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喉癌
“Mau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中医怎么治疗喉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医怎么治疗喉癌,欢迎阅读借鉴。
篇1:中医怎么治疗喉癌
中医治疗喉癌的方法
1、首先就是控烟。烟草燃烧时可以产生烟草焦油,其中的苯芘可导致癌变。并且烟草中的烟雾可使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也可引起粘膜水肿和出血使上皮增生,变厚,鳞状化生成为致癌基础。禁烟是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有研究表明,每日吸烟40支者,死于喉癌的人口是不吸烟的20倍。如果戒烟的话,发病率会有所降低。
2、切勿饮酒过度。长期饮酒刺激粘膜可使其变性而导致癌变。如果烟加上酒,就有叠加致癌的作用。所以,预防喉癌要注意避免嗜烟喝酒。
3、及早治愈慢性喉部疾病。慢性炎症易刺激发生病变。预防喉癌要注意避免癌前期病变的发生,常见的癌前期病变有喉白斑、喉角化症、慢性肥厚性喉炎及成人型喉乳头状瘤等,如有症状发生,一定要注意及时治疗,避免因这些因素导致喉癌的发生。
4、病毒感染与癌的产生关系密切。一般认为病毒可使细胞改变性质,发生异常分裂;病毒可附于基因上,传至下代细胞发生癌变。
5、减少空气污染,消除职业危害。空气当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生产性工业粉尘如铬砷的长期吸入易致喉癌。如吸入空气中的石棉、芥子气、镍等有毒气体,容易导致喉癌,朋友们要注意避免。
喉癌的早期症状
1、声音顽固嘶哑。声音嘶哑是喉癌的最早期也是最常见的信号。大多数喉癌案例始发于声带,即非常小的声带肿瘤也会使声带震动异常并引起声音嘶哑。
2、内耳疼痛感。当喉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在喉部位产生溃疡和严重炎症时,可引起神经的反射性疼痛。早期的声带肿瘤一般不会产生反射性疼痛。反射性疼痛主要出现在中晚期声门上型肿瘤患者中。症状最常见的表现为同侧的内耳疼痛。
3、痰中带血丝。由于肿瘤带有大量非正常新生血管,患者咳嗽后常常会发现粘液或痰里带有血丝。这类症状主要见于声门上型、声门下型肿瘤患者和中晚期的声带肿瘤患者,早期声带肿瘤一般不会产生出血现象。
4、呼吸困难。当肿瘤在原发部位严重恶化并体积增大,会直接阻塞气管影响呼吸或使气管分泌物排出不畅从而导至呼吸困难。这种现象一般只有在晚期喉癌才会发生。
5、咽喉有异物感或吞咽疼痛。这些症状是声门上型喉癌的早期症状,但始发于声带的肿瘤一旦发展至中后期也会产生咽喉异物感或吞咽疼痛。这种类型的症状往往在病发开始并不明显,因此病人和医生也较容易忽视。
喉癌由什么引起的
1、烟酒。研究发现,喉癌的病因与过渡烟酒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少患者都有着多年嗜烟或嗜酒的历史。
2、癌前期病变。喉部角化症和喉部良性肿瘤如喉乳头状瘤反复发作可发生癌变,也是喉癌的病因之一。
3、感染。感染与癌的产生关系紧密,一般以为可使细胞改变性质发生异常分裂,可附于基因上传至下代细胞发生癌变。
4、放射线。喉癌的病因还可能是用放射线治疗颈部肿物时引起的一些癌变。
5、性激素。有关实验表明,喉癌病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
篇2:中医怎么治疗耳聋
按揉三穴:
在外耳道前有一软骨凸起称为耳屏,如把耳屏比作小山,在耳屏前对应着两个山脚和山顶,自上而下于一条直线上排列着三个穴位,分别叫做耳门、听宫、听会。我们张嘴时三个穴位都会出现凹陷。按揉它们都有治疗耳鸣耳聋的作用。老年人每天可以用手指按揉它们,也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上下搓擦,以发热为最佳的按揉程度。
指摩耳轮:
中医有介绍,“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双手握空拳,以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作推摩直至发红发热。再用两拇指、食指、中指屈蜷成钳子形状,夹捏外耳道做向前、后、左、右的提扯动作,整套动作做6次。
鸣天鼓:
两手掌心按住耳孔,食指放于中指上作弹击耳后枕部约20次。
振耳:
接上法,手掌置于耳上,一紧一松挤压耳部。先慢而有力,再作快速振颤。
黄蜂入洞:
将两食指或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转动3次再骤然抽出,每次做3遍。
点穴:
按揉后枕部酸痛点及双侧风池穴,要有酸胀感。
猿猴摘果:
用手经头上提捏对侧耳尖各14次。
全耳腹背按摩:
搓热双手,手指伸直,由前下向后上推擦耳廓,然后反折耳廓推擦耳背返回,反复5~6遍;以掌心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下)分别对准耳腹及耳背作按揉,使全耳发红发热。
篇3:中医怎么治疗耳聋
突发性耳聋:
葛根30克,川芎、当归、赤芍、石菖蒲各15克,三棱、莪术、香附、红花、郁金各10克,路路通、威灵仙、地龙各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一周为一疗程。一般服药2~4个疗程可获显效或痊愈。
神经性耳聋:
牛膝、山茱萸、白芍、泽泻、黄芪各15克,熟地、丹参各20克,川芎、五味子、石菖蒲、远志各10克,龙骨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30天为一疗程。
老年性耳聋:
灵磁石30克,石菖蒲20克,蝉蜕6克,砂仁、青蒿各15克,苍耳子、天麻各10克,辛夷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一般需服药15~30剂。
中医有哪些预防耳聋方法
每天摸摸耳朵可以预防耳聋
耳朵为听觉器官,能够分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平时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保护耳的功能。
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噪声对耳的损伤,周围环境的噪声不要超过65分贝。如果在噪声超过65分贝的环境下工作,要适当采取措施(如戴耳塞或耳罩)以保护听力,否则将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减退。
