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短歌行,短歌行冯著,短歌行的意思,短歌行赏析

短歌行,短歌行冯著,短歌行的意思,短歌行赏析

2022-05-27 21:06:3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可惜我是文盲”投稿了9篇短歌行,短歌行冯著,短歌行的意思,短歌行赏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短歌行,短歌行冯著,短歌行的意思,短歌行赏析,供大家阅读参考。

短歌行,短歌行冯著,短歌行的意思,短歌行赏析

篇1:《短歌行》冯著

朝代:唐代

作者:冯著

寂寞草中兰,亭亭山上松。贞芳日有分,生长耐相容。

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参辰无停泊,且顾一西东。

君但开怀抱,猜恨莫匆匆。

作者简介:

冯著(生卒年不详),字不详,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市境内)人,中唐诗人,约生于735—740年之间。韦应物为其友。曾应广州刺史李勉之邀入幕为录事,后不知所终。全唐诗收录有冯著写的诗四首。韦应物赠冯著的诗今存四首。

冯著的诗

篇2:冯著短歌行

原文:

寂寞草中兰,亭亭山上松。贞芳日有分,生长耐相容。

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参辰无停泊,且顾一西东。

君但开怀抱,猜恨莫匆匆。

作者简介:

冯著(生卒年不详),字不详,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市境内)人,中唐诗人,约生于735—740年之间。韦应物为其友。曾应广州刺史李勉之邀入幕为录事,后不知所终。全唐诗收录有冯著写的'诗四首。韦应物赠冯著的诗今存四首。

冯著的诗:

篇3:冯著短歌行

寂寞草中兰,亭亭山上松。贞芳日有分,生长耐相容。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参辰无停泊,且顾一西东。君但开怀抱,猜恨莫匆匆。

《洛阳道》

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

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蓬莱殿中寝胡人,鳷鹊楼前放胡马。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

《燕衔泥》

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裴回绕我床头飞。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尔莫厌老翁茅屋低,梁头作窠梁下栖。

尔不见东家黄鷇鸣啧啧,蛇盘瓦沟鼠穿壁。豪家大屋尔莫居,骄儿女人采尔雏。井旁写水泥自足,衔泥上屋随尔欲。

《行路难》

男儿坎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行路难,权门慎勿干,平人争路相摧残。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负薪客,归去来。

龟反顾,鹤裴回,黄河岸上起尘埃。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行路难,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白酒杯中聊一歌,苍蝇苍蝇奈尔何。

篇4:短歌行,短歌行冯著,短歌行的意思,短歌行赏析

短歌行,短歌行冯著,短歌行的意思,短歌行赏析 -诗词大全

短歌行

作者:冯著  朝代:唐 寂寞草中兰,亭亭山上松。贞芳日有分,生长耐相容。

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参辰无停泊,且顾一西东。

君但开怀抱,猜恨莫匆匆。

篇5:短歌行(网友来稿)

短歌行(网友来稿)

松门中学 苏禾

导语: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学习新课。

1、朗诵课文。

2、整体感知: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3、具体分析诗歌。

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节:这一节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因为诗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总结: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作业:1、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

2、阅读读本上曹植《白马篇》与曹丕《燕歌行》。

作者邮箱: overzero@126.com

短歌行(网友来稿)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6:《短歌行》..

陈凯歌

一、简洁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整体感知 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叫两个学生个读诗歌。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再指出其优缺点。

三、讨论鉴赏

1、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

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思想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五、背诵课文

附:板书:

篇7:《短歌行》..

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结语:英雄的慷慨悲歌

作者邮箱: ewqs111@21cn.com

篇8:短歌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曹操《短歌行》共二首,其中第一首非常著名。此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目录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译文作品原文

短歌行

【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 杜康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为“讠”旁,通“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 吐哺,天下归心。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作品注释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之歌。当,也是对着的意思。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 诗经 ・ 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 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

苹:艾蒿。

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

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yàn):同“宴”(原文中为“讠燕”)。

匝(zā):周,圈。

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 这里是借用《管子 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斧钺(yuè):古代兵器。

谲(jué):诡诈。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胙(zuò):古代祭祀时供的肉。

圭瓒(zàn):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

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酒。

卢弓矢千,虎贲(bēn):勇士 武王。

葩(pā):花。

作品译文

【其一】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一饭三吐哺, 礼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其二】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

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

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

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 存亡继绝为霸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

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

百姓深深受他的'恩惠,制服荆蛮无左人。

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

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的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全部传遍,名声只次于齐桓公。

佯装称周王出去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阳。

以臣召君乖于礼 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篇9:短歌行

短歌行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创,此诗悲叹人生太短,诗人却发奇想,欲留住时光使人容颜不老,极富浪漫色彩。

目录作品原文注释译文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作者简介收缩展开作品原文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注释译文

白天那么短暂啊,百年一瞬间就消失。

苍穹浩浩茫茫,太极经历了万劫的时光。

连麻姑下垂的两鬓,已有一半已成白霜。

天公看见玉女,曾经大笑亿千次。

吾欲揽转为太阳驾马车的六龙,回车驶向东方,挂在扶桑树傍。

用北斗星酌满美酒,劝六龙各饮一觞。

富贵非我所愿,但愿能停驻青春的容光。

创作背景作品鉴赏

古往今来,人生寿夭乃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多少人曾为之发出过无穷的浩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陆机 《短歌行》),久尔久之,《短歌行》遂成专咏这一问题的篇章。歌而谓之“短”,既指歌调之短促,也隐含人生短促之意。李白这首同名诗作,沿袭了古老的主题,但写法上却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极富浪漫色彩。

诗分上下两段。前八句言百年(人的一生)易满,天地无穷,时间无限,神仙尚且两鬓成霜,凡人何堪;只有天公、玉女才能与时长存,千年万载,操控天象(玉女投壶不中者天笑。天笑,天无雨闪电)。后六句诗人突发奇想,欲阻拦六龙,留住时光,使人生不老,青春永驻。

作者简介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有《 李太白集 》 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 望庐山瀑布 》、《 行路难 》、《 蜀道难 》、《 将进酒 》等多首。公元744年在洛阳与 杜甫 结交。 安史之乱 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 李U 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 屈原 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 诗仙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李杜 ”。

【短歌行,短歌行冯著,短歌行的意思,短歌行赏析】相关文章:

1.短歌行赏析

2.《短歌行》的赏析

3.《短歌行》翻译赏析

4.曹操短歌行赏析

5.短歌行教案

6.曹操 《短歌行》

7.短歌行朗诵

8.《短歌行》解析

9.短歌行翻译

10.短歌行说课稿

下载word文档
《短歌行,短歌行冯著,短歌行的意思,短歌行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