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哲理小故事精选
“秋天的精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有趣哲理小故事精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有趣哲理小故事精选,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有趣哲理小故事
有趣哲理小故事
道德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屠夫与和尚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他们早上的工作,是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
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地狱了。
Why??你觉得是为什么??因为屠夫天天作善事,叫和尚起来念经,相反地,和尚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启示:你做的东西是不是都是你认为对的,却不一定是对的。
自我发现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我一定竭尽全力。”
苏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篇2: 有趣哲理小故事
寺院里新来了两个和尚,一高一矮。
这天,师父让他们下山,交代高和尚向左上一座独木桥,并在独木桥上来回往返,矮和尚跟一位药农采药。两人均日落前回归。
听完师父吩咐,两个和尚下山去了。
高和尚行色匆匆,穿过人流,在独木桥上来回走动;另一边的矮和尚挥汗如雨,拼命地挖着药草。
日落之前,两人疲惫归来。
师父问高和尚:“那座独木桥你今天往返多少趟?”
高和尚一脸茫然地说:“我只顾赶路,没有记下往返次数。”
师父再问矮和尚:“你今天挖了多少药草?”
矮和尚挠挠头说:“我只顾拼命挖药草,没有注意数量。”
翌日,师父再次让他们下山。高和尚去挖药草,矮和尚去走独木桥。
日落之前,两人很欢快地回来了。
师父问高和尚:“今天挖了多少药草?”
高和尚说:“今天挖的药草虽数量不多,但质量很好。我有选择性地挖,只挖大的,小的留着明年再挖。待明年,继续挖大的,把小的留着。如此往复,可以源源不断地挖下去……”
师父问矮和尚:“你今天独木桥来回往返多少次?”
矮和尚回答:“次数我没有记下来,但我收获很多。在人流如织的独木桥上,我会让开一条路。在我闪开的瞬间,我可以远眺对面的大山,心旷神怡。虽然桥窄,别人因为我的让路,没有出现堵塞,反而路途通畅了。”
师父听后点点头,写了两张纸条分别给了这两个新和尚:“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过桥有术,挖药也有术。许多事情,一旦贪过了头,后路就没有了。
篇3: 有趣哲理小故事
,eBay公司创始人皮埃尔想挑选一位优秀的CEO,经过筛选,剩下的5个人都有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一时无法定夺。
一天,皮埃尔想到一个办法。他给5个人发了一封电子邮件。1个小时后,其中一位便回了邮件:“请给我你的电话号。”他把电话号发了过去。一会儿,他的电话响了,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嗨,怎么回事,需要我帮助吗?”那一刻,他欣喜万分,直接亮明身份,并盛情邀请她担任公司CEO,她欣然同意。
其他4个人打探落选原因,皮埃尔说:“我的那封电子邮件写的是‘我是你的一个客户,我的卫生间漏水,能帮我吗’,结果只有她给我回了邮件。所以,我就选择了她。”这个解释听起来可笑,4个人都说看到了邮件,但都直接删了,并强调他们将是公司决策人员,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并不是他们该管的。公司员工也觉得皮埃尔的选择有些草率。可皮埃尔坚定地说:“目前,公司最紧迫的,是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我们,来扩展品牌,她能这样对待一个客户,我觉得她正是我们需要的人。”
事实证明,皮埃尔的选择十分正确。她上任后,大力倡导平等理念,每天都会在午休或是下班的时候,亲自阅读eBay用户的电子邮件,帮助客户解决各种问题。半年后,eBay公司在华尔街上市,用户急速发展至1。5亿。到她离开时,eBay的年营业额达80亿美元,跻身世界500强企业。
她就是梅格・惠特曼,现任惠普总裁兼CEO,被誉为惠普的救赎者。
篇4: 有趣哲理小故事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名叫菩提寺,寺庙里住着两个和尚,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
一天晚上,小和尚向老和尚诉苦:“我们这一个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人家都是对我恶语相向,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今天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我开门,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这样下去,我化缘的时候会更难过,恐怕情况会越来越不好。”
老和尚沉默一阵,终于睁开眼睛问道:“棉被放在床上一直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和了,还是人把棉被暖和了?”
小和尚一听,笑了:“师傅你真糊涂啊,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和了,当然是人把棉被暖和了。”
老和尚说道:“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和它,那么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
小和尚想了想说道:“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可是厚厚的棉被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啊!”
