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写景散文
“zkkdj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观鸟写景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观鸟写景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观鸟写景散文
观鸟写景散文
楼下老单家养了一只黑色的“八哥”,双脚站在鸟笼中间的横杆上,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笼外的举动,时而正视,时而斜视,机灵活泼,招人喜爱。只要有人驻足观看逗它,它就异常兴奋地在笼中欢蹦乱跳,不时蓬松羽毛点着头发出“咕咕咕”的声音。老单说,它这是对人一种善意的笑。
我第一次见到八哥。听老单讲,八哥多生长在南方,特别是广东一带,电线杆上、房屋顶上、田野上随处可见,电线上一排一排的,房顶上一群一群的,牛背与草地上都有它们嬉戏的身影。我按照老单的说法,与八哥打招呼:“你好!”它马上回应“你好!”我说“恭喜”,它马上说“发财!”说完就发出“咕咕咕”的笑声这是老单调教的结果,也是八哥嘴巧的本能,它学人说话,人教它人语,是多么地自然与亲近。
说话间,我的手无意放在笼子上,它飞身跃起鹐了一下我的手指,我急忙缩回了隐隐作痛的手。老单说,这只八哥防范意识很强,它的笼子不许人们触摸,就连我本人碰触也不行,有次我挂笼子时没挂好,伸手扶了一下,它毫不客气地鸽了我的手,我有些生气,把它抱出笼子打了它的嘴巴。它记了我的仇,从此再也不理我了,教他学话它也不学了,现在只会说“你好!”“恭喜发财!”这两句话。
我问老单教八哥一句话需要多长时间,老单说得需要一周的时间。老单向我讲了他以前养过的一只心爱的八哥:那只八哥性情比较温驯,教它很多单词都能记住,比方说我要穿衣服出门,它会说“走啊”;比方说有人敲门,它会问“谁呀?”再比方说客人吃完饭起身要走,它会说“欢迎再来”一次去外地办事,托付给一位爱鸟的`朋友照管,因没照管好,被动物给咬死了。老单脸上掠过一阵无奈,感到很惋惜,长长地叹口气,半天没说话。
老单现在养的这只八哥,说来也怪,虽不愿与老单交流,但对其他人表现得很兴奋,特别是和老单的邻居老邱很对脾气。老邱退休后闲来无事,经常喂它吃的、逗它玩,老邱抚摸鸟笼,八哥也只是鹪住他的手指不咬,把它抱出笼子后,它就跟着老邱散步,有时还飞到老邱的肩上和头上站着;老邱回家它也跟着进屋;老邱躺在床上休息,它就守候在老邱的枕边,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八哥见不到老邱,会在笼子里叫个不停,期待见到老邱,见了老邱如同见到亲人一般激动。八哥与老邱的举动,是我亲眼所见,它竞把老邱当成了主人。
看来,八哥这个小东西虽愿与人亲近,但也有不顺心的时候,原本大自然是它的家,人们却把它关在笼子里,剥夺了它的自由,鹐人手指也就不足为怪了,何况它不屈人之暴力,倒是喜欢人对它的体贴与关爱。
篇2:早春观鸟记散文
早春观鸟记散文
近来我爱上了观鸟。
一天,我吃罢晚饭,走出食堂东门。外面是块绿地,栽着各种花木,最外面一排杨柳,与对岸的竹林隔河相望。竹林长而茂密,乔木杂生,几排民房掩映其间。两岸的世界,正是鸟的乐园。
时值正月底,燕子黄鹂等候鸟们还没有回来,然吾乡乃“鱼米之乡”,也是鸟类的天堂,具有丰富的留鸟资源。古人云“以鸟鸣春”,初春之际,草长莺飞,而树木未绿,正是观赏留鸟的好时机。看官,且把俗事暂搁,随我来赏鉴家乡的这些飞羽精灵,享受自然馈遗人类的闲情逸致。
一出门口,就传来鸟的鸣叫,循声望去,见几只麻雀盘踞在旁边的平房屋顶,叽叽几声,飞到了河边的柳枝上。说起麻雀,常会使人联想起雪地捕鸟的童年趣事。现在这等场景只能在回忆中寻找,非仅麻雀数量的减少,更因现代人已难有此类雅兴。关于吾乡麻雀数量的减少,有人认为是环境污染所致。其实不然,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使鸟类的种群结构也随之改变,以谷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麻雀就减少,而杂食性鸟类增多,甚至一些以前没有的鸟也来到吾乡安居乐业。
春风似剪,原本枯干秃枝的柳树,望去隐隐已有一抹诱人的嫩绿。我走入通向河边的甬道,一只白鹡鸰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像一位穿着黑白大竖条礼服的绅士,优雅地在草坪上踱步。白鹡鸰是涉禽,常在水边活动,以水中生物为食。它对人不太敏感,我走了几步,它才觉察后跃起,以它特有的波浪形的姿态,贴着河面地飞到对岸去了。
白鹡鸰喜欢边飞边鸣,“jilinjilin”的叫音在水面上荡漾着,让人想起八九十年代那些老式自行车的铃声,——那些铃声承载了多少青春记忆!突然,一点蓝影在眼前掠过,——是一只蓝色的小鸟,转瞬即逝,看不清具体的长相。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是不是那著名的蓝雀?
