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Beatrixxxx”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欢迎阅读!
篇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是和唯物史观的制定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强调了历史是工业史,是物质生产的历史;他探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五形态”理论;他还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等.由此,马克思创立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同时,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分析始终是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的理论基础.
作 者:王建军 汪玉娣 Wang Jianjun Wang Yudi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刊 名:铜陵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LING COLLEGE 年,卷(期): 2(2) 分类号:A811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 唯物史观篇2:试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试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本文从思想意义和理论基础诸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
作 者:王建军 汪玉娣 WANG Jian-jun WANG Yu-di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刊 名: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O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13(1) 分类号:B03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 地位 唯物史观篇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告诉我们: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进程,其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它是资本主义的首创,这种首创性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却又是一个人类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过程,其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全球化的一把钥匙.在理论上我们要认识到全球化具有客观和主观二重性,在实践上要牢牢把握参与全球化的主动权,要努力倡导建立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鉴于全球化的历史和逻辑终点必然是共产主义,我们赞成全球化.
作 者:张登文 李跃新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刊 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5(2) 分类号:A81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全球化篇4: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不仅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首创了唯物主义地解释“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先河,科学地全面地阐述了他的“世界历史”思想。 首先,马克思指出,世界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马克思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正是从这一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马克思首次找到了解开“世界历史”之谜的钥匙。马克思写道: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作 者:刘晓玲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 刊 名:湖湘论坛 英文刊名:HUXIANG FORUM 年,卷(期): 15(6) 分类号:A81 关键词:篇5: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近些年来,全球化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所谓“全球化”,目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全球化泛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产生以来,至今仍在继续的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日益拓展和加深的过程;狭义的全球化则特指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一体化趋势。考虑到“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这一事实,本文倾向于后一种用法。这种用法有助于说明“全球化”在当代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渐进历史过程,是世界现代化的最新阶段,它为每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人们作出审慎的选择和回答。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认识、分析全球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概念
今天的全球化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马克思就曾把他所处的时代概括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一时代的产物和理论表征,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打破狭隘地域性限制的“世界性”或“国际性”特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88、86、88-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样,马克思就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著名命题。
《共产党宣言》形象地描绘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整个世界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生动画面:“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同上书,第276、291页。)
在当代,马克思当年所描绘的“世界历史”进程大大加快了,以致全球化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而强烈的关注。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商品流通,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资本是天生的国际派。正如马克思所描绘的,奔走于世界各地的资本家、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日益成为世界性的。其次是现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普及与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具有普遍性。相应的科学技术要求相应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应的认识和思想方法,从而造成了不同社会的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互相理解和接近。近些年来,包括信息网络技术在内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更使整个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
[1] [2] [3] [4]
篇6: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于今天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集中表现在使世界历史的.研究达到了-个新境界,并开拓了观察社会历史的新视野;其实践价值集中表现在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作 者:乔水舟 李敏 作者单位:乔水舟(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李敏(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 14(6) 分类号:A811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思想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篇7: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路向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路向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主要工具和方法.该理论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路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不存在所谓单线论或多线论,而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作 者:刘勇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225002 刊 名: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NANNING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年,卷(期): 17(2) 分类号:A81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世界历史 图式篇8: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最早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较为系统地加以展开.他以唯物史观为根源, 在批判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用于分析和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其实质是: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产物的世界历史,虽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而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基本前提.
作 者:曲红梅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4 30(2) 分类号:B0-0 K01 关键词:世界历史 交往 共产主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