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怎样能够听懂材料呢
“秋天的萱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托福听力怎样能够听懂材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托福听力怎样能够听懂材料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托福听力怎样能够听懂材料呢
托福听力怎样能够听懂材料呢?
要想彻底不卡壳地听懂托福听力听力材料或与老外进行无障碍交流,首先要 Maintain your composure and your confidence,就是说要保持冷静和自信,千万不要因为一处没反应过来,就慌了手脚。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听力实力的培养和提高相当关键。
TOEFL听力的过程中要学会根据语言传达的信息Make pictures and images, 也就是说: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反映于脑海之中。有了连续的动态图像的帮助,就有利于我们避开“直接翻译的无序性”,以抓住TOEFL表达的主干而不是旁支末节,从而走出“听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怪圈”。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体会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神奇感受。
托福听力备考时在听懂之后,不要盲目追求“题海战术”,迫不及待地找其他题目来听,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听过的题目上。可以说它们才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从而树立听觉形象的上佳材料。所以要Model everything (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tone, slang, idioms, patterns, etc.) we heard before。
也就是说认真模仿和跟读托福听力题目中的各种语言点(包括语音、语调、语气、俚语、习语、句式等),不能放过任何细节。比如:考生需要熟练掌握 TOEFL听力“十大发音规律”、TOEFL听力“十大特色语音”、TOEFL听力“四大音变现象”、TOEFL听力“四类语气词解题”和 TOEFL听力“八大特色语调”等(参见《TOEFL听力新思维》一书和《自学美音——快速正音教程》)。
在模仿的基础上,Multiply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words and patterns。 即大力补充和扩展TOEFL听力题目中常用词汇和句式的其它含义和用法。因为TOEFL听力考查的一大难点就是“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
这也就是很多考生之所以听出来老外用的是哪个词,却仍然搞不懂其在题目中确切含义的重要原因。比如:考生需要大力扩展TOEFL听力“九大场景词汇”、“十大概念词汇”、TOEFL听力“十大魔鬼动词”、TOEFL听力必备200条补充习语和TOEFL听力补充“口语精粹极短句”等(参见《TOEFL听力新思维》一书)。
在模仿和扩展的基础之上,要学会Mine(挖掘)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way of English thinking behind the language, 即努力挖掘听力题目语言背后的美语思维模式和美国文化背景。毕竟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掌握了老外的逻辑思维,就能在TOEFL听力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考生应努力挖掘TOEFL听力“三大思维模板”、TOEFL听力“七大修辞模式”和TOEFL听力“十大段落原则”等(参见《TOEFL听力新思维》一书)。
Memorize them。即在“立体”解构了这些TOEFL听力题目之后,将它们加以背诵和记忆,以求达到脱口而出的感觉。因为TOEFL听力的语言重现率很高,背得越多,意味着没听过的就越少。久而久之,听力实力便会大增。
不可否认背诵是份“苦差事”,但“欲穷大地三千里,须上高峰八百盘。”可以说,背诵是登上听力最高境界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前五步是“消化过程”,那么背诵这第六步就是“吸收过程”。我们始终都要铭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托福听力练习对照文本
Before we begin our tour, I'd like to give you som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painter Grant Wood.
在我们开始这段游览之前,我想给你们一些关于画家Grant Wood的背景信息
We’ll be seeing much of his work today.
今天我们将会看到很多他的作品
Wood was born in 1881 in Iowa farm country, and became interested in art very early in life.
Wood于1881年出生在Iowa的乡下农场,在很年轻时就对艺术感兴趣
Although he studied art in both Minneapolis and at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the strongest influences on his art were European.
尽管他在Minneapolis和Chicago艺术学院都学过艺术,对他的艺术产生最大影响的却是在欧洲
He spent time in both Germany and France and his study there helped shape his own stylized form of realism.
他在德国和法国都呆过,并且他在那里的学习帮助他形成了他自己风格的现实主义形式
When he returned to Iowa, Wood applied the stylistic realism he had learned in Europe to the rural life he saw around him and that he remembered from his childhood around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当他回到Iowa,Wood把他在欧洲学到的现实主义体裁应用到了他所见到的在他周围的农村生活中,以及他世纪之交的童年的记忆中。
His portraits of farm families imitate the static formalism of photographs of early settlers posed in front of their homes.
