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分析论文

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分析论文

2023-03-24 08:39: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每天都要早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分析论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分析论文

篇1: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分析论文

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荔浦芋;青花菜;栽培模式

论文摘要:在贵州南部干热河谷地区采用荔浦芋-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能周年利用土地,平均产值纯利达6.96万元/hm2,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荔浦芋为广西荔浦县特产,为皇室贡品,贵州未见其栽培种植的报道,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从广西引进了荔浦芋进行种植。通过试验表明,荔浦芋生育期较长,冬春有一段土地空闲,为了有效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综合效益,笔者在~,开展了荔浦芋-青花菜栽培模式研究,旨在为荔浦芋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荔浦芋是从广西荔浦县引进的无病害种芋;青花菜为市售,以多利牌香港黄清河有限公司经销的玉皇西兰花和农丰牌惟勤企业有限公司经销的马拉松青花菜为最好。

1.2栽培模式

荔浦芋于3月中旬种植,采用双行种植法,宽行距1.7m,种植株行距40cm×60cm,种植2.94万株/hm2,10月底至11月初采收。青花菜于10月中下旬播种,畦宽1.3m,畦面宽90cm,挖穴,行距40cm,株距50cm,种植3.08万株/hm2,11月中下旬种植,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采收。

1.3统计方法

按种植小区,每小区调查20株,田间测产。

2荔浦芋-青花菜栽培模式要点

2.1荔浦芋

2.1.1品种。荔浦芋品种为广西荔浦县优选出来的荔浦芋作种,其生育期长达210d,我地需在3月中旬种植,在11月上旬收获。荔浦芋头剖视,紫色槟榔花纹密布,肉质较松粉细滑,特别甘香,曾为皇室贡品,现已进入百姓家。

2.1.2整地施肥。3月初深耕土地,撒施腐熟农家肥45t/hm2,按1.7m进行开沟,厢面宽1.1m,厢底宽1.3m,厢高20cm。

2.1.3定植。3月中旬进行荔浦芋定植,按行距60cm、株距40cm进行开穴。荔浦芋种子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种3min,种芋芽向下45°,芽向厢入进行种植,覆土5cm厚,浇足水促其发芽。

2.1.4田间管理。种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芋芽长至3~5叶时,要各追施1次清粪水,促其生长健壮,于5月下旬追施农家肥45t/hm2,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2,后进行引水灌沟,使沟内有浅水,厢上湿润,一直保持到9月初,之后放水干田。在6月份注意割出芋侧芽,促进母芋的生长发育,提高母芋产量。11月初采收。

2.1.5病虫害防治。在贵州南部种植的'荔浦芋目前没有发现病害发生,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芋双线天蛾、芽虫,可用蚜虱净、功击1000倍液进行防治。

2.1.6收获。一般是地上部叶片变黄,叶柄下垂,这时大约有3张叶片左右。收获时土壤需干燥,选晴天进行。挖取后割除残留芋苗,除净根须及吸土,在田间稍晒表皮,将母芋与芋仔分别摊开在木板或楼板3~5d,然后分别堆藏在通风的室内。

2.2青花菜

2.2.1播种。10月下旬,整地播种,整细耙平,每平方米播青花菜种子500粒左右,以腐熟农家肥覆盖。品种以玉皇西兰花和马拉松青花菜为最好。

2.2.2整地施肥。在11月中旬,深翻土地,整细耙平,开沟作畦,畦宽1.3m,畦面宽90cm,挖穴,行距40cm,株距50cm,施入农家肥30t/hm2,种植3.08万株/hm2。

2.2.3移栽。在苗长到4叶时移栽,栽后浇足定根水,以后泥土发白时需浇水。

2.2.4管理。在移栽后10d,用清粪水提苗,以后每10d施1次清粪水,共施3次,待青花菜现蕾后加入硫酸钾复合肥150kg/hm2,对水浇施。后期加强水分管理,不要干畦。

2.2.5病虫害防治。因在冬季种植,基本没有病虫害发生。

2.2.6采收。待青花菜花球长到直径13~16cm、花蕾有绿豆的一半时即可采收。

3结果与分析

经实地测产结果表明,青花菜平均产量达15.0~16.5t/hm2,产值4.5万元/hm2;荔浦芋产量达33.75t/hm2,其中母芋20.25t/hm2,仔芋13.50t/hm2,产值6.21万元/hm2(母芋2.4元/kg,仔芋1元/kg)。合计年产值10.71万元/hm2,扣除2茬投资成本3.75万元/hm2,纯收入6.96万元/hm2。

4结论

通过试验种植,荔浦芋在贵州南部种植表现良好,配合青花菜种植,能达到对土地的周年利用,选用玉皇西兰花和马拉松青花菜配合荔浦芋种植,效益达6.96万元/hm2。

5参考文献

[1]蒋业洋.荔浦芋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35(4):300-303.

