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
“脑壳儿疼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机械工程毕业论文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
《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课业评价改革分析 》
摘要:针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当前课业评价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考察评价及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课业多元化考核方案。该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课业评价;自主学习;工程素质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材料类及机械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即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又强调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1]。该课程从材料的工程应用角度出发,阐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对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具备根据机械零件的性能要求和服役工况,对机械零件进行合理地选材并正确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初步能力[2]。因此该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工程应用的桥梁,是成为“卓越工程师”的必由之路。“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要求高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践能力及创新意识[3-,4],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交汇,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机械工程材料的课业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不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因此有必要进行课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合价体系。
1 机械工程材料课业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机械工程材料课业评价仍以传统的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大部分偏重及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及评价,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不仅不能客观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存在下列问题。
1.1 教师教学的功利性
传统课业评价方式单一,以卷面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亦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导致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的功利性,即“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则怎么教”,大都只注重相关理论的研究和论述,工程实际应用练习不多,重基础、轻应用,不能很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教学的功利性又导致教学内容的片面性及局限性;出现“一门课仅读一本书”的现象[5],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1.2 学生学习的应试性
传统的考试方式,学生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及期终试卷两方面组成,其中试卷成绩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这样的考核方式片面,脱离工程实际[6],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背诵的都是相互独立的“点”,没有理解贯通成“线”,对知识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及如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并没有掌握,而恰重要的。
2 机械工程材料课业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机械工程材料课业评价多元化考核方案,即以学生为单元的自主学习考核占10%,以小组为单元的案例讨论考核占20%,大作业考核占20%,考试考核占50%。改革后的课业评价方案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各组元所占分值比例均以上述培养目标为基础,是上述目标的综合反映,并为多年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2.1 以学生为单元的自主学习考核
对材料类相关专业学生,该课程前几章与材料科学与基础课程有较多的重复,但该部分是基础知识点,亦是材料后续选材及热处理的理论依据,结合各校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该部分内容并不能完全删除,因此采用引导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的作业、章节总结及随堂小测验为考核标准,教师仅对重点,难点知识做讲解,相应减少该部分课时量的分配。同时,自主学习考核可包含学生日常出勤、课堂讨论,其目的是鼓励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
2.2 以小组为单元的案例讨论考核
在工程项目化分组讨论教学中,每个小组(5~8人为一组)会收到一份工程项目任务书,任务书中说明了某机械部件的名称及部件的结构,学生根据具体的任务,以小组协作的形式查询相关资料,明确该部件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并依此进行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序,阐明热处理后材料的组织及性能,最后完成相应的'工艺报告。该过程中不仅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概括、总结和应用,更是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良好的结合,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及分工协作能力,是该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2.3 大作业考核
该部分给出大作业题目,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独自完成相关作业要求。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论文的考核可以打破学生单纯应试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2.4 考试考核
当前,考试考核虽有局限性,但仍不失为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公平有效的方式。精心设计的考试题目涵盖了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而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完成熟练选材及材的基础。
3 课业评价改革实施效果
通过对机械工程材料课业评价进行系列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方面起到显著效果:第一,实现了全程化管理。多元化考核方式从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大作业和考试等方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该过程不但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而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的交流,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为解决生产问题,探索问题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关联,积极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所需信息,该过程中不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理解、归纳及应用创新的能力,并从中收获成功的快乐。通过对比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较课业评价改革之前得到显著的提高。第三,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工程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使机械工程材料成为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的桥梁。
4 结束语
机械工程材料学业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多元化考核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改革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精力及教学理念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为我国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高为国,董丽君,吴安如.“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11):43-45.
[2] 韩海梅.机械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11):62-64.
[3] 曹霞.卓越计划下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9):69-71.
[4] 高为国.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建设[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3):74-77.
[5] 高旭,陈晓红.“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课程考试方法改革[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37(4):436-440.
[6] 刘政怡,吴建国,李炜.高等学校考试模式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43-47.
篇2: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
随着论文的收稿,离别的情绪也就尽在眼前了吧!在此,向我的导师姚副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姚老师学识淹博、治学严谨、待人亲切,能作为老师的学生,是我的骄傲跟荣幸。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教导,我会把您记在心里,谢谢老师,愿老师平安健康。
感谢黄瑞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才使得我的学业得以顺利完成;感谢陈俊玄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进行。感谢潍柴杭州分公司机械开发室的李建锋主任和李玉江高工等我对在科研和生活上的无私帮助!
