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2册教案第四课《漂亮的瓶子》
“一只井里的青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一年级第2册教案第四课《漂亮的瓶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第2册教案第四课《漂亮的瓶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一年级第2册教案第四课《漂亮的瓶子》
一年级第2册教案第四课《漂亮的瓶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极其美化方法。 2、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 的瓶子,并进行美化与装饰。 3、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4、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 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重点: 瓶子特点极其艺术魅力的感受及瓶子对称造型剪法。 难点: 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形美观。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的优秀作品、录音机、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整齐摆放好学习用具,做端正。 二、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出示图)他是谁?-- 蓝猫儿来到了我们班! (继续出示)他来我们班干什么呢?--开花瓶店卖花瓶。 这些瓶子给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好看的、漂亮 的。 2、揭示课题--漂亮的瓶子。(板书课题) 三、新课讲授: 1、欣赏、观察 蓝猫开个瓶子店,请同学们做顾问,你喜欢哪个瓶子?能 说说原在吗?为什么喜欢它呢? 2、发现,解决 老师发现这些瓶子有两个共同之处。 (1)拿起这些瓶子,发现--左右重合,大小一样,通 过这样的`发现,谁能找出一个可以快速剪出瓶子的办法呢? (请同学回答,打出对折的剪法)教师示范(故意剪错对折线, 出两个半边的瓶子)发现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让同学 们发现,要依靠对折的线描画出半个瓶子的造型,这样,就连 起来成了一个整体的瓶子造型)请学生示范剪出完整的瓶子, 并大家一起评析。 (2)瓶子的花瓶都很漂亮,分别请四、五位学生就两个 没画出花纹的瓶子进行联想和想象,各抒已见,谈谈,你会怎 样美化瓶子。 四、学生表现: 1、作业布置: 蓝猫在我们班开了一个瓶子店,想把送我们同学们的。可 是现在我们只有五个瓶子,我们班人又多瓶子也不够啊。没有 瓶子怎么送?同学们你们能想到好办法吗?(我们同学们帮蓝 猫做瓶子) 2、学生剪绘: 步骤如下:A:对折瓶子,画出半个瓶子造型 B:剪出造型 C:勾边纹,画花纹。 教师巡视指导以下几个情况:瓶子大小?花纹造型? 五、小结,讲评 1、选出五幅制作精美的瓶子,送给作者示范的教学瓶子。 2、同学们上台选购大家所喜欢的瓶子。 3、宣布下课。篇2:一年级美术第2册教案第三课《太阳》
一年级美术第2册教案第三课《太阳》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展示了用彩泥塑造的多种不同的太阳作品及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太阳及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 用泥塑的表现手法创作浮雕形式的太阳作品,既可以创设脸部的五官,又可以表现多种不同的光芒,通过揉一揉、滚一滚,以及简单的粘接组合,就可以体验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又美化了环境与生活。 教学内容与目标 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2、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3、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难点: 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的优秀作品、橡皮泥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小朋友,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想想它是什么东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太阳。(板书:太阳)(课件) 你们知道吗?太阳在天上自由自在,有时侯看看大地的景色,听着小朋友的歌,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但是有一天,它突然觉得有些烦恼,因为它看到所有的景物都有美丽的色彩,小朋友们都穿着漂亮的'衣裳,而自己却没有一件好看的衣服。怎么办呢?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太阳,为它设计一件漂亮的花衣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画的内容:太阳 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太阳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中间的圆球和外面的光芒)它本身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红色和橙色)刚才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给太阳添上花衣裳,我们是不是只能用这两种颜色呢?好!下面看看老师是怎样给太阳穿上漂亮衣服的。 1、首先要画出一个圆作为太阳的基本形状,(课件) 2、接下来该干什么?(给太阳身上添上花纹)(课件)大家看,这些花纹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点、线、面)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点、线、面,它们是怎样组成各种花纹的。 3、大家最后还要添上什么?(漂亮的颜色)(课件)大家仔细看,画面中的颜色是不是每个地方都不相同?(不是)那么这些颜色的组成都有什么特点?(以相近的颜色为主,间插其它的颜色,但是挨着的颜色都不是一样的) 我们还可以看看在同样的花纹下,添上不同颜色的效果。小朋友,你们说,太阳穿上花衣裳好看吗?现在,该你们动手了,别忘了,太阳还正等着呢。小朋友们,开始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展评: 1、学生互评 2、学生自评,教师总评。 四、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画得真好,太阳看了别提有多高兴了。篇3:《漂亮的瓶子》教案
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看优秀的美术作品,多给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漂亮的瓶子》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一册。本课要求在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在欣赏中外瓶子艺术的基础上,能运用剪贴和描绘的方法创作一件纸工艺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和实践,感受瓶子的造型特点和对称型的折剪方法,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色彩进行装饰美化,并表现出欣赏中的一些艺术感受。
教学目标:
1.了解对称瓶子的特点和折剪方法,能剪出造型独特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2.通过折、剪、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称瓶子的折与剪,创作一个造型别致,图案优美、色彩漂亮的瓶子。
教学难点:如何折、剪对称瓶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瓶子、瓶子图片、剪刀……
学生准备:白铅画纸或者色卡纸、剪刀、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爱好,喜欢收集各种漂亮的瓶子,今天老师带来了其中几个给大家欣赏一下。
揭题:漂亮的瓶子
二、新授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瓶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板书:瓶口瓶颈瓶肚瓶底)
大部分瓶子是由瓶口、瓶颈、瓶肚、瓶底这四部分组成的,还有一些瓶子有瓶耳。那么,如果在瓶子的中间画一条竖直线,瓶子的左右两侧又有怎样的特点呢?(师用一条红线画于瓶子中间,把它一分为二)
生:左右是一样大小的。﹙把瓶子对折,看看是不是一样大﹚师:很好,大小一样,我们把左右大小,形状一样做对称。通过对称的发现,谁有办法快速剪出左右一样大小的瓶子呢?生:把纸一折为二,再剪。
师:恩,把白纸先对折,然后在纸上画出半个瓶子的形状。(边示范画)这样吧,我先来试验一下。画好后,用剪刀沿着线把它剪下来。(师故意不靠对折线剪,剪出来的是两个一半的瓶子)
师:破了!咦,怎么会这样呢?
生:要依靠对折线画出半个瓶子的形状。
师:对了,刚才啊,老师忘记了要依靠对折线画出半个瓶子的形状了。那我再来试一下吧!(师示范成功)
师:终于成功的剪出一个瓶子了。
那这个瓶子漂亮吗?
生:漂亮(不漂亮)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不漂亮,我也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呢!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瓶子看起来更漂亮一点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装饰上漂亮的花纹。
师:你认为我们可以用哪些花纹进行装饰呢?
生:小鸟、花草……
师:说得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些装饰好的瓶子,一起来看一下吧!(出示画好的瓶子)
动物、植物、花纹、风景……
看了这些漂亮的瓶子,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漂亮的瓶子呢?生:想!
三、剪一剪
师:那好,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纸,把它对折,接着在纸上画上半个瓶子的形状。
师:我这里有几种画法。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当然,能够自己创造出更漂亮的瓶子就更好了。一定要注意依靠对折线画哦!