“gujeegujee”,是白头鹎标志性的鸣声,清脆嘹亮,有金属腔,颇为悦耳;一鸟鸣起,四下唱和,此起彼伏,堪为天籁。我向左上方一望,只见合欢树上有三只白头鹎,两只在吃食,一只正张口伸脖,与周围的同类们竞喉放歌。白头鹎俗称“白头翁”,得名于头顶上一块白斑,背部墨绿,腹污白,体形俊朗;喜踞树梢鸣叫,早晚尤盛,常把人从梦中唤醒。其头顶白斑,活像戴着一顶白帽子,不过从地面不容易看到,因此一般人不太注意到它的存在。这种鸟我们小时有,但没有现在这么多。现在,无论是市区还是乡间,“gujeegujee”的鸣声随处可闻,在绿化好的城市小区,它实际上履行了乡间雄鸡的司晨职能。白头鹎的鸣声还有多种变化,或急或缓,或尖或柔,饶多韵味,不一而足。有时正在办公室忙碌,偷闲把耳朵往窗外一伸,——“gujeegujeegu- gujeegujeegu”,听起来便如“同志苦不苦?同志苦不苦?”有鸟答曰:“不苦不苦!”也有鸟曰:“苦也!苦也!”公事之暇,享此等鸟趣,焉能不乐?
白头鹎一开唱,麻雀树莺之类的鸣叫就顿时“失色”,只好扮演这演唱会的配角,给白头鹎做伴奏。我一边聆听着这鸟儿们的'佳音,一边想绕到那“歌手”的后面去看它的“白帽子”,——那滑稽的样子常使我暗自发笑(然而向着树梢探头探脑引颈瞭望的我可能更会使旁人发笑),突然,扑哧一声,北侧的草地上飞起一只褐色的斑鸠,亮出一圈白色的尾翼。斑鸠俗称野鸽子,以前少,现在则很常见。周作人曾经专门作文研究过斑鸠的鸣声,我却至今还未听出门道。斑鸠飞越河面,落到了对岸的竹林上,叽叽喳喳惊起一阵麻雀。
一对八哥,在高空打了个旋。八哥一身黑羽,飞行时两翼露出两块白斑,从下面看像个八字,故名。有人会把八哥误认为幼年的喜鹊,其实两者很好鉴别,喜鹊有洁白的腹部,而八哥通体黑色。八哥是杂食性鸟,喜欢成群成对在田野和林地活动,依我的观察,是吾乡现今数量最多的鸟。此时它们的大部队尚在西边菜田里觅食,这是两只早收工的鸟儿。
八哥落在了对岸的屋顶上,正对着前面高大杉树上的一个雀巢。这时随着“喳喳喳喳”苍老而破碎的叫声,飞来两只喜鹊,警惕地停在雀巢的上下。喜鹊不是猛禽,但是具有攻击性。它们喜欢食腐,所以与人类亲近,有人的地方就有喜鹊,城市乡村都有它们的倩影,而山野僻壤就难见它们的踪迹了。现在喜鹊数量明显增加,那随处可见的鹊巢宣告着它们“空中霸主”的身份。喜鹊是伟大的建筑师,他们选择在冬暖夏凉的落叶乔木上筑巢,用干枝枯草泥土作材料,几天之内就可以完成。那高高地矗立在秃枝枯桠上的鸟巢,与一旁的各色民宅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冬日的风景。
这对喜鹊忽而盘踞屋顶,忽而栖于树梢,始终不离它们的巢穴太远,可能巢里有了它们爱的结晶。
凭着几根树枝就能餐风宿露,繁衍后代,抵御寒冬?我正在慨叹这神奇的鹊巢的时候,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惊飞了树梢的几只柳莺,原来是一条短信:您的住房贷款申请已被批准,请自下月起……我心头一紧,唉,下月起就苦了……正这样想着,“喳喳,喳喳”,对岸传来几声喜鹊傲慢的冷笑……
