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怀念我的祖母经典散文

怀念我的祖母经典散文

2025-01-06 07:58: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霞英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怀念我的祖母经典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怀念我的祖母经典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怀念我的祖母经典散文

篇1:怀念我的祖母经典散文

怀念我的祖母经典散文

我没有见过我的祖父,我是在我祖母的溺爱中长大的。

打我刚记事的时候,祖母就已经六十岁了,我长到上十岁的时候,祖母就快要七十了。

在我家屋后是有一片园子,种满了红薯,还有夜来香。

每到夏天的傍晚,夜来香就绽开了自己的小身姿,吐出丝丝的幽香,沁人心脾,又在每一个清晨时悄悄地收拢起来,就像是定过时的闹钟似的准时。每到秋冬,我就会在园子里扒红薯,然后与小伙伴们一起拾柴火来烧着吃,尽管会弄得满脸满手都是黑炭,但依然吃得很开心。

当然,在这园子里祖母还种下了梨树、杏树、桃树、橘树,每到花开的季节,白的白,红的红,黄的黄,蝴蝶、蜜蜂也都来了,十分的热闹。

这片园子以前其实是一片竹林,是被父亲开出来的。记得那个时候我的嘴特别馋,往往还不等到杏子成熟了就偷摘着吃,那味道酸溜溜的,有一种把牙都酸掉了的感觉。小的时候我也特别好动,喜欢爬上园中那棵梨树上,一不小心就把好大的一枝给弄断了,结果挨了父亲的一通训斥。

在我的记忆中,祖母每个季节都会在园子里拾掇着什么,有时候我会帮一些倒忙,但是祖母也不嚷我,还给我讲“摇钱树的故事”。

那时候祖母总是挥着大锄头在园子里翻土,我就拿一把小铲刀挖蚯蚓;祖母戴一顶大草帽,我也戴了一顶,头小帽子大,老是往下掉,我不小心就打了个死结,结果帽子摘不下来,向祖母吵着要拿菜刀隔断绳子,把祖母逗得哈哈大笑。

有时候口渴了,我就在园子里摘个瓜吃。有次我摘了一个黄瓜正要吃时,祖母突然喊了一声止住了我,问道:“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我说:“是黄瓜呀!”

祖母咧着嘴笑着说:“傻孩子,这瓜可不是黄瓜啊,是丝瓜,要炒着吃呢,生吃不得的!”

我愣愣地说:“怎么长的那么像黄瓜啊,我说怎么这个黄瓜长这么大呢!”

祖母又说:“这园子里的黄瓜身上都有小癞子的,丝瓜却没有,以后可不要吃错了哦!”

后来有一次我看到藤子上居然长了一个有癞子的瓜,随手就摘下来吃,结果苦死了,我拿去给祖母看,嚷嚷道:“你骗我,黄瓜长了癞子就苦了!”

祖母笑道:“傻孩子,那是苦瓜啊!”

我真是郁闷极了,从此以后,对园子里的瓜我就不敢再偷摘着吃了。

平常祖母没事的时候会去和队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聊聊天,我也总会像个跟屁虫似的形影不离跟着。那时候我根本不懂祖母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只是觉着她的身材不高大,她稍一弯身我就爬了上去,然后吵着嚷着让她背我出去玩耍。

每当祖母和别的老奶奶聊天的时候,我就会在一旁自个玩耍,那个时候我是没有什么玩具的,只能一会掏掏蛐蛐,一会赶赶小鸡。

有一次,我偷了祖母身上用来点烟的小火柴盒玩,没玩多久我就想去玩泥巴,我生怕把火柴给打湿了,就藏在了人家的稻草堆里,不知道怎么回事,那稻草堆没多久就自燃了起来。

祖母吓得不轻,说是我玩火了,可是无论我怎么解释,她都认为是我故意点的火,把我骂得不轻,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又把我痛打了一顿,以后我再也不敢玩火柴了。

在我的记忆中,祖母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我并不知道她到底是有着怎样的病痛,记得有一次,祖母站在高凳子上取挂在梁上的肉肠时,没想到不小心一下从凳子上突然掉了下来,躺在火炕上好几天动弹不得,半个月后才能下地走动。

从那以后,每当遇上阴雨天气,我就会看到祖母拿着桃木枝使劲地敲打自己的双腿,我问祖母为什么要打自己的腿,她说腿有点疼,打几下就不疼了,我说我帮你打,祖母却不让。

在我十一岁那年,祖母就开始卧病不起了,那时候村里有个医生,几乎每天都会来给祖母打针。在此之前,我其实每天都是和祖母睡在一起的',自从祖母的病越发严重之后,我就没再和祖母一起睡了。

祖母的儿女多,她卧病的那段时间,不论是大伯、二大伯还是大姑妈、小姑妈,他们都相继来看望过祖母,还带来许多补品。祖母最疼我和姐姐,许多好东西都让我们姐弟给分吃了,祖母只给自己留了一箱花生牛奶,一共只有六瓶,但她舍不得喝。有一天姐姐帮她开了一瓶,我发现了之后就趁着祖母睡着了去偷了一瓶喝,随后一瓶瓶都被我偷着喝光了。有一天祖母想起了花生奶,躺在病床上呼叫着姐姐给她开一瓶,可是姐姐找了半天没找到,就来质问我是不是我偷着喝光了,我开始不承认,可是经不起姐姐和祖母的盘问,我就低下头承认了。

有一天晚上,我没睡多久,半睡半醒之间,就听到了姐姐在大喊说祖母不见了,这可把我们一家人急坏了,房里每个角落都找了个遍,终于在院子的水沟旁发现了已经倒在了地上的祖母。原来祖母不堪病痛的折磨,背着我们偷偷地喝下了农药……

祖母离开的那个夜里,我禁不住嚎啕大哭了。那时候我特别悔恨自己,祖母将她所有的爱都给了我,而我作为孙子,却从没有用自己的双手搀扶过她的行走,没有用贴心的话语去排解过她的孤寂……

我行走在世间已经有22个年头了,而祖母离我而去至今也有了十年了。十年来,我在外求学后来工作,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只要回家,我都会一个人在园子里呆上一会儿,虽然园子里早已没有种菜了,虽然园子里早已没有果树了,但我依然感觉到我的祖母面容祥和地站在园子里忙活着……

篇2:怀念我的祖母散文

怀念我的祖母散文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有道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真的是节令使然,今年的清明节的天总是灰蒙蒙雨星星的。

这个阴冷凄清的节日里,我夜里日里常想常念的是我的祖母——已亡故了的勤劳善良、朴实正直的老人。

我的老家是沈阳的郊区的一处小村庄,我的童年有很多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还记得那一处处美丽的池塘;一片片高大的芦苇草;一望无际的一畦畦稻田地;还有池塘里、稻田里、小河沟里的鱼儿青蛙,跳跃的蚂蚱我当时是多么淘气的丫头啊,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鱼儿,那样的浑淘的忘记回家,这时,常常是奶奶在村边的老槐树下喊我回家。

童年的记忆里我的祖母体格健壮,身材高大,现在想来她老人家真的是勤劳节俭的农村妇女。那时,祖母家是祖孙三代儿女一起吃饭的大家庭,每天一家人的'饭食都是出自他一人之手,院子里的鸡鸭鹅小白猪也都是仰仗她喂养大,连我这个寄养的孙女也是被她养的身体棒棒的,小小年纪上能爬树下能摸鱼。最爱吃她做的大米饭锅巴团,为了让我们这些孩子们能吃到大米锅巴这好吃的香饽饽,她总是在饭煮熟后恰到好处地再往炤膛里添一把稻草,要掀饭锅盖前总会大声的召唤到:“开饭咯!吃饭团了!”

