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们的未来在何方
“ange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散文:我们的未来在何方,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散文:我们的未来在何方,希望大家喜欢!
篇1:散文:我们的未来在何方
散文:我们的未来在何方
我在浑浑噩噩中就这样度过了17个春冬,我是90后,我的童年是在家长的‘熏陶’下就开始考虑今后到底是读清华,还是北大中纠结过去的,可是,我却从未想过如果没考上又该怎么办。
《悟空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田地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而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也开始恍然‘这世界难道不是为我而存在的吗’。
我是农村的孩子,却是一个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农活的人,我现在的能力也只不过是勉勉强强的能认出辣椒和茄子、西红柿什么的,甚至连小白菜和青菜都弄不清楚;我看到过很多的天地,却从来没有下过地,听长辈、老师们讲述插秧、耕地的时候,我们有的不是感同身受,而是充满好奇;我吃遍美食,却不识人间五谷,甚至连五谷是什么都一片茫然。这,就是我,一个农村的孩子。
我不是一个例子,基本现在的农村孩子都是这样,甚至还有过而无不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老人们认为孩子只要把书读好就好了,甚至没有给予我们任何退路。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是从某个不知名的‘荒芜’之地几经周折后到的现在这个市区。但就算是这个小小的市区也存在着对‘外人’的排斥,语言上的嘲笑与生活中的争吵让原本单纯的‘土包子’慢慢蜕变,从那个被人欺负、嘲笑的小女孩变成了如今人人厌恶、害怕的‘女魔头’。
《变形记》中给我们体现的除了城中少年的不懂事外就是被变形的孩子的.无助,当有一天梦想实现,我孤身一人来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大城堡’,可随之而来的不是梦想成真,而是梦的破碎与毁灭。《怦然星动》中骄傲坚强的眉姐,处在物欲纵横的娱乐圈,却仍然能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对自己负责的明星尽职尽责,且对曾经的伙伴也给予关心,但,她从前也不过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农村娃子,全靠自己的打拼。如果你说偶像剧就是偶像剧,也只有在电视上才会有这些东西的话,那么草根明星王宝强就是现实的参照者了,无才无貌,硬生生的在这个娱乐圈中打拼出一番天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不想长大,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逃避现实,逃避现实的残酷与无情,逃避人间的冷暖,不再因身边人之间相处的忽冷忽热而让自己操碎了心,不再为某件不公平而义愤填膺又无可奈何。我们不想长大......
我们从小就是父母的宝,哪怕冰冻雨打,我们都毫无想法,因为我们有父母‘撑腰’。美国的家长们在孩子们回去之后询问的问题是“今天你问了老师几个问题?”而中国的家长则是问孩子:“今天你们学了什么?”如果这个不够明显的看出我的想法的话,那就举出另一个例子,在美国的绘画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画一个苹果,老师先是给每个同学一个苹果,然后让学生们观察苹果,可以望闻问,甚至是吃,而中国的老师就是直接拿出纸笔开始画,下课后统一交。
我们是农村孩子,所以没有一个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所以就没有一个给我们讲睡前故事的人,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事该怎么办,所有事情只能在我们做错之后得到提醒甚至是不满。我们出奇的无辜。从小就有老师、家长们告知要好好读书,却没有说要怎么读,所以我们把它统一的概括为只要是在教室里就算读了书,等到知道这是错的了之后,习惯已经成了自然,与‘别人家的孩子’差距也越来越大了。所以,也没有什么谁。
篇2:我们身在何方散文
我们身在何方散文
我每天习惯收看新闻,刷新微博,关注身边人的心情和发生的事。突然,一条微博:“呆坐着不知觉视线模糊还有泪还会哭这是怎么了……活着”,出现在我的眼前,哦!原来是这个家伙,已经好多年没见了,曾经给电话,不接!然后在上留言,过了一天发来了消息:“幸福已老去,心已死,肉已朽。”刚才又看到这样一条微博,好像日子过的不是很顺心吧,是不是思想上遭受了什么打击!立即致电,“嘟……嘟……”响了几声后,手机中传来“现在网络正忙,无人应答!”干脆发条短信,迟早他会看到的。
说起他,是老同学,毕业后分在同一个单位,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就是情感脆弱,闲时爱发飙,有时半夜起来高歌,同志们总认为他有夜游症,或者精神分裂症(有一次真的和那路边的疯子烤了一会火)。其实不然,也时常爱写一些情绪低落的诗句。记得当年,吃过晚饭,在园内摆一张桌子,放几把躺椅,一个小的合唱队开始上演了。他拉二胡或者吹笛子,其余有的拉手风琴,有的.拉小提琴,有的抱起吉他,年轻人们在一起高歌。一起唱的最拿手的歌曲是邓丽君的《小路》,现在还能记起几句:“走小路,静悄悄,听得见心儿跳……”至今,昔日的场景历历在目。演奏最多的是电视剧《红楼梦》里的主题曲和插曲,一直疯狂到夜深人静。当年的农村学校没有电灯,只有煤油灯,所以学生不上晚自习,整个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学校领导是个老头儿,看到我们这些年轻人疯疯癫癫的,他走出房间又进去,进去又出来,手里拿着帽子,取下又戴上,戴上又取下,想说什么就是开不口,我们看到这一幕,心里偷偷的笑,气死你老头子!