天色渐暗,我回头朝西一看,屋顶上、电线上开始聚集八哥,空中有更多的八哥在晚霞中归来,发出叽哟叽哟的叫声,枯燥而单调,渐渐地盖住了白头鹎的鸣唱。
我北走几步,离这群八哥远了一些。河水无声,南向而流,再五百米就是著名的缘缘堂。想着自己崇仰的子恺先生正是喝着这河水长大,心中对这条河流更增添了一份敬意。
看,“隐士”现身了!一只白鹭从北方翩翩飞来,徐徐而降,轻盈地落在一棵榆树上。那美丽的身姿、优雅的举止,没有辱没它高贵的身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是吾乡最珍贵的鸟。这种白鹭属于小白鹭,俗称长脚鹭鸶,吾乡过去也有,在我小时已经很少,恁是我在乡间长大,也没有见过它的影子,它是真正的“隐士”。然而现在,在河流、水田、湖泊的附近,甚至在城市的市河边,常可看到这些一身白衣的“渔夫”。在法律的保护下,它们似乎已经无所顾忌,我曾在偏僻乡间看到几百只白鹭栖息在一方水田里,也曾多次在杭州市郊的高速公路上方看到它翔飞的身姿。去年我去了一趟湖州的西塞山,天公作美,在“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雨雾中看到了这雪白的精灵,正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情画意令人陶醉。更有甚者,白鹭们还会跟着游船左右翻飞,像是跟窗内的游人“嬉戏”。那情那景,使我明白张志和的《渔父歌》能传诵千年,以及湖州和黄石为了西塞山的归属而争执不休的原因了。
然而我觉得,小白鹭在西塞山前,好像还是显得小了一些,如果是大白鹭当更为吸睛。前几天我看到一只中白鹭在杭州西湖上空盘旋,有同样的远山作背景,比起西塞山的小白鹭,自然更有一番气象。所以说在我们桐乡这样的水乡平原,小白鹭是再适合不过了!且看这只小白鹭,又下到了水边,那脱俗的身姿映在这小桥流水之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演绎什么叫做“江南”呢!
这时,令我惊奇的是,又飞来两只灰鹭,如电影里会飞的侠客一般,落在一枝高大的构树上。灰鹭在吾乡比较少见,我也是第一次在这条河里遇上,看来我今天眼福实在不浅。之前去位于桐乡西南部也是杭嘉湖三市交界处的野菱滩郊游,曾在岛上的丛林里惊起大群大群的灰鹭,起落之际,状如灰云聚散,令人叹为观止。
这灰鹭体形大于小白鹭,羽色灰白相间,英姿勃勃,颇有点猛禽的味道。桐乡是没有猛禽的,在几十里外的湖州,我曾看见一只鹰隼在西塞山边广袤的田野上空盘旋,自觉有一股凌厉的寒气逼空而来。
