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25《夜莺的歌声》

25《夜莺的歌声》

2022-11-20 08:25:2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九九加油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25《夜莺的歌声》,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25《夜莺的歌声》,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25《夜莺的歌声》

篇1:25《夜莺的歌声》

师:夜莺,这是什么东西?

生:是一种鸟。

师:对,看我写字。(板书“夜莺的歌声”)看这个题目好像是说一只夜莺在唱歌,是吗?(生答是)你们读过课文没有?啊,读了三四遍。你们读的时候发现没有:这篇课文跟别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谁发现了,什么不一样?

生:课文中人物的名称都是用动物来代替的。

师:谁同意他的说法?(无人举手)他可能是说,那德国军官问那个小孩子“这里还有人吗?”小孩子说,有麻雀、乌鸦等等,他说了一些鸟儿,是不是这样想的?(生答是)是可以这样想。这是那个小孩在戏弄德国兵。谁还看出别的不一样之处?

生:这篇课文分开了几节?

师:分成了几节?它有标志吗?

生:没有。

师:没有标志你怎么看出它分了几节?

生:因为它节与节之间隔开了一行。

师:你不是说没有标志吗?隔一行,再开始下一段。这是不是一种标志呢?(生答是)对,这叫“隔行分段”。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学生看书)

生: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师:你们浏览一下――你们不是已经读了三、四遍吗?现在浏览一下第一段,看它写了什么事?(学生看书)那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第一段是写一次战斗结束后,一队德国军发现一个小孩子在河边吹口哨。

师:你的意思是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孩子?这一段的产人公应该是谁?

生: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小孩子,并让他带路

师:要按你这样的说法,主人公还是德国人。整篇课文的主人公应该是谁呢?

生:应该是那个小孩子。

师:那么你说各段的意思时,都应该站在小孩子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生:这一段讲小孩子被德国兵发现了,他们让小孩子带路。

师:小孩子愿意不愿意让德国兵发现?

生:愿意。

师:那么他是被动地被发现吗?这样.总结第一段的意思行吗?如果说小孩子是主动地,想让德国兵发现,那应该怎么说?

生:小孩子让德国兵发现,并给他们带路。

师:呀!这小孩子是“汉汗”!(笑声)

生:小孩子故意吹口哨让德国兵发现。

师:这是他在干什么?

生:他准备带德国兵到游击队的埋伏地,让游击队消灭他们。

师:意思说对了,就缺一个词: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小孩子引诱敌人让他们被消灭。

师:要是用两个字来说的话,这叫什么?

生:诱敌。

师:对啦,就这么一个词。(板书“诱敌”)再翻翻第二段,这回好说了,小孩子在做什么?(学生读文)他在前面走,敌人在后面跟着一直走进埋伏圈。这叫什么?

生:带路。

师:对。(板书“带路”)第三段讲什么?

生:讲小孩子让游击队歼灭敌人。

师:如果还要用两个字(指板书)写上,该写什么?

生:歼敌。

师:对不对?(生答对,教师板书“歼敌”)第四段?第二天他又跑到村口的岔路口吹起口哨了。他又去干什么?

生:又去诱敌。

师:“又去诱敌”黑板上该怎么写?

生:又诱。

师:“又诱”?有点别扭,意思对,把“又”字再换一个字。

生:再诱。

师:对再诱。“又诱”也讲得通,但把两个同声的字放在一起读起来绕嘴,也不好听。换成“再诱”。(板书“再诱”)他就这样用他的口哨声引来了一群又一群的敌人,带到埋伏圈里,让游击队把他们一群又一群地歼灭。小孩子能干不能干?

生:能干。

师:他凭着什么去诱敌的?看课题,就凭着他模仿夜莺的歌声。这孩子很了不起。我们再仔细看一下第一段,小孩子和德国军官有几次对话?你觉得哪一句最精彩?说了那么多话,当然都是应答如流。找一句最精彩的。

生:(读文)小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师:这就精彩了?你们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到山上去放羊,他想逗人家玩,就喊“狼来了,狼来了”,结果人们上去救他,却发现什么也没有。第二次他又喊,人们又上去了。又什么都没有。第三次真的狼来了,他喊“狼来了,狼来了!”“野兽来了,野兽来了!”这不都一样吗?你怎么认为这个就精彩了?