每当这时,正在院子里打打闹闹,搅得鸡鸭狗乱叫的我们像听到集结号一样,马上聚拢过来,把饭盆团团围住,这时她就像变戏法一样从帘子底下掏出黄澄澄、圆滚滚、软呼呼的米饭团来,每人分发一个,我们就一哄散去,各自找地方分享美味佳肴去了。

那年冬天,我因为与小伙伴们玩打雪仗滑冰车,玩的忘情,把棉鞋跌破,脚冻得僵硬,回到她的小屋,我是三下五除二甩掉棉鞋直接把粘了雪双脚放到了炉盖子上!她一个箭步窜了进来,张开粗糙的大手,像拎小鸡一样把我从炉盖上拎起,这时再看我的双脚,尼龙袜子已然烧的面目全非,屋里马上充满了浓浓的糊焦味,好险啊! 现在想来,一个淘气的丫头,有慈祥善良的奶奶呵护疼爱,那岁月,是多么惬意难忘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祖母是去年冬天因急性肺感染过世的。说起来,九十多岁的老人也算是高寿了,可是对她的离去,我却总不能释怀啊。如今,国家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我们一家家的生活都好起来了,她抚养的小雏鹰都长大了,能飞了。可是都在忙着自己飞翔觅食,抚育子女,有谁还曾像以往一样,在她的小屋里挤她的被窝,吃她做的饭团,穿她做的小棉袄呢?总是来去匆匆,不曾尽心尽时间的去陪她老人家唠唠嗑,做做饭,听她絮絮不止讲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唉,如今想来,她的晚年时光该是孤独寂寞的啊。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节,因为路途太远,又没有时间,她的第一个清明节,我没能去她的坟上去看看,帮她清理坟上的荒草,在她的坟前烧纸拜谒,表达我对他老人家的思念之情真是憾事、愧事。

“树高千尺,终不忘根”。兄弟姊妹们,永远不要忘记,是谁用她那宽阔的背,厚实的肩,给我们提供安全的庇护和依靠;又是谁用她那温暖的怀抱,轻柔地话语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阳光般温暖的往昔岁月点点滴滴淌在我心坎,仿佛是涓涓细流滋润我的灵魂,常让我热泪潸然。

自己不写点东西就难于抚平愧疚之心,今天,我打开情感的闸门,提起笔来抒写这沉重的感怀。

当然,笨拙的笔,贫乏的语言使我无法完全表达那流淌在心中的涓涓感怀,惟愿这只字片语的记忆能让我获得灵魂的安宁,聊以慰籍思念的心灵,也让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慰。

篇3:怀念祖母散文

怀念祖母散文

祖母是我在这个世上离我最亲近的人中,使我不能离开的人。然而祖母已经故去十多年了。

祖母在世的时候我甚至想他老人家如果不在的话,会什么样子,我该是如何一个痛心,诚然我是伤心欲绝的。我爱我的祖母,不想祖母过世的日子也来了,来的很快。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远比想象的要痛苦的多。是的你也可以想一想,我只能提示我当时感觉,一位从小就疼爱你的人,她不在了,永远听不到她的声音,看不到她对你的微笑,永远,永远。想在记忆中了。也许等我自己的生命消亡时什么都明白了。

爷爷连我的父亲都不认识,在父亲的记忆中可能就有一点,说是看见大人们忙忙碌碌抬了口棺材,说是爷爷从建筑工地的高空坠地,人不行了。其它的他记不清了,他也记不清爷爷长的什么样子。也没有照片。至今我也没有问过伯父,伯父十多岁就含着恨去接爷爷上的班了。父亲兄妹四人,不幸的是,爷爷死后不久,我老太(爷爷的母亲)由于悲伤过度,上吊自尽了,随之父亲的姐姐也因病死去,父亲妹妹我的小姑听父亲说,都没想到她能活命,在旧的年代没吃没喝的。男老太(爷爷的母亲),祖母,伯父,父亲,小姑,就是这样一个家庭。

父亲是1955年出生的,就是那个年代,祖母凭着她的坚韧,勤劳,慈爱,大度,带领这个家庭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岁月,直到去世为止。作为一个女人,我很难体会到祖母这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孩子都这么小没了丈夫,一家老小的吃喝。也不象现在这么物资这么富足,就是现在这个年代也是如何的不容易啊。

在我的记忆的,祖母一直都是很慈祥的,到她去世时都是那种慈爱的面孔,大伯接爷爷的班,在市里上班,很少在家。伯母也在家里,我们一直是个大家庭,大伯家四个孩子,我们兄妹三个,总共七个孙子。直到后来大伯调回县城,我们才分开家。大伯家境相对就好一些了,祖母就偏爱我们这边一些。我依然能清晰的回想起祖母音容笑貌,仿佛她还活着,从不曾离我们而去的。祖母知道我爱读书,可我小时候却很顽皮,不大听话,祖母后来,总爱对我说,你小时候,是个最不听话的小家伙了,爱打你的姐姐(我同龄的堂姐),说完就笑了,接着会说,谁知道你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也不爱玩了。在祖母的记忆里,我就逃了一次学,也不是逃学,就是第一次送我去学校,我被吓哭了,第二年又送我去学校,再也没想着不上学了。因为在他七个孙子当中,我排行第四,我的姐姐哥哥后来都不上学了,她觉得我不厌学就是很好的事情了。

在我上初中,高中期间,每次回家,祖母就是从她的小抽屉里,拿出一些小香饼,葡萄干等一些她留给我的一些好吃的东西,这些可能是我大伯或看望她的亲戚带给她的。她舍不得吃留下来的,有的甚至都放坏了。那红漆木的桌子还有祖母住的屋子,现在都让我很敏感。我怀念那些有祖母抚慰,挂念的日子。这日子沉积久了,愈沉愈让人思念。

还记得,我上大一年关回家,思念家乡,想念祖母的心情就不用提了,没有电话经常联系,都是书信来往。一回到家门,离老远,看见老祖母,已哽咽的说不出话来,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冲到祖母近前,她老人家一把把我抱在怀里,也心疼的落下了泪水。此情此境,我终生也难以忘记的。后来,祖母看了我半天,说我人瘦了,刚蒸好的菜包子,她急忙拿给我吃,我当时真有点饿了,做了一天的车,走了不少的路。她拿一个,我吃一个,记得一口气,我吃了六七个,祖母一边看着疼着,一边开心着看我这边嘴馋着吃着。祖母啊,我还记得啊,这温暖也会是一生的,可我多想再回家看看你老人家。吃你做的包子,天啊,但愿在天堂里,祖母能听到我的声音。