[2]陈良,邱祖杨.无公害荔浦芋病虫害防治技术[J].广西园艺,(6):38.

[3]陈建,王贵成.荔浦芋头栽培技术要点[J].南阳农业科技,2003(1):17.

[4]廖红梅,王安全,唐德方.荔浦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园艺,2003(5):13-14.

[5]赵志国,支荣英.青花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1):11-12.

篇2:大棚草莓-西瓜高效栽培模式

大棚草莓-西瓜高效栽培模式

草莓相对较耐低温、弱光,生长适应性强,在陕南地区冬季高湿、寡照、多晨雾的'气候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因此陕南地区利用大棚在冬季促成栽培草莓并套种一季西瓜,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作 者:王良全  作者单位:陕西省石泉县农业局,725200 刊 名:西北园艺 英文刊名:NORTHWEST HORTICULTURE 年,卷(期): “”(11) 分类号:S6 关键词: 

篇3:灌云县大棚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灌云县大棚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灌云县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截至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大棚面积达8万亩.在大棚生产过程中,探索出早春西瓜(间作甜瓜)、秋延后青椒的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西瓜4000~5000kg,甜瓜700~800kg,青椒2500~3500kg,每亩年总产值1.2~1.5万元.现将该栽培模式简介如下.

作 者:夏正培 董海港 孙祥燕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乡农技站,222207 刊 名:上海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6 关键词: 

篇4:白菜-莴笋-黄瓜-青菜高效栽培模式

白菜-莴笋-黄瓜-青菜高效栽培模式

近年来,清镇市在专业蔬菜基地上,通过进一步实践探索总结出白菜-莴笋-黄瓜-青菜-年四季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产白菜kg/667m2,产值2800元.

作 者:刘忠琴  作者单位:清镇市卫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清镇,551400 刊 名:耕作与栽培 英文刊名:CULTURE WITH PLANTING 年,卷(期): “”(1) 分类号:S6 关键词: 

篇5:苏州地区春萝卜高效栽培模式探讨

苏州地区春萝卜高效栽培模式探讨

以春萝卜品种白玉春为试材,研究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栽培方式对苏州地区春萝卜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栽培的春萝卜品质好、效益高;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以1~2月播种为主,后期易发生病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可在2月播种,但要及时采收,否则易抽薹、发病.

作 者:陈素娟 陈国元  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 刊 名:农技服务 英文刊名: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6(10) 分类号:S631.1 关键词:春萝卜   高效   栽培模式   探讨  

篇6:温室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

温室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

1 栽培模式温室樱桃萝卜-香菜-油菜-番茄种植模式. 2 茬口安排第1茬香菜于9月10日-12月播种,1月上旬-2月上旬陆续采收:第2茬油菜分别于11月上旬和12月上旬在温室育苗.1月上旬-2月上旬定植在温室中,2月上旬-3月初分别采收上市;第3茬番茄于12月中旬在温室中育苗畦内播种,1月中旬分苗,3月初定植.5月上旬开始采收到7月底-8月初拉秧;第4茬樱桃萝卜于8月10日播种,9月10日上市.

作 者:刘静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留守营镇农业站,066301 刊 名:北京农业 英文刊名:BEIJING AGRICULTURE 年,卷(期): “”(4) 分类号:S6 关键词: 

篇7:论文:利用棉秆高效栽培双孢菇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食用菌研究所利用棉秆规模栽培双孢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每平方米投料30kg,可产双孢菇15kg。用棉秆栽培双孢菇、香菇、木耳、银耳、金针菇、竹荪等木腐菌类食用菌,营养成分比较丰富,与玉米秸、麦秸、稻草相比,其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6.5%,且粗纤维含量高,也是栽培食用菌的优质原料。我国的棉花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不少地区都是棉花主产区,利用原料广泛的棉秆、棉籽壳栽培双孢菇等食用菌,既可节约大量木材,还可使棉花附加值得到极大提高,是棉花产区大量棉秆资源得到转化利用的新门路。这里介绍利用棉秆栽培双孢菇的主要技术:

一、棉秆加工。

采用截断、粉碎等破碎设备(小规模栽培铡刀加粉碎机即可),将棉秆加工成长10厘米左右、片段状的碎料。加工的时间最好以12月前后为宜,因这时收获后的棉秆还比较潮湿,内部含水量在40%左右,加工的棉秆合格率可达98%以上。如棉秆放置时间长,太干燥,需要喷水后再加工,这样不仅会产生大量粉尘、颗粒、棒状料,影响培养料的质量,还会增加人工等栽培成本。

二、优质配方。

因棉秆营养成分、硬度与麦秸、稻草有很大差别,不能照搬麦秸、稻草栽培双孢菇的配方,应结合双孢菇正常生长的营养要求和棉秆的营养特点,尽可能为双孢菇的快速、健壮生长提供最佳的、营养成分俱全的培养料。生产实践证明,用棉秆栽培双孢菇每100平方米的优质培养料配方为:棉秆kg,牛粪1500kg、饼肥(棉籽饼、菜籽饼、豆饼、花生饼均可)100kg、尿素5kg、碳酸氢铵8kg、过磷酸钙10kg、石膏30kg、生石灰40kg。

三、配料预湿。

粪肥提前2~3天预湿。棉秆因组织致密、吸水慢和吃水量小等原因,预湿也是必要的,若水分过小易发生“烧堆”。预湿方法:挖一沟槽,内衬塑料薄膜,然后往沟里放水,添加水量1%的生石灰。然后把棉秆放入沟内水中,并不断拍打,浸泡1~2小时,待吸足水后捞出。检查棉秆吃透水的'方法是抽出几根长棉秆用手掰断,以无白心为宜。

四、分层堆料。

堆料前先铺一层棉秆,约30厘米厚,堆宽2米,长度视料量而定。然后在上面铺一层粪肥,以盖没棉秆层为度,粪肥上再铺30厘米厚的棉秆,上面再撒一层粪肥。这样一层棉秆一层粪肥,按次序往上堆叠,直到料堆高达1.5米为止。饼肥和尿素一般在中间层加入,下层不加,上面几层仅加碳酸氢铵。溶于水的配料要随水使用,以利充分发酵和吸收。堆料时注意料堆四周是否垂直、整齐、密实。顶部用碎料压实做成弧形,堆顶覆盖草苫防晒。下雨时盖薄膜,防止雨水淋入料内,雨后及时揭去薄膜,以利通气发酵。由于棉秆吃水能力低,透气性好,加上太阳的幅射,升温快,料堆表层温度极易升到80℃。实际上发酵需要的是不同温型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整堆料升温过快、过高,并不利于种群的调整和发酵的进行,所以料堆方向以南北为宜。

五、翻堆发酵。

建堆后6天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分层加入过磷酸钙和一半石膏粉,并浇水调湿到料内有水流出。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后5天进行,翻堆时再加入另一半石膏粉。前两次翻堆时最关键是注意料堆的含水量。由于棉秆吸水慢、吃水量小,蒸发散失水分快。因此,借翻堆的机会补水是保证棉秆发酵优良的重要措施。缺水的外观表现为白点层过密过深甚至达到料堆的底部、棉秆色浅。前两次补水,要用大水量,每次补水补到有少量水流出为止。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4天进行,加入石灰粉使料的pH值达7.5。第三次翻堆后4天进行第四次翻堆,第四次翻堆后3天进行第五次翻堆,此时料堆宽、高不变,长度缩短。当料堆的表面积减少,不再补充水分。培养料发酵好后3天即可进棚,发酵总时长20~25天。发酵好的培养料,棉秆呈深咖啡色,有发酵香味,无臭味、无氨味,含水量在62%左右,与牛粪混合均匀,PH值在7~7.5。若采用二次发酵,对处于床架上蒸发失水的培养料要补充水分后再播种。

