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评价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lgy201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基于模糊评价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基于模糊评价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基于模糊评价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评价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根据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并结合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实际,构建一个合理的.施工生产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施工生产安全管理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小评价的主观性,可操作性强,用于施工安全管理评价以及预防安全事故是切实可行的.作 者:苏义坤 宋立强 马晓东 Su Yikun Song Liqiang Ma Xiaodong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期 刊:森林工程 Journal:FOREST ENGINEERING 年,卷(期):, 26(2) 分类号:X924.4 关键词:施工生产 安全管理 模糊综合评价篇2: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机械施工的工程量在不断升高,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保证施工工作的正常有序进展,必须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做到执证上岗,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做好安全应急工作,为工程建设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当前处在机械施工高速发展的时期,机械安全事故频发,对于机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相关部门要提起高度的重视,切实加强管理,排除安全隐患,将危险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本文针对当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安全管理规范的准则,同时,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物难度大施工人员专业性价差的问题给工程的建设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相关部门要提起高度的重视,推动我国机械施工工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篇3: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论文
2.1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实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制度,强行要求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为安全生产提供制度保障。督查危险源排查工作,避免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化,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对于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监管部门要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构成犯罪的生产事故,检察机关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从业人员要进行定期考核,施工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做到执证上岗,为施工安全提供人才的支持和保障。
2.2提高安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员的安全监管工作是工程得以安全进展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员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对危险源进行定期排查,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上岗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佩戴安全设施,以保证施工时的人身财产安全,正确处理好工期与生产安全之间的问题。建筑行业的安全员之间要定期进行安全工作交流,积极吸取先进的安全工作管理经验并运用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切实保障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安全员在建筑工地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不合格危险性强的的工作要给予及时处理,在生产过程中遵守安全生产规范,设置奖励制度,对于安全生产的`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奖励。
2.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机械设备是工程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在施工工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排除安全故障,将施工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全程跟踪,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上报检修,减少故障对施工工程的影响,在施工结束后,再次检修施工设备,对于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排除安全隐患。对于施工时使用的车辆要保障制动装置的灵敏,以应对施工的需要,保障工程的进展。
综上所述,机械施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工程的推进需要企业管理者、安全员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相关责任人加强责任意识,共同推进工程的顺利进行,使我国机械施工管理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飞.现代工程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10):13-14.
[2]李海峰.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10):295,299.
[3]李明才.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10):93.
篇4: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论文
1.1建筑业企业监管不到位
自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后,为了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部门进行了精简,裁撤了大部分管理人员,所以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实施强有力的监管,同时,“项目经理责任制”赋予项目经理太大的权限,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项目管理工作均由项目负责,个人权力过大,导致管理部门管理纪律涣散,不能对项目的进展和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1.2安全员监管工作不到位
当前,在建筑施工工地,大部分安全员经常不能按时到达工地,导致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不能定期开展,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既是建筑者又是安全管理者,秩序较混乱,导致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安全生产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对于安全管理员在场的施工工地,迫于企业的压力,为了缩短工期,加快工程建设,经常忽略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3机械设备缺少维修保养
由于经费等原因的限制,大部分情况下,只要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施工部门就不会上报申请更换机械,在此种情况下,大部分设备老化缺乏相应的维修保养,在高强度的作业压力下设备经常会出现故障,这给施工工作的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一些设备管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受高温高压等环境的影响存在老化,漏电等现象,为了工期的进展,这些老化线路的维修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之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违规操作严重,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篇5: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本文主要探讨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如何把好强度、裂缝及安全管理三方面的质量关,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强度;裂缝;安全管理;
现代城市的主要部分已经逐渐被摩天大楼所占据,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和敏感。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现代高层建筑是向更高、体型更复杂、结构形式更多样、功能更齐全、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施工中对强度、裂缝及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应该倾注更多的精心、细心。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强度质量控制
(一)选定科学的配比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l%,强度降低5%~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5~40mm石子,M≥2.3中粗砂做一组等等。
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沙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如适量掺入0.5ml~10ml沙石等。
(二)严格执行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二、高层建筑施工对建筑裂缝的预防和控制
从我国的《混凝上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表3.3.4看出,裂缝宽度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其裂缝宽度也有不同的控制标准,允许裂缝最大为0.2mm~0.4mm,但作为裂缝控制来说,应以预控为主,等裂开了、缝增大了再补救那是万不得已。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从“放”“抗”谈谈施工措施。
篇6: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导读:我们在对建筑施工生产全过程中应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将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对策作为手段,将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对策作为支撑,互为补充,综合治理,建设好建筑施工安全系统工程,以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的目标。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就是以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证要求为核心,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探索施工安全的内在规律性,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安全保证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及减少其危害的技术和防护对策。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护对策,安全防护
我们在对建筑施工生产全过程中应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 将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对策作为手段,将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对策作为支撑,互为补充,综合治理,建设好建筑施工安全系统工程,以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的目标。
一、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概述
(一)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的定义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 就是以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证要求为核心,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探索施工安全的内在规律性, 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 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安全保证措施, 以预防和控制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及减少其危害的技术和防护对策。
(二)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会,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复杂,要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这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积极落实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作为市场经营策略,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以便更积极地开拓建筑市场。
篇7: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隧道施工安全评价方法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隧道施工安全评价方法
利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在评价过程中不仅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而且能够模拟人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并对一些难以避免的'模糊概念用量化来表示,得到的评价结果比较直观.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该评价方法切实可行.
作 者:张鸿 黎剑华 黄红元 栾建平荣耀 ZHANG Hong LI Jian-hua HUANG Hong-yuan LUAN Jian-ping RONG Yao 作者单位:张鸿,黎剑华,黄红元,ZHANG Hong,LI Jian-hua,HUANG Hong-yuan(南昌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江西,南昌,330099)栾建平,荣耀,LUAN Jian-ping,RONG Yao(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江西,南昌,330008)
刊 名: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8(3) 分类号:U458.1 关键词:隧道施工 系统安全评价 模糊数学 层次分析法(AHP) 综合评价模型【基于模糊评价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相关文章:
10.论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