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

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

2023-06-29 08:46: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Doja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

篇1: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

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一日他的MSN签名上写着“谁想来三联实习”“我去!”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和,他倒也爽快:“来吧,我指导你.”顿时有被幸福击倒之感,忍不住憧憬,或许我因此而离成为记者的梦想更进一步?

作 者:温馨  作者单位: 刊 名:出版参考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N PUBLI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周刊记者个人实习报告

在XX年7月至八月我来到了xx日报社进行我的毕业实习,决定考研的我选择了分散实习,以前总是听学长学姐说集中实习是大学四年中最刻苦铭心的回忆。在还没有来到报社进行实习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经想过很多有关实习的内容,甚至对没有选择集中实习而感到后悔,但是经过了这次实习,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我获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各个层次的人、关注了以前从未关心过的事情,增长了关于专业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实习期间,我更进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闻的氛围和记者这份职业的特色。比起前两次寒暑假的实习有了新的体会,新的感想。主要有了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真真切切的认识了党报,实实在在的做了一回记者

《xx日报》是xx市的党政机关报,在没有来到报社之前,我对于党报的性质、办报原则、党报的编辑过程以及发行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它的强烈的党性;也知道了这份报纸是不对外销售的,它主要是发送至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各个单位党政机关的报纸;更懂得了它的办报原则和指导方针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

《xx日报》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保持着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是我最大的感受。这份报纸是一份四开四版的,每天出版(星期天除外),而且都是对xx重大新闻的报道,一般有一个版面是《人民日报》上国家的重大新闻,偶尔有两个版面是转载新闻。同时《xx日报》还有两个特刊:《文化前沿》(星期一出版)和《财智时代》(星期三出版)。在实习期间,我还发现在《xx日报》上又是刊登的新闻会是这两三天之内的新闻,而并非所有新闻都是当日的。根据陆定一先生“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的报道”这个定义,这样发布新闻也是合情合理。是我以前那种古板的想法有了不同,也是我保持着学习的好奇心。

同时在实习期间,我还对xx日报社摄影部有了些许的了解,进去实习后才知道,原来一般记者出去采访是不需要拍摄新闻图片的,要上报的主要图片都是由摄影部派人去拍,而新闻记者只是负责记录现场和撰写新闻稿,图片会由摄影部的记者直接发送到主编那里,分工非常明确致使我的相机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也使我没有发表新闻图片,但还是拍摄了一些难得的新闻照片留着给自己做纪念了。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记者采访内容的感受,因为是党报所以《xx日报》的记者们采访的群体基本上都是市委市政府,个政府职能分支部门,采访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工业、农业、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与政府政绩政府政策相关的内容。很少有其他方面有趣的内容与晚报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眼便可以看出来。一般有些软新闻都还是谋杀案、天文奇观之类的事件。

这感受这份党报的性质之后,我跟随老师先后采访了xx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仙桃市考察团、市委常委考察园区经济建设、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等,通过对这些人物这些事情的采访进一步使我感受到了《xx日报》的性质以及加强了对党报内容的了解和党报新闻的采写。

二、实习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敏感性

此次实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彭老师对于新闻的敏感性以及他对于报纸的热爱,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喜爱。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素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成为我在实习期间不断前进不断努力的动力。

指导老师是90年代初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已近,在报社也可以说是主笔记者了。他主要负责每个星期《财智时代》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这份特刊的主编。这份特刊主要是报道经济方面的新闻,主要采访的就是各大银行、信用社、政府税收部门以及各种经济报告会。与这些单位和部门打交道需要对国家经济政策非常了解,还要掌握各大银行的办行原则以及他们的借贷款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们对xx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做出贡献。对于一个大四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个难题,因为这里面关于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非常多。

第一天去报社,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整个人都蒙住了,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方面,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会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关注经济、了解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掌握经济新闻,培养对经济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汇报自己关注过的新闻。就是经过老师这样的指导和教育,我开始去琢磨去研究经济领域,慢慢的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敏感。