师:画好了吧,用剪刀把瓶子剪下来。剪好了再把瓶子打扮漂亮。
四、画一画
学生对瓶子进行装饰。
老师巡回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五、举行瓶子展览会
师:同学们设计的瓶子都这么漂亮,不如我们来开个瓶子展览会吧!请同学们把设计好的瓶子拿上来。
六、课后拓展
这节课我们用各种图案来装饰了瓶子,其实啊,我们还可以用贴画的方法来装饰瓶子,比如用彩纸、用蛋壳,效果都非常好。课后我们尝试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篇4:《漂亮的瓶子》教案
教材分析
瓶子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本课以瓶子为例,让学生在感官体验中初步接触对称图形;在尝试制作、欣赏、评述过程中增进对瓶子外形的了解;最后在创作瓶子、装饰瓶子、展示瓶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为了能让学生尽量地体验到“造型--—表现”的乐趣,感受到不同材料的装饰特点。我尝试对教材中提示学生使用的学具进行了改动,添加了生活中常见的叶子、花布、彩纸等作为学具。通过这些改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多种材料,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及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和目标:
1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适合,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隐性内容和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热爱传统美术的情感。
2,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的感受及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能创作出一个造型别致,图案,花纹,色彩好看的瓶子作品。
难点: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行美观。(学生容易将很大的纸剪成一个很小的瓶子,造成材料的浪费)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作或图片,彩纸、彩笔、剪刀、胶棒(双面胶)
学生:常规用品,剪刀一把。课前学生们每六人分成一组围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从前阿里巴巴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山洞里都有许多财宝,那你能猜猜还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学生猜测)老师拿出一张课前准备好的范作“用素描纸做了一个破旧的`大门,大门一带开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瓶子(没有纹案没有颜色,只画出外轮廓线)”“孩子们这是什么啊”(“瓶子”)“各式各样的瓶子是不是?那你觉得这些瓶子漂亮吗?”(“不漂亮,什么都没有。”)
“光秃秃的是吧,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给这些瓶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漂亮的瓶子”(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开展学习活动,逐步感受发现不同瓶子轮廓造型。
二、授新课
1、欣赏(播放课件)
a给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瓶子(如:酒瓶子、饮料瓶子、香水瓶、)
再欣赏我们中国传统的青花瓷。(注意瓶子上的纹案、对称图案不对称图案)
b了解瓶子的基本结构
瓶子口、瓶颈、瓶耳、瓶身、瓶底
2、示范
用折剪的方法剪一个对称的瓶子并且进行装饰
(老师在示范时要一边剪画一边讲解方便学生去理解,把一些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学生不好理解的问题融入到作品中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这种直观的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要注意不能在范画中设定任何的限定来限制学生,以防阻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的为学生后边练习打基础,让学生可以更顺畅的去作业。)
3、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好了,看了各式各样的瓶子、青花瓷等等老师的作品,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打开书,老师现在给两分钟的时间来欣赏这些学生作品,同学们好好看看这些学生笔下的瓶子的外形纹案颜色等等。
三、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
一、瓶子的造型要新颖。
二、纹案要有创意,颜色丰富多变。
三、老师的音乐一开始我们就开始画,音乐一停就手背后做好。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开始画。(响起音乐)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及时反馈,好的作品要及时展示。
四、展示学生作品,互评、自评,老师总结
学生以组为单位一组一组的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先说说好的地方再说说有什么不足,然后让这幅画的作者来说说自己的创作来源。
老师总结今天课上的主要内容,让同学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在情境中开展评价活动,体验学习乐趣。
篇5:《漂亮的瓶子》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和美化方法。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和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创作一个造型别致的瓶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材料:
教师用具:瓶子造型完成作品五幅,示范画一幅,16开纸若干张。剪刀一把。
学生用具:常规作业纸,剪刀一把,水彩笔,油画棒,固体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整齐摆放好学习用具,做端正。
二、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出示图)他是谁?--蓝猫儿来到了我们班!
(继续出示)他来我们班干什么呢?--开花瓶店卖花瓶。
这些瓶子给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好看的、漂亮的。
2、揭示课题--漂亮的瓶子。(板书课题)
三、新课讲授:
1、欣赏、观察
蓝猫开个瓶子店,请同学们做顾问,你喜欢哪个瓶子?能说说原在吗?为什么喜欢它呢?
(我喜欢XX瓶子,它里面有XX样的花纹,色彩点缀得很漂亮)
(我喜欢XX······)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兴趣,懂得从细处去观察。
2、发现,解决
老师发现这些瓶子有两个共同之处。
(1)折起这些瓶子,发现--左右重合,大小一样,通过这样的发现,谁能找出一个可以快速剪出瓶子的办法呢?
(请同学回答,打出对折的剪法)教师示范(故意剪错对折线,剪出两个半边的瓶子)发现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让同学们发现,要依靠对折的线描画出半个瓶子的造型,这样,就连起来成了一个整体的瓶子造型)请学生示范剪出完整的瓶子,并大家一起评析。
(2)瓶子的花瓶都很漂亮
分别箐四、五位学生就两个没画出花纹的瓶子进行联想和想象,各抒已见,谈谈,你会怎样美化瓶子。
四、学生表现:
1、作业布置:
蓝猫在我们班开了一个瓶子店,想把送我们同学们的。可是现在我们只有五个瓶子,我们班人又多瓶子也不够啊。没有瓶子怎么送?同学们你们能想到好办法吗?(我们同学们帮蓝猫做瓶子)
2、学生剪绘:
步骤如下:A:对折瓶子,画出半个瓶子造型
B:剪出造型
C:勾边纹,画花纹。
教师巡视指导以下几个情况:瓶子大小?花纹造型?
五、小结,讲评
1、选出五幅制作精美的瓶子,送给作者示范的教学瓶子。
2、同学们上台选购大家所喜欢的瓶子。
3、宣布下课。
篇6:一年级美术《漂亮的瓶子》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漂亮的瓶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和其美化方法,掌握对称折剪的方法。
2、通过本课,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和热爱保守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瓶子特点和其艺术魅力的感受,以和瓶子的对称造型剪法。
教学难点:
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和外形美观。
教学准备:
教师:瓶子、剪刀、纸张
同学:剪刀、纸张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安宁情绪,检查用具。
导入:
让同学欣赏和讲述瓶子的外形和装饰的花纹特点。
表示:
1、请同学在画纸(请几位同学上黑板)上用线描的方法画出瓶子的外形。
2、提出要注意瓶子的结构,注意瓶子的口、颈、肚、底、耳等各局部的`形状和大小比例。
3、还可以画出几种不同外形的瓶子吗?(注意要对称和不要太复杂。)
新授:
1、教师示范,拿一张画纸,用对折的方法,剪出一个瓶子来。
2、看课本范画,讨论瓶子的外形和花纹装饰的方法。
游戏:
今天我们班里准备举办一个“瓶子艺术展览”,请大家都来当一名瓶子设计师,设计制作一个漂亮的特别的瓶子,看看谁的瓶子最受欢迎。
表示:
剪一个瓶子,然后画上装饰花纹。
展示与评价:
篇7:牛津小学英语第四课:Unit4Mybag第教案
牛津小学英语第四课:Unit4Mybag第教案
课题:Unit4Mybag第一课时
教案内容:
一、教学说明:
1.学生已经慢慢进入了学习英语的状态,好奇心逐渐被学习的热情所取代。
2.他们已经能用Hi, hello, Good morning,This is my mum等句式来进行问好。
3.学生在入学前,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学生用品,如pen, pencil等,但他们可能对出现的单词卡片不是很了解。
二、教学内容
1)认知内容:
a.能听懂,会说单词book, bag , pencil , pencil box。
b.能听懂并会说This is a ….介绍文具,并能使用此句型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文具,语音语调正确。
2)能力要求:
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用所学句型与他人作简单交流。
3)情感态度:
学会用This is a ….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教学提示:
1.媒体准备:
图片,录音机,书,包等
2.教学关注点:
1)关注整体认读卡片单词book和bag。
2)指令性的知识学生刚刚接触,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学生会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运用这些指令;
四、教学步骤:
PROCEDURES
Pre-task preparation: warming up
1.Listen and try to sing a song< Good morning to you >
2.Greetings. Hello, Hi, Good morning.
