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一抒乡情美文随笔

一抒乡情美文随笔

2024-05-09 08:06: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鹏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一抒乡情美文随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一抒乡情美文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抒乡情美文随笔

篇1:一抒乡情美文随笔

一抒乡情美文随笔

故乡的夏夜还是记忆里的那般,

宁静、舒爽、惬意。

没有车水马龙的繁杂,

没有灯火阑珊的街道。

一切如旧,山形不改,

丛林依存,风土幽香,

辽阔敞亮,青山绿水。

已有很多年不在故乡过夏了,

故乡的夏天,你还好吗?

在外漂泊的岁月里,

每每你来临就特别缅怀故乡的仲夏之夜;

那习习清净的晚风;

那星月灿皎的夜色;

那蛙声虫鸣的热闹;

那撩人心境的气息……

无一不使我为之怀念。

盛夏,浅看今朝,

时光还好眷顾,岁月依旧安好。

这个夏季重温了一个故乡夏夜的情怀,

这使我无比心潮澎湃,

很庆兴若干年后的今夜今时此刻,

重温这份遗藏多年的乡情,

这是弥足珍贵的,这是来之不易的。

这份乡情,无形却有回声,

无心却有感动,无爱却有温馨。

任何一种情与它是无法比拟的;

它比友情纯真,比爱情温暖,

比亲情优渥,它在生命旅途中,

无时无刻不在脑海里泛起思念故乡的涟漪。

正是因为思念故乡,

漂泊天涯里多了一份坚强;

正是因为思念故乡,

奔波忙碌中多了一份牵挂;

也正是因为思念故乡,

我更懂得满足、珍惜,

在这个聚少离多故乡的时光。

我会把这次反乡的时光,

当作一次心灵的沉淀、梦想的旅行。

故乡的.夏夜啊!我已从江南归来,

你我久别今聚,甚是欢喜,

举杯邀月来敬你。

你感受到我对你柔情似水的眼神了吗?

你是否看到月光下窗前为你写诗的我?

你还是记忆里的模样,

像一个安静清韵的女子,

总给我心无杂念的轻松与舒适。

而我,几经岁月蹉跎,

那张曾经略带几份轻狂的脸庞,

已然多了几道沧桑。

今夜,不谈梦想、不诉离殇,

就这样对你歌唱——

故乡的夏夜。来吧!来吧!

来得更深些:无视寂寞,

拒绝忧伤,踢开烦恼,

卸下梦想的行囊,放下心中的不爽,

让思绪共你演绎,彼此共鸣的舞步。

今夜,与明月同窗,与星子眨眼,

你陪我一抒乡情,我伴你到天明。

篇2:美文抒乡情

秋雨蒙蒙,一岸乡情浓

秋雨蒙蒙的夜晚,一个好动之人,总是好动,于是就撑一把伞沿堤漫步,没有江南雨巷的风情,更没有江南女子婀娜的身姿,唯有头顶的雨“嗒、嗒、嗒”敲击在雨伞之上,脑海之中敲出平平仄仄的旋律,脚下没有石板条条,有的只是伞外岸边那条在雨中闪着光、如红地毯般的堤岸,雨落之中悄然已成诗篇。

此堤没有苏堤桃花艳春光咋泄里的浪漫遐想,更没有香樟树下,想象嫁女的幸福与不舍,有的只是柳成行,水轻淌。

雨,是江南水乡的源泉,她滋润着大地,犹如母亲的乳汁。

通常写春雨常和竹相连;写夏雨常和荷相近;写秋雨常和梧相依,而我写雨无论是春、夏、秋、冬,都会相依与这洪凝河畔的一岸垂柳,无论是刚刚冒出绒芽还是满枝翠绿,无论是黄叶纷落还是瘦历冬雨,这一岸的垂柳,这一河的清水,这片片荷叶,足以证明我写得就是我的家乡,我挚爱的家乡。

雨天的夜晚人少,车更少,偶尔有车辆驶来,借着灯光远远就能看到如雾似烟蒙蒙一片,瞬间觉得自己变成了仙女,轻飘飘地在仙境中前行。

而那雨点落在路中央一下子就碎成了晶莹的花朵,花开花落,晶莹剔透。

在靠近沿石有水流的地方,雨点落下却变成了一个个顽皮的泡泡儿,一串串一只只在跳跃,犹如琴键,好想十指轻抚奏一曲雨中杨柳岸,更似键盘上一个个熟悉的字母符号,好想双手狂敲抒一场雨中情的新篇。