六、覆土浇水。

需覆厚土和重浇出菇水。因为利用棉秆栽培双孢菇,对双孢菇的品种和栽培季节没有特殊要求,和传统利用稻草、麦秸等栽培双孢菇技术基本是一致的,主要步骤还是铺料、接种、发菌、覆土、出菇、采收等。栽培模式一般仍采用地面床栽或层架式床栽。当菌丝长至接近料底部时可以覆土,但由于菌丝在以棉秆为主料的培养料上生长特别旺盛,需覆厚土才能将菌丝生长优势转变为出菇优势。覆土厚4厘米为宜,可采用一次覆土法,覆土后把土层调到手搓成团又不粘手的程度。在棚温15℃左右时,5天内菌丝便可扎入土层。同时,当菌丝在覆土层内充分繁殖,需及时喷大量的结菇水,以土层表面光亮或稍有积水为宜,促使菌丝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4天左右便有大量菇蕾形成,以后管理同常规。

篇8:农村初中科学高效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农村初中科学高效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对农村学生的教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初中科学是基础性与科学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其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进行农村初中科学的高效教学成为了现在初中科学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科学;高效教学

由于初中科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受到农村条件的限制,教学环境与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等不完善,学生很少能够参与到课堂实验中,这就使得学生很难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给初中科学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所以,教师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求知心理,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与探究,稍稍降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

1精心设计导课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教学导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保障。虽然初中科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但也正是这一点,教师可以将其充分利用,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科学知识的奥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导课,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比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小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各处,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入教学内容:“我们都玩过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的游戏,可是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为什么你一挪动镜子,光线也就随之变化了呢?”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能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讲,从而有助于创建高效课堂教学;再比如我们要学习“光的折射”时,教师就可以把铅笔或者筷子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让学生先观察这个现象,然后再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铅笔(筷子)一放入水中就折了呢?拿出来后明明还是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虽然学生不知道具体的原理,但是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充足,他们都知道在水中捉鱼时,要往看到的深处抓才能抓到,教师通过设置这样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能够对课堂学习充满热情,进而促进高效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导课,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2优化教学过程

由于初中科学的知识点涉及到方方面面,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要不断进行分析、探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以保证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新颖,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不会显得枯燥单调。

2.1运用探究法开展教学: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科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由于科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性与理论性,学生自己探究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经验使得学生能够在讨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比如在学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交流自己的猜想,并根据猜想的结果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能够逐渐形成善于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在与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他们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且实验验证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感官认知,使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透彻,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并培养学生养成科学分析的能力。

2.2运用演示法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将声音、图片、影像集于一体的特点,使其在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给学生以视觉的直观感受,从而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减少距离感与陌生感。比如在学习“地球与宇宙”这一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地球、太阳与月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转动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将日食与月食的情况进行对比说明,使得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能够深刻地感知自然现象的变化原理以及其形成的原因,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也便于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再比如在学习“代代相传的生命”这一章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新生命的诞生过程,学生很难真正体会生命的珍贵,而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新生命的形成过程逐步播放出来,学生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爱生命,感恩父母,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来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进行“电和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拿两个磁体为学生演示磁极间的作用规律,还可以让铁粉展现磁场周围磁感线的美妙分布,让学生亲眼见证科学知识的神奇与奥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高质。

3注重课堂总结

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导课、教学、总结,其中教学是最主要的部分,但是总结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课堂总结是对整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的整理概括,也是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看课堂总结时学生的参与度。但是很多农村初中科学教师都很少注意这一点,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知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这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些教师觉得自己的任务就是教学,便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学生虽然在课上与教师积极互动,但是短暂性的记忆是很容易消失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总结,并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下作业,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做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够及时地进行解决,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总之,要构建农村初中科学的高效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导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教学过程,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并注重课堂总结,使学生对科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以便能够灵活运用。初中科学是一门探究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积极启发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高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浩.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5年Z2期.

[2]祝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03).

篇9:魔芋套种玉米加绿肥高效栽培模式

魔芋套种玉米加绿肥高效栽培模式

玉米是高秆喜阳作物,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魔芋是矮秆喜阴作物,在一定的`遮阴条件下更容易获得高产.采用玉米和魔芋套种,利用两种作物在生态习性上优势互补、缺陷弥补,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作 者:徐文果 张宏芳 陈志雄  作者单位:云南省德宏州农技推广中心,678400 刊 名:农村百事通 英文刊名:NONGCUN BAISHITONG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0:分析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论文

分析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论文

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在南方各省森林蓄积量中,马尾松占一半以上。马尾松喜光,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忌水涝,不耐盐碱,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 pH值4. 5-6. 5生长最好。在钙质土和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长不良。

管店林业总场是安徽省最大的国有林场,现经营总面积25万余亩,有林地面积近20万亩,其中马尾松林13万亩,占有林地的65%,笔者通过近十多年的栽培观察和逐步摸索,体会到通过以下具体措施对促进马尾松生长,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有明显作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 马尾松的造林技术