3. Students show a short dialogue in pairs. Hi, This is my …
While-task procedure:
Words teaching: book, bag , pencil , pencil box .
1.Students sing the song again.
Present the new words.
Teacher shows the object and ask: What is it?
Students may say: bag, book….
2.Read and teacher and read one by one .
3.Show the word cards and read.
4.Listen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5.Quick response.
Post-task activity:A game
Play a game: Simon Says.教师清晰地向学生介绍游戏的规则。
Assignment:Listening and speaking
1.Listen to the tape, say and act Page 19.
2. Play the game (Simon Says) with their family让学生在与家人的游戏中分享学习英语的'快乐。
Homework:
课题:Unit4Mybag第二课时
教案内容:
一.教学内容
认知内容:
1)能听说单词book, bag, pencil, pencil box.
2)能够辨认所学单词,并能把图片和单词进行配对。
3)能听说句子This is a…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对本课单词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二、教学提示
1.媒体准备:
图片、单词卡片、歌曲磁带
2.教学关注点:
本课中的句子例如:This is a book..对于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可从以下方面做努力:
1)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操练巩固句子。
2)多创设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
Procedures
Pre-task preparation:warmer
1.Talk
2. Listen and act.(Tape and recorder)
T: Ask pupil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3.T: Ask the pupils to listen and follow the teacher.
a) Sit down, please.
b) Put it down.
c) Show me your book.
d) Open your book
e) Close your book.
f) Show me your pencil-box.
g) Open your pencil-box.
h) Show me two pencils.
i) Close your pencil-box.
请学生跟着老师“听听做做说说”。在听听做做说说中感知句子的含义。既加大了语言输入量,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听说训练。 While-task procedure
1. Song“A pencil ”
2. Introduction : This is a book.
3. Open books and read A Learn to say .
Questions:
What is it?This is a …..
(Tape and recorder)
1.Enjoy the English song to elicit T: Show the object to pupils
2.T: Ask pupils to follow and repeat T-Ps( Passing game)
3: T: Ask pupils to pass the apple and say “This is a book ” one by one
4. T: Ask pupils to describe “book”
Guess:
What is it?Guessing game(guess the word)
1. T:Ask pupils to guess the word by giving the riddle. Pn: Guess通过猜谜游戏引出新单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Imitation
3. Question
4. Read the book again
5.Introduction This is a …..
Imitation and playing a game
One , two , three . put the book in the bag .
One , two , three . put the pencil in the pencil box .借助实物,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猜一猜、玩一玩过程中学习。让学生在边玩中操练句子This is a …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在游戏中习得语言。通过提问,提供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机会。培养学生善表达、能交际的能力。
Imitation and read the word card.
Post-task activityActivity:
1.Reading the new words.
2. Practise sentence This is an/a… (pictures and word card)
Ask pupils to read the new words.(pupils show objects)
Ask pupils to practise sentence in pairs. Ps: Pair works.
Select pairs to practise to the class.
Sing the English song“A pencil ”通过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句型操练,把单词放在句型中操练,把单词教学与句子教学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歌曲中有效的巩固所学单词。
Assignment
1. Read page18-19after the tape
Homework:
篇8: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漂亮的瓶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漂亮的瓶子》含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的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通过与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孩子们可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的过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创造欲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装饰出来的瓶子还具有装饰价值,用它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感到快乐,还可以处处体验到创造美的存在。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搓、团、捏、印的技能,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美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
2、橡皮泥
3、装饰好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展示瓶子:各种各样的瓶子
1.老师在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用过的瓶子,我想用这些瓶子装饰我们的活动室,孩子们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让这些瓶子变成装饰品呢?
2.幼儿讨论,讨论出用橡皮泥装饰玻璃瓶子。
二、出示教师用橡皮泥装饰的瓶子。
1、幼儿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探索装饰的方法。
2、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
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平,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搓、团、捏、印的技能。
三、幼儿动手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四、作品赏析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请幼儿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请作者介绍。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活动《创意瓶子》。瓶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所有幼儿兴趣较浓,在活动中都体验到了对瓶子进行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本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活动性原则
首先,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材料:各种废旧瓶子及手工制作必备的辅助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瓶子,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制作出不同的瓶子;再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
(二)相互渗透的原则
新《纲要》中指出:“在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中,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在本次活动中就渗透了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内容。如:让幼儿大胆动手,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渗透了健康领域的内容;让幼儿用语言交流,如有什么材料,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瓶子?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幼儿装饰制作不同的瓶子,体现了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搜集各种瓶子等废旧材料,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这是科学方面的知识。
另外,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幼儿观察讨论,突破重难点,再制作交流,一步步展开,让幼儿玩中学习,玩中发展。
总之,本次活动力求在贯彻新《纲要》精神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教材来源于幼儿,活动的实施过程立足于幼儿的需求以及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其次是整个活动环境非常宽松,让幼儿在看、说、做中,自由充分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第三是音美结合,力求发挥艺术手段的综合作用。
篇9: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8课)
