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元宵节的诗
“女侠余周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描写元宵节的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描写元宵节的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描写元宵节的诗
描写元宵节的诗
节日里作诗,是诗人的一大爱好,那么关于元宵节,诗人是如何描写这个节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古诗,一起来品味诗人眼中的元宵节吧!
《汴京元夕》
明代: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译文
中山来的戏子服饰鲜丽,郑燕来的的女姬则各有高超的技艺。
他们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汴京来.都唱着周宪王编著的剧本。她们唱着唱着,从白天演到晚上,月亮出来,银光倾泻,似在金梁桥的大地上铺了一层自霜。人间的灯火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盛况空前。
《元夕二首》
明代: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译文
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
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去年的今天还住在京城,元宵节的`铜鼓声隐约如滚地的雷响。
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
在万里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
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
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
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注释
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
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
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观灯乐行》
唐代: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
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 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京都元夕》
金朝: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译文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上元夜六首》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译文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
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
“莫相催”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
《元夕无月》
清代:丘逢甲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译文
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
看到鳌山灯彩,引起了仙人流泪,海外的神山已经沉沦三年!
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见月光,美丽的月亮大概在台湾故乡。
想到海天之外去寻找明月,半夜里做梦,神魂飞渡重洋。
篇2:描写元宵节的诗
描写元宵节的诗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
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
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接着连用两个问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因而,“谁家”“何处” 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相关作文素材推荐阅读:
我美丽,因为我自信
关于关爱的事例
写父亲节的优美句子
篇3:描写元宵节的诗
描写元宵节的诗
临江仙·都城元夕
作者: 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作者: 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作者: 刘辰翁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作者: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辛亥元夕
作者: 何中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篇4:描写元宵节的诗有哪些
描写元宵节的诗有哪些
《生查子元夕》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清 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清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忆长安 唐·顾况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上元夜六首 唐·崔液
一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二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四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驾青牛。 骖?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五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六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林春慢 宋·晁冲之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
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
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
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扃金锁。
玉楼人、暗中掷果。
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
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
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
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迎新春 宋·柳永
?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潇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
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水调歌头 宋·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行答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生查子·元夕词 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玉案元夕》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栏珊处。
《十五夜观灯》唐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远处的灯笼宛如坠落的'星星,火红炽热,近处楼上挂的灯笼仿佛像月儿一样旁悬!
篇5: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数则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数则
正月十五夜灯
【作者】张祜 【朝代】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作者】贺铸 【朝代】宋代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上元竹枝词
【作者】符曾 【朝代】清代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作者】赵时春 【朝代】明代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女冠子·元夕
【作者】蒋捷 【朝代】宋代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作者】赵佶 【朝代】宋代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古蟾宫·元宵
【作者】王磐 【朝代】明代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作者】厉鹗 【朝代】清代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又接。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代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水龙吟·咏月
【作者】晁端礼 【朝代】宋代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罗襟揾。
元夕二首
【作者】王守仁 【朝代】明代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篇6:元宵节的诗
关于元宵节的诗
蝶恋花·密州上元
作者: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台城路·上元
作者: 纳兰性德
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
寒轻漏浅。
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清平乐·上元月蚀
作者: 纳兰性德
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金菊对芙蓉·上元
作者: 纳兰性德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鸳鸯晶莹。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踏莎行·元夕
作者: 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暗香院落梅开後。
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
娇云瑞雾笼星斗。
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篇7:元宵节的诗
元宵节的诗
元夕[一]
作者: 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元夕[二]
作者: 王守仁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作者: 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
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
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作者: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南乡子·宿州上元
作者: 苏轼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篇8:元宵节的诗
关于元宵节的诗20首
1、《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3、《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4、《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5、《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6、《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7、《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8、《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9、《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0、《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11、《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12、《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3、《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14、《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15、《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16、《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17、《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18、《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9、《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20、《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篇9:元宵节的诗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接下来,就跟你分享关于元宵节的诗,祝你元宵快乐!
《元宵灯谜》
曹雪芹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打一用物
《上元夜效小庾体》
崔知贤(唐)
今夜启城,结伴戏芳春。鼓声撩乱动,风光触处新。
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
《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
长孙正隐(唐)
薄晚啸游人,车马乱驱尘。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
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
《奉酬元相公上元》
徐凝(唐)
出拥楼船千万人,入为台辅九霄身。
如何更羡看灯夜,曾见宫花拂面春。
《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崔液(唐)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T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壹萸嗯!