他的早起定居者在他们房前造型的农场家庭肖像画,模拟了照片的静态形式主义。
His paintings of farmers at work, and of their tools and animals, demonstrate a serious respect for the life of the Midwestern United States.
他的农民干活的画作,以及他们的工具和牲畜,展现了对中西部美国生活的一种严肃的尊重。
By the 1930's, Wood was a leading figure of the school of art called “American regionalism.”
在二十世纪30年代,Wood成为被称作“美国地方主义”的艺术学院的领导人物。
In an effort to sustain a strong Midwestern artistic movement, Wood established an institute of Midwestern art in his home state.
在一个试图维持一个强劲的中西部艺术的运动中,Wood在他故乡的州建立了一所中西部艺术学院。
Although the institute failed, the paintings you are about to see preserve Wood's vision of pioneer farmers.
尽管学院并不成功,你们即将要见到的画作保持了Wood的拓荒农民的愿景。
托福听力练习对照文本
Today we'll examine the role that private transportation, namely, the automobile plays in city planning.
今天我们将调查私人交通工具,换句话说,汽车在城市规划中所扮演的角色
A number of sociologists blame the automobile for the decline of the downtown areas of major cities.
许多社会学家把主要城市的市中心的衰退归咎于汽车。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automobile made it possible to work in the city and yet live in the suburbs many miles away.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汽车使在城里工作,但却生活在许多英里之外的郊区成为可能。
Shopping patterns changed: instead of patronizing downtown stores, people in the suburbs went to large shopping malls outside the city and closer to home.
购物模式改变了:生活在郊区的人们去城外且离家近的大型购物中心,而不是屈尊闹市商店。
Merchants in the city failed; and their stores closed. Downtown shopping areas became deserted.
城里的商人失败了;并且他们的上店关门了。市中心购物区变得荒芜了。
In recent years there's been a rebirth of the downtown areas, as many suburbanites have moved back to the city.
近年来中心区有了新生,因为许多郊区居民搬回了城里。
They've done this, of course, to avoid highways clogged with commuters from the suburbs.
他们这么做,当然了,是为了避免来自郊区通勤者们阻塞公路。
I've chosen this particular city planning problem—our dependence on private transportation to discuss in groups.
我选择了这个特殊的城市规划问题——我们对私人交通工具的依赖,来做小组讨论。
I'm hoping you all will come up with some innovative solutions.
我希望你们都将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Oh, and don't approach the problem from a purel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ry to take into account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ssues as well.
哦,不要从一个纯粹的社会学视角来着手处理这个问题;也试试考虑环境和经济问题。
篇2:怎样听懂托福听力对话者的潜台词
怎样听懂托福听力对话者的潜台词?这些推测思路技巧要掌握
从语音语调中找线索
说到托福听力对话者的情感态度,最先要提的就是语音语调。
听力中升调分为两种:直升调和转升调。直升调一般表示疑问;转升调一般表示担心,忧虑,疑惑,极度怀疑。句子以升调结尾,一般来讲,大多数情况下表达如下三种情感:1 确认信息 2质疑(惊讶)态度 3 期待得到更多话题相关信息。其出现频率的高低是:信息确认最多;其次是期待得到更多话题相关信息;再次是质疑(惊讶)态度。
