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

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

2023-07-27 09:17: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洛阳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

篇1:采访抗战老兵心得体会800字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当中。那个时候,国民政府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按照“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免征”的原则对年满18岁至45岁的兵役适龄男子登记于册。每年由保长采用抽签的办法,决定谁去当兵。

徐明辉一家,有兄弟三人,他是最小的。1944年,他应征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第14军94师。

徐老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在上海的作战经历。据徐老回忆,当时日本鬼子乘炮艇登岸后,便与其展开游击战。那个时候几乎是天天打仗,一遇到日本鬼子就打,战斗激烈的时候,根本看不见人,人只能躲在壕沟里。

徐老跟老伴对当年的事件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回想起来,却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徐老的老伴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当年的歌曲《难民曲》,“日本鬼子的大炮,轰毁了我们的家,枪杀了爸爸又拉走了亲爱的妈妈,哪一年哪一月才回到自己的老家??”经过多少次的浴血奋战,经过多少回的斩将刈旗,1945年日本鬼子终于无条件投降了。

徐老于1948年结婚,然而还没享受到儿子降生带来的喜悦,就在1950年,被莫须有的原因贴上了“反革命”的政治标签。“当时枪毙了好多人,我们吓得

要死,还好他没做什么坏事,就判了四年刑。”徐老的老伴回忆道。再后来,,徐老又被下放到江西老家,在老家做工两年不到便到湖北监利人民大院农场做砖,这一干便长达二十年之久。在农场做工的二十年时间里,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赶到长沙与家人团聚。

当时在长沙生活的妻子跟儿子,生活也是十分艰苦。徐老的老伴说:“当时街道办了一个砂石厂,我就在砂石厂做挑沙之类的工作。”“白天的时候,我大儿子跟二儿子就出去捡烂布头之类的换钱贴补家用。但是他们不在家附近捡,怕别人认出来丢了家人的面子。”

徐老的老伴还回忆说,当时儿子们出去捡烂布头,就在腰间挂一个竹筒,在竹筒里装些米饭,中午的时候就吃又冷又硬的饭。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就吃一些野外挖来的诸如马齿苋之类的野菜。

谈起儿子,徐老仍然显得有些愧疚。因为自己的历史和身世问题,使得儿子们都没有分到好的工作单位。大儿子跟二儿子高中还没读完便辍学打工了。说起现在的抗日“神剧”,徐老说:“那都是做的,不是真的,实际的不是那么一回事。”问起当年参军是否后悔,徐老说:“这没什么,国家当时正是危难之际,我们必须站出来保家卫国。”

几十年风风雨雨,满是艰辛困苦,满是凄风楚雨。当年英勇抗战的抗日英雄,如今只留下一副消瘦的身躯和不太方便的腿脚。现在生活终于安稳平静下来,可是徐老却也终归到了耄耋之年。

抗战老兵是民族英雄,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无论他们是何身份、是何党派,只要他们曾经参与过那场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付出过,那么,他们就是我们最值得敬佩的人!

篇2:采访抗战老兵心得体会800字

访问抗日老兵徐明辉老人,实属偶然。因为当时学校提供的老兵信息中并没有徐老的信息而只有一位郭姓老人的信息,7月25日,我们去到恒大名都小区访问郭老的时候没有找到。在物业的帮助下,我们便找到了另外一位抗战老兵徐明辉。

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徐老的家,开门的是徐老的老伴,当时徐老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到我们来徐老立即起身,我们也十分高兴的同徐老握手。我向徐老说明了我们的来意,给他看了我们的学生证和资料,他十分高兴的连连点头。首先,我们问了徐老姓名、年龄、入伍时间、部队番号等基本的信息。慢慢的,开始尴尬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我们也放开来,耐心地听着徐老和老伴讲述他们的抗战经历和当时的生活条件。或许是事情太过久远因而记得不是太清楚,又或许是因为往事太过酸楚,不忍回忆,徐老对于抗战的经历谈的不算多,我们也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去感受当时的情景,去体会那是的苦楚。我们为了进一步的了解情况,第二天又带着果篮去到了徐老的家中。这一次我们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写好了采访提纲和问题,问的问题也更加深入和具体。徐老跟老伴仍然热情耐心的为我们讲述。为了进一步的做好访问,我们还拍摄了视频。后来,我为了写好采访文稿,把视频反复看了十余遍,对于当年的情况和老人们说得一些不清楚的地方,我还上网找资料进行了补充。

