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课文的练习题
“Unjik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月球之谜课文的练习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月球之谜课文的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月球之谜课文的练习题
月球之谜课文的练习题
一、拼一拼,写一写。
yè mù jiàng lín nǔ lì hǎi zǎo xuán guà
( ) ( ) ( )( )
gū jì nián líng céng jīng yí dàn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暮( ) 散( ) 澡( ) 项( )
幕( ) 撒( ) 藻( ) 顶( )
三、想一想,填一填。
( )的夜空 ( )的.月光 ( )的景色
( )的遐想 ( )的阳光 ( )的水藻
( )的天空 ( )的月球 ( )的努力
四、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静悄悄( )( )( )( )
五、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呼作白玉盘。
2、月来满地水,( )。
3、( ),月是故乡明。
4、( ),江静碧云天。
六、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课文列举了几个月球的不解之谜,想一想,你能找出来吗?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 )
2、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 ( )
3、月球表面全是水。 ( )
4、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不可能出现过火山活动。( )
篇2:课文月球之谜的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è mù jiàng lín nián líng gū jì
二、先比一比 ,然后组词。
暮( ) 散( ) 澡( ) 项( )
幕( ) 撒( ) 藻( ) 顶( )
三、黄金搭档,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夜空 ( )的月光 ( )的景色
( )的遐想 ( )的阳光 ( )的水藻
( )的天空 ( )的月球 ( )的努力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 )
2.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 ( )
3.月球表面全是水。 ( )
4.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不可能出现过火山活动。 ( )
五、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呼作白玉盘。
2.月来满地水,( )。
3.( ),月是故乡明。
4.( ),江静碧云天。
六、读片断,完成问题。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特 --( ) 沙漠 --( ) 全是 --(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黑沉沉
3.有人设想:“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读了上文,你觉得能行吗?发表一下你的见解吧!
七、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月亮的自述
晴朗的晚上,我悄悄撩开夜幕,悬在蓝色的天空上,把银辉洒向大地,我冰清玉洁的身影,给人以美的享受,无限的情思。人们都叫我□素月□□婵娟□□小朋友们亲切地叫我月亮姐姐□
我一直是人们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蒙上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
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了我的影子,好像被吞蚀了,这种现象叫月蚀。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狗吃月”。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蚀”,部分被挡住叫“月偏蚀”。
据说现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听了这个消息真是高兴。因为我终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寂寞而孤独。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
1.给文章第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月亮一直是人们向往的仙境”,事实上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3.你听说过“天狗吃月”的故事吗?请你用本文中的有关句子说一说“天狗吃月”是怎么回事?
4.你还听说过有关月亮的哪些传说、故事呢?请你写下来(写的越多越好)。
篇3:月球之谜课文主要内容
月球之谜课文主要内容
月球之谜课文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表现了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告诉了我们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月球之谜课文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多次发射宇宙飞船,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带回来化验,还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探险。可是,月球上仍有许多谜,至今还未解开。
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1公里。科学家们用来发射飞船的三级运载火箭,有110米高,起飞时的重量是3200吨。这样重的东西,飞向那么遥远的地方,多不简单啊!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宇航员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化验一下,结果更使人感到月球还有许多的谜。
把月球尘土撒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第四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第四种尘土是美国阿波罗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的下层取回来的。它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
再瞧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它的生长与在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山活动。关于月球早先有火山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篇4:《月球之谜》课文原文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多次发射宇宙飞船,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带回来化验,还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探险。可是,月球上仍有许多谜,至今还未解开。
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1公里。科学家们用来发射飞船的三级运载火箭,有110米高,起飞时的重量是3200吨。这样重的东西,飞向那么遥远的地方,多不简单啊!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宇航员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化验一下,结果更使人感到月球还有许多的谜。
把月球尘土撒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第四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第四种尘土是美国阿波罗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的下层取回来的。它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
再瞧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它的生长与在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山活动。关于月球早先有火山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篇5:《月球之谜》课文原文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这一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编选本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在教学本课时,重点是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难点是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篇6:课文《月球之谜》教案
【教材简析】
《月球和自述》是六年制四年级语文的一篇说明性课文。通过自述的方式来介绍了月球的知识,使学生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其间的部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可以辅之以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能用第三人称来介绍月球的各种知识。
【课前准备】
历史组:查阅月球各种名字的由来及月球的有关美丽传说。地理组:查阅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航天组:查阅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文学组:查阅中国文人怎样寄月托情。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
认识这个字吗?它最早指的就是?
喜欢月亮吗?为什么喜欢它?
2.月亮距离我们384000千米时,我们看到的月亮是这么美,以至许多文人墨客都为月亮写了许多诗句,用来赞美月亮,借月亮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人们幻想着能到月球上走一走、看一看,直到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出示图片],而月球就成了我们人类宇宙航行的第一站。
那么同学们课前了解了月球哪些方面呢?从哪儿知道的?
(交流古诗、传说、对联、一些基本情况)
3.同学们对月球的认识还真不少。从网上、从书本上了解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现在想不想看看月球姐姐做的自我介绍呢?
[板书:月球的自述]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认真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了解月球姐姐到底什么样。
2.刚才同学们自己学习了课文,从课文中肯定学到了好多知识,现在我们来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从月球姐姐的自我介绍中,都知道了些什么?
句式:从月球的自述中,我知道了()。
随机指导朗读重点的句子。
三、读写结合。
1.真不错!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到这么多有关月球的知识,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带同学们亲眼去看一看月球呢?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要边看边想,可以指指点点,更可以大声讨论,还可以发出各种声音,清楚了吗?(播放课件)。
2.此时此刻,大家的心里肯定有许多想法要说,先不急着发表看法了,请同学们放飞想像的翅膀,用我来到月球上了!为开头写话,想写几句就写几句。
3.写完后找一个伙伴互相欣赏欣赏。
4.指名上台交流。
5.小结:同学们写得真棒!既有想像来到月球上看到的各种奇怪的东西的,也有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的.,更有寄托自己的理想的,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的幻想在不久后的将来能够得以实现!
四、拓展延伸。
在这篇课文中,月球姐姐向我们介绍了它自身的特点,我们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但是这样做是不是已经完全了解了月球呢?关于月球,你还想向月球姐姐提些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
这么多的问号,这么多的问题,都代表着同学们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头脑。那么,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你们可以通过登陆网站,也可以查阅《十万个为什么》,去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打开宇宙这个奥妙无穷的宝库。
【月球之谜课文的练习题】相关文章:
6.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7.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10.《克隆之谜》课文的原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