骖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上元夜效小庾体》
韩仲宣(唐)
他乡月夜人,相伴看灯轮。光随九华出,影共百枝新。
歌钟盛北里,车马沸南邻。今宵何处好,惟有洛城春。
《和次道大庆殿上元迎驾》
司马光
凤律年华到尚新,九重气象已成春。
晚云低拂羽林仗,宿雨先清紫陌尘。
玉殿鸣鞘传警跸,彤庭委佩集簪绅。
阙前无复鱼龙戏,自有驭谣亿万人。
《上元夜忆长安》
顾况(唐)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绝》
胡仲弓(宋)
姑射神人雉扇开,三千玉女拥瑶台。
十分散布犹嫌少,万斛明珠抖下来。
《归去来・初过元宵三五》
柳永(宋)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游尽、厌
欢聚。
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馀酲更不禁香醑。歌筵
罢、且归去。
《元宵词二首》
黄彦辉(宋)
琥珀盏中云母钟,琉璃光射水晶宫。
风随兰麝香千里,人在莲花影万重。
《元宵漫兴》
王磐(明)
天风吹散赤城霞,散落人间作九华。
夹路星球留去马,烧空火树乱归鸦。
笙歌醉月家家酒,帘幕窥春处处花。
一派云《韶》天外迥,不知仙驭过谁家。
《上元侍宴》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上元^簟
范成大(宋)
f家__喧D,肥履懿⒃阱川。
mTB衢千,冰此夕十分A。
喜逢蜀ご喝眨正是摩陀供佛天。
人物熙熙醒醉Y,却思L景似年。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陆龟蒙(唐)
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广寒。执盖冒花香寂历,
侍晨交佩响阑珊。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
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
《上元》
郭利贞(唐)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
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
《上元怀旧》
文天祥
禁门三五金吾夜,回首青春忽二毛。
池上昔陪王母宴,斗中今直贵人牢。
风生江海龙游远,月满关山鹤唳高。
梦到钧天灯火闹,依然彩笔照宫袍。
《上元观鳌山诗》
朱高炽(明)
盛时调玉烛,佳节灿华灯。
象纬当黄道,鳌峰拥帝京。
金莲春放早,宝月夜同明。
圣寿天长久,讴歌乐太平。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苏辙
弃掷良宵君谓何,清天流月鉴初磨。
莫辞病眼羞红烛,且试春衫剪薄罗。
莲艳参差明绣户,舞腰轻瘦s惊鼍。
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
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竟庥牒琛
《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梅尧臣(宋)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
^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
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龙密锁关。
《上元应制》
蔡襄(宋)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2.有关元宵节的古诗
3.元宵节的古诗
4.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
5.描写元宵节的喜庆诗句
6.古诗句中的元宵节
7.有关元宵节的诗词英语
8.元宵节赏花灯的诗句
9.有关新春佳节的古诗
篇10:元宵节的诗
《元宵灯谜》
曹雪芹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打一用物
《上元夜效小庾体》
崔知贤(唐)
今夜启城,结伴戏芳春。鼓声撩乱动,风光触处新。
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
《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
长孙正隐(唐)
薄晚啸游人,车马乱驱尘。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
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
《奉酬元相公上元》
徐凝(唐)
出拥楼船千万人,入为台辅九霄身。
如何更羡看灯夜,曾见宫花拂面春。
《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崔液(唐)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驾青牛。
骖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上元夜效小庾体》
韩仲宣(唐)
他乡月夜人,相伴看灯轮。光随九华出,影共百枝新。
歌钟盛北里,车马沸南邻。今宵何处好,惟有洛城春。
《和次道大庆殿上元迎驾》
司马光
凤律年华到尚新,九重气象已成春。
晚云低拂羽林仗,宿雨先清紫陌尘。
玉殿鸣鞘传警跸,彤庭委佩集簪绅。
阙前无复鱼龙戏,自有驭谣亿万人。
《上元夜忆长安》
顾况(唐)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绝》
胡仲弓(宋)
姑射神人雉扇开,三千玉女拥瑶台。
十分散布犹嫌少,万斛明珠抖下来。
《归去来初过元宵三五》
柳永(宋)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游尽、厌
欢聚。
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馀酲更不禁香醑。歌筵
罢、且归去。
《元宵词二首》
黄彦辉(宋)
琥珀盏中云母钟,琉璃光射水晶宫。
风随兰麝香千里,人在莲花影万重。
《元宵漫兴》
王磐(明)
天风吹散赤城霞,散落人间作九华。
夹路星球留去马,烧空火树乱归鸦。
笙歌醉月家家酒,帘幕窥春处处花。
一派云《韶》天外迥,不知仙驭过谁家。
《上元侍宴》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上元》
范成大(宋)
家喧,事能并在川。
衢千,冰此夕十分。
喜逢蜀春日,正是摩陀供佛天。
人物熙熙醒醉,却思景似年。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陆龟蒙(唐)
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广寒。执盖冒花香寂历,
侍晨交佩响阑珊。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
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
《上元》
郭利贞(唐)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
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
《上元怀旧》
文天祥
禁门三五金吾夜,回首青春忽二毛。
池上昔陪王母宴,斗中今直贵人牢。
风生江海龙游远,月满关山鹤唳高。
梦到钧天灯火闹,依然彩笔照宫袍。
《上元观鳌山诗》
朱高炽(明)
盛时调玉烛,佳节灿华灯。
象纬当黄道,鳌峰拥帝京。
金莲春放早,宝月夜同明。
圣寿天长久,讴歌乐太平。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苏辙
弃掷良宵君谓何,清天流月鉴初磨。
莫辞病眼羞红烛,且试春衫剪薄罗。
莲艳参差明绣户,舞腰轻瘦惊鼍。
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
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光与鸿。
《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梅尧臣(宋)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
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
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龙密锁关。
《上元应制》
蔡襄(宋)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2017元宵节的诗]
【描写元宵节的诗】相关文章:
1.描写元宵节的句子
5.描写嘉峪关的诗
6.描写露珠的诗
7.描写黄金海岸的诗
8.描写古村落的诗
9.描写景物的诗
10.描写腾格里的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