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柳州三江导游词

柳州三江导游词

2023-12-05 07:56: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guohude63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柳州三江导游词,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柳州三江导游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柳州三江导游词

篇1:柳州三江导游词

三江侗乡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毗邻地带,临河沿溪一带,会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三江县,属云贵高原的雪峰山、越城岭和苗岭山脉的延伸地带,县境内山岭叠翠,蜿蜒起伏;在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侗族,占全县人口的53.6%。由于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侗乡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的一个热点。

篇2:柳州三江导游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

三江侗族自治县总面积为2454平方公里,东连龙胜县、融安县,西接融水县、贵州省从江县,北靠湖南省通道县、贵州省黎平县,南邻融安县、融水县。县城古宜镇距离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

三江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6亿元,同增长8.1%。截止初,三江侗族自治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36.7707万,有侗族、汉族、苗族、瑶族、壮族等民族。

三江侗族自治县著名景点有:石门冲自然生态景区、程阳八寨景区、丹洲景区等。贵广高铁途经三江,设有三江南站,月26日建成通车,三江南到广州南,贵阳分别只需3.5小时、1.5小时

看过“ 柳州三江导游词 ”的还看了:

篇3:广西柳州三江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高友侗寨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欢迎大家到风情柳州招福圣地的三江侗乡来游览观光!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一个位于湘、桂两省交界处的“世外桃源”;一处侗族纯民俗文化的体验地;一个世人寻梦的心灵家园;一个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寨;一个被文人墨客誉描绘为“诗境的家园”的新兴的休闲地;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十大生态文化侗寨之一的林溪高友侗寨。

高友侗寨位于柳州市三江县境内的东北部,唯一属于长江洞庭湖水系最源头的小山谷里的寨子,距离著名的世界名桥程阳桥和程阳八寨景区22公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中最重要的民族生态休闲摄影旅游景点,已经列入广西和谐乡村旅游项目。

在过来的一路上,您已经饱览了侗寨民居的诗一样的美景,看过了林溪河上侗家福桥的壮观气势,还欣赏到了林溪河水边古风古匀的水车群,如诗如画,梦幻之地,这是寻梦家园、艺术的源泉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中外国游客到这里实现他们的梦想,一批又一批的美术创作者在这里激发了灵感,创作出闻名于世的艺术作品。

现在到了高友侗寨,您将会领略到另一翻侗寨韵味,这里的和谐之美会令您折服。高友侗族寨民世世代代居住在具有侗族特色风水宝坻山谷建造的木质吊脚楼里,女人们穿着绣花的土布百褶裙,戴着厚重的银项链,男人们用传统的方式灌溉农田,以吹芦笙、多耶为乐,怡然自乐,有自己的信仰,与世无争。这里寨寨石板路相连,与邻寨间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这个和谐的山寨,有5座各式各样的侗族鼓楼、有一座侗族福桥(也叫风雨桥),侗家特色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古井古亭繁多。侗寨着落在青翠竹林环绕之中,获得茂盛松杉护卫,鼓楼和民居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山泉水清爽、甘甜,是三江县水井和井亭最多的寨子。高友侗寨民风淳朴,民俗神秘,寨民和谐的气氛和很传统的公德吸引了许多休闲游客,美丽的高友侗寨风貌和和谐好客的寨民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和民俗考察专家。

高友侗寨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和谐美丽的故事,寨子名字的侗语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寓意是“高山的朋友”。高友侗寨现在居住着400多户人家,1820多侗族同胞。据考证,高友建寨史于明代天顺年间(1458年)中国国内苗乱迭起时期,距今已有540多年的历史。高友大部分原始居民是从江西吉安因苗乱逃难到湖南迁徙到林溪上游小溪山谷中屯聚的。寨子有传说,高友侗寨原本本是一块荒芜之地,山谷中古树参天,泉眼无数,猛兽云集。原居住在山谷中叫“山低”地方的寨民,有 “杨” 姓和“潘” 姓的两名男子,他们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在一次上山打猎时发现这块宝地,赞叹这一处好山好水,便相邀携家眷至此,架屋定居,开荒种田,生息繁衍;由于深山老林,猛兽很多,他们在开荒造地劳动中,形影不离。如今很多地名带着双字,如“双两”“双虎”“双团”“双深”“双安”等等。再后来,吴、李、罗、陆、韦、石、黄、陈其他八个姓氏的人又先后迁来,与杨、潘两姓共同开发这片古老的家园。大伙都向杨、潘二氏一样团结成双成对,在这块土地上勤奋耕耘,逐渐形成自然教大规模的村落后,建造了风雨桥、鼓楼,他们将寨子命名为“高友”,意思就是高山上的永久朋友,表达了他们团结友爱的情怀。长期以来,纯正的友爱情感使寨民充满着公德心,团结互助,乐好施善,形成了如今远近闻名寨民有凝聚力的寨子。