我想:当年的抗战老兵现在大多已是耄耋之年,没有他们当年同日本鬼子殊死搏斗,浴血奋战,没有他们当年为了国家,挺身而出,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社会,没有现在美好和平的生活。我们应该尊敬他们,感谢他们,学习他们。我们也要时刻谨记,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自不易,要好好珍惜并且为之不断努力奋斗。

篇3:采访抗战老兵实践报告心得

3月4日,愚与元元等人一起拜访家住市郊三山、魏屯、马坡等地的三个抗战老兵,并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完成任务之后,心绪像波涛翻滚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聊以几句,算作心灵的慰藉。

这些老兵用生命书写着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但这些真实的历史片段却往往不被当今的人们所了解。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正是中国近百年所经历的巨大制度变革和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写照,是民族从愚昧、狂热走向理性、文明的记录。这些老兵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军人刚毅、忠贞的气质依稀可见,对生活还是那么热爱,还渴望着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余生尽管他们甚至卧床不起。他们为民族、为社会付出的是那么多,但却听不到任何索取的声音,尽管他们至今生活依然贫困,大多疾病缠身。你听不到任何抱怨,尽管他们遭受了几十年常人难以忍受的歧视和苦难。这就是当今你所见到的最可爱的人抗战老兵。

他们如今的境遇,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酸楚,还有感动、敬佩、自省,甚至自责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他们晚年的处境。他们那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遭受冤屈却从不抱怨、三省吾身、从不索取、甘愿为社会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的高

篇4:抗战老兵经典观后感

六·二班

焦 韵 雯20XX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我早早的就在电视机前等候,心中按捺不住激动,巴望阅兵式快点到来。

随后,分列式检阅开始,三军仪仗队护卫着军旗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其余13个徒步方队依次接受检阅,“咚—咚—咚”多么铿锵有力的步伐,踢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你看,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战士们一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紧接着,30个装备方队缓缓驶来,铁甲锃亮,一枚枚导弹如宝剑出鞘,直指苍穹,展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

篇5:抗战老兵经典观后感

六·二班

焦韵雯20XX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我早早的'就在电视机前等候,心中按捺不住激动,巴望阅兵式快点到来。

随后,分列式检阅开始,三军仪仗队护卫着军旗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其余13个徒步方队依次接受检阅,“咚—咚—咚”多么铿锵有力的步伐,踢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你看,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战士们一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紧接着,30个装备方队缓缓驶来,铁甲锃亮,一枚枚导弹如宝剑出鞘,直指苍穹,展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12个空中梯队呼啸而来,雄鹰展翅,翱翔长空,向世人展示,中国人受欺辱的日子,已经永远一去不复返。

篇6:抗战老兵经典观后感

7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起了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在中华大地上燃遍了战火,使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再次伤痕累累。从918事变到七七事变,从813事变到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从残忍的细菌战到对根据地的疯狂扫荡。中华大地在侵略者的蹂躏下痛苦呻吟。 时间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决不会忘记。他们在中国大地上横行肆虐,所到之处,城市破坏,村庄被毁,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死伤人数3500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5600亿美元之巨。 八年抗战,从祖国的白山黑水之间,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抛家别子,走向前线,有多少仁人之士抱着“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决心和信心,血洒疆场。他们当中有将军、有战士、有文人、有雅士。吉鸿昌将军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成了千古绝唱,光照千秋。

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终于以弱胜强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实践表明: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今年,我们举国上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要发扬和唱响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让民族复兴这个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篇7:抗战老兵经典观后感

19XX年9月,经过艰苦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抗日老兵坐车经过阅兵主区域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他们身上大大小小的奖牌都代表着他们的浴血奋战。

外军方队、代表队参加阅兵,显示出中国的国际地位,这让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骄傲和自豪呢!

