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蝴蝶兰需要什么栽培管理技术

蝴蝶兰需要什么栽培管理技术

2024-01-09 09:00: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egg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蝴蝶兰需要什么栽培管理技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蝴蝶兰需要什么栽培管理技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蝴蝶兰需要什么栽培管理技术

篇1:蝴蝶兰需要什么栽培管理技术

蝴蝶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前期管理。瓶苗生长阶段,最适生长温度白天为25℃-28℃,夜间18-20℃。小苗阶段生长适温23℃。35℃以上或10℃以下,生长停止。刚出瓶的小苗温度应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光线控制在1000勒克斯以下。通过一段过渡期后,光照逐渐提高到1万勒克斯,最后可达1.5万勒克斯。

小苗生长阶段的肥水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组培苗出瓶后3-5天内不宜灌肥、浇水,但需马上进行杀菌处理。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叶面杀菌,隔天喷生根粉,喷3次。经3-5天过渡期后,第1次灌肥,用花多多10号(氮、磷、钾比例为30:10:10)1800倍液喷施,以水苔全湿为标准。隔1天再用花多多10号(30:10:10)2500倍液喷叶面肥。1周后,据小苗干湿情况第2次灌肥,此时以高氮、低磷、低钾为施肥原则。

经4个月培育后,小苗长成中苗,此时应换盆。水草松紧度以手自然握拳掌心下方肌肉的松紧度标准,松紧度可大可小,但必须统一标准。中苗时期管理基本和小苗阶段相似,但光照可提高到2万勒克斯。施肥以花多多8、1号(氮、磷、钾比例分别为20:10:20、20:20:20)交替使用。中苗时期要注意新叶的走向与长势,一般按东西走向放置,并定期对叶片进行反转。此时施肥原则为低氮、高磷、高钾。

中苗经4-6个月培育后进入大苗阶段。管理方法与中苗一样,但施肥采用1号花多多(氮、磷、钾比例为20:20:20)。

二、后期管理。开花期即生长后期的管理。蝴蝶兰的开花是低温促成的,所以除在管理上要精细外,还应控制好温度。首先保持温度在20℃以上2个月,以后将夜间温度降至18℃以下,45天后形成花芽。花芽形成后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白天保持25-28℃。3-4个月后可开花,花期温度略为降低,但不低于15℃,花芽伸出后必须竖立支柱,即在花茎伸展而尚未倒伏前竖立支柱,并将花茎绑在支柱上,留给花茎伸长增粗的空间。

开花期水肥管理尤为重要。浇水宜在上午10时实施,避免将水直接洒到花朵上。浇水后采用抽风机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使残留水分尽快散失。此时施肥以花多多2号(氮、磷、钾比例为10:30:20)1000倍液为佳,视蝴蝶兰自身状况而定。

蝴蝶兰易患软腐病、灰斑病。软腐病传染性极快,一旦发现立即将病株隔离。病株可用代酸锰锌或好生灵防治。通常15天杀菌1次。农村新技术。

蝴蝶兰也分不同季节的养护,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蝴蝶兰的栽培环境

(一)温度

蝴蝶兰为热带型植物,栽培温度应该维持于15~34℃之间。适当的温度如下:生长阶段为26~27℃,开花阶段为19~21℃,为了得到更多的花梗,温度可维持于18~20℃,共计4~8周。在光线不足或日温过高时,要维持于18℃以加强催花(诱生花芽)。因为开花时期也要维持叶片生长,低温时期不要太久。在光线不足时,如果气温大于23℃的时间超过24小时,会导致过多的营养生长而损失花苞。

(二)光量

1.在荷兰地区

为得到适当的叶片与根部发育,需要提供足够光线。过多的光量则导致叶片有烧痕。太低的光量(低于100W/m 2)则导致植株生长停滞、品质不良、花苞发育不当且根部发育不良。适当的光量为,在阳光强烈的夏天(1400 W/m2),要使用80~85﹪的遮荫网。

2.在热带地区

需要具有维持80~90﹪遮荫能力。通常使用遮荫65﹪的固定网与另一组遮荫65﹪的活动网。在具有暴雨的地区,要使用塑料布屋顶以减少病害,并减少雨水对介质的淋洗。(Note:此段内容针对印尼等地的遮雨棚简易设施,并不是讨论亚热带温室)