在论文的课题研究和撰写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尹旭博士、付佳宏博士、孙正博士、冯燕博士、孙嵩松博士、奕东博士、陈晓强博士、潘俊硕士、邱斌斌硕士、杨振伟硕士、魏强硕士、彭影硕士、陈思南硕士、郭震硕士、汪绍斌硕士、许建青硕士、魏馨硕士的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课题组、实验室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们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尊重我的选择,总是坚定地在背后支持着我!
感谢我的朋友们,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
最后祝愿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的老师、同学和亲友,祝愿你们身体健康、顺顺利利、万事如意、平安幸福!
篇3:机械工程的毕业论文
机械工程的毕业论文
《 机械工程设计中的虚拟样机技术探析 》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及其特点,对机械工程设计中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做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技术研发提供方向性的参考。
关键词:机械工程;设计;虚拟样机;技术分析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谋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不断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缩短研发周期、优化设计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开发成本。虚拟样机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物理样机技术而言,以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企业和研发者的青睐。以虚拟样机取代物理样机进行新产品开发中的前期设计和测试评估,可有效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同时能优化产品的设计效果,尤其在机械工程设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及其特点
虚拟样机技术相对传统物理样机而言的显著特点是;虚拟,即通过计算机借助特定的软件程序帮助工程师建立三维模型,依靠先进的仿真模拟系统实施仿真模拟实验,对机械在实际运行中的情况加以分析和评估,帮助工程师及时找出设计不足和缺陷,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提高机械设计的效率和质量[1]。简单地讲,该技术是在计算机基础上,运用CAD等设计制图模型,借助仿真模拟技术进行机械设计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在机械设计整个过程中借助高科技的设计和管理技术实施开发、分析和设计,极大地缩短了研发设计周期,提高了机械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设计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机械工程设计中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
2.1模型建立
2.1.1三维模型的建立建立三维的实体模型是运用虚拟样机技术的基础和前提,后续的仿真实验都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2]。建立数字化的三维模型过程极其繁杂,除了对诸如齿轮、扇叶等外形复杂的零部件进行详细的细部设计,还要对各种机械内部的每种部件间的相关驱动联系予以充分考虑,以此为基础再借助CAD等软件程序搭建完整的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早期的CAD以二维为主,这种方式的设计过程复杂且不容易操控,在生产中不具有优势,科技发展使得当前的三维CAD得到了普遍推广,机械产品内部的每个部件的转动惯量、质心位置和搭接的细节都能得到详尽的设计和明确表述,设计深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软件应用更加便捷人性化。
2.1.2添加约束建成数字三维模型后,为了规范和限制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在对各个部件进行连接时要添加适当的约束。添加约束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所添加约束条件的合理性。当前,国内使用的三维CAD设计软件多配有相关的动力学插件,通过这些插件对约束关系和装配关系加以映射,可实现对虚拟装配和添加约束的过程相统一。另一种方式是,借助三维CAD软件进行预装配,继而在ADAMS运动分析软件中导入已经完成的数据模型,通过ADAMS实现对产品运动情况的如实分析[3]。
2.1.3对模型施加驱动通过设置合理的约束在模型的各零部件之间实现连接,在确定各种机械运用的情况后,对模型施加驱动力及驱动转矩,以使模型能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运动情况进行运动。
2.1.4虚拟样机仿真驱动施加完成后,模型已基本建成,已经具备仿真模拟的实验条件。进一步,对产品模型实施模拟仿真的实验操作,分析计算各项物理指标,如速度和加速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位移等,为后续有限元的分析做准备。
2.2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的分析方法能对机械内部各构件的强度和运动特性指标等进行全面、精准的分析,其显著特点是通用性强[4]。另外,有限元的分析方法还能实现对诸如边界条件和结构形状等力学问题的专业解答,目前在机械设计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运算速度和可靠性都比较高,在虚拟样机技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设计工具。
2.3优化设计
为提高机械使用的工作效率,在对机械模型进行必要的校验后,还要对其设计进一步优化。目前,国内在对机械模型进行优化时主要方法包括:在满足各项机械设计的条件、变量的变化区间也适宜的基础上,通过自动选择系统来选择机械模型设计中涉及的变量;在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时可以通过分析函数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机计算系统改变设计参数的变量范围并加以求解,并可进行多次仿真[5]。特别是在每一次的仿真模拟完成后,要对模型的参数变量进行多次更改,通过反复的模拟实验,求得待求物理量的最优解。
2.4控制、机械系统联合仿真