生:这是小孩子在骂德国兵的。

师:是骂德国兵的,而且是婉转的,但又是面对面地骂他“你是野兽,你是野兽!”可那个德国军官却怎么样啊!有口...

生:难言。

师:是啊,有口难言,有口难辩。所以你认为很精彩,是吗?(生答是)骂敌人是野兽。看我写(板书“斥”),斥,什么叫斥?(生答斥责),什么叫斥责?生答:很狠地批评,(狠狠地骂)骂谁呢?(板书

“敌为兽”)斥敌为兽。他就说了一句话吗?你们看他说的那些话,都怎么样啊?

生:都很巧妙地躲开了敌人的盘问。

师:那你把那些对话都来读一下。(生读文)小孩子说的麻雀,乌鸦、猫头鹰是真的那些鸟儿,还是说敌人是乌鸦、猫头鹰?

生:敌人。

师:这可错了。他是说真的鸟儿。他故意说一些真的。让敌人看作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说小孩话,就不怀疑他了,是吧?他是在和敌人打岔、兜圈子。从小孩子整个应答的过程来看,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他的表现吗?

生:巧妙。

师:可以,还有吗?

生:(数人答:奇妙、机智、新奇、奇特、机巧、奇异、又奇又巧等)

师:看来你们对“巧”和“奇”两个字最感兴趣。大家看黑板,我这里已经写了“斥敌为兽”,如果用“奇”字,该怎么往下写?

生:写“对答奇”。

师:很好,很好。还有别的吗?

生:写“应对奇”。

师:“应对”不是和“对答”一样的意思吗?

生:写“应对”更像写诗。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师:有意思,他看出来我想写成诗,说“应对”有点文言的'味道,古香古色的,有点古味儿。好,我们就按他的写。(板书“应对奇”)再想一下,我要是想写“巧”字,谈怎么写?

生:写“巧安排”

师:编得挺好,但小孩子并没有安排什么,只是在和敌人巧妙地应答,对话。

生:写“应对巧”

师:不太好,一是和刚才“应对奇”太相似,二是念起来不顺口,“应对巧”,听,都是往下压的语调。

生:写“巧对答”

师:也不太好。看我写一个怎么样?(另外板书一行“斥敌为兽巧周旋”)“周旋”懂吗?就是用说话和敌人怎样?(用手做绕圈子的动作)

生:绕圈子。

师:对了!和敌人绕圈子说话。这一下我们的任务可重了,每段都得写两句,最后出来两首诗?好吗?(生答好)好是好,可是难啊!希望大家努力,把这两首诗写出来!现在开始再看第二段“带路”,孩子继续和敌人周旋。这一段文字少,很短,应该好搞一些,你来读一下吧!

(学生朗读课文)

师:孩子一边走一边学鸟叫,还用手打树枝,拾松果(做动作)你们觉得孩子怎么样?

生:小孩子什么也不怕,从从容容,叫敌人不怀疑。

生:这一段小孩子又说敌人是蘑菇,洋蘑菇。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德国军官问小孩这里有游击队吗?小孩装傻,说(读文):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一边装傻,一边就把敌人又骂成了蘑菇。

师:很好,这一小段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联系后面的课文想一想。

生:最重要的是他学夜莺和杜鹃叫。这是他和游击队约定的暗号。夜莺叫一声就代表一个德国兵,杜鹃叫一声代表一挺机关枪。这是小孩子在给游击传递情况,敌人的情况。

师:也可以叫敌人的情报,敌情。很好,她把下一段的意思也讲得差不多了。那么这里怎么写(指黑板)?

生:写“学了夜莺学杜鹃”。

师:不简单,七个字写出两种鸟,但没有说明这鸟儿在叫。

生:写“夜莺唱完杜鹃叫”。

师:好多了,但写诗得押韵,我给你们改两个字。(板书“夜莺唱罢杜鹃啼”)行吗?(生答行)“罢”就是唱完了,也有一点古味儿,“啼”当然就是叫了,这就和上一

句的“奇”押韵。还有第二首诗呢,上一行最后的一个字是“旋”,怎么写押韵?