天色暗下来了,八哥叫得更欢了。我回头南望,左边的电线变成了长长的五线谱,那是八哥的杰作;对岸,高大的构树、杉树的秃支上也落满了八哥,像是一幅幅孔雀展屏图;而更多的八哥则在竹林梢头嬉闹聒噪,声闻四野,不绝于耳,这是年轻八哥们游戏和恋爱的时光,要持续到天黑才会结束,进到竹林里的巢穴安眠。
八哥们的喧闹是暮色中鸟儿的绝唱,其它鸟儿早已销声匿迹,它们的巢穴遍布在这百米长的河道的两岸,除鹊巢外大多极为隐秘,常人是难以找到的。
天已漆黑,河岸归于宁静。只留下远处子恺大桥传来的汽车的啸鸣。不必向往夜莺的歌喉和极乐鸟的美丽,吾乡的鸟啊,你们已经足够愉悦我的耳目了!愿这里永远是你们的乐土。
晚安,吾乡的鸟儿,明天再来聆听你们的晨曲。
篇3:观鸟的写景作文450字
观鸟的写景作文450字
清晨,朝阳,斜影。
我漫步在被金色的阳光笼罩的树林里,感受着清晨的气息。本想在这安静的休息,可几只小麻雀却映入了我的眼帘。
他们蹦跳着,可爱的小脑袋,左右摇摆着,还不时舒展一下双翼,清理一下羽毛。“真是可爱极了。”我不禁叫出声来,声音惊动了麻雀,他舒展的翅膀一下子飞往树林深处。
我不会轻易放弃对麻雀以及他飞往的方向的好奇,一直追赶着它们的步伐。
那些麻雀最后钻进了树丛中,当我扒开树丛想寻找它们的踪迹是,却惊喜地发现树丛后面别有洞天——成千上百的鸟,在这栖息,有大山雀、画眉鸟……我贪婪的想把这一切尽收眼底,青翠欲滴的树叶衬托出鸟儿们的生气勃勃,多么美妙的小生灵啊。侧耳倾听,有急促尖锐的旋律,有清脆婉转的高音,还有朴实又略浑浊的低音,多么动人的声音啊。简直就是一个乐队,此刻我的`每个细胞都激动地舒展开来。画眉鸟们在树间蹦来蹦去,盘旋飞舞,而附近的空气也显得格外的清新舒适。
我默默地观赏这“鸟的天堂”,合上树丛,悄悄的走开,为的是不打扰这些小生灵。
虽然我没有拥抱晨光,但我会收获了一片鸟的世界,虽然错过了阳光的沐浴,但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美呢?
篇4:冬日观瀑写景散文
冬日观瀑写景散文
冬雨初晴,久违的阳光照射大地,给山间带来浓浓的暖意。空气格外清新,视野十分通透,是外出观光摄影的最好时光。
偷得浮生半日闲,便邀了几个好友去一个叫“观瀑”的地方。
观瀑位于故乡县城下游约一公里的乡间,因为一个多层的瀑布而得名。那瀑布生在峡谷中,挂在悬崖上,从附近和夷江对岸都可以看到,因而称之为“观瀑”。久而久之,其下面的村庄,也称为“观瀑村”,如此通俗而直白的地名,真是少见。
因为我的二姐嫁于观瀑村的缘故,我曾多次来到瀑布附近,观光游览,拍摄照片。然而,因为时机不好或水量光线等原因,总是没有拍到比较满意的照片。这次相约去观看,因为前一段阴雨绵绵,雨量大,水流量也大,瀑布比较壮观。
驱车到了造纸厂下面,便有一条车道直通右边的山脚。我们下车步行,沿着小溪向里面走去。约行五分钟,里面豁然开朗。抬头仰望,一叠瀑布挂在山间,传来轰隆隆的响声。俯瞰下面,则是一块盆形状的平地,里面有房舍,有池塘。屋前有小狗,对着生人吠着。池塘有白鹅,悠闲地游着。瀑布流下的小溪,环绕着盆地流淌,潺潺有声。好一个静谧安祥的地方!