在机械开发的传统模式中,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不管是在设计还是测试上都是相互独立的,二者之间并没有有效的互动,从而导致机械设计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虚拟样机技术可将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一体化控制,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和统一,切实解决了传统的机械开发中控制效能低下等问题。虚拟样机技术中机械和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思路具体如下:借助仿真软件分析三维模型的力学及动力学特性,再利用矩阵实验室等控制软件加以控制计算。这种设计思路中,控制软件将控制命令作用于运动学的仿真软件,后者将作用结果的反馈信息发送到虚拟的位置传感器,从而实现对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两者综合,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联合就能顺利实现。
3例证分析
目前,虚拟样机技术应用的范围和领域非常广,例如船舶加工、武器制造和包装机械设计及农业机械设计等。下面以其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加以分析。一方面是仿真技术和多柔体的系统建模相结合。由于多柔体系统中的动力学重在研究刚体运动和弹性变形之间的耦合性,所包含的运动形式复杂多样,动力学方面的计算难度大,借助虚拟样机进行仿真研究是当下的一个重点。比如在联合收割机的改良实验中,比较成熟的是对收割机的内部各种零件等刚体的建模和仿真技术,而针对小麦、水稻和玉米等柔体作物进行完整模型的建立以及柔体模型与收割机内部各部件的综合仿真模拟则是研发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是协同仿真技术,即将各个学科的模拟仿真工具加以结合,进而构建复杂多样的模拟仿真系统,在充分发挥各模拟仿真系统的单独作用时,协调不同领域的开发人员进行高效配合,实现产品研发的多元化和复合化。现代化农业机械越来越注重减轻农民的操作难度,也越来越注重多种作用的综合和集中,农业机械设计中所涉及的学科及领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比如,如何把农用拖拉机的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加以高效综合的系统模拟仿真一直是技术研发的重点。
4结束语
综上,虚拟样机技术在长期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以其设计周期短、效率高和产品性能稳定等优势在机械工程设计领域得到了普遍推广和普及,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从而更好地为机械工程设计及其他学科和领域提供更大的便捷和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卢建湘.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1(9):45-47.
[2]张鸣,任建平,等.基于虚拟样机的机械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19(11):49-51.
[3]彭广林.机械设计中虚拟样机技术的有效运用[J].科技导向,,28(11):119-120.
[4]李杰,闫楚良,等.农业机械设计中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农业机械协会,,13(3):820-821.
[5]王刚,杨莺,刘少军.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J].工程机械,(8):11-13.
篇4:机械工程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第一章 绪论
1.1 底盘集成控制的背景及意义
1.2 车辆纵向力与侧向力集成控制研究意义
1.3 车辆底盘纵向力与侧向力集成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四轮独立转向、驱动/制动电动汽车动力学建模
2.1 整车动力学模型
2.1.1 车辆坐标系与轮胎坐标系
2.1.2 整车动力学参数计算
2.2 MSC CarSim 简介
2.2.1 CarSim 建模
2.2.2 数学模型求解器
2.3 轮胎模型及轮胎虚拟测试
2.3.1 轮胎模型的发展历程简述
2.3.2 Pacejka5. 2 轮胎模型
2.3.3 轮胎虚拟测试
2.4 轮胎查表逆模型
2.4.1 轮胎逆模型拟合方式
2.4.2 模型验证
2.5 电机模型
2.5.1 驱动电机的选取
2.5.2 电机模型
2.6 制动系统建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底盘及其子系统耦合与冲突分析
3.1 轮胎特性分析
3.1.1 轮胎纯纵向力特性分析
3.1.2 轮胎纯侧向力特性分析
3.1.3 联合工况下轮胎力特性分析
3. 2 车辆底盘耦合分析
3.2.1 轮胎力耦合
3.2.2 动态载荷分布的耦合
3.2.3 运动关系的耦合
3.3 底盘子系统功能冲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成控制策略
4.1 集成控制策略简介
4.2 冗余控制系统控制分配问题简介
4.3 集成控制器设计
4.3.1 控制目标
4.3.2 滑模变结构控制
4.3. 3 轮胎力优化分配
4.3.4 轮胎力控制
4. 4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平台及控制策略验证
5.1 人一车一路驾驶摸拟平台
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2.1 普通转向工况
5.2.2 极限双移线工况
5.2.3 紧急制动工况
5.2.4 制动与转向复合工况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的不足及展望
本文结论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车辆底盘集成控制方面的文献阅读,深入了解底盘集成控制方面的国内外研宄现状,针对四轮独立转向、制动/驱动电动汽车提出一种纵向力与侧向力集成控制策略,用以改善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本论文主要研宄内容和得到的结论为:
(1)通过轮胎虚拟测试,得出轮胎滑移与侧偏数据,详细的分析并阐述了轮胎的纯滑移、纯侧偏、滑移和侧偏复合状态下轮胎的力学特性。另外,根据轮胎的测试数据,拟合了四维查表形式的轮胎逆模型。
(2)通过对轮胎特性、车辆载荷转移模型、车辆运动状态和底盘子系统功能的分析,得出了车辆底盘子系统间的耦合、冲突关系。
(3)通过对底盘的子系统的耦合、冲突关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避免这种冲突对车辆行驶稳定性影响的'控制策略:车辆纵向力与侧向力集成控制。在该集成控制中,采用滑模变结构的控制方法得出车辆要达到目标状态所需施加的总的纵向力、总的侧向力和横摆力矩,然后通过最优化分配方法将总的纵向力、总的侧向力和横摆力矩分配到各个轮胎上。最后,通过轮胎逆模型查表得到当前状态下轮胎所需要实现的滑移率和侧偏角,将这两个状态反馈到控制轮胎的驱动和制动执行器来完成车辆的控制。