适当的光量如下:

1.成长阶段:5000~8000lux

2.开花阶段:8000~15000lux

在终年阳光普遍的地区,光量需求可提高20﹪。但是要注意光线的折射能力,使兰株叶片都得到均匀光线。高光量时要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三)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对叶片温度、微气候、兰苗成长都有益处,并可减少植株损失。其特点如下:

1.穴盘小苗成长:促进生长快速并减少兰株损失

2.生长阶段:促进成长快速与发育更好

3.开花阶段:对花梗与花芽发育有帮助,减少花芽损失,增加品质。

在冬天,蝴蝶兰至少需求12~14小时,3500~4000 lux的光量,因此适合使用人工光源。在有阳光的天气下使用过量光源将引起叶片转成红色,因而导致生长停滞。此外兰株至少维持8小时的暗期以确定可吸收二氧化碳。

蝴蝶兰的注意事项

1、蝴蝶兰自然花期为3~5月,观赏期一般可达2个月以上,很多花友认为蝴蝶兰家庭栽培开花难度较大,实际上如注意养护是完全可以开花的。

2、蝴蝶兰需低温才能促进花芽分化,一般20℃以下均可达到催花的目的,但冬季室内温度有时低于10℃,可置于阳光充足的窗台等处或放在加温设备附近以提高温度。

3、蝴蝶兰在生长期基质应保持湿润,稍干有利于根系生长,长期过湿会导致烂根,室内相对空气湿度应达到60%以上。

4、蝴蝶兰在天气干燥的时候需向植株喷水保湿,可以形成有利于蝴蝶兰生长的小气候,有条件的可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5、蝴蝶兰苗期对光照要求不高,可置于半阴的环境下养护,成株喜充足的散射光,春、夏、秋季早晚可见全光照,中午遮阴,冬季全天可见光。

6、蝴蝶兰花后应及时剪除花梗并换盆,脱盆后将原来的基质脱掉,并将烂根、枯根剪除,换上新的基质后可继续养护。

篇2:一品红栽培管理技术

一品红栽培管理技术

一品红常用于盆栽观赏或作切花材料,根据一品红生态习性,介绍了其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作 者:胡军荣  作者单位: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221006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4) 分类号:S685.23 关键词:一品红   形态特征   生态习性   繁殖方法   栽培管理  

篇3:大蒜栽培管理技术

一、田间管理:

1、大蒜根系属肉质根,特别喜欢土壤潮湿,点种后需先浇1水,出苗后再浇1水,长出第1片叶子后,细致划锄土壤,进行蹲苗,促进根系生长。地表显露干土时,再次划锄,锄后浇水,这样反复进行,并要逐渐增大浇水量,追施第2次肥。

二、蒜苔生长期管理:蒜苔露尾时,是大蒜需肥需水临界期,此期要肥大水勤,一般5~6天浇水1次,每2次水追施1次肥,每亩可追施复合肥15~20千克,共追肥2次。蒜薹采收前3~5天停止浇水,使植株稍现枯萎,以使“口松”易菜薹。

三、蒜头生长期管理:菜薹后立即浇水1次,并亩施高氮复合肥15~20千克,以满足蒜头膨大对养分的需要。以后4~5天浇1次水,收获前1周停止浇水,使蒜头组织老熟,提高其耐贮性

四、采收:

1.采收蒜苔。采收蒜苔的,以蒜苔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即可采收。最好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

2.收蒜头。收蒜苔后15~20天(多数是18天)即可收蒜头。适期收蒜头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收藏过早,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收藏过晚,蒜头容易散头,拔蒜时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收藏蒜头时,硬地应用锨挖,软地直接用手拔出。起蒜后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只晒秧,

不晒头,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2~3天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

五、病虫害防治:

1、大蒜叶枯病:大蒜生长期及时清除被害叶,收蒜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严禁将残株落叶随意遗弃;在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喷雾,每隔5天喷1次,连喷3~4次,效果良好。

2、大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交替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大蒜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灵悬浮剂4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大蒜锈病: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大蒜疫病:在发病初期,用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或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6、红蜘蛛:发现为害,及时用50%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喷杀。

篇4:西洋参栽培管理技术

西洋参栽培管理技术

1西洋参的繁殖技术 1.1种子处理.西洋参的种子属胚后熟类型,具有长期休眠的`特征,因此,必须通过种子处理,使其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西洋参种子的形态后熟最适温度为10℃~15℃.

