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

2024-06-13 07:43: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香水百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

篇1:《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新一轮课程目标中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本节内容出自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由张店区一名年轻的骨干老师出示。在进行知识探索时,教师把学生分为8人一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了1000根小棒,橡皮筋若干根。进行了如下操作:

师:你们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吗?

(学生兴趣高涨)

生1:300根。

生2:我猜大概有900多根。

生3:太少了,应该有3000根。

生4:不对,有1000根。

师:那我们数一数吧!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1:太多了,小组同学一起数吧!

[1] [2] [3]

篇2:《1000以内数认识》评课稿

一、亮点

1.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宋老师仅仅围绕1000以内数的顺序,首先按照一个一个地数,突出10个一是十;然后按照十个十个地数,突出10个十是一百;最后按照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数,特别是拐弯数数的时候,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能够做到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

2.注重课堂教学的调控。在教学中,老师及时对课堂突发的状况进行调控。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能够随时关注学生听讲的状态,通过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回归听讲。

二、建议

1.100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不仅要通过动态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一个地数就是从个位一个一个地拨珠数数,一十一十地数就是从十位拨珠,一百一百地数就是从百位拨珠,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还要注意结合计数器,让学生感受到整数的计数规则“满十进一”。

2.课堂的导入还有待探讨。学生只是凭借生活中的经验感知,还是远远不够的。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需要借助直观的情境,直观地材料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直接让学生猜二年级的'学生人数,再通过二年级的人数推理全校小学部的人数,以至于初中人数和高中的人数,这样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对大数的感知。因此,对于课堂的引入还有待思考和探讨。

篇3:《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数数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了解千以内数的顺序,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我认为俞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重视数感的培养。

数的认识有丰富的内涵,是进一步学习计算、其他知识、发展数感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应重视数概念的培养。俞老师这节课花了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数小正方体,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是1000。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正方体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进行强化,相信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随后,俞老师又让学生再去数一数刚才的一叠白纸,一叠练习本、一叠字典的本数,通过讨论“都是1000,但是厚度却不同”,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在练习环节又出示10张100元可以买什么?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很有帮助。

二、重视估算俞老师在整节课

通过估一估小正方体的个数,100张白纸的厚度,从尔想象1000张白纸、1000本练习本的厚度,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课的设计富有新意

通过两节课的比较,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名师的设计风采,这节课无论在教材的处理、练习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握都与上节课作了调整,通过翻字典游戏,过超市通道等,把有关的知识都渗透在练习环节,使整节课饱满而扎实,比如过通过的环节可以包含大量的数数知识,既可以几个几个数还可以顺数、倒数、相邻数这一知识点也在这个练习中自然渗透,关于练习昨天杨老师在指导中提到关于“衣服的价格”渗透大量的数的知识,这个知识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看到这一环节的安排。

四、值得探讨

1、本节课的 难点是会读拐弯处的数,俞老师选择和学生一起从985数到1000这样的环节,共同度过难点,学生的独立思维没有呈现出来,一部分学生遇到989时可能就说不上990来,应该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自己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2、如何作到过度语的自然,这也是我自己非常欠缺的,今天,俞老师在课堂上也充分暴露了这一点,比如课题的引出,没有很好的衔接,是否可以这样设计:当计数器上拨一颗珠子时,让学生说出白位上的珠子表示什么,马上引导:一颗珠子在千位上又表示什么?从而自然引出课题。3、正如杨老师昨天说的“课堂上老师和削弱上的操作要有目的性”那么翻字典游戏这样的操作在课堂上又有什么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在字典找出“315、508、613”这样的3个数,这样的操作目的肯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而俞老师在课堂上却没有体现这样的设计目的。又如在引出课题时,让学生估计1000本练习本、1000本字典的厚度,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000本练习本里面有几个100本,1000本字典里有几个10本”,这样可以巩固十进制记数法。

4、我觉得俞老师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数305后面的数,305不应该数,而学生都数了,应该从306开始,俞老师没有指出来。记数器在演示时,其余数位上不应该有珠子,这样对学生的知识有误导。

篇4:《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评课稿

江老师的课堂不事“雕饰”,不求“奇险”,真实、自然、质朴,但却追求着“无痕有为”的教学。所谓无痕,是指新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的无痕对接,知识技能与观念建立的无痕融洽;所谓有为,是指学习材料与学习任务的精心设计,教学进程与教学反馈的有序推进。

一、新知与经验的无痕对接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唤醒、激活、利用、整理和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学生现实起点的真实把握与处理,无疑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我们看到,“读数、数位、大小”的已有知识,通过“关于100你知道什么”、“写一个比100大的数”这一个问题得以唤醒、激活;我们看到,“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介绍组成”的人物,不教而会,水到渠成,这是因为“百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经验得以顺利迁移。在起点的基础之上,老师寻找恰当的时机有效的整理与提升,如:“末尾的0不读,中间的0读”等等方法,经过老师的总结得到清晰整理。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读写”到“掌握方法”有了提升。

