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公庙募捐倡议书
“破碎的维纳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修建公庙募捐倡议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修建公庙募捐倡议书,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修建公墓募捐倡议书
谭家河乡、十三里桥乡各位彭姓宗亲:
你们好!
咱们的六世嫡祖彭思德夫妇是彭家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我们谭河西门人的嫡系祖先。留下了四岁的儿子彭礼传子:正伦——比年——光明——明贵,十一世祖明贵大人传下了我们一群子孙118人之多。文革中这块古碑被红卫兵打倒推在塘里。族人彭春祥发现后悄悄背回,至今存放在他家猪圈之中,咱们当地的明贵夫妇两块公碑已立了,是祥铎捐款3000元,是我们敬祖的典范人物,值得谭河宗亲学习。思德这块古碑和彭氏先营记事碑是咱们彭氏家族的传家之宝。我们一定要想法重立保护起来,不然,就对不起祖宗!
为此,倡议全体族人集资尽孝,望人们向祥铎那样慷慨解囊,多少不限捐款立碑,捐款人都刻在古碑上,给彭姓的子孙后代留个念纪,何乐而不为呢。计划20xx年清明节或今秋十月一日立碑。界时①立碑要包坟砌拜台和堵头砖等费用②东西片族人团聚用餐费用。两项费用差六千元左右。谭河片需集资3000元由彭其祥、彭其均负责。东片(东双河、柳林)由彭传煜、传茂负责集资3000元,东西两片分工负责,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为了明年清明或今秋十一月的祭祖、聚会而行动起来吧!祝大家的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造谱委员会倡议人:xx、xx、xx
20xx年xx月12日
篇2:修建公墓募捐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宗亲、族贤:
您们好:
首先向您们致以真挚的祝福:全家幸福、事业有成、财源广进!慎终追远,后辈之责。我族刘氏先人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至郧县杨溪铺镇烽火山黄龙寺,后分支到崌峪刘家湾。刘士瑜一支落脚茅草岭。刘士瑜逝后葬于当地,及后人永字辈、明字辈亦皆葬于此。明国初年,先祖刘士瑜墓由族人刘伯舟牵头,刘成阶操劳修建,距今已百年。刘公后裔衍居面甚广,以本地茅草岭、溜石板、庙堡居多,后衍至十堰、武汉、仙桃等地,人口近万之众,业及七十二行,其昌盛繁荣,人才辈出,财丁之茂,永不衰败,全赖刘公坟之宝地风水,真龙正位,福地之荫也。
刘公坟地历来香火不熄,多有叔侄族贤前来拜祭,可见族人省亲念祖之情甚,饮水思源,发财不忘祖,十分难能可贵。然因坟地年久失修,面目全非、几夷为平地,其墓碑亦残缺倾倒,淹没于荒草荆棘之间,其状令人伤怀。刘氏宗祖坟地不敢以面目示于后裔,也是我房内一大羞也。我辈百年之后也觉无颜见老祖,深感遗憾。今逢盛世,国运昌盛,家族文化方兴未艾,全社会传家风,尽孝悌,我刘氏家族素来恪守礼法,讲究孝道,为缅怀先人之德泽,圆我族人之夙愿,今发起修复我刘氏先人士瑜公及永字辈、明字辈墓地事宜,以供后人瞻仰,并藉此勉励我辈及后人谨勤处世,正直为人。为此,特倡议我族人慷慨解囊,献智献力捐资,尽自己一点孝心,成先
祖一件事业,积子孙一分功德。这是心安理得之事。祖坟无颜,后人无面;祖上有灵,必佑各房世代显赫,永葆荣华富贵。大家同是刘公后裔之希望和骄傲,为祖坟重光,必将留名立世激励后人!
集资方式:以自愿为原则,凡捐款200元以上者刻碑铭记,置于墓旁显目之处,激励后人,流芳百世。发起人将组建筹备组组织,设立专用账户,聘请监理,刘氏族人可亲往捐资,可信函相约,可电话联系。敬请宗亲族贤全力支持,为早日竣工庆典,谨向各位鞠躬为敬!
修缮相关事宜适时通知,不够之处敬请原谅。
谨此倡议!
修缮刘士瑜及永、明字辈先人墓筹委会
20xx年xx月28日
篇3:修建公墓募捐倡议书
尊敬的全村父老兄弟姐妹们:
当今社会,各地经济飞速发展。试看周边的村庄,竟相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道路畅通,经济飞快发展。反观我们村,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由于基础薄弱、资金匮乏形成交通滞后的问题,给村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严重阻碍了我村的经济发展。因此,多修几条村道,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已成为全村上下的共识,也俨然上升为全体村民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恰逢上级政府对有道路建设的村庄有奖补资金,对道路建设完毕验收合格的村庄政府奖补60℅以上的道路工程款,这是我们建设村街道的最佳时机。由于桥口村修道路面积特别大,覆盖全村,资金缺口过大,仅依靠村民捐资无法正常施工。因此,必须紧紧依靠全村父老兄弟姐妹的力量,凝聚合力,捐款献策,群策群力,共建美丽新村。在此,桥口村支两委发出倡议:希望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外出乡贤、私营企业老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伸出援助之手,捐资不论多少我们感激不尽,哪怕一点力量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希望在外务工经商有实力的村民能鼎力相助,献出一份情,父老乡亲不胜感激!道通则人兴,路通则财旺。在家务农经商有收入的村民应以大局为重,尽责尽力、捐款献策,建设修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桥口村的未来一定会因为你们而更精彩!
全村的父老兄弟姐妹们,让我们团结一致,共谋大业,一起行动吧!