我毕业那年夏天有一天,祖母有一天塞给我一些钱,说让我上县城给她买点药,她有慢性心脏病,也就是冠心病,一直在吃药,估计有一年多了。可能她心疼钱中间有一段停药了,这几天感觉不太舒服才让我去给她买的。当天我就把药买给她了,祖母第二天觉得越来越不舒服,我守候在祖母的床前,大家都想着不会有什么事的。下午,不想祖母开始抽搐,样子吓人。以前父亲说她也有这样的感觉。只是我没见过,我心里很急,催父亲去找大夫。大伯家里人现在都不在乡下,伯母也去县城了,他们在县城。我摸着祖母的手,她的手一会儿热,一会儿凉。她的脉搏,如果一分钟在三十几下就要抽搐一次,只到脉搏恢复正常,她的呼吸才能正常,身体才能正常。我焦急的等待大夫,也担心害怕。家里当时只有我和母亲。我邻村的一位老大夫过来了,她看了看祖母的曈孔,把了一下脉。出了祖母的卧室,老大夫说,准备后事吧,恐怕是不行了。说完他就要走了,我拉着他的手,多想把他留下来,救救我的祖母的,已经什么都晚了。我握住祖母忽热忽冷的手,多想让她永远的温暖。

接下来,村子人都知道,找村子唯一的一部电话,打电话让大伯家人回来,让姑妈她们一家过来,让祖母的两个弟弟,我的大小舅爷过来,伴随着祖母一次次晕过去,大伯老屋子,已哭声一片,我经历着这个我最爱的祖母生命在我眼前的消逝,时间在这里凝固,时间也倍感珍惜,又不能停止,等待一个死亡。祖母的力气越来越小,可直到过了一个夜晚,祖母还在生命的死亡线上挣扎,家里人就把祖母送到县城医院里,在医院里,靠着心脏助搏器,和氧气。脸色渐渐好了。我还记得祖母的最后一次微笑,挂着氧气瓶,对我最后一次的笑。最后医生说,只有换心脏了,这已是不可能的。祖母又被抬回去了,最后坚持也没有。她安静的离去了,她躺在亲人的中间,我们觉得好象从没有离去。痛哭还没开始,当祖母被装入棺材,埋入地下,亲人们都哭晕了。姑妈也虚脱了,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哭的死去活来。

祖母去世的记忆,就像雕刻在石块上印记,在我脑海中,从不曾挥去,后来,我的兄妹几个在一块,大姐问我,你当时陪奶奶最长,奶奶给你有什么遗言没,我说有啊,她们都问奶奶说了什么。我心如苦水,淡淡说了句,不能告诉你,谁让你们不多陪陪奶奶啊。我当时甚至恨伯父,恨父亲没给奶奶多些钱,让她买点药,纵然迟早要离世,也可以使她老人家多活几年。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还没有找到工作,当时安排我到一个中学教书的工作还没着落。也许她老人家能活到现在,我去尽我的孝心,恨自己,奶奶她活着我也没给她带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是她对儿孙的不尽的爱啊。

老家后园里,是一个菜园子,祖母你的身影,也常常在我的脑海里,一位老人弯着腰,摘草。

老家的房前是一颗大杏树,你倚着树干,望着树上果子,等待为我们采摘。

老家的村口你在守望,你知道的你的儿孙这两天就要回来了。

老家你的屋子空了,没有给儿孙留下一点累罪,走了。

有个老人的家庭就一定会和和睦睦,家庭就会倍感温暖,有依靠,有安全。祖母在的时候,家里出了什么事,一家人围倚在老人身边,就什么时都不会有,也没有越不过的坎。家里的每个人都有力量,听祖母讲一次次过去的生活,生命也是精彩的。仿佛有了委屈都可趴在祖母的怀中哭泣,祖母在家庭里什么事都见过了,都能承受。我想就算是一个普通的,从容的,在我目睹,耳闻的,这个老人在她的一生里却从不简单,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做了,做好了她应做的事,没了丈夫,近半个世纪,把一个家庭养活下去,给了这个家庭坚韧,博爱,勇气,带领这个家庭走出困境,过上好日子,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我们刚过上好点日子,她却离去了。

再一呼唤,“奶奶,奶奶”,这个熟悉的声音,这个叫了还想叫的声音,我想你听到了,在清明节前夕写此文表达我对你老人家永远的思念。愿你在天堂里过的好。

篇4:怀念祖母的文章欣赏:怀念我的祖母

今天是祖母的祭日。岁月如梭,一冬一夏在不经意间悄悄流走,掰指算来,祖母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七年了。祖母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母,祖母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祖母是永昌县朱王堡镇的人,娘家苏氏。生于民国三年,逝于公元一九九零年三月初九日,享年七十七岁。祖母生育七女一男,祖父早逝,是祖母跟曾祖母含辛茹苦拉扯七个姑妈和父亲长大成人。木本水源昭祖德,春露秋霜报宗功;祖母在我们家族所做的丰功伟绩被亲邻们称颂,被后世子孙永远铭记于心。

祖母终身吃素,甚至于葱蒜都不沾唇。在家里有她的专用锅碗瓢盆,怕沾惹上腥膻味。祖母一生身体健康,在我的印象中从未吃过一片药。祖母到了晚年也闲不住,从早到晚,劳作不息。弥留之际依然神志清醒,无疾而终。

祖母无论走到哪儿,都喜欢干活。闲暇时姑妈们都请祖母到她们家,尽管姑妈们再三叮嘱要让祖母好好休息一下,可是祖母嘴上答应着,手里总有干不完的活。扯破布,撕羊毛,让姑妈们做鞋子,做棉袄。更有甚者,祖母走在大路上,连路上的大一点的绊脚石都拾起扔远。邻居们也时常取笑祖母,说她爱管闲事。

祖母热心肠人皆尽知。村里邻居们闹纠纷或谁家两口子吵嘴打架,祖母听到后总爱跑去说叨说叨,解劝一番。久而久之,邻居们都会接受听劝,也不烦祖母的。

我小时候很黏祖母的。祖母走亲串戚也总是带着我,我简直就是祖母的影子。有时祖母去生产队劳动,我也拽着她不放,祖母只好想办法哄我,给我一个煮熟的鸡蛋或者用小铁勺子炒一个鸡蛋给我,让我不再缠着她不放。每当姑妈们来我家时,看到油亮亮的小铁勺,笑着说,炒鸡蛋把小铁勺都渗出油来了。

夏天的早上,我还在睡梦中呢,祖母已经提着一筐子青草回来喂猪喂羊了,忙得不可开交。吃过早饭又开始做家务,没有消闲过一刻。冬天的早上,我赖在暖烘烘的被窝里不起床,祖母好说歹说,动员我起床,然后给我穿戴整齐,其实祖母已经把院子打扫干净,又干了老半天家务活了。