篇4:广西柳州三江导游词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欢迎来到三江风雨桥。

侗历史悠久,文化古朴灿烂,民族风情浓郁。侗的寨子,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大多数的侗寨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凡侗人聚居中地区,有河必有桥,桥上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

位于广西北部与湘黔两相接的三江,是以侗寨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侗占全县人口54%以上。三江县城,本身非常普通,无甚特殊之处,绝妙的景致是在县城附近的侗寨;而最负盛名,使得三江县闻名中外的,是坐落在三江县城古宜镇北面20公里砟林溪马安寨林溪河上的程阳桥。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有5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游人坐在凳上向远处放眼,只见林溪河蜿蜒而来,桥的两边,茶林满坡,翠木簇拥;田园耕地,农夫劳作;河边水库,缓转灌溉。1965年诗人郭沫若到些一游,兴奋之余,不但为程阳桥题名,而且还赋诗盛赞:“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诗和桥名均刻成碑立于桥头。

奇特精巧的风雨桥,高大雄伟的鼓楼,别具风格的民居,映着青山绿水,组成了一幅幅秀丽的风俗画卷。程阳不仅以风雨桥而闻名中外,程阳八寨的风景是浓缩了侗文化的精华。在程阳桥旁的山坡上可以看到,一架架巨大的水车的慢慢转动,车水之声不绝于耳;不远处的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连成一片,层层而上,难怪懂得人文旅游真谛的老外来到程阳,往往一住就是三五几天,甚至十天个把月,慢慢观察体会侗家人的生活习俗,探究侗民间文化的存在。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欢迎下次再来。

位于广西省中部的柳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

柳江绕着柳州市区回流,北岸城中心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又有“壶城”之称,也有人将它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柳州市区内外由石灰岩构成的奇山峻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而且柳州气候温和,四季长青,任何时候都很适合旅游。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100余家,有4家企业进入国家500强,有11家进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全市现已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即以微型汽车和中吨汽车为主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以工程机械和通用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钢铁和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为主的冶金为业。以这三大支柱产业和轻工、化工、造纸、建材等主导产业为龙头,柳州已经初步建立起涵盖30多个行业、4000多个品种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桂柳工”、“解放”柳特、“金嗓子”、“两面针”、“花红药业”、OVM预应力锚具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柳州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名列全区第一。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79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3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52.5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70亿元,同比增长6.0%。

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拥有大区铁路局总部的非省会城市。铁路网络直接联通湘、渝、黔、滇、粤五省市,是沟通大西南与华东、中南、华南地区的铁路枢纽。

柳州,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桂海高速和梧州至贵州高速公路在柳州交汇,209、322及323国道在这里会合,柳州已经被高速公路网络所围合,向南4个小时可以直达海岸港口,向北可以贯通中、西部腹地。

柳州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柳州拥有国家一级口岸,五级航道,全年可无障碍通航300吨级船只,上溯可至贵州,下航可达香港、澳门。

柳州交通便利、区位优良、物产丰富,素有“桂中商埠”之美誉,历来是中南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经济区位上,柳州东临粤、港、台等经济发达地区,南接北部湾、东南亚等高速发展地区,西靠云、贵、川,北抵长江中下游,由此形成背靠中南、西南,面向东南亚和东部沿海的有利区位。柳州商贸活动频繁,各类商品批发市场健全,供需两旺,物流通畅。具备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良好地理和区位优势。

柳州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先后与45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柳州正在成为一片充满希望、充满商机的投资开发热土。