我们承诺:凡捐款者一律由村委会统一开具收据,设立理财监督小组专款专用。所有捐款,按照金额,依次排列,对捐款人芳名、金额刻碑铭记;凡个人捐资1000元以上,企业捐资1万元以上,石刻个人姓名和企业名称(法人姓名),让人们和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捐资者的功德。
修路难一时,烂路难一世!真诚希望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道路一通万象更新,桥口村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期待您的支持,敬候你的佳音。最后,敬祝各位贤人志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发达!
南站镇桥口村民委员会
20xx年xx月
篇4:修建公墓募捐倡议书
各位宗亲、各位胡氏族人: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体现了我胡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增强了胡氏家族的凝聚力,展现了我胡氏家族同心同德。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缮族谱、建立宗祠、古护祖坟。修纂族谱和建祠修墓是宗族的头等大事,邦国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自古而然。邦国无史,无以识其兴衰;地方无志,无以证其沿革;家族无谱,无以考其世系。国盛修志,族旺修谱。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记一国之事迹,谱叙世代之源流。”无家史,族无根;根不茂,族不兴。宗谱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透过族谱,不但可以追溯本姓的根源世系,还可以看到变幻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故而修谱可以“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可以敦亲睦族、扬善惩恶,可以发扬传统美德、尊祖敬宗、教化后代、促进社会和谐,更是延续人文、传承文化的德行善举。家族中有宗谱,家族成员都按字辈命名,虽历经多年或远隔千山万水,同一家族成员均能按照家谱论出辈分高下和亲疏来,所以宗谱是家族的“传家宝”。
茫茫史海,你的历代先祖是谁;华夏沧桑,先祖历史上经历过那些荣耀和磨难;方圆大地,你的根在那里;宗亲聚会,你的辈分是多少,孰长孰幼;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只有通过编修家谱来解决。
修谱联宗睦族已成为我胡氏氏家族生活中当务之急,以修家谱而考世系,溯本源,明人伦,别长幼;以修家谱而寻根访祖,追念先辈
美德,继承祖宗遗训,光达前人业绩,传我胡氏根源;以修家谱而沟通宗亲,团结族人,昭示后生,兴丁旺族。修好家谱,等于为子孙留下一笔永久享用之精神财富。宋代名贤欧阳修说:“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难道我等甘作胡氏家族的不肖子孙吗?吾辈今日不修谱,三代以后谁识君?现在,胡氏家族人丁兴旺、各行各业人才济济,拥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已具备续修缮胡氏族谱的条件,为此,我们倡议:胡氏族人立即行动起来,立即修缮《胡氏族谱》!修编族谱,是一项浩繁的工程,非朝夕之间能够完成,必将耗费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希望我们广大胡氏族人发扬崇尚族亲、爱家爱祖的精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为修编族谱做出应有的贡献。
修谱资金的筹集,秉持自愿捐款之原则,凡捐款500元者,赠新续族谱一部并载入功德名录;凡捐款3000元者除载入功德名录外再登录个人照片一张;凡捐款5000元以上者,再加登录个人简历。凡捐款10000元以上者,除享受前列待遇处,再登录个人传记一份。宗亲们,此次修谱,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望大家同心同德,尽自己应尽之责,修编《胡氏族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希望广大胡氏族人同舟共济、人人参与、广泛宣传、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本次族谱修缮工作,以告慰胡氏先祖,昭告胡氏后代。
篇5:修建祠堂募捐倡议书
宗亲,你好!
由中华亓氏联谊总会筹委会倡导修建的亓氏宗祠一期工程就要竣工了,计划在今年5.1长假期间举行中华亓氏第一届寻根祭祖恳亲大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一、祠堂建设的动因。
莱芜亓氏自元末从江淮迁至莱芜已经有近七百年的历史,人口从当初的一家人发展成今天拥有20万人的大家庭。
从掌握的资料看,目前所有生活在国内外的亓氏都是始祖士伯祖的后人,因此,莱芜被视为中华亓氏发源地已毋庸置疑,这是由亓氏家族的特殊历史所决定的。
我们《亓氏族谱》完成第七次续修之后,有不少外地宗亲踏上了回莱寻根之旅,但是随着续谱临时办公室的解散,不免让回来寻根的宗亲无落脚之地而产生失落之感。
10月,由部分亓氏宗亲代表聚会莱芜,召开了成立中华亓氏联谊总会和修建亓氏宗祠两项内容的筹备会。
会议决定祠堂建在莱芜八景之首的苍龙峡旅游区,筹备会上一致推举由《亓氏族谱》第七次续修负责人亓克德、亓克宝二人负责两项内容的筹备工作。
二、祠堂的地理优势。
位于高庄街道境内的苍龙峡是莱芜旧八景之首,名胜古迹,碑林石刻,自然风貌,气势恢宏。
上亿年前形成的自然景观让无数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明代,一门九世祖亓诗教辞官后隐居苍龙峡,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昔日,峡东岸的白衣庙内钟声悠扬,吸引着无数虔诚的善男信女前来祈福纳祥。
耸立的古塔,神秘诡异的传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从至今,苍龙峡旅游开发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景区建设初具规模,佛光辉映的礼佛寺香烟袅袅,游人如织。