(4)在Simulink中搭建该集成控制的控制策略,基于CarSira与Simulink联合仿真,在dSPACE实时平台上搭建-车-路在环驾驶模拟器。
(5)通过在多个工况下的仿真,证明了本文中设计的集成控制策略可以使车辆根据驾驶员的指令保持理想的运动状态,并且在转向和制动的复合工况下控制效果更加明显,同时提高了极限工况下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篇5:机械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振系统设计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机器人抑震系统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因机器人在运动时产生有害震动的问题,为了满足设计师把机械臂设计得更加灵巧,减小机械臂的重量的要求,导致机械臂的刚度减小,挠性增大,机械臂在高速运动时候产生有害而强烈的震动。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震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就是压电分流阻尼技术,这个技术的主要元器件包括压电陶瓷、电阻、电感,电阻和电感我们都很熟悉,这里我们着重了解一下压电陶瓷这一电子元器件。
1880年皮埃尔居里和雅克居里兄弟发现电气石具有压电效应。194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绝缘研究室发现,某些材料在机械应力作用下,引起内部正负电荷中心相对位移而发生极化,导致材料两端表面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具有这种性能的陶瓷称为压电陶瓷。
设计一种成熟的机器人抑震系统对机器人高效、准确的实现功能具有很大帮助。不能很好地控制机器人的震动,将会给机器人带来很多危害,甚至无法实现功能。比如,空间站第一阶段的装配约需遥控机器人工作 47 小时,其中等待消除残余振动的时间约占总时间的 20%-30%,高速激光切割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末段操作器最大加速度可达 3-5g,而轨迹精度却要求在±0.2mm范围内,航天器的柔性附件在展开过程中诱发的振动可使航天器的姿态失稳,一些系统的展开过程竟达 6-8 小时,需要如此长时间的原因是避免造成大的振动,因此,机器人抑震系统的研究对如何在提高速度,减小机械臂重量的同时保证精度、效率和可靠性十分必要。
2、课题的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机器人在生活、生产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使用,使得对机器人抑震系统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有意义,机器人抑震系统的核心技术就是压电分流阻尼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压电分流阻尼(shuntpiezoelectric damping)技术在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专业研究者们关注。Hagood等首先提出了压电分流阻尼的概念。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电式作动器把振动结构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然后通过分流电路中的电阻把电能消耗掉。
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震系统设计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抑震系统中,是因为它有众多其它机器人抑震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优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原理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震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压电分流阻尼原理,就是利用震动引起压电陶瓷的.变形,从而产生电动势,在分流阻尼电路中形成电流而发热,实现了将机械能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达到抑震的作用。
2、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无复杂电路
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震系统有压电陶瓷和分流阻尼电路两部分组成,压电陶瓷体积非常小,分流阻尼回路主要由导线、电阻和电感三部分组成,电感和电阻主要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所以说,整个压电陶瓷分流阻尼系统结构非常紧凑,占用空间也十分小,电路也很简单。
3、自动化程度高
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震系统只要设计无误,正确安装在需要抑震的机器上,即可实现抑制震动的功能,在实现抑震的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
4、节能,不需要外接电源
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震系统不需要外接电路驱动整个系统,十分节能,其只是将机器震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热能,以达到抑制震动的目的。
5、工作稳定,反应快
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震系统无复杂的电路,而且不需要复杂的软件处理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抑制震动是将机械能通过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达到抑制震动的目的,这个速度十分迅速。
3、发展趋势
柔性机械臂在震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弹性震动,对机器人柔性臂的振动抑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震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优化,有关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压电陶瓷布置位置进行优化设计,让压电陶瓷位于柔性臂的不同位置,进行抑制震动实验,分析压电陶瓷在不同位置时候的抑震时间和效果,选取最合理的位置。
2、采用先进的控制器,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PID控制器就是对误差信号进行比例、积分、微分等运算,并将其运算结果作用于受控对象,将压电分流回路与PID控制器相结合,组成抑震效果更好的抑震系统。
3、为了更好地抑制低频震动,采用主动控制方法,主动控制是将作动器和传感器黏结或嵌入柔性机械臂中,并与控制器相连组成智能结构机械臂,在一定的控制规律下,有作动器产生的作用力来抵消机械臂的震动能量。