秋雨就这样不大也不小的下着,步伐也就那样不快也不慢地前行着,路边成行低矮整齐的灌木被雨水洗刷的干干净净,如同萌妹子,仰着纯净的脸,晶莹的双目好奇地看着季节的交换,经历着秋雨的洗礼和考验,偶尔有三两片淡黄色的树叶落在了它们的头上,于是秋就给它们别上了一枚别致的发卡,如此的恰当,如此的淡雅。

低头看灌木,仰颚赏柳才是赞心头啊,那柔得如同无骨的腰肢,那垂得如发的青丝啊,在这秋雨中,在这如烟如雾中,垂柳俨然是一位刚刚出浴的新娘,羞涩的梳理着滴着水珠的秀发,等待着,等待着秋雨让她由娇羞步入成熟的幸福时刻。

这条堤岸,我不知道从小到现在走了多少遍,但是秋雨中的夜晚还是第一次,于是就生出好多的遐想和感慨,都说人总是喜欢悲秋,尤其是在秋雨绵绵的夜里更是伤感,而我却不!因为秋它润夏后,孕冬雪,才不让季节脱节。

这条堤,当年是白堤,当然不是西湖的白堤,而是白色尘土和白色垃圾的白堤,根本就没有这花红柳绿,何来这如同漫步苏堤般的心境?所以,走,才能看风景,看,才能写心情,说,才能凭良心,修,才是人世间的真谛!

感恩一场场雨的奉献,把洪凝河填满,感恩一天天的呵护治理,才有了这一岸的花红柳绿,感恩这条洪凝河,它绕着我们村庄安详柔和地流淌。

感恩能偎依着这条小河长大,感恩这条小河把我孕育、滋养,我坚信,我身体的细胞里含有洪凝河给予的营养和水分,于是秋雨之中,心挽这一岸的垂柳深情凝望,低头谢恩!

篇3:美文抒乡情

“岸边”遐思

时间像一条河,缓缓流在四季的风里。

我站在岸边,目测就能看到河的对面,但我不能确定河的深浅。

我注定是要游向对岸的,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普通的选择题,可以有A也可以有B,而在流年的河岸,只有一个可供选择的答案,无论你有还是没有这个能力,都得下到河里,展开属于自己的激流回旋和浪里搏击。

逝者如斯夫,时光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哪怕片刻都不会停息。

站在岸边遐思,在俗人的哲学里,没有鸿鹄大志,不敢仰望云梯,只希望另一个节点到来时,能在彼岸做一个深呼吸,蓦然回望身后游过的距离,参悟生命的质感,咀嚼日子的不易,品味生活的甜蜜。

无论怎样的滋味,都要让其浸入到神经的每一个角落,因为那才是生命的本意。

我很看重自己的身体。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像一根顶梁柱,擎起上下左右,关乎家庭的根基。

其实,我的身体压根儿就不属于自己。

耄耋之年的爹娘在和时间的赛跑中,终点变得越来越清晰。

无论是娘的眼神,还是言谈话语,让我接收到了一种不安和恐慌的信息,娘想的倒不是自己,而是在忧心儿子稍显羸弱的身体。

这两年,不知何故,许是四散而来的压力,让强壮渐进远离。

听说,年过半百,是生命的危险期。

尽管我一向乐观,但心里总难免产生某些忧虑。

作为爹娘膝下唯一的儿子,我不能颓唐,要把身体打点的棒棒的,充满精神,尽显活力。

因为,我有责任陪护二老,幸福抵达生命的归期。

她真的老了,刚刚知天命,满头银丝盘绕,曾经光滑细腻的脸被纵横的沟壑分割,岁月苍老了容颜,我当然知道,那也是含辛茹苦的印记。

反思自我,懒散成性,不事家务,当初的承诺烟散而去,此时不免心生出成串的悔意。

莫再彷徨,不再犹豫,把能给予的爱,融在寻常的琐碎里,或一顿饭,或一杯茶,或一个温暖的拥抱,或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丝一缕,点点滴滴,都能让她感受到我真实的存在。