二、整体与分层的有效结合

“大任务布置、分层次反馈”是江老师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也是本节课的又一大特点。

任务一,“用数字卡片0、1、4摆一个比100大的数”—意图:巩固读写组成。

任务二,“看计数器图,126、304、949,读写、介绍组成”—意图:教学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任务三,“用5颗珠子,摆一个最小的数,最大的数”—意图:教学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值得欣赏的是,这些整体任务之后的分层次展开,利用的充分、反馈的有序、详略得当。以“126、304、949”这三个数的教学为例,“写、读、说”的整体任务之后,教师进行分层反馈,及时巩固新知,又穿插新的分层任务;126往后数5个,304往前数5个数,949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999加上1是多少。设计巧妙,既巩固了新知,又将数数中的难点拐弯的数蕴含其中,层层推进。

三、知识与观念的相互融合

千以内数一课,知识技能目标较多,前面提出读法、写法、组成、大小等,都是基础层面知识的技能,教师还加强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尤其是对“位值”的体验,学生建立起了“位次”感。我们看到,学生对位值的体验是从“满十进一”的计数过程开始的,例如:利用计数器讨论“300少1是多少,999多1是多少”,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感受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百千的认识”,数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是建立数的实际大小的观念,把握数的相对大小。1000究竟有多大?1000与500、100、10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通过图、物的直观支撑,让学生具体感受1000个小立方体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帮助学生建立1000的大小观念。

课的精彩不仅在于亮点纷呈,也体现在江老师的上课风格与课堂设计等等,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中,无痕的追逐着有为课堂,耐人寻味,值得赞叹。

“学无止境”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让我体会到数学课堂需要返璞归真,归于学生的真实学情,归于内在知识的真正价值,归于外在形式的本真有效,归于数学思想的点滴渗透;这样,才能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点亮课堂。

篇5: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本节课陆老师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精心制作了能有效突破重难点的教学课件。在整体设计上注重了数数和数感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找准新知生长点。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陆老师在本节课开始时,用课件制作了有趣的学习情境,并引出一些数据,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学校、热爱学校。另外,结合数据,复习数数的方法,通过这一活动,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的基础,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后,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已经会的,就不必过分强调,对于学生还未理解的,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二、演示----巧妙构建新知。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在引出1000之前,苏老师首先让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可由之前的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为了让学生建立具体的数感,教师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是1000。在整个课件的演示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进行强化,相信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已经相当深刻了。随后,苏老师又通过计数器999后面是1000,最后让学生感受1000有多大,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苏老师对于教材、对于学生的充分钻研,也进一步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三、感悟---提升新知的.认识。

对于不同的计数单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是不同的。苏老师运用计数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1000以内数的组成,尤其是相同的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通过在计数器上拨出不同的数,使学生在了解到数的组成的同时,也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出现占位。

本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充分重视数数。陆老师设计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数数。如让学生说说一个一个地数从188数到204数到哪儿,觉得比较难数?159后面是几?379后面是几?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数的过程,突破学生在数数中遇到整十整百的难关。随后的练习由浅入深,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最后又通过猜一猜,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密切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总之,这一节课,苏老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突破学习重难点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抽象化具体,化难为易,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篇6: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评课稿

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评课稿

今天听了范老师的 《认识 1000 以内的数》一课,从中我也看到了范老师的进步是很大的,不论从课的设计上还是在课堂的调控上,都有了那种老练的身影。下面就我听课的几点感受说一下。

1 、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上课伊始,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电子表引入,然后 让学生知道电子表使靠纽扣电池运转的,出示电池,然后说了一段关于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的严重性,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同时渗透了环保意识,还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问题开放,思维开阔。在新授部分,让学生数纽扣电池,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数,在数的过程中,有一个一个的数的,有 10 个 10 个数的,还有的学生横着数的,数着数的,出现了多样的数法。这样培养了学生学法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 、活动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从 120 到 150 的数数过程中,采取了开火车一个一个的数,男女接龙数,这样的操作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气氛很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学法指导很到位,让学生掌握重难点。 在后续的从 325 到 415 的数数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数数的方式 ,并且在自己数完后,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时学生出现的方法有 5 个 5 个数的,有 10 个 10 个数的,有 30 、30 数的,还有一个 20 、20 数的,老师这时适时的提出这样的方法合适吗?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

5 、不足之处。在练习的处理中,蚂蚁的个数,先估计一下有多少只,然后再数一数?这里学生只是猜了一下,就开始数了,这里比较仓促,应该给孩子指出估计的方法。

总之,这节课很成功,很紧凑,从中看到了范老师的成长,我们学习了。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相关文章:

1.二年级《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2.二年级数学《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3.二年级数学上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4.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后教学反思

5.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设计

6.《千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7.万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8.《亿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9.《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说课稿

10.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

下载word文档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