4、震动控制更加智能,随着科学技术,一种所谓的智能梁被提出,它指内嵌或外贴有分布传感器和分布作动器的柔性机械臂,通过这些材料产生的做动应变来实施震动控制。
二、研究方案及工作计划
在机器人逐渐普及的今天,国内外对机器人的研究投入也在迅速增加,对机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一代机器人具有高速、重载、高精度、高的灵活性以及结构简单轻便的特点,尤其在机械臂重量方面,为了减轻机械臂的质量和体积,如今在很多场合的机械臂都使用柔性机械臂,相对于刚性机械臂,柔性机械臂的刚度大大减小,这就给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带来了振动,为了解决机器人在工作中的的振动问题,国内外都有比较深入地研究,但是,机器人抑振系统的研究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直到机器人发展到如今地步,关于机器人由于高速运动而带来的振动问题依然值得研究人员去深入研究。
本课题将采用压电分流阻尼技术,把振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然后通过压电分流阻尼回路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已达到抑振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达到抑振的效果,我们将把机械臂的结构简化成悬臂梁的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模型的固有频率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分流阻尼回路的电路进行优化设计,使分流阻尼回路能够在不同模态下对机械臂都能有很好的抑制振动的效果。为了更好的设计分流阻尼回路,本文设计了测试系统,该系统测试了基于压电陶瓷的机器人抑振系统在不同频率和激励强度下抑振系统的输出参数。课题难点是对柔性机械臂建模并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分流阻尼回路的优化设计也是一个难点。对于这两个难点首先ANSYS分析将采用简化模型的方式解决;分流阻尼回路的优化设计将采用加一个负阻抗变换器的方法,使其达到频率自适应的功能。
三、工作计划
第一 二周 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周 查找资料。选择方案
第四周 完成方案的选择
第五周 完成前言部分
第六周 进行框架设计,大体计算结果
第七周 选择参考文献,共十五篇,其中英文五篇,并选择一篇翻译
第八周 完成说明书的前半部分(草稿)
第九周 完成说明书的正文部分,并准备中期检查报告
第十周 准备计算及软件分析
第十一周 完成计算
第十二周 熟悉软件
第十三周 完成软件
第十四周 对设计进行完善
第十五周 完成说明书
第十六周 完成后期检查,并进行修缮
第十七周 修改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准备答辩
第十八周 进行答辩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1] Vladímir Villaverde Huertasa*, Boris Roha-Ilkiv.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a Flexible Structure. Procedia Engineering. Slovak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Bratisava. 48 ( ) 233 – 241
[2] Zhang Jianying*, Liu Tun, Zhao Zhiping. Study on Component Synthesis Active Vibration Suppression Method Using Zero-placement Technique.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 Received 14 August ; accepted 12 December 2007
[3] Yuvaraja Ma, Senthilkumar Mb. Comparative study on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Flexible GFRP Composite beam using SMA and PZT Actuators. Procedia Engineering 64 ( ) 571 – 581
[4] M. Schwankla*, M. Rübnera, R.F. Singera, C. Krnera. Integration of PZT-ceramic modules using hybrid structures in high pressure die casting. aChair of Met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Martensstr. 5, 91058 Erlangen, Germany. Procedia Materials Science 2 ( 2013 ) 166 – 172
[5] Qiu Lei, Yuan Shenfang*, Wang Qiang, Sun Yajie, Yang Weiwei.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PZT Network-based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canning System. Received 7 October ; accepted 23 April
[6] Timothy N. Chang, Member, Roger Kwadzogah, and Reggie J. Caudill Vibration Control of Linear Robots Using a Piezoelectric Actuator.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VOL. 8, NO. 4, DECEMBER
[7] Kah How Koha, Chengkuo Leea*, Takeshi Kobayashib. A 3-D MEMS VOA using translational attenu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piezoelectric PZT thin film actuators. Procedia Engineering 5 613–616
[8] 董春兵. 基于压电驱动器的柔性臂扭振控制研究`[J].浙江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
[9] 孙立宁,王洪福,曲东升.柔性臂动力学建模及比较研究[J].压电与声光
[10] 褚 明, 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与主动控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博士论文