穿过盆地,我们向瀑布走去。这里难行多了,两边是一人多高的野生芭茅,只有一条小径,刚够一个人行走。小径蜿蜒着向上延伸,我们低着头向上攀沿。离瀑布越近,响声越来越大,虽然一时看不到瀑布,已经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了。
再攀爬一阵,到了一悬崖边上,整个瀑布尽收眼底。这是一个多层的瀑布,从上到下,约有100多米高。一会儿,白练高悬,飞流直下;一会儿,隐入山涧,哗哗流淌。虽没有那些大瀑布壮观,但层层叠叠,蜿蜒恣肆,别是一番风采。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看这个瀑布。以前因为道路难行,一个人没有伴,从来没有上来过。我们欣赏、赞叹,不停地拍摄。这里尚处于瀑布的中段,离上面的瀑布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决定继续前行。
路更加艰险,更窄,坡更陡。爬行一会,早已气喘吁吁,头上冒出汗珠来。不时有山风吹过,清新无比,给我们增添爬山的力量。这时,一条新开的横道出现在眼前,这大概就是去看瀑布的路了。我们向右边横道走过去。
这是一条从密林荆棘中新开出来的一条毛路,两旁有刀子砍伐的痕迹,地上还有竹木的桩子。毛路的上面被树木遮盖着,似一条林荫小径。说是小径,其实是一道斜坡,下面是数十米高的悬崖,行走要十分小心才是。
阳光照射下来,透出斑驳的`光点,我们仿佛从远古走来。
穿行约数十米,很快到了瀑布的底下。一面巨大的斜石板上面,三叠瀑布倾泻而下,轰声如雷。瀑布掀起的雨雾向我们袭来,清凉扑面,沁人心脾。
瀑布位于两座大山之间,根据地形的变化,形成三叠不同的瀑布,时而偏左,时而侧右。冲击到最下一叠后,沿着大石板,向下面哗哗流去。那水在石板上冲起阵阵涟漪,像是浣纱一样,白色的轻纱在流水中漂洗、曼舞,击起水花,飞珠溅玉。其情其景,变幻莫测,美丽极了。
大石板的下面还有一叠瀑布,虽然我们看不见,但能听到雷鸣般的声音。
我们坐在石板上享受着,聆听着瀑布的声响,像是聆听着大地的音响。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像是披上一件厚厚的衣裳。仰望天空,蔚蓝蔚蓝,没有一丝云彩。极目山下,可见远处的阡陌、村庄,炊烟袅袅……此时此刻,我们都不说话,沉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之中,醉了,醉了……
观瀑为新宁十二古景之一,旧时称“层崖叠瀑”。据《新宁县志》记载,明朝时,县令何士域即有诗吟咏:
一道飞泉挂碧峰,浑似银汉下虬龙。
罡风飒起寒涛立,声在悬崖石上松。
这是较早对该瀑布的描绘。后人题咏的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其实,瀑布是很美的,只是因为新宁有崀山等众多景点,所以这里被人忽视了。再加上开发不足,道路难行,所以登临瀑布者少之又少,慕名而来者,就更少了。
我们通常向往名山大川,却常常忽略身边甚至眼前的美景。我相信,观瀑再不会养在深闺,一定会成为大观。
篇5:五仙观游记写景散文
五仙观游记写景散文
明清两代,这里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了“羊城八景”的行列。
――题记
今天,天气不错、我来到了广州的祖庙――五仙观。
来到五仙观门口,首先进入我眼前的是两只神态威武的神兽――麒麟、和古建筑的美丽大牌坊。
从一个简介上面我了解到: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鹿角、羊蹄、鳞甲、牛尾,为四灵之一,象征着祥瑞。这对石麒麟为玄武岩石质造型优美形神兼备,据考证应为目前广州所存为数不多的明代石刻动物雕塑之一。
走进门口,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文化廊,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周朝时,广州出现连年灾荒,农业歉收,民不聊生。玉皇知道了以后很同情这里的`众生、于是就派五仙下凡拯救南粤百姓。
一天南海上空、突然的出现了五位神仙、每一位都骑着羊,每一只羊都叼着麦,他们把口中的麦穗撒在广州城,从此以后广州五谷丰登、五位神仙回到了天上去了,可是五只羊却迷恋这里风景、于是变成了五羊石像、留在广州、坐落在美丽的越秀山上、从此广州又有一个羊城的美称。
接下来我又参观了岭南第一楼,岭南第一楼又叫禁钟楼,是广州市现存为数不多的保持着木结构形式的较为完整的明代城楼式建筑,始建于明代洪武七年,现存二层的木构架是清乾隆五十三年的建筑。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把它与镇海楼、海山楼和拱北楼合称为“四大崇楼”。