老和尚说道:“我们僧人何尝不是躺在厚厚棉被下的人,而那些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善,那么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而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
小和尚听了恍然大悟。以后化缘的时候,依然碰到了很多人的恶语相向,可是小和尚却始终彬彬有礼的对待每一个人。
篇5: 有趣哲理小故事
一场春雨,洗净了公司大院两侧的黄杨。
公司两年前搬来,黄扬是龚师傅种的,齐刷刷修剪到半人高。从办公楼门前望去,黄杨郁郁葱葱,原本光秃秃的大院,一下有了生机。
龚师傅是公司行政部的老员工,安保、维修、环卫、绿化……杂七杂八的事,他统管。
龚师傅常给黄杨浇水、松土、剪枝、喷药……比照顾自己还上心。他还想,这院子里要是再有几棵遮阳的树该多好。
一日,龚师傅修剪黄杨,忽然发现黄杨丛中两棵树苗探出头来,他仔细观望,小树苗叶子嫩绿,椭圆状。左边那棵叶子小,是榆树。右边那棵叶子大,是桑树。龚师傅乐了:老天开眼,想什么就来什么。他把两棵小树苗修剪了一番,移走周边的黄杨,给树苗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
城里这些年不种榆树与桑树,公司地处老城区,周边保留着老宅院,也留下了几棵高大的榆树与桑树,风把它们的种子送过来。
龚师傅对这两种树并不陌生,他老家在乡下,小时候,他家院子周围,就有榆树与桑树。每年初夏,桑树结满桑葚,他脖子上挂个小书包,爬到树上去。先吃够了,再往书包里摘。桑葚熟透时,紫红色,湿润柔嫩,酸甜可口。树尖的桑葚摘不到,也剩不下,天天招来几只黄鹂,一边啄食一边在树枝上蹦来蹦去,咕咕地叫。树枝摇动,桑葚落下来,摔烂了,果汁渗湿地面,树下印出紫红花,一朵又一朵。
春末,榆树上结满了榆钱儿,捋下来,洗净,与在玉米面里,贴饼子、蒸窝头,香着呢。龚师傅想,这两棵树长大了,还能吃到桑葚与榆钱儿。
春天、夏天过后,秋来了。两棵小树长到一人多高,龚师傅望着自己养护长大的树,心里有一种成就感。
一日午后,公司刘总打的从外面回来,下了车,手里还握着手机,边说边在院子里来回地走。电话打了十多分钟,终于停下来,却不上楼,他定定地站在楼门前,脸色不大好看。龚师傅正给两棵小树浇水,听到刘总招呼他,便走过去,叫了一声:“刘总。”刘总用手指着院子里的两棵树,问龚师傅:“那是什么树,谁种的?”龚师傅有些诧异:树都长半年了,不会才看到吧。龚师傅认真地答道:“左边那棵是榆树,右边那棵是桑树,自己长出来的。”他还想说树是他养护大的。但见刘总一脸严肃,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刘总双眼仍盯着院里的树,他若有所思地轻轻“嗯”了一声,而后,转身朝办公楼里走去。
龚师傅本以为刘总会高兴,或许表扬他一句,没想到刘总一言未发。好还是不好?龚师傅搞不清。转念一想,刘总没说不好,那就是认可了,当老总的,哪能什么事都交代得那么细,何况这种小事。
第二天,龚师傅一上班,行政主管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问道:“龚师傅,公司院里的两棵树,是什么树,谁种的?”龚师傅想,昨天刘总刚问过,今天主管又问,准是刘总对主管说了,兴许刘总在主管那儿表扬他了。龚师傅轻松地回答:“一棵榆树,一棵桑树,自己长出来的。”他没有察觉到主管此刻脸上的不悦,又加了一句:“都一人多高了。”主管无奈地盯了一眼龚师傅,语气生硬地说:“刘总让你今天把那两棵树刨了。”“长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刨?”龚师傅一脸困惑。主管说:“龚师傅,亏你还大我十岁,没听说‘门前不栽榆与桑’吗,这‘榆’与‘桑’,不就是‘愚’与‘丧’吗!”
龚师傅愕然。他极不情愿,却还是将那两棵树刨掉了。
后来龚师傅听说,那天刘总打的回公司,是因为两天前,刚与甲方签订的一份建筑施工合同,没想到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商突然调高了价位,工程尚未开工,公司已损失三十万,他急着去找甲方,提出变更合同,甲方拒绝。他从未签过这么“愚”的单,后悔报价时没留足浮动空间。他窝着一肚子气,开车回公司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车撞坏了,责任在他,丧气透顶。那天刘总站在院子里打电话,说的都是那些事。就在那会儿,他注意到那两棵树,边上楼,边自语:榆桑之祸,榆桑之祸!
龚师傅这两天也常自语:原来领导以前没注意过那两棵树啊!