两厢厮守,不离不弃,即便不能把日子过成诗,也要把诗行镶嵌在平淡的日子里。

相信,爱是任何生活病态的解药。

也许,这才是婚姻持久的秘笈。

笃信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女儿年近而立,为人妻,为人母,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小淘气”,家庭和事业两副担子扛在肩上,时常能感受到她的焦虑,但锤炼是人生的必须,经历,只有经历,才能生出丰满的羽翼。

父母不能陪伴一生,未来需要她们自己去开辟。

我们只需留把子力气,为自己的晚年多做一些铺垫,少给儿女增加麻烦,夕阳才会更加的绚烂和美丽。

码字,成了工作之余的精神补给,在喧嚣中寻求一份独有的静谧,不为名,不为利,只求飘浮的心能够踏实着地,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探寻方块字里的奥秘。

我写我心,我抒我情,把一腔的心事交给手中的笔,书写酸甜苦辣,描摹脚下的足迹。

文字可以不优美,但情感丝毫也不能虚。

为文,要的就是灵魂里的东西。

和着岸边的思绪,身边早有浪花卷起。

新的一年悄然行走在冬季的风里。

目标在对岸,我不能有丁点的犹豫,向前,只有向前,目标才更为可期。

倏然想起毛主席的诗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无疑,这就是畅游的动力。

篇4:美文抒乡情

昆明的雨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做鸡油菌。

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

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

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

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篇5:抒一卷寂寞随笔

抒一卷寂寞随笔

忘伤却自忆,自忆却悲哀,当忆起喜却伤感不已,因为忆。很久以前喜欢看小说,却迷失与生活,波澜中层层依恋,而自己却被生活带得迷失方向,小说与现实的距离,一条线段,一端短路,另一端依然短路,近如咫尺确远如天涯。不知道在哪儿记起一句话:“有阳光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影子,而我的影子,很寂寞……”因为你永远都不会回到我的身边,你永远都不会在意我的样子,不会看到我的寂寞。

原来我本身就存在着一个怀念与伤感的故事,一旦层层剥开,带进更多的生活。却发现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故事本来的结果,也许一个故事的消逝都意味着另外一个故事会走进我们的心灵,而那些故事的落花飘零就是新生的序曲,应该释然。

我常常这样想,生活也有精彩流溢,这样,生活就会赋予自己的意象是以精彩的故事开头,只是这些故事坦然平静地与人相依相偎地走过一个接一个的驿站,去迎接生命的另一个季节,却在心里留下永远不能泯灭的烫烙,这些都是伤感的,就像划在手心的伤,握着却很痛。然而,隐藏在背后的却是一双忧伤、婉柔而又深邃的.目光,这大概得益于对自己的一个忆吧。诚如黑格尔所说:“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的自由的心灵。”自由的遐想,自已的伤感。

也许生活本来就是一种难以圆满的相对存在,荣枯兴衰皆在其中变化,然而,要紧的不是这些,而是我们能否具备达观的态度和坚强的要素,是我们从中感悟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分享了什么。有过,也就不枉了这一生了。

那么请认真的与这个五彩缤纷而又扑朔迷离的世界一起跳跃吧

篇6:一纸笔寒美文随笔

一纸笔寒美文随笔

一笔轻挥,苍白褶皱宣纸,清清淡开转身抹去的美丽。卷帘低笑,似花不语,言语再多终是一笔清寒——题记

离愁再多,忧伤再多,于一个纷飞少年而言,也难逃一指轻拨尘无间的命运。此是一个待写的无痕充满种种无奈的,少年渴望飞翔,像雄鹰一样搏击苍穹,不惧寒风烈日,不惧流言蜚语,享受着孤独的感受。在他的骨子里,于他而言就是对自我的救赎,曾经的那个轻狂的少年,也为此付出了太多的代价,那一年,高考的落榜,无疑是他人生道路上一个巨大的阴影,这使得原本孤僻的心口更加加上了一把锁,别人进不去,他不愿意出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幻城,唯有文字,才能使他找到一丝心灵的慰藉。他可以激扬文字,尽情挥洒心中的不快,凤舞人生的壮志豪情;他可以轻哼小调,诉说心海的情愫,淡描女子的种种柔情;他可以遍赏唯美,脑海空转肆意,治愈那潜伏已久小小伤疤。在他看来,文字就是这样的奇妙,把他带入了另一个世界,没有桎梏,没有喧嚣,没有悲伤,一切都是那么从容,那么美好。

