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学习知识检测题
“滢丽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红楼梦》学习知识检测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红楼梦》学习知识检测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红楼梦》学习知识检测题
一、选择题(48分)
1.下列字词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宫绦(tāo)花卉(huì)阜盛(fù)韶光(sháo)
B.颦颦(pín)蹙(cù)眉钗钏(chuàn)害臊(hàisào)
C.北氓(méng)中(zhòng)邪芹圃(pǔ)曹霑(zhān)
D.满径蓬蒿(hāo)葳蕤(ruí)惶悚(sǒng)褪下中衣(tuì)
2.下列各组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擅造潭府衔玉而诞随机应答骨软肋酥
B.流荡优伶不敢违拗冠带家私暴殄轻生
C.绿纱小衣李纨宫裁藤屉春凳调停完备
D.遭殃横死逸然自得防嫌小事格调规矩
3.下列各位不都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
A.元春、探春、湘云、妙玉B.凤姐、巧姐、李纨、秦氏
C.黛玉、宝钗、迎春、岫烟D.迎春、惜春、凤姐、巧姐
4-6题判词说的是谁?
4.“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A.袭人B.香菱C.晴雯D.巧姐
5.“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A.元春B.探春C.迎春D.惜春
6.“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
A.晴雯B.黛玉C.袭人D.香菱
7.王熙风的判词中有“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内容,这说明她的结局是()
A.身陷囹圄B.降级为妾C.被休回家D.暴病而亡
8.《红楼梦》前80回原定名为()
A.情僧录B.石头记C.风月宝鉴D.红楼梦
9.为《红楼梦》作批语的是谁?()
A.俞平伯B.林语堂C.脂砚斋D.胡适
10.最古老的《红楼梦》120回版本是哪个?()
A.甲戍本B.甲辰本C.程甲本D.程乙本
11.著名作家张爱玲曾经写了一本《红楼梦》专著,造诣较高,它是()
A.《红楼梦释真》B.《红楼梦辨》C.《红楼梦魇》D.《红楼梦评论》
12.为《红楼梦》续写后40回的人是谁?()
A.高鹗B.程伟元
13.贾府的焦大是谁的奴仆?()
A.宁国公贾演B.荣国公贾源
14.宝玉贾兰中举,使贾府的衰微最终有了一线转机,请问贾兰是谁?()
A.宁府惜春之兄B.宁府贾蓉之弟C.荣府贾珠之子D.荣府迎春之兄
15.“怡红院、暖香坞,蘅芜苑,栊翠庵”分别是谁在大观园的住所?()
A.宝钗,李纨,惜春,迎春B.林黛玉,迎春,宝钗,湘云
C.贾宝玉,惜春,宝钗,妙玉D.贾宝玉,李纨,惜春,妙玉
16.如果要查贾府的人物关系,那么应该到多少回去找?()
A.第二回B.第三回C.第五回D.第六回
17.曹雪芹塑造的哪个人身上,具有封建淑女的理想人格?()
A.史湘云B.薛宝钗C.林黛玉D.贾迎春
18.“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床金做马”分别是说()
A.薛家史家B.贾家,史家C.史家贾家D.薛家贾家
19.毛泽东曾经援引红楼名言“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来说明国际政治斗争情形,这句话原是谁说的?()
A.贾母B.王熙凤C.薛宝钗D.林黛玉
20.“木石前盟”的“木”是指()
A.绛珠仙草B.“林”C.潇湘竹D.潇湘妃子
21.司棋被逐出大观园这件事具体经过怎样?()
A.熙凤回禀抄捡结果后被迅即逐出。B.王善保家的求邢夫人出面延缓了逐出时间。
C.为了中秋赏月的事情暂时搁置一段时间。D.司棋自己要迎春下令逐出。
22.最能够表现红楼结局的一句诗词是()
A.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B.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C.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D.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23.著名红学家中有一位宁波人,他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他是谁?()
A.周汝昌B.冯其庸C.蔡义江D.吴世昌
24.晴雯死后成为什么花的'花神?()
A.水仙B.芙蓉C.月季D.蔷薇
二、判断题(22分)
25.尤二姐是被熙凤逼死的。
A.是B.不是
26.鸳鸯是因为深爱贾母而甘心陪葬的。
A.是B.不是
27.宝蟾是宝钗的妹妹。
A.是B,不是
28.补天顽石在大荒山青埂峰上。
A.是B,不是
29.《好了歌》是第一回甄士隐听癞头和尚说的。
A.是B.不是
30.《好了歌》依次说人事中的“功名、金银、姣妻、儿孙”都是空幻的。
A.是B.不是
31.马道婆与赵姨娘勾结作法欲致宝玉熙凤死地,赵姨娘遭了报应而马道婆无下文。
A.是B.不是
32.刘姥姥是个人情练达的乡间妇女,曹雪芹安排她是为了让她做映照贾府生活的一面镜子。
A.是B.不是
33.探春李纨都曾经协理过荣府事务,探春对自己的庶出地位很坦然。
A.是B.不是
34.紫鹃就是当初贾母拨给黛玉的丫鬟鹦哥。
A.是B.不是
35.大观园的诗社是黛玉发起的。
A.是B.不是
三、请填空(30分)
1.惯养娇生笑你痴,(),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2.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
3.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4.一个是阆苑仙葩,()。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春流到夏。
5.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
6.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
7.(),无为有处有还无。
8.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
9.都道是金玉良缘,()。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10.机关算尽太聪明,()。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
11.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12.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
篇2:《红楼梦》学习知识检测题
一、1.C2.D3.C4.B5.C6.A7.C8.B9.C10.C11.C12.A13.A14,C15,C16,A17B18D19D20A21C22C21C22C23C24B
二、25A26B27B28A29B30A31B32A33B34A35B
三、菱花空对雪澌澌;孝顺儿孙谁见了;哪管世人诽谤;天下无能第一;一个是美玉无瑕;怎禁得秋流到冬;送我上青云;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落人亡两不知;假作真时真亦假;病如西子胜三分;俺只念木石前盟;反误了卿卿性命;欠泪的;泪已尽;缘何不使永团圆?
