时,也在马六甲聚集,打点钱粮,入库保存,等候信风驶返中国。 至今马六甲还保存不少郑和遗迹,三宝山为郑和船队在马六甲扎营的地点。在山脚至今仍有一间三宝庙及一口相传为郑和下令挖掘的三宝井。三宝庙左边有座抗日纪念碑,上面留有蒋中正题的碑文“忠贞足式”四字。近代的有著名的华人冈州会馆馆址。

马六甲苏丹

马六甲的建立者是拜里迷苏拉,一位在13为了对付敌人麻偌巴歇帝国而离开苏门答腊的三佛齐(巨港)王子。按照流行的传说,拜里迷苏拉打猎时在一棵树下休息,他的一条狗将一只鼠鹿(又名小鼷鹿〕逼到绝境。为了自卫,鼠鹿将狗赶进河里。拜里迷苏拉对鼠鹿的勇气印象深刻,决定在他坐的地方建立一个帝国。他就以在下面休息的这棵树的名字将这里命名为“马六甲”。 拜里迷苏拉在14皈依回教,并改名“Iskandar 沙苏丹”(但按照明史书的记载,拜里米苏拉在1414年去世,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开始从渔村成长为该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吸引来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的'商人,作为两次季风之间中印贸易的停泊点。拜里迷苏拉统治时期,中国帝国和商人的船队,中国人的居留地在中国山邻近地区--马六甲风水(占卜)最好的地方。苏丹沙死于1424年,由其子Sri Maharaja继位。不幸,马六甲的繁荣引来了暹罗的入侵。1446年到1456年,首领Tun Perak试图抵挡。马六甲这时发展和中国的关系,是抵挡暹罗攻击的一项战略决策。 由于它的战略位置,马六甲成为郑和壮观的远航船队一个重要的前哨基地。为了加强联系,汉丽宝公主带500名随从到达马六甲,嫁给苏丹曼苏尔沙(统治从1456年到1477年)。她的随从嫁给当地人,主要住在Bukit China(中国山)。 活跃的贸易导致Peranakan人的扩张,扩散到该地区其他重要居留地。

篇4: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目录概况简介海峡历史地理概况自然环境收缩展开概况

连接 安达曼海 ( 印度洋 )和 南海 ( 太平洋 )的水道,西岸是 印度尼西亚 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 西马来西亚 和 泰国 南部,面积为65000平方公里(25000平方)。 海峡 长度为800公里(500),状似漏斗,其南口宽只有65公里(40),向北渐宽,到印尼的 沙璜 和泰国的 克拉地峡 之间的北口已宽达249公里(155)。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4马六甲(Melaka,原称Malacca)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埠。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 安达曼海 ,东南端连接 南中国海 。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 大洋 州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 马来西亚 一古城 马六甲 而得名。海峡现由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和 印度尼西亚 3国共管。海峡处于 赤道无风带 ,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

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 新加坡 ,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 油轮 )通过海峡。 日本 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的。

简介

马六甲海峡(Malacca Strait) 位于 东南亚 马来半岛与 苏门答腊岛 之间,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道。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九百公里。北口宽,南口窄。峡底较平坦,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往西递减,一般为二十五至二十七米。航道最窄处在东岸 波德申 港附近的一点八米浅滩处,宽约五点四公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可航吃水二十米的 巨轮 。两岸地势低平,多 红树林 海滩,淤积旺盛,东西 海岸线 每年可伸展六十至五百米。西岸多大片沼泽与广大的泥质岛屿,大船不易靠岸;东岸有零散的 岬角 或 岩岛 ,便于船只停泊。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是环球航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年有五万多艘货轮、油轮及其他船只通过该海峡。

海峡历史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 阿拉伯人 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 中国 的 丝绸 、 瓷器 ,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 阿拉伯国家 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 葡萄牙 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

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近年来,过注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沿岸的 新加坡港 ,是世界著名大港, 吞吐量 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界最大的 超级油轮 。

地理概况

马六甲海峡在 马来半岛 与 苏门答腊岛 之间,有一条细长的水道,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这就是马六甲海峡。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马六甲海峡,因沿岸的马六甲古城而得名。马六甲城原是个小渔村,位于马来半岛南岸,从15世纪中期起,开始兴旺起来,建立了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到16世纪初,马六甲城已十分繁华,不亚于当时的 威尼斯 、 亚历山大 和 热那亚 等 地中海 名城。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 太平洋 与 印度洋 的咽喉要道,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

自然环境

马六甲海峡位于 马来半岛 和 苏门答腊岛 之间。因马来半岛南岸古代名城 马六甲 而得名。海峡西连安达曼海,东通南海 ,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80千米,连同出口处的 新加坡海峡 为1185千米。西北宽370千米,东南宽37千米。面积6.4万平方千米。海底比较平坦,多泥沙质。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减,一般为 25~115米。东南峡口有许多小岛,一些小岛边缘有岩礁和沙脊,妨碍航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宽度2.7~3.6千米,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轮。 海峡西岸 地势低平,多大片沼泽、泥质岛屿和红树林海滩,大船不易靠岸。

