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禅是月下箫散文

禅是月下箫散文

2023-10-02 07:44: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ackyzhim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禅是月下箫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禅是月下箫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禅是月下箫散文

篇1:禅是月下箫散文

禅是月下箫散文

麻谷到章敬禅师那里问禅,看见章敬禅师正在坐禅,只见他绕着禅床走了三圈,然后用禅杖朝地下猛震一下,对着章敬禅师卓然而立。

章敬禅师微闭的眼睛轻轻睁开,瞟一眼麻谷,笑答“是!是!”听了这话,麻谷转身离去,离开章敬禅师,继续云游了。

麻谷又来到南泉禅师那里,见到南泉,依然绕禅床三匝,猛振禅杖,卓然而立。

南泉禅师睁开眼,对麻谷笑笑,朝他摆摆手,道:“不是!不是!”麻谷很疑惑,问南泉禅师:“章敬禅师说是,你这个老和尚凭什么说不是,为什么呢?”

南泉对他讲:“你知道吗?章敬禅师说的`是′,恰恰是你的不是啊!你看这春天的风儿,今日刮东风,明日又刮北风,是刮东风对呢?还是刮北风对呢?″章敬言下大悟。 ”

禅这玩艺儿,即可作杀人刀,还可作活人剑,剑锋所指,可使瓦砾生光;寒光入鞘,又能让真金失色。古时之禅僧,行脚十方,遍历山川,遇到知音,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掉臂即走,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所为何事呢?仅仅是在寻找一个答案而已,这个疑情释怀了,心也就安顿下来了。

麻谷绕床,章敬云是,南泉云非,一抑一扬,道自现矣。云“是”是错,云“不是”也是错,依我看,不但章敬禅师错,南泉禅师也错,而且麻谷禅师更错!错在哪?其实,山僧我也有错。大家都认错,吃茶乐呵呵呵呵!

麻谷绕床这桩公案,若论对错,一万年也分疏不下。使我不禁忆起儿时玩的一个游戏,名叫“猜葫芦”。一时,在朗月下,一群乡下的童男童女,在胡同里齐刷刷蹲在墙角下,一位童子将一块瓦片往伙伴们的`衣襟里次第塞去,然后请麻谷小朋友猜猜,他把瓦片放在哪个童子的衣袋里了。

麻谷审视一遍大众,指着章敬道:“在此!”章敬摊开衣襟,说:“是!是!”他又指着南泉道:“在这里!”南泉抖抖僧衫:“不是不是!”

这个称之为“禅”的小瓦片,究竟在哪里呢?把麻谷搞得一头雾水。一时,众童子呵呵大笑,作舞而去。此刻,有一颗夜明珠在道上闪闪发光,麻谷小朋友喜极而泣:“找到了,找到了!”莫非这颗明珠即是小瓦块变现的?呵呵!

禅,即非“是”,也非“不是”,那会是甚么?看山僧如何对答:

与其振锡卓立,曷不掀翻禅床?

管它是与不是,看取剑刃血光!

问:这一剑下去,是死还是活?参!

篇2:禅是月下箫杂文随笔

禅是月下箫杂文随笔

在灵山会上,世尊讲法时,一位仙人问佛陀:“世尊,我有五种神通,您有六种神通,您的比我多出的哪一种神通是什么?”

世尊叫了一声“仙人!”仙人即声应诺。世尊笑了笑,告诉仙人说:“你明白了吗?这就是我的第六种神通!”

有时候,人与人的差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比如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只差一个“坚持”,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无非在于“自省”,等等而已。

二祖上少林向达摩祖师求法,达摩问道:“所求何事?”二祖道:“我心不净,乞师安心!”达摩对他说:“请把你的心拿来,我帮你安心。”二祖猛然一惊,一脸茫然:“我的心?对呀,我的心呢?我的心在哪里?”达摩笑了:“我把你的心安好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都是自找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一次,南泉禅师在对弟子们讲法,他说:“我想卖身换些钱,哪位想买啊?”一个禅僧举起手,站起来喊道:“我买了。”

南泉笑着对他讲:“我这个身价,便宜也不卖,价钱贵了也不卖,你咋买?”一下子把那僧问住了,不知如何对答。

哎,要是山僧我当时在场,拽着南泉的鼻子就走了,哪里要许多啰嗦!呵呵!真理面前,不要畏惧权威,而要单挑权威,怕他怎的`?