作 者:王淑娟 王树国  作者单位:河北省宽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067600 刊 名:现代农村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GUN KEJI 年,卷(期): “”(2) 分类号:S5 关键词: 

篇5:生姜栽培管理技术

生姜栽培管理技术

姜分为根、根茎、茎、叶等四个部分.根据生姜地下茎分生的形态及植株形态变化,可将其生育阶段分为六期.出苗期:顶芽破土出现青叶鞘,顶芽茎部膨大,开始形成母姜,约35 d.

作 者:周庆椿 薛有锋  作者单位:周庆椿(重庆三峡职业学院,404001)

薛有锋(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61500)

刊 名:植物医生 英文刊名:PLANT DOCTOR 年,卷(期): 23(3) 分类号:S6 关键词: 

篇6:李子栽培管理技术

李子栽培管理技术

从栽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李子栽培管理技术,以期指导果农生产.

作 者:王勇  作者单位:贵州省册亨县林业局,贵州册亨,5522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4) 分类号:S662.3 关键词:李子   栽培管理  

篇7:养殖栽培玉竹需要什么技术

玉竹的养殖技术

1、栽培方法

①选地、整地: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向阳的微酸性砂壤土,深翻30厘米以上,同时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4000千克作基肥,整细耙平,作成宽1.3厘米的高畦。

②种茎选择:用地下根茎繁殖。于秋季收获时,选当年生长的肥大、黄白色根芽留作种用。

③玉竹玉竹:随挖、随选、随种,若遇天气变化不能下种时,必须将根芽摊放在室内背风阴凉处。一般每亩用种茎200~300千克。

④种子催芽:催芽处理前先将玉竹种子用冷水浸泡24小时,捞出控净水后,将种子与湿沙按1:3体积比充分混拌后装入木箱,装箱前先把箱底用湿沙辅放3~5厘米,装箱后在种子层上面辅盖湿沙5厘米。湿沙含水量为15%左右,放置在25℃条件下,每隔2~3天检查箱内温湿度变化情况,每隔5~7天倒种一次,随着倒种调节沙子湿度。使上下层湿度均匀,每隔10天取样用刀切开,检查种胚生长发育情况,发现种胚充满种子后,放置在0~5℃低温条件下30天,每隔10天倒种一次,满30天后取出播种到田间。

2、栽种方法

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选阴天或晴天栽种,栽时在畦上按行距30厘米开15厘米深的沟,然后将种茎按株距15厘米左右平排在沟里,随即

玉竹的品种分类

1、栽培品

①湘玉竹:主产于湖南邵东、邵阳、耒阳等地栽培品。其特点为条较粗壮。表面淡黄色,味甜糖质重。

②海门玉竹:产于江苏海门南通等地区栽培品,质量近似于湘玉竹,其条干亦挺直整齐肥壮,呈扁平形,色嫩黄。

③西玉竹:主产于广东连县等地。商品在加工时分为主根茎和支根茎,前者称“连州竹头”,后者称“西竹”或“统西竹”(连州竹头较粗,直径1~1.5cm,环节较少;西竹则环纹较密,条较细,直径1cm以下)其商品颜色均较深。红棕色、黄棕色至金黄色,不及湘玉竹及海门玉竹糖分足,味甜略淡。

另外,浙江新昌等地所产质量亦佳,有人将其与江苏栽培品,同称为“东玉竹”。

2、野生品

①关玉竹:多系东北及内蒙河北一带野生品,常较细长,淡黄色,表面纵纹明显,体轻质硬,味甜淡。

②江北玉竹:主要指江苏、安徽一带野生品。(亦有人认为江北玉竹中包括栽培品海门玉竹)。品质似干关玉竹,但色较浅体质较松。

盖上腐熟粪肥,再盖一层细土至与畦面齐平。

玉竹的药用选方

1、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沙参三钱,麦门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2、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根四两,萎蕤一两。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服之。