从我记事起,我就跟祖母在一个屋子里睡。我开始上学了,早上祖母叫醒我,让我赶快去学校,不然要迟到了。祖母总是把时间拿捏得挺准,尽量让我多睡一会儿,很多时候我一脚踏进教室门,上课铃就响了。

我上高中在离家十五公里的古浪三中。每个星期六下午上完课都骑自行车回家,祖母早早就同母亲一道做好了饭菜等我,见了我嘘寒问暖,摸摸我的手,看看我的脸,是不是学校伙食不好,消瘦了。星期天下午我要到学校去了,祖母把早就准备好的馍馍给我绑在自行车上,再看着我吃上一顿丰盛的饭菜才让我出发。

上高三那年,我被表哥从教室里叫了出来,他沉痛地告诉我祖母去世了。我立刻请了假,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一路泪洒地回到了家。我瞻仰着祖母的遗容,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祖母满头银丝,安然入睡。我再也见不到祖母生前慈祥的面容了,再也得不到祖母的宠爱了;我,心如刀割。

入殓了,祖母安详地躺在棺材里,就跟睡着了一样。亲友们都来瞻仰她的遗容,跟祖母道别。我泪眼婆娑念着我写给祖母的祭文,刹那间天旋地转,哀声震动九重天。

后来才知道,祖母的棺材是画匠表哥画的。按乡俗,棺材上画的龙爪不能伸得太开,要德高望重或有功名的人才能享此殊荣。鉴于祖母一生功不可没,有恩于整个家族,惠泽于亲朋,表哥运用神来之笔,画的名堂叫九龙宝殿。

下葬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祖母的坟茔,再也见不到祖母勤快的身影了,再也见不到祖母穿的大兜襟衣服了,再也听不到祖母娓娓动听的故事了,一步三回头,泪如泉涌。

如今,祖母的七个女儿也已故去了四个。健在的三个姑妈和父亲也年事已高,欣慰的是每个姑妈和父亲都后继有人,儿孙满堂,家道也很兴旺。在天国的祖母也应该是含笑的,欣慰的。

去年,我们又把祖母的坟茔连同曾祖父母和祖父的坟茔由原来的榆树沟搬迁到了小山水库的浅山地。缘由是旧坟茔地道路难行,祭祀扫墓困难多多。搬迁后的坟茔地道路畅通,视野广阔,依山傍水,也是祖母们“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希望祖母及祖先们能够理解,常发其祥,佑护子孙后代幸福安康。

昨天是清明节,今天是祖母的祭日。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我却用作思念逝世的祖母,表达我深深地怀念之情。如今,我坐在了轮椅上,再也不能够在祭祀节去看看祖母的坟茔,去给祖母们在坟茔地烧钱挂纸了,期盼祖母能够谅解。我深情地讴歌祖母,祖母宽厚仁慈,勤劳简朴,乐善助人的闪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谨以此文,献给敬爱的祖母。祖母千古!

公众号:爱传递百花园

篇5:记叙散文:我的祖母

记叙散文:我的祖母

好久想写一点文字来追忆我的祖母了,总是因为自己笔墨的笨拙和没有时间的推脱而搁置起来,这样的理由,在一次次的推诿中,心理的愧疚也一次次的凝重起来,“每年都在外面打工,等有时间了,笔也快要生锈了。”弟妹也在一旁唠唠叨叨的埋怨着。清明节除了祭祀,以示告慰在天之灵,其余的我又能做些什么呢?然而,我和弟妹无论在山高还是路远,每一年都会如约而至,点燃一沓沓纸钱,让她在那个世界里,不愁吃穿和住。也算是对祖母生前没有吃好穿好住好一种慰籍吧!

接到祖母驾鹤西去的消息,是在祖母入土为安的一个星期后,那时我在山东济南贤文庄轻骑摩托车厂房项目工地。那时不似现在通讯发达,有手机的很少,别上个BP机,就已经很“fashion”了,和家里联系就是“公用电话”,打电话的人又多,差不多十天一次还是要排队的。这样的情况让我的祖母走的时候都未能看上她的长孙一眼,父母后来告诉我,祖母临走前忍着病魔的折磨和剧痛,连连呼唤我的`名字,悄然离去的时候,目光深深的埋在春的夜色里。

祖母出身贫寒,由于家境窘迫,很小的年龄就被人家领养,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嫁给爷爷后,也没有过上几许好日子,总是为维持生计而忙碌,有了我的父亲、伯伯、叔叔、和姑姑后,爷爷为人理发的几个小钱根本解决不了生活问题。后来爷爷因胃病的延伸,三十几岁就过早地离开人世。祖母依靠她的勤劳和朴实支撑那个家,慢慢地把我的父亲、伯伯、叔叔、和姑姑拉扯大。

然而一场肆无忌惮的洪水,淹没宅屋的厚重的泥墙,再后来,洪水退后泥墙的倒塌,姑姑年轻的生命被倒塌的泥墙吞噬了,我的父亲、伯伯、叔叔也不同程度的受了伤。接连失去两位亲人,祖母瞬间苍老了许多,也慢慢地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有的时候就用水烟袋打发黑黑的漫长的夜。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多年,父亲成婚后,祖母携带我的伯伯、叔叔到了盐城大丰落户,父亲告诉我,祖母在那儿一个人种二十多亩田地,由于祖母的手脚勤快,田地的诚实也没有辜负了她,伯伯、叔叔也先后在那儿安了家或者说做了盐城大丰人的女婿。祖母在大丰落户后也没有时间回南通,以至于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才见到祖母一面,童年的流逝的时光里,没有祖父祖母的笑脸,亦无外公外婆的身影,因为母亲未出嫁的时候,外公外婆早已到天国定居,父亲未结婚的时候,祖父也西去了,生我的时候,祖母迁徙在异地耕作。小的时候,父母在清晨去田地之前,把我和我的梦关在茅草屋里,一个人,缓缓的醒了,轻轻地哭了、慢慢地累了、悄悄地睡了。

长大以后有一天,打电话告知叔叔,我将要结婚了,祖母得知消息后,兴奋的连锄头等农具也忘了带回家,后来邻家在田地里拾起,捎带了回来。匆匆的赶来南通,还带来好多物品,给我添置了些家具,恰似一副搬家的气息,祖母平时省吃俭用,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掂量着用,计划着过日子。她还说她虽然老了,但还做得动田间活儿,她在那半自动半机械化的机器上编织着茅草绳,说是有园林绿化的人下乡来收购,是配上来年树木抵御严寒用的,她的朴实的意愿就是换些钱给未来的曾孙买点吃的。

每每想起我的祖母,不禁潸然泪下,她依依不舍的离开的这个世界,可我不在她的身旁,也未能送她一程……

祖母!你在天堂还好吗?