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我可以想象初彭老师当初刚进军经济领域时的样子,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我不知道也不懂得的努力,他肯定读了很多关于经济的书籍,看了许多经济报纸,浏览了无数的财经网页。只有他有这样深厚的功底才可以教育在这么段的时间内对经济领域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他似乎时刻保持着新闻的敏感性,时刻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这是我在他身上学到的重要知识,这将对我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才产生重大作用。

三、保持高度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新闻事业

实习回来后,听到很多同学说通过实习他们对新闻行业都完全失去了兴趣,甚至还有同学说以后绝不从事新闻工作。听到这样的说法,心里怪怪的。从自己整个一个多月的实习来看,我不并觉得新闻媒体如此不堪,也没有同学们那么强烈的想法。

还记得当初选择这样专业的时候,完全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个行业,这份工作,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即使听到过很多关于这个行业不好的传言,但我仍然深深的爱着这个领域。我喜欢去实习,这样我可以看见更多社会上的美好与不堪、了解到更多的有用的没用的信息、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和生活的方法。这些都使我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学会了全方位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我而言,这些经历和经验是多么的宝贵,也许它可以为我扫扫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办公室里,所有记者的笑脸和认真工作的神情鼓励着我,他们保持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累,盯着烈日冒着大雨的出去采访,这样的职业素质值得我学习。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闻采访与写作之中,只有这样才可能真实的感受新闻媒体的魅力,才会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产生敬意。这个暑假下来黑了好多好多,但是这是值得的。

有所收获当然也会有所欠缺的地方,经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的不足与不成熟。一是自主挖掘新闻线索的能力不强。因为指导老师是负责特刊,每个星期才出一次,所以忙完老师分配的任务后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在这段空闲时间内,自己没有去主动挖掘新闻线索而是坐在办公室看报纸、浏览网页或者跟着其他记者出去跑跑,没有全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动手能力及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平时在学校写的新闻很少,加之锻炼的机会少,并且要撰写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领域的新闻是有难度的,但也是由于平时的不积累、不锻炼才会造成此种现象在实习期间出现。这些体会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将会是我以后人生路上的重要的课程。

在整个实习期间共发表了6片新闻报道,其中四篇是头版头条。

更多实习报告范文:

1.新闻中心记者实习报告

2.新闻中心记者实习报告

3.新闻记者工作实习总结

4.新闻记者实习自我鉴定

5.记者的相关实习报告分析

6.记者编辑大学生实习报告

7.杂志社记者的实习报告例文

篇3:邹韬奋《生活》周刊之编辑特色

邹韬奋《生活》周刊之编辑特色

杂志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就要根据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和各种主客观条件,来确定主要内容,选取材料.这个主要内容,应是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杂志自己的主要读者对象共同感兴趣,共同需要的内容,二是同类杂志中,有自己特色的内容.

作 者:周芳  作者单位:焦作师专汉语言文学系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 “”(18) 分类号: 关键词: 

篇4:在自然在生活

清晨,推开窗户,一阵清香向我袭来,原来是窗边的花儿呢喃着,向我诉说着种种心事。耳畔,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在枝头不停地舞蹈,仿佛进行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游戏。不远处,朝阳冉冉升起,柔美的朝霞是仙女美丽的衣裳,金色的阳光仿佛向我微笑。在温暖的阳光下,我向大自然进发,去寻找自然的真谛。

可是,城市的钢筋水泥似乎阻挡了我前进的道路。城市的喧嚣,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这里没有自然的气息。没有关系,只要有一颗向往自然的心,整个城市就会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散发着自然的味道。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走在城市古朴的街道上,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汩汩流动,让人有一种俯身用手捧一把清泉的欲望。如果你用心倾听,可以感受到泉水的流动,这是生命的旋律。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乘船游荡在大片的莲叶之中,露珠自莲叶上滑落,滴入水中,水下无数鱼儿在嬉戏,好一幅和谐而明快的画面。轻轻地摘下莲蓬,品尝着莲子的味道,一股清香自口腔弥漫至全身,深深地陶醉其中。