篇3:《红楼梦》知识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红楼梦》原名______,该书以______、______、______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文其声”的是指______,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______、弄权______、逼死______、破坏______的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3.《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______。
5.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______、______
6.请写出“金陵十二钗”其中三位:______、______、______
7.“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之手。
8.“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是 。
二、选择题
1.下面肖像描写写得是《红楼梦》那个人物?
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A.林黛玉B.薛宝钗C.王熙凤D.秦可卿
2.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写的是哪两位主人公?()
A.探春、迎春B.宝钗、黛玉C.元春、黛玉D.宝钗、惜春
3. 诗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描写的是()
A.宝玉B.贾琏C.贾蓉D.贾环
4. 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晴雯撕扇B.黛玉葬花C.宝钗扑蝶D.元春远嫁 5.下列语句不出自《红楼梦》的一句是()
A.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B.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C.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D.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6、贾珠是贾宝玉的哥哥,那么贾环是贾宝玉的()
A、哥哥 B、姐姐 C、弟弟 D、妹妹
7.王夫人与黛玉、凤姐、宝钗的亲属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A.姑母姨母舅母 B.舅母姑母姨母 C.姨母舅母姑母 D.舅母姨母姑母
8.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
A、元春 B、探春 C、凤姐D、袭人
9.“枕霞旧友”是_______的别号,“蕉下客”是________的别号。
A.贾探春史湘云 B.贾探春贾惜春 C.史湘云贾探春 D.贾迎春贾探春
10.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___________。() A.秦可卿 B. 袭人 C.晴雯 D. 王熙凤
11.下列人物中不是“金陵十二钗”的是:()
A.薛宝钗 B.薛宝琴 C.贾巧姐 D.史湘云
12.“金陵十二钗”中最先病逝的是()
A.林黛玉 B.秦可卿 C.妙玉 D.李纨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石头记》贾宝玉林黛玉 薛宝钗贾、王、史、薛
2. 王熙凤 相思局铁槛寺 尤二姐 宝黛
3. 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4.刘姥姥
5.贾赦贾琏
6. 贾元春林黛玉秦可卿
7林黛玉
8林黛玉贾宝玉
1-12选择题答案:
1.C,2.B,3.A,4.D5.C 6.C 7.B 8.C 9.C 10.A 11.B 12.B
篇4:民族团结知识检测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检测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要把少数民族干部 (队伍建设) 作为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
2、内蒙古自治区语委主要职责是: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有关蒙古语文工作政策、条例、办法提供 (决策) 依据。
3、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各级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 (桥梁) 和 (纽带) 。
4、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基本要求)
5、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
6、解决我国民族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7、四个认同指的是(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8、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9、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10、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址)、(烈士陵园)等场所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示范单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内 C 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蒙古民族; B.少数民族; C.各民族。
2、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在公务话动中使用汉语言文字时,应当以 A 为工作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B.蒙古语言文字; C.民族语言文字。
3、广告中可以使用的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民族语言文字。
4、在民族自治地方,广告用语用字参照 A 执行。
A.《民族自治地方语言文字单行条例》;
B.《民族区域自治法》;
C.《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市面用文管理办法》。
5、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体育事业, C 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 每五年 B.不定期 C.每四年
6、民族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里的“一定历史阶段”是指 B 。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阶级社会形成后
7、当今世界大约有2 000多个民族,每个国家都由一定的民族所组成,有的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国家由多民族组成,各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特点。下列选项对民族的正确认识有 D 。
A.民族和国家都是以阶级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
B.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C.民族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D.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8、下列有关民族的认识,正确的有 B 。
A.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共同地域而形成
B.识别不同民族应以民族四个基本特征为依据
C.民族以血缘关系为存在的纽带
D.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组成的稳定的共同体
9、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D 。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
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10、少数民族歌曲体现的民族特征是 C 。
A.共同血缘关系 B.共同地域 C.共同心理素质 D.共同经济生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疆的有 ABCD。
A、楼兰古城,B、高昌古城,C交河故城,D、北庭古城
2、下列珍贵传统文化遗产是新疆地区的有 BCD 。
A、《格萨尔王》,B、《十二木卡姆》,C、《玛纳斯》,D、《铁尔麦》
3、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
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 ABD 。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C、汉族离不开汉族,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根据《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蒙古族人口较多的盟市,应当兴办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B.各级人民政府对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C.各类高等学校逐步加强或者增设以蒙古语言文字授课为主的专业;