祠堂建在峡口上端。
祠堂东面,蜿蜒的鲁家河像一条玉带从身边流过;西面倚岭,蟒道山余脉绕过祠堂与峡口相接;u型的祠堂地势,坐北朝南,远眺群山连绵不断;北望大汶河,市区景色尽收眼底。
难怪五台法师到此驻足啧啧称奇,别怨蒙山大仙莅临其境赞叹称羡。
祠堂占据风水宝地,昭示着亓氏家族繁荣兴旺,瓜瓞绵绵。
苍龙峡景区离市区8公里,交通便利,城乡公交穿梭不断。
祠堂在苍龙峡建设已成为亓氏族人的不二之选。
三、祠堂的设计、预算和规模。
祠堂是由泰安市设计院参照泰安岱庙大殿设计。
整个园区占地20亩,建筑用地1333平方米,院内主要建筑由主殿、配殿、影壁、月台、大门和院墙组成。
建筑用材以黄琉璃瓦盖顶,飞檐斗拱。
主殿东西长19.9米,南北宽11.5米,高13.9米。
主殿内安放高3.5米重9吨的始祖汉白玉雕像,阶梯式的神台供奉着一百余位先人的牌位,东西山墙为高3米、长18米的大型浮雕长卷,仿古装饰使整座大殿显得庄严肃穆、古色古香。
东厢房5间用于宗亲议事之用,西厢房5间主要用于本家族资料的存放和展示。
祠堂院外主要有长廊、凉亭和碑林组成。
碑林以功德碑、艺术碑两部分组成,以碑林为载体展示亓氏家族的历史及辉煌成就。
祠堂整个工程总预算350万元,建筑面积预算300万元,路桥建设硬化、绿化及配套设施50万元。
祠堂于月破土动工,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祠堂主殿、配殿、院墙均已竣工,高3.5米、重9吨的始祖士伯祖汉白玉雕像已晋住祠堂供亓氏后人瞻仰。
到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剩余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四、资金来源及捐款状况。
在祠堂建设中,首先得到了塔子村和劝礼村两委会的鼎力支持,无偿的为祠堂建设提供一切方便。
祠堂建设政府不拨款,资金来源主要靠我们亓氏宗亲捐款修建。
像本地宗亲亓宝胜、亓秀奎、亓东峰每人捐款5万元;亓刚宗亲捐款3万元;亓传海宗亲捐款2万元;亓海军、亓同利、亓胜波等宗亲捐款1 万元。
特别是在泰安工作的莱芜籍亓氏宗亲接到通知后,74人每人捐款1000元,并由亓子海、亓茂华、亓建国、亓宝林四位宗亲组成专门班子到祠堂工地实地考察。
临沂盛庄宗亲接到通知后组织了47人的寻根团到祠堂工地瞻仰始祖,并捐款2.6万元,特别是亓本堂宗亲毫不犹豫为祠堂建设捐出1万元,并表示再次为祠堂建设做出贡献。
枣庄感动山东十大人物亓君佩,拖着残疾的身子亲自驱车到祠堂瞻仰祭祖,建言献策;亓莲之、亓京会两宗亲为宗祠装修不计报酬,积极提供物资支持,家族情结,让人为之动容。
山西宗亲兴杰、长安,济南吴家庄、肥城安绍宗亲、潍坊远里建华多次到祠堂捐款。
莱芜宗亲较为集中的村庄如罗汉峪、西五龙口、大官庄、西上庄、东方红、官厂等村的宗亲接到通知后,纷纷捐款捐物。
目前,多数村庄捐款正在进行当中。
截止目前,筹委会共收到捐款70余万元,尽管我们一部分宗亲为祠堂建设进行了捐款捐物,但是,离祠堂建设资金还相差太多,筹委会再次发出倡议恳请广大宗亲,特别是有经济实力的宗亲要为宗祠建设慷慨相助,我们的付出将会让子孙后代所铭记。
五、牌位的请放。
宗祠是一个家族团结和睦的象征,也是一个客居他乡的亓氏后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落叶归根的传统理念,始终改变不了宗祠在一个后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宗祠里供奉着家族的先人,在过去无论是谁,如在百年之后若能奉祀于祠堂之内,那将是莫大的荣耀,既是对逝者一生的褒奖,也是对生者孝道的肯定。
民-国期间,我们亓氏宗祠里除供奉一至五世祖的牌位外,还供奉着我们家族显赫的人物,如诗教祖、之伟祖等。
本族一般宗亲就算你是商贾富户,也因种种限制而无法实现把故去的亲人奉祀于祠堂之中。
此次宗祠牌位的请放,筹委会在广泛征求外地宗亲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传统请放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一致同意采取谁捐款谁受益的做法,经筹委会研究商定,大殿内除请放二至四世先人的`牌位(一世祖有汉白玉雕像)外,将富余的100余尊牌位,公开馈赠于为祠堂建设捐款万元以上的宗亲,捐款宗亲可按自己的意愿请放一尊牌位(牌位名讳捐款者可与时更换)。
筹委会将按捐款的数额和时间为序,106尊牌位请完为止。
并对捐款百元以上的宗亲留名功德碑,对百元以下的载入纪念册,以示纪念。
此次牌位的请放,主要还考虑到三种宗亲情况,一是因生活所迫独家迁往外地的;二是因参加革命后没再回莱芜的;三是有女无男户,女儿出嫁后家里无有兄弟祭祀父母的;这三种情况大多数老家里已没有亲人,故去的老人又魂无去处,无法祭祀。
祠堂的建设可以解开在外宗亲无法尽孝的心结,可根据情况把亲人的牌位奉祀于祠堂之中,常年或重大节日祠堂都有专人侍奉和祭祀活动。
六、祠堂一期工程完工后即举行“中华亓氏第一届寻根祭祖恳亲大会”。
恳亲大会上将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及牌位晋住祠堂仪式。
举行由各省、市、县分会选举产生的“中华亓氏联谊总会”成立大会。
总会将充分利用亓氏祠堂这一平台,广泛联络分布在中华大地的亓氏宗亲,加强信息交流,将祠堂办成中华亓氏之家。
几年来,筹委会一直致力于亓氏家族文化的研究及家族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祠堂一期工程完工后应多数外地七次续谱漏续宗亲的要求,进行《亓氏族谱》漏续宗亲补本的资料征集和编撰工作,与第七次续修族谱合为一部。
目前,外地多数漏续宗亲的资料已经交到筹委会。
敦亲睦族,造福社会。
凡是与家族事业有关的事可以直接与中华亓氏联谊总会联系,我们热情欢迎广大海内外宗亲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关心家族事业,为莱芜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为中华亓氏的兴旺发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此,筹委会向关心支持和捐款宗祠建设的亓氏宗亲和社会各界朋友一并致谢。
中华亓氏联谊总会筹委会
亓氏祠堂管理委员会
年3月
联系地址:莱芜市长勺南路(机关印刷所院内)
开户行:工商银行 卡号:622202 1617 0028 94228
山东省农信社 卡号:6223 1912 0403 6771
联系人:亓克德 亓一山 亓克宝 亓公正 亓东元
电话:0634--6226111 1510xxx6106