走在高楼大厦间,发现每家的窗前都会有一抹绿色,家家户户都会养些花花草草,装点他们的家,也装点了这座城市。走上天台,一株向日葵不经意间映入眼帘,它在风中摇摆着,像极了风中翩然起舞的舞者,始终屹立不倒。夕阳西下,金黄色的晚霞和金黄色的向日葵交织在一起,令人沉醉。

突然间,城市的高楼仿佛幻化成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耳边吵闹的汽车鸣笛声也好似鸟儿欢乐的歌唱声。原来,感悟自然只需那一瞬间的感动。

心中一片开阔,觉得生活如此美好!虽身在都市,但心在大自然做了一次深呼吸。把自然收藏于胸,整个城市都会浸润着自然的呼吸。

让我们大家一起拥抱自然,做一次深呼吸吧!

篇5:在自然在生活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希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否你总向往着能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于松林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你停留。

而残酷的现实总将你从梦想中唤醒,你身陷于这喧嚣的都市中,何处才是自然?但不必惆怅更不必悲戚,闭上双眼,听听灵魂的声音。城市的躯壳挡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如丝如画

清晨,走在路上。岸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颤动的水面,却没有一毫柳絮的飘飞,大概他们早已在春风中飞尽了吧。

在匆忙的脚步中,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美好。为何不抬头望望天边呢?柔美的朝霞是仙女遗落的霓裳,金色的阳光正透过薄雾向你微笑。

天空中的梅花

阳光打着卷,慵懒地躺在树叶上,让那翠绿的血液闪着诱人的光。

刹那间,都市在你眼中融化了,一栋栋高楼仿佛成为了热带雨林中的棵棵参天大树,耳旁不绝的车鸣变成了鸟儿的悦耳歌唱。

你在参天古木中漫步,而阳光轻轻把你围绕。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

大自然绿色树叶

连绵不绝的雨丝让计划好的周末泡了汤,你靠在窗边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

这时一颗调皮的雨珠从它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逃了出来,在你手臂上溅起一朵晶莹的小花,你抬起头望着烟雨朦胧,恍惚间如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撑着油纸伞默默前行。

走过一片池塘,雨连成了线,在水面上打出一个又一个圆圈;一只小小的青蛙坐在荷叶上,静静地看着这生命的流逝。

树林树叶蓝天白云自然风光

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突然就觉得心中一片开阔,这自然中的生活,如此美好!

虽然你仍身在这都市里,但你的心又在大自然里做了一次深呼吸。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

把自然收藏于胸,这个都市里便处处弥漫了自然的呼吸。

篇6:在想像中生活

在想像中生活

谁都做过梦.那么,谁都有想像的.能力.但人们似乎更喜欢理性,因为社会体系中充满着规则,迫使人们运用逻辑的力量应付各种困难.如果说社会是一架机器,那么人便是其中最具活力的部件.面对许多的突如其来,人的活力往往体现在敏捷的机械反应上.

作 者:昕孺  作者单位: 刊 名:大学时代 英文刊名:COLLEGE TIMES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自我鉴定在生活方面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曾在寒假社会实践中被评为“先进个人”的称号,并在各项文娱体育活动中多次获奖。

不足之处就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不断的锻炼完善自己,争取作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大学三年中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刻苦,认真,努力,不断充实自我,为我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篇8:实习生活总结报告