D.对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学生减免学费即可。
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蒙古语言文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好蒙古文古籍的ABCD工作。
A.抢救 B.搜集 C.整理 D.出版
6、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蒙古族公民ABC蒙古语言文字的权利。
A.学习B.使用 C.研究和发展 D.研究
7、鄂尔多斯市网上牌匾审批系统里有ABCD等内容。
A.法律法规; B.蒙古文转写汉语音节表;
C.字体下载; D.牌匾浏览与监督。
8、《办法》规定的制作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D
A.具备电脑、打印机、锯字机、喷绘机及必备的蒙文软件;
B.具有蒙汉兼通的设计、操作人员;
C.有固定的翻译人员;
D.制作企业与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实现联网。
9、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学校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补贴,对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学生减免 ABC 。
A.学费 B.杂费 C.教材费 D.生活费
10、《办法》规定的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对市面用文的审批事项有: BC 。
A.对制作企业制作的效果图进行评价;
B.对制作企业设计的效果图进行审核;
C.对已制作好的社会市面用文进行复审;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对)
2、我国第一位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少数民族运动员是藏族的贡布。(对)
3、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是我国所有民族的盛大节日。(错)
4、根据《办法》规定,对违反社会市面用文有关规定的组织和个人,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可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对)
5、扫除文盲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对)
6、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广西自治区。(错)
7、汉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分布。(对)
8、维吾尔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错)
9、蒙古族有“游牧民族”之称。(对)
10、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的一种文艺组织形式,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文艺节目大多根据当地群众的选进事迹,自编自演,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对)
篇5:小学四大名著课外知识检测题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曹雪芹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曹操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 ),“美玉无暇”指的是( 贾宝玉)。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林黛玉 )之手。(林黛玉《葬花吟》)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火烧赤壁);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吴用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智取生辰纲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林冲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曹操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吴用 ),这部作品是《 水浒传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武松)。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关羽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青梅煮酒论英雄__。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_草船借箭 、空城计、七擒七纵。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祈山 东和: 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 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C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大闹天空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智取生辰纲 、醉打蒋门神 、火并王伦、血溅鸳鸯楼 、大闹飞云浦……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鼓上蚤――时迁, 轻功上乘,善于偷盗。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空(或与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如三大白骨精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杨慎(杨升庵)的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红楼梦》。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魏 、蜀 、吴 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章回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孙悟空)。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火烧赤壁(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雄韬伟略,周瑜善用兵_。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这些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
28、你在阅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答: 写读书笔记,即将读书的独特感受及时记入笔记;通过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方式与同学之间交流;尝试对名著进行再创作。
篇6:数学科《课程标准》知识检测题论文
数学科《课程标准》知识检测题论文
一、填空题
1、《数学课程标准》是从 ( ) 、( ) 、( ) 、( ) 等四个方面阐述的。
2、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 、( ) 、( ) 地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 性、( ) 性和( ) 性,使数学教育面向( ) 。
4、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 ( ) 的,有( ) 的,富有( ) 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 ) 、( ) 、( ) 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5、学生是数学学习的( )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 者,( ) 者和( ) 者。
6、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 ) 和 ( ) 以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7、《标准》中不仅使用了( ) 、( ) 、( ) 、( ) 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 ) 、( ) 、( ) 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 ) 等方面的要求。
8、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 ) 、( ) 、( ) 、( ) 四个课程领域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 ) 活动,发展学生的( ) 感、( ) 感、( ) 观念、( ) 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标准》的总体目标。
2、简要回答第三学段四个领域的内容结构。
3、指出《方程与方程组》单元的具体目标。
4、简述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三、论述题
结合实例谈一谈如何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红楼梦》学习知识检测题】相关文章:
4.分式方程检测题
10.小学二年级数学检测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