篇6:伤感散文《纪念我的祖母》

伤感散文《纪念我的祖母》

我想说自己是个懒惰的人,这并不是尖酸的自我嘲讽,而是我想对自己坦白,尤其是近年来疏于文字。或许是因为所谓的忙碌总充斥着我的时间,又或者可以说我早已迷失了情感,世事纷扰再也无法触动我的心弦,没有灵魂的文字,无病呻吟而已,何用?

如今,我再次提笔,写下的是我的祖母。因为我不但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个健忘的人,我害怕祖母离开的时间久了,我会将她忘记。祖母生于19,卒于5月,享年95岁。祖母生前,身体一直康健,无病痛困扰。听父亲说,祖母于某日黄昏时分,晚餐后突然昏迷,7日后便走了。期间我也曾回家探望,在祖母榻前言语许久,然而,她却并不识得是我。可能自那时起,我便想为祖母写点什么了。

祖母是个简单的人,她的天地只有方圆十里,未曾去过再远的地方。就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里,祖母靠着三寸金莲走过了95个春秋,见证了从民国到新中国历史长河中近1个世纪的变迁。祖父早于祖母就去了,那时的我还在读书,我抱着祖母哭的像个孩子一般,然而祖母却很坚强,一直帮着父亲母亲料理祖父的后事。我永远不会忘记遗体告别时,祖母脸上复杂而跌宕的表情。她不容我搀扶,扑到遗体前,用手拍打祖父的额头和前胸。我看到此刻的祖母已泪如珠帘,我猜不到当她看着祖父的遗体渐渐远去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祖母瘫坐在地上,双眼呆滞地望着门口,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本能的让祖母靠着,想着刚才祖母的动作究竟代表了什么?那,是来世的约定吗?在我的印象中,后来的14年里,祖母的话便少了很多。想来也是,祖父祖母在一起生活了60多年,已经习惯了彼此,这种情感也只有生离死别才能勉强割舍。

听祖母说,她收养父亲的时候,父亲只有8岁,对于后来的我自是百般怜爱。我自小便与祖母结缘,村里人都说,我是在祖母的裤腰带上长大的,的确如此。那时候,父亲母亲因为生意经常在外奔波,祖母便把我带在身上,烧水做饭,下地务农。在我最早的记忆里,仿佛就已经习惯了祖母喊我的乳名。我儿时最得意的恶作剧便是偷偷的躲起来,等祖母来寻我时,看她是如何的急切,仿佛只有这样才觉得自己重要。学龄前是每个孩子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最调皮的阶段,我自然也不例外。那段时间,我发泄不满的唯一方式就是哭着去找祖母,寻求安慰。

刚上学那会儿,祖母对我很是不舍,当然我也是极不乐意去学校的,甚至还发脾气把祖母连夜缝制的书包踩在地上。经历了短暂的叛逆和逃避,接下来的记忆就是祖母第一次送我上学,第一次接我放学。再后来,因为读书的缘故,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可每次回家时在门口等我的是祖母,每次离家时,送我到车站的人里面最常有的还是祖母。

读大学的时候,祖母苍老了许多,也许是祖父的离世对她打击太大吧。先是话明显的少了,后来听觉也退化了,再后来就是经常的发脾气。可是对我而言,祖母还和以前一样,每次从学校回到家,祖母总喜欢坐在我的`旁边,看着我一句话也不说,即使倦意十足仍不肯离去。工作以后,几次邀祖母来济南小住,都被她婉拒了,理由很简单,就是年龄大了,出门多有不便,诸如此类的话。每每我回家探望她的时候,她总要亲自张罗着拿东西给我吃,或许是一直还拿我当孩子吧。

祖母去世前的一个月,我刚好有事在老家逗留了几日,祖母很关心我,也很关心我的家庭,拉着我问我现在的各种情况。现在想来,老人临走的时候或许自己也有预感吧。我回到济南以后不久便接到家里的电话,说祖母在昏迷中安静的走了,没有痛苦。从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脑海里便是一片空白。我想努力地安慰自己说已经有心理准备,可一次次锥心之痛仍接踵而至,让我透不过气来。我好后悔在祖母清醒的时候还残忍的跟她告别,也不知她在获悉我将要离开时有没有不舍。我心里有好多疑问,祖父祖母分开了14年之久,如今真的在另一个世界里团聚了吗?现在的我,比任何时候比任何人都愿意去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轮回,让所有牵挂的人,所有牵挂的事都在另一个轮回里延续……

祖母的葬礼,是父亲按照老家的风俗操办的,我呆呆的见证了整个流程。我总感觉祖母并没有离开,泪眼朦胧中,我依稀见到那个熟悉的老人,拄着拐杖依偎在门口张望着什么。父亲说,上次我回去的时候,祖母还拿了她舍不得吃的蛋糕给我,可是蛋糕已经风干了,才没有给我。听了父亲的话,我想我懂了,我终于体会到当祖母看着祖父的遗体远去,当我最后一次跟她告别时,她到底是怎样的心情。我没有能力重组文字来描述这种心情,因为那是一种极度的无奈和绝望,是各种情绪掺杂交错在一起的纠结和茫然。祖母走后,我久久不能释然,更无法接受她已离我而去的事实。回济南的时候,路过祖母的坟前,我哭了。之前离家的时候,总会跟祖母话别,可如今对着一抔黄土,我该如何启齿,又情何以堪?

祖母已经离开我3天了,我业已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了,一切就像往常一样继续。祖母的身影总会在某个瞬间,在我的记忆力浮现,还有她的言语,她的微笑,也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上。祖母,一路走好,我会永远想你、念你。我也想告诫我的朋友们,尽孝须有时,关爱老人,孝敬老人,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切莫让老人带着遗憾离开,而让自己徒留悲伤,切记,切记。

篇7:我的怀念散文

我的怀念散文

老旧屋檐滴答了整夜初冬凉雨,于是风华,亦开始对寒冷倦意。几台案旁煮一壶纤尘飘零的历经,却不想,惹一肠感慨邂逅唏嘘的措手不及,这徒添了感伤无比,文字,已无法翻译……

或许,虔诚修行于春秋的生命,总是,要到后来才开始怀念青葱时那些走过的风景旖旎、还有偶尔委屈,亦是否一如片片初纯似莲的简单期许,为我们拼凑了情怀里最干净的`往昔?!怎奈那年匆匆,许是一个刹那的毫不经意,苍老便厚重了流年也给彼此勾勒出叹息。而,恍惚中繁华的竞逐别离,恰似白驹过隙,留一眸千帆过尽皆空的沉寂,不知,又禁锢谁人记忆……

哎!真想,捻一阕魅染倾诉的辞章给光阴铺一笺浅黛银汉的灵犀。可浮生太遥亦雾霭烟轻,无论我怎样力气,仍够不着挥毫激情给日暮晨曦最温柔直接的亲抚、触及……

于是,我只好斟一壶仆仆风尘或许喝下后许久才能够觉悟的散聚,于一场宿醉后再提笔临帖:唯感念此生一路上所有遇见的珍记!或,就这么独自,静静地,轻轻地,轩窗前伫立,用一怀感性的缱绻来诗化岁月锋利!用一眸回首,来继续我对每天每个时辰,每个当下,都念念不忘的顾盼依依!就当,日子全部的锦瑟岁华仍存留在情绪间温暖!婉约!清晰!