钟楼坐北朝南,高17。45米,分作两层,下层用红砂岩砌筑,上层为木构架檐梁式结构,重檐歇顶,四周设置了木栏杆,供游人依栏远眺。楼中央悬挂一口明代青铜大钟。钟铸于1378年,高3。04米,直径2。1米,重约5吨。钟底下以方形竖井直通门洞,形成一个巨大的共鸣器,不但可以使钟声洪亮悠扬,也有利于声浪传播,据说扣之可“声闻十里”。此钟是作为遇火警等非常事故时召救之用,无事禁止撞击,因名“紧钟”。为广东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铜钟。
钟楼坐北朝南,高两层17米,首层用红砂岩石砌筑,宽13。9米、深11。9米、高6。8米,中开一宽3。8米、深5。7米的拱形券门洞,前后贯通。二层为木构方亭,重檐歇山顶,正脊饰鳌鱼宝珠。面阔三间11。83米、进深9。37米,十三架梁用4柱,梁柱用材粗大,风格古拙简朴,正檩底部书“时大清乾隆岁次戊申季冬吉旦”、“募化重建立”等楷书。
二楼正中悬挂一口明代青铜大钟,高3。04米、口径2。1米,钟体铸篆文:“大明国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造”,阳文。
钟底下以方形竖井直通门洞,形成一个巨大的共鸣器,这独具匠心的设计,不但可以使钟声洪亮悠扬,也有利于声浪传播,据说扣之可“声闻十里”。此钟是作为遇火警非常事故时召救之用,无事禁止撞击,因名“禁钟”。是本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铜钟。
然后我又去了“仙人拇迹”,“仙人拇迹”传说是五仙骑五羊在此飞升时留下的脚印。由此而得名的“羊城”、“穗城”早已名扬天下。这只纵横约四米的巨大足印凹穴下的古老陀泉日夜不停地涌出清泉,使足迹浸润在一泓永不枯竭的清潭中。
再继续的往里走,里面还有一个大花园、这里古树参天另有一番风景正准备仔细的欣赏这里美景、没想天有不测风云,下起了雨,我只能回家了。
这次五仙观一游、虽不曾尽兴、但足以令我惊叹、有幸领略这里的神韵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在这是了解很多广州古老的文化。
广州是个好地方、是一个文化底韵浓厚的古典文明城市、这里有你游不完的名胜古迹、赏不完的美景、尝不尽的美食、学不完的文化、我晚年有幸生活于此、无比的感恩、这里将会是我人生中的第三个故乡。
篇6:巴金写景散文《海上观日出》
巴金写景散文《海上观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幺?
1927年1月
篇7: 鸟鸣声里的春天写景散文
鸟鸣声里的春天写景散文
一串悦耳的鸟叫,春天就来了。
在乡村里,在一片一片的庄稼院里,最先体现春天到来的物事,便是那越来越嘹亮,越来越繁乱的鸟鸣。早晨里,天还未亮,空气还有些几分寒冷,一声长长的鸟鸣,便如一支铜号一般,呜呜噜噜撩开了春天的序幕。于是,在湿漉漉的泥土气息里,便有各种植物的种子,再也按捺不住的冲动,在鸟声里,嘣嘣嘣的爆出了嫩芽,甚至急不可耐地冲出了土面。
紧接着,黄鹂开始委婉缠绵的抒情,如二胡独奏曲中的《二泉映月》,如小提琴独奏曲中的《梁祝》,那么的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直叫人荡气回肠,情不自禁而涌出满眼的热泪来。
在黄鹂、百灵鸟的吟唱声中,一棵又一棵的花木开始变绿,一朵一朵的樱花悄然绽放,而院墙内的那一枝红杏,早已探出了篱笆墙外。
黄鹂方才唱罢,在村庄的上空,在树林子里,在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在喜鹊的鸣叫声中,河岸边的杨柳绽开一溜鹅黄,田野里的油菜花开放得一片灿烂,而竹林幽幽,菜花黄黄,天地便陡然亮丽了起来。
然后,鸟类中的大家族――麻雀们便倾巢而出,其声如千指弹弦,铮铮琮琮,嘈嘈杂杂乱耳。
于是,整个乡村田野便骚动起来,朝气蓬勃起来,各种蔬菜竟相猛长,满地的庄稼,一起舞蹈葱绿,就连人们最爱吃的春韭,椿芽,也相继端上了农人的饭桌。
在这当儿,就连鸟类的隐士――啄木鸟,也飞出了树洞,梆梆梆的敲响树林,开始了它的除虫工作。
友人说:“春天是鸟的世界”。我作为一个久居乡村的农夫,则深切的感受到:春天,是清脆的鸟声唤出来的。
【观鸟写景散文】相关文章:
1.第一次观鸟作文
2.观鸟的作文
3.观鸟天堂作文
4.湖边观鸟作文
6.写景散文
7.灯写景散文
8.伤感写景散文
9.雨写景散文
10.优美写景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