篇6: 有趣哲理小故事
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一位年轻小伙子正在用心地弹奏钢琴。
说实话,他弹得相当不错,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认真倾听他的弹奏。
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顾客听了几首曲子后,对那个小伙子说:“我每天来听你弹奏,那些曲子我熟悉得简直不能忍受了,你不如唱首歌给我们听吧。”
这位顾客的提议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大家纷纷要求小伙子唱歌。
然而,那个小伙子面对大家的请求却变得腼腆起来,他抱歉地对大家说:“非常对不起,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弹奏乐器,从来没有学过唱歌,恐怕会唱得很难听。”
那位中年顾客却鼓励他说:“小伙子,正因为你从没唱过歌,或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个歌唱天才呢!”
此时酒吧的经理也出来鼓励他,免得他扫了大家的兴。
小伙子认为大家想看他出丑,于是坚持说只会弹琴,不会唱歌。
酒吧老板说:“你要么选择唱歌,要么另谋出路。”
小伙子被逼无奈,只好红着脸唱了一曲《蒙娜丽莎》。哪知道他不唱则已,一唱惊人,大家都被他那流畅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
在大家的鼓励下,那个小伙子放弃了弹奏乐器的艺人生涯,开始向流行歌坛进军。
这个小伙子后来居然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纳京高。
篇7: 有趣哲理小故事
故事1:标准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邻居的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3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都是分量不足,就是说,他每次都是多付了钱。
他特别生气,便开始向执法机关提出诉讼。这样一来事情就闹到了法官那里。“您没有天平吗?”法官问农民。
“有哇,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农民回答道。
“有很准的砝码吗?”
“没有,法官先生。我不需要砝码。”
“没有砝码,那你怎么称黄油呢?”
“这好办,”农民回答说,“你瞧,就在面包师从我这儿买黄油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一直买他的面包。我总是要同样重量的面包。每次这些面包就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砝码不准,那就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了。”
故事2: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故事3:三个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故事4:根本原因
一只鸽子老是不断地搬家,想去掉自己身上的气味!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它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跟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鸽子诉苦。老鸽子说:“你搬了这么多次家根本没有用啊,因为那种让你困扰的怪味并不是从窝里面发出来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啊。”
故事5:怪才的幽默
张勋生日,大学者辜鸿铭送给他一副对子,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技。”
后来,辜鸿铭和胡适说这件事,说“擎雨盖”指的是清朝的大帽子,而“傲霜技”指的是他和张勋都留着的长辫子。
辜鸿铭既会讲英国文学,又鼓吹封建礼教。
他当北大教授时,有一天,他和两个美国女士讲解“妾”宇,说:“妾’字,即立女;男人疲倦时,手靠其女也。”
这两个美国女士一听,反驳道:“那女子疲倦时,为什么不可以将手靠男人呢”
辜鸿铭从容审辩:“你见过1个茶壶配4个茶杯,哪有l个茶杯配4个茶壶呢,其理相同。”
故事6:无齿之徒
一次,建筑学家梁思成做古建筑的维修问题学术报告。演讲开始,他说:“我是个‘无齿之徒’。”
演堂为之愕然,以为是“无耻之徒”。这时,梁思成说:“我的牙齿没有了,后来在美国装上这副假牙,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不是纯白色的,略带点黄,因此看不出是假牙,这就叫做‘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要这样,不能焕然一新。
篇8:有趣哲理小故事
从前有个非常刻薄的财主。到了要发薪水的日子,他想要把仆人们的工钱都扣了,而他们又没什么话好说。
到了年终的时候,财主把所有的仆人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今天,我很高兴,你们在我这里工作了一年时间,辛苦大家了。为了表示我的谢意,谁要是说出一件我没听过的事情,我就赏给他二百两银子,否则,全年的工钱都没了”
一个小丫环开口了:“我家以前有只鸡一天生了6个鸡蛋,有4个还是双黄呢!”
“哈哈,我还见过一天生10个鸡蛋的母鸡呢!工钱抹了。”财主说,
一个长工站出来说:“我家后山上有一棵能结出8种不同果子的树,一年四季都在开花。”
“嗨,别说啦,长12种果子的树我都见过。工钱抹了。”财主一边挥着手说。
老财主一口一个“见到过,听说过”,大家的工钱都被扣了。
只有奶妈一直没动,她知道财主这是“软刀子杀人”。
她最后一个站出来:“奴家姓李,小时候,奴家的祖父告诉我,说您的祖父曾借过我祖父500两银子,让您来还。这您一定听说过吧?”
“胡说,”老财主说:“我祖父怎……”
老财主急忙打住又改口道:“没听过!”只好给了奶妈二百两银子。
奶妈把二百两银子平分给大伙儿,每个人得到的比一年的工钱还要多。
【有趣哲理小故事精选】相关文章:
1.有趣哲理小故事
2.哲理有趣故事
7.常见哲理小故事
8.哲理幽默小故事
9.哲理笑话小故事
10.哲理小故事:金翅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