第 11 周 星期 三 年 11 月 10日 教学内容 第8课《十只小猪过河》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音乐与计算、游戏的活动,帮助学生逻辑智能的发展。 教学目标二: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重 点 学唱歌曲《十只小猪过河》 难 点 在音乐中进行趣味计算活动。 关 键 有感情的歌唱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5分钟)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画》 二、学唱歌曲《十只小猪过河》 1、教师把《十只小猪过河》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导入教学内容。要学生马思考:聪明的孩子一听就明白粗心的大猪为何数不清楚的原因了。由谁来告诉老师这个原因呢?(5分钟) 2、教师:下面呀,我们的`音乐家叔叔把这个故事呢,编成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聆听歌曲《十只小猪过河》。(4分钟) 3、教唱歌曲,用声势和律动加入歌曲的听唱过程。(6分钟) 4、以小组为单位,协商和创编表演动作。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组进行表演,对表演大猪的同学以及大猪和小猪之间的合作进行评议,评出最佳的合作表演小组和最佳表演个人。 (10分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问题,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音乐学习的要求,学生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能主动参与,并且纪律很好,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 第 12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15 日 教学内容 《还有几只金凤凰》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音乐与计算、游戏的活动,帮助学生逻辑智能的发展。 教学目标二: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重 点 学唱歌曲《还有几只金凤凰》 难 点 在音乐中进行趣味计算活动。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组织教学(5分钟)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十只小猪过河》 二、 学唱《还有几只金凤凰》(15分钟) 1、出几道简单的道算术题,请学生回答,为本课开展唱唱、算算的益智活动引入答案的悬念。(5分钟) 2、聆听歌曲《还有几只金凤凰》, 要学生们思考:这首歌曲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样的计算题?(7分钟) 教师总结: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所以答案就不是用一般的计算方法来得出。不过我们同学们啊,大多数还是经过思考,回答出了正确的答案。(3分钟) 3、教唱歌曲,用声势和律动加入歌曲的听唱过程。(6分钟) 4、以小组为单位,协商和创编表演动作。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组进行表演,对表演大猪的同学以及大猪和小猪之间的合作进行评议,评出最佳的合作表演小组和最佳表演个人。 (10分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能主动参与,达到预期目标。篇10: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3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3课)
第 3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9 月 15 日 教学内容 第3课《温暖的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充满情感的《温暖的家》和《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重 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 点 1、八分音符较密集的第二乐句 2、最后同头换尾的两个乐句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议一议,最爱你的人是谁啊?(播放《温暖的家》伴奏作为背景音乐) 二、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1.听歌曲两次 播放《温暖的家》录音,请同学们说说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内容? 出示曲谱,再次播放歌曲《温暖的家》。 2.有节奏的带读歌词 为了解决一年级同学不认识歌词的问题,老师用响板伴奏有节奏的带读歌词两到三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了解歌曲,了解歌曲的节奏。第二乐句的节奏比较密集,应该重点解决,多带两遍。 3.带唱歌曲 4.检查教唱效果,解决重点难点 问:同学们会不会唱了啊?我们来试一试? 然后挑出学生唱的不是很好的地方重点再教,这里有两个地方。 A、“最爱我的.人是爸爸妈妈”,可以让他们把嘴巴张开一点,笑起来,身体挺起来就可以唱上去了。 B、“给我一个温暖的家,给我一个温暖的家”这两句的前面半句是一样的,可是后面半句一句音高往上面走,一句音高往下面走,可以用旋律线条来帮助学生记忆和歌唱 5、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问:同学们觉得这首音乐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它表现了歌唱者怎么样的感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唱,用怎么样的声音去唱?――用温暖的声音。 6.做音乐接龙游戏 先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再换过来学生唱一句老师接一句 然后可以分小组、分男生女生做接龙游戏。 三、教学拓展 1.提问“爸爸妈妈最爱你,你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你们平时在家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些什么事情?”“来,做个动作来看看。”“让我们在音乐中来做洗碗、扫地、抹桌子、捶背的动作,让老师现在也来享受一下家长的待遇,你们来给老师倒杯茶,给老师捶捶背,就把老师当作你们的爸爸妈妈。”从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认知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2.通过改唱歌词“最爱你的人是谁呀?最爱我的人是各位老师。教我知识疼爱我,给我一个温暖的家,给我一个温暖的家。你最爱的人是谁呀?我最爱的人是各位老师,教我知识疼爱我,给我一个温暖的家,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把学生从爱小家引导到爱大家上。最后还可以请他们班主任上来,让他们有感情的唱给班主任听。 四、教师小结 教 学 后 记 《温暖的家》是学生比较喜爱演唱的歌曲,歌曲能体现孩子对家庭的热爱,一年级的小朋友有着丰富的表演情绪,我在演唱过程中,穿插了简单的舞蹈动作的安排,学生看起来更加有兴趣,我想,以后的教学中这样的方式是可以采纳的。 第 4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9 月 20 日 教学内容 《爷爷过生日》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懂得尊重长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自己可为温暖的家和家人做些什么。 教学目标二: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 点 学会演唱歌曲《爷爷过生日》。 难 点 欣赏美的歌曲旋律感受亲情的可贵,引导学生对正确演唱方法的听辨和模唱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歌曲《温暖的家》。(5分钟) 二、学习新歌《爷爷过生日》。(25分钟) 1、导入:观看课件―― 看这个小姑娘温暖的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爷爷过生日)(3分钟) 2、聆听《爷爷过生日》。(3分钟) 3、讨论问题:同歌曲《温暖的家》进行情绪上的对比。(4分钟) 4、再听全曲,思考:除了小姑娘还有那些人?(3分钟) 5、再听全曲,思考:小姑娘在爷爷过生日时送了什么?(蛋糕、生日歌)(3分钟) 6、为了表示祝贺,我们也参与他们的生日party吧。(4分钟) 聆听并击掌,用掌声伴奏。 创作活动:这样击掌不够热闹,谁能尝试用拍手和跺脚的方法创作更好听的节奏为全曲伴奏。 7、咱们也为爷爷献歌一曲,听唱学曲至熟练。(10分钟) 三、创作活动――改编歌词。(10分钟) 你还想为谁过生日?你将送给她什么?放到歌里唱出来。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一年级的小朋友有着丰富的表演情绪,对歌曲《爷爷过生日》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在演唱过程中,穿插了简单的舞蹈动作的安排,学生看起来更加有兴趣。 第 4 周 星期 三2010 年 9 月 22 日 教学内容 《雁群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充满情感的《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教学目标二: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并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抒情与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 重 点 学会演唱歌曲《雁群飞》 难 点 欣赏美的歌曲旋律感受亲情的可贵,引导学生对正确演唱方法的听辨和模唱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三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10分钟) 1、(出示大雁的图片)这是什么?想得到吗? (3分钟) 2、他们也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当天气变凉的时候大雁们就一家人整齐的排成一字或人字飞到南方过冬,一路上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不分离。(2分钟) 2、创作活动。(启发不同飞的动作,在活动中轻声播放歌曲) 大雁怎样飞? 自由创作, 用自己的动作随乐律动。(5分钟) 二、音乐游戏:聆听音乐,用手势划出旋律线。(5分钟) 三、学习歌曲《雁群飞》(12分钟) 1、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3分钟) 2、听唱歌曲至熟练。(9分钟) 四、小组活动。(13分钟) 1、在组长的带领下扮演大雁一家人,创设情景演一演。(4分钟) 2、各组随乐表演。(6分钟) 3、集体评议。(3分钟) 五、课堂小结。 (5分钟) 教 学 后 记 这是学生比较喜爱演唱的歌曲,能体现对家庭的热爱,孩子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适当加上自己的创编,值得鼓励。篇11: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4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4课)