生:就写我刚才说的“学了夜莺学杜鹃”。

师:韵是押上了,但还是没说出鸟在叫啊!让它们叫起来。

生:写“夜莺唱罢..唱杜鹃”。

师:很好,只是两个“唱”有点重复。我还给改一字。(板书“夜莺唱罢鸣杜鹃”。鸣、叫、啼意思差不多,可以吧?

生:可以。

师:刚才说小孩子给游击队送情报,送到没有?

生:送到了。

师:(板书“情报送达”)这样写行吗?(生答行)情报送到后,怎么样?

生:敌人被歼灭了。

师:孩子怎样了?

生:孩子不见了,他听见口哨声,也是暗号,就钻到密林中去了。

师:我这里(指板书“情报送达”后面)写什么?写“敌被歼”还是写“人不见”,孩子不见了,哪个好?

生:我觉得哪个都行。(众笑)

师:好吧,我们两首诗各用一个。(有学生举手)

生:两个都用,第一首诗就又不押韵了。

师:说得好,动了脑筋。但是我告诉你,诗的第一、二、四句要押韵,第三句可以不押

篇2:25《夜莺的歌声》 之三

传递情报

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5《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25《夜莺的歌声》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教室内学生分四个小组围坐)

师:今天我们这样坐在教室里,跟平常不一样。你们意识到什么了?

生:小组学习。

师:对啦!小组学习,然后小组擂台赛。今天上课我只讲二十分钟,跟大家一起学二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就你们自己学了,行吗?(学生:行)好的。大家一起说,今天讲的课题是什么?

篇4:25《夜莺的歌声》

师:夜莺,这是什么东西?

生:是一种鸟。

师:对,看我写字。(板书“夜莺的歌声”)看这个题目好像是说一只夜莺在唱歌,是吗?(生答是)你们读过课文没有?啊,读了三四遍。你们读的时候发现没有:这篇课文跟别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谁发现了,什么不一样?

生:课文中人物的名称都是用动物来代替的。

师:谁同意他的说法?(无人举手)他可能是说,那德国军官问那个小孩子“这里还有人吗?”小孩子说,有麻雀、乌鸦等等,他说了一些鸟儿,是不是这样想的?(生答是)是可以这样想。这是那个小孩在戏弄德国兵。谁还看出别的不一样之处?

生:这篇课文分开了几节?

师:分成了几节?它有标志吗?

生:没有。

师:没有标志你怎么看出它分了几节?

生:因为它节与节之间隔开了一行。

师:你不是说没有标志吗?隔一行,再开始下一段。这是不是一种标志呢?(生答是)对,这叫“隔行分段”。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学生看书)

生: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师:你们浏览一下――你们不是已经读了三、四遍吗?现在浏览一下第一段,看它写了什么事?(学生看书)那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第一段是写一次战斗结束后,一队德国军发现一个小孩子在河边吹口哨。

师:你的意思是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孩子?这一段的产人公应该是谁?

生: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小孩子,并让他带路

师:要按你这样的说法,主人公还是德国人。整篇课文的主人公应该是谁呢?

生:应该是那个小孩子。

师:那么你说各段的意思时,都应该站在小孩子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生:这一段讲小孩子被德国兵发现了,他们让小孩子带路。

师:小孩子愿意不愿意让德国兵发现?

生:愿意。

师:那么他是被动地被发现吗?这样总结第一段的意思行吗?如果说小孩子是主动地,想让德国兵发现,那应该怎么说?

生:小孩子让德国兵发现,并给他们带路。

师:呀!这小孩子是“汉汗”!(笑声)

生:小孩子故意吹口哨让德国兵发现。

师:这是他在干什么?

生:他准备带德国兵到游击队的埋伏地,让游击队消灭他们。

师:意思说对了,就缺一个词: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小孩子引诱敌人让他们被消灭。

师:要是用两个字来说的话,这叫什么?

生:诱敌。

师:对啦,就这么一个词。(板书“诱敌”)再翻翻第二段,这回好说了,小孩子在做什么?(学生读文)他在前面走,敌人在后面跟着一直走进埋伏圈。这叫什么?

