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论文

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论文

2022-11-08 09:11: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米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论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论文

篇1: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论文

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的意义。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中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室中实施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为(96.24±3.79)分和满意度为(95.13±3.25)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实验组焦虑评分和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11.62±4.23)分和(2.92±1.13)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细节护理手术室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不仅需要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顺利进行,同时需要避免术中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随着医疗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法律意识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的护理要求随之提高,手术室护理不再仅局限于技术操作,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本文通过分析70例患者临床资料,讨论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月~月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2.69±3.78)岁;按照手术类型划分,普外科手术14例,泌尿外科9例,妇科7例,产科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3.95±3.23)岁;按照手术类型划分,普外科手术13例,泌尿外科7例,妇科8例,产科7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认知能力正常。同时排除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高血脂、肝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疾病。2组患者上述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主要包括[2-5]:(1)正性暗示性语言: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患者进入手术室,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动作和语言均应轻柔,介绍手术室环境,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操作前向患者介绍各项操作情况,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实施麻醉,必要情况下同麻醉师交流,通过积极语言,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护理人员、麻醉师、医师共同完成暗示语言,提高患者对正性暗示语言的信任度。护理人员握住患者双手,提高患者安全感,并通过适当的眼神表情缓解患者不良情绪。(2)细节护理:保证手术室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注意局部保暖。遮挡患者隐私部位,尊重患者。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尽量保证患者舒适的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情绪变化,患者嘴唇干裂应及时润湿。手术后护理人员清理血迹,配合医师包扎,应用消毒液或温盐水清洗干净,放置引流管,患者清醒第一时间向患者告知手术情况,和麻醉师一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同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术后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舒适度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差异。运用HAMA分析患者的焦虑程度,其中得分<7分表示患者无焦虑,得分为7~14分表示焦虑情绪,得分>14分表示严重焦虑情绪[6]。运用VAS对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评分,得分0分表示无疼痛,得分10分表示剧痛[5]。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舒适度和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舒适度(96.24±3.79)分、满意度(95.13±3.25)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焦虑、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为(11.62±4.23)分,术后疼痛评分为(2.92±1.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但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患者术前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强烈的应激反应可导致患者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发生变化,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增加感染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严重甚至产生不良反应[7-8]。手术室护理不当可对患者产生伤害,造成患者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难度。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正性暗示语可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手术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较传统的安抚更加具有针对性,对患者的心理及行为进行诱导,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医护人员在交谈中不直接表达观点,通过委婉和隐蔽的方式向患者传达手术信息,提高患者认同度,同时使患者在心理获得安全感[9]。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手术室正性暗示语及细节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和术后疼痛,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手术患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芳 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许斌,侯琳,宋玲,等.手术室医护合作实施“正性暗示语言”对患者术前恐惧及术中心率血压的影响[J].护理学报,,20(4B):5-8.

[2]刘萍,黄敏贞,辜雄军.手术室医护人员使用正性暗示语言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46(5):482-484.

[3]翁云平,杨少华,张瑜敏,等.正性暗示语言对手术患者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6):148-149.

[4]陈晓晶,原英姿,姚晓丽.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74-176.

[5]毛怡欣.正性暗示对手术室患者术前手术应激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61-1963.

[6]陈水凤.细节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12(2):226-227.

[7]米红梅.细节护理对手术室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335-336.

[8]邹娟,晏继红.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方法和效果的分析[J].求医问药,2013,11(6):250-251.

[9]傅菊红,梁柳芳.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771-772.

篇2:手术室细节护理效果探析论文

手术室细节护理效果探析论文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将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提升护理安全性的效果。方法以我院11月至7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性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提升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细节护理;安全性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危重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都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因此在手术室中对于护理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去;本次研究就将以细节护理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常规护理比较的方式,分析其作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整体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我院2011月至207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41.8±3.2)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16.4±10.9)min;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符合分组研究的基本要求。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手术室细节护理,方法为:

(1)术前心理干预,从临床实践来看,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的病理知识,再加上对于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的担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应将手术治疗的目的、必要性、手术流程和手术室环境等基本信息告知患者,消除其由于未知而引起的负面心理[1];其次,护理人员可通过成功治疗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对于传染性疾病患者,要遵照医嘱严格执行相应的隔离措施[2];

