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2022-10-29 08:21:4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刘尾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欢迎阅读与收藏。

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篇1: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君于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这是什么意思呢?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这是解卦上六爻的爻辞。这个卦,我们先要把卦象弄清楚。雷水解,上面打雷,下面下雨。在台湾大家都熟知一句成语“一雷破九台”,刮台风的时候,碰到打雷,不会长久的。尤其是夏天,遇到雷,雨便慢慢小,再打,雷也小了,风也散了。这是物理作用,雷电的作用把气流排开了。为什么成语要说“一雷破九台”呢?雷雨这个气候,雷碰到冷气团 ,一打雷,一磨擦,气象就转变了,就是这个图案所表示的。所以雷水就解了,就是解散的意思。

这一卦的上六爻,是一幅射猎的图画,如果卜卦卜到这一卦,一定大吉大利。大家知道,一卦有一卦的图案,一爻有一爻的图案,这个图案就很妙了,可以说是一幅很美的动态 画面。

“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公”在古代是代表年龄长、地位高的长者,他也是个领袖。平常所谓的王侯将相,公侯伯子男,都是古时的阶级官秩。“公用射隼”,就是领袖去打猎,看到一只鸟。“隼”在北方就是鹞子这一类的鸟,比鹰稍小,飞得很快,会吃其他的鸟。所有的鸟看到鹞子一来,就胆战心惊怕死了,无论如何都飞不开,逃不掉,被鹞子一叼就叼走了。这位领袖去打猎,看到这个“隼”要把它射下来。“射隼于高墉之上”,“墉”就是用土堆起来的,像高台一样,站在这个最高处,射程就拉近了,假使在平地上射,射程就远得多了。如果你做生意,卜到这一卦,那很好,一定赚钱,你的理想目标会达得到,这是很好的一卦。

孔子对这一卦的解释是这样的,“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有弓有箭,弓箭是要人用的,地位又站得很好,这一箭射去一定命中。现在我们就人生境界来看,一个人有目标、有计划、有准备,站的位置也很好,时机也对。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有工具,做生意要资本,打天下要有军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具血自己的条件才行。其次还要有人,有干部。如果这些人都是老弱残兵,行动不便,那也没有什么用。槍也有,子弹也有,目标也有,就是没有人来射击,或者只有一个一千度近视眼的`老兵,希望他能把鸟射下来,很难!可知一件事业的成功,有目标、有本钱、又要有人才……这样你才有胜算,才有把握。

所以孔子说:“君于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孔子以为一个人要成功一件事业,非要有自己的本事不可。有了学问,有了能力,就是所谓的“藏器于身”。绝不能靠人啊!如果你以为我有几个人帮我做事,你已经注定要失败了,就算成功也是失败的,因为个个天下不是你打来的。要注意“藏器于身”,大家要注意这个“藏”字,深藏不露,还不要表示出来。有器不用可以,但不可无器。

所以当领袖的人要样样都行才可,你不行我都会,才可以当领袖。如果你以为当领袖的人可以不必懂,反正都是别人做的,当领袖的都是无为的,那是你没有把书读通。无为是无不为,没有不能为的。真的要能合拢这个世界,匡救时代的危机,不是任何人都能的。譬如说唐吴兢《贞观通鉴》也一样,那是司马光写给皇帝读的,是当皇帝的作业练习本。

所以千万要注意“藏器于身”,能藏器于身,有智慧,有本事,才能创造你的历史。唐太宗样样都行,谈书法,唐太宗书法好;论武功,唐太宗武功好;论诗,唐太宗诗也比别人高明。那真是天才儿童,样样都好。所以唐代的文化那么盛,因为唐太宗行,才有那么高明的部下,这就在于上边的领导。如果你什么都不懂,你还能当班长?那才是怪事!所以做领袖的,不是笨人能够当的。这是第一,自己要有本事。

第二还要有机会。你有了本事,机会未到,命运未到,我看还是跟我一样,教教书算啦!跷起二郎脚,在茶馆里吃吃茶、吹个牛,还有人听听;如果说评书,还可以混两个钱吃烧饼。你说你本事很大,但这个时代不属于你,命运不属于你,那没有用的。

前天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朋友来聊天,他说他二十多岁时就知道这个时代已不属于他啦!所以拱手拜拜再见。不属于我的,争亦无用。就像打牌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赢钱的希望,但个个也都有输钱的可能,这一张不可知的牌,究竟到了谁的手里?不知道,但是有先见之明的人就知道。这张牌既然不会到我手里了,要我付出太多的代价去碰运气,算算还是划不来,我不干。记得当年读一首唐诗:“泽国江 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劝君莫话卦侯印,一将成名万骨枯。”这是唐人的诗,想想一个人就是成功,这个成功的金字塔也是建立在千千万万个骷髅上的,放下算啦。“劝君莫话卦侯印,一将成名万骨枯”就是这个道理。