篇5:广西柳州三江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可以注意看,侗寨下方一般都有一座木楼桥,这是侗家的福桥也叫风雨桥,她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雄伟壮观,是侗族的一种招福建筑。福桥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下部是青石垒砌的墩台;中部是木质桥面,采用密布式悬梁托架简支梁体系;上部是亭廊,采用榫铆衔接的梁柱体系,旁边设有栏杆和长凳。亭子坐在墩台之上,有几墩几台,就有几个亭子,亭子的造型主要有歇山式、钻尖式、和挺颐式三种。侗族风雨桥一般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这之上,既作交通之用,又供村民遮风避雨,另外还有民俗功用方面的实际意义。侗族传统观念认为,在村寨下方修筑这种木质桥梁,可以阻挡邪气,留住福气,确保村寨风调雨顺,故谓拦福桥和风雨桥。

高友侗寨的拦福桥建于清代初期,与所有侗族福桥一个模式,建造在高友寨子下方的左右山梁臂膀的连接处。把高友侗寨围拢得严严实实,赋予了很好侗寨风水寓意。听老人说,过去这座桥上有四座雕塑得栩栩如生的信仰神,中间塔亭供奉关公、左右为魁星、文昌,桥头为土地爷爷。可惜__时期被毁坏,如今寨民只好恢复用牌匾代替神灵雕塑。

高 友 鼓 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活动中心,是村民议事、典礼、迎宾和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鼓楼内设长形皮鼓,遇事则鸣鼓聚众,故称鼓楼。诗云:“阳春收罢邀同伴,吹彻芦笙坐鼓楼。”在侗族地区,鼓楼几乎每寨都有,大的村寨分氏族而建,形成鼓楼群。鼓楼底部多为四方形,上部为塔阁式结构,楼顶分歇山式、钻尖式、挺颐式三种类型。鼓楼中央矗立四根巨柱,并依相对高度等距分层挑出屋檐,形成层檐,檐层均为单数,有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不等。整座建筑由梁枋横穿直套,联成一体,封檐板白底彩绘,画凤雕龙,檐角或翘飞如翅,或曲卷如花,楼顶贯铁锅瓦罐抹灰形成的葫芦串,或塑以鸟兽花卉图案,古色古香,风格奇特,既得古建筑之遗风,又有因地制宜之异趣。鼓楼被视为民族、村寨的灵魂和团结、幸福、兴旺发达的象征。

高友侗寨的五座鼓楼中,有四座建于清代,历史渊源,其中有一座坐落在寨中山腰上,四清运动干部写着“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粉刷标语字样,四十多年的沧桑如今还清晰可见。新建造于广场的这座“福星楼”竣工于____年10月,攒尖式,楼高为13层檐瓴,是高友鼓楼的新代表,既具宝塔的壮观,又有亭子的清雅,屹立寨中,层层叠叠,重檐翘角,招福韵味很浓。鼓楼前面的这个小广场,我们叫做鼓楼坪,是侗族群众唱歌跳舞、赛芦笙和吃百家宴的活动场所。如今现代生活鼓楼坪有的还充当篮球场,其乐无穷。鼓楼另边是戏台。侗族村寨都有自己的戏台,逢年过年过节,寨民们就自排自演,在这里唱侗戏、大戏,热闹非凡,若与寨民联欢,您要多想出节目,在这侗乡舞台上大显身手哦!好请大家随我来。

石板路和凉亭

各位游客,当您踏上这清凉的寨子巷道时,当您漫步在鼓楼边的路上,您一定有种清新的感觉,这就是独具特色的侗乡的石板路。侗族村寨之中和村寨之间到处都有石板路,这些石板路不是一朝一夕铺成的,而是热心的侗家人东一块西一块,你铺一段我铺一段,积少成多,最后连成整体的,石板路是侗族同胞古道热肠、乐善好施的人文见证。

侗族群众的这种修路架桥,热心公益事业的良好风尚,我们今天称谓公德心。过去人们为了解决坡高路窄,逢雨难行的困难,侗族村寨间的通道大都铺上青石板,虽耗资巨大,工程艰难,但世代修建,愚公移山。

石板路有的是本地工匠就地取材,开山取石凿成石块,全寨人投工投劳共同铺就的。有的当地没有石头材料,要到几十公里甚至百里路外取材。侗族寨民都能团结齐心,发扬公德心的作用,修建好每一条要道。过去从林溪到高友十多公里的翻山越岭山路上,全部铺上青石板,犹如条长龙。像这样的石板路,侗乡到处可见,充分体现了侗家人有无穷的创造力。

篇6: 柳州导游词

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和司机师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自xx旅行社的导游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我右手边的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刘师傅开车技术好、经验足,大家可以完全放心乘坐!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这个景点的来源及其他吧!