实习生活总结报告

20XX年8月我怀着欣喜的心情来到了烟酒行并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生活,这次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中有苦也有乐,但更多的是收获,这次实习我们受益匪浅。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必躬行”。这是一次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把理论应用到实习当中并在实习中积累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公司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圆满的结束了实习。就3个月的实习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心态转变。学校的生活养尊处忧,无需我们担忧某些问题,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跟得上就可以,而在工作当中就不然,工作中,我们要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处理与上级领导、同事的关系,还有在工作当中的不尽人意等事情,这些都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及时的转变心态会让我们工作更加顺利。 2、计划做事。有了明确的计划,目标才清晰,以至于在工作中不会茫然。在销售部实习的半年中,我每天都写工作日志,记录下我要做的事情,然后再总结一下完成状况,日志看似平常,但在无形中提高你做事的效率和工作的有序程度。 3、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是我刚到销售部报到时经理对我讲的第一句话,对这句话经理并没有给我们多说什么,但在工作当中我深有体会,初到销售部我把以往的.合同重新进行整理并做了电子版的档案管理登记,这样节省了查找档案的时间。在整理过程中我仔细的看了一下合同的内容,这为我以后的修改合同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我可以直接套用以前的合同范本,这个结果直接归为我的留心。在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处处都有学问在,不要总是期盼别人告诉你怎么去做,应该学会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去做。留心别人怎么做。

4、不以事小而不为。做大事小事有不同的阶段,要想做大事,小事情必须做好。我们正是实习的阶段,做一些繁琐的小事情,很有必要。工作中我们每个人干的最多的就是打水、拖地和擦桌子,但我并没有感到烦,而是把它当作我素质培养的大讲堂,正因为这些小事情改变了办公室的环境。这些小事情值得我去做。事情虽小,可过程至关重要。 以上是我在实习中的一些体会,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性子急、愿意推托等毛病,正确的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会使自己的能力提升的更快。

半年的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在理论与实习的磨合中我们显得比来时更加成熟和稳重,我们又多了一些实习经验。在一个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环境中,我们先行的这一步已经为我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以后的职业实战中,我们会打的更响、更漂亮!

在此我也对公司领导和学院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篇9: 实习生活总结

实习一周了,在这一周内,学到的东西不少,同样,也颇有体会。

星期一即5月7日,,我们走进了胶州儿童福利院工疗康复中心。一进门,我就被福利院简单干净温馨的建筑所吸引,带领我们的年轻老师也格外和蔼可亲。通过大致了解福利院的基本机构组成,随即我们就做了简单的安排,准备本周在福利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我也被分配到康复科4楼,在各个模拟室工作,哪边孩子过来或者较忙,我就待在哪。所以工作相对轻松。

胶州儿童福利院工疗康复中心孩子们平时是寄养在周围的普通农村家庭中的,在他们临时的“父母”仅仅那一接送的那段短暂的时间,我真的可以感受到那些淳朴的农民对他们发自真心的关爱,有点感动,有些安慰。不管那些临时父母一个月拿多少国家补贴,但他们是从内心对那些孩子们好,对于那些由于身患残疾,出生后就被亲生父母无情抛弃这就足够了。

这一周内印象让我最深的是那天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那个班的孩子是分别患有脑瘫、自闭症、先天愚这几个病症,年龄4~7岁。他们之前也上过多次包饺子课,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很令我惊讶,擀面皮、包馅,他们几乎都能够做到,虽然成果不够完美,但足以令人欣慰。在整个过程中,我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想一个劲的尽量帮他们,后来,经过老师知道以及实践来看,我是错误的,我更应该让他们能更好的独立。而那里的老师是很有经验的,我相信,这些经验也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以及多次练习实践才有的。”助人自助”,这是社工人秉持的理念,对待那些儿童也是,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做,反复练习,他们总会成长,总会进步。

还有印象较深的一点是院里的老师对孩子们进行的社会化的教导培训以及院里为孩子们提供的各种情景模拟室,在我看来,这些对孩子们长大接触社会,真的很有帮助。

那些孩子们身上的潜能也是无限的,有这样的环境让他们生活学习,真的不错。

想说的想总结的远不止这些,有些想法是心里能受到启发、有所思考,只是现在还没有成条成体系。接下来还有两周,我会继续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的学习以及体验。