[11] 詹训慧.分布式压电智能结构的建模与振动控制[D]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12] 单业涛. 基于模糊控制的 2R 柔性臂压电陶瓷抑振跟踪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王洪福. 基于双重驱动的两连杆机器人柔性手臂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14] 曹青松. 周继惠. 黎 林. 叶 兰. 基于模糊自整定PID算法的压电柔性机械臂振动控制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
[17] 周四新,和青芳. 《Pro/E Wildfire 3.0》[M].电子工业出版社
[18] 韩建海. 《工业机器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
篇6:机械工程专业论文
摘 要:通过介绍人机工程的应用技术,论述人机工程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应用。凸显了人机工程学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机械工程;人性化设计
0 前言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及最优组合的工程技术科学。其研究的对象是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其研究的内容是人和机器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性等问题。
机械设计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设计人员考虑机械的材料、力学、温度、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频率等因素外,还要求充分考虑人 ――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人机工程学在机械工程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在设计机械产品的时候会因为所设计的作业空间的不同,颜色、温度、亮度等因素考虑角度的不同,对人的作业效能和作业疲劳等方面考虑的不同,使同一种机械产品在工作中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些效果可能表现在工作效率的不同,工作者安全的保障与否,工作者工作时间的长短差异等等。因此,在机械工程中,我们一定要综合考虑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注重工作效率,还要注重作业人以及环境。
1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技术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通过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可为机械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寸参数;为机械设计中考虑“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机械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1 人体尺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为了使各种与人体尺度有关的设计对象能符合人的生理特点,让人在使用时处于舒适的状态和适宜的环境之中,就必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的各种尺度。在进行各种机械、设备、设施和工具等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它们适合于人的形态和功能的范围的限度。例如,所有的作业动作都必须在人的肢体活动所能及的范围之类,其高低位置必须与人体相应部位的高度位置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将其布置在人操作方便,反应最灵敏的范围之内。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设计对象的宜人性,让使用者能够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率的工作,从而有利于减少人体的疲劳和提高人机系统的效率。
人体不同部位的尺寸在机械设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现举一些人体主要尺寸的应用原则:
(1)肘部高度:对于确定柜台、梳妆台、厨房案台、工作台、以及其他站着使用的工作表面的舒适高度,肘部高度数据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最舒适的高度是低于人的肘部高度7.6cm。休息平面的高度大约应该低于肘部高度的2.5-3.8cm。
(2)大腿厚度:这是设计柜台、书桌、会议桌、课桌、家具及其他一些室内设备和为人们提供座位的设备的关键尺寸。要是大腿和大腿上方的物体有一定间隙。
(3)立姿垂直手握高度:可用于确定开关、控制器、拉杆、把手、书架以及衣帽架等等的高度。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体的各种尺寸,使设计出来的产品让人用着舒服,并尽量减轻人的疲劳感;同时还要注重工作效率的提高。
1.2 人体机能的应用
人主要有9个子系统,其中与外界直接发生联系的主要有三个系统,即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人在人机系统中作用过程大致,要使系统有效运行,要求人体各部位协调工作。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信息;大脑理解和决策信息;运动器官执行相应的动作。
1.2.1 感觉系统
不同的感觉通道有不同的适应场合。例如视觉通道适合传递比较复杂或抽象的信息,比较长或需要延迟的信息,与空间方位、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等;听觉通道传递比较复杂的信息,短的或无需延迟的信息,与时间无关的信息,快速响应的信息等;触觉通道适合非常简明的、需要快速传递的信息,经常用受触摸的机器或装置的场合等。
当我们的信息用视觉通道传递时,我们设计机械装置时,要综合考虑人的视角与视力,视野与视距,中央视觉和周围视觉,色觉与色视野,暗适应和明适应等各方面的因素。例如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竖直方向运动快而且不宜疲劳;视线的变化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颜色对比与人眼也有一定关系,所以危险等信号标志都用红色。
当信息用听觉通道传递时,要综合考虑声音的频率,动态范围,人耳的方向敏感度,掩蔽效应等。同时,还要注意考虑人耳的安全。
1.2.2 神经系统
通过感觉通道传入的信息,在大脑中枢进行复杂的处理。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以及对信息的记忆活动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人脑反应的速度,我们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不能使之快于人脑的速度。同时,我们又要充分利用人脑的.记忆功能,进行复杂只能活动的能力,来合理设计,从而提高效率,创造价值。
