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酒文化诗句

酒文化诗句

2022-11-11 12:03: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夕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酒文化诗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酒文化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酒文化诗句

篇1:酒文化诗句

酒文化诗句

1、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

2、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祐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4、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岑参

5、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李白

6、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李白

7、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张先

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

9、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李白

10、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李白

11、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韦应物

12、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李白

1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

14、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李白

15、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李商隐

16、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珀光。——李白

1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白

18、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

19、几日寂廖伤酒后,一番萧瑟禁酒中。—— 晏殊

20、何以解忧,为有杜康。—— 曹操

篇2:酒文化诗句

酒文化诗句

1、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李白

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

3、披君貂b,对君白玉壶。――李白

4、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

5、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岑参

6、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

7、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白

9、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佑

10、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李白

11、何以解忧,为有杜康。――曹操

1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13、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李白

14、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杜甫

15、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李商隐

16、几日寂廖伤酒后,一番萧瑟禁酒中。――晏殊

17、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李白

18、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李白

19、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珀光。――李白

20、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张先

21、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韦应物

22、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李白

2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

24、醉中惊老去,笑里觉愁来。――包佶

篇3:与酒文化的诗句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柳永《蝶恋花》

6、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杜甫《登高》

9、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高适《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10、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

11、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杜甫》赠卫八处士

1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

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15、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水,薛王沉醉寿王醒。――李商隐《龙池》

1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17、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李白《山中对酌》

18、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王翰《凉州曲》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20、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谴》

21、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浣溪沙》

2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2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7、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晋-曹操《短歌行》

28、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9、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有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高适《夜别韦司士》

3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

32、对酒当歌寻思着,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晏几道《醉落魄》

33、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韩愈《留卢秦卿》

3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3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I北楼饯别校书叔云》

3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8、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

39、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诗句乱随青草落,酒肠俱逐酒庭宽。――张继《重经巴丘》

40、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

4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42、几日寂廖伤酒后,一番萧瑟禁酒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晏殊《无题》

43、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44、酒功如此多,酒屈亦以深。――孟郊《酒德》

45、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柳永《蝶恋花》

46、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47、饮人不饮酒,正自可饮泉。――元好问《后饮酒》

48、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

49、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50、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欧阳修《浪淘沙》

篇4: 关中酒文化

关中酒文化

关中,即渭河平原,关中之名始于战国,因位于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而得名,形如枣核,号称“八百里秦川”。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关中沃土,受益于渭河。渭河滔滔,从甘肃渭源县鸟鼠山奔涌而下,东流入黄。北有六盘山屏障,南有秦岭横亘,犹如大河的两岸,夹峙着渭河。唐代张藉在《登咸阳北寺楼》中写道:“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即是对她的写照。渭河大德,“三源出鸟鼠,一水兴八朝”,相传华夏礼貌的始祖黄帝和炎帝既诞生于此。《国语》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史家考证,姬水在武功,姜水在宝鸡,都是渭河的支流。西北荒寒,不可谓地利,但周秦汉唐等封建王朝标榜史册,能够说渭河的作用不可小觑。

从大禹导渭开始,无论是郑国渠,还是白公渠,正是它们的滋养让八百里秦川多了一抹大国气象的红润。犹如母爱的臂膀,变贫瘠为肥沃,变荒凉为葳蕤,于是“仓禀实而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脱胎于蛮荒,向着礼貌的珠峰一步一个台阶迈出坚实的脚步。渭河由此成为秦川的一条绿色丝带,河岸的每一根芦苇都是一个传奇。渭河通衢,当年晋国大旱向秦国乞粮,秦的粮食“以船漕东转,自雍相望至绛”,能够沿渭河而下,又溯黄河、汾水而上,直达晋都。作为一国之都的长安,人烟阜盛,每年需要漕运的粮食多达数十万石数百万石,这些都要仰仗渭河。渭河之水阿,她亦曾载着李白将诗意的经纬穿针引线在华夏的布衣之上,让这儿的人们在躬耕之余眺望那轮思念的月亮。所以当你站在渭河边上,听那潺潺之音,即是这些诗句的吟哦,嗒然入心。