1. 1 造林地的选择

马尾松造林地不宜大面积集中连片,要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使之与阔叶树混交,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又有利于预防马尾松毛虫的蔓延发展和森林火灾发生。应根据经营目的,交通条件,培养不同的材种,以便分别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充分发挥马尾松的生产潜力。

1. 2 整地方式

造林前一年秋冬整地效果较好。皖东丘陵地带一般多采用块状整地。暗穴、半明穴整地对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造林成本有明显效果。劳动力充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提倡明穴整地,确保整地质量;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苗早期生长。块状整地规格一般可按50×50×30cm。

1. 3 造林密度

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的,初植密度要适当大一些,每亩500-600株。

立地条件较好,土壤厚度达50cm以上,肥力中等偏上的,交通便利,经营集约度较高的地方,每亩栽植300-400株,以培养中大径级材为目的。

1. 4 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是马尾松造林的主要方法。适时栽植是保证造林成活的关键之一。松苗早春顶芽抽梢较早,故应早栽。早栽具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一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3月中上旬。皖东丘陵地区春节前后,土壤解冻,冰雪融化,或下透雨后,即可栽植,阴天毛毛细雨或雨后天晴土壤湿润时栽植最佳,吹干风时不宜栽植。

供造林的苗木(Ⅰ、Ⅱ级苗)要妥为保护,确保不破坏根系,随打浆随假植,假植时间不超过24小时,泥浆不稀不稠,运输时防止苗木根部失水,栽植时如果泥浆失水发干应二次打浆。栽植时务必做到随取苗,随栽植。马尾松栽植时的基本要点是:分级栽植,深栽黄毛入土,不窝根,不吊空,根系舒展,扶正苗木,踩实捶紧。

集约经营程度较高的地方,可带基肥造林,对促进幼林速生和提早郁闭有相当明显的效果。

2 马尾松的抚育管理

2. 1 幼林抚育

造林后3—5年内,根系入土浅,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这是巩固造林成果,促进幼林生长的重要环节措施。

2. 1. 1 松土除草 新造幼林的生长发育,与其周围的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林地上杂草灌木丛生,会与幼林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杂草根系盘结还会阻碍幼树根系的伸展,通过除草,可改善幼林的生长条件,有利于幼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除草松土主要是在幼树周围,范围应稍大于原穴,由里到外,由浅到深,免伤根系和枝干,并注意拣去石块,土培成馒头形,杂草、灌丛铺盖在幼树周围。

除草松土时间和次数,取决于幼林生长的特点以及杂草繁茂程度和气候条件。最适宜的时期应在幼林生长旺盛期来临之前进行,以5-6月为好,入秋前杂草尚未结籽,除草松土效果好,且能减少来年杂草的滋生。一般连续抚育三年,第一年至第三年可按3、2、1次数进行。初植造林密度大,幼林生长旺盛,可抚育二年,分别按2次和1次进行。造林后头三年,要严格封山或加强看护,防止割草、人畜破坏等。

2.1. 2 补植:幼林缺株,于当年秋季进行一次造林成活率全面检查,了解成活情况,提出解决办法。按补植规定,成活率在40%以下应重新造林, 41-84%应进行补植,或成活率虽达85%以上,但有局部地段成活低或死亡植株集中连片,也应补植。补植工作一般应在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进行。补植应在原种植点上进行或整地后用同龄苗补植。

2. 2 成林抚育

幼林郁闭后至林分主伐前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属于林分分化稀疏阶段,表现为林木株数的减少,树高和直径的增加。如不进行必要的抚育任其生长,就不能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因此,马尾松幼林郁闭后,应进行修枝和抚育间伐等抚育管理。

2. 2. 1 合理修枝 合理修枝可改善马尾松干形,获得无节良材,提高木材质量,又能促进林木生长。5—6年生的马尾松是修枝最适宜的起始年龄,此时树冠下部枝条由于通风透光不良,开始自然枯死,但枯死脱落的速度缓慢,如不及时修去,今后则会形成大的死节。为了促进生长和减少节疤,可将枯枝和生长衰退的枝条全部修去。对树冠中最长最粗的枝条也应酌情修去,避免偏冠,使树冠匀称。水平枝上面的枝条,受光充足,生长旺盛,不能修除,否则影响生长。