抗战胜利纪念,凝聚起全民族奋进力量。伟大的抗日战争,磨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不畏强辱、不可战胜的钢铁意志和侠肝义胆、忠勇奉献、家国情怀的崇高品格。今天,中华民族早已远离战争威胁,但抗战精神是我们民族永远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8:抗战老兵经典观后感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70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伟大胜利,永远铭记在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心中。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巨大的、久远的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和抹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在书中写过19XX年我国开国大典时,我们的武装装备被外国记者笑称为“万国牌”,只有骡马才是地产自中国。这段心痛的往事在现在终于可以雪耻了,心中不禁一阵激动。我们的习主席站在轿车上开始向检阅部队问好,那一个个高大魁梧的解放军战士像一杆杆标枪直挺挺地立在那里,散发一种不知名的硬气质,等待着主席的问候,等待着人民的检阅。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就是要告诉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要坚定不移地巩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众所周知,阅兵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展国力、扬军威的最好方式。

说到这里我已经给自己增添了许多担子,同为中国人,同是中华儿女。祖国是我们的,

我们也是祖国的。祖国的日益强大,日后的繁荣昌盛更加需要我们来完成。

‘和平’简单的两个字不是谁可以赋予的,没有遏制战争的坚固国防,和平只是一个幻想。只有强大的军事防备,才能保证国家和平、百姓的安居乐业、更能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篇9:关爱抗战老兵倡议书

关爱抗战老兵倡议书

曾经,有一群热血男儿,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他们毅然决然投入保家卫国的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拼杀,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抗战精神,为我们的民族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诗篇。他们是一个特别的群体——抗战老兵。   70年的光阴,蹉跎了当年抗战英雄年轻的容颜,如今垂暮的老者,即将被淡忘在历史的风云。时光如梭,历史的年轮转眼又转入新的一年,而有些事情我们还没来得及去做,他们就一个一个地离开这个他们曾经保卫过的家园。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们无惧死亡,只害怕孤独和被遗忘。他们不求回报,只盼望本应有的认同与尊重。   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是广东省首个注册的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组织开展关爱抗战老兵活动,对一百多位抗战老兵进行了抚慰和救助。   大埔县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诞生了国、共两军少将级、中将级将官108名,其中有三位抗日名将:罗卓英(八一三血战集团军司令、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吴奇伟(国军第四军——“铁军”军长)和范汉杰(第二十七军军长、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长官部副长官、陆军总部副总司令)。大埔是名符其实的将军县。同时,在民族危难关头,英勇的大埔儿女也挺身而出,加入了抗击倭寇的军伍。   现在大埔已发现在世老兵共19名,其中最年轻者86岁,最年长者98岁。老人们都年事已高,而其中有的贫困交加,有的病重卧床,有的是留守在边远山村的孤寡老人。   大埔当地现有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寥寥无几。其中一位热心的资深志愿者廖铁珊老师,曾经利用周末的一天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9点的时间,行程约700公里,把梅州市成立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的好消息及当天发放的慰问金带给其中的16位抗战老兵。就这么寥寥可数的几位志愿者,肩负着关爱目前大埔居住的19位抗战老兵的重任,包括每月的关爱金的派送、生日祝贺、生病探望及新发现老兵的探访等。   目前大埔县的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工作面临着志愿者人数少的问题,急需更多的热心企业及社会人士伸出援手,给我们的抗战老兵爷爷们送去温暖,关爱这些为民族自由而战的英雄。   在此,我们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发出倡议,呼吁大家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为抗战老兵英雄们贡献一份爱心。  

篇10:关爱抗战老兵倡议书

关爱抗战老兵倡议书

七十年前,当日寇铁蹄肆无忌惮地蹂躏我中华大地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含泪离别父母妻儿,或报名从军,或抽壮丁从军,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直至将日寇赶出国土。时至今日,昔日风华正茂的战士们已经被岁月雕刻成耄耋老者。抗战老兵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民族的英雄,当年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然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老兵们大多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中苦苦挣扎,艰难生活。