篇10: 实习生活总结

作为一个新闻传播方向的学生,我在宝安日报社实习了四个月,在光明新闻部和政务新闻部工作过,尝试了两种不同新闻报道形式,也遇到了两个实习指导记者,体验了两种不同的指导方法,可以说,我的实习生活充满多样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记者生活初体验。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经历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也遇见过各色各样的人,对于自己的工作表现,不能说特别好,但都尽心尽力去完成工作任务,努力达到指导记者的要求。

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两种不同新闻报道的工作感觉--社会新闻与政务新闻。实习的前半段时间,我是在光明新闻部工作的,主要是负责社区人物的采访报道,走街串巷的采访过程历历在目,性格各异的采访对象记忆犹新。我认为社会新闻或是人物报道的特别之处是,你不知道你的采访对象会在采访中出现什么反应,或许你可以提前想象,但现实总是出乎意料的。而且每一次采访,都有值得回忆的场口。实习的后半段时间,我申请到了政务新闻部,因为想要尝试不一样的工作感觉,果真与我想象中的政务新闻有不少共同点。几乎每次的会议报道,都要收集整理厚厚的会议资料和几页的会议记录,而撰写的稿件格式都大同小异,政府会议、政务活动、领导人物等的报道都有各自的一套形式。因此,打破常规便是最大的报道亮点,这也是我在实习时指导记者们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所以我也很努力地尝试着,虽然很困难。

在实习的一百多个日子里,我的工作任务其实并不繁重,只要知道怎么安排时间,条理性的分配工作,很多时候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第一次写稿时,我是手写的,因为不习惯用电脑写东西。但是我的指导记者说,这样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也会降低工作效率,重点是浪费工作时间,所以还是得学会用电脑写稿。不过她也说她自己实习时的第一篇稿件,也是磨蹭了很久才写出来的,她认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马马虎虎,特别是第一篇稿件,更要认真对待,因为那是属于你的东西,代表着你的能力,随随便便拿出手,别人也会很随意对待,这样都不会出现双赢的局面。从此,就算是写得再久,都要保证质量达标,我才会交给指导记者,但还是会约束自己的完成时间,因为新闻是讲究时效性的,否则会失去新闻价值。

由于不是每一天都采访任务,所以我的实习成果并不多,但都是我努力的结果,而且每一篇都有属于我的记忆点。《怀揣“三证”一切搞定》是我参与的第一篇报道,在采访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语言不通,采访对象是说粤语的,我和指导记者只能听懂一部分,要靠当地的工作人员翻译,也是因为这样,这篇报道出现了信息上的失误。而且除了报社刊登改正信息,我们还要上门道歉。也因为这件事,我忽然明白了做人真的很难,就算知道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是碍于制度的关系,只能执行另一套,这或许是现在社会的通病,人们不是不知道真理,只是无法按照真理行事而已。

《与不说话的老公相依7年》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报道,除了亲自参与采访外,刊登出来的终稿与我的初稿,在报道思路上大相径庭,重点是因为这篇报道,采访对象获得了热心人士的帮助,多了一个治疗途径。这或许是每个新闻记者最想看到的结果,自己的一篇文章可以给受难中的人们多一个希望,多一份关怀,自己也能收获一份喜悦与满足。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真的看到了夫妻相濡以沫的真情,其实以前并不太相信,总觉得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利益关系,不可能无条件的付出,可是现在那对夫妻的小细节告诉了我,以前是多么的愚蠢,世间的情感是最不能被衡量的,这个也是实习带给我的改变。