周末,没有啥可娱乐的,也没啥可去之处。几个年长一点的教师发出倡议,一起喝酒,制度是轮流坐庄制,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参加,上周末在你的房间里喝,你就坐庄,那么下周末就在另一个教师的房间里喝,他坐庄。轮流坐庄嘛!人人有份。酒嘛!四川“蓬溪三曲”。酒的数量不限,喝开心为止。酒具嘛!吃饭用的碗。冬天,偶尔搞一只土鸡,慢慢炖,边喝酒,边吃肉,真是酒肉穿肠过,滋味心中留,也很有情调。夏天,可以下河去抓鱼,然后煮一锅,全校的教师都来吃。特别是在冬天,当年不通电,就没有电视、电话之类的可供闲时娱乐的东西,只有在晚上去私人开的电影院看电影或录像,回到学校聚在一起讨论交流,说说闲话,中国人爱说闲话,内容无外乎是饮食男女。女人们的那些事儿自然就是舌尖上的主流话题,笑得肚子疼,开心到深夜,然后各归本店,安然而卧。
那时的老师很单纯,上课抢课,下课拖堂,去迟的教师有时没课上。教师都很敬业,自己出题,自己刻蜡纸印资料和试题,学生也乐意老师这样做,在那个时间还真教出了好多优秀的学生。老师们晚上玩够了,凌晨才开始备课,第二天脸可以不洗去上课是常有的事。对安全不像现在这样高度重视,组织学生去山里砍柴是每学期必干的一项义务劳动,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学生也非常喜欢去山里砍柴劳动。现在不敢想象,那时的胆子咋都那样大呀!尽然不考虑安全问题。这些可能与当时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政策有关吧,所以家长从不说三道四。
现在,单位同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只有上班期间办公室露露面,其余时间都在电话、、微信中,情感越来越来淡泊。这是时代变了,社会在进步,还是人们意识的缺失?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我不得而知。书信往来的交流方式已被互联网挤到边缘,蜗牛式的慢慢爬行。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余温尚存,笑容依然可掬,此时此刻,你们都在何方?