篇8:我怀念的的散文

我怀念的的散文

我的小侄女,已经两多月了,我是那么的喜欢她.看不见她的时候我会想她的样子:永远不肯闲下来的四肢,把手指头吸的“叽叽”响,偶尔发出的“咿咿啊啊”的声音,还有她很少哭,除非是饿了,却会莫名其妙的自己笑.在我看来,她是最漂亮的婴儿.其实每个孩子在自己家人眼里都是最漂亮的.

现在的她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谁是爸爸,谁是妈妈,也不知道我是姑姑.谁都不认识,哭的时候谁抱起来都能哄.但她会一天天的长大,会一点点学到很多东西.也会和许多的人和事产生距离.我不能陪着她长大,我对她的这种柔软的亲密的感情也许只到她知道我是姑姑以前。

我想起了那个小男孩,也只有四五岁吧,长得像极了女孩子,因此出门在外时候常常闹误会。我们给他化装,让他穿父亲的半袖衬衣,把枕巾叠成方块系在他的腰间,让他扮演日本国的女人。还经常在他的头上时不时的打一下,他不哭不闹。就这样任我们“摆布”。有一次,我们玩捉迷藏,天快黑了,我们各自回家,却发现他还没有回来,我就顺着路去找他,远远的看见他手里拿着一根棍子,边走边哭。我们把他忘了,他一定是藏在某个地方我们都没有找到,他就一直躲在那里。我一边哄他,一边背着他往家走去。

我永远记的那个画面,夏日的黄昏里,我背着他,他在我背上哭着。时光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我再次跟他们讲起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没有一个人记的。在我们的一生里,有些事,有些心情,会让我们记得一辈子。而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天里,同样的一群人,做着同样的事,却记住了不同的细节还有着不同的感觉。

在看到他哭着向我走来的样子时,我心里是隐隐的疼。那是只有对单纯的孩童才会有的心疼。就像我的小侄女,当我推开门,发现她睡醒后哭的样子,嘴角向下弯,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似的。而如今那个小男孩已经长大成人,相貌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时叛逆的让人不可理喻,他不是个坏孩子,却是真的没有了当初的乖巧模样。

那个男孩就是我的小弟。我总有一种感觉,记忆里的那小男孩和现在这个站在那里比我还高的大男孩并不是一个人。我很想念记忆里的他。那么我的小侄女也会有长大成人的一天。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可能都不会像现在这样让我离开之后就会想念。不会这样让我心疼。

那些已经远去了的人和事,那些不可能再重复的过往。还有这些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过去的现在。时间不能阻止的前行。我们不可阻挡的长大。

篇9:怀念我父亲散文

怀念我父亲散文

到今天父亲去逝整整三十三天了,今天在单位请了两天假,明天就去给父亲上五七坟了。我们当地的风俗:人老了去逝后的第五天,叫做做“五七”,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参加;第三十五天的时候是上“五七坟”,自己的亲生儿女参加就行了,第三十四天的下午到坟上一次,第二天早上天不明,再去一趟,说是让逝去的人看看自己的儿女;第一百天的时候“百日坟”,以后就是一年坟,二年坟、三年坟、九年坟、十五年坟了。三年以后的坟是很重要的,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来参入纪念。

在给父亲去上坟的前夕,想起了父亲的去逝,留下了85岁的小脑有点萎缩的母亲,心中有无限的哀伤,人不管到了多大的年纪,都是不想离开亲人的。两年前父亲住院做心脏支架的时候,曾经留着泪说:“现在死也不少死了,就是不舍得离开孩子们”。那时父亲80岁,母亲83岁了,母亲的大脑就稍微有点糊涂了,都是父亲照顾母亲,现在父亲去了,母亲可怎么办呀?

父亲和母亲的性格绝然不同,在外面父亲的性格刚强而果断,在家里柔弱的'性格占上风,母亲一生是说一不二的人,有些难事、大事到母亲这儿就都变成小事了。就因为这样,父亲只主外,母亲主内,家中的难事都是母亲照应了。自母亲小脑有点萎缩后,母亲成了乐天派,把所有烦心事和痛苦都扔给了父亲,父亲就有点承受不住了,天天抱怨:你看你妈多好,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困了睡觉,不知道忧,不知道愁!因二哥的不幸离世,父亲独自吞着老来失子的痛苦,一直瞒着母亲,说二哥去外地打工挣钱去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父亲才好,只好说:这么多年了,都是我妈妈操心费力,该让她歇歇了,您难道还吃起我妈妈的醋了?不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吗?这几天就受不了?父亲让我逗笑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是生产队长。我们村是一个八百多人的村庄,共有八个生产队。父亲是第8生产队的队长,父亲始终以身作则,带头干活在头里,最苦最累的活计都是父亲去干。那时候,家家缺柴烧,父亲就带领全队社员拔麦子(人家都是用镰刀割,俺队的社员手上都磨起了血泡),运到麦场里,让2位年龄大一点社员,把麦根轧掉,攒一麦季麦根最后根据社员出工的多少分给每家,社员没有了后顾之忧,都一门心思地干生产队的活了,我们队的活干得又快又好。父亲的老腰病也是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落下的,有一年的秋末,男主力社员用小推车从南岭往回运花生,花生是连秧带果的,花生成熟的时候,全队社员集中几天时间刨花生,刨完后晒到地里,干了再运到场里,晚上队里派专人看坡看场。每趟父亲都是先帮别人把车子放下去,自己垫后,没有人帮他放车了,车上的花生秧子像小山,路都看不好,还是大斜坡,一不留神,车子被石头磕了一下,跑了,人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一块石子正巧搁在了腰眼上,伤了腰,从此落下了腰疼病。这么多年来,疼得厉害的时候,母亲晚上都睡不个囫囵觉,给父亲按摩,把母亲的手指关节都累肿了,现在老母亲的手指都撸鼓着呢。在一次秋末,复收地瓜的时候,父亲扶犁,一牛一驴搭伴拉梨,一女社员跟在后面拾梨出来的地瓜,不知道怎么回事?驴受了惊吓,一下跳起,牛也不安起来,牛头一扬,牛角把驴肚子挑破了,父亲哪见过这等事情,一下子吓蒙了!驴疼得在地上打滚,肠子都快出来了,人慌无知,小姑娘也吓傻了,父亲叫小姑娘赶紧回村叫人,自己抱着打滚的驴,等社员们赶到,父亲也成了血人了,傻傻地坐在地上,看着死去的驴子,伤心落泪!作为一队之长,深知一头驴就是一个队的半拉子家当了,能不难过吗?等队里分驴肉的时候,父亲没有拿我们家的那一份。自那次事故后,父亲经常在梦中惊醒,多年如此,弄得母亲都有点神经衰弱了。

