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中的经典人生哲理
“茶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佛学中的经典人生哲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佛学中的经典人生哲理,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关于佛学经典人生哲理励志语录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7、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8、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9、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篇2:佛学中的经典语录
有关佛学中的经典语录
1、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2、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时,而它却会骗你辈子。
3、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4、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5、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7、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9、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1、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12、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4、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15、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6、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17、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18、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9、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20、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21、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2、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23、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4、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25、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26、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27、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28、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29、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1、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3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33、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34、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
36、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38、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39、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40、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41、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42、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43、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44、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45、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46、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47、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48、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49、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0、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51、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篇3:佛学中的经典禅语
佛学中的经典禅语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刻,我发掘有人却没有脚。
※一切皆为虚幻。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活着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疾苦。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佛学入门。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喜出望外,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心清天然凉,心诚天然灵。
※宁静而致远。
※人既生亦死。
※随心、随缘、随性。
※万法唯心。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看看佛学入门。
※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善恶一念之间。
※一念愚即般若绝,看着佛学经典语录。一念智即般若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祸往者福来。
※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看着禅语。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知足常乐。我不知道佛学入门。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我不入天堂,谁入天堂?
※众生皆平等。佛学经典语录。
※有其因,必有其果。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千年修的共枕眠,五百年修的同船渡。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经典。放不下。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刹便是永恒。
※不可说,不可说。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睐少,问路白云头。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保护家庭如爱己,可以坦白与虔诚;一点笑颜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正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禅师: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主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方今才是拥有人生
※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有钱也苦,禅语。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小我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疾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经典禅语。不逐四时凋。
※禅师: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看看佛学。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而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胆怯不会产生智慧,惟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阴错阳差。
※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任事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疾苦上,那是一种罪过。学习佛学经典。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衰弱中站起来。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敬。二是行善。
※一佛名为“大恐惧”,其渡人也,曰“施恐惧”。恐惧有五,曰:无死畏,无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你看佛学。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修行不但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间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相比看佛学。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美好,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我不知道佛学。能诚心地任事,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央,可以周遍宇宙。
※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开脱进去,用法净之理作请教,是“称法行”。
※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篇4:佛学中祝福的句子
佛学中祝福的句子
1、一无复始,万象更新,恭祝座右福慧无量,法喜充满!
2、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3、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4、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5、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6、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7、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8、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9、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0、祝同修,新年快乐,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11、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2、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13、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一生的行为)人一生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皆由时间所累积。
16、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7、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8、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9、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20、(时间成就一切)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21、(以宽谅代替埋怨)面对业力不要埋怨,要用宽谅和乐的心来代替埋怨。
22、生活的最髙境界是慈悲、知足、感恩。具体表现是简单、无欲、解脱、自在。
23、真心祝愿您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24、凡爱说人不是者,往镜前一站,镜中出现一个丑陋的影子,才知正是自己尊容。
25、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26、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27、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28、慈悲心是人性的美德,是佛性的妙用,是美女的身材,是男人的智慧,是社会的和谐。
29、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3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31、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愿您新年里福慧双增,破除烦恼,法喜充满,吉祥如意。
32、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3、春有百花,秋有明月。夏有凉风,冬有飘雪。心中若无烦愁事,便是此生好时节!祝吾友开心!
34、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35、(言重)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鼓励人心向上,并解开众生的心结;所以「言重」则「有法」。
36、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婚姻是恋爱的坟墓,佛说回头是岸,大家还是恋爱吧。
37、一粒沙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朵花蕊就是一方净土。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将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38、(真菩萨)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39、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40、(用慈施悲)把贪念转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满足,还可发挥「用慈施悲」的爱心。
41、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42、(赤裸裸地来去)人出生时,是一身赤裸裸地来;在世间忙碌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带而赤裸裸地走!
43、渴求离言法,充满思虑心,诸欲心不着,是名上流人。久客异乡者,自远处安归,亲友与知识,欢喜而迎彼。
44、(不伤害别人)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
45、供养供应者,脱离于虚妄,超越诸忧患,佛及佛弟子。若供养如是,寂静无畏者,其所得功德,无能测量者。
46、一粒沙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朵花蕊就是一方净土。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将永恒在刹那间收藏。新春万福!