手机 1386xxx3590 15xxx879085
篇6:祠堂修建募捐倡议书格式
胡姓家族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蓬勃发展,四代昌盛,功旺列祖阴德;功归先辈宏恩,立祠建堂以示后人之缅怀,弘扬列宗之德志。
胡氏宗祠于清乾隆31年开基,乾隆37年开建。由绍圣公主持,历经四次修缮完满成功。北座三角山脉,南锁贺龙水口。落宝地,气势宏伟;成华堂,雕栏奇观;屋宇轩昂,展现了胡氏的繁荣。门楼高矗,标志着胡氏的盛大;胡氏宗祠,鼓舞着胡氏子孙奋进;激励着胡氏后裔拼搏。它是胡氏兴盛的象征,它是胡氏团结和象征,它是胡氏发展的象征。
历史变迁,沧海桑田,时世变化,覆云翻雨,几经波折,几度春秋。胡氏宗祠的宏伟英资远离历史而去。它将自己的全部无偿地献给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宝基上建起了育人传儒之学堂。好惋惜,太荣幸,望学兴叹,吧息祖传的胡氏建筑精华消失,望学兴慰,慰喜排排教学楼为当地培育了精英良才,列宗显圣,祖德泽被。
改革在深入,社会在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中华56个民族,团结奋进,中华民族的复兴的趋势,势不可挡。我们胡氏后裔借东风抓机遇,将重修胡氏宗祠提到议事日程,是胡氏家族的大喜事,大好事,此举将会载入史册,在这里,我们: 世界胡氏宗亲联合总会湖北胡氏宗亲会大冶分会倡议:
凡胡氏子孙应全力以赴,积极投入胡氏宗祠的重修工作中来,出谋出策,出钱出其,尽才智,留下丰功传绩,倾资铢,建立不朽功勋。
将胡氏宗祠的重修视为己任,己责,己职,千方百计,任劳任怨,为光大胡氏辉煌伟业而倾心血,作贡献。
更渴望名流、财亨、大款、殷实大户、富裕个体,解囊资助,功德千秋。 重修胡氏宗祠功在当代,德在千秋。它将来的落成,将再现胡氏宗祠的雄资与风采,再显胡氏家族的豪气与威风,让世人知道胡氏是有志气,有魄力,有远见,有人才的豪门家族,天地间,英雄处世取忠义,人寰中,豪杰做人凭德仁。
胡姓的后裔们行动起来吧!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篇7:祠堂修建募捐倡议书格式
尊敬的**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始祖来我村立基发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前辈已建**宗祠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只可惜现在**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们的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等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动员和组织。“**祠堂重修组委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工作正式启动!通过组委会多次合议,预计修缮工程款达7余万元。
族人***、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号召我**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共创善举。族人张光建捐款40万,族人张玉亮也捐款10万元,其他善举如一些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暂不一一细举,这都是我**族亲的骄傲。在此,我们组委会代表**的父老乡亲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仍有缺额。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组委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子弟积极行动起米,能力不分大小,让我们齐心协力,慷慨解囊。应广大族人的提议,凡我**族人,不分年龄大小,捐款额高低不限;超过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将指日可待。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
篇8:修建寺庙募捐倡议书
中国人民盘古文化是文化的根的父亲。我县盘古文化历史悠久,或沉重,其学术资源的大部分系统跨两个几千年历史,最典型的。菜朝拜殿是核心的盘古文化遗存的建筑。根据元,历史记录,老寺庙建在YuanShiZu县菜元(1278年),由于艾滋病经过730多年。在重建后的14倍。现有的菜在1991年在这个网站的老寺庙建筑,只有一个突起的平台上建设寺庙捐款倡议书,占地0.4亩,规模太小,而更,也为历史遗憾。
应对盘古文化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盘古文化遗存,凝聚民族精神,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及《城市发展规划,县委、政府、县XianRenDa、4套团体研究政协委员。在决定恢复板古老的寺庙,建立了“青县提供筹备委员会庙”,全权负责其康复古老的神殿菜。
设置在古老的寺庙康复县西南3公里盘古村姑大西部,盘古沟西岸、绿色、涌路南,清康熙27年(1688)磁盘寺庙网站,占地38亩,投资元。整体规划以古老的寺庙,如文化街楼盘。这道菜寺区包括:YingBi,入口处,禹王殿,盘古庙和大厅等。盘古房子复制照明考试(15)和北京寺庙县报盘太故宫风格的建筑,建筑面积330平方米,众议院27米长,宽12米高,17米。目前,建筑工地,图纸设计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一部分钱也已到位。建设寺庙捐款倡议书都建造在6月,20完成这个项目的主体在今年年底之前,建于8月底。
但是恢复前所未有的水平,项目执行,投入巨大,是社会各界慈善的人的支持。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建议对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所有的施工组织,县级单位WenRen和慷慨,渴望捐款,在一种美德,只是年!我们的承诺:每一个收钱无论多少都记录在这本书的质量;所有个人募捐资金1000元、10000元以上单位收集到的钱,所有雕刻世明平板;每一个个人或单位收集500000元或更多的平板电脑湘俄文的雕刻功绩远远离开的名字!