特定词语也有提示作用
部分词语,如果配合适当的语调,会对文章结构和走向有指引作用。
Now、OK、So、Well这些词用在听力文章中的段首时,往往伴随着非常强烈明显的语调。这种情况在国外真实上课环境中也是经常能遇到的。教授在深入讲解一个话题之后,为了转换到下一话题,老师往往会用NOW这样的词去唤醒学生的注意(或者唤醒已经睡着的学生)。语调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话题的转变,也意味着课程内容的变化。所以说,这类词出现的时候,往往是承上启下,开启新话题的标志。这类词之后的内容一定是至关重要,与考点直接相关的。
惊讶诧异态度短语需留意
此外听力文章中会有很多表示惊讶和诧异态度的短语,在听力中一般会针对这些表达出重听题。
比较典型的此类表达有:My god, Jesus。但是事实上,这类表达在真题中出现概率并不大,考的也很少,相比而言,类似于wow和Oops这样的更加隐蔽的情感表达更容易被设题,也更容易被考生所忽略。
听清反义疑问句读法细节
还有一个小细节,也可以反映出说话者明确态度,值得注意。这个细节就是反义疑问句的读法。
在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中,老师往往会让学生以疑问句的方式读出反义疑问句。换言之,反义疑问句是升调结束。但是事实上,很多时候,老外也会用降调方式去说反义疑问句。上过外教老师课的同学可能经常会听见老师上课时用反义疑问区表达特别肯定的情感。比如:“油跟水是不相容的,不是嘛?”如果这样一句英文用降调读出来,听来就特别像是:“油跟水是不相容的,没错吧?”托福作为语言能力测试,必然会如实反映老外说话的习惯。所以当听力原文中,反义疑问句用降调说出,老师特别期待学生给出肯定的回答。
托福听力备考之考场注意事项
一、试听和试音
很多人不重视这个步骤,只是简单履行程序,这是大错特错。硬件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我们的发挥。有这样一个考生,以往考试听力成绩都在24分以上,但最近一次由于在试听的时候没太在意,开始新托福听力考试的时候发现听力设备有问题,一会听得见一会听不见,虽然后来考场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结果听力只有19分。这不是故事,是一件真实的事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考试是一件大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大意。
二、机考过程中的外来干扰
托福考场的乱人尽皆知。先到先考,每个考生的进度都不一样。所以,在你想安心做听力的时候,可能会看到在教室里往返穿梭的身影,听到他们不大不小刚好踩在你心头的脚步声,还有地板轻微的震动,更厉害的是口语战士们高亢、洪亮的的音频,正宗、纯粹、地道的中国英语(或支离破碎、体无完肤的不知道哪国的英语)。凡此种.种,全都出现在你的耳畔、眼前,乃至心头,挥之不去,严重分散你的注意力。
新托福听力考试对策:没有什么特效的解决办法,只能尽可能集中注意力,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自己的干扰:把耳机音量调大,压制住外来的声音;把视野缩小到笔尖、屏幕;摄敛心神,让思想单纯起来,只思考听到的东西。这些都需要平时练习中就多加注意。
三、耐力和毅力
除英语能力,托福还考察耐力。持续近4个小时的考试对中国考生来讲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单是听力部分就要60-90分钟,并且要注意力集中,一不留神就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点。很多人无法适应这么长时间的煎熬,到听力后半段就会烦躁,而且可能会厌烦这种考试,主观上产生排斥,那么后面的内容就更听的云里雾里了。
新托福听力考试对策:关于这一点,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考试绝不是要你意气用事。我们坐在那里是要来解决问题的,绝不是让你表达你对这种模式的喜好和厌恶。即使你发觉自己有些烦躁,也要尽量平静自己的情绪,不能任其继续扩大。不妨将这看作是对自己的挑战,看看自己能不能战胜自己。如果能,相信你也必将克服外来的任何困难。
四、加试和机经
加试的题目不算分,这个大家都知道,但这不是金科玉律。有考生反映自己认出了加试题所以没有认真做,但最终的听力成绩和以往差很多。所以,到底哪个是加试题目,也许不能仅凭网络上的总结来判定。
新托福听力考试对策:建议把经典加试题或者机经看做是背景材料,遇到我们熟悉的加试题或者机经,依然要认真听,认真做题,把之前看过的机经用来帮助理解,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另外顺便说一句,加试的不一定就是阅读和听力中的一个,少数情况下存在双加试的现象,要有心理准备。
五、听与记
很多人喜欢把尽可能多的内容记在纸上,结果反而导致很多信息没听到。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人是有记忆力的,我们要尽量把听到的信息记在脑子里,不是纸上。记笔记固然重要,但只是为了提示我们,而不是要我们到笔记里去找信息,否则不是和阅读没什么区别?