篇3:我们的归宿在何方优美散文
我们的归宿在何方优美散文
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是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一毛一姆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落叶归根的意义。
一个亲戚千里迢迢把父亲的骨灰从美国送回家乡安葬,虽然他们早已在外地安居乐业,而且在家乡人眼中,仿佛已经成了外地人了。但总有一些事情是他们对“落叶归根”的深刻认同,比如他们会在离世前千里归故土,或是吩咐后人将他们的骨灰运回家乡下葬。
我相信,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故乡,他们都希望自己即使在死后也能在故乡的土地上,撒下自己最后的养料。
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找不到真正的家乡,在漫长的人生旅途或心灵历程中,一直寻找着那个不断被理想化的故土。
《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主角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已经步入中年仍在寻找自己真正故土的画家。他历尽艰辛,安一抚自己躁动的灵魂。最后,在塔希提的原始森林找到了归宿,并在那里创作出惊人的作品,就像作家一毛一姆描写的那样,他“比当地人还要土化”。至此,他真的'把这个人烟稀少的森林当作故乡,即使是离世后,他也愿意被安葬在那片原始森林里。也许这就是他最终能够得到解脱的地方。
小说中,一毛一姆还描写了另一个与之相互映衬的人——阿伯拉罕,一个犹太人,他在医界的事业上得到认可并能轻易获得丰厚薪资的职位时,却毅然拒绝这个人人艳羡的职位,到亚历山大港作了一个收入甚微的医生。当他与小说的叙述者再度相遇的时候,被问及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他说一点也不,并对自己的“寒酸生活”十分满意。他说,当初一到达这个港口的时候,他就有种到家的感觉。这里所获得的自一由让他欣喜若狂,而且下定决心在那儿直到老死。
在我认识的一些人中,他们十分钟爱自己的家乡,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惦念家乡的“好”。
读书的时候,我认识一个藏族同学,她说过一句让我动容的话:“如果有下辈子,我还会选择做藏族人。”她是一个率直、单纯的女孩,并不矫情。有一次,她说起在自己的家乡,几乎每天都会过得很充实、很开心,邻居们热情而友好。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只要到湖边散散步,心情便会豁然开朗。我听得出,她对自己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们,都有着非常真挚的感情。
在这个世界,有些人生得其所,热爱故土,即使是过着简朴之至的生活,也令他们感到人生是一场愉快的旅途;有些人未得其所,总是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土地,比如像那个画家和犹太人一样幸运的人。是的,也有一些并不那么幸运的人,即使用一生去寻找也难以善终,直到死去,他们仍无法收获那种归宿感。
我羡慕热爱自己故土的人,更佩服那些勇于追求自己心中理想家园的人。如果要说幸福、惬意的感觉,其实就是找到了对的地方的感觉,但愿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真正归宿在何方。
篇4:未来在何方作文
他是一个高一(10)班的男生,他和别人一样的是都有着一个自己想要的未来,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自己的一切确在阻止他未来的产生,他对他自己的过去深感抱歉,过去的无知,幼稚和颓废让他在现实的活中难以立足。
当他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放弃过,坚持过,当然也哭过,他以不认识自己,不明白自己在特殊的.情况下为什么会笑,他为什么在家人面前会如此的幼稚。
以前他曾有一个好朋友,但是在那一次过后他的好朋友误会了他,然而,他确是微笑着不解释,渐渐的他们的关系不如从前那般要好,他的朋友曾刁难过他,也曾嘲笑过他,然而他确不以为然,最后他们的关系僵化了,从此各奔东西。
当他去年第一次打暑假工时,老板给了他很低的工钱,然而他确不得不在那干,开始他与他的同事相处很好,因为彼此之间都不熟,但后来渐渐的熟悉后,他便不在意一些小的问题,把自己看得太过于重要,便在无声无息伤害了他人,人际关系的变动影响了他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现在他在努力,在慢慢的改变自己的一切,他永远相信自己。
下一个自己闪亮登场,未来一片光明!!!
篇5:幸福在何方散文
幸福在何方散文
月圆中秋夜,家家都沉浸于节日的快乐当中,可我却感觉不到,只是在这个中秋夜多了几份回忆与牵挂。幸福远去,亦不知幸福是何滋味。每当想起就会有一种深深留恋感的过去,是你满怀希望及对未来的憧憬,也是现在没有一点波澜的生活。
中秋又一次的到来,我没有丝毫的快乐,中秋夜,在淅淅沥沥的雨度过,这个中秋夜让我感觉更多的是孤独与寂寞,因为家里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让节日变得异常冷清,本不想去碰自己的柔弱神经,可是人的意志阻挡不了脑海里的思念与回忆。在中秋之夜看着中秋晚会,看着精彩表演,陪伴在父亲的身边,感受着父亲的爱与关怀,感受着别样的中秋节。