洗澡或游泳时,要注意防止污水进入耳道,避免诱发耳道感染。如果有污水进入耳道,要用消毒棉签将水吸干,必要时可用少许酒精消毒。尽量不要挖耳屎,因为耳屎对耳道有保护作用,并可以自行排出,如耳屎过多堵塞耳道时,要请耳科医生检查处理。
用拇指、食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咽喉等对应穴位,要求一压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有一定痛感。或者用拇指、食指相对,对压耳廓上的三脚窝、对耳屏、对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失眠等穴位。这两种方法可以预防耳聋,也可以对感冒、失眠有很好的疗效。
篇4:肾炎中医怎么治疗
肾炎中医治疗的方法
肾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采用的是八位一体抗硬抑纤疗法,通过中医中药口服、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离子导入、中药足浴、肾囊注射、药浴熏蒸和中药结肠透析八种给药方法将药物成分直接送达肾脏受损病灶,药物利用率高。到达肾脏后的有效药物成分,修复受损伤的肾脏固有细胞,缓解肾脏组织微循环,改善肾脏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免疫复合物和肌成纤维细胞凋亡,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积极保护和修复有效的肾单位,逐渐的恢复肾脏组织结构与肾功能。
肾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应该很清楚了吧,其实如果患者发现了得了肾炎,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通过激素治疗,那样有副作用,就通过中医治疗的方法来进行,相信会有好的治疗效果的!
肾炎的主要症状表现
1、贫血
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贫血,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贫血的患者如除外血液系统疾病,应注意是否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肾炎的症状,患者要积极的面对。
2、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
因此,有这些症状,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检查肾脏功能,避免肾炎的症状发生。
3、尿量的改变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早期可能仅仅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的增多。健康人如果睡前没有大量饮水,夜间睡眠后应不排尿或仅排尿1次,如果经常夜间排尿2次以上,应到医院检查尿常规和肾脏功能,避免发生肾炎的症状。
治肾炎的中草药有哪些
1、黄芪
黄芪为补气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消除蛋白尿,并能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善肾小球功能。用法:炙黄芪30克~6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或与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早晚食用。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蛋白尿者。
2、玉米须
属利水药,含脂肪油、挥发油、生物碱等成分,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并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用法:玉米须60克~120克,水煎分2次服或代茶饮,每日1剂,可连用6个月。尤宜于肾炎之水肿、蛋白尿者。
3、水蛭
属于活血化瘀药。药理学证实,鲜水蛭含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蛋白质等,能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明显改善肾脏的血凝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用法:取鲜水蛭若干,风干后,粉碎成粉,过筛,每次服2克,每日2~3次,可连用2~3个月。尤宜于肾炎之血尿、蛋白尿者。
4、五倍子
属收敛止涩药,可减少肾炎患者尿中蛋白流失。用法:五倍子若干,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服3~4粒,每日2次。尤宜于肾炎之蛋白尿、血尿者。
5、益母草
属活血化瘀药,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等生物碱和苯甲酸、氯化钾等成分,有兴奋子宫、降压、抑菌、活血化瘀、抑制微小血管血栓形成、防治肾衰等作用,尤长于利尿消肿。用法:益母草90克~120克,加水水煎后分2~3次服或代茶饮。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水肿者。
此外,单味中药白花蛇蛇草、川芎、冬虫夏草、葛根、升麻、地龙等也有一定效果。
篇5:中医怎么治疗鱼鳞病
中药治疗:血虚风燥证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
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g,捣烂和成膏外用;瘀血阻滞证可用大黄15g,桂枝20g,桃仁30g,煎汤外洗,然后外搽当归膏(当归20g,香油50g,黄蜡6g,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去渣令温,加入黄蜡成膏)。
偏方:
1、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或鱼鳞病)。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方中亦可加蛇蜕。