第 5周 星期 一 年 9 月 27 日 教学内容 第4课《国旗国旗真美丽》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能联系学校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旗是祖国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二:教育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能充满感情地延长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感情。 重 点 学习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难 点 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认识X 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 关 键 会唱歌曲,懂得爱国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欣赏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0分钟) 1、 聆听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验《国歌》音乐庄严、雄壮的气氛,让同学们思考:当《国歌》想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的时候应肃立行礼,神情专注而庄重,以表达对神圣祖国的热爱。(5分钟) 2、 模拟升旗过程:放《国歌》音乐,全体起立,跟着音乐齐唱《国歌》。(5分钟) 二、 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15分钟) 1、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吗? 红色的长方形,四颗小的黄色星星围绕着一颗大的黄色星。(2分钟) 2、 教师:国旗那么美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聆听歌曲,要求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对歌曲旋律能够有一定的熟悉。(2分钟) 3、 全班同学朗诵歌词1遍,熟记歌词。(2分钟) 4、 请1到2位同学 充当小老师,教唱歌曲,教师能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4分钟) 5、 教师对学生教唱不足的地方再补充教唱,保证歌曲演唱的完整性,要求学生以赞美的心情完整的演唱歌曲。(5分钟) 三、 音乐律动:为歌曲配上动作。(10分钟) 1、 请1到2名同学上台自己创编表演,其他同学为表演的同学伴唱。(3分钟) 2、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进行编排动作。(3分钟) 3、 全班同学自行表演。(4分钟) 四、 用唱名教唱学生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歌谱,使学生对唱名有简单的印象。(5分钟) 五、 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在本节课的训练中,除了教唱歌曲以外,更多的是树立学生热爱祖国,增强自信心的情怀。学生对于《国旗国旗真美丽》比较熟悉,所以我便邀请唱得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积极性,我认识这是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即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带动课堂气氛。 第 5周 星期 三 2010 年 9 月 29 日 教学内容 《小列兵》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学生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认识X 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并主动参与创编节奏的游戏活动。 重 点 学习演唱《小列兵》这首歌曲。 难 点 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认识X 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 关 键 体验音乐的强弱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表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对歌曲进行复习。(5分钟) 二、 欣赏和模仿《鼓号曲》,引导学生模仿打鼓和吹号的动作,感受二拍子的韵律。(5分钟) 三、 学唱歌曲《小列兵》。(20分钟) 1、聆听《小列兵》,模仿小号手和小鼓手自由地做击鼓吹号的动作,并能初步认识X 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5分钟) 2、用听唱法学习演唱歌曲。(6分钟) 3、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积累,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力和表演能力,边唱歌曲做动作。(4分钟) 4、进行即兴填词和塑造声音造型活动,如:(5分钟) 我是小鸭子,我是小鸭子,唱起歌来,嘎嘎嘎嘎… 我是小花猫,我是小花猫,抓起老鼠,喵喵喵喵… 我是提琴手,我是提琴手,拉起提琴,啦啦啦啦… 四、 音乐律动: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强弱和快慢的变化,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和反应能力,进一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和展示。(10分钟) 五、 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小朋友在模仿小列兵的过程中,感受了歌曲二拍子,体验了音乐的快与慢。能边唱边律动,做神气的小列兵。篇12: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6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6课)
第 9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0 月 25日 教学内容 第6课《好孩子要诚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二: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个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重 点 学习演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难 点 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懂得做好孩子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10分钟) 1、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让孩子们展开讨论。(3分钟) 2、聆听歌曲《好孩子要诚实》,要同学们仔细听,并在听完后,复述歌曲里描述的故事。(3分钟) 3、教师完整的将故事情节说一遍,并要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故事里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4分钟) 二、学习演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1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一遍。(5分钟) 2、教唱歌曲,让学生模唱歌曲。(5分钟) 3、感受音的高低走向,教师把1、2乐句配上手势,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5分钟) 三、表现歌曲:(15分钟) 1、分组(大概2组)邀请同学上台,即兴创编动作表演。(5分钟) 2、教师带领同学进行音乐律动。(10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第 9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10 月 27日 教学内容 《是谁在敲》《小鼓响咚咚》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二: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个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重 点 欣赏《是谁在敲》学习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难 点 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关 键 认识音乐中的强和弱的记号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欣赏歌曲《是谁在敲》(15分钟) 1、 思考:这首歌中, 哪一句话唱得比较大声,哪一句话唱得比较小声?――妈妈敲窗子声音比较弱,弟弟敲门的声音比较强。(5分钟) 2、 认识并识别“P”和“f”这两个力度符号,指导学生在欣赏中把表示声音强和弱的符号填入教材的练习栏中。(5分钟) 3、 大概学唱歌曲《是谁在敲》,体验歌曲的强弱力度。(5分钟) 二、 学习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20分钟) 1、 聆听歌曲《小鼓响咚咚》,听懂歌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3分钟) 2、 朗读歌词一遍。(3分钟) 3、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4分钟) 4、 思考:这首歌曲的.两段中,哪一段应该唱得比较强?(第一段),哪一段应该唱得比较弱?(第二段)为什么呢?( 2分钟) 5、 富有表情的,自然的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处理。(3分钟) 6、 分小组演唱歌曲,并且进行评比。(5分钟) 三、 讨论:怎么样才是一个好孩子?(5分钟) 教导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礼貌的好孩子。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第 10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1日 教学内容 《司马光砸缸》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二: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个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重 点 学习演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 难 点 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关 键 认真听辨音乐,感受音乐记号的变化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三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4分钟) 二、欣赏歌曲《司马光砸缸》(11分钟) 1、思考:这是个什么故事?(3分钟) 2、请知道这个故事的小朋友跟大家说一下这是什么样的故事。(4分钟) 3、教室完整地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复述给学生听,并且教导孩子们要向司马光学习,做一个机制、勇敢的孩子。(4分钟) 三、学唱歌曲《司马光砸缸》(15分钟) 1、因为此歌歌曲较长,歌词较多,先朗读一遍歌词,熟悉歌曲内容。(4分钟) 2、教唱法教唱歌曲,此歌难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故只需大概会唱即可。(7分钟) 3、学生跟着音乐能够一起演唱,便达到教学要求。(4分钟) 四、根据故事角色的要求,请部分同学通过协商和自选角色的方法进行即兴表演。(10分钟)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篇13: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