渭河成就了关中,“山水清丽,林跨数郡”。除此之外,关中还有地理上的优势,北有陕北高原,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连绵,东有华崤诸山,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河环抱,气势团聚。关中险要,有一个说法叫“百二秦关”,意思是说百万人攻关中,两万人足以拒之。当年范雎入秦,游说秦王:“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陂,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自秦以降,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关中的地位为经营天下者所首重。关中,多少个封建王朝枕流而栖?无需走进发黄的书页,我们也能目穿古今,那滔滔渭河淘走了无数的英雄往事,却无法吹散两岸的袅袅炊烟,那覆压大地的村庄只有听着她的呼吸才能走进睡眠,仿佛母爱的臂弯,与她在同一个脉搏上心跳。即使我们远走他乡,也会记得这条村头的长河,她让我们的.目光变得柔软,那柔软中却又有着一根坚硬的骨头,于是振作起来,遥追周秦汉唐的光芒,作弄潮儿的长吟。

酒是一方水土的物化,或浊或清,或醇或寡,或烈或淡。饮了这杯酒,似乎就以某种方式融入了当地的山山水水,继而神往不疑,反认他乡是故乡了。关中酒就是这片土地的味道,空杯余香,意犹未尽。看似寻常,其实奇崛。正像北国的冬天,以一色作墨,翩跹天地之间。当你饮了这杯酒,即是把汉唐气象吸纳于胸襟之中,眼前是霓裳声色,耳畔是金声玉振,这就是关中酒的魅惑,也是每个喝了关中酒的人庶几能够抵达的彼岸。

作者:孔金泉

篇5: 酒文化知识

葡萄酒:

优雅地举起面前的酒杯,凝神观察酒的色泽和印痕,再寥寥几语内行地品评酒的香气和风味,能使一名陌生的来客迅速受到整个社交圈子的欢迎。

葡萄酒是现代国际社交的第二种语言,这种观点得到了众多政务商务人士的认同。

品尝葡萄酒是从桌上到嘴边,在身体与葡萄酒接触时,自然而然所建立的顺序。首先将酒杯举起,注视葡萄酒的外观,这是品酒的第一个步骤。然后,将酒杯朝鼻子靠近,让鼻子充分的吸入从酒杯里散发出的香气,品酒的第二个步骤。酒杯接触到嘴唇,并喝下杯子里的葡萄酒,同时体验葡萄酒的所有的真实感受,品酒的第三个步骤,也是真实的品酒之始。

综合以上所言,相关连的有:以眼观视,以鼻闻气,以口品尝。而最后的步骤,是在印证视觉、嗅觉所获得的相关印象。第四个步骤,“结论”,是在总结所有的感想与印象,以及对葡萄酒做出最后的定论与裁决。开始品酒前,应确认所采用的酒杯是适宜的,灯光照明也合乎要求,同时要有白色的背景物,衬托葡萄酒杯,使得观察葡萄酒的色泽更清楚、更容易。

品酒前需注意的事项:

1、适当的酒杯。

2、光源与白色背景物。

3、品酒场地的温度以及无任何的异味。

品酒的时机:

理想的品酒时间约于用餐之前,同时又可当作餐前的开胃酒。早上的11时,或傍晚6时左右的时间,都颇符合这样的时段。若您不想空腹之状态下品酒(空腹之状态下酒精很快地就会被吸收),这时可喝下一大杯的牛乳或水,以及一份淡味的三明治作为“添底物”。如果您的酒量甚差,建议您于品酒进行其间,可饮下大量的水分,这种方法相当的有效用。

篇6: 酒文化知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决定酒的质量的成份往往含量很低,但种类却十分多。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十分重要。饮料酒中都内含酒精,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H3─CH2─OH,分子量为46。糖转化成乙醇的化学反应式:C6H12O6→2CH3CH2OH+2CO2。

酒的吸收

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回到到心脏,然后透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内含0.003%的酒精。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0.7%。

酒的度数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内含乙醇50毫升(20℃)。表示酒精含量也能够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能够互相换算。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规定200proof为酒精含量为100%的酒。如100proof的酒则是含酒精50%。

啤酒的度数

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以12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于12度。如常见的浅色啤酒,酒精含量为3.3―3.8%;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5%。

干酒和甜酒

葡萄酒和黄酒,常常分为干型酒和甜型酒,在酿酒业中,用“干”(dry)表示酒中含糖量低,糖份大部分都转化成了酒精。还有一种“半干酒”,所含的糖份比“干”酒较高些,甜,说明酒中含糖份高,酒中的糖份没有全部转化成酒精。还有半甜酒,浓甜酒。

酒瓶上的标记

酒瓶上往往有一些英文标记,证明酒的品质,不一样的国家有不一样的表示方法。法国酒法规定:只有在夏郎德省(Charentes)及滨海夏郎德地区的少数地点,栽培几个特定的葡萄品种,利用壶式蒸馏锅,直火蒸馏所得的蒸馏液,贮存在橡木桶内,经过若干年陈酿老熟的蒸馏酒,才批准使用“可涅克”(Cognac)的商标。其它地区,既使用同样方法酿制成的蒸馏酒,不能用“可涅克”名称。