47、(拾己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48、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49、精进努力修行不是改变自己的容貌,不是获得种种境界,也不是创造福慧,而是寻回原本的初心——赤子般的心。
50、(行善要及时)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51、(人群磨练)人的习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须走入人群,和不同习性的人互相磨练、适应,并圆融共处、和睦相待。
52、(时时心地现光明)心地若能时时现光明,与人坦诚相待,则不必怖畏人生道路有障碍,也无需担忧别人是否不利自己。
53、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愿您在新年里广种福田,广结善缘,幸福与快乐常在!阿弥陀佛!
54、愿我三世累积的一切善根都回向与您,惟愿您速疾成就无上菩提!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年吉祥如意!
55、佛说:沉默只因爱恨一朵朵,荡起的涟漪旋转爱情的执着;即使修百世方可同船渡,转读三寸经纶,终究曲终人散,往事落魄。
56、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57、内心失去了与道的联系,才会不停地追赶潮流,这正说明了心灵的空虚。惟有充满自信,忠于自己的人生,才能与内在的道沟通。
58、有一座七宝楼阁,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性空为瓦,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顶。让她承载着我的祝福到您身边。
59、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60、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佛语有着令人心静的魅力。在浮世繁华中,他就如同一道清清泉水滋润着世人的心田。无欲无求,祝福无边!。
61、屋顶盖得粗糙,房子会遭雨水浸漏,未经修养调御的心,欲望贪念会入侵。懈怠是死路,努力精进才是生路。智者常努力精进以修缮他的心。
62、我们惟有舍弃内心的不良杂质,如贪欲、不满、固执等,才能解开它们对我们的系缚,心才得以自由。净化自己的心才能找到内心安详的道路。
63、贪欲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恶能害身,痴是无明能引起五蕴炽盛而苦了身心。要终止苦而达至安详快乐,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识。
64、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65、有一座七宝楼阁,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性空为瓦,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顶,让她承载着我的祝福到您身边,敬祝春节快乐!
66、做人不要急功近利,带着一份宁静的心情,不被外界所扰,不被诱惑所困。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安然地接受一切好与不好。随心,随性,随缘!
67、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68、没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压力需要随时释放;没有必要给自己太高的要求,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是懂得放下!放下后没压力,你就会幸福生活开心工作。
69、由积广大施福资,出离凡俗而成佛,往昔诸佛所未度,诸有情众我当度,我以所有救生业,及施所生诸福善,愿证佛位度世间,从烦恼中得解脱,节日吉祥。
70、给你修路的,是你自己;埋葬你的,也是你自己;帮助你的',是你自己;毁灭你的,也是你自己;成就你的,自然还是你自己。所以佛说:自作自受,自性自度。
7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祖都要自圆其说,说色是空,那么就算他色了也是空。恋爱了,不要骂人家色,色也是一中赞美,如绝色美人,他色了,表示你有魅力。
72、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平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新年快乐!
73、人家在恭维你时,偷偷高兴一下就可以了,但不可当真,因为那十有八九是哄你的。人家在批评你时,稍稍不开心一下就可以了,但不可生气,因为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74、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75、很多人不快乐,何故?太累了,欲望太强。若能远离“晴忧次女伞业衰,雨忧长女鞋业衰”,心平气和,凡事不钻牛角尖,常将心比心,大爱无我,“离欲阿罗汉”,能不得安乐?