盘山禅师一日出门游山,在道上,遇到一家送葬的,纸幡飘飘,唢吶呜呜,哭声凄凄,山路上愁云黯淡。

这时,歌郎摇着招魂玲珰,悲声唱道:“红日决定沉西去,未晓魂灵往何方?”幕下孝子哭声一片:“哀!哀!”

盘山睹斯境,听此语,往日的疑团霍然云开雾散,高声大呼:“我开悟了!我开悟了!”一溜烟跑回寺院,把送殡的队伍搞得莫名其妙。

参禅悟道,非得思兹念兹,如痴如醉,须?不可离也,可离者非道也。禅是一种境界,而不是一堆理论。当今之世,谈禅的人多,悟禅的人少之又少,自误误人,谁之过欤?

金牛禅师一辈子只在斋堂做饭,每到吃饭时,他就挎着饭篮在僧堂前,一边跳舞,一边唱歌,“菩萨子,来吃饭!菩萨子,来吃饭!”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此僧胡卢里卖的甚麽药啊?疯疯颠颠的,玩家呀,呵呵!

黄蘖禅师行脚到百丈禅师那里,百丈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呀?”黄蘗说:“山下采蘑菇来。”百丈问:“山里有只大老虎,你不怕么?”黄蘗便大吼一声,百丈挥舞禅杖打过去。黄蘗跃身一闪躲过,朝百丈扑过去就是一拳,挨了黄蘗一顿揍,百丈反而吟吟大笑起来。

晚上,百丈升座对大众说:“大雄山下,有只老虎侍机杀人,大伙儿防备些,我老汉今日亲遭一口!”

西哲道:“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古来禅师也有这种特质。古人云:“不打不相识!”黄蘗与百丈二位禅师发挥得酣畅淋漓,百丈无陷虎之机,黄蘗有超师之气。宜哉!

篇3:禅是月下箫的杂文随笔

禅是月下箫的杂文随笔

道一禅师,四川什邡人,俗家姓马,父亲是个木匠,因此时人称之为马祖大师,马祖是六祖慧能的弟子,和大诗人李白即是同乡,又是同龄人,大唐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啊!

马祖和怀让一起在南岳衡山修禅,马祖修禅十分精进,常常端坐禅榻,入禅三昧。怀让看他太执著禅定了,决定找个机会开导开导他。

一日,怀让禅师捡来一块青砖,在石板上磨来磨去。磨砖的噪音传到马祖的耳朵里,使马祖很不耐烦,马祖烦透了,冲着怀让叫起来:“怀让,烦不烦哪,你磨砖干什么?没看到我在打坐吗?”

怀让回答道:“噢,对不起师兄,打扰您了,我想把这块砖磨成一块镜子。”

马祖听了,觉得很搞笑,对怀让说:“你这个猪脑子,镜子是铜做的,你用砖怎么会磨成镜子呢?”

这时,怀让反问道:“是啊,砖固然磨不成镜子,我问你,你打坐就能佛么?”

一句话把马祖点醒了。

依禅宗的观点,禅分为如来禅与祖师禅,也可以简单这么说,如来禅即是印度禅,从观息,入定,思维诸法实相,强调一个“观”字;而祖师禅又叫中国禅,它简化了印度禅的`繁文缛节,单刀直入,即心见佛,注重一个“悟”字。如来禅从观入定,祖师禅由悟见性,顿悟成佛。马祖偏重于禅定了,而没有找到禅悟的捷径,才留下了怀让禅师磨砖成镜的公案。

马祖开悟之后,想到蜀地闭塞落后,决定回到家乡,弘扬禅法。回到家乡,他动员乡亲们听他讲法。在法堂上,乡亲们说说笑笑,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看到这情景,马祖很沮丧,他搞不明白,这么珍贵难得的法门,乡亲们为啥子听不进去呢?