没有了无休止的音符,没有了惹人的尘埃,没有了悸动的人潮,少年能想到的是一个人静静地走,抛下沉重的包袱,卸下不安的'心情,欣赏一路的风景,哪怕是荆棘,是深渊,走了,就不会后悔。人总是这样,当你独自行走时,你能想到的就是无论往后的道路会是怎样的泥泞,也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尽管少了陪伴,少了倾诉。这就是那个少年,他所表现出来的往往要比同龄人成熟,因为坏境造就了他,他可以无拘无束,没有任何一丝羁绊,就像挣脱了在线的风筝,迎着风,追逐着苍穹。

少年孤独的心并没有让他沉沦,这是一种自由,亦是他所向往的,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他相信彼岸花会有开的一天,就像雨后会有绚丽的彩虹一样。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追求,一个人的憧憬,也许是一种习惯,很多时候,自己一个人配好了对白,却不知该向谁说起,不是不想,只是不能,这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有些事还是藏在心底好,每个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为的是守护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小小秘密。生命就是这样,当它悄然遇到一些人,便是另外一种姿态,不温不冷,却又让你不得不承受生命之重。对于这个已经行走在自己路上的少年,过去的已经消逝,有的只是一段晚霞落幕的回忆,固然美丽,可在也回不去了,未来还在路上,满满的憧憬,没有如何征兆。

或许这只是一段故事,在少年的文字世界里,在单薄的宣纸上,轻轻描绘一个美丽女子,清新淡雅,没有一丝修饰,却又是那般朦胧,看也看不清,抓也抓不住,只能在某个安静的夜晚,慢慢回忆。

篇7:一花一美丽美文随笔

一花一美丽美文随笔

亚楠不服输的劲又上来了。

公司九成的职员是女的,各色美女姿态万千,如花一般天天绽放着,少不了惜花爱花之人。亚楠是唯一一个没有男朋友的人,也是唯一一直保持待字闰中娇贵气息的人,尽管她已经三十好远了。

一众美女,随着工作的磨练,慢慢洗去了初出校门的青涩,换下了牛仔、T恤,羽化成了白领丽人。接着步入婚姻、家庭,责任多了,担当大了,成熟、智慧、稳重的味道浓起来,当真是燕瘦环肥,各有千秋了。唯有亚楠,还是小闰女一般的率性、刚烈,一般的青春美丽心性。

亚楠的容貌,在美女如云的成都实在算不上什么,她能永久保持这份自信实在难能可贵。一个果子到了该成熟的时候,如果依然是生涩的,摘吧,好象不妥,不摘吧,挂在枝头又有些诧异,就有些让人进退两难了。

亚楠就在这两难之中用熟女的年龄竭尽全力保留着萌妹的情怀,着装上也偏向少女派。相对公司那些比她小很多却已生儿育女的小妹,她吊住了青春的尾巴,却少了同龄女人特有的少妇风韵。这种反差有时候会让人产生一些困惑,好在亚楠自己对此倒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认为已婚的女人都该归入“老女人”之列,是不能拿出来和少女比美的。

写字楼里的`女人,有几个会葛衣素服的过日子的,平时逛街都是小事,在公司里那怕有一点闲暇时光,都是闷在淘宝上的,聊天的话题也三句离不开着装、品味。一番修练下不,一众人等逾来逾有进步,越发个顶个的美起来,连那几位年过四十的老大姐,也有了成熟女人的知性、优雅,韵味悠长了。

亚楠是不可能憋得住的,在得到公司本周的美女通报后,就直接向一位老大姐表示了她的迷惑和不屑,人家老大姐也不介意,只是看着她那条膝盖上四公分处的既不亮丽又不俗气的小伞裙笑笑完事。