景区内群山环抱,峰峦逶迤,四季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兼有山、水、林、洞、石之美、大自然景观极为丰富、田园风光浓郁的游览胜地。

历史意义/都乐公园

1973年都乐岩洞被发现,柳州市极其重视,拨款对岩洞进行开发建设,于1974年正式对游人开放。1976年,科学工作者对都乐岩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洞内发现了智人股骨和乳牙以及豪猪、熊、狼、马、鹿的化石,证明洞内曾有古人类或野兽居留,经过中国科学院鉴定,这些化石的原生物为5万年前的现生种类,为研究古人类活动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现陈列于洞外陈列馆内。在柳州市的关注和投资建设下,都乐岩风景区得到逐步完善,先后向游人开放了盘龙洞、通天洞、水云洞、乐寿岩、观音洞,修建了揽翠阁、咏石斋、怡宾楼、湖光山庄、龙珠湖、墨香斋、书山碑林等景点。1990年都乐岩风景区被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柳州市园林局投资200多万元建新大门景区和亚热带植物景观区,风景区自筹资金建起耐荫植物景观区,1998年建都乐纪念林。景区内设有怡宾楼餐厅和湖光山庄餐厅,分别可容纳60人和150人就餐,另有13个商店分布在景区各处,便于游客购物。

景点景观/都乐公园

都乐岩

1973年在柳州市南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岩洞群,各个岩洞面积从1000米~2000平方米到3000米~4000平方米不等,洞内的钟乳石形态奇特,石质纯洁完整,石笋、石柱、石幔、石花触目皆是,有的气势雄伟,有的玲珑剔透、有的象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有的如珠帘帷幕、殿堂屋宇。到20世纪90年代末为止,都乐岩共发现大小46个山洞。1974年柳州市组织有关专家重点开发了盘龙山上的三个洞,即盘龙洞、通天洞、水云洞,配以五彩缤纷的灯光,使洞内景观呈放出瑰丽神奇的光彩,洞景堪与桂林芦笛岩、南宁伊岭岩相媲美,且有自己的特色,被誉为“大自然奇幻艺术之宫”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年,这三洞对游人开放,合称“都乐岩”。都乐岩的洞内游程共768米,总面积6400平方米,洞与洞之间有盘山游道相连,著名的景致有“柳江放排”、“火炬迎宾”、“南海风光”、“山村晨曦”、“三姐对歌”、“鱼跃天窗”、“百兽闹林”、“都乐飞瀑”、“丝绸商店”等。其中盘龙洞游程300多米,有22个景点,著名景点有“火炬迎宾”、“南海风光”、“三姐传歌”等。通天洞游程100多米,有14个景,堪称稀世少有的大自然杰作“山村晨曦”即在此洞,这一洞景曾被制成立体图景在1983年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使许多宾客流连驻足,赞赏不已;水云洞狭长幽深,游程300多米,有17个景,其中“犀牛戏水”一景是三个洞中面积最大一处,宽20米,长200米。

都乐清溪

都乐清溪发源于柳江县成团乡附近的群山之中,由许多细流汇集而成,是灌溉农田的重要水源。流经都乐岩风景区这一段长3400米,水面最宽处25米,深度1米~4米不等。溪流水质清澈,流势平缓,溪流两岸修竹成荫,柳丝飘拂,鸟语花香,为景区增添几分清幽静谧,也是夏季游人游泳的好去处。

书山碑林

龙珠山,又名书山,位于龙珠湖畔西侧,通高46米,方圆300米。山间林木葱茏,山石隽秀,石径蜿蜒,亭阁隐现,山顶有棵古榕,相传有300多岁,树脚盘根错节,树顶绿荫如盖,给书山更添几分劲秀。从1970年代开始,都乐风景区的建设者们在这里凿山勒石,把全国各地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现代书法名家精品汇集于此,至1993年已有摩崖石刻80多块。中国新闻社曾以“我国第一座现代书法碑林在广西柳州市著名景区都乐岩兴建”为题对书山石刻进行过报道。

中国当代书法家苏局仙、欧阳中石、朱屺瞻、舒同、王遐举、魏传统、刘炳森、李天马、伍纯道等书法作品在这里各显风姿,楷、行、草、篆、隶历历大观。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的狂草“天下都乐”石刻镶嵌在山崖中,宽1.2米,高3.3米,字径达70厘米,是书山中最大的一块,笔走游龙,气势雄浑。