《解放思想发挥优势凝聚力量》是字数最多的一篇报道,占了一个版面,也是写了最长时间,改了几次的稿件,而且还是第一次合作的指导记者。这篇报道是关于青企协的成长历程,它的最大难点是整理几十个文档的材料,搜索数十个的活动内容,采访协会的相关领导者,所以需要很大的耐心,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否则会容易出现信息错误。这篇报道从策划,搜集整理材料,采访,到最后的成稿,都是自己一步步经历过的,在与指导记者的沟通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一些新的写作方法和报道思路,可以说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当然,不是每一篇报道的写作都这么顺畅,《宝安首次发布交通文明指数》这篇报道就被指导记者批评了很多次才完成终稿的。首先是政务新闻的报道必须要分清领导的排位,严格按照职位顺序,这也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然后是领导讲话的内容,因为有些数据是不能报道或者模糊婉转报道的,毕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定。最后是报道的形式过于单调,指导记者认为不够灵活。就这样,修改了两三遍才达到了记者的要求。

从一篇篇报道的采写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文字能力有待加强,采访过程还需勇敢大胆,也要善于提出自己的质疑,不能太过人云亦云。对于课堂知识的运用好像比较少,课外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所以文字的表达比较单一,需要扩充自己的阅读量。对于这个劣势,我觉得与学院专业课程的安排都一定的关系,因为按照现在的学习过程,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太晚了,很多必须学习得精与深的知识,都由于时间的短促只能学到皮毛,没有深入精髓,也就无法自主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此外,实习中发现我的致命之处就是说话的技巧,采访时太过被动了,有时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容易出现做无用功的现象。

经过这段实习的日子,我渐渐明白到社会生活的真实样子,慢慢清楚到记者生活的现实面貌,学会了许多在学校未曾教授的知识,再次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古语言走过必留下痕迹,诚然,人生的每一段旅途都会留下值得收藏的回忆,这次实习也不例外,我获益匪浅,特别是在待人处事方面,明显比以前改善不少。原来从学校走入社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时时刻刻都要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前不怎么尝试的“换位思考”方法,现在几乎都要提前完成,还有考虑多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以前可以随便安排自己的时间,现在必须根据对方的规则“走”,要有准确的时间观念,慢慢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以前可以我行我素,现在必须保持团队精神,互相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以前的“小我”思想必须放在现在的“大我”漩涡里才能适应社会生活,但是绝对不能随波逐流,必须保持个人特色…

其实,任何一个经历都是一种学习过程,美好的经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糟糕的经历会让我记住当下的痛苦尴尬,鞭策自己以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次实习,我学到了最重要的一句话--除了你自己,没有人需要为你的失误负责。诚然,无论处于什么社会角色,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必须对得住自己的良心,特别是一名记者,因为他是民众意见的一个“出口”,如果他的言语不能公平公正,受害者必会增多,逍遥法外者也会增多,这样就不能完成记者这个职业所赋予的使命,所以他们更不能失去最基本的人心,必须固守最后的防线。

但这次实习,我还收获了一段友情,指导记者的热情与关怀,让我在实习时更顺利,原来的两个陌生人,某一天也会变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候也可以是这么容易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过程中,我每次都会被采访对象感动,坚强面对身体疾病,勇敢战胜事业难关,开心度过每一天,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来,依旧安然度过。特别是老人家的乐观态度,我看到后都会觉得自己很渺小,甚至为以前的某些幼稚行为与错误思想,感到羞愧。所以决定以后更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不要轻易因为小事情而发怒,学会区分生活与工作的现实意义,更好的对待家人朋友,尽自己的努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有苦有甜,是成长过程中一次值得纪念的旅程。

【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相关文章:

1.周刊记者个人实习报告

2.组织介绍信三联

3.生活老师在实习体会总结

4.企业周刊员工范文

5.《都市女性周刊》的爱与哀愁

6.在月球上生活作文

7.三联四做专项活动情况简报

8.XX年上半年三联三帮工作总结

9.在酒店实习报告

10.在邮政实习报告

下载word文档
《在三联生活周刊实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