饮酒的规则

葡萄酒,一般是在餐桌上饮用的,故常称为佐餐酒(Tablewines)。在上葡萄酒时,如有多种葡萄酒,哪种酒先上,哪种酒后上,有几条国际通用规则: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先上新酒,后上陈酒;先上淡酒,后上醇酒;先上干酒,后上甜酒。

饮酒最佳温度

黄酒,适当加温后饮用,口味倍佳,但是究竟多为温度为宜,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研究。古代用注子和注碗,注碗中注入热水,注子中盛酒后,放在注碗中。近代以来,用锡制酒壶盛酒,放在锅内温酒。一般以不烫口为宜。这个温度约为45―50℃左右。

白酒,一般是在室温下饮用,但是,稍稍加温后再饮,口味较为柔和,香气也浓郁。邪杂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在较高的温度下,酒中的一些低沸点的成分,如乙醛,甲醇等较易挥发,这些成分通常都内含较辛辣的口味。

篇7: 酒文化知识

彝族以酒为贵,酒是迎宾待客、过节、婚礼、丧葬、探亲访友、毕摩祭祀等活动等必备礼物,同时配于丰盛的肉食,以此热情待客。彝族俗语:“腊肉无味,加盐给客人吃;荞酒不香,加蜜给客人喝”。到过彝乡的人都能体会到,昭觉彝族是极其好客的。当客人一进门,主人就让客人坐在火塘旁上位,端出香喷喷的酒来,请你先喝几口后,主人家才与客人共饮。彝族赞美酒席是这样说的“酒坛置放如红岩,敬酒穿梭如蜜蜂。”“花杯像鹊鸣,黑杯似鸦叫,白杯如蝶舞”。

用于每一场合的酒各有专名。如:“平民农牧酒,请人帮忙酒;家族内部酒,和睦团结酒;亲戚朋友酒,相互问候酒;纠纷调解酒,‘德古’长者酒;青年小伙酒,英勇善战酒;女儿姑娘酒,能工巧手酒。迎宾待客酒,吉祥如意酒……”

在高规格待客仪式上,一般是杀牛、羊、猪、鸡与饮酒文化融为一体,其中有献“哲布”(群碗酒)仪式,此仪式为特殊礼节。主人家专派一名敬酒者,先将八碗白酒、一碗泡水酒和一碗水端放于上铺一块白布的漆器“哲体”(木盘)上,如主人是彝族曲涅系,敬酒者手捧“哲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上位贵宾面前,如主人是古候系则反时针方向旋转至上,贵宾享用“哲布”者接到“哲布”后,把“哲体”轻轻地放于地上享用。按照彝族享用“哲布”(群碗酒)的规矩,先选用“哲体”上的一碗水漱口后,将“哲体”上的“哲布”一一喝尽。如一人喝不完,则可传递给周围同伙客人喝,若一人能喝完就称海量、敬佩。在此仪式上,主人及客人围观者众多,若不按传统规矩喝酒者可耻。贵宾按规矩喝“哲布”后,按理这种特意款待,客人要向主人家赠赐礼物的,赠赐的礼物(银锭或现金)应放于“哲体”的白布上传递给敬“哲布”者,主人家收下贵宾赠赐礼物结束。

昭觉彝族为了表示真挚之情,在没做好饭菜时就献上美酒,然后才大做酒菜。彝族的酒菜是十分讲究的,往往根据贵宾的情况准备不同的佳肴,一般客人杀鸡招待,并请长者看鸡舌,看看客人前程如何。比较重要的客人要打羊杀猪。最尊敬的客人来了,必须杀牛招待。无论杀何种牲畜、家禽,在宰杀之前,都把要宰杀的对象送到客人面前过目,表明“请客人们慢慢喝酒吧,好酒好菜还在后头呢!”至此,主人和客人互相倾诉客套之言,互相敬酒问候,自由散打起来。这里充满着主、客双方以酒表达真挚之情,有豪语状言的,也有轻言细语的,从中使你感受到昭觉彝族酒文化的魅力。

最为绝妙而富有科学性的是彝族酒壶。它的制作独特精美,把彝族人民的智慧、审美能力融于酒壶上,取名为“萨尔博”。形状有扁有圆,都是封顶的,从表面看来,似乎天衣无缝,连掺酒处也不易发现。该壶造型变化多样,酒从壶底掺入,掺满后不加塞也不封口,从壶的腰部斜插一根细竹管直通壶内底端,另一端外露十厘米左右的竹管作吮吸之用,底部中心所留掺酒小孔,掺满酒再倒讨来方可使用,其底部的小孔滴酒不漏。这种造型的主要用意是减少和控制酒气的散发,使酒长时间保持原味。小小酒壶造型之绝妙,举世罕见。