修枝应掌握“轻修、勤修”的原则,修枝务必要使树冠和树高比例适度, 生以前,树冠为树高的三分之二; 10—后,树冠可为树高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以保持树干上部枝条有一定的营养面积

修枝的适宜时期从晚秋至早春,这时修枝,伤口流脂量少,易封闭,修切的伤口至生长季节尚有一段时间,能加速愈合,缩短伤口的愈合期。生长季节和寒冬不宜修枝,否则会影响生长。供修枝用的砍刀、锯子等,一定要锋利。修枝时要避免树干劈裂或撕开树皮,以免影响切口愈合而造成溃烂,影响材质。马尾松修枝以不留桩的方法效果好,即使留桩以小于1cm为宜。

如主梢受松梢螟危害而不能正常生长或折断,在修枝时应有目的地培养一个侧枝,促进其旺盛生长,以代替主梢。

2. 2. 2 抚育间伐 马尾松林林分郁闭后进入群体生长阶段,原来幼树与环境的矛盾转化为各个体之间的矛盾。随着林龄的增加,各林木要求的营养空间也不断增大,相互挤压,引起强烈的'分化和自然稀疏。始伐年龄:抚育间伐的始期,应从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林分郁闭度、胸径和材积连年生长量以及间伐木的利用价值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不同的造林密度、立地条件等,林分郁闭时间有所差异,一般在4—6年郁闭,郁闭后2-3年,林分的分化逐渐明显,出现被压木,小径材较多,郁闭度达0. 8—0. 9,即可开始抚育间伐。一般在8—10年进行第一次间伐。造林密度大的、立地条件好的或经营水平较高的林分,生长快、郁闭早,抚育间伐应适当提前;造林密度不大或立地条件较差的,可推迟1—3年。

间伐强度:间伐强度关系到保留木的生长和林分产量。强度太小,林冠恢复郁闭快,没有起到抚育间伐的应有的作用,反而缩短间伐重复期,增加间伐次数,间伐材过小,利用价值高,同时还增加了抚育投资。强度太大,造成林中空地,林地杂灌滋生,林地干燥,树干尖削,破坏林分郁闭,影响林木生长。适宜的间伐强度应根据造林密度,林分生长特点确定。8—10年进行一次弱度的抚育间伐,强度为林分材积的10—15%,并可结合修枝。10—可采用度到强度的抚育间伐,强度为林分材积的20—30%,同时伐除干形不良的上层林冠的林木。20年以后,可采用强度为30%的抚育间伐。

间伐重复期:通常以3—5年为宜。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持在0. 6—0. 7之间。重复次数应根据培育材种而定,中径级用材林一般经2—3次重复即可主伐利用。

间伐方式:因林分结构不同,有上层抚育间伐和下层抚育间伐两种。在人工同龄纯林内,宜采用下层抚育间伐,主要伐去林冠下层的被压木、濒死木,同时伐除干形不良的上层林冠的林木。抚育间伐时要按照“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即三砍三留原则进行。林内的断梢木,双梢木如对保留木有辅助作用,或伐除后会出现天窗,应予保留不砍。在以马尾松为主的混交林内,主要采用上层抚育间伐,即伐除林冠上层压抑马尾松生长的非目的树种,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进行下层抚育间伐。

篇11: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分析论文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分析论文

以前社会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人们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还不能对食物的品类、质量提出过多要求。近3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于食物的需求不再只是填饱肚子,而是更加偏向于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1],从而促进了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本研究则主要以甘肃省为例,探究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

1 甘肃省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地貌比较特殊,自然条件存在不同的差异。即便是同一种农作物,可能在不同地区需要不同的作业方式。所以,对地理特点、农作物了解不够全面,则会使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还未受益,却在实践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遭遇一定的阻碍。本庾在详细分析甘肃省农作物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优化布局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2 甘肃省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实践的初期,由于对这一技术缺乏了解,且经验不足,所以不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使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未达到预期效果,也为今后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实践奠定了经验基础。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盲目使用肥料

由于原有农作物栽培方式主要靠使用一些化学肥料来促进农作物的增产增收,这种粗放的农作物种植方式,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使土壤本身的生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土壤环境严重污染[2]。然后在这样的土壤中进行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初期会因为以上问题而造成一定的难度,难以保证农作物的纯度与营养。