所以,新托福听力考试,重在听,不在记。我们记录的可能只是支离破碎的几个字母组合,但我们自己要能根据这些残破的内容整合出原文的框架。至于具体信息,要靠我们脑子中的记录和自己的思考来进行整合,用以解答问题。
听力备考:如何挽救托福听力正确率
托福听力是托福四项科目中比较难以提高的一项,首先是因为对词汇的要求较高,考生不仅需要背会基础词汇和学科基础词汇,还要能在文章中听到单词后瞬间反应出含义,理解上下文意思,但大部分考生平时背单词的习惯和这种对单词读音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求是不相符的,因为大家都习惯看单词,而不是听单词。
其次,单词掌握了以后,还要具备理解句子的能力,在托福听力正常语速下要提取出句子的主干信息,或者通过上下文推知句子的信息。最后,还要具备对段落和篇章信息梳理的能力,要对考点信息有预判和定位,熟悉托福听力的出题点。
如果以上三项基础能力都很扎实,那么恭喜,你已经具备了托福听力通关的基础实力,但这只是拿到理想分数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题目做对,这才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
很多考生会想,我把材料听懂了,做对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不完全对,且不说听到、听懂、听准材料信息这三个状态在做题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即便听准信息了,也会受到干扰选项的影响,ETS在设计托福听力正确选项和干扰选项时有一套科学严谨的方法,不能因为是形式简单的选择题而掉以轻心。
最近遇到一个学员案例来和大家分享,学员的词汇和语法能力已经足够理解材料,而且基本能够复述出主要信息,所以理解材料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做题的正确率较低,通过让学员讲述自己选择答案的过程,发现学员做题时有些思路方面的错误,比如学员看到题目时会自己先设想一个“标准”答案,然后用四个选项去匹配自己设想出来的答案,一旦发现匹配不上,就会“将就”着选择自己听到的单词,很容易跳入干扰选项的陷阱,因为听力材料中经常会拿原文出现过的单词做干扰选项。
又比如,托福听力中有一个固定题目叫主旨题,学员在选主旨题的答案时,会倾向于选择含有自己印象中比较突出的词或表述的那个选项,没有完整理解选项整体的含义,而一个正确的主旨题答案,必须是一个能包含文章各个部分内容的选项,即概括任何一个部分都适用,而且选定主旨题的答案后,最好双向检验,如果自己选择的是正确答案,那么按照该选项文章结构和逻辑应该是怎样的,是否与自己听到的材料相符。
听力考试其实是对语言综合能力的考察,这里的综合是指在听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动的大脑资源,不简简单单是“听”,更多的是“力”,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题目和选项的能力,等等。
有些考生看似能轻松把答案选对,实际上是这些综合实力在他身上发挥作用的体现,而有些考生觉得自己长期陷入难以提分的瓶颈,其实可能在某一环节存在短板,只有找准问题的关键,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才能挽救自己做题的正确率,才能离好分数越来越近。
托福听力备考:主旨题常见答题误区及攻克技巧
1)误区一:内容目的不用分清
首先来了解第一个误区:很多同学认为,主旨题并没有什么区别,不管它是以What开头还是以Why开头都是一样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主旨题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叫做主旨目的题,第二种叫做主旨内容题。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如果是以Why打头的话,比如说题目问Why does the student come to the office或者是go to see the professor,那这道题就属于以Why开头的主旨目的题;
如果说这道题的开头是以What开头的,比如说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那它就是一个What开头的主旨内容题。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事实上,如果说是以Why开头的主旨题的话,它更强调的是学生主动而且非常明确地提到他来这儿要做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如果说它是以What开头的话,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听完全文对全文进行总结,并且文章的后半部分可能会跟学生刚去的时候谈到的话题有些变化。
这里我们可以来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恰恰就是前两天刚刚考过的一次真实的托福考题中的题目,在这个文章之中,学生跟组织Club活动的老师进行沟通,他来的时候向老师说,我是某一个社团的负责人,我想来这儿给社团订一个场地搞活动,这个主旨目的就非常明确,他想找一个location,但是文章中间开始,老师对于社团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两个人讨论的主要话题一直围绕在社团后面展开的一些活动,而且老师还对这个学生抱以厚望,觉得他将来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章后三分之二的话题基本上没有再提到过location这个话题。
所以说在这样的文章中,如果它考题问的是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那么我们就不可以选择这个文章讲的是学生要去找一个地方去组织活动,对不对?在这里面我们就要首先区分清楚What和Why这两个的区别。