76、信佛就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相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不该你得的东西肯定得不到,去执着、去追求也没用;该你面对和接受的一定要面对接受,去拒绝、不接受也没有用。
77、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来临之际,提前向各位同修拜年: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78、心与性是一样的,于佛称为「性」,于人叫做「心」。譬如一杯白开水叫「水」,加上茶叶就叫「茶」,加上咖啡则叫「咖啡」。其实同样是一杯水,但咖啡与茶都是水「以外的东西」。
79、愿佛法的人生伴随你;观音的慈悲充满你;文殊的智慧带领你;地藏的愿心加持你,普贤的行愿成就你!愿你在佛菩萨的加持下一切如意,法喜充满。合十敬祝同修新的一年里,家家吉祥,一切圆满。
80、随缘——不随波逐流,不随世沉浮。“随缘”是随顺当前的环境,但决非随便行事,苟且偷安。做人不但要有“随缘”的性格,更要秉承“不变”的操守,能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自利利他的良方。
81、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82、人世间的事情勉强是不会如意的,强求势必不会甜蜜。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世事,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篇5:佛学经典语录
1、培养自学的能力,才不会在苟安中退步;培养教人的胸怀,才能将经验传承下来。
2、水之性,在由高而下,故宜因势利导,以为疏通之则;人之性,在有所获得,故当喜拾布施,以为结缘之方。
3、敢于发问,问出智慧;长于听闻,闻出对话;善于沟通,谈出共识;勇于思考,想出创意;受于锻链,磨出实力;安于静修,修出道德。
4、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5、做事要能知己,若拾寸就尺,不易获得成功;处世要能知人,若拾长取短,容易导致失败。
6、只说好话不做好事,好话等于废话;只做好事不说好话,好事等于无事。
7、皈依三宝是平等的精神,因为生佛一如,无高无下;受持五戒是自由的尊重,因为不侵犯人,彼此受益。
8、培养兴趣,而不养成癖好;学习正直,而不学成古板。
9、不择细流终成海洋,不辞土壤终成高山,不耻下问终致渊博,不饰过失终达善美。
10、以言语讥人,取祸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术;以势力折人,招尤之未远;以道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11、自己不学好,别人帮不了;自己要学好,谁也挡不了。
12、用智慧确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
13、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
14、不吃过头的饭,不讲过头的话,不走过头的路,不做过头的事。本份,照顾当下;过头,失去未来。
15、幸运,总是垂青于勇敢的人;福报,总是降临于厚道的人。
16、真理要靠力量来实践,力量要靠真理来发挥。
17、以智慧灯来点亮心光,以自性佛来成就内心,以六度法来治疗心病,以七圣财来丰富内财。
18、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长寿,主要指延续慧命,而非长命百岁。
19、世间最好的东西,是欢喜;世间最贵的善举,是结缘;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间最强的愿力,是甘愿。
20、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21、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22、人的能力在努力中可以增加,人的学问在虚心下可以进步。
23、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24、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无能力的人,处处给人为难。
25、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26、自学,是成功的动力;自律,是成功的条件;自信,是成功的方法;自尊,是成功的要素。
27、法无善恶,善恶是法;境无损益,损益在人。
28、失败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29、以拾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30、做人要和滚雪球,愈滚愈有人缘;做事要如织锦绣,愈织愈有成就。
篇6:佛学禅语
1、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2、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3、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4、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5、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差”)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6、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7、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8、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9、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10、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篇7:佛学禅语
1、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2、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3、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4、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5、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6、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7、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8、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9、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0、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篇8:佛学禅语
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2、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真心是菩萨净土。
6、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7、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9、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10、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篇9:佛学禅语
1、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2、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3、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4、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5、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6、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7、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8、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9、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10、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篇10:佛学禅语
1、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2、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3、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4、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5、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6、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8、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9、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0、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1、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2、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3、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14、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15、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6、何谓圆照?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着力,非不着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圆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净无比,遍体清凉,便是本来面目。
篇11:佛学经典语录
1. 心净则国土净,我们要时常保护心念,不要被贪瞋痴等毒害侵袭;更要积极救护世界,不要让暴力充斥社会,让灾难破坏家园污染大地。
2. 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3. 我们应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己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常常抱持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4.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5. 一沙一世界,一尘一劫,仿佛我们每一次重逢和离别,如同三生石上刺破手指滴落的血。千里暗香拂过,铭刻着你我的生死契。
6. 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你会很痛苦。
7. 见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诱惑连忙把眼睛挖出来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心才是受诱惑的主角,邪恶之心如能斩断,作为配角的眼睛就不会输入邪恶了。
8. 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9.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0. 不可因传说而信以为真;不可因经典所载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传统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逻辑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根据哲理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权威而信以为真。人藉着自己一生的实践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11.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2. 人心与佛陀一样,都有同等的爱心;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修心养生必须自己下功夫。
13.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4.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5. 人不全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人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而已。
16.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7.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8. 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19.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0. 人间寿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21.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2.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这样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3. 古人说:「圣人无梦」,是形容圣人并不把梦当一回事,精神不执着于梦境,不理会梦中事,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对现实的生活。
24.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25. 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26. 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27.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28.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9. 万法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30. 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31.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32.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33.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4.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35.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佛学中的经典人生哲理】相关文章:
2.佛学故事3个
3.佛学禅理经典语录
4.瓷器中的人生哲理
10.人生哲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