(2)术前细节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根据手术类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对相关仪器和设备的功能进行查验;其次,在引导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再次告知患者,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在实施麻醉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通过眼神和表情给予其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压力,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手术室监护与操作,首先,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尽可能控制力度,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应;其次,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进行调控,部分涉及患者隐私的操作,要尽量减少皮肤的裸露,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3];再者,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分享手术进程,以平稳其情绪;所有手术操作完成后,做好残留血液的处理,并帮助患者整理好衣物,然后送入相应的.病房中。

1.3观察指标。通过对消毒隔离、器械准备、设备评分及护士配合四个环节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每一项总分25分,分数越高则提示相应的安全指数越高;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体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别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显示,在消毒隔离、器械准备、设备评分及护士配合四个环节的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详细数据参见表1。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n=30)对护理服务评定为满意24例、较满意5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n=3)对护理服务评定为满意19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为83.33%;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9.8864,P=0.0016)。

3讨论

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个细微环节的处理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次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手术室细节护理,相比于传统护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即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对整个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情况进行提早干预和预防,进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护理操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比较来看,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这也提示了手术室细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刘红.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908.

[2]朱学玲,常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04:246-247.

[3]于琼.浅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235-236.

[4]杨会仙.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13:102-103.

篇3:手术室细节护理效果分析论文

手术室细节护理效果分析论文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安全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手术室护理具有护理时间长、工作量大、风险性高等特点,因此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护理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护理的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细节护理是一种旨在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做细、做精、做好,避免手术室风险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力求高质量、高安全性的手术室护理服务。本文选取7月至年7月收治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和常规护理加手术室细节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加细节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7月至2014年7月收治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51.69±4.31)岁,观察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在24~73岁之间,平均年龄(52.54±4.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护理的主要内容有:①根据患者手术类型的不同制定详细的手术室护理流程,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将手术护理工作落实到位;②术前护理,在手术开始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注意事项等,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术前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手术的治疗的信心,同时做好手术器械的检查工作,确保手术器械都经过消毒,且能够正常使用;③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及时的询问患者的情况,与患者进行沟通,以语言或动作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增加患者的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在麻醉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不必要部位的暴露,同时尽量缩短麻醉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的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通知手术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④术后护理,在手术完成后及时地将患者的血迹进行清理,对患者术口进行清洁时要耐心、认真,做好手术器械的清点工作,避免出现手术器械遗留患者体内情况的发生,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3评价指标

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等四个方面,每项分数均为0~25分,各项的总和为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满分为100分。同时调查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情况

观察组在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和护理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项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中满意为74例,基本满意13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中满意为69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93.33%,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危险性较大,因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改善,细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手术室护理中的细节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和安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避免了手术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通过细致的准备、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工作的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促进护理工作健康的发展。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手术室细节护理,在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和护理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篇4:手术室细节护理安全性效果分析论文

手术室细节护理安全性效果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升的作用。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1月~1月收治66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者为1组,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中,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则为细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患者的护士配合技能评分、仪器设备评分、器械准备评分及消毒隔离评分均明显较高,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性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护理工作也较为重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性质为有较大的风险性、工作繁重、技术要求较高且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因此采用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至关重要[1]。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细节护理干预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对提升护理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采用抽签分组方式201月~201月收治66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者为1组,其中对照组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最高年龄患者为64岁,最小年龄患者为20岁,中位年龄为(39.2±2.5)岁,最长手术时间为285min,最短手术时间为3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28.2±10.5)min;实验组包括19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最高年龄患者为65岁,最小年龄患者为21岁,中位年龄为(40.2±2.1)岁,最长手术时间为285min,最短手术时间为3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28.5±10.2)min,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资料中的基本信息,结果显示P>0.05,差异并不显著,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研究中对比数据有较强的可比性,参考价值较高。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即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常规护理等,而实验组的护理方法为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3评价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器械准备及消毒隔离进行评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对比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整合,其中研究结果中各项评分均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验证方式为t验证,而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用(n,%)表示,验证方式为χ2验证,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值进行判断,若P值小于0.05表示差异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安全性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患者的护士配合技能评分、仪器设备评分、器械准备评分及消毒隔离评分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67%,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心理护理干预