墨香斋

位于龙珠山北侧大兴山南麓的墨香斋,1988年兴建,占地1000多平方米,为院落式组合的园林建筑,结构精致,布设巧雅。除展览大厅和收藏室外,还建有165米长的书法碑廊,集书画珍品400多幅,名人碑刻21块。中国当代书法家刘海粟、赵朴初、沈鹏、肖娴、柳倩、周昭怡、陈政、朱培钧以及日本国书法家默堂、仓山雪舟等人的书法作品在此大放异彩,特别是90多岁的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的楷书“都乐碑林”,笔力雄沉、结构稳健,堪称书法艺术珍品。在墨香斋西侧,1991年兴建了国际友人碑廊,一批国际友好人士的书法将在此立碑勒石,随着风景区园林文化建设的发展,都乐石刻将成为柳州一处观赏价值极高的文化胜地。

龙珠湖中心景区

龙珠湖位于都乐岩景区的中心,建于1984年。水面面积约70亩,深2米,状如荷叶形,靠南面的湖水中建起一排水泥结构的荷花亭子,湖里栽荷花,沿湖广植垂柳、桂花、鱼尾葵、月季花、大丽菊、九里香、西藏红等植物。湖中有一座供游人休息的湖心岛,面积约10亩,岛上建造了一组富有民族风格园林式建筑群,取名“湖光山庄”,这组建筑布局巧妙,结构多变,游廊曲径左环右绕,中有假山、水池、喷泉、小桥、流水,形成湖中湖、桥中桥的别致环境。内设餐厅、小吃冷饮部和娱乐厅。龙珠湖中横跨一道长达60米的九曲长桥,桥中间并排矗立起两座连肩的琉璃瓦古亭,古亭衬托着湖光山色,引人驻足流连。

新大门中心景区

为适应旅游的发展,改变都乐景区陈旧的面貌,1995年柳州市园林局决定投资兴建新大门景区,从设计、施工到建成历时2年,于1997年投入使用。景区由风景桥、中心花坛、卵石滩、大门、侧门、商店及游廊组成。风景桥横跨都乐河,长36米,宽6米,桥体呈浅色,极具壮族民族特色,在清幽的河水和连绵的绿树映衬下格外突出醒目。中心花坛配以假山、绿草、灌木及各色草花,显得小巧精致。大门、商店及游廊是连续的建筑,呈半圆形围着中心花坛,线条清晰分明,色彩红白相间,富有现代风格,卵石滩在大门的右侧,面积2369平方米,大大小小的卵石共重达40吨,大小卵石高低错落,疏密适宜,与周围绿树红花修竹构成一幅颇具情韵的画图,游客可散步,可在树下纳凉观赏,亦可在滩边嬉水,在河湾中畅游。

亚热带植物景观区

走入大门即是亚热植物景观区,该景区是1995年开始兴建,1997年完工,占地300多亩,由2个人工湖、近万平方米草坪及近百种亚热带植物组成。根据柳州的气候和都乐岩特有的地形特点,景区内种植了大量的假槟榔、鱼尾葵、董棕、洋紫荆、大王椰等100多个品种的亚热带植物,配植各种矮生和丛生灌木,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景观,景区内还配有假山、园林小品、造型,并建有一座石方亭供游人小憩和观景。

都乐纪念林

为响应柳州市提倡的“人人种一棵树,植一平方米草”的号召,都乐岩景区于1998年在都乐河旁的爱心岛上开辟了纪念林,游人可到此种植“结婚、生日、毕业、聚会”等纪念树,既绿化美化了景区,又让人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自纪念林开辟以来,游人纷至沓来,在此种植纪念树的络绎不绝,他们中有领导、教师、学生、夫妻、老人等。都乐纪念林兴建一年多,已种下近百株纪念树。

【柳州三江导游词】相关文章:

1.关于柳州文庙导游词

2.关于的著名景点柳州园博园导游词

3.柳州一日游小学作文

4.甬剧《沈三江》观后感400字

5.三江学院什么专业最好

6.柳州公租房申请条件

7.小学生柳州的早晨作文

8.柳州教师编制招聘计划

9.热闹的三江街作文350字

10.柳州峒氓原文及赏析

下载word文档
《柳州三江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