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2024-02-13 08:09: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oe_1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希望能帮助大家!

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篇1: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1页期末复习11~15。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篇2:《5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PPT

《5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PPT

《5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PPT

根据教学思路制定了如下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理解记忆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亲历并理解口诀的形成过程和口诀的含义、作用。

教学设想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法和探究学习法。

篇3: 表内乘法复习的教后反思

表内乘法复习的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的整理复习课的任务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复习课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技能,还应该交给学生复习的方法。然而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为了授之以鱼而常常忘记了授之以渔。怎样让孩子在复习课中学到一些整理的方法,这是小学数学低段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在结合《表内乘法复习》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第一节课是实习老师在二、3班这样进行教学的':在整理出1-9的知识网络图后,她是这样来找规律的:

(课件出示48页的口诀表:)

师:请同学们竖着仔细观察口诀表,寻找规律。

学生比较零散地说了一些规律后。

师:老师将找的规律做在灯片上,请同学们读一遍。

师:乘法口诀除了竖着看,还可以怎样看?

生:横着看。

师:现在我们来横着一排一排地观察乘法口诀表,看看又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时仍然很零散。

师:让我们看灯片读一遍。

除了竖着看,横着看,还可以怎样看乘法口诀表呢?

生:拐弯背、斜着背。

师:……

显然,老师在设计课时只简单的考虑到要教给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规律,并没有教给学生观察规律的方法。

在第二节课时,我在二.4班进行教学,对这个教学环节做了一些处理,我是这样做的:

(课件出示48页的口诀表:)

师:回忆一年级时我们是怎样来发现规律的,(半分钟)。想想看我们可以按怎样的观察顺序来发现规律。

生: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拐弯看的顺序来观察。

师板书: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拐弯看

我们先竖着看:又可以从口诀的哪些方面来找规律呢?

生:因数、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来找。

师:非常能干,我们不仅从因数、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来找,还可以从口诀的句数来发现一些规律。

板书:有几句、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积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一起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横着看的规律。(同桌讨论)

生反馈:横着从上往下看,口诀的句数一个比一个多1句;第一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增加1,第二个因数不变,1的口诀积增加1;2的口诀积增加2;3的口诀积增加3……

师:真能干,积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概括说就是,几的口诀积就增加几。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说一遍,看谁说得好。

师:竖着看、斜着看、拐弯看的规律我们也像刚才那样,从这几个方面去找一找。(老师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一个话题)

这堂课我老师将其定位在学生复习整理的学法指导上。通过这样的处理,课堂的流程非常的清晰,而且,每个孩子都清楚了从哪些方面去发现表内乘法的规律,学会了整理的方法,效果比较好。而在第三节,二.5班上课时,我让实习生按照我的思路再次上课,虽然她还不是很熟悉,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时教学效果也明显比三班好许多。

从这两种教学的设计,也反映出了教学的不同观念,其实所谓教学,应追求的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在处理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中,有一句名言很有指导意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显然,这样的“教”,就得教到点子上,也就是要教学生摸到“学习”的门径,从而达到自己学习的境界。从我们教学的每一堂课做起,迈出这艰难的一步,应该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的,所以而事实证明,当学生通过自己整理得到的复习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学生愿意并且重视相互之间的学习。

篇4:《7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PPT

《7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PPT

讲清意义很重要讲清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意义,是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前提。乘法意义的教学一般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充分利用直观图和学生动手操作,从几个相同数连加的算式中引出乘法算式,从而使学生知道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

第二步,通过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对比讲清乘法算式的意义,使学生明确a×b表示b个a相加,a是相同加数,b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7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PPT

篇5:《9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PPT

《9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PPT

练习是教学流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合理的、多样化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的一个窗口。为了巩固新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口诀的优越性,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练习:基础性练习中设计了“我说你对”“填口诀”等练习;生活性练习中设计了“算钱数”“算胡萝卜数”等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体验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下面请直接下载使用!