2.2 土地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发展速度也加快,近年来,很多农村原本的责任田上都布满了工厂厂房,这些污染环境严重的工厂在生产中排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水都渗透到周边的土壤里,使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农作物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食用后会因含有有害物质而危害人类的健康,这使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很多地区都难以开展。

3 甘肃省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措施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实践的初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无公害栽培技术获得进一步发展。下面对无公害栽培技术提出了几方面的管理措施。

3.1 修建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场地

在无公害作物的培育过程中,环境问题首当其冲,并且也是最主要的问题。为了确保所培育农作物安全、无公害,就要选择一块安全、无污染的种植场地。场地的选择关系到农作物质量的好坏,是极为关键的问题,一定要选择远离工厂与村庄的地块。

3.2 科学治理和预防病虫危害

在无公害作物的培育过程中,防治病虫危害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做好病虫的预防工作。尽量不对农作物施加农药,严禁使用药性强的高残留农药。尽量使用轻度的可溶解的农药,避免污染土地,确保农作物安全无公害[3]。

3.3 选择优秀的农作物品种

优质品种的选择也是农作物无公害栽培中的重要因素。优质农作物品种的抗病能力强,产量也可以得到保障。选取优质的农作物品种应该按照不同作物的特性及地理环境进行选择,只有选取优质的种子,才可以使无公害农作物的技术获得进一步的实践与发展,才可以确保农作物天然、无污染。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质量愈发地重视,对农产品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将会越来越关注。本研究主要分析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这对于农产品的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能够推动我国农作物公害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保障我国人民吃上健康纯天然的食品,为我国农业技术及食品安全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篇12:早花藕、大白菜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

早花藕、大白菜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

经多年实践,车坊镇探索出水、旱生蔬菜轮作一年多熟种植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笔者简介了早花藕、大白菜一年多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作 者:张增根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昊中区车坊农林服务中心,215125 刊 名:上海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 分类号:S6 关键词:早花藕   大白菜   栽培技术  

篇13:大棚莴苣、小型西瓜、瓠瓜高效栽培模式

大棚莴苣、小型西瓜、瓠瓜高效栽培模式

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大棚莴苣、小型西瓜、瓠瓜高效栽培模式,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笔者主要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和栽培技术.

作 者:沈勤文 胡汉良 黄耀亮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农业经济局,314100 刊 名:上海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3) 分类号:S6 关键词:莴苣   小型西瓜   瓠瓜   高效栽培   茬口安排  

篇14:盐碱地棉花-西瓜套种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盐碱地棉花-西瓜套种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东丽区位于天津市东部,属于滨海盐碱土壤,土壤pH值在8以上.棉花是东丽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每年种植面积7万~8万亩,占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50%以上.为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棉花与瓜类套种栽培模式的研究.目前该模式已在东丽区棉花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0.67万hm2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项技术归纳总结如下,供参考.

作 者:张玉华  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00300 刊 名:农业科技通讯 英文刊名: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5) 分类号:S6 关键词: 

篇15:湖北省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模式技术经济分析

湖北省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模式技术经济分析

结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针对湖北省四大稻作区的4种丰产栽培集成模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其中鄂东南“三熟三高”模式全年水稻双季产量(公顷产量,下同)达到18495kg,经济效益比常规栽培增加4 260元,纯收益高,边际成本低;鄂中“稀、控、重”模式产量达到12 099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970元;“轻型栽培”模式产量达到9 195kg,纯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2 220元;鄂西北“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模式产量达到7 815 kg,纯收益比露地移栽水稻增加2 625元;农民评价“轻型栽培”模式综合得分最高.

作 者:丁子福 曹凑贵 雷中文 张似松 DING Zi-fu CAO Cou-gui LEI Zhong-wen ZHANG Si-song  作者单位:丁子福,DING Zi-fu(武汉工业学院科研处,武汉,430023)

曹凑贵,CAO Cou-gui(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

雷中文,LEI Zhong-wen(湖北省科技厅农村处,武汉,430071)

张似松,ZHANG Si-song(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武汉,430070)

刊 名:湖北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45(6) 分类号:S511.048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   栽培模式   技术   经济  

篇16: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分析论文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分析论文

【摘要】作为一门特殊的教学课程,数学学习对许多学生而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点,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革新要求,对数学教学课堂构建提出新时代之下的要求.对思维能力要求越加严格的高中数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以“思维创发”为教学方向,提升学生思维解题、思维提升的水平,并益于学生提升创新型、思维型课堂学习质效.本文以此为探讨背景,就如何构建思维型高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简要探析.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高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探究旧式的教学思维随着社会发展、教育革新而逐渐凸显其存在缺陷,高中数学学习成为许多学生学习的“难点”,对逻辑性、推理性思维要求十分明显,而许多学校数学教学课堂依旧“固化”,这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学习兴趣,对数学学科人才培养效益不明显.如何创新数学课堂、培养思维型学生,这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思考的一大问题.

