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高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

高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

2024-02-24 08:07:0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崔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高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高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高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

篇1:高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

高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

在田径竞赛中,跳高运动成绩受心理的影响尤为重要,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试跳前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业余高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心理训练及自我调控手段方法,为高校跳高运动训练提供借鉴.

作 者:周忠林 路宗霞  作者单位:周忠林(海南医学院体育部,海南,海口,571101)

路宗霞(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82 关键词:跳高   心理训练   自我调控  

篇2:高校田径队赛前心理训练探究

高校田径队赛前心理训练探究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揭示这些心理特点与获得优异成绩的内在关系,本文对于田径教练员训练及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高校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特征、成因及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帮助运动员改善不良心态,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运动成绩.

作 者:岳天翔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80 关键词:高校田径运动员   赛前心理状态   心理训练  

篇3:心理调控对跳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影响论文

心理调控对跳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影响论文

摘 要:根据背跃式跳高的特点,采用心理训练结合战术训练的训练方法,对提高训练及比赛时的跳高成绩具有较大的意义,可以在训练中采用。

关键词:背跃式跳高 心理素质 调控

一、引言

随着背跃式跳高技术的日臻成熟,教练员和运动员把跳高技术努力地朝着速度和力量更加完美结合的方向发展,从各个领域提高运动员的极限运动能力,使人体能够越过更高的高度。但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取得不了在训练中的最佳成绩,甚至远低于训练成绩,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要形成技术与心理调控结合的合理动作定型,增加在比赛中的适应能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二、技术训练

跳高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尤其以助跑和起跳的结合为重点。因此在练习时选择的练习顺序就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使运动员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在与完整技术训练有机结合的情况下,使之相辅相成,从而逐步完善跳高技术。

1.助跑训练

成功的助跑取决于起跳后2~3步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节奏,支撑腿后蹬充分,使身体充分向前运动。

在训练中,应尽量不结合过杆,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稳定的步长,提高直、弧线快速转换的能力,最后一步重心上升形成短步,并保持大的'水平速度,以求产生最大的垂直速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头脑要保持放松,使整个动作形成定型,达到自动化程度。

2.起跳训练

背跃式跳高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能使起跳腿着地时水平速度最大程度地转化成垂直速度,并在起跳腿着地前身体离竿内倾为水平速度转化成垂直速度做平衡过渡。起跳训练中要把握好起跳点的确定,在练习的开始阶段,起跳点可以靠横杆近一点,而后逐渐稍远离横杆。起跳训练的整个过程都要以起跳点为中心,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概念: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踏准这个点,这样,训练中形成的定型到了比赛中就不易被破坏。

3.过杆训练

过杆训练的最大目的就是确保身体过杆时最贴近横杆的后背相对于横杆产生一定的距离,使身体能够在水平方向上顺利地跃过横杆。这就要求背跃式过杆时要有充分的背弓反弓。在训练中,为提高背部反弓技术,较多地运用了海棉垫子垛的训练法,采用卧上垫子垛、坐上垫子垛、起跳手触高、起跳头触高、起跳摆动腿膝触高的方法,重点突出向上的意识,使动作更趋于连贯,并在逐渐向上的前提下逐渐转正身体,并仰卧在垫子上呈背弓姿势。这样就能在完整的概念中很快掌握完整的动作技术,并较快地提高成绩。

三、比赛中最佳心理状态的调控

在激烈的跳高比赛中,场上情况千变万化,面对众多强手和观众的呐喊,以及许多意想不到的干扰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是很复杂的。这时只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场上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才能应付各种复杂情况,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比赛是在极其紧张和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员大多没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往往会过度兴奋,过多地消耗自己的体力,致使在比赛中无法调控自己的能力。另外,观众对运动员的情绪影响也很大,观众越多,呼声越大,会使运动员产生过度紧张、增加精神负担和忧虑情况。这时要使运动员建立积极的思维定势,尽可能不受外界影响,行动果断,争取在每一个高度上第一次试跳成功。

四、结论与建议

1.心理训练能帮助运动员在大脑中形成准确的动作概念,提高跳高的速度利用率、助跑的成功率及运动成绩,是改善技术、提高训练和比赛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2.心理训练作为运动技术训练的辅导手段,必须与实际练习相结合,即想练结合,才能掌握正确的跳高技术。

3.在训练级比赛中采用心理辅导训练,符合大多数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和必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修订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美国田径运动学会美国田径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毛兴海跳高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J].田径,1994(4):31~33。

[4]湖广银跳高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中最佳状态的调控[J].滨州师专学报,2001(2):70~73。

【高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相关文章:

1.田径队训练规章制度

2.跳高运动员加油稿

3.跳高运动员个人广播稿

4.浅析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5.致跳高运动员广播稿200

6.加油稿跳高运动员40字

7.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体育工作计划

8.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对策研究论文

9.跳高运动员加油稿30个字

10.致跳高运动员加油稿汇集

下载word文档
《高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