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隐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方便大家学习。
篇1:《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美美的欣赏景色,感受自然,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体会夏天夜晚的美丽。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引出新课。
1.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春夏秋冬的夜晚是怎样的吗”。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小组自读课文,教师进行纠正语音
(2)各小组比赛式选读课文,男生女生分段朗读,教师着重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认读生字,字词。
(1)认读:夜空深飘热闹提笼虫忽闪真迷
(2)教师读写生词,形象化字词,帮助学生记忆。
2.引导总结“夏天夜晚”奥秘。
3.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4.指导整体诵读生词,生字。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各小组描述夏天夜晚的美景。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让学生观察晚上月亮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孩子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夏天的夜晚,知道了夏夜的景色很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体感受夏夜的迷人。
2、请孩子们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熟读课文
1、以游戏的方式复习词语--摘星星;孩子们瞧,多漂亮的星星啊!想得到它吗?没问题,只要你把星星上的词语读对了,就能摘下它。(谁来试一试,其余的孩子认真听,读错了举手帮忙。)
2、齐读(我们一起和词语宝宝打声招呼吧!)
3、词语宝宝已经躲进课文去了,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夏天的夜晚怎么样?(会读书的孩子在课文里就会找到答案)
4、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夏天的夜晚真迷人!
5、大家快速地看一下,写天空是哪一个自然段,写大地是哪一个自然段?
三、美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孩子们,夏夜的天空迷人,夏夜的大地也很迷人,你喜欢哪一段,带着你的体会,感受读读吧!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3、孩子们读得可认真了,哪些小朋友特别喜欢夏夜的天空呀?
5、感悟大地的热闹:(课件出示第二段)
夏夜的天空神秘、优美,夏夜的大地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我们赶快走进大地吧!
四、教师小结:夏夜的天空美丽迷人,夏夜的大地热闹非凡,难怪作者由衷地赞叹:夏天的夜晚真迷人!(课件出示,指导朗读)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2:《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学习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天夜晚的自然美,情感得到陶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谈话引入。
板书:夏天
与学生聊聊夏天。
二 自读课文,知大意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你有哪些生字不认识,哪些词句不理解?请用“--”画出来。
三 再读课文,自主识读生字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联系已有的旧知,比较识记生字的形,了解生字的字义。
2 同桌互相抽读,正音;互相抽写,记形。
3 开火车,用生字卡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巩固识字效果。
4 展示试写汉字,教师点拨关键部位,让学生对照范字反思,再在“描描写写”中练习书写
四 美读课文,欣赏感悟积累
1 试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2 看挂图,学习第一段。
(1) 夏夜的天空那么美,该怎样读才能展示出这美景?
(2) 在朗读中,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能把头脑中的美景通过读让同学们感受到吗?
(3) 你们想把文中写夏夜美景的句子背下来,放进自己的语言仓库吗?