一、以情引学,结合实际

对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对课堂教学构建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教师的课堂讲解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质效紧密联系.单一化、乏味性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一改传统,将激情与热情融入实际教学中.以情感引导学生学习、以实际生活练习数学教学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项教学策略,这可以从教师的语言风格、课件设计以及展示渠道等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一章“最值”的知识时候,上课前可以设置一个引入式话题:都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是说世界上没有最高的,也没有最低的,因为一切都是在变化着的,但是如果将其缩小到一定的范围,你们觉得有最大的、最小的'吗?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引入本课学习内容.又比如,“空间几何体”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PPT、视频播放、音乐指导等向学生展示圆柱、圆锥、棱柱等几何体,并结合飞机、房屋、支架等物体,询问学生:从这些建筑中可以看出与几何体之间有什么关联、并思考身边都有那些类似几何体的物体,这样引入教学课堂.对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室构造、黑板、桌子、粉笔盒等为教具,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二、以疑带学,提升兴趣

高中学生对知识探索具有十分强烈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具体课堂安排,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可以以其为出发点,设计延展性问题,带动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解决,这不仅可以起到知识点回顾、加强的作用,还有益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建维水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正弦定理内容时,根据例题:某登山队在山脚A处测得山顶B的仰角为35°,沿倾斜角为20°的斜坡前进1000m后达到D处,又测得山顶的仰角为65°,求山的高度BC?教师在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解题之后,可以设置延展性问题:如果山的高度为900m,那么此时登山队需要前进多少米到达D处?如果登山队在山脚A处测得山顶的B的仰角为55°,那么山的高度为多少?并让学生进行思考解决,提升知识掌控度.

三、以群为主,互动学习

数学学科学习注重思维锻炼,同时对具体的课堂学习策略安排要求也十分严格.带动学生群体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可取性作用,这体现在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力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式学习[1].学习小组式构建学习模式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课堂内容、教学进度等及时安排进行课堂小组学习,这是促使学生综合学习、提升学习合作性的有益途径.例如,在教学余弦定理内容时,教师给出结论a=bcosC+ccosB,让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证明,并前后排组成解题小组,集体思考如何解决这道问题,并给出延展性问题:那么又如,何证明b=ccosA+acosC、c=acosB+bcosA?这不仅达到提升小组式学习质效的作用,还益于连接数学教学内容,达到综合提升的效用.

四、以评为法,注重总结

对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及时、有效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部分之一,不应该被忽略,这不仅是促使学生及时改正不良学习习惯、提升整体学习成绩的一个手段,更是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渠道之一.评价总结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在课堂上的及时评价,另一个是课下的综合评价.例如,教师在教学几何体两圆距离的知识时,可以提问学生:如何判定两圆之间的距离?具体如何计算?并抽取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学习点.在本节内容学习完后,教师再次对本章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对圆的认识、圆方程计算、圆之间距离进行综合回顾,将知识点连接起来,考查学生的掌握度,同时还可以以此设置章节学习回顾题型,通过题型测试观察学生知识点掌握度,并给予适时评价、总结[2].当然,除了以上的几类适用性高的策略之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实情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组织教学,例如,教师还可以设定“以优带劣”“优势互补”的方法,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略差的学生,综合提升学习质效.错题本记录学习也是较为合适的方法之一.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构建,就策略方法而言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这需要教师积极融合学生学习实际,积极找寻适宜方法,以实际性课堂构建为出发点,综合作用、综合采用,让学生在活跃性、趣味性的课堂学习中,逐渐培养有效性思学习模式,提升其数学学习思维.这不仅益于提升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整体水平发展均有助推效用.

【参考文献】

[1]张春华.基于构建问题链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7(6):42-43.

[2]罗寿晶.浅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11):39.

【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温室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

2.灌云县大棚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一串红的周年栽培分析论文

5.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6.高效课堂模式介绍

7.高效教学模式总结

8.中学体育运动会模式分析论文

9.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10.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下载word文档
《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