做生意也是这个样子。你在股票市场赚了一千万,你可知道多少家都在哭呀!那也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啊!所以古人说“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一家人吃饱了肚子,多少家的人都在仇视你、忌恨你。你在股票市场赚了一亿,说不定有人就因为赔钱,支票不能兑现,让太太去板桥监狱坐牢了。这是个哲学问题,所以一家饱暖,一家发财,就有千百家破财。你一家吃得特别好,别人会妒忌,“格老子,他一家为什么会这么好、那么豪华呢?”所以说一家饱暖千家怨。

“半世功名百世愆”,半辈子的功名富贵,百世,一百代的罪过。虽然这些都是消极的人生哲学,但大家在这些地方都要留意,得意时须想到失意人。这就是我们中国持盈保泰的道理。

同时这也是“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道理。时代不属于我时,明哲保身算啦,时代属于我时,当然也不可坐而不动。如果你放弃时代而不干,同样也是罪过。你不干,别的人上来干的话,也许死的人会更多。从前历史上的人物,因一念之间的慈悲,不忍杀一个人,结果贻误天下苍生。所以孔子说“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动而不括”,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全面的;“是以出而有获”,一件事情不做则已,一做就要有成果。这是孔子对上面这篇文章的结论。

“语成器而动者也”,所以你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先问问自己本身的条件够不够。首先你要“藏器于身”,本身要有本事,有条件,如果你说你有个朋友很能干,有个老师会帮你,那是空的;你说你有个好太太,也靠不住啊!也许明天就跟你离婚了!这些都靠不住,甚至连你自己也靠不住。天下事就是如此,各位千万要注意。所以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是很深刻的道理。然后“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构成了这些条件,便可以“获之无不利”了。

我们看项羽刘邦出来争天下,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但是成功的还是有他的条件的。朱璋当了皇帝,下朝回宫,大腿一跷,跟他太太说:当年当和尚,讨饭都讨不到,几乎自杀,想不到今天会当皇帝。这是真话,汉光武也讲过类似的话,当年出来并没有想过当皇帝,只求自保而已。为了自保,长期地奋斗,时势造成了后来的结果,当然也因为他是“藏器于身”的人。

篇2: 藏技于身美文

藏技于身美文

母亲老了,喜欢念叨过去,但有件事一直鲜活在老人家的话茬里。那时家穷,我们姊妹又多,吃菜成问题。夏天来了,母亲一早焯一盘空心菜,洒上盐,一人一小碗分好,让我们做早餐午餐的下饭菜。吃完早餐,我们各自藏自己的菜,留待中午时下饭。然而,我特立独行,午餐过后,还藏着一点,准备晚饭的时候再吃。结果可想而知,那菜馊了,只好倒掉。

对此,我记忆不深,但母亲心心念念的事不会有误。印象如月,时明时晦,虽说记不得空心菜,但我对母亲藏的发饼,记忆犹新。正月拜年流行送两样礼物,一包冰糖,两张发饼,收礼只收冰糖,那发饼原样退回去,暗合“有送有余情义长”之义。有时,拜年回来的路上,我控制不住,掰发饼吃,大过年的,母亲也不会说啥,微笑默许。只要发饼顺利回到家,母亲就会藏进米缸。那样一来,甚至大夏天,我也能吃到只有过年才有的发饼。

一碗菜一张饼,让我养成藏与掖的习惯,延续至今。藏也好,掖也好,率性而为,悠然心会。我珍藏着父亲一身戎装的英武照,收存了姐姐和我小时候穿过的棉袄,我的各种荣誉证书,来往各地的火车票、飞机票,把余钱存入银行……五花八门的各种藏。给女儿买好零食,会规定一个量,剩下的.藏好,留着慢慢吃。秋收,冬藏。人弃,我赏。

老同学在县城医院当医生,年轻时,他对工作相当不满,一肚子怨气。医生工作累,经常加班,有时抢救病人通宵达旦,熬得人都老了。那时,他最大梦想就是当院长,那样,就不必辛辛苦苦诊治病人。人到中年,去县城医院探望熟人,在病房里与他偶遇。他还是老样子,做医生,不知他那一肚子怨气被岁月消磨了没有。然而,熟人吃惊地望着我问:“你和李院长认识?”没等我开口,老同学抢先回答:“当然,我们是老同学。”看来,我判断有误,他不再是一名普通医生,如愿地当上了院长。问题来了,他当年不是讨厌诊治病人吗?怎么当上院长,还坚持工作呢?同学说:“年轻时不懂事,只想贪图轻快,不想行医。现在才知道,我存再多钱,不如将精湛医术藏在身上,走到哪也吃喝不愁。这是任何人也夺不走的真本领。”