马六甲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终年高温多雨,风力很小,年均气温25℃以上,年均降水量 ~2500 毫米,马六甲港等地达3000毫米,甚至更多。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风力微小,4~5月、10~11月可能出现猛烈的暴风雨,但一般历时短暂,不过数十分钟,对船舰航行阻碍不大,世人称马六甲海峡是风平浪静的`航行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历史远达2000多年,是环球航线的重要环节,每天平均通过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过8万多艘,成为仅次于多佛尔海峡- 英吉利海峡 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然而海峡宽度较窄,其中还有沙滩和沙洲,浅于23米的地方就有37处,再加上过去的沉船等有碍巨型油轮通行,因而不断发生巨轮 搁浅 事件,载重20万吨以上油轮只得绕道印尼的 龙目海峡 ,多航行2000多千米。同时两岸泥沙不断向海峡内淤积,海岸线每年大约向前伸展60~500米。如按此淤积速度,马六甲海峡10内就会消失。因而加强 航道疏浚 和综合治理是艰巨任务。

马六甲海峡的南部水深很少超过37公尺(120尺),一般约为27公尺(90尺),越向西北海底越深,到与安达曼海盆汇合处水深约达200公尺(650尺)。海峡南口有许多小岛,有些小岛的边缘上有岩礁和沙脊,因此阻碍了马六甲海峡南入口的航行。已确定沙脊是由来自 苏门答腊 的河水中夹带的物质淤积而成。

从地质上看,马六甲海峡是巽他陆棚的组成部分,在第四世纪开始阶段(大约160万年前)是一片延绵的低地,自第三世纪后期(大约700万年前)至今似未曾受到过地壳运动的影响,目前的轮廓是因后冰期高纬地区的 陆冰 融化而上涨的 海水浸泡 而成。

马六甲海峡的两岸常可看见 海岸沼泽 ,沿苏门答腊东部的海岸便有一处面积很大、地势低洼的沼泽林。 海峡两岸 均泥沙淤积,大河口附近泥沙淤积外展程度不等,在马来亚沿海,每年泥沙淤积外展幅度约为9公尺(30尺),而到苏门答腊东部沿海则约为200公尺(650尺)。 马六甲海峡地区气候湿热,冬季盛行 东北季风 ,夏季盛行 西南季风 ,年平均降雨量由1,941公厘(76寸)到2,565公厘(101寸)不等。 北半球 冬季,北...

篇5:马六甲作文500字

马六甲作文500字

我们这个暑假到马来西亚玩,到吉隆坡看过后我们准备去马六甲。因为马六甲先后被荷兰人、葡萄牙人、法国人占领过,中国的郑和也曾到过这里,这以前还有一个王国,名为马六甲王朝,所以有许多遗迹。

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马六甲,这个旅游团只有四个人。导游先带我们去了荷兰广场,这个广场上的房子都是红砖砌成的,是英国占领马六甲时里面还有一个荷兰式的教堂,这个教堂也是用红砖砌成的。在中国,很难见到这种基奴教堂。走进教堂,我发现教堂的玻璃是彩色的,最前面是一个像舞台一样的地方,旁边就是传教士讲经说道的地方,地下一排一排的长凳,是人们听传教士讲经的地方,整个教堂就像一个我家门口的风车。

走过荷兰式教堂,导游带我们来到了郑和庙前,里面的屋檐上装有图案,都是把碗摔碎,用摔碎的碗片拼成的,颜色很漂亮,图案有各种各样的。

中午,导游带我们去吃饭。我们吃的是“巴巴袅娘”的饭,这是马来西亚特有的,“巴巴袅娘”是中国的.男人娶了马来族的女人,他们的后代。这种饭有中国饭的味道,也有马来西亚饭的味道。

吃完饭后导游带我们来到英国占领马六甲是留下的炮楼,里面的炮都是真的,不过点炮的线都被封上了。炮塔在一个小山坡上,里面有马棚,也有炮台,现在已经变成旅游点了。

我觉得马六甲有很多各种国家的遗迹,像一个历史博物馆。

篇6: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特点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区别:新加坡海峡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篇7: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是什么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1、战略上: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

2、经济上: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3、军事上: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它为海峡。该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

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二、马六甲海峡历史

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

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过往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大港,吞吐量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三、马六甲海峡气候特征

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属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26℃,年降雨量2000~2500毫米,几乎每天都有降雨。雨是说来就来,但来的快去的也干脆,雨过天晴,风光明媚。

【马来西亚马六甲风景区概述】相关文章:

1.风景区导游词

2.马来西亚环境工程专业

3.马来西亚土木工程专业

4.新疆风景区导游词

5.风景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6.清源山风景区作文

7.蓬莱阁风景区导游词

8.内蒙古风景区导游词

9.滑动轴承概述

10.活动概述

下载word文档
《马来西亚马六甲风景区概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