1.2.3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器官系统。骨的功能,各种关节的活动范围,肌肉的强度与力度等,都是我们设计机械器件时应该考虑的。例如关节必须处在一定的舒适调节范围内。对于肢体的运动,要考虑肢体的出力范围,运动范围,动作速度与频率等。
因此为了使操作者可以灵活、方便、快捷地执行动作,我们要考虑被 操作对象的空间与操作者肢体所能及的范围的关系,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力与操作者可以提供的力之间的关系等。
2 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机械设计中经常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很多,如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粉尘、风力及有毒物质等;随着人类生产活动领域的扩大,影响因素还有失重、超重、异常气压、加速度及电离辐射等。设计者必须全面考虑各种条件和要求,将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与机器的所要达到的要求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求得正确的解决方案。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机械工程的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人性化的设计。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人的因素在设计中的影响。在保证工作者舒适、安全、健康、方便、快捷、灵活工作的同时,保证工作效率,寻求更优更高效的方法,找到人――机――环境间的最佳组合。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建中,曾维鑫,李建华主编.人机工程学[M].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3]严杨.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4]周美兰.工业设计应用人机工程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徐灏.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1、2 分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7:机械工程专业个人简历
大学生制作简历时往往抱着尽善尽美的心态,总觉得为了突出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要把简历制作得面面俱到,生怕疏漏一些用人单位比较关注的细节部分,从而使自己在最初步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位置。因此,制作精美,内容详实往往是大学生制作简历时普遍的心理标准。
然而,用人单位通常只是想通过个人简历,能大概地了解应聘者的一些初步情况,并且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他们的能力的高低难以通过简历表现出来,写得再多再详细也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工作成果,不足以让用人单位信服。而且从用人单位考虑,他们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会收到许多应聘者的.简历,长篇累牍式的简历也让招聘者看得头昏眼花。因此,相比大学生,他们对简历篇幅的要求是要更为短些。
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机械工程专业个人简历范文,更多内容请访问(/jianli)。
个人信息
姓名:yjbys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73 cm 65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2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机械/设备维修类:AUTOCAD和PRO/E制图员、设计/广告类:工程助理及机械相关岗位 、电子/邮电/通讯类:产品开发、产品结构
工作年限: 1 职称: 高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州安迈信科技有限公司起止年月:-11 ~ -06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 设计员
工作描述: 安迈信科技公司是一间外资企业。本人在任职期间主要是负责产品设计与开发,并对客户沟通对产品跟进。在职期间本人能够顺利完成产品开发指标,并能够跟踪客户产品。在职期间,为公司创造良好的市场价值。
离职原因: 另求
公司名称: 向星机械厂起止年月:-07 ~ 2006-09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开发部实习生
工作描述: 计划完成实习课程
离职原因: 实习完毕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湖北荆州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 -06-01
所学专业一: 机械工程系 所学专业二: 模具设计与制造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06 吴川市川西中学 高中 毕业证
2005-09 2008-06 湖北荆州学院 机械工程系 大专毕业证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练各种设计基本流程和各种包装设计,能快速运用AUTOCAD PRO/E PHOTOSHOP MASTERCAM CORELDRAW X3各种三维作图软件,会使用二次元投影机。
个人技能:
熟练各种设计基本流程,能快速运用AUTOCAD2006、PRO/E、MASTERCAM各种三维作图软件,掌握FANUC,SIEMENS和华中数控系统,并获得数控技术国家职业资格(高级)证书。
详细个人自传
主修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床夹具设计、数控编程技术、CAM应用软件、高等数学、电子电工技术。
篇8:机械工程专业简历
专业 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曾任 职务 班文艺委员、院编辑部副部长 大学生网通社外联部副部长
特长 爱好 自学、文学 音乐、体育、读书、交际
联系 方式 手机 13953267xxx 固话 0531-833610xx
住址 山东青岛崂山
曾获 奖励 二等奖学金二次、三等奖学金一次、社会实践奖学金一次 院优秀团员嘉奖一次
外语 水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518分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458分