手术患者在面对手术时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比如紧张、担心、恐惧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对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将手术室环境向患者详细介绍,并将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提升患者对手术室的了解程度,针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将其不良情绪消除[2]。同时,利用成功案例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将其情绪进行缓解,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将其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升。

3.2术前护理干预

手术当日患者要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进入手术室,并将术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提升麻醉的配合度;在患者进行麻醉时,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多鼓励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促进顺利进行麻醉[3]。另外,医护人员可通过表情、眼神暗示给患者,安慰患者,对其心理压力进行缓解。

3.3细节护理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用轻柔的动作进行操作;对手术室湿度和温度进行适量调节,手术室要保持安静,避免患者在手术中有不适感产生;在手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主要包括血压、心跳、呼吸等;在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将术中残留的血迹清理干净,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将衣物整理好,并核对好患者的资料,并将其送回病房[4-5]。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显示:细节护理不但提升了护士配合技能评分、仪器设备评分、器械准备评分及消毒隔离评分,同时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4(12):57-60.

[2]罗利平.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影响[A].//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C].2015:1-1.

[3]王永.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9(24):255-255,256.

[4]杨美兰.浅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219-220.

[5]王亚丽,徐燕萍.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5,23(29):236-236,237.

篇5:手术室细节护理安全意义研究论文

手术室细节护理安全意义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方面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240例,按照护理方法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120例,比较护理差错事件、感染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0.83%(1/120)低于对照组12.50%(15/120),患者满意率98.33%(118/120)高于对照组87.50%(105/12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对提高护理安全水平与患者满意率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细节护理

作为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细节护理强调贯穿于所有护理环节中,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手段。特别对于手术室护理,本身有较多的安全隐患存在,若护理不当,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中,引入细节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240例,其中男150例,女90例,年龄26~68岁,平均(45.5±16.5)岁,手术类型以骨科手术、胆囊切除术以及胃肠手术为主。将患者240例依据护理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如手术类型、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如器械准备、清洁消毒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措施,具体实施过程包括:①术前细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做好仪器设备检查工作,且注意明确相关医务人员工作标准与责任。同时,术前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进一步在患者护理服务上加强,如向患者讲解关于手术流程、手术人员、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手术室环境等,或者举出与患者手术相关的成功病例,有助于治疗信心的建立;②术中细节护理,该部分护理内容较多,要求从细节上进行强化,如对于手术患者,确保保温工作落实到位,静脉补液以35~37℃较为适宜,或将恒温水毯盖在患者身上;若术中需进行擦拭或止血,选用由温盐水浸泡后的`辅纱。同时,护理人员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对于裸露的肢体、隐私部位加以遮盖。加强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尿量等,安慰鼓励术中清醒的患者,不讲与手术无关的话。另外,术中细节护理要求按照相关的清点制度执行,如六查、十二对、四到位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其中护理差错事件主要以器械敷料准备不全、术中记录不准确以及药物错用等为主,手术感染主要为切口感染。另外,利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调查内容以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基础操作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整体质量等为主,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与非常不满意,将满意与非常满意例数纳入满意率范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与感染率

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0.83%(1/120)低于对照组12.50%(15/12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率比较

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8.33%(118/120)高于对照组87.50%(105/12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本身有一定特殊性,相比其他科室,风险高、工作量大且专业性较强,若在护理安全上难以保证,很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影响。实践研究发现,细节护理方法应用下,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可起到重要作用。从其实施的要点看,主要表现在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方面,如术前相关检查工作与患者心理干预的落实、术中保护隐私和保暖措施的落实、良好的手术配合以及术后患者体征变化的观察等,既可保证护理安全,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2]。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对提高护理安全与患者满意率可发挥重要作用,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2]陈娟.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意义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7):84-85.

【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1.手术室护理论文

2.手术室护理年终总结

3.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

4.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探讨论文

5.摄影的视觉语言及意义论文

6.手术室论文

7.流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管理论文

8.手术室护理工作计划参考

9.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

10.人性化管理在护理中的性论文

下载word文档
《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