人家都是重男轻女,可我觉得:我父亲是重女轻男的。母亲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四男两女,成人的四个个孩子。我是老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听母亲说起,生下我的时候,父亲高兴的什么似地,第二天就跑到公社驻地去报户口,领了一丈六尺布票,又跑到供销社门市部买了一块花布,到我八岁的时候,还穿那块布做的新褂子。母亲时常说,那个年代谁家的女孩子能穿上花布褂子呀!可见父亲对女儿的疼爱有多深了。上初中住校的时候,学生的床铺都是筒子铺,一个学生生了虱子,其他学生都得沾光,我也没有幸免,头上、身上都生了虱子。在学校一住就是一星期,近七天时间,虱子、虮子都喂熟了,又没有多余的衣服换洗,星期六回家,都是父亲给烧水烫衣服,捉虱子和砸虮子;母亲烙煎饼、炒咸菜,搽渣腐。初三那年的冬天,我的脚都冻伤了,晚上那个疼呀,被窝里脚没有地方放,白天走路的时候,脚疼得不敢着地,每到星期六下午回家,五里路的里程,我需要走两个多小时,回到家,父亲不管有多忙多累,都给闺女烫脚、擦脓、搽药(白药爽子―邻居七大娘是接生婆,向她要的),星期天下午,用小推车再把女儿送到学校去。第二年,还没有到天气冷的时候,父亲就一再提醒我多活动,不要一直坐在教室里,脚上的血液流动开了,就不会生冻疮的。我遵从父亲的嘱咐,晚自习的课间10分钟,我都到操场跑两圈,从那以后,我的脚再也没有冻伤过。

自土地分产到户以后,父亲更有了用武之地,自家的地伺候的绿绿葱葱,抽空还帮助劳力少的人家干这干那,自家的小菜园也种起了各种蔬菜,自家吃不完的,父亲就拿到集上去卖,回来后给我们四个孩子买苹果、甜瓜和梢瓜等等。我和妹妹天天盼着父亲去赶集,有时妹妹就到半路上等着,远远看见父亲,就跑上去迎接。父亲摸着妹妹的头,笑呵呵地说:我的馋丫呀,看看爷(在我们那“爷’就是爹)给买的啥?像变戏法一样从背袋里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我上初二的那年夏天,我们家的菜园子,种了很多芹菜,芹菜就是水菜,一天离了水也不行。父亲的腰痛病犯了,不能打水浇园了,平时父母是不舍得让我们浇园的,怕耽误我们的学习。那时,两个哥哥都在外打工,妹妹干不了打水的活,只好我和母亲干了。早上天还没有亮,我就和母亲去浇菜,我在南头车水(杠杆车水―一头挂着石碌,一头挂铁i),母亲在菜园头的水井上用i打水,还得照看菜畦子,浇完菜园,我才步行五里路到学校去上课。父亲一直在说,都是他不争气的腰,耽误了大丫多日的学习。后来,父亲看到自己种菜,还不如贩菜挣钱多了,当了几十年生产队队长的父亲竟然做起来蔬菜贩子,一直干到78岁,运输工具由小推车,到了脚蹬三轮,又到了电动三轮,可以说到了干不动为止了。我们兄弟姊妹四个在父亲七十岁的时候就劝他不要赶集了,儿女不会饿着他们的,父亲始终没有答应,理由是:集上那么多的老伙计,经常凑一起,挺开心的!一集不去,还以为谁就不在世了呢。你看让做儿女的怎么说呢?

父亲还是种冬暖大棚韭菜和西瓜的技术能手呢,在我们当地那是相当有名的,谁不知道岔河村有一位“四方集”大爷呢。韭菜、西瓜都是不能重茬的作物,重茬多了,韭菜的质量、西瓜的大小和甜度都会大打折扣的。我们村的土地在父亲的带领下,几年下来种了个遍,最后研究用葫芦嫁接西瓜,以及重茬有机肥的使用,高效经济农业给我们当地带来了富足美满的生活,高桥韭菜蔬菜市场在山东市场是赫赫有名的市场之一。在我上高中的时候,种西瓜是我们村的主要产业,每年的暑假,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看瓜女,带着课本和学习材料,躺在那看瓜棚里,优哉游哉,渴了吃西瓜,累了睡一觉,想学就学一会……那日子呀,至今还在留恋着。

有父亲的日子真好!半百的我,父亲的离去,还是那么的难舍难分,那么的锥心的疼痛!好在父亲在世的时候,没有让他生气,没有让他操心,始终让他以儿女为荣,安详地来,安详地去!逝去的已经失去,珍惜现在的所有吧!

篇10: 双语散文阅读:我的野蛮祖母

双语散文阅读:我的野蛮祖母

My grandmother was an iron-willed woman, the feared matriarch of our New York family back in the 1950s.

When I was five years old, she invited some friends and relatives to her Bronx apartment for a party. Among the guests was a neighborhood big shot who was doing well in business. His wife was proud of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let everyone at the party know it. They had a little girl about my age who was spoiled and very much used to getting her own way.

Grandmother spent a lot of time with the big shot and his family. She considered them the most important members of her social circle and worked hard at currying their favor.

At one point during the party, I made my way to the bathroom and closed the door behind me. A minute or two later, the little girl opened the bathroom door and grandly walked in. I was still sitting down.

“Don't you know that little girls aren't supposed to come into the bathroom when a little boy is using it!?” I hollered.

The surprise of my being there, along with the indignation I had heaped upon her, stunned the little girl. Then she started to cry. She quickly closed the door, ran to the kitchen, and tearfully complained to her parents and my grandmother.

Most of the partygoers had overheard my loud remark and were greatly amused by it. But not Grandmother.

She was waiting for me when I left the bathroom. I received the longest, sharpest tongue-lashing of my young life. Grandmother yelled that I was impolite and rude and that I had insulted that nice little girl. The guests watched and winced in absolute silence. So forceful was my grandmother's personality that no one dared stand up for me.

After her harangue was over and I had been dismissed, the party continued, but the atmosphere was much more subdued.

Twenty minutes later, all that changed. Grandmother walked by the bathroom and noticed a torrent of water streaming out from under the door.

She shrieked twiceDfirst in astonishment, then in rage. She flung open the bathroom door and saw that the sink and tub were plugged up and that the faucets were going at full blast.

Everyone knew who the culprit was. The guests quickly formed a protective barricade around me, but Grandmother was so furious that she almost got to me anyway, flailing her arms as if trying to swim over the crowd.

Several strong men eventually moved her away and calmed her down, although she sputtered and fumed for quite a while.

My grandfather took me by the hand and sat me on his lap in a chair near the window. He was a kind and gentle man, full of wisdom and patience. Rarely did he raise his voice to anyone, and never did he argue with his wife or defy her wishes.

He looked at me with much curiosity, not at all angry or upset. “Tell me,” he asked, “why did you do it?”

“Well, she yelled at me for nothing,” I said earnestly. “Now she's got something to yell about.”

Grandfather didn't speak right away. He just sat there, looking at me and smiling.

