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韩愈和贾岛之间的故事

韩愈和贾岛之间的故事

2023-10-07 07:45:3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有人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韩愈和贾岛之间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韩愈和贾岛之间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韩愈和贾岛之间的故事

篇1:韩愈和贾岛之间的故事

韩愈和贾岛之间的故事

贾岛和韩愈的故事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的第三节。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两个人并排骑着自己的坐骑回到了韩愈的家,后来二人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原诗译文

造访独居的李凝

住宅附近没有邻家,显得闲适宁静,只有一条杂草中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院。月下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敲响友人的院门。(没想到主人不在,就往回走)过了桥是野外的景色,一路上移动的山石遮住了云层接地的部分。我暂时离开,但还会再来,相约的会面,不会食言。

篇2:贾岛和韩愈的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清晨,贾岛打点行装后,就骑着自己的小毛驴去远方走访自己的朋友李四。

李四叫李凝,他们小时候是同学,长大后,李凝因成绩优异到京城参加了科举考试,上了国子监,而贾岛上了乡学。他们从此就分开了。前几天,李凝打电话告诉贾岛邀请贾岛到他家里来玩,并请他吃饭。然而,贾岛大老远的来到李凝房前,以为能饱餐一顿,谁知李凝不在家,大门被“铁将军”牢牢地把守着。邻居告诉贾岛,李凝随旅游团到黄山旅游去了,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回来。于是,贾岛决定写一首诗当纸条放在门缝里,告诉李凝自己已经来过了。作诗时,被诗中的一个字给难倒了,贾岛是一个用词既严谨又讲究创新的人,他拿不准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他骑在小毛驴上,急的团团转。就在这时,一只庞大的仪仗队从贾岛面前经过。而他却还想着用哪个字好,在不知不觉中,小毛驴就带着他走进了仪仗队。突然,几个士兵把贾岛从小毛驴上拽下来并按倒在地,还说:“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然敢闯进我们老爷的仪仗队。”而贾岛还自言自语地说:“到底是用‘推’、好呢?还是用‘敲’好呢?”好像还没有睡醒。这时,坐在账蓬里的韩愈看到外面非常乱,就大声问:“怎么回事?”“有一个人闯进了我们的仪仗队。”一个士兵说。韩愈满脸疑惑地说:“你是谁?为什么要闯入我的'仪仗队?”贾岛这才“清醒”,说:“老爷,我叫贾岛,我的朋友李凝请我吃饭,但他不在家,我想写首诗当纸条放在门缝里。但是有个字,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更恰当。”韩愈听后,知道这是一个读书人。自己也是一个读书人,于是就有了好感。于是,生气地对士兵说:“放肆,还不快把这位先生扶起来。”士兵一听老爷的话,连忙扶起贾岛。

韩愈想一想,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就对贾岛说:“今天你也不用走了,我也就地扎营,我来陪你一起讨论是用哪个字好。”韩愈又对身边的人命令道:“去,赶快准备好酒好菜,我要和这位贾岛先生好好推敲推敲。”于是,韩愈和贾岛共同坐进帐篷里,一边饮酒,一边讨论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建议道:“我让士兵装个门,你在外面,我在里面,你先推后敲,我们看看哪样更好。”贾岛同意了。实验中,贾岛先推,韩愈说:“有声音,还可以。”贾岛又敲了几下,韩愈说:“这样更好,既有声音,又有礼貌。”贾岛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韩先生说得有道理,用“、‘敲’更为恰当。那就按韩相声您说的,用‘敲’。”说罢,两人高兴地共同举起杯来,畅快地一饮而尽了。贾岛微醉中还不忘赶紧写好诗歌,然后由几位官兵搀扶着来到李凝家门前,把纸条放在门缝里,然后,回来又和韩愈长谈至深夜。

过了一段时间,李凝旅游回来了,当他打开门,就发现门缝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比,幽期不负言。

李凝看后,觉得很对不起贾岛,就亲自登门拜访,道歉。

从此以后,贾岛、李凝和韩愈都成了好朋友。

篇3:传贾岛和韩愈的故事

传贾岛和韩愈的故事

贾岛是唐朝著名苦吟派诗人。苦吟派诗人的特点是,常常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儿,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不惜花费大量心血和工夫。

贾岛初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期间,一次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当时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反复复想了半天也没有最后确定下来,于是就在驴背上反复吟诵,并不停地做着推和敲的.动作。贾岛此举引起许多路人观看,人们百思不解,不知贾岛究竟在做什么。

当时,大文学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地方长官,他正欲带车马出巡,看到路边人们在嘁嘁喳喳议论着什么,并且发现还有一个人在不停地比画着什么,于是,他就让手下侍从将此人带过来问讯。贾岛说他正在作诗,而诗中“僧敲月下门”一句搞不准到底该用“推”字好呢,还是用“敲”字好。韩愈思考了一会儿,对贾岛说,我看用“敲”字好。贾岛采纳了韩愈的意见,定用“敲”字。

从此,韩愈与贾岛结下深厚友谊,并经常在一起谈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规律和方法。

篇4:赠贾岛,赠贾岛韩愈,赠贾岛的意思,赠贾岛赏析

赠贾岛,赠贾岛韩愈,赠贾岛的意思,赠贾岛赏析 -诗词大全

赠贾岛

作者:韩愈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篇5:贾岛推敲诗句故事趣谈

贾岛推敲诗句故事趣谈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

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概括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篇6: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贾岛,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贾岛,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的意思,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赏析 -诗词大全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

作者:贾岛  朝代:唐  体裁:五古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地只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篇7: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贾岛,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的意思,卧

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贾岛,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的意思,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赏析 -诗词大全

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

作者:贾岛  朝代:唐  体裁:五律   一卧三四旬,数书惟独君。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

身上衣频寄,瓯中物亦分。欲知强健否,病鹤未离群。

【韩愈和贾岛之间的故事】相关文章:

1.传贾岛和韩愈的故事

2.贾岛名言

3.贾岛推敲诗句故事趣谈

4.贾岛《古诗》作者简介

5.贾岛的诗 口号

6.贾岛推敲教学反思

7.贾岛寻隐者不遇古诗

8.游子,游子贾岛,游子的意思,游子赏析

9.我和朋友之间的故事记叙文

10.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作文

下载word文档
《韩愈和贾岛之间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