《9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PPT

篇6:《5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PPT课件

《5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PPT课件

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并熟记了1至4的乘法口诀,而且部分学生在家里就已经对5的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背诵下来。

所以这节课李老师着重要求学生能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

要求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两个数相乘的计算,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编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各种图形的含义,理解乘法的意义,能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1、李老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如通过让学生摆小棒,一把小伞要6根小棒,摆2把、3把、4把、5把小伞分别要用几根小棒,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并把学生由加法计算引导到简便的乘法计算,从而引出5的乘法的学习。

2、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或相互间发现,并及时纠正。

同时,合作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必备的情商。

这节课李老师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学生独立填写乘法算式编完乘法口诀后,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口诀,让学生自己发现编写过程中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和改正错误。

学生不仅学地积极主动,而且课堂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3、以多种形式巩固5的乘法口诀

老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练习来巩固乘法口诀,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建议: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如果能再多融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习数学也是为了应用于生活中,就更好。

篇7:《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PPT课件

《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PPT课件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至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继续,也是今后学习7、8、9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由6个豌豆荚组成的主题图,

图中的每一个豌豆荚里都有6颗豆子,再通过列表,让学生在探索豆子颗数和豆荚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时,得到6的乘法口诀的`结果,

然后进一步由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教材中,没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诀,其意图是要让学生完全自主地来探索6的乘法口诀,体现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篇8:乘法口诀表

本程序值得注意的地方有:

(1)在第二个循环中,条件j

(2)“%d*%d=%2d”代表右对齐,而%-2d代表左对齐;

程序代码:

#include int main{int i = 0;int j = 0;for(i = 1;i<=9;i++){for(j = 1;j<=i;j++){printf(“%d*%d=%2d ”,i,j,i*j);}printf(“\n”);}return 0;}

篇9:数学乘法口诀表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篇10:数学乘法口诀表

一、机械族的机械记忆法

机械族的精灵口才很好,擅长读背。因此,他们很喜欢反复读诵乘法口诀。不过他们的方法很特别哦!

1、竖着背

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着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接下来,依次是四四十六的竖列、五五二十五的竖列、六六三十六的、七七四十九的、八八六十四的、最后九九八十一的。这种方法有个规律,几的竖列,就逐渐增加几,可以按此规律帮助记忆。

2、横着背

比如第一横行,就一句一一得一;第二横行两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往下类推,第几行就几句,最后九句,从一九得九到九九八十一。这种方法也有个规律,第几行,后一句就比前一句增加几。

3、拐弯背

比如,首先背一二得二,此时接着背二二得四,这时拐弯向下背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回到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再拐弯往下三四一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回到一四得四接着拐弯。这样背的一个特点是,从一到九的口诀都有九句,几的口诀就逐渐增加几。

二、理解族的理解记忆法

理解族的精灵擅长逻辑推理。当他们能按顺序熟读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这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三、对比族的对比记忆法

对比族的精灵们擅长观察和比较。于是他们发现了下面的规律。

1、积的得数相同的:(两个乘数不重复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一九得九、三三得九

三六十八、二九十八

三八二十四、**二十四

2、两个乘数相同的: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

三三得九、四四十六、

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

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

九九八十一。

3、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的:

二七十四、五八四十

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

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

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

4、积是整十数的:

二五一十、四五二十

五六三十、五八四十

四、故事族的故事记忆法

故事对于故事族的精灵来说是喜闻乐见的,有些口诀比较特殊,他们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记忆,如: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遇到妖怪,孙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金箍棒就打。

五、游戏族的游戏记忆法

游戏族的精灵喜欢把任何枯燥的事情变成有趣的游戏,不信你看:

划拳赛口诀游戏:

两人同时用手指比数,例如,一人伸出4根手指,并说出4,另一人伸出6根手指,并说出6,然后先说出得数24者获胜。像这样反复划拳数次。双方可约定,赢够多少次,可以奖励糖果一个。

【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相关文章:

1.表内乘法说课稿

2.表内乘法教案

3.表内乘法一教案

4.《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二》教案

5.巧背乘法口诀表小学生作文

6.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7.小学数学乘法口诀教案

8.9的乘法口诀课件

9.数学教案-8 的乘法口诀

10.6的乘法口诀教案

下载word文档
《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