“Eric,” he said at last, “you are my revenge.”

我5岁那年,她邀请了一些亲戚朋友到布朗克斯的公寓里聚会。在客人中有个做生意发了财的大款,他的妻子神气地向大家炫耀他们家的社会地位。他们有个娇气的小女儿,年纪跟我差不多,脾气很蛮横。

祖母殷勤地伺候着那个大款和他的家人,她把他们看作是她的社交圈里最重要的人物,因此她不遗余力地逢迎他们。

晚会进行中,我走进了洗手间并随手把门关上。大概一两分钟后,我当时还坐在马桶上,那个小女孩推开洗手间的门,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

“难道你不知道当一个男孩在使用洗手间的时候女孩子是不可以进来的吗!?”我生气地嚷着说。

听到我生气的吼声,她一下子惊呆了,然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她飞快地关上门向厨房跑去,边哭边向她的父母和我的祖母告状。

大多数的客人其实都听到了我的.怒骂声,他们都被逗乐了,可祖母一点都没笑。

当我从洗手间出来,祖母劈头盖脸地把我骂了一通,骂我没礼貌、少教养、冲撞了那可爱的小女孩。客人们都在静静地看着,我的祖母实在太霸道了,根本没有人敢为我说话。

等她骂完叫我滚开之后,晚会继续进行,但气氛已经大大减弱。

可二十分钟之后,一切全都变了。当祖母从洗手间走过的时候,她发现有股水流从门缝里涌出来。

她先是惊异地叫了一声,很快又愤怒地尖叫起来。她猛力地撞开洗手间的门,发现洗手盆和浴缸都被塞子塞住了,水龙头被拧到最大,水正哗啦啦地直流。

每个人都知道是谁搞的鬼,客人们马上在我周围形成了一堵人墙保护我。愤怒的祖母使劲地挥舞着双手,样子就像在人堆里游泳一样。好几次她差点够着我。

最后几个魁梧的男人才把祖母制住,把她拉开让她冷静下来,但她还是气急败坏地嚷了好一阵子。

祖父这时走了过来,牵着我的手到靠窗的一张椅子上坐下,还把我抱到他的膝盖上坐。祖父的性格好,脾气也特别好。他很少提高嗓门和别人说话,也从来没有和祖母吵架,也从来没有违背过祖母的意愿。

他很好奇地打量着我,没有半点生气或烦恼的样子,“告诉我,”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是这样的,她先无缘无故地骂了我一顿,”我认真地说,“这回她骂我就有理由了!”

祖父没有马上说话,他只是坐在那儿,笑眯眯地看着我。

最后他终于开口说:“艾里克,我的乖孙子,你总算替爷爷出了口气!”

篇11:我的祖母抒情散文

我的祖母抒情散文

祖母是个勤劳肯干的人,五六十年代她常被评为“劳动模范”“五好社员”“积极分子”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奖状。

祖母爱劳动,那时候,家家都要有劳力去生产队参加劳动,就指望劳动值来分粮食,祖母对母亲说:“你在家里看管孩子,我去干活。”

年轻的妇女在地里劳动,大都边干活边聊天,嘻嘻哈哈,祖母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她热爱新社会,更热爱这以前她难得的土地,所以每次参加劳动,她都干的很认真,很仔细,队长批评年轻人:“你的咋弄呢,还不如老人?你看看,老人做的活比你们好多少倍?”所以每年的先进都是祖母的。

祖母的炕头有一板柜,那里边常有大伯买来的好吃的,祖母却舍不得吃,每天到了晚上,她就打开板柜,我们眼吧吧的看着,她会从那里取出一瓶罐头,然后打开,给我们每人夹一块,甜到我们心里去,看见我们吃的`高兴,祖母就说:“不要光想吃,要好好念书呢,书念好了才有好吃的。”有时候她会从那柜里取出一包“天鹅蛋”,有时候也会是饼干,糖果,给我们五姐妹分了吃,那天鹅蛋是外面用糖过着里面有馅的点心,农村商店是少有的,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祖母的板柜对我们有极大的诱惑。

祖母年年是先进,队上的人都很信任她,特别是妇女,如谁在家里受丈夫欺负了,就到祖母面前诉苦,祖母见了那家男的就训一顿:“男人家有本事把光景给好过,光景过上去才是本事,养活婆娘娃,吃都吃不饱还打人呢?有啥脸打人?欺负女人不叫本事叫草包!”骂的男的头也不抬。

因祖母的缘故,队上打老婆的男人渐渐收敛了。

如果队上有不公平的事,大家都来找祖母商量,请祖母出面调解,再难的事,一经祖母调解准行。有一年秋天,队上才娶来的新媳妇不懂规矩在给生产队拾棉花时,竟然偷棉花,妇女队长看见了,怕得罪人,不敢说,就告诉了祖母。祖母仔细观察那个新媳妇,发现问题后,先是叫到我家里和其拉家常,然后旁敲侧击的讲道理,最后那个新媳妇自己觉察到了祖母的用意,再也不敢偷棉花了。

祖母有许多歌谣,冬季的晚上,夜很长,这时候就是祖母教歌谣的最佳时机,什么“光光夜,开白花,养下女儿给谁家,给给县里王魁家.....”许多许多,我们比赛看谁说的好,祖母这时候最开心了。

祖母在七六年夏季的一个上午,她锄完地回家的途中突发脑溢血病倒了,她不能参加劳动了,病愈后,虽然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但她仍不停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那时,我们家六个孩子,小弟不满两岁,祖母白天做饭,晚上照管孩子,母亲是裁缝,活儿很多,常常熬夜,祖母到晚上还要给母亲做点吃的。

冬季,母亲为大家做衣服很冷,祖母就端一盆木炭火放在母亲脚前,积极支持母亲的工作,她还坚持给我们做饭。

晚上,祖母说:“把你们写的作业我看看。”

她虽不识字,但能看出来谁写的认真,谁写的潦草,给写的好的就多发一个糖果,写的不好的,下次改正好了,就获得一个糖果。她还叫我们读书给她听,一次当我读到:“秋天到了,蚂蚁就往洞里储藏粮食时”祖母就故意问:“蚂蚁为什么要储藏粮食呢?”我说:“为了过冬。如果不储藏粮食,冬天就会饿死。”祖母说:“看看,小小的蚂蚁多勤劳,多懂事,它们都知道秋天不储藏粮食,冬天就会饿死,何况我们人呢?那人储藏什么呢?”这些老师都教过了,我知道的,我就说:“人储藏知识!”祖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真聪明。

我们非常爱祖母,我们继承了她勤劳肯干的精神。

【怀念我的祖母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怀念祖母1200字作文

2.被抢来的祖母散文

3.缠小脚的祖母散文

4.怀念文学散文

5.经典散文:怀念我的奶奶

6.怀念我的母亲现代散文

7.我的祖母作文750字

8.我的祖母初二作文

9.我的祖母英语六级作文

10.怀念杨大妈散文

下载word文档
《怀念我的祖母经典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