有一次在课堂上,马祖开示禅法,讲得吐沫星子乱溅,可谓口吐莲花,但还是有人嘀嘀咕咕开小差,马祖发了脾气。这时,一位老大娘站起身,揶揄马祖::“啧啧啧,我当是哪位高僧讲法呢,这不是张木匠的儿子张小三么?小屁孩一个,脾气还不小呢!”一句话把马祖禅师的心理阴影面积几何级地增长,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一连几天,马祖不吃不喝,躺在床上蒙头大睡,他的大嫂子安慰他:“小三兄弟,别生闷气啦,你有没有想过,不是你讲的不精彩,而是乡亲们对你太熟悉了,没有距离感就产生不了敬畏心。虽然你报效家乡的热心肠可敬可嘉,但是你的方法有问题呀!”嫂子一番话让马祖恍然大悟。第二天一早,马祖再一次踏上云游四海的禅修之路。

临别家乡前,他吟诗一首,这首诗在宗门里千古传唱,它告诫天下的禅僧们,故乡只负责生产天才,但它没有义务接纳天才,这不是乡亲的愚昧,而是故乡的慷慨!马祖向着故乡无奈的一笑,吟诗道:

修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

我村刘阿婆,呼我幼时名。

此诗细思极富于情趣,此时的道一禅师被乡亲们亲热地叫着“马小三”,你说别扭不别扭呢?

好男儿志在四方,刘邦大帝也曾横槊赋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归故乡!”这就是家乡与游子的悖论,只有斩断对故土的情感纽带,人才会义无返顾地踏上成功之路。凿空西域的玄奘和东渡扶桑的鉴真,用无碍的智慧和悲悯的佛心完成世人不可企及的壮举,证明了这样的真理:“青山何处不道场,此心安处即故乡。”

篇4:陌上箫音桃花渡,月下横笛引相思散文

陌上箫音桃花渡,月下横笛引相思散文

一直,喜欢那些清透回转的古曲旋律,听之,皆若清风过耳,余音绕梁,让心,如清泉濯过般清爽明澈。在这“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的夜晚,只想,伴箫笛琴韵,执一怀远古幽思,让灵魂飞渡,将心情极致挥洒。

思绪,也就在这一刻,依稀回到旧时光里,蔓延成斑驳青瓦上的藤蔓,缠绕牵扯,丝丝缕缕。曲旋纠结。回眸辗转间,徘徊在古老的庭院里,看青苔绿丛,铺染着一段段风雨留下的斑斑印痕,廊柱画栋,白墙黛瓦,在夕阳余晖中,投射出斜长的影子,把季节的轮回,悄无声息的拉伸、挪移……

箫音,悠远清冽,似远在深山,若入幽谷,悠扬处,又仿佛,穿云飞月,直抵九霄。是谁,兰指轻拂,回旋出丝丝入扣的`弦吟筝鸣,悠悠古韵,似溪流清泉,若环佩叮咚,越涧绕石,潺潺而来,撩拨起,那一缕似有若无的缠绵情思,从眉黛传韵,在眸间留痕,回肠百转,诉不尽千般缱绻。一曲袅袅清音,已穿过千山万水,飘摇在蒹葭苍苍的弱水之滨、落花之岸。

仿佛,远古的风,携一路花香,旖旎而来,一缕缕从林间枝梢拂过,摇落一地花瓣。桃花渡口,已是落英缤纷,是谁,栖岸伫守,欲执竿摆渡,在等一位踏着箫音、无约而至的陌上归人。撑起一叶小舟,跟随飘零的落红片片,逐碧波,漾涟漪,寻踪觅迹,相持相携,去找寻倾情一世、山明水秀的桃源洞天。

篇5:王英琦散文《人生是禅》

王英琦散文《人生是禅》

车辙,剪开中原大地,剪向江淮平原......

这是辆出类拔萃的老爷车。车上,一黄皮寡瘦形羸神倦的中年妇女,怀抱一熟睡小儿,恹恹地倚在车窗上。旁边,开车的小伙亦是副蔫不叽的瘟样儿。头发直棱,眼神发散,耳上斜斜地夹着根险伶伶的烟。

夜深路邈,一车绝尘。

开了半天的闷车,小伙似憋不住了,凸着双没神的青白眼,操着典型的既冲又促的河南侉话生硬僵挺地问那妇女:

“咋,调回去了?”