生:带路。

师:对。(板书“带路”)第三段讲什么?

生:讲小孩子让游击队歼灭敌人。

师:如果还要用两个字(指板书)写上,该写什么?

生:歼敌。

师:对不对?(生答对,教师板书“歼敌”)第四段?第二天他又跑到村口的岔路口吹起口哨了。他又去

[4] [5] [6] [7]

篇5:25《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一

25《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旷、蠢、灶、蘑菇、岔。

2.新词: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垂头丧气、轻蔑。

3.理解重点句:

(1)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2)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二)难点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三)解决办法

采用教学时先以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再了解时代背景,深化的读加以理解。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回答课文中设计的问题,勾画重点词句。

(二)听录音,朗读训练。

(三)前后位、同位讨论。

(四)几名同学上前表演。

(五)质疑问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加强朗读。

(二)整体感知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正音:削xiāo 空kòng 塞sāi

解词:轻蔑:轻视,看不起人。

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宛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

搭拉:向下垂。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自悟。

(2)简介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

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

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

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

4.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

5.布置作业 。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词。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

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2.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

(无声――夜莺叫――小孩叫――注意听――发现)

3.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4.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

(二)阅读第二段

1.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

(孩子机智灵活,既向游击队传递了情报,又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

2.当问孩子有无游击队时,孩子怎样回答的?画在书上。

3.讨论:

篇6:夜莺的歌声

夜莺的歌声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感染;

3.初步领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愿意听吗?大家仔细听一听,谁在唱歌?是的,在寂静的田野上,在茂密的树林里,这歌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是那样的宛转悠扬。如小溪流水,似鼓乐丁冬,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夜莺宛转的啼鸣,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夜莺的歌声”。(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怎么理解它的呢?(一个化名夜莺的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检查预习

1.指读全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叫夜莺的男孩把一群德寇引向游击队的埋伏圈,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帮助游击队报送有关敌人情报的?你从中体会出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抓住重点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夜莺是个勇敢、机智、热爱祖国、仇恨敌人。沉着冷静的孩子。

(1)夜莺会用白桦皮做成口哨,会学夜莺和杜鹃叫。

“他坐在离德国兵很近很近的地方”说明他是主动和敌人接近的。

当孩子把口哨递给德国兵时,“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说明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

(2)当德国军官问他“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了吗?”“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这是夜莺在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沉着。)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就都跑了。”

(这里的野兽其实指的是德国强盗。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德国军官轻蔑地认为它是蠢东西,其实德国军官自己才是真正的蠢东西。因为夜莺骂他们的话他都没有听出来。)

(4)夜莺在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后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这句话讲他好像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天真自然,这样做实际是在迷惑敌人,使他们觉得他只不过是个顽皮、贪玩的孩子,以取得的敌人的信任。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5)“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敌人问树林里有没有游击队,孩子用话岔开,用蘑菇来回答,答非所问,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6)夜莺用夜莺和杜鹃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

(从这里可以想见用这种办法已经不是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7)“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

(夜莺刚刚听到信号动作极快,钻进树林里。也说明夜莺对这里的环境极为熟悉。也正是由于夜莺准确的传递情报,才使游击队员充分地做好了战斗准备,最后彻底地消灭了敌人。)

(8)大家想一想,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3.此时,你最想对小夜莺说些什么?

(四)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

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是互相照应的的关系。

你从哪看出来的?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1.把《夜莺的歌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围绕大家共同提出的主旨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以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读中理解,理解中感情朗读,读思交融。学习首尾照应写法。

夜莺的歌声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7:《夜莺的歌声》读书笔记

今天,我们学习了《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事情。掩卷沉思,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小夜莺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当我开始朗读了一遍,我自己也走进了故事中,与小夜莺一起去战斗了。当时我就想:如果我自己是小夜莺那该多好啊!《夜莺的歌声》写出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帮助德国游击队打胜了德国兵。这只我很羡慕小夜莺的一点,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优点在“小夜莺”身上发生。一开始,军官叫“小夜莺”过来时,小夜莺却很勇敢的想军官走过去,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当缩头乌龟了。当我看见军官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时,我这时肯定被吓哭了,可小夜莺还是那么机智勇敢,当军官问我问我任何问题的话,估计要是我在场,肯定是一声都不敢出,可小夜莺却很自然地回答了军官。