在株洲县太湖乡九狮村杉坡组,居住着这样一位老人,他是株洲市社工服务联合会做敬老活动中早先发现的老兵——100岁的抗战老兵颜帮仁(曾用名:颜祖生)老人。在老人29岁时 (民国32年即1943年)国民军队在太湖抓壮丁.刚结婚不久尚无孩子的颜春生被强征兵入伍,随国军13军89师赴广州集训,军长石觉。1944年4月由日军发起豫中会战,国军13军奉命参加豫中保卫战。1944年12月,汤恩伯奉命担任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颜老所在的'国军13军奉命承担贵州省独山县防务工作 44年底至45年8月.国军13军多次参加对从海上入侵广西日军的反击战。贵州独山保卫战中.颜老所在部与日军打了7天7夜,战斗中颜老右臂中弹。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石觉的13军分批次经广州.香港.乘坐美军第七舰队海运至秦皇岛.沿途负责清扫日军留存的布雷区.后隶属东北保安司令官杜聿明.参加东北接收工作(辽沈战役)1945年11月5号13军89师(颜老所在部队)与林彪四野杨果夫部.山海关夺取战(一天一夜)。48年9月13军89师与林彪四野锦州夺取战中 颜老所在团被四野收编 .集中到黑龙江受训。后随四野南下 民国39年(1950年),因牵挂自己的妻子,大难不死的颜祖生回到太湖乡,妻子曾春莲还在等着他,而与他一同入伍的另外11个同乡兄弟早已战死他乡。从43年算起 颜老在国军待了五年.在共产党部队三年。自此在家务农,与妻子育有6个子女,仅有一个儿子存活.即颜铁光医生。妻子曾春莲于12月25日(农历)离世,享年90岁。

今年6月30日,株洲市社工服务联合会去太湖乡敬老院做敬老活动.在活动前期落实工作听乡党委罗书记说,村里有位近百岁的颜祖生老人.住在敬老院不远。活动当天中午 第一锅水饺煮熟了株洲市社工服务联合会的社工与乡党委罗书记 传媒网王总 一起去给老人家送水饺.探望颜老时 得知今年8月14日(农历7月初8)是颜老的100岁生日时,当时在场的社工们纷纷表示要求给老人拜寿过生日...事后了解颜老一生中仅仅留下一个儿子,在生日当天难免会略显孤单,在此,我们向社会上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共同为老兵颜祖生过一个温暖喜庆祥和的百岁大寿。让我们的老兵们,感觉到社会没有遗忘他们,我们没有忘记他们。

附:同贺颜老100岁生日具体行程安排

时 间:8月14日 星期三

集合地点:株洲市中心房产大厦

出发时间:8月14日早上7:30准时出发(过时不候)

报名时间:208月7日——年8月13日16:00时

报名联系人及电话:

山野15973353046 湘仁13908432520

伟仁28334880 宁静13973375333

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

湖南老兵之家株洲站

株洲社工服务联合会

株洲传媒网·湘港社区

株洲县博爱义工联合会

20XX年8月7日

篇11:寻找抗战老兵作文

寻找抗战老兵作文

谈到老兵,我脑海中闪现出美国著名军事将领麦克阿瑟元帅的的一名言:“Old soldier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慢慢凋零。

看到昨晚北京卫视杨澜的一期关于老兵的访谈节目,我更加深了对这句名言的认识。节目中提到曾参加抗日运动的一大批国民党兵们于1945年之后散落在民间,而这一散落就是近70年的时间。

直到《新周刊》主编王冕自发组织起“老兵关怀计划”时,这些即将凋零的老兵才慢慢被找到。

当“老兵关怀计划”的志愿者找到了一位曾隶属国民党部队的老兵时,他根本不相信自己有资格享受“关怀计划”的慰问。当志愿者说:“打过日本的都算”时,老人忽然像孩子一样号啕大哭起来。

他穿着朴素的白色上衣,胸口仍别着一枚战功勋章。他身后的屋墙如他的皮肤一样衰老、泛黄,布满斑驳的印记。

贫困、苦难、艰险都无法逼迫出一个坚强战士的眼泪。然而,当他久久地被误解、被忽视、被遗忘之后,重获的尊重让他所有的'委屈奔流而出。那是一个曾为家国而战的身影,本已凋零在荒唐的历史尘嚣中。如今,他老泪纵横。

当边境的号角吹响,我们深知,战士们将保护我们的女人、孩子和母亲;而当硝烟散去,我们须铭记,自己的生命曾经有所凭依。

对于那些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老兵,我们只能向他默默地致敬!同学们,今天的一句话作文主题是向身边的老兵致敬!说说你身边的有关老兵的故事,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兵,请抽空多陪陪他们!