“嗯。”妇女低眉垂目地应了声。

“为啥?”小伙愣愣地追问。

“过砸了。”妇女懒懒地答道。

“有外遇了?”小伙不识相地又问。

“没那个艳福。”妇女斜睨小伙一眼,不再搭理。

小伙挨了一闷棍,不再饶舌,复开他的闷车。

窗外,夜不阴不阳着,月挣扎出半张脸,把远处高低错落的房舍,疏密开合的树丛,以及那些黄泥小路、沟涧山峁,全半锁在迷蒙的夜晕里......

这是春寒三月─一一个凄风冷月的夜晚呵!

中年妇女约三十七八岁。长得还算文秀,五官也还精到。只是由于倦怠和轻度营养不良,使她看去面色有些灰白憔悴。

已是下半夜了。天光欲开曙色微明。望着窗外魑光魅影大写意般剪不断的朦胧夜景,中年妇女无限伤感。这条中原──江淮之路,五年来,她“跑反”般过往多少趟呵!区别只在,以往乘的都是火车,今夜坐的却是破卡车--连人带铺盖卷全掳了回来。

她回望一眼车上那些破家俱,心中满是酸楚。都是些什么烂摊子呵:豁边掉角的床,缺锁少屉的桌,几只傻头傻脑马粪纸的大箱子,塞满了残刊破书。遥想五年前,她无知无畏潦草痴勇地远嫁河南,如今却象个“落魄小媳妇”,大包袱小卷打道回府、逃窜归来。

今夜是禅,人生是禅,谁能参透?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七年九月。初秋的阳光懒散地撒在我的案头。我入定般摊开纸笔,表情庄重神色悲壮地开写《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托命于笔二十几载,我第一次切肤感到“执笔如执刀”,感到剜心放血的绞痛。

回故我的心灵屐痕、心路历程,我怎能忘怀,五年前,那个星光惨淡、月色阑珊的夜晚。心力交瘁的我,携着小儿,夹着包袱卷,三分狼狈七分寒怆地回返故乡的情景;我又怎能忘怀,氤氲的晨曦中,当须发苍髯的老父亲颤巍巍地打开门,见到星夜归来的女儿外孙时,那悲喜交集的老泪怎样不绝如缕...

望着尘封蛛网四壁萧然的穷家旧舍,望着病骨支离(老父刚动过手术)趿拉双炸帮的老头乐棉鞋的老父亲,那一刻我非但乐不起来,却满是哀凉。我太知道,往下的日子,必得由我来撑门面了。从今后,一个八十高龄衰病的老爷子,一个三四岁淘神的小儿子--两个货真价实的大包袱,将既无外援又无内助地全甩到我这个一米五的小女人过份袖珍的肩上了。

人生如炼丹。看来上帝老人家指派我来人间,就是要我在荆天棘地里讨生活,以考验我的终极承受力。

记得十五年前,某次去某女作家家作客。该女作家曾当着我和她新老公的面,开心地说:我从不知什么叫不快活。这句话差点把我当埸羡死。惜乎彼时的我还不会相对地思考,只会绝对地伤自己:我怎地就从不知什么叫快活呢?

篇6:禅是一枝花的随笔散文

禅是一枝花的随笔散文

最早知道胡兰成,是因为张爱玲。只因这个才气纵横却又孤高自傲的女子在她送给胡兰成的一张照片背后写道:“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当 时,我只觉得吃惊,心想着这个叫胡兰成的男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让一向眼高于顶的张爱玲居然能够对他青眼有加,动了芳心,甚至在之后的数年中,仍然对他 念念不忘,耿耿于怀?于是,之后零零碎碎的看完他的《山河岁月》、《今生今世》和《中国文学史话》,可是当真让我感到惊艳的,却是他的《禅是一枝花》。薄 薄的一册,一个不小心就会湮没在茫茫的书海之中,可是却是难得的灵动有趣,妙趣宣明。

什么是禅?似乎这是一个玄而又玄的问题。至于我,既没有悟佛参禅的慧根,也不是什么在家修行的居士,对于宗教神佛,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也弄不明白。只是记得佛家有“拈花一笑”的典故,或许正是胡兰成这一本书书名的由来。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传法,有大梵天王献金婆罗花给佛祖。佛祖拈花不语,遍示众人,惟有尊者迦叶一笑。以此因缘,释迦牟尼佛传法给迦叶。迦叶即为印度禅宗初祖,后传给阿难,从阿难再到达摩,共二十八代。直到达摩一苇东渡,禅宗自此传入东土,开山立派,兴盛至今。