我也觉得“小夜莺“不仅勇敢,而且还很聪明。他根据用麻雀、乌鸦、猫头鹰和野兽来骂敌人,不但不会被敌人发现,还表达了”小夜莺很憎恨敌人,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小夜莺根据他学会的鸟叫,传给游击队信息,让游击队知道情况打败德国兵。小夜莺是多么地机灵啊!你看,课文里写道“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多么地快,可以说得上“说时迟,那时快”,身手敏捷这个词难道不能用在他身上。想想自己平时是怎样锻炼身体的,课间操跑那么几趟,就气喘吁吁了,要是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估计是腿脚发软,手笨脚笨的,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能躲开德国鬼子,早就被德国兵看见一枪打死了。

小夜莺是那么的勇敢,我想他在生活中,要是能有机会学习,他一定会积极去面对所有的难题。不是吗?他对敌人都尚且如此,何况是对学习。想到这,我的脸不由得一阵阵热辣辣,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怎样的?我真是羞愧难当,我总觉得没有做过一件关于机灵勇敢事。每一次与同学争吵,总是觉得所有的同学都在欺负我,没有关心我帮助我,我总是面向着墙情不自禁地哭小声哭起来,不敢去解释,不敢去找老师,也不敢告诉父母。

还记得有一次,我的语文考试考得很差,得了79.5分,这可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啊!怎么办?怎么去面对我的爸爸妈妈?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慢吞吞地走,内心充满着担忧,想着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回到家,还好老妈不在家,出去了,我才稍微定了定神。可是当我做完作业后,又担心起来了,我情不自禁哭出声来,后来还越来越大声,直到妈妈回来,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才哭着断断续续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妈妈没有骂我,还说:“下次努力吧!今天妈妈赢了钱,爸爸不回来吃饭,我们出去吃吧。”经过这件事,我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改过。

是啊,当时我怎么不懂得先冷静一下,而只会哭呢?真是个脓包,和“小夜莺”比,我真的是太差了,我要改正坏习惯,和“小夜莺”一样坚强勇敢。

篇8:《夜莺的歌声》读书笔记

自从我学习了《夜莺的歌声》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育,同伴的帮助,而之前生活在战争中儿童们,哪能享受到这一切,他们只能在炮火之中度过着苦难的童年。可是那些小夜莺们却是那么的勇敢,和我们一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啊。

《夜莺的歌声》这篇文章主要讲都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位叫做小夜莺的男孩,将进了村庄的一小队德国兵引进游击队的埋伏圈,使德国兵被游击队成功消灭的事情。

小夜莺不怕自身的生命危险,运用自己聪慧的大脑,帮助游击队成功消灭了一小队德国兵,从中可以看的出他非常的勇敢,聪明,爱国。他真是一位机智的小英雄。

如果让我跟小夜莺比一比自身经历的话,那我可就落后多了!我的胆子很小,上课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便是被老师点名到出要回答问题,我的声音都是很小的`,估计也就只有我本人能听到。我想大声点,可就是好人嗓子有一块大石头压着似的。跟陌生人说话更没有份了,还能比得上小夜莺他那灵巧的嘴和机智的头脑?

记得有一次,爸爸去上班,顺便带着妈妈和姐姐出去买东西,我呢就在家里看电视,有一部电视就是《勇敢的飞虎队》非常好看,我舍不得错过这个机会,因此,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当我正在投入地开心地看着电视时,我家的门铃突然响了起来,是谁?我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向门口,爸爸妈妈和老师都说过,家里大人不在,听到门铃声响一定要先看看是谁。我通过门上的“猫眼”往外一看,只见门外有一群身材魁梧的男人,我发抖的问他们:“你们……是干吗的?”他们不耐烦地回答我,说:“我们是修热水器的!还不快点给我开门!”我不敢让他们进来,只好说:“你们还是等等吧,我爸爸妈妈不在家。”啊,糟了,我怎么把这事告诉他们了,这不是更危险了吗?那些人不再敲门了,怎么回事?我从“猫眼”往外看,只见有个人正在打电话,想必那些工人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吧!就这样,直到妈妈和姐姐回来了,才让他们进来。他们进来后说我很懂事,但还能看见他们抱怨的眼神。是啊,当时我为什么就不听那些叔叔的话,打电话给妈妈呢?我当时就是大脑停止了思考,就知道害怕。妈妈表扬我不随便开门,我知道那是妈妈在鼓励我,我更知道我遇到事情灵活处理不够,我应该像小夜莺多学习学习。

