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宠物小助理阿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一、临床表现
(一)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伴哮呜音。重症患者呈端坐呼吸,大汗,甚至出现发绀、奇脉、胸腹反常运动等体征。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每次发作,历时数小时至数天,经支气管舒张药或自行缓解。
(二)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三)并发症
肺不张、肺炎、自发性气胸、copd、呼衰等。
二、护理
(一)护理评估
重点了解患者呼吸困难的具体表现,发作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仔细寻找可能的激发因素以及发作的应对情况。
(二)常用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哮喘有关。
2、体液不足或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体液丢失增加、水分摄入不足有关。
3、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不能正确使用止喘药或害怕激素的副作用。
4、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哮喘的知识等。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动态观察呼吸困难、呼吸音、哮鸣音及血气分析等变化,警惕气胸、呼衰等并发症。
2、一般护理——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半卧或坐位。室内必须无已知过敏原,布局力求简单。保证充足水分,食物易吞咽。哮喘发作严重时,尽可能让患者用非语言方式表达其需求与感受,及时提供所需的帮助,减轻其身心负荷。
3、按医嘱用药、正确用药并观察副作用——如病人使用β2受体兴奋剂吸入的方法是否正确,指导病人正确的使用方法。舒喘灵口服可能有肌肉震颤的副作用。茶碱的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静脉注射氨茶碱要严格按医嘱的剂量,用葡萄糖稀释后缓慢(>10min)注射。全特宁、舒弗美必须整片吞服。使用激素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其依从性(按医嘱要求用药),并观察药物副反应。
三、健康教育
哮喘至今尚无特效治疗,很难根治。但是通过健康教育及恰当管理,哮喘的症状能得到控制,发作可减少或不发作。
教育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让患者了解哮喘,树立哮喘能控制的信念。
2、识别个案的激发因素,并会采取相应的回避措施。
3、按医嘱用药,正确用药,对吸入止喘药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应进行重点指导。
4、病情的自动监测,做好哮喘日记及峰流速的监测。
5、再次发作时的自我管理,如保持心理平衡,立即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何时应来医院就诊等。
6、动员家人或朋友参与对哮喘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全面的照顾与支持。
1、支气管哮喘发作,细支气管挛缩,细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粘液分泌亢进。细支气管肌层肥厚。
2、细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显著增多,粘液分泌亢进。细支气管肌层肥厚。
3、支气管粘膜肥厚,肌层增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腔内充满粘液栓。
4、支气管哮喘
5、支气管哮喘
6、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聚集
篇2: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传染病基本概念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传染病基本概念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在人群中造成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宿主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分为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容易受传染。
三、传染病的分类及疫情报告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的37种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1、甲类传染病
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j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员工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丙类传染病
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发现甲类传染病,在城镇应于6h内报告,在农村应于12h内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在城镇应于12h内报告,在农村应于24h内报告;发现丙类传染病,无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均应于24h内报告。对于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甲类管理。
篇3:中级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外科护理学
(一)外科护理特点
1、什么是外科护理?
外科护理是为接受外科治疗简言之就是手术的病人提供的整体护理,以达到去除病灶、预防残障、促进康复的目的.。
2、外科护理的特点:外科病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抢救多、抢救时机常较为短暂,同时多数病人存在躯体活动受限。因此要求外科护士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熟练的操作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及时有效的配合医生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少残障的发生。
(二)外科护士的工作范畴
1、协助病人接受各种诊断性检查和辅助检查;
2、提供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营养的咨询、指导和健康教育;
3、协助各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4、评估及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
5、协助预防并发症;
6、协助康复锻炼;
7、预防残障。
(三)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重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缓解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做好身体、心理准备以适应手术的要求。
2、术中护理重点:预防医源性感染和意外伤害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3、术后护理重点:解除病人的术后疼痛,预防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和残障的发生,促进病人身心的早日全面康复。
篇4: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常用的生命统计指标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常用的生命统计指标
一、计划生育统计指标
1、出生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基本指标。
2、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每年平均每千人口中自然增加的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生育率——表示某地平均每千名15~49岁育龄妇女中的生育情况。
二、疾病统计指标
1、发病率——也称某病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用于描述疾病的.分布,分析某种疾病对人群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发生的原因及评价预防或干预的效果。
2、患病率——又称现患率,表示某一时点的受检人群中,现患某种疾病的频率。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但不适用于急性疾病。
3、罹病率——表示某一局限范围内、短时间内的发病率。用于描述局部地区的疾病暴发,如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
三、死亡统计指标
1、死亡率——表示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发生死亡的频率。
2、病死率——也称某病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用于衡量某种疾病的预后情况。
四、疾病防治效果指标
常用于衡量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有治愈率、有效率和生存率。
篇5:主管护师考试《社区护理》辅导:社区护理概述
(一)社区护理的定义