篇12:抗战老兵访谈心得体会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抗日战争是在爷爷的说书里,《鸡毛信》里聪明机智不怕牺牲的海娃,《放牛少年王二小》里被颂扬的王二小,还有那调皮机灵帮助敌后武工队狠狠教训敌人的小兵张嘎。

遥想七十年前,中华民族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人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是坚忍勇敢又带有满腔热血的战士们保卫了我们的国家,守卫我国国土。

为响应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号召,浙江师范大学夏风甬月实践队在宁波当地寻找曾参与战争的老兵。在询问众多热心村民和人脉广泛的老村长后,在村委会的联系安排下,老兵俞南成驱车前来,亲切热情地与队员们打招呼。

从队员的采访中,了解到老兵俞南成曾经参加过越南战争。在21岁时,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又恰好处于战争时期,俞南成毅然决然地投身战争,保家卫国。一开始,他在野战部队呆了一年多,继而转到铁道部队当游击队,一干就是四年。而令余南成最难忘的,是他在当兵第三年时,成功打下了敌方的战斗机。似乎又看到冒着黑烟的飞机在眼前垂直坠落,俞南成老爷爷的脊背微微挺直。那段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光辉印记,从他的眼神中,队员看到了骄傲与自豪。

谈起军中生活,无疑是艰苦甚至是难熬的。战争时,住宿在山上,菜只能够每周一次送上山,而当时的保存技术差,天气稍微潮湿,菜就烂掉了。为此,山上的人自己养猪,放牛。每年的5月份到11月份,是越南的暴雨季节,条件便愈发的艰苦。说到这,老人欣慰地感叹,能在和平年代,在家中享受政府的优待,享受儿女绕膝,真的很幸福。

最后,老兵俞南成询问了夏风甬月实践队在这里的经历,当得知实践队在艰难的条件下依旧开设了暑期假日培训班后,老人心中万分感慨,他感谢队员们来到这里体验困苦的生活并为徐洋村的发展做出努力。他热情地与夏风甬月的队员以及队旗合影。队员们也从老人的经历中学到了不少可贵的精神,大家相信,老兵俞南成在战争中所做的贡献一定会为他带来无数的好运。

听着旁边学堂里的读书声,老兵俞南成和队员们对徐洋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篇13:抗战老兵访谈心得体会

3月4日,愚与元元等人一起拜访家住市郊三山、魏屯、马坡等地的三个抗战老兵,并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完成任务之后,心绪像波涛翻滚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聊以几句,算作心灵的慰藉。

这些老兵用生命书写着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但这些真实的历史片段却往往不被当今的人们所了解。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正是中国近百年所经历的巨大制度变革和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写照,是民族从愚昧、狂热走向理性、文明的记录。这些老兵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军人刚毅、忠贞的气质依稀可见,对生活还是那么热爱,还渴望着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余生——尽管他们甚至卧床不起。他们为民族、为社会付出的是那么多,但却听不到任何索取的声音,尽管他们至今生活依然贫困,大多疾病缠身。你听不到任何抱怨,尽管他们遭受了几十年常人难以忍受的歧视和苦难。这就是当今你所见到的最可爱的人——抗战老兵。

他们如今的境遇,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酸楚,还有感动、敬佩、自省,甚至自责——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他们晚年的处境。他们那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遭受冤屈却从不抱怨、三省吾身、从不索取、甘愿为社会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的高尚品格,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荡涤着心灵深处的污泥浊水,穿透狭小的自我和迷雾,恍惚感觉到心灵深处屹立着一个慈爱、可敬、可亲、刚毅而高大的老父亲。如今,人们又想起学雷锋,可我突然发现:在雷锋身上似乎看到了你的身影。

亲爱的抗战老兵,你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父亲,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你伟岸的身躯、高尚的品格和执著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树立了一块永不熄灭的灯塔,穿过迷雾,穿越时空,照亮子孙的前程……有人说,当下中国精神能源枯竭,可我认为你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最强大的永恒的引擎!

啊,抗战老兵,普通而又伟大的老父亲!

【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相关文章:

1.社会实践报告抗战老兵

2.致抗战老兵一封信600字

3.采访稿范文

4.企业家采访稿

5.街头采访稿范文

6.个人采访稿范文

7.采访稿范文300

8.校园运动会采访稿

9.至抗战老兵的一封信500字六年级作文

10.采访稿范文 > 范文大全

下载word文档
《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