2)误区二:答案一定在开头
第二个误区也是很多同学经常碰到的,尤其是在他刚刚接触托福的时候,同学做了一些题目,可能自己有一些感悟,觉得主旨题答案应该是在开头找,因为西方人的思维很直接,他们是直线型的思维,应该刚开始的时候就摆明来意,开门见山地说明我要来干什么。但事实上在很多的文章之中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首先第一个要明确的观点是,学生的目的并不代表着他们第一次要谈这个话题,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刚刚见面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在寒暄,比如说这个学生和这个老师很久没有见面,于是见面的时候老师就说,某某,最近过得怎么样,听说你最近参加了一个活动,还获了一个奖,恭喜恭喜,他们刚开始的这半分钟很有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寒暄和客套中进行的,甚至有可能他们两个谈论的比较学术性的话题,也不是这个学生的主要目的。
所以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到底什么时候主动提出来,我要找您,我要找您想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里面我们要注意的是抓住对话的最初的目的,也是最初的原因,而且应该是这个学生主动提出来的。
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些常见的提示词和现象词,大家可以看一下,首先,我们在文章中如果听到一个学生说,“OK,tha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好,这让我想起了什么,那么有可能他在这个师生寒暄当中突然想起了自己主要问题,于是引回了自己的话题,那么第二个that is the reason I come here,就是这是我为什么来这儿,或者是back to my problem/issue,回到我的问题中来,老师其实我想问的是什么。
这里我们要特别关注的是学生特别明确地提到过的,我想来做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刚开始说的第一个话题。这里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取自于TPO第26套题的第二篇对话,那这个对话主要话题是谈论了一个跟水母相关的一个对话:
第一道题,Why does the student go to see the professor?很明显这是一个主旨目的题,它是以Why打头的。原文部分是这样说的,刚开始见面的时候,professor先打个招呼说你好,“Hi, Jean.How was the…uh, the conference, right?”他刚开始要说的是这个会议怎么样,因为可能这个学生刚刚参加过一个会议,可能这个会议还是关于志愿者的,所以这个文章有可能前三十秒都在谈一个跟志愿者相关的会议的话题。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说了很多很多,一直到了文章将近结尾的部分,将近两分十几秒的位置,学生突然回过神来说,老师其实我来是想问问你,我刚才跟你探讨的这个跟水母相关的话题,我可以把它作为我的论文题目来写吗?这句话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主旨目的题的提示词,就是that’s why I want to ask,这就是我想来问的事情。所以这里面我们就要特别注意:有的时候这个学生可能会在结尾的部分或者是文章中间的部分突然来这么一句,老师我来这儿其实是为了什么。所以这个题就比较简单了,不可以选择2B,对不对?因为conference是文章刚开始提到的跟主旨无关紧要的一个话题,所以说这道题应该选择C答案。
3)误区三:看见原词直接选
第三个误区也是我们很多学生特别容易掉进去的这样的一个误区,就是我们看见原词的时候非常倾向于去选它,看原词特别激动。我们说”原文原词很亲切”,像看到家人一样是吧?尤其是爱记笔记的学生,一看我的笔记里有这个词,然后题目中也有这个词,就觉得简直太棒了,我的笔记真是太有用了。但是实际上,这很有可能是出题人给我们设置的一个陷阱,当碰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思路打开,有没有可能这个出题人在这里采用了同义替换的方式,同义改写的方式,把原来那个词换了一个方式呢?
比如说,这个学生可能想去找一个在食堂中的一个兼职的工作,他说得也许非常具体,比如说我想做一个waiter或者我想做一个waitress,但当我们看到题目的时候,这个题干ABCD的选项里面,有一些选项有waiter,有一些选项有job、opportunity,我们就要排除掉直接去选择原词这种冲动,而去看这个选项整体的意思,把握每一个细节,不要太冲动。这里面我们的经验就是,请你听完全文,来总结一下,并且要排除掉那些干扰选项,尤其是有原文原词的选项,要特别细心。这里我们也来看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是来自26这套题目的第一篇对话,对话的开头也是一个以why开头的主旨目的题,这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学生先说OK I saw your ad on your campus newspaper,我看到了咱们报纸上的一个新闻,然后employee非常激动说We don’t have any job opening right now,我们现在不招人,没有工作。
学生说,不对不对,您误会了,我其实不是来找工作的,我我有一个什么什么样的需求,比如说我在做一个tutoring work,我在做助教,然后我希望能够开展我自己的business,希望把我的这个口碑宣传出去,所以这个文章后文可能一直在提的是他来找这个人打印一些名片或者去搞一些自己的宣传。这是一个printing office的一个话题。