萦绕在心头的是渐渐离我远去的节日气氛和幸福的味道。这幸福的味道是妈妈的爱,妈为这个家的付出.团圆夜在我的眼眸里己不知是何样,压在我肩上更多的是责任。柔弱的肩膀扛下家里的一切,柔弱的心灵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只为让父亲和兄长开心幸福,不再把忧愁挂在脸上。
亲人此时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亲人需要的是温馨的亲情,温暖的话语,感受幸福雨露,感受幸福甜点。
当幸福远离时,才会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才能逐渐领悟幸福的真谛,也会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说幸福简单,幸福如水,幸福永远是自己嘴边的甜点,当甜味不在的`时候,代替其味的只有苦涩与酸楚。
在众人的眼里,幸福都有不同的定义,在哲学家的眼里,幸福是以快乐为主,人应该快乐,扫除痛苦。
在苏格拉底的眼里幸福就是宽容,修德行善,追求个人的安宁与幸福。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幸福就是……一文中说到幸福就是生活不必时时恐惧,幸福也是日子依旧,打开水龙头,仍旧有清水流出,幸福就是机场仍旧开放,音乐舞蹈照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能接到你日思夜想的电话,当这个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与你说说贴心的话语,能让你开心一笑。
有人说幸福只是一杯水,这水永远是淡而无味,如果加上一些佐料,这幸福就会别有一番滋味。
在我的眼里,幸福就是依偎在亲人的身旁,听他们讲述过去的事情,幸福就是一家人能吃上团圆饭,幸福就是一句话,幸福就是温暖的问候语;幸福就是蓝天碧海,看到海风吹拂着沙滩,看到海鸥起飞在蓝天之上;看着杨柳依依,看着鱼儿细飞,听着泉水叮当作响。幸福就是闻着花香,看到亲人的身影。幸福就如一杯甘甜而让人回味悠长的清泉,也是奏响于耳畔的悠扬动听的旋律。幸福就是找到人生的起点与归宿,幸福有时也是一种成就感,幸福有时也是一种奢望与企盼。
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当一个人确信自己不能依靠其他任何人时,生活的负重与不利的环境,危险和烦恼就会难以计数,也不可避免。懂得彼此,懂得关心,懂得付出与珍惜,此时心如浩瀚烟海,淹没在烟海之中。
愿与人同奏一曲幸福之歌,愿与人一起回味幸福的味道,愿与人一起走进自己心里的那个桃花源。伫立于风中,任凭那些飘荡的落叶拂面而来,一片片滑过眼际,没有怅然若失的回眸,没有欣喜若狂的向往,随遇而安。
岁月季节的轮回、一份生命故事的演绎,感受一种真实。静听细雨敲打窗棂,陶醉其中,让风透过身体待思绪渐渐飘远。
篇6:未来在何方美文欣赏
未来在何方美文欣赏
我们向往着未来,衔接着一幅又一幅的图案。
若说过往是未来的醒悟,那么执着就是守候的言诺。我们总有着各自不满的缺点,不存在无瑕疵的完美。也许不经意间的忽略,让你有种不安的感觉,渐渐疏远的滋味。
相守是个漫长的旅途,当激情过后的平淡,你已再也没心动的.感觉,那这份情又该何往。那些曾经的山盟海誓,也许不过又成了我的花言巧语,那么曾经的嬉笑怒骂,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情丝?
过往、过往,那不是来指责我们的不是,而是让我们更能融洽的生活着自己。也许有一天你蓦然回首,原来我不是你等候的答题,那么我始终坚信的真诚,是否能是你满意的鹊喜?
过往不仅是忧伤的主题,我想也有值得回忆的曾经,那么是否能延续下一个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执着的傻子,他想守候一个完美的结局。
我们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小脾气,一阵狂轰乱炸的自己。赌气时候的你,依旧是如此的可爱和可气,那么错乱思维的我,能否是你原谅的问题?
假如过往是执着的伊始,那么现今也不曾淡却过这份记忆。每个女子都有她不同的魅力,那么每个男子也有独属于他的自信,可是执着的唯一,并不是朝三暮四。
我的执着,你能懂否?
我们穿引着曾经的流水,仰躺在记忆的流年,摸索着不可知的未来,构造属于我们的页码。现在、未来、过去,你与我穿梭着怎么的记忆。
过往是曾经的记忆,点滴有着我们共同的回忆,那么你能轻易说言弃?将一切决绝剥离。人生不可避免的错离,莫将秋雨遇骄日,散于虚无天地。人生焉能无错,浪子亦会回头,那么此间的醒悟,能否换你包容与共。
未来是向往的记忆,执着是守候的言诺,生活依旧平淡无奇,你能否与我共执天伦?也许没有所谓的爱情,但我们有着坦诚,在时光的流沙里,荡漾出爱的萌芽。
现在是属于我们故事,不曾偏离的轨迹,在青春的容颜里,相互依偎着记忆。那是一个过往,那是一个希望,在笔尖里流淌。
我们向往着未来,绘画一张张蓝图,衔接着一幅幅图案,在姹紫嫣红中绽放。
未来在何方,在我脚下。
未来在何方,在我掌心上。
未来在何方,在我笔尖里流淌。
篇7:梦在何方的散文
梦在何方的散文
在哪里?心是无畏的。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平静温暖,花香四溢,淌流心田。
在心焦躁烦闷的时候,降下甘霖,遗我清霜。
在哪里?人是自由的'。有没有这样一个角落?静谧安祥,书香云集,致远平和。
在人困惑苦难的时候,带来光明,让心豁然。
我要怎么去找寻?