3、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萎蕤四两,为粗末,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入薄荷二叶,生姜一片,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4、治小便不畅、小便疼痛: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冲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于饭前服。

5、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6、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

7、治赤眼涩痛:萎蕤、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

8、治男妇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五钱,丹参二钱五分,水煎服。

9、治虚咳:玉竹五钱至一两,与猪肉同煮服。

篇8:文竹栽培管理技术介绍

文竹栽培管理技术

1、文竹管理的关键是浇水。浇水过勤过多,枝叶容易发黄,生长不良,易引起烂根。浇水量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季节来调节。冬、春、秋三季,浇水要适当控制,一般是盆土表面见干再浇,如果感到水量难于掌握,也可以采取大小水交替进行。即经3~5次小水后,浇1次透水,使盆土上下保持湿润而含水不多。夏季早晚都应浇水,水量稍大些也无妨碍。

2、文竹虽不十分喜肥,但盆栽时,尤其是准备留种的植株,应补充较多的养料。文竹的施肥,宜薄肥勤施,忌用浓肥。生长季节一般每15~20天施腐熟的有机液肥~次。文竹喜微酸性土。所以可结合施肥,适当施一些矾肥水,以改善土壤酸碱度。

3、文竹应于室内越冬,冬季室温应保持10C左右为好,并给予充足的光照,来年4月以后即可移至室外养护。地栽文竹,枝叶繁茂,新蔓生长迅速,必须及时搭架,以利通风透光。对枯枝老蔓适当修剪,促使萌发新蔓。开花前增施一次骨粉或过磷酸钙,以提高结实率。作为切枝用文竹,在采收时选择长度达到上市要求的枝条压根剪取,每20枝一束包扎上市,一般冬季价格高于夏秋季价格20%以上。

文竹的繁殖方法

文竹繁殖的方法,一般采用种子播种,也可行分株繁殖,但分株繁殖的植株,初期偏冠,形状不整齐。

1、播种繁殖:文竹的浆果于冬季陆续成熟。当浆果变成紫黑色时,即可采收。浆果采收后,搓去外果皮取出种子。漂洗干净后即可播种。如室温低于15C,则应等到春暖后再行播种,其间应沙藏、播种,以室内盆播为主,一般点播于浅盆,粒距二厘米,覆土不宜过深,浸水后用玻璃或薄膜盖上,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盆土湿润,放置于阳光充足处。播种后温度保持20C左右,25~30天即可发芽,在15C~18C时则需30~40天才能发芽,幼苗长到3厘米~4厘米高时,便可分苗移栽。

2、分株繁殖:在春季换盆时进行,将根扒开,不要伤根太多,根据植株大小,选盆栽植或地栽。分栽后浇透水,放到半阴处或行遮阳。以后浇水要适当控制,否则容易引起黄叶。

文竹的修剪方法

一、文竹的整形修剪方法

1、盆控法:花盆与植株的大小比例应为1:3,这样可限制根系的生长,保持株型大小不变。

2、摘去生长点:在新生芽长到2--3厘米时,摘去生长点,可促进茎上再生分枝和叶片,并能控制其不长蔓,使枝叶平出,株形不断丰满。

3、利用文竹的趋光性:适时转动花盆的方向,可以修正枝叶生长形状,保持株型不变。

4、物遮法:即用硬纸片压住枝叶或遮住阳光,使枝叶在生长时,碰到物体遮挡便茎转或弯曲生长,从而达到造型的目的。

二、文竹的几种造型方法

1、塔式:选2--3枝高而挺拔秀丽的茎干为主峰,摘去茎上各个生长点,定株高为30--35厘米。余下的枝干和新生的茎干不要高于主峰。对新生芽,可视其茎的粗细来决定是否摘去生长点。若其茎比主峰的茎粗,应摘去,若比主峰的细,则不必摘,任其生长。与此同时,还需利用物遮法和其本身的趋光性不断调整株形。

2、双丛式:在盆中栽植一高一低两株文竹,高者30厘米左右,低者18厘米左右,生长期间再象塔式文竹那样造型即可。

3、自然式:以文竹自然生长的株型为主,仍采用摘去生长点,物遮和利用其趋光性等基本方法,使枝叶舒展,给人以自然的美感。

篇9:牡丹栽培管理有哪些技术?