该协会筹措资金都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公共账户,并接受监督和社会各界。所有感兴趣的捐赠机构请直接到我们的办公室,也可以和联系工作分配捐赠事宜。早期康复的基金共同提高,以确保顺利施工项目,请慈善人士试图6月30日将汇款。
对父亲的独特方式盘古,让位给一个誓言祖国。建设寺庙捐款倡议书祝你筹款天使奉献,是有价值的。可能尽快提供远寺,盘古精神光辉中国人!
准备做地址:顾青县和乡人民政府
准备联系人:JiZhe,SunHeLin
准备做电话:0317-42600064260008
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青县分支
开户单位名称:青县盘古寺重建项目总部
户口:0408002039300115578-
篇9:修建寺庙募捐倡议书
尊敬的社会各界慈善团体、人士及三宝弟子:
四川绵阳市江油宝轮禅院,地处诗仙李白故里江油郊区东山。20xx年7月,宝轮禅院前生宝轮庵年近九十高龄且体弱多病的住持释智慧比丘尼,全权委托四川著名高僧上海下山大和尚弟—子释了幻法师管理寺院事务。20xx年9月,“宝轮庵”由海山大和尚正式题词更名为“宝轮禅院”。了幻法师在接受四众弟—子恳请接管寺院后,将寺院定位为北传佛教净土法门和南传止观法门兼顾弘扬,以方便接引不同众生。
根据佛教仪规,寺院比丘、比丘尼应该分隔住宿,然而,宝轮禅修住宿楼只有一处,且房间少,条件差,既不符合管理规定,又无法满足广大信众住寺修学的需要。为此,宝轮禅院于20xx年7月开始修建女众住宿楼,建成后的住宿楼可同时容纳50人左右女众住宿。该女众住宿楼的.修建,对于地处偏僻贫困地区的宝轮禅院,可谓建造工程浩繁、投入巨大。如今,住宿楼已基本完成主体框架,但年关将至,寺院春节前急需支付10余万元材料款和人工费,亟待社会各界慈善人士的鼎力支持。
为此,我们倡议:社会各界及所有关心支持弘扬正法的单位团体、闻人达士慷慨解囊,踊跃捐资,以成善德,以就千秋!
我们郑重承诺:所募捐资金无论多少均入寺院功德簿,开具收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公开帐目,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实地考察及参加寺院组织的不定期短期禅修营。
xx
20xx年12月25日
篇10:修建寺庙募捐倡议书
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及大德护法三宝弟子:
佛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甘肃省张掖市民乐林荫村灵隠寺,建于二百多年前,现占地面积三百多平米,寺院有二百多年的神榆树,大殿堂三间,小殿堂四间,共供佛像12尊,院内大钟一副,香客房18间,有师父“道持”主持寺内事务,现有四位僧人。现多尊佛菩萨像安放于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内,仰望高大庄严的金灿灿的佛像,师父们心急如焚。
今逢佛缘成熟,民心所向,为了护持三宝,为了让大佛“慧传千载,福佑万灵”,为了使正法久住利益众生,师傅们悲心切切,欲修建大雄宝殿,择日将举行大雄宝殿奠基法会。佛经有云:“人天路上,做福为先,功德林中,布施第一。”为保证修建工作顺利进行,现将修建大雄宝殿募捐信息公布于众,希望大家奔走相告,愿得诸位三宝弟子和善心人士助力,根据自已的能力大发慈悲喜舍之心,广结善缘,鼎力相助,聚大众之力,十方募捐,为寺庙添砖加瓦,筹集资金,力争早日修好大殿,使佛像早日移座于大雄宝殿内,以慰师傅们焦虑之心。
在这里师傅们感恩您弥足珍贵的爱心、慈悲心、与菩提心!愿这次发心的捐助能给您带来终身的福报,广种福田,培植福德。一份善举,功在当今,惠泽百世。欢迎您到现场实地参观捐助,愿大家获福无量,一切善愿任运成就!希望看到的朋友们随喜转发,互相告知。阿弥陀佛!
xx
20xx年12月25日
篇11:修建祠堂募捐的倡议书
祠堂募捐倡议书一:王氏三槐堂宗祠修建倡议书
三槐堂王氏宗亲及社会各界朋友:
中华王姓乃天下第二大姓,人口过亿,三槐堂王氏乃太原堂王氏的一大衍派,本姓姬,周朝皇室一脉。后因江山易主,为不忘我祖上高贵血统,王者风范,故以“王”为姓。千百年来,我族列祖列宗,封侯拜相、忠臣良将、数不胜数、层出不穷、誉满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资源及精神瑰宝。从古至今,我族人感恩天地、敬奉神灵、顺应自然、永言孝思、精忠报国、不畏强暴、诚信待人、和睦乡邻、美德颂传、立于不败之地!