而胡兰成的《禅是一枝花》,原本是对重显禅师《碧岩录》的解读。我没有读过《碧岩录》原书,只知道这本书在日本,至今仍被奉为禅宗第一书,地位之崇高,无语匹敌。可是胡兰成却借着一个个小故事,将那些原本高深莫测的禅机谶语,说得深入浅出,让人看着就觉得欢喜。

书的第一章梁武帝问达摩中,有雪窦禅师顾视左右云:“这里还有祖师吗?”自云:“有。唤来与老僧洗脚!”看到这里,我便忍不住暗笑,心想这这禅师还真是率真狂妄得可爱。

而佛家虽然讲究“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可是真正知道其中真义的,又有几人?至于弹指,虽然《僧祗律》中说得明白,可是我还是觉得糊涂。

“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我知道一弹指的时间极短,可是谁能告诉我它究竟是多久?如果折合成小时、分钟或者是秒,它又是多长时间?

人形容时间过得飞快,总是会用到“光阴似箭”这个词,可是箭已经飞过去了,你纵然眼力再好,又还哪里找得到箭的痕迹?我们曾经遇到过对的那个人,可是那 时却总是贪心不足,想着后面会有更好的,可是真的走到最后,却发现还是当初那个人最好。但是可当你想要再回头的时候,却再也不能遇到他(她)了。

原来,与君一对面,世上已千年。错过的,终究不会再回来,倒不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可我们有几人又能在这样的禅机中顿悟过来呢?过去的,结束的,已成前尘梦影的,终究不复。留恋,不舍,思念,眷顾,只是徒增了苦恼。于是佛家说:活在当下。祖师在,自可唤来洗脚。花开则看花,花落则看水。一个转身,可能,就是青山白鸟。

再往后,胡兰成写他哥哥,说他的兄长从不去求签,因为他的哥哥说,今生所走的路只有这一条,若求签问神,神说不对,此外没有可拣择,反而白白让自己痛苦。

所以有时候,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好。哪怕很多时候,你的努力在别人眼中看来全都是无谓的挣扎,幼稚得近乎可笑。可是只要你自己愿意,那有什么关系?

“不生此世生何世,不作此身作何身。”所以有时候即便是无谓的努力,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们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若没有这样的努力,我们怎么能做到心无旁骛,怎么会有勇气一路向前,这样可以单纯到简单,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所以就这样吧!毕竟有时候,无可拣择也是一种幸福(美文网 )。

也记得原来去杭州旅游,路过西湖边上的香积寺,然后一个人坐在那院子的长凳上听着庙里的诵经声和木鱼声,当时自己仿佛是傻了一般,恨不得自己能变做了一株草或者一只鸟,可以日日沐浴清音。可终究胆子还是不够大,只敢远远地听着,心生敬畏,不敢走近。

其实平时,闲得无聊的.时候我也去庙里逛逛,但 是基本上就是打发时间,然后看看那些古老的建筑,雕龙画凤,铁画银钩,对于佛祖本身,并无多少敬畏,甚至隐隐的,还有一丝嫉恨。那时只是想着,你不过是木 雕泥塑的死物,凭什么在这庙堂之上享受了世人的香火,便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悲悯众生的慈悲模样来?又是凭了什么,我明明无求于你,进了你的庙门,却要无缘 无故的生出一种卑微感来,觉得自己轻若尘埃,低贱得可笑?

再后来,看见寺里的僧人打扫大殿,拿着拂尘掸去佛像上的灰,爬到佛像的身 上,甚至坐在佛像的胳膊上,我当时更是愤愤,心想着怎么可以这样?但之后见着胡兰成在《禅是一枝花》里说丹霞禅师的旧事,才突然觉得一下子有种白雨落后, 天净烟青的感觉,哪怕到最后,仍然是似懂非懂。

“马祖当年有个丹霞和尚去见他,知客叫他等待,他就去佛殿里骑在文殊菩萨的肩头,马祖出来熟视之,曰:我子天然。”