我想起一位中学校长,公务繁忙,本可不上讲台,但他坚持每周要上几节课。他说:“哪怕当再大的领导,教书也不能丢。这是永远的饭碗。”我突然开悟:藏什么都不如藏技在身。偶读一句话:“历史总冷静得恐怖。它静静地看着你做每一件事,种下每一个因,一步一步走向注定属于你的位置,得到属于你的一切,然后再冷静地把属于你的果一个个摘给你。”换个说法:“与其藏金于屋,不如藏技于身。”藏金于屋,金会消散;藏技于身,技伴终生。藏是因,不同的藏法,会得不同的结果。《周易》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怀才有时像怀孕,到了一定时候,自然为人所瞩目啊。

功成名就,不为功名所累;才高八斗,日进斗金,不为才和财所困,依然藏技于身,精进自己的技艺,如是这般,自会进入自由王国和人生佳境,生命渐至圆融。

篇3:易经讲解: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易经讲解: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鹤是很稀奇的动物,在我们中国是一种长寿鸟,起码活一千多年。有人打坐练气功、练呼吸,道家就有一派是模仿白鹤的。

鹤鸣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这是中孚九二爻的爻辞。孔子对这四句话,提出了他的心得报告:中孚的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兑,兑为泽,合起来为风泽中孚,在《易经》卦序上,为第六十一卦。中庸的道理就是由中孚来的。中孚是由坤卦变来,孔子在这里引用中孚卦九二爻的爻辞,提出了他的心得报告。

“鹤鸣在陰”,鹤在中国大陆 东北、西北都有。最近看到大陆 的资料,红顶的鹤(顶上是红的,全身是白毛)现在全世界只有九十几只了,大概东北还有几只。

鹤是很稀奇的动物,在我们中国是一种长寿鸟,起码活一千多年。有人打坐练气功、练呼吸,道家就有一派是模仿白鹤的。

据说鹤的`呼吸是在体内循环,究竟是不是这样,要找动物学家问问才知道。白鹤在晚上睡觉时,鼻子是对着屁股的,气在体内顺着任督二脉循环,所以它能够长寿。

《诗经》上有首诗说:“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大家要注意,我们中国文字的运用,过去是不能马虎随便的。例如形容动物的叫声,鸟是叫、鹤是鸣、龙是吟、老虎是啸、狮子是吼、猿是啼、狗是吠,统统不同。“鹤鸣在陰”,陰是看不见的地方,一只白鹤在看不见的地方叫,鹤叫是很难听到的。

鹤的声音有两种,飞的叫“唳”,如鹤唳九霄、长空鹤唳、风声鹤唳,是非常尖锐刺耳的,像打炸雷或者很好的铜锣的声音一样,尤其在高山上听到,那真是别有情味。“鹤鸣在陰”,鹤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叫,“其子和之”,小鹤听到了便跟着叫,马上就答复了,就是这样的画面。

下面一句“吾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我有很好的酒,好朋友你来,我们两人来共饮,喝得醉醺醺的最痛快。这四句话,可以画成两幅图案画。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爻辞是周公作的。

周公为什么在中孚卦九二爻里,出现这两个图案,为什么要用鹤鸣——用叫的白鹤呢?为什么不用鸭子呢?如果用“鸭鸣在水,其子呷呷之”,可以不可以呢?也可以啊!为什么一定要“鹤鸣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呢?我们现在把它一齐改成“我有好酒,格老子与你喝之”,可不可以呢?好像也可以。

假设我们画一个卦象,白鹤怎么从这个卦象出来呢?我们看中孚就知道了。中孚卦的二三四爻就是震卦,说卦震为“鹄”,“鹄”是古鹤字,这就是二爻鹤的卦象。第二爻这只鹤是公鹤呢还是母鹤?便要大家来判断了。

答案是母鹤,不是公鹤啊!为什么呢?“鹤鸣在陰,其子和之”,我们在乡下就可以看到了!母鸡一叫,一群小鸡就来了;公鸡再叫,小鸡也不理它。

同样地,母牛一叫,小牛便也跟着叫了,母牛跟小牛会对叫,尤其是天黑要归圈的时候。所以“鹤鸣在陰,其子和之”,你可看出母性的慈爱,不要把它当成公鹤,而且这只鹤不是飞的鹤,是躲在山背后、树背后或者看不见的地方。小鹤呢?还站在山岗上,听妈妈一叫,“其子和之”,便跟着叫了,而且向妈妈那里跑去。

如果是牛叫呢?小鸡也不会和之,小鹤也不会和之。这个“和”的现象,出现在卦象的什么地方,将来我们研究到中孚卦的时候再研究。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跟着这个画面,就可以了解到《易经》的人生境界了。我有好酒,好朋友来,我们一起喝;我有好东西,请大家来吃。这是《易经》中孚卦,孔子在这里把它引用到人生哲学上去了。

【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相关文章:

1.易经讲解:退藏于密

2.易经讲解:活子时的奥秘

3.易经讲解:非所困而困

4.易经讲解:孔子的宗教哲学

5.易经讲解:其亡 其亡 系于苞桑

6.青涩的恋情只能藏于梦中散文

7.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语文素养,藏于墨香

下载word文档
《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易经讲解: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