为报我祖上功德,彰显我祖千古英明,汇聚我族向心力,打造王氏名门望族,大家风范!做到一家有事,众族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祖国需要,举族奉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族绵薄之力。
故我们成立了“平塘、惠水、罗甸三县王姓三槐堂宗祠修建筹委会”、准备在三县境内寻一宝地修建我族宗祠,供我族人祭拜、议事、集会。预计占地1千平方米,估计投资百万元计。我族各房应以18岁男丁立户拟投资300元(多多益善,另计功德),筹委会成员拟投资500元以上。成功之日,将为各房户主留名留此,记载于三槐堂宗族功德碑。对同等资助300元及以上的社会各界朋友、有识之士,将记载于三槐堂感恩功德碑,并发放“功德无量”证书,签发统一募捐善行收据。并对所有善款开支全部公开宣布,举头三尺有神明,绝不浪费!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祠堂募捐倡议书二:韩氏祠堂重修倡议书
尊敬的韩氏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愿景向天。 韩氏一族来韩寨居住,历时已久,经世流年,族人秉五峰山神灵之光照,承茹水河浩浩之恩泽,感天地之灵,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世代族人崇人文,尚德操、重大义,先后数次动十方愿景,携千家之臂力,你一砖我一瓦,随喜出资,倾情修葺助建山庙,造就无量功德,影响甚远。韩氏族人历史上先贤众多,近代亦是名人辈出,政界、军界、知识界、工商界成名成家之辈更是不胜枚举,真乃“代有贤良光史册,今有名哲效先贤”,是为族人之欣慰、之骄傲!现今境内韩姓人氏已有近万之众,无疑是县境内一大姓旺族。韩氏宗族,史有祠堂,曾因偏迁,就地窄狭,其势低陋,面貌破败,近年虽有修缮,但仍未改其旧观。富而溯源,思祖敬宗,是我们民族传统之美德。今逢盛世,百废俱兴,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韩氏宗祠,势在必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
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然建祠安祖百年难遇,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们后世子孙义不容辞的神圣担当和光荣之使命。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要修建好韩家祠堂,必须凝全体族人之心,聚全体族人之力,启全体族人之智慧。故此正式向族人发出倡议:敦请韩氏族亲奔走相告,广言宣倡,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扶祈愿,共襄盛举,其庄其德,不论分文,滴滴充盈天地,点点利益无边,心心普皆回向,十方同归正觉。值此盛缘,仰望万方慷慨德义,祈待勘石以记,流芳后园,其景普天。为倡行憧憬之业,经宗族共议,成立修建韩氏宗祠宗亲会,负责筹资、筹建事宜。宗亲会内设日常工作组,由XX等人组成,负责建祠日常事务。
宗祠重建为古建结构,前临小院,砌石阶雕栏相通。备于明春动工,约半年工期。为如期竣工,于今冬完成土建基础、材料购置及木工等工作。建祠预计需用资金20万元左右。族亲同心结善举,随缘乐助臻福祉。凡举善款者请与宗亲会人员联系,时间从即日起截至农历正月28日。
韩氏子孙祭祖圣堂,宏德圣浆泽被万方。
祖德泱泱,祖祠煌煌;
万世永垂,方土永康!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祠堂募捐倡议书三
关于重新修建律坪村傅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全体傅氏子弟们:
始祖傅氏公祖明朝初年,始祖从山前迁入律坪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二世矣。始祖一系傅氏后代,现大多定居樟树市吴城乡律坪傅家村。可谓祖德广远,佑我傅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前辈有识之士为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明清年间,在先祖安息之地修建傅氏宗祠,塑像立碑,置田定制,彰先祖之功德,延傅氏之文脉。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只可惜,神圣可亲的傅氏祠堂于“”**年月几番蒙受损毁加上八年前的一场大火,已是苦不堪言。幸好我族傅林儒先生慷慨解囊自费将前厅修建,现又全部倒塌,数十年来,傅家子弟无不哀之痛之惜之,且深深自责吾辈未能保护好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之罪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上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清楚明确。祖国各地,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人之肤发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无祖宗骨血生养,哪有我辈化人入世?身为傅家子弟,不能让祖宗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是我辈奇耻大辱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不抓紧重修祠堂,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大伙理当集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 XXX年冬至,重建傅氏祖祠再次提到傅姓家族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傅氏宗祠重建领导小组”已经产生并开始工作;通过审慎勘察,宗祠地址已经选好;宗祠的总体设计程式正在征集筹划;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我们承诺:任何人不论捐款多少,贡献大小,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不论何人所捐、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我们都将向外公布,公开接受监督。因此,捐款人请留下您的详细地址,姓名及捐款数额。
我们保证:所有的建言献策都会受到应有的重视,所有的捐献都会得到有效监管与合理使用。我们相信:全族同胞一定能深明大义,傅氏祠堂一定能建好!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
篇12:保证公园修建募捐倡议书
开化为千年古邑,歙饶屏障,文化灿烂,英贤辈出,人文史迹丰富。其中元代进士方森于泰定年间所建的凤凰塔,又名文塔,历来是文人雅士登临聚会之所,是开化民众期望培文脉、开民智、出英才之象征,被誉为“文塔凌霄”,为芹城八景之首,曾为浙江省文保单位,惜毁于20XX年大炼钢铁之时,现尚存塔基遗址。今逢盛世,广纳群言,多方考证,决定以民间捐资方式重建凤凰塔,共襄盛举。
凤凰塔位于县城之东凤凰山咀,因建于形如展翅欲飞的凤凰山上而得名,是一代又一代耕读传统的物质表征,为古郡名县所推崇;是崇文重教、文运昌隆的象征。该塔七层六面,砖砌而成,塔刹有宝瓶,每层建有壶门,供奉佛像。凤凰塔拔地而起,塔尖高耸入云,登临塔顶,百里峰峦,尽收眼底。
自宋至清,开化科举登进士第者214人,其中不乏如浙江第一状元程宿、梅花诗人张道洽等佼佼者,志士文人不胜枚举。改革开放,山城开化政通人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国家东部公园建设方兴未艾。识者认为,六百多年前,先辈尚能首建其塔,而今我辈岂能坐废不兴,望墟空叹?建塔励志,昌兴文风;人才辈出,何代不期?今之营造,必将成为国家东部公园之胜迹。使吾裔胞之地,山水生色,志乘有光,子孙后代,人文蔚起,何乐而不为!