听到这个文章开头的时候,可能爱记笔记的学生可能就会在纸上写下来,比如说写上Job,写上newspaper,甚至可能有些会写tutor或者是business生意这样的单词。然而当我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会发现,在ABCD这四个选项之中其实就有一些原文原词,比如说B选项的business,是不是有?Advertising实际上也是有的,包括A选项这个job opportunity,在第一次employee说话的时候也提到过。
如果我们没有搞清楚这个文章开篇在讲什么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种冲动,或者是有一种困惑,我到底应该选哪个呢?这些词我好想都听到了。但是当你抓住了这个学生的一个主要话题叫now I want to do something而且I need to do something的时候你就明白,他其实是想把他自己的这个生意宣传出去。所以这个题我们说有job opportunity或者是其他单词就不太对了,有business cards就不对了,所以这个题应该是选择B选项。
托福听力主旨题的解题步骤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对于这样的主旨题, 到底用怎样的解题方式比较合理,而且正确率比较高呢?一共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定位信号词,后面我会给大家梳理一下有哪些信号词,首先要抓住的一个信号词,比如说老师我来是为了,我来找您想让您帮我怎样怎样,这个就是信号词。第二个是要找到这个信号词后面紧接着的有实际含义的动作是什么,或者是名词是什么。第三步是回到题目中,回到选项中去看哪一个选项最接近你听到的那个有实际含义的动作,或者是有实际含义的那个名词就可以了,注意同义替换。
我们来总结一下所有可以表示主旨的信号词。
第一个I am here to talk about/because,后面的小括号里面的话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些例子,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课下去练一练,在第23套题的第一篇文章里面的开头,学生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引出自己的主旨的。
第二个信号词叫I was wondering,I was wondering这个用法非常非常常见,就是我想知道,我想了解,我在想我可不可以怎么样,所以后面学生也会提出自己的一些需求和目的。这个信号词我们在第22套题里面的第二个对话也用到过。
第三个the reason I wanted to talk to you is,我来找你的目的是什么,我来找你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大家在做第20套题也可以试一下。
第四个my issue/problem is,我的问题,我的遇到的麻烦是什么,my trouble is这几个词都可以。
第五个是can I help you,大家注意一下,这属于应该是老师或者是staff先说的,那他说完之后紧接着学生要说的话一般情况下就是这个学生现在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这也算是一个信号词。
当然了,有些文章可能没有非常明确的信号词,那就需要我们首先关注文章的开头,但是不要过分依赖文章的开头,要结合文章后边内容来判断这个文章究竟主要的话题是什么。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成功地帮大家避开这些常见的误区,实现托福听力主旨题全对开门红这样的局面!
篇3:如何听懂托福听力中的电话号码
如何听懂托福听力中的电话号码
(1)基本训练。电话号码是由0~9这十个数字组成的,因此考生一定要对这十个数字的念法非常熟悉。许多听力教材提供了数字的训练音带,大家找一本合适自己的进行练习即可。当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建议进行“自言自语”式的训练,即自己快速地、无意识地说一些数字,边说边记,以此来训练对数字的敏感能力,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2)“0”在英语中有许多表示方法,如zero,nought, null, nil, nothing等,应该注意的是: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在念法上有所不同,在TOEFL考试中,“0”常念作“zero”,但在考试中“0”常念作“nought”(V35的section 4);而在电话号码中“0”读作字母”Oh”,就像在单词“go”中的发音。
(3)读电话号码总的规则是:国家代号、地区代号和具体号码分开来读,比如中国北京的一个电话读作86,10,87654321,对于一个特定地区的.电话,一般来说只有7位或8位。7位的号码,读的时候前三位一组连在一起,后四位一组连在一起,中间有一个停顿,比如6254598读作six two five,four five nine eight;8位的号码,可以四个一组来读,考生可参看本节后面的一些典型例句。
(4)两个相同数字或三个相同的数字可以用double或triple来代替,比如2246555可以读作double two four,six triple five。
(5)末尾出现三个零,可以按“千”来发音,如9796000读作nine seven nine six thousand
(7)在考试中,多于5位数的电话号码一般来说会重复说一遍,而且分组之间的短暂停顿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时间。考生只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再注意一下本节所述的内容,电话号码的问题就解决了。
篇4:托福听力中的连读如何听懂
托福听力中的连读如何听懂