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一词源于英文,也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根据美国护理协会的定义,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
公共卫生学是一门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科学和艺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力量,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是公共卫生学的主要目的。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里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形成了护理的理论体系与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过程。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范围也在逐步拓宽。从疾病的护理扩展至疾病的预防;但其侧重点仍是靠护理人员的力量,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减少残障。
(二)社区护理的发展过程
社区护理起源于西方国家,是由家庭护理、地段护理及公共卫生护理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追溯社区护理发展的历史,可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家庭护理阶段、地段护理阶段、公共卫生护理阶段和社区卫生护理阶段。
1.家庭护理阶段——早在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卫生服务资源的匮乏、医疗水平的局限及护理专业的空白,多数患者均在家中休养,由家庭主妇看护、照顾。在这些家庭主妇中,绝大多数既没有文化,也没有受过任何看护训练,她们只能给予患者一些基本的生活照顾。然而正是这种简单、基础的家庭护理为早期护理和社区护理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地段护理阶段——在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的50年间,英国、美国为了使贫病交加人群能享受到基本的护理服务从而改善贫困人群健康状况,陆续开设了地段护理(district nursing)服务。地段护理在英、美两国主要侧重于对居家贫困病人的护理,包括指导家属对病人进行护理。从事地段护理的人员多数为志愿者,少数为护士。
3.公共卫生护理阶段——自19世纪末期起,地段护理在其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上逐步拓宽,其服务对象由贫困病人,扩大至地段居民;其服务内容也由单纯的医疗护理,扩展至预防保健服务。在从事公共卫生护理人员中,绝大多数为公共卫生护士,少数为志愿者。
4.社区护理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护士以社区为范围,以健康促进、疾病防治为目标,提供医疗护理和公共卫生护理服务。于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护理协会将这种融医疗护理和公共卫生护理为一体服务称之为社区护理,将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称之为社区护士。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予肯定并加以补充,要求社区护理成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从此社区护理以不同的方式在世界各国迅速地发展起来,社区护士的队伍也在世界各国从质量和数量上逐步地壮大起来。
(三)社区护理的特点
社区护理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因此,社区护理既具有公共卫生学的某些特点,又具有护理学的某些特点,但与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相比较,社区护理在以下四个方面更为突出。
1.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所以预防性服务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
2.面向整个社区人群社区——护理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即包括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
3.社区护士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社区护理过程中,社区护士往往独自深入家庭进行各种护理,故要求社区护士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自主性。
4.社区护士必须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护士在工作中不仅仅要与卫生保健人员密切合作,还要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密切协调。
篇6:主管护师考试《护理健康教育》辅导:健康教育诊断
一、健康教育诊断的概念
健康教育诊断是指在面对人群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获取健康教育资源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二、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
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主要从社会、流行病学、行为、环境、教育和管理与政策六个方面进行诊断。
(一)社会诊断
社会诊断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社会诊断的主要目的是从分析广泛的社会问题入手,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其重点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
1.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文化、卫生服务、社会政策、社区资源等多方面情况及其历年化情况。
(1)经济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年收入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绿化面积等。
(2)文化指标——入学率、文盲率、风俗习惯等。
(3)卫生服务指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布、人员的组成等。
(4)社会政策——卫生法规、政策的建立、执行情况。
(5)社区资源——主要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利用的资源,如健康教育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设备条件等。
2.生活质量:测量生活质量的指标包括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两个方面。
(1)主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受;
(2)客观指标包括目标人群生活环境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疾病等状况。
(二)流行病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是要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诊断要描述人群的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频率、强度等,以确定健康问题的相对重要性,并揭示健康问题随年龄、性别、种族、生活方式、住房条件和其他环境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特别是通过对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发生、分布、强度、频率等研究所获取的信息,往往就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的干预重点。总之,流行病学医学教 育网原创诊断最终应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
2.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3.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上有何特征?
4.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区、季节、持续时间上有何规律?
5.对那些(哪个)问题进行干预可能最敏感?预期效果和效益可能最好?
(三)行为诊断
行为诊断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其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1.区别引起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分析导致已知疾病或健康问题因素是否为行为因素;
2.区别重要行为与相对不重要行为
以下列两条原则区别重要与相对不重要原则:
(1)行为与疾病或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2)经常发生的行为。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辅导: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相关文章:
5.护师资格考试试题
8.主管护师考试试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