第 12 周 星期 三 年 11 月 17 日 教学内容 第9课《祝你圣诞快乐》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能愉快而抒情地延长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开展自编自演的活动。 重 点 学会演唱《祝你圣诞快乐》 难 点 了解西方国家的迎接新年的风俗民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关 键 能愉快而抒情地延长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教师: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老师的一位朋友――小明。小明呢,是“小金鸟童声合唱团”的成员,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呀,小明就随合唱团到美国去访问演出。他说他去美国的经历呀,非常的有趣,一定要我跟同学们说一说。那么今天堂课起,同学们就 和老师一起来体验一下小明的美国之旅吧!(5分钟) 二、 欣赏《铃儿响叮当》的片段和《平安夜》(15分钟) 1、教师:小明在去美国的飞机上和,响起了这样的音乐。同学们听听,这样音乐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欣赏《铃儿响叮当》片断,学生回答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5分钟) 教师:原来呀,合唱团到达美国的那天是12月24日,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的12月24日是什么日子吗?――圣诞节。(2分钟) 向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圣诞节。(3分钟) 2、聆听《平安夜》,感受节日气氛。(5分钟) 3、学唱歌曲《祝你圣诞快乐》 4、教师:小明到达美国的第二天啊,美国小朋友们迎来了他们最高兴的节日―圣诞节。圣诞老人给他们带来了礼物,带来了欢乐,小明听到许多人都在唱一首歌曲,我们也一起来听听吧!(2分钟) 6、聆听歌曲《祝你圣诞快乐》,说说你听到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分为两段,一段为中文,第二段为英文。(4分钟) a) 教唱歌曲(中文)。(5分钟) b) 带学生朗读英文,尝试教唱英文版。(5分钟) c) 学生自己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4分钟) 一、 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在教唱的过程中安排了舞蹈动作的表演,学生很乐意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为我的`课堂增添不少彩色。 第 13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22日 教学内容 《新年好》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能愉快而抒情地延长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开展自编自演的活动。 重 点 学会演唱《新年好》。 难 点 了解西方国家的迎接新年的风俗民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关 键 能愉快而抒情地延长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5分钟) 二、学唱歌曲《新年好》(20分钟) 1、教师:上节课,小明带着我们到美国兜了一圈,和美国小朋友一起过了快乐的圣诞节,又过了几天,元旦节到了,合唱团与美国小朋友联系,共庆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家唱起了《新年好》这首歌曲,互问新年好。我们也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3分钟) 2、聆听歌曲,熟悉欢乐旋律。(3分钟) 3、学唱歌曲。(5分钟) 4、请学生们一边演唱,一边构思,自己随着欢乐的音乐舞动,怎么样才可以表现出欢乐的情绪。(4分钟) 5、教师带动学生一起进行音乐律动。(5) 三、欣赏《铃儿响叮当》(15分钟) 1、教师: 听!小明在飞机上听到的音乐又响起来了。噢,原来这是一首美国小盟友在过圣诞节和新年时最喜欢听和演唱的歌曲。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吧?对了,它的名字就叫《铃儿响叮当》。我们一起来听听完整的《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吧!(3分钟) 2、聆听《铃儿响叮当》,感受快乐心情。(4分钟) 3、教师:合唱团成员与美国小朋友们一起随着那欢快、活跃的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啦,让我们也随着这音乐和他们一起尽情的歌舞吧!(3分钟) 4、全班同学随着欢乐音乐一起律动。(5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旋律,学生很喜欢音乐,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篇14: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7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7课)
第 10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11 月 3 日 教学内容 第7课《汉语拼音歌》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汉语拼音歌》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韵律,辅助提高技艺汉语拼音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通过音乐与语言、国画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的培养。 重 点 能够背唱歌曲《汉语拼音歌》 难 点 巩固已学过的节奏型。 关 键 能背唱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用“找朋友的游戏”复习汉语拼音,了解学生掌握情况。(10分钟) 1、 教师把写有汉语拼音的卡片发给每个学生,教师请同学们各自将韵母和声母分类。(3分钟) 2、 教师说出各种汉语拼音后,让手持相对应汉语拼音的.学生一一举起,并大声读出来。(4分钟) 3、 全班同学一齐将汉语拼音背诵熟悉。(3分钟) 二、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汉语拼音歌》(20分钟) 1、 聆听歌曲《汉语拼音歌》,思考:这首歌曲唱的内容是什么?(5分钟) 2、 朗读歌词。(3分钟) 3、 教唱歌曲。(8分钟) 4、 学生背唱歌曲。(4分钟) 5、游戏演唱(10分钟) 1、 第一段:教师唱1-3小节,学生唱4小节;老师唱5小节,学生唱6小节;老师唱7小节,学生唱8小节。 2、 第二段:学生唱。 3、 第三段:老师唱1、3、5、7小节;学生唱2、4、6、8小节。 6、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第 11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8日 教学内容 《画》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韵律,辅助提高技艺汉语拼音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通过音乐与语言、国画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的培养。 重 点 能够背唱歌曲《画》 难 点 巩固已学过的节奏型。 关 键 体会歌曲与古诗的结合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歌曲《汉语拼音歌》(10分钟) 二、导入:(10分钟) 1、教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背诵什么古诗呀?请2到3名同学背诵会背古诗。 2、教师背诵古诗《画》,让学生听出这是哪一首古诗,并请会背诵的同学背诵。 3、全班同学一齐富有文人气质的朗诵古诗《画》。 二、学唱歌曲《画》(15分钟) 1、教师:同学们,有位音乐人呀,也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这首古诗,就把它配上了音乐,同学们听听,看好不好听。聆听歌曲《画》(4分钟) 2、教唱歌曲。(6分钟) 3、引导学生带有韵味的演唱歌曲。(5分钟) 三、分组表演唱(10分钟) 1、请2到3名同学上来来模仿古人的样子演唱歌曲。(5分钟) 2、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为朗诵组,一组为演唱组,分别进行表演后,在交换表演。(5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篇15: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2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2课)
第 3 周 星期 一 年 9 月 13 日 教学内容 第2课 《去同学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教学目标二:认识三角铁和木鱼这两种乐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教学目标三: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重 点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去体验、感受和表达“去同学家”的愉快心情。 难 点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 关 键 学会聆听音乐、表达愉快心情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三角铁、木鱼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感受音的长短。 (10分钟) 1、认识三角铁、木鱼。(2分钟) 说一说(外形特点); 听一听(音色特点); 敲一敲(摸索多种演奏方法)。 2、对比敲击三角铁、木鱼的声音的.长短。(2分钟) 3、生活中哪些动物的叫声长哪些短?(2分钟) 4、游戏《考考小耳朵》。(4分钟) 聆听乐曲听到像。。。的音响时,做敲门的动作。 当听到音乐中有像(波浪线)的音响时,与一位同学握手。 二、律动《去同学家》(10分钟) 1、讨论:去同学家的路上会怎么表演? (2分钟) 到同学家时要敲门,见到同学很高兴怎么表演? 2、创设情境,全班同学随音乐的情绪自由律动。(3分钟) 3、鼓励自信的孩子上台表演。(4分钟) 4、评议。(1分钟) 三、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20分钟) 1、导入: 故事:放学后,同学小明、小瑛高高兴兴的去马璇璇家玩。(1分钟) 2、聆听音乐片段1、2、3,辨别哪段音乐表现场景、敲门、问好。(3分钟) 3、请三名同学示范。(2分钟) 4、自由组合,设计动作。(2分钟) 5、听音乐自由表演。(1 分钟) 6、变换形式再游戏。(3分钟) 全班围成圈,请几位同学扮小主人。当《场景音乐》起,有节奏的自由慢跑到圈上,各自请出两位同学做搭档。《问候音乐》可自己创作。如:你好、请坐、请进等等。 7、音乐剧反复进行。(6分钟) 8、集体评议,选出表现出色的孩子及配合默契的小组。(2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在这一单元的课程里,学生能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并对日常行为也得到了一定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对于乐器的认识,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对于我的音乐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我应抓住这个契机,乘势教授更多的音乐知识。篇16:一年级美术教案 漂亮的童话城堡
一年级美术教案 漂亮的童话城堡
课题
漂亮的童话城堡
课时
1
课业
类型
绘画
年级
1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设计、表现城堡的绘画创作活动,使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美好事物的愿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并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2、城堡建筑的外形特点及与之相应的各种各样的基本形状。
3、运用基本形状设计出城堡大体的形状,并用不同的线条和漂亮的颜色画出一座美丽的城堡。
4、通过设计城堡培养学生美化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
运用基本形设计和表现城堡的过程。
难点
表现出城堡特征及运用好线条。
教具
课件、范画
学具
绘画
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意图
一、导入:幻灯片(一)
以欣赏白雪公主居住的城堡动画片导入。
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看看动画片中的人物是谁,住在什么地方?(白雪公主、城堡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画童话故事中的城堡。
二、新授:
(一)欣赏大量不同童话故事中的城堡图片。
幻灯片(二)
我这里有很多不同童话故事中的城堡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白雪公主》《美人鱼》《阿拉丁》等,最后一张出现的是《阿拉丁》童话故事中的城堡图片。
问:你知道这是哪个童话故事中的城堡吗?《阿拉丁》
(二)学习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表现城堡,找出图片里组成城堡的基本形状。幻灯片(三)
1、讨论:这座城堡中有哪些形状,分别在什么地方?
(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供形,位于顶部、中间、最下。)
2、如果改变这些不同基本形的位置和方向,就可以组成新的城堡。幻灯片(四~六)
3、出示剪粘的城堡范画,观察城堡中相同的基本形有什么不同?
(大小、颜色、高矮、宽窄、长短、位置、方向、前后关系的不同)
(三)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联想创作出形态各异的城堡。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画城堡,你还能想出别的样子的城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同学是怎样想的吧?
松树城堡:
有的同学看到了松树,就设计了一个松树外形的城堡。
蜗牛城堡:
我们曾经画过小蜗牛,于是这个同学就设计了一个蜗牛外形的城堡。
铅笔城堡:
铅笔是我们生活中的用具,这个同学看到长短不同的铅笔就设计了一个铅笔城堡。
(四)教师示范:
看到同学们这么多好的想法,我也受到了启发,我想设计一个帽子城堡。
步骤:
1、画帽子的外轮廓;
2、添加各种各样的线条;(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虚线)
3、添加背景;
4、上色;
一个漂亮的帽子外形的太空城堡就画好了。
出示范画手指城堡;
看到同学们和老师设计的一幅幅漂亮的城堡,现在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呀?你想在什么地方设计什么样的城堡?说一说
(五)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三、学生作业:
今天这节课的作业你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来画城堡;还可以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联想创作的方法画城堡。
评画: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快下课了,说说你这节课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联想创作的方法,画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漂亮城堡,希望同学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看动画片回答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找出图片里组成城堡的基本形状和所在位置
观察城堡中相同的基本形有什么不同
学习其它同学好的设计思路
学习作画步骤,并把老师的作画步骤强化一遍
说说自己的想法,打算设计什么样的城堡
学生作画
激发兴趣,引导观察、欣赏
探究造型知识,突破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搜集、整理信息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相互借鉴,拓宽思路
拓展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进行创新
德育渗透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建造未来的漂亮城堡.
德育渗透点:通过让学生说想法,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版式
设计
漂亮的童话城堡
范画 范画 范画
篇17:一年级《哪座房子最漂亮》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哪座房子最漂亮》。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和4个偏旁“广、
户、穴、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B、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阅读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很大,教育学生热爱农村。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文共有四句话。课文讲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新房多、新房高大宽敞,房前屋后还有花草树木,并指出小学堂最漂亮,激起学生的自豪感。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的实际,并富有节奏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小学生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农村变化。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和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观察校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今天我们一起到家乡瞧一瞧,看一看那里的风景。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画,自由说说自己的发现。
3.⑴出示课题。指导读准生字“哪、座、房”和轻声词“漂亮”。⑵从观察中,你认为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点评:通过让学生看、说、评风景图的活动,为他们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把孩子们带进了文本学习中,大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望。
二、初读课文,自读感悟
1.自由读,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遇到读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或老师。教师巡视,鼓励和帮助读书慢的孩子。
2.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气和停顿。
3.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读课文。
4.同桌为一小组,互相帮助,力争把课文读通顺。
5.教师指名读课文,适时指导。
6.男女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7.师生合读。
点评: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学生自主朗读能力的形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自主地解决了问题。
三、利用图片,理解课文
1.在学生已经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到了农村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生边说,师边贴图片。
(1)学生交流。
(2)想想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些房子,为什么?
(3)说说房子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
点评:图文结合,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联系生活实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热爱农村,从而达到了入境生情的目的。
3.比较想像,解决难点。
(1)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图画,让学生说说哪座房子最漂亮?再让学生指指哪是小学堂。
(2)让学生观看过去农村破旧房屋、矮窄门、小低窗、房前房后树少草多的录像。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小学堂为什么最漂亮。
四、朗读体味,激发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叠词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问句和答句。
3.板书出示:读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先以4人学习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点评:从学生的主观愿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自主感悟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小朋友快看,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几个字。
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组织学生圈一圈,读一读。
2.学生自我检测,把不认识的生字在书上圈一圈。
3.教师出示生字,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写生宇卡片,教师指导。
5.学生用卡片相互检测,相互帮助。
点评:充分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并尊重学生个性化识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六、想像创新,拓展延伸
1.先让学生说说课后“读读说说”中的叠词。然后比赛,看谁说的叠词多。
2.在学生观察校园的基础上,以“夸夸我们的学校”为题开展说话比赛。
(1)四人小组比赛。
(2)每组推选出代表在全班说。
点评:语文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把探究的视角投进广阔的生活天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发挥想像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品质。
篇18: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10课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10课)
第 13 周 星期 三 年 11 月 24 日 教学内容 第10课 欣赏《春节序曲》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感受和表现中国特色的春节气氛;培养自我表演意识,提高分工合作能力。 重 点 欣赏、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 难 点 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 关 键 认识、学会用打击乐器 教 具 多媒体课件、锣、大鼓、钹和小鼓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欣赏《春节序曲》(20分钟) 1、 听着《春节序曲》的音乐进教室,感受春节的气氛。(5分钟) 2、 教室: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的那个乐曲,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啊?热闹,欢快(5分钟) 3、 向同学们介绍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3分钟) 4、 请同学们说说,春节的时候你们都怎么过呀?(3分钟) 5、 再次欣赏《春节序曲》,请同学们说说,你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6分钟) 二、 欣赏《东北秧歌歌曲》 1、 同学们,当全国人民都在热热闹闹过新年的时候,我们也去看看东北人民是怎么样过春节的。介绍在东北过春节的一些风俗民情。(2分钟) 2、 欣赏《东北秧歌歌舞》,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从歌曲中都听到什么乐器的声音。(5分钟) 3、 介绍锣、鼓、镲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先用口练简单的锣鼓经,再到击掌练习简单的锣鼓经。(5分钟) 4、 请三个小朋友在锣、鼓、镲上,把大家说的锣鼓经敲出。(3分钟) 5、 播放《东北秧歌歌曲》,教师带领同学走简单的秧歌步,小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每一句的结尾伴奏。(5分钟) 三、 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学生对于节日的热爱表现得尤为突出,听到熟悉的音乐和欢快的旋律都会让孩子们显得格外的兴奋,所以在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课堂纪律的掌控,能放得开也要能收得紧。 第 14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29日 教学内容 《行花街》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而自信地参与模拟逛花市的自编自演活动。 重 点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 难 点 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方言歌曲 关 键 唱准方言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10分钟) 1、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春节的热闹气氛,还体验了一次东北人民扭起大秧歌,热闹过大年的气氛。今天啊,我就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年是怎样过的。(2分钟) 2、 比较一下北方人过春节和广东人过春节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说说,在广东过春节一般都要做些什么呢?(4分钟) 3、 教师介绍:广东是中国的南方,气候温暖。春节期间春意盎然,鲜花盛开。因此“逛花市”是广东人过春节独特的节日活动。人们都会在花市开放时,全家老小到花市去购买自己喜欢的华式品种,装点家庭,营造节日的气氛。(4分钟) 二、 学习演唱歌曲《行花街》。 1、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花市上都有些什么好看的花呢~~~ (1分钟) 2、 聆听歌曲《行花街》,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呢?――是用粤语演唱的。(4分钟) 3、 对歌词中的生僻字词进行逐句的解释。(5分钟) 呢――这; 个――那; 睇唔晒――看不够; 拣唔晒――挑不完。 4、 教师带领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歌词。(5分钟) 5、 用普通话教唱歌曲。(8分钟) 6、 会说粤语的学生,尝试着领着大家用粤语来演唱歌曲。(4分钟) 7、 邀请同学边唱边表演行花街逛花市的场景,感受广东行花街的风土人情。(8分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这是一首广东方言歌曲,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但是大部分外地学生学广东方言比较困难。 第 14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12 月 1 日 教学内容 儿童集体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 在音乐律动的陪伴下,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二: 学会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集体舞表演。 重 点 学会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集体舞表演。 难 点 如何通过音乐律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同学之间的团结精神。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二、 简单的进行教唱歌曲,可以在教唱的过程中,配合音乐进行拍手律动。 三、 集体舞的编排: 组合动作(每小结2拍) 双圈,女孩在外圈,男孩子在内圈面对逆时针方向准备。 前奏的后4拍:5-6男孩向女孩伸出右手做邀请的手 势;7-8女孩把左手搭在男孩的手上。 (1)1-4男孩模仿小熊走步4次,女孩后跳踢步8次;55-二人对面都向右横迈1步;6-左脚在右脚旁跺地1下,同时双手在右耳旁拍1下;7-8反面。 (2)1、8动作同上。 (3) 1-6女孩拍手跑跳步6次,男孩模仿小熊步伐6步, 同时逆时针方向里、外圈换位置;7-8对面行礼。 (4)1-6动作同换回原来位置后再换人;7-8二人行礼。 继续与另外的小朋友跳舞。 四、全体同学边唱歌曲边进行集体舞表演。 教 学 后 记 全班性的集体舞表演,在整个学期的课程安排中,这是第一次,所以小朋友们显得格外的感兴趣,学起来也非常认真,但是由此带来的是课堂上也显得特别的热闹,在课堂常规管理上,应该下重功夫,既能给孩子们带来喜欢的课程,也要维持好课堂纪律。 (15―18周是期末测试,“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排练时间)篇19:一年级语文下册写字第8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写字第8课教案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提”。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 、新授:
(一)讲解“提”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提”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提可以分为平提和斜提。
4、教师分析讲解: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提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提,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提的字。
1、出示范字。
虫、班、江、打、球、拉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江:三点水的字,左窄右宽。“江”字,左长右短,“工”的上横低于左上点。
虫:最后一笔是平提,不能写成横。
打、拉:都是提手旁的字,提需起笔用力,要有尖头。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篇20:牛津英语一年级第5单元教案
牛津英语一年级第5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一般疑问句is this a …?,并能根据情况给予肯定答案yes, it is.
2、能听懂、会说banana, pear, mango和 peach的单数形式,发音准确。
3、能使用学过的.英语与他人作简单的交流与介绍。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朗读四个新学的单词,发音准确;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对话,比较流畅地运用对话。
三、课前准备
实物、图片、挂图等,预先写好课题unit 5 fruit
四、教学过程
step 1singasong
组织学生齐唱歌曲apencil
step 2freetalk
t: hello ,boysandgirls .
ss: yes ?
t:(出示一个包)look , what’sthis ?
ss:(在教师的帮助下回答)thisisabag .
学生出示各自的文具,运用句型thisisa…介绍自己文具.
step 3presentation
1、引入话题
t: 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riddles? here’s a riddle. can you have a try?
t: it’s a kind of fruit.
教师出示课题unit 5 fruit 教fruit
t: (出示谜语)又高又瘦,黄衣白肉;又香又甜,营养全面。
在教师引导和提示下
ss: banana!
t: well done! look! this is a banana.
教banana
2、学习单词
1)用水果图片,引导学生逐一学习单词。(注意:mango的发音和音译“芒果”很相似,学生很容易读成汉语的音,教师要特别强调,及时纠错。)
2)playagame:what’smissing ?
3、学习对话
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t: look! this is sunshine supermarket. who’s this?
ss: this is helen.
t: is this helen’s dad?
ss: yes.
t: what’s in helen’s hand?
ss: a banana.
t: is this a banana? it’s green.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听两遍)
t: is this a banana?
ss: yes, it is.
t: you are right. now, let’s read after the tape.
step 4practice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看图或实物说句子。
step 5assign homework
1听录音,朗读对话和单词。
2鼓励学生平时用本单元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相互打招呼。
五、板书设计
unit 5 fruit
is this a …? yes, it is.
banana pear
mango peach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一般疑问句is this a …? yes, it is.
2、复习四个单词a banana , a pear , a mango和a peach。
3、能使用一般疑问句is this a …?向他人询问和确认某件物品,语音语调正确。
4、学习歌谣mango.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说歌谣mango; 复习所学的内容,要求发音正确。
三、课前准备
图片,录音磁带,单词卡片等,预先写好课题unit 5 fruit
四、教学过程
step 1sing a song
组织学生齐唱歌曲goodmorning .
step 2 free talk
利用图片复习一般疑问句is this a …? yes, it is.及文具和水果单词。
t: hello, boys and girls. is this a …?
ss: yes, it is.
step 3 play a game
这是一个“摸摸猜猜”游戏。教师准备好一个不透明的包,放入需要的物品。
1、讲解游戏的做法。
2、带领全班学生做游戏。教师先做示范。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t: look! this is my bag. there are many fruit in it, but you can’t see it. you can touch and guess. let me try first.(教师将手伸入包里摸一下水果,想一下,然后闭上眼睛推测is this a ..?一边说一边将水果拿出来给学生看,等到学生给予应答后才睁开眼睛看自己说的对不对。)
【一年级第2册教案第四课《漂亮的瓶子》】相关文章:
10.瓶子创意幼儿园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