牡丹栽培管理有哪些技术?

中国牡丹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因此栽培容易,管理简便,但为使其株丛繁茂,花大色艳,还必须强调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品种种苗和用地

中国牡丹属温带植物,性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喜阳略耐半阴,并具发达的肉质深根,因此“适花”选地,对以后栽培管理的难易或成败都十分重要。故选择地势高燥、宽敞通风并有侧方遮荫以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之地,是栽培中国牡丹首选的最佳用地,而最忌选用生土、粘土、盐碱土以及涝洼之地。另外,已栽植过牡丹的重要茬地应轮作1年-2年后再行种植。

二、适时栽植

秋季是栽植牡丹的最佳时期。俗语有“春分栽牡丹,到老不开花”的说法理。具体栽植时期以9月中旬到10下旬为宜。在此时期内又以早栽为好,早栽地温尚高,可促使分株苗早发新根,有利于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长。栽植方法,通常与分株繁殖同时进行。无论穴栽、沟栽或盆栽,均应使栽植空音宽大深长。底部混入腐熟基肥后,使根系均匀分布,自然舒展,不可卷曲在一起。栽植深度应使根颈与土面平齐或稍低为宜,不可过深或过浅。封土时应分层填土,层层踏实,然后浇浇水,培土越冬,

三、应当适时适量浇水施肥

浇水要以既保持土壤湿润,又不可过湿,更不能积水为原则。一般初栽之苗要浇透水,入冬之前要浇透水,其它则可因地因花酌情浇水。

中国牡丹性喜肥,适时适量施肥不仅能促使开花繁茂,花大色艳,花型丰满,而且还可防止或减弱某些品种开花“大小年”以及花型退化、重瓣性降低等现象。

四、合理整形修剪

应当及时除去繁枝赘芽、枯枝、病虫枝,维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动态平衡,保持植株有均衡适量的枝条和美观的株形,使其通风透光,养分集中,才能生长旺盛,开花繁茂一致。主要措施包括如下几项:

1、选留枝干

牡丹定植后,第一年任其生长,可在根颈外萌发出许多新芽(俗称土芽);第二年春天时,待新芽长至10cm左右时,可从中挑选几个生长健壮、充实、分布均匀者保留下来,作为主要枝干(俗称定股),余者全部除掉。以后每年或隔年断续选留1-2个新芽作为枝干培养,以使株丛逐年扩大和丰满。

2、酌情利用新芽

为使牡丹花大艳丽,常结合修剪进行疏芽、抹芽工作,使每枝上保留1个芽,余芽除掉,并将老枝干上发出的不定芽全部清除,以使养分集中,开花硕大。每枝上所保留的芽应以充实健壮为佳。有些品种生长势强,发枝力强且成花率高,每枝上常有1-2个甚或3个芽均可萌发成枝并正常开花,对于这些品种每枝上可适当多留些芽,以便增加着花量和适当延长花期;而某些长势弱、发枝力弱并且成花率低的品种则应坚持1枝留1芽的修剪措施。

篇10:华北地区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华北地区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本文从施肥、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幼树防寒等方面介绍了华北地区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作 者:张旭光  作者单位:兴隆县牛金洞林场,河北兴隆,067300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9 15(14) 分类号:S664.2 关键词:华北地区   板栗   栽培管理  

【蝴蝶兰需要什么栽培管理技术】相关文章:

1.枣树密植栽培丰产技术

2.设施栽培甘蓝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3.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论文

4.蝴蝶兰的作文

5.蝴蝶兰作文600字

6.国槐介绍及栽培管理有哪些?

7.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8.枣树花期管理技术

9.教育技术信息化管理

10.玉米早熟高产栽培与密植技术农科论文

下载word文档
《蝴蝶兰需要什么栽培管理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