其实,“萨尔博”的这种特殊功能的造型,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要学过物理的人,稍加思索就知道这是巧妙的运用了大气压强的原理。当我们将酒缓缓倒入“萨尔博”时,壶内的空气逐渐排出来,倒满酒时,壶内几乎无空气存在(吸管伸入壶底,不会将空气漏入壶中)。这样一来,外面的大气压就派上用场了,将“萨尔博”正置,本来壶内的酒由于重力的作用,壶底小孔处大气压和酒所受重力形成了一对平衡力,壶中的酒就乖乖地被空气封住了。但若是用力使酒壶触动或上下摇动时自然也会使壶内少量的酒被抖出,因此,后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又从掺酒小孔处增加了一根细竹管至壶内顶端,酒则顺着此管而上,从壶内顶端流出,回到壶底,这竹管就起到了你所看不见而又不封口的巧妙的保险作用。其内部则形成了两根竹管斜相交的特殊结构。整个酒壶的结构,除了两根竹管外,是由上下木胎口留有公母榫的木胎相扣而成。再用膏灰将缝隙刮平后漆成,从外观丝毫看不出两木胎相合的痕迹。

人类知道大气压的历史并没有多久,而彝族先民能凭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制出如此神奇的酒具不得不令人钦佩。外观上根据其造型的特点,再漆上相应的彩漆图案,使其更加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有了丰富的酒器文化,同样需要有深厚的酒文化相映衬。

彝族有着神秘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个崇尚酒的民族,他们的谚语中有一句最为经典就是:“汉人的茶,彝家的酒”,足见酒在彝胞心目中的地位。大到婚丧嫁娶,小到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酒。彝族的传统酿酒分为3大类:甜酒,类似汉族的醪糟;白酒,即蒸馏酒;泡水酒,由优质粮拌酒曲发酵翻入坛中,封口数月后渗净水浸泡而成,俗称“坛坛酒”、“杆杆酒”、“咂酒”。酒的功能尤如“万能”之法宝:迎宾敬客、喜庆娱乐、连情交友、调解纠纷、祭祀祖先、送死悼丧等。凉山彝族饮酒习俗则风格独特,无以论比:首先是形式上分场合、对象、用途、条件;其次是顺序上先尊长后晚辈,先客后主,先酒后饭。彝族特别盛行“喝寡酒”,边饮边侃,气氛热烈,歌酒并呈,情趣交融;见者有份,就地成圈,一人一口,依次传饮,俗称“转转酒”。

彝族敬酒不干杯,不强求。“有把最后一口酒留给主人喝,以示主人家年年有酒,富裕安康。“有酒不尽,待有来日”。在凉山地区,彝族同袍对于登门的客人,进门三杯酒,喝了再说。喝得满脸红光,主人才算满意。彝家人待客先用酒,大事小事都可以用一杯酒了事。这些酒承载了彝族千年的文化,包含了彝族同胞对于宾客的美好祝福,你能不好意思不喝酒吗?

彝族同胞重酒、尚酒,所表现的酒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从酒的历史、制作、功能、到酒器的制作饮酒习俗、节饮思想等,都可以反映出彝族的悠久历史、独特风俗、豪爽性格和生活方式,走近他们,可以领略到我们中原地区人民平时所体会不到的酒文化,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我们不多见的酒器文化,走近他们,我们才更加能够体会到彝族的生活方式,彝族酒文化,真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彝族传统饮酒方式是没有干杯饮酒的。在屋里饮酒围坐火塘边,饮着转转酒,有事说事,无事聊天。嗜酒者多饮,不会酒者少饮或不饮均可,但酒杯一定要传递下去。主人向来没有强迫客人多饮酒的习俗。“一坛酒、一杯酒都表达情意。一般是十斤五斤一坛酒,百斤千斤也是一坛酒。饮酒饮情意,不在乎多少。”由此可见彝族酒文化的饶有情趣,丰富多彩。

【酒文化诗句】相关文章:

1.酒文化论文

2.酒文化知识作文

3.中国酒文化论文

4.高中关于酒文化议论文

5.关于酒文化的历史典故

6.屈原诗句

7.诗句签名

8.边塞风光诗句

9.边塞诗句

10.诗句赏析

下载word文档
《酒文化诗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