2、药物:白僵蚕适量。制法:白僵蚕去嘴,研为细末,煎汤备用。用法: 取药液洗浴,数次后,即会如蛇蜕脱去而愈。主要用于治疗婴儿鳞体。出处:《奇法妙术》。
3、药物:蛇蜕50克,僵蚕50克,蝉衣25克,凤凰衣25克。制法:上药用2层纱布包好,入水煎沸,合并两次煎液备用。用法: 取药液倒人浴盆,浸泡全身30分钟,并用纱布浸药擦洗患处。每个月浸浴1次。连用1个冬季。用于治疗小儿鱼鳞病。出处:《理溣骈文》。
篇6:中医怎么治疗肩周炎
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1、中药乌拉坤膏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从病理进行根治。此方略统计治疗此类疾病0余例,总有效率100%,痊愈率在95%以上。[4]
⒉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⒊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⒋针灸, 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自我按摩方法
1、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时间大约1-2分钟,在局部痛点处可以用拇指点按片刻。
2、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时间大约1-2分钟,按揉过程中发现有局部痛点亦可用手指点按片刻。
3、用健侧拇指及其余手指的联合动作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大约1-2分钟。
4、还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5、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钟,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前面介绍的拍打法进行治疗。
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效果。
肩周炎早期的症状
1、肩部疼痛
肩周炎患者最先开始是肩部出现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昼轻夜重为肩周炎的一大特点,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气候变化、劳累后或者偶然受到撞击,肩部的疼痛会逐渐加重疼痛。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活动的方向受限,随着病情的加重在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会出现困难。肩关节活动受限还表现在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肩部畏冷
即使在夏天,肩部也不敢吹风,出现了这种肩周炎症状之后,一般来说,肩周炎多半是到中期肩周炎症状了。
肩周炎早发现早治疗能够为您减少很多的痛苦,因此对于肩周炎早期症状肩部疼痛能够引起重视并进行科学合适的自我治疗能够使得治疗时间缩短,运动功能得到尽早恢复。
篇7:中医怎么治疗营养不良
中医治疗营养不良的方法
1.推拿法
方法一:补脾土10分钟,揉中脘7分钟,按揉足三里、推六腑、揉鱼际各3分钟,逆运八卦、推三关各两分钟,掐足三里一分钟,补肾水、揉脐各5分钟。饮食伤脾加清补脾胃,清大肠,揉板门,分推腹阴阳,揉中脘。体虚脾弱加补脾胃,揉中脘、脾俞、胃俞。对各种兼症,加重提捏按压相应节段、俞穴。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
方法二: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推脾土,有健运脾胃的动能;运土入水,揉阴陵泉、足三里、胃俞、脾俞,推板门,揉腹摩脐,为消补兼施。
2.捏脊法
常规捏脊,重提大椎、脾俞、胃俞。烦躁不安、眼眵增多者,重提肝俞、风府;口舌生疮,重提心俞;咳嗽气喘者,重提肺俞;五迟五软者,重提肾俞;背脊部有皮肤感染或出血者勿用此法。
3.针灸法
(1)体针:主穴:太白、足三里、气海。配穴:中脘、脾俞、胃俞。每次取4~5穴,中等刺激,不留针。每日一次。适用于疳气证。
(2)点刺:取穴四缝,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穴位上快速点刺,挤压出黄色黏液或血数滴,隔日一次。用于疳积证。
4.割治法
割治部位常取两手大鱼际中部。先局部消毒,持0.4厘米宽的平口手术刀切开割治部位长约0.5厘米、深约0.3厘米(顺着肌纤维方向),挤出赤豆大黄白色脂状物,迅速剪去,用消毒纱布盖上并包扎,5天后揭去纱布。该法有调和气血、促进脾胃运化等作用。
5.敷贴法
木香12克,陈皮12克,莱菔子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槟榔10克,姜黄3克,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调拌麻油或凡士林,外敷贴中脘穴。
6.中成药
疳积散:每次0.9克,每日两次,3岁以内小儿酌减。
小儿营养不良是怎样形成的
引起小儿疳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喂养不当或小儿挑食、偏食。
喂养不当主要是太过和不及。太过是指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饥饱无规律,过分食用肥腻的食物,过多地吃冷食,导致食积内停,形成疳症。
不及指母乳喂养不足;人工喂养调配不当,如牛奶或奶粉浓度太低,或以谷物(米粉、麦乳精)为主食,从而因长期蛋白质和脂肪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
小儿断奶后或哺乳期间未能及时增加辅食;以及兔唇、腭裂、婴幼儿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征等;急慢性传染病;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多产、早产、双胎等都可引起疳症。
当然如今家庭条件改善,这种病的病因多为太过。
【中医怎么治疗喉癌】相关文章:
1.中医治疗关节炎
8.心累中医怎么治疗
10.中医治疗尿毒症好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