所以之后,再看《楞严经》的时候,尤其看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一段空透冷清的偈语时,眼眶竟不仅微微的有些湿。于是便想着, 人的一生,或许原本就不过是个迷真而逐妄,悟妄而归真的过程吧!而堪破敝屣荣华,浮云生死之后,便是如斯上善若水,大爱无声之境。至于尘世种种痴念,皆为 镜中相,空中花。苦乐自当,无人可代。

篇7:禅,是一种生活的意境散文

禅,是一种生活的意境散文

一个人的时光,喜欢坐禅,听禅和意禅。禅是一种心念,是一种思想,是对人生的开悟,是参透红尘的起落。坐禅,是喧嚣的岁月里守得住一颗浮躁的心,看万物变化,观星辰流动,生死之间,哪一样尘事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听禅,是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感知世间所有的真情。感动生命的存在,感恩今生的相遇,滚滚红尘,花开花落,分分离离的情缘亦如流水来去的淡然,不悲不喜,不贪不念!意禅,是定中花开见佛,一朵花是禅,一片叶是禅,一杯茶暖了凉了也是禅。芸芸众生,刹那回眸,刹那转身,在刹那的结缘了缘间,禅已入心,禅已入定。禅是细小如微的沙尘,禅是身边无处不在的踪迹。

明窗净几,独坐书房,一轴画卷,一炉梵香。对月莫问情冷,捉酒莫道柔肠,愁饮清冷,病饮痴心,只叹,光景一壶,四季交映,衣衫微凉,幽香无处。携琴弈,伴孤寂,空误良宵伴终老。莫问前尘,莫问后世, 叶落落无声,醉花花不知。夜里青灯,蒲团沉甸,钟声暮远,木鱼声声,在家出家,在世出世,洗禅浴耳,心静神清,只看,幽幽烟霞云雨香,红尘繁处绕梵音。

寻一处清幽,望一泓碧水,听几许清波,入耳边悠悠。研一方天地,泼一墨心情,落一块青石,点几笔烟云。于寂寞的尘光里,轻吟心事,素手纤纤,独卧青云下,喜闻暮鼓声。一山,一水,一禅,一寺,沧海桑田,尽收眼底,观一花一木,悟一生一死,红尘来去,皆做轮回。静看世间百态,净扫繁华喧嚷,境地无所无求,淡泊世事缤纷。种一树含泪的菩提,洗尽满身的尘埃,在馨香煮酒的时光里,捧一杯清茶,握一卷书香,在经文里彻悟,在蒲团上修行。

一个人,只想择一处安静的幽间,看晨起朝露,嗅拈花清香,青衣秀发,临风沐月。煮一杯清茶,品一番滋味,三千尘沙遮不住禅定的青瞳,碎一地残花,看一世轮回,三千痴梦断了那寂寞的年华。烟帘碧影,青石案上,铺一张新宣,碾墨生香,绘三生尘事,描百般柔情,万年的红尘也只是一纸的聚散。夜冥风静,魂化佛经,蒲团禅坐,万物空境,人间花事,如一指萧音,曲曲缠绵,曲断人去,一寸柔肠疼了生生世世的思念,一句佛号彻悟了三生三世的刹那。

人在红尘,洁身自爱,不问是非,不造众罪。不看他人得失,不看世间过。身在繁华,心在静水,一梦人间,转瞬成烟,不贪荣华富贵,不争名与利。人生都过客,谁是谁非谁停留?人本一尘埃,何苦妄念痴,年华古老去,风水换天涯,宽容是福报,感恩驻心间。闭目一切无,何处惹尘埃。脚踏莲花香,心种菩提树,西方一净土,多少钵中泪,琉璃月光照,只叹人生苦。

人心若向善,生命处处是花朵,红尘若看破,人间处处是修行,执念若抛开,心境处处是淡水,欲望若放下,身体处处是清香,悲喜若无关,虚空处处是真我I,明心若见性,烦恼处处是智慧,恩怨若抚平,菩提处处为你种,慈悲若入怀,莲花处处为你开。

【禅是月下箫散文】相关文章:

1.月下思君散文

2.葛彦散文:箫声光影

3.叩访月下寺散文

4.寻访禅净少林散文

5.雪小禅经典散文

6.听友人说禅散文

7.箫纲简介

8.你只是我的箫郎情感散文

9.箫的教学反思

10.月下生情作文

下载word文档
《禅是月下箫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