和小夜莺相比,我还有很多怯懦的地方,像学习上遇到难题,我总是找理由找借口,不做或是干脆依赖大人的讲解。

小夜莺这位机智爱国的孩子,是我们生活中的榜样,我们在学习上要做到机智,聪慧;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我们将来是国家的栋梁。

让我和小夜莺相比经历的话,我还是很弱小,很脆弱。

篇9:《夜莺的歌声》读书笔记

战争是恐怖的,有多少的人失去了家园,有多少的人失去了亲人,有多少的人无法安稳地生活。战争是可怕的,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来说,更是恐怖无比。不过小夜莺用机智和勇敢躲过了战争的失败,一次次取得了胜利。

文中的主人公小夜莺协助游击队把可恶的、凶残的德国法西斯骗进了游击队的伏击圈,就这样,一路上装疯卖傻,也一路上精打细算地应付着敌军。我还记得,凶残的德军曾冰冷地对他说:“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听懂了吗?”当我读至这一段的时候,我吓得舌头抽筋,“把你的脑袋拧下来”敌人可以凶残的,他们有什么事不能干出来啊!一个手无寸铁的儿童面对着这样一群如狼似虎的敌人,怎么办?读到这里,我真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小夜莺却轻轻松松地答应了。毕竟,是带敌人入伏击圈啊!万一,真的把脑袋拧下来……但是,小夜莺带他们入了圈子之后,还能飞快地逃走。若是我……一定脚掌“见土生根”,呆在那儿,完全不知所措,脑袋一定会被拧下来的或是被子弹射穿幼小的胸膛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和小夜莺比,真是苍鹰与燕雀比啊!我没有小夜莺的机智,没有小夜莺的勇敢,更没有他的爱国精神……

想到小夜莺无所畏惧,便想起自己的胆小。

我一向怕黑,老是觉得黑暗中有很多的妖魔鬼怪会出来伤害人的,那些妖魔鬼怪都是晚上出来的,但是这些我又不能说出口,那会被人笑话的,因此我总是要粘着妈妈睡。那天晚上,妈妈不知因有什么事不能陪我,我心里就抓狂了,就整晚睡不着,躺在床上,转辗反侧,脑子里总是冒出以前看过的鬼怪的场面,看着墙角,我就觉得那里好像是躲着一只鬼,吓得我用被子盖住头,不敢喘一口粗气。学了夜莺这个故事后,我想:夜莺即使德军要把他的头拧下来都不怕,我这点小事算什么!以后,我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鼓起勇气,直视我觉得恐怖的地方,我相信那根本什么也没有,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怕了。

在生活中是这样,在学习中我也是属于胆小鬼这一类的。我的错别字是出了名的,作业老是写错字,连最简单的生字抄写也会这里多一笔,那里少一笔,不是这里写出头了,就是那里落下一点了。为此,我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妈妈的责怪。我尽管想努力改正,可是一想这么多的错别字,我就放弃了,反正老师说我的作文水平高就可以。结果在每一次的考试中,我的成绩老是提不上去,基础丢分严重啊。想想小夜莺是那么的勇敢,我怎么连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的勇气都没有了呢?

小夜莺,你是国家的骄傲,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佩服你!

【25《夜莺的歌声》】相关文章:

1.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2.夜莺的歌声的读后感500字

3.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4.《夜莺的歌声》课文原文

5.夜莺的歌声获奖说课稿

6.《夜莺的歌声》练习题及答案

7.14 夜莺的歌声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8.小学六年级语文《夜莺的歌声》优选教案

9.夜莺读后感

10.夜莺观后感

下载word文档
《25《夜莺的歌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