所学 课程 计算机、英语、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机械制图、CAD制图机械原理、有限元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控制过程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互换性与公差测量、机械测试技术、三维软件造型设计、液压传动、微机原理、工程造价、土木建筑概论、机械CAD/CAM、机械优化创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床概论、电工电子学、单片机应用等
校内 活动 院编辑部任职两年、世纪风编辑部任职两年、校广播站记者一年 青岛科技大学大学生网通社东部校区外联部任职一段时间
实践 实习7月至8月 暑假英语授课 8月 山东章丘市华海交通配件有限公司 7月至8月 首钢长白机械厂208月1日至2008年8月21日 中铁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长江隧道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部
教育 经历 1993.8——.7 在字王、北李小学读小学 1998.8——.7 在黄河农中读初中 2001.8——2005.6 在山东省章丘市第一中学读高中 2005.9——2009.6 在山东青岛科技大学完成本科学历
篇9:机械工程专业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姓名: yjbys
性别: 男
民族: 汉
最高学历: 本科
出生年月:1988年10月
所学专业:机械工程
籍贯: 浙江宁波
现居住地: 浙江宁波
婚姻状况:未婚
手机: 139*********
身份证: 3302*********
邮箱: yjbys@yjbys.com
求职意向
期望职位: CAD制图员
期望行业: 建筑
期望地点: 宁波
期望月薪: 3000
工作性质: 全职/兼职
到岗时间: 一周内
工作经验
起讫时间:10月至4月
公司名称:XX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职位描述:负责公司项目的制图和设计;根据销售顾问传达的客户意向,设计出令客户满意的方案。
起讫时间:205月至2月
公司名称:XX工程有限公司
职位描述:主要配合设计人员完成设计节点图、建筑施工图;负责工程项目绘图方面的后期服务工作。
教育经验
起讫时间:209月至207月
毕业学校:宁波大学
所学专业:机械
自我评价
本人专业知识扎实,能熟练使用CAD制图软件;有较强的领悟能力,能快速理解主案设计的`方案和意 图;从事过家具方案设计工作,对空间的规划有独到的见解。
您还可以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篇10:机械工程专业简历
机械工程专业简历模板
要写出一份出色的个人简历不光是对找工作很用更是让陌生人对本人第一步了解和拉进关系的线。而且必须有原则性。下面是机械工程专业简历模板,请参考!
机械工程专业简历模板
基本资料
姓名:
目前所在: 佛山 年龄: 28
户口所在: 茂名 国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高: 171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重: 62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工程/机械:
工作年限: 4 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5000--8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
工作经历
广东***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07 ~ -08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 机械工程师
工作描述: 4年以上机械行业工作经验,主要职责如下:
1.独立编制各种工艺文件;
2.工装夹具设计;
3.处理现场一些工艺技术性问题并能及时解决;
3.对设计中的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和审查;
4.对零部件的设计及改进、改良,使其结构及工艺优化;
5.工程图的绘制(autocad、solidworks);
6.负责部分零件加工工时核算。
离职原因: 0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贵州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 学位 毕业日期: 2007-07
专 业 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7-08 2007-09 广东万联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solidwords 无 无
-03 2008-04 广东万联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caxa工艺图表 无 无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良好 粤语水平: 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有吃苦精神,可以在较大的压力下积极努力工作
2.服从上级工作安排,良好执行力
3.良好的'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现任公司篮球队队长)
4.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4年的机械行业工作经验,为成为机械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而努力
自我评价
本人工作认真、细心谨慎,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完成设计工作;
积极主动,工作热情,能够熟练完成各项设计工作,迎接各方面的挑战;
勇于创新,乐于学习,通过工作不断取得技能与经验上的进步;
敢于承担责任,不找任何借口,努力完成各种工作;
每日总结,积极改善不足之处,积极为公司创造效益同时提升个人技能。
篇11:机械工程专业好不好
机械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机械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机械工程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管理、设备维护、质量控制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产品开发与制造、质量检测、设备管理与维护、运行管理、技术推广与营销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4.机械工程求职信
5.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10.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