拟建中的凤凰塔,精心设计,原址重建。上山青云之阶,山下文武其道,经纬其路,使之成为山城人文之新景。项目主体概算3000余万,配套完成,所需尚多,计划一年塔起,逐年丰富。
兹凤凰塔重建工程筹委会倡导全县公民:见善而为,随心功德,多多益善;商贾名流,各界俊彦,尤予厚望。凡捐资者均张榜公布,载入建塔史册;捐资5000元以上的个人和捐资50000元以上的单位刻碑留念,与塔永久。所集经费开支,精打细算,审计监督,公开透明。
众望所归,精诚所至,瑞应必灵。让我们凝心聚力,重现“文塔凌霄”,让凤凰塔早立于国家东部公园,与天地永长久,与日月共光辉。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开化支行
户名:开化县凤凰塔重建工程资金专户
帐号:397465310518
(直接汇款请注明:开化县凤凰塔重建捐款) 联系人:占水福
联系电话:
0570-6191026 13706708581
开化县凤凰塔重建工程筹备委员会
20XX年11月
篇13:修建寺庙募捐的倡议书
各位乡亲、乡贤、各位志士:
保全庙,是纪念汉广武君李左车和供奉其神位的庙堂。李左车着有兵书《广武君》,论述用兵谋略,流传甚广,更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名言流传至今。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韩信出奇兵,斩陈余,掳赵王,一举灭赵后,采纳李左车“按甲休兵,镇赵安民,以兵威说降,齐燕可定”的建议,不战而屈人之兵。李左车之计,避免了战事,保全了一方百姓。他扶危济困,广施恩德,卒后被封雹泉神,在受令播撒冰雹时,总是让过乡梓。人们对他感恩有加,尊为神,立碑、修庙、塑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庙宇早已香消玉殒,但李左车一直是家乡民众心中给予五谷丰登的`“雹泉神”,一直是在外游子、创业志士祈福保佑的“保全神”。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20xx年,位于家乡崔王孟区域的千年古桑惊现,她的开发立即上升为县重点工程,并于20xx年5月以“无棣千年古桑逍遥游乐园”原生态向社会开放。为使景区更加具有观瞻性和底蕴,为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车镇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计划在景区内恢复古迹“保全庙”。设计南北长33米,东西宽32.6米,建设大殿一座、配殿两座,为汉时建筑风格,需筹资300多万元。
为了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了传承家乡历史文化的根系脉络,为了保护家乡的文物古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谨发出如下倡议:
各位乡亲、乡贤、在本地工作过的亲朋、在外地创业的家乡志士和社会各界,欢迎积极投身到“保全庙”筹建工作中来,为筹建工作献计、献策,为“保全庙”建设工程捐款、捐物,提供不拘于任何形式的援助。捐资不限多少,都将记入恢复重建名册并在互联网上公布,我们还将在恢复重建碑刻中留下您的芳名,让您的美名传颂乡里,流芳千古,与天地共存。
各位乡贤、各位志士,“保全庙”的建设需要您添砖加瓦,需要您留下一份功德、一份爱心和一份牵挂,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培育家乡繁荣昌盛之花!
倡议人:XXX
时间:
篇14:修建寺庙募捐的倡议书
伊祁山是“尧”的出生地,后因其五太子在此山出家修行,得名“太子庵”,并成为历代佛教圣地。**年代建筑损毁后经陆续修建,山顶庙宇已初见规模。为解决老人及行动不利者上山的困难,村民自发组织在山脚下重修庙宇。
伊祁山(太子庵)位于顺平县万顷桃源农庄民俗文化园(桃花节)内,距保定45公里。山上有古老的洞穴、众多庙宇、殿堂、亭台,及原始氏族群居遗址。
这里人杰地灵,自古就是一片风水宝地,相传伊祁山是我们的`祖先“尧”的出生地。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伊祁山诞生,15岁封为唐侯。20岁其兄帝“挚”让位于他。后因水灾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尧活了118岁。
因尧帝五太子“丹朱”再此山出家修行,故又得名“太子庵”。经过历代官府拨银修建,成为佛教胜地。每逢庙会附近州县黎民及朝廷命官,都要上山朝拜。后因**年代损毁,山上寺庙只剩遗址。近些年,经过各方支持和附近村民陆续修缮,山顶的庙宇已初见规模。
至今每年正月、七月及仲春时节,显官达贵、商贾百姓、佛门弟子、文人骚客、八方而来,云聚这里寻根祭祖、诵经许愿、观景赏花、参加民族文化活动,为亲人祈福。
为解决老人及行动不方便的人上山祭祖的困难,由山下张各庄村村民自发组织,民间募集资金,在山脚下修建庙宇一座。
由于资金短缺,困难重重,因此,恳请各方力量来捐助。希望您踊跃出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慷慨解囊,积少成多,共同完成这次修建。请见书者伸出捐助之手,以一颗真诚恭敬的心去布施,根据自己的能力出资、出物、出力。善心无大小,爱心无大小,或把平常乱花的钱节省下来,也可为修建寺庙添砖增瓦。
您这份弥足珍贵的慈悲心、爱心与菩提心会给我们带来无量的功德和福德。愿这次的发心捐助给大家带来终身的福报。一份善举,功德无量,名留千秋,子孙增幅。
倡议人:XXX
时间:
篇15:祠堂修建倡议书
甲午年孟春月上浣之四日,宋氏家族福宗公后裔仙洪第六届祭祖颁谱庆典礼毕,了了族人近三十年心愿,圆了族人近三十年美梦。当族人手捧族谱静思之余,不由牵挂起建祠心愿。但祠难建,建祠难,族人心愿难以圆满。实乃我宋氏族人之最大憾事。
常言道:“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宗族荣”。祠堂是宗族团结和力量的重要体现与象征。建宋氏宗祠可上敬祖宗,下贻子孙,既神圣、庄重、光荣,又艰巨、艰难、艰苦。众人深知:祠难建,难于上青天。没有上百万,宗祠不可从天而降,建祠永远是个空想、幻想。
但我们坚信:建祠难,宋氏后裔不畏难;建祠难,宗族同心必胜难;自己事,自己办;家族事,全族办。不靠天,不靠地,只靠族人敬祖孝心建宗祠。只要族人三天少抽一包烟,五天少饮一杯酒,十天少打一牌,稍勤稍俭,日积月累,愚公移山,必能筹资上百万,实现破难“上青天”,圆满实现宋氏族人建祠心愿。