亚楠闹不明白怎么回事,只得按自己的思维平衡自己,服不下的那口气,也只得自己咽下去,好辛苦的。

其实,一花一美丽,那怕是小草,只要它清晰地认识自己,恰到好处地展现自己,也有它独到的风景。让人们觉得不耐的,反而是那些日日被客套地称赞着的姹紫嫣红,自以为风姿卓越地失去了原本的美丽。

.9.29作,只是有感于一些小闹剧,非针对剩女。

篇8:夜品一代词后美文随笔

夜品一代词后美文随笔

记忆是开在流年里的花朵,不曾绚丽,却在风尘中寂灭……

她叫朱淑真,号幽栖居士。百度里说她是诗人,而我却觉得用词人更贴切。她是唐宋以来,作品留存于世最多的一个才女。自幼生于仕宦之家,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然而,如此一个绝色佳人,却嫁给了一个普通的市井小民为妻。婚后生活并不如意,想来对于一个才情如此优秀的女子,怎能满足于柴米油盐这样平凡而又琐碎的日常生活呢?婚后不久,她就作了这样的一首诗“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以此来描写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失望。对于志趣并不相合的两个人来说,矛盾似乎再所难免。最终,因为郁郁寡欢,而早早香消玉殒。

她的词多半是描写个人的爱情与生活,早期的作品笔调明快,文词清秀,情意绵绵,后期则多为忧愁哀婉,过于伤感。更有后世人称其为“红艳诗人”。

她的作品虽然没有李清照的.高雅大气,但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虽然曾有人说她的词多为艳词,更有明代的杨慎在《词品》里一本正经地斥责朱淑真为“不贞”。或许男人与女人的视角不同,我却喜欢。每一首都是那么清新,无论从用词,还是对景致的描写,以景抒情,描绘的淋漓尽致。比例这一首《谒金门·春半》:“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细细品来,一幅春日深闺女子怨春的场景,就鲜活的表现出来。因为看见眼前的春色,想到自己还不如鸟雀,看到它们都可以成双成对的,自己却孤孤单单的。笔触细腻哀婉,愁思满腹。还有那首《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这首词,用当下的景致来衬托一个女子深夜独守空闺的那种寂寥的情绪,看见远山的景色,看见不圆的月亮,看见飞过眼前的萤虫,无不引起自己的悲愁。这首词无论从景致到情感,表达的都非常唯美。无不叫人称赞。

她,就好像开在万丈红尘中的一朵花,美丽得有些凄凉。人生中的最大悲哀莫过于“鸳鸯枕上不同梦”吧!我想,她终其一生都想在这尘世中,找到一个可以心灵相通的知音,可以彼此携手红尘,相伴人生路,琴瑟和鸣,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结局。但是,天不遂人愿,直到她魂归天籁的那一刻,她也还是没有等来这个人的出现。她的一生注定是孤寂的,她的芬芳,她的才情,还有她的敏感而又脆弱的情愫。无人欣赏,无人怜惜,更无人懂得!她,就是那朵寂寞的花,在这纷乱的红尘里,永远也结不出自己的连理枝。

她,只有一个人的独舞,一个人的孤芳,一个人的似水年华,一个人的地老天荒……直到最后,只留下一本写满哀愁的《断肠词集》,相传在她过世以后,她的很多手稿都被其父母焚毁,随着她的芳魂一并消散了。她就这样把自己交给了无情的逝水,连一片芳冢也没有留给世人。就这样走了,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写到此处,心下甚是凄凉。忽然就想起了《红楼梦》中的那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何…处…有…香…丘?”

文后碎碎念:我总是喜欢把文字交给夜色,或许“夜”可以给我更多的灵动,让那些呆板的字符,变得有生命,可以呼吸,可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独特的颜色。过了午夜,我就是夜的精灵。每一次写作,都会过了零点,今晚还是如此。眼皮已经有些沉沉的,可五脏庙又开始不消停,居然饿了!呃……

【一抒乡情美文随笔】相关文章:

1.美文抒乡情

2.忆乡情美文

3.随笔美文

4.一同走美文

5.美文欣赏挥不去的乡情

6.一蓑烟雨恋江南抒优秀情散文

7.600字美文随笔

8.恋人美文随笔

9.心美文随笔

10.班主任随笔美文

下载word文档
《一抒乡情美文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