你有没有听见?他的脚步声,他正在向我走来,走来,一直不停的走来。
有那么一刻,我是这样感觉到的,强烈而又如此的清晰。
我不知道怎么来表达心情,但为了追寻他的脚步,我激动的心情洋溢在脸上通红地表达着心里的激情澎湃。
只是,我从来看不见他,哪怕是背影。
我知道,月亮和星辰把他深藏了起来。我以为离他很近,却不曾想这样远。
茫然?我用痛苦来宣泄心中的失落,用悲伤来告诫自己,紧握的沙只会从缝间掉落。
然而,在我将要放弃的时候,空气中飘来的淡淡芳香告诉我,坚持,梦在前方,须从脚下走出繁华人生。
篇8:未来,我们相聚何方成长日记
未来,我们相聚何方成长日记
孤身漫步在偌大的校园,突然怀念起了高中时光。那时我们总是三三两两端着碗在校园里边走边吃边聊,校园虽小,可人情味十足,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让我感到孤独。
那一年,我们相聚民高。懵懂的我们离开了父母的怀抱,既兴奋又有些害怕。面对一张张生面孔,我们像新车的齿轮,既想与其他齿轮融合,又害怕深陷其中失去自我,故总是留出凹凸不平的一面与其他轮擦出火花。可是我们又都知道车少了任何一个齿轮的转动都将无法前进,必将落后于同一起跑线出发的对手。喜欢炫耀、追求荣誉的我们怎能没出发就输了呢。于是我们忍住了火花的刺痛,洒下汗水、流下泪水,拼命地转动自己,只求为班级荣誉出一份力。
我们经历了背井离乡的痛苦,我们也用汗水、泪水浇灭了火花建立了温暖的大家庭。
第一年,我们一起度过了春夏秋冬。有了一整年的磨合我们相熟相知了,可以使车速达到最高了,可是我们毕竟不是齿轮。我们感受到了这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可我们也有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迷茫。我们思考为什么自己是一个齿轮,也许可以是神七上的一枚钢钉,翱翔天宇;也许可以是蛟龙号上的一块铁,深入海底。迷茫中我们失去了方向、放慢了速度,甚至沉迷于小说、电影。曾经无数次我们想离校出走、追求自由,可每一次我们都只迈出了第一步。无助的我们只能一起编织谎言,一起追喜欢的女孩,一起在楼顶高唱怒放的生命。
第二年,我们仍然迷茫、彷徨、无助,这一年我们也付出了感情、见证了友情、丰富了人生。
第三年,我们即将在夏天分离。没了高一的.懵懂、高二的迷茫,我们全力以赴冲刺高考。每天一大早我们会一起大喊励志名言,相互激励。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高考取得好成绩;我们有一致的行动,就是早起晚归奋斗在高考一线;我们坚信天道酬勤。可是冲刺就意味着结束即将来临,当我们发现冲刺的效果无法达到我们的目标时,我们抱怨了、后悔了。我们一遍遍问自己,为什么高一高二不努力点,也许就那么一点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可是现实不会因此而改变。高考如期而至,总期望高考之后一切皆大欢喜的我们在高考结束的那天就经历了离别之痛。总以为自己很坚强,总以为自己不在乎,总以为自己放得下,可当离别真的来临时我们又潸然泪下、无法割舍。
这一年我们有太多太多刻骨铭心的经历,这一年我们也在经历中迈向成熟。
高考已然远逝,三年前我们齐聚一堂,而今我们早已携起行囊各奔东西。高中就像路边供远行人休憩的客栈,我们都是它的房客,同时入住,休息够了就必然要分离。而今,步入大学校园的我们又开始了另一段征程。仰望天空,我想问,未来,我们会相聚何方?
【散文:我们的未来在何方】相关文章:
1.诗人你在何方作文
5.我们的未来
9.我们未来的学校
10.我们需要的未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