当今逢盛世,富而思源、重礼、存孝、布德。我族人念及我偌大一个宋氏家族,祖宗亡灵无栖息之所,子孙祭祀无拜谒之堂,族中议事无聚集中心,曾几次商议建祠之事。幸蒙我族中商业巨头传东、企业名家传滔二位事长顾念根本,开明绅士,表态顶力资助。这可是难逢的机遇,仙洪宋氏家族宗祠修建理事会决定:在福宗公祖碑之基,沔城水府庙之旁,向江北路扩展购买庄基地作牌坊。按照一般建筑风格构造,内设祖宗神灵、祭祀大厅、联谊会馆于一体,重新修建“宋氏宗祠”。既用于祭祀先祖,敬孝执礼之场所,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传播科技文化信息、移风移俗、建设精神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心。结合打造人文景观,创新旅游发展环境,既有利于家族,亦有益于社会。但是工程较大,所需时间会很长,耗资也会很多,用人之广,难度之大,需我族中之人合力方能解决。
为此,特作倡议如下:
1、坚持家族事业至高无尚原则。凡族中人员不分男女,人人有责,均有义务为家族建祠捐资尽力,排忧解难,奉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2、坚持殷实富裕家庭重举原则。族中率先勤劳致富的重点大户或个人,应思知恩图报,效仿先贤,大孝举义,重金赞助,彰显功德,流芳百世。 钱多的多出。钱少的少出。
3、坚持族中骨干模范带头原则。凡理事会理事、各支族长、房长,及社会各界公职人员和工商企业知名人士,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的同时,应以身垂范,带头捐赠资助,真情奉献。
4、坚持贡献大小分类表彰原则。凡为建祠捐资奉献者,均永久记档、刻碑表彰。
5、坚信有广大族人和旅外宗亲的踊跃捐资支持,宗祠建设工程上马奠基有期、竣工落成指日可待。
各位宗亲:光前裕后,人子之责;
积德行善,人生快事;
扬名千古,丈夫作为!
切勿错失良机,愧对先祖,贻笑后人,为一时之不决而抱憾终身!
顺祝康安幸福,万事如意,羊年大发!
篇16:祠堂修建倡议书
尊敬的易氏族亲;尊敬的异姓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易氏始祖来我们村立基发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前辈曾于九十年代初在易氏宗祠的原址旁重建祖堂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只可惜现在易氏祖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仓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新易氏祖堂建成后红白喜事将可在祖堂举行,我们村其他姓族经应召同志提议如不嫌弃也可在易氏祖堂举行红白喜事。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易氏祖堂重修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通过理事会多次和议,准备在我们村北面洗衣唐旁新建一座长18米,宽9米,约200平方的上下两重祖堂,工程款控制在30万元左右。我们村是一个杂姓村,我们易姓男丁约有180个左右,按每个男丁1000元计算总数为18万元,但即便如此,我们修建工程的资金缺额仍十分大。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理事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易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齐心协力,我们都将在重建之中刻石留名,以告后人。不论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希望广大族人共
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建祖堂之大业。另,我们将在祖堂修缮完成后,召集父老族亲,相聚一堂,为家乡建设,振兴家族,建言献策,再创辉煌!
附易氏祖堂重建理事会成员名单:
名誉会长:易应召
会长:易应友13995995290 07148820347
副会长:易洪元易洪林易应焱
成员:易洪胜易应炎易应国易应火
易洪才易应水易佑胜易细州
大冶市保安镇易氏祖堂重建理事会
二0xx年十一月五日
【祠堂修建倡议书(15篇)】
篇17:祠堂修建倡议书
尊敬的薛氏宗亲:
大家好!
贵州仁怀薛氏一支系出广东潮州伯肇公后裔,历史沧桑,几经迁徙,我村薛氏一族由广东省潮州伯肇公后九世孙迁兴始祖用康公携子仁甫公二世祖迁居广东兴宁,八世祖对湖公感怀祖德宗功创修承绎楼;十四世端智公清乾隆年间官迁四川泸州府;十八世先桃公携子正兴、正万、正炳迁居贵州省遵义县凤朝门石子浦居住十三年,后正万公与正炳公迁居贵州省仁怀县李博里九甲地名鲁班镇隆保村万寿板栗湾,正兴公迁居乌江,后因江水漫延,后裔迁居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自始祖用康公而下,至今已繁衍二十五代。我村由伯肇公始祖顺排而下第廿七世裔孙正万、正炳落户贵州仁怀开基创业一百多年今已传世七代了,我村现有人口两百多人。自先祖迁居仁怀,世代均想修建祠堂,敬奉祖先,然我地族众因各方条件限制终不如愿,盛世修祠,为缅怀先祖,修建宗祠,敬祖敬宗,传承后世是我仁怀薛氏举族之愿望!
今我地族人念祖之心日甚也!思虑再三我地族人决定成立修祠理事会举全族之力修建宗祠,让祖宗亡灵有栖身之所,子孙祭祀有拜谒之堂,因我仁怀薛氏一支,人单力薄,恳请各位宗亲慷慨乐捐,助我仁怀薛氏族敬祖之心早日如愿!我地薛氏全族人将铭感于心,乐捐宗亲之名字刻碑永记于仁怀薛氏宗祠,万世流芳,后代敬仰。
乐捐建祠,功德无量!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祠堂修建倡议书15篇】
【修建公庙募捐倡议书】相关文章:
1.修建祠堂倡议书
2.慈善募捐倡议书
3.募捐衣服倡议书
4.白血病募捐倡议书
6.募捐倡议书合集
7.学生募捐倡议书
8.紧急募捐倡议书
9.重病募捐倡议书
10.公司员工募捐倡议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