在托福听力中有很多连读,如果不知道很容易听不清或者听错,所谓连读,指的词与词之间交界的两个音会经常连在一起,发音时好象连成了一个较长的单词。托福听力技巧,大家要有所了解。连读有助于完整意义的表达,并使整句话具有强烈的粘着感,体现句子的整体性,充分体现美语语言的自然流畅。要从你的口语着手,只要你读的时候是连读的,听起来就熟悉了。
托福听力中常见的三大连读形式,考生们可以先掌握了技巧再去针对性的练习,相信你一定能够渡过托福听力连读这道坎。
托福听力连读一,辅元连读。在一个句子或短语中,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时,需要将辅音和元音拼在一起连读。如:when I, run out of; fit it in; not at all; call it a day。
托福听力连读二,元元连读。第一种,在一个句子中或短语中,前一个单词的发音以/i/或/ai/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时,中间加一个半元音/j/,如:I am...第二种,在一个句子或短语中,前一个单词的发音以/u/或/u:/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时,加一个半元音/w/, 如:you are,who are。
托福听力连读三,h/读穿。如,isn'the; I just hope that my old suit still fits; Just stick around here; if I see her。
托福听力常用信息:乐器类
乐器(musical instrument):
常见的管乐器有:长笛 (flute)、短笛 (piccolo)、单簧管( clarinet)、萨克斯管 (saxophone)、双簧管 ( oboe)、小号(trumpet)、短号 (cornet)、圆号 (horn)、长号 (trombone)、大号/低音号 (tuba) 。
常见的弦乐器有: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竖琴(harp)、吉他(guitar)、钢琴(piano)等。(钢琴为击弦乐器)
在演奏过程中,大型的乐曲通常都有多个乐章(movement),如序曲(prelude)、尾声(epilogue)。大型交响乐团(orchestra)的演奏中,指挥(conductor)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乐队的灵魂。
音乐的种类:
音乐种类繁多,平时我们接触得比较多的有流行音乐(pop music)、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摇滚乐(rock and roll)、民间音乐(folk music)、爵士乐(jazz)等。相对来说接触不多的音乐种类有歌剧(opera)、交响乐(symphony)、协奏曲(concerto)、奏鸣曲(sonata)、小夜曲(serenade)等。根据演奏乐器的不同可以分为管乐(wind music)和弦乐(string music)。根据演唱或演奏人数,可以分为独奏/独唱(solo)、二重唱/奏(duet)、三重唱/奏(trio)、四重唱/奏(quartet)、五重唱/奏(quintet)等等。 从时间上来分有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和现代音乐(modern music)。
古典音乐从广义上来说指的就是西洋古典音乐,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这个乐派的代表人物。古典音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体裁,上文中提到的交响乐(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四个乐章)、协奏曲(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曲)都属于其中(套曲cycle: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曲;组曲suite: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器乐曲组成的乐曲。)
托福听力题目:建造音乐厅
回忆一:艺术
以前根据音乐厅来作曲。现在来建能弹奏某种类型的音乐厅。还有就是一些以前的例子。后来一个学生扯到录音带这种形式的音乐。教授说了microphone,。讲了space和composition的关系讲到space会影响到创作,举例子说dump/organ都suit
space。又举例说audience也会对创作有影响,也举了microphone的例子,然后总结space的limitation会inspire creativity。
回忆二: music history
就是说以前根据音乐厅来作曲。现在来建能弹奏某种类型的音乐厅。还有就是一些以前的例子。后来一个学生扯到录音带这种形式的音乐。教授说了microphone。。
讲了space和composition的关系讲到space会影响到创作,举例子说dump/organ都suit space。又举例说audience也会对创作有影响,也举了microphone的例子,然后最后总结 space的limitationtil会inspire creativity
托福听力题目:学生和保安
学生被保安处叫去了,说你打了三个电话你都干啥了你居然都打了三个emergency calls你要负责巴拉巴拉的。学生开始解释说他key忘房间了打电话,工作人员说你应该打另一个电话,他们还没下班(有题:暗示学生不应该找他们),但是ok,fine,之后呢?学生说安保让我进去了但是我在房间里又没有,我blabla(这点没听清),于是我找了maintain office给我换锁,但是他们换了之后给我的钥匙居然不对,这就不是我的错了你不能怪我。然后工作人员说,OK,那你应该写一个report说这个事情,email不行你得写纸上他们需要备案。
【托福听力怎样能够听懂材料呢】相关文章:
8.提高托福听力水平
9.托福听力的考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