(4) 学生试背,并让背得快的学生讲讲是用什么方法背的(抓关键词背;想画面背;抓景物特点背)。
(5) 放音乐,自己背,同桌抽背。
3 夏夜天空的景色多美啊!仔细观察,夏夜还有哪些有趣的事儿呢?请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看看又有什么新发现、新感受。(引导学生用类似的方法美读、美背、美想第二段。)咱们一起来演演这情景好吗?请选择你喜欢的动物,想像它们在夏夜的表演,并尽情地展示。
4 读了一、二段,你觉得夏夜的景色怎样?(迷人)
一个“真”字,就把作者对夏夜的喜爱之心、赞美之情以及自己的陶醉之意全融入其中。让我们一起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 畅谈感受,拓展迁移想象
1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2 你见过的夏夜是怎样的?你能说说、画画吗?(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开展“神奇夏夜”活动
六 学习“描描写写”
引导学生找准写好这些字的关键点。“亮”的横勾应写在横中线上。
教学小记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3:《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教师以谈话、图文结合、配乐朗读、表演读等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会自读自悟,在读中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学生在读中欣赏美、感受美,情感得到熏陶,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服务。
教学目标
1比鲜侗究紊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2崩斫饪挝哪谌荩感受夏天夜晚独特的风光美,激发学生对夏夜、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笔蹲中醋郑重点指导“跳”、“热”的书写。
2崩斫饪挝模朗读课文,读中感受夏天夜晚独特的风光美,受到大自然的陶冶。
教学准备
1辈贾醚生课前观察夏天的夜晚。
2笨挝牟逋肌⑷崦赖囊衾帧⒋笞匀环绻馔迹–AI课件)。
3倍物图片、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苯淌Γ汉⒆用牵老师昨天布置你们回家观察夜晚的景色,现在你们能告诉老师在晚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吗?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以及充分的联想,让学生自由反馈自己观察的结果,培养学生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2敝傅佳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1币杂蜗返姆绞礁聪吧字、词--摘星星:孩子们瞧,多漂亮的星星啊!想得到它吗?只要你能闯过生字关,把星星上的汉字娃娃读准、读好,并能组一个词语,你就能摘下它。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复习巩固生字,小朋友乐学、愿学,并为后面读文、学文打下基础。)
2敝傅际樾础
①出示“跳”和“热”,重点指导:启发学生说出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范写,强调“四点底”的正确写法。
③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师:上节课我们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能否把课文读懂。
1毖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个人读,和小伙伴一起读)自由读课文。
2倍镣昕挝模课文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独特的感受。)
学生1:夏夜的天空真美,我真想把它画下来。
学生2:夏夜的大地多热闹,我真想去看看动物们的表演。
学生3:夏天的夜晚真迷人!
……
3蓖嘉慕岷希感知内容。
①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出夏夜的哪些地方美。(天空美、大地美)
②和同桌的小伙伴再仔细观察,齐心协力,开动脑筋,用一句话夸夸景物的美丽。
学生1:亮晶晶的星星真像闪亮的珍珠。
学生2:萤火虫的灯笼好像大地上的星星。
(此环节以学生阅读为主,图文结合,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感悟
1背浞肿鹬匮生意愿,让学生自由选择优美段落读。
教师:孩子们,夏夜的天空美、大地美,你喜欢哪一段,就带着你的体会、感受读读吧,比比谁能把课文读美。
2备形蛱炜彰馈
①配上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
②看图描述夏夜的天空美。
③读了第1自然段,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以前学过的儿歌《小小的船》,你能背一背吗?
(把以前学过的知识与现在学习的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④启发思维。夏夜的天空除了有星星、月亮,还可能有些什么?
(夜晚的飞机、云姐姐……)
⑤配乐看图朗读第1自然段。
(为学生创设视觉、听觉上的美感,借助音美、画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读中充分感悟天空的美、静。)
3备形虼蟮氐娜饶帧
①学生自由读、质疑:为什么夏夜的大地像热闹的舞台?
②感悟热闹。
教师:孩子们,你们觉得什么时候很热闹?
学生1:赶集的时候很热闹。
学生2:学校文艺演出的时候很热闹。
教师:是的,那学校文艺演出的时候,老师同学们都在舞台上表演什么?
学生:弹琴、唱歌、跳舞……
教师:那在夏夜的大地这个热闹的舞台上,又有谁在为我们表演?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动物图片,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大地的热闹。
(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鼓励学生带着一定的表情,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演读,读出大地的热闹。)
4苯淌π〗幔指导背诵课文。
夏夜的太空,像深蓝的大海……
夏夜的大地,像热闹的舞台……
教师:难怪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夏天的夜晚真迷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读了课文,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夸夸夏天的夜晚吗?(完成课后练习2)
学生1:夏天的夜晚,多么美丽啊!
学生2:夏天的夜晚,我真喜欢你啊!
学生3:夏天的夜晚,我真希望你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此环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创设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读文的兴趣,更进一步美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1背鍪居琶赖拇视铮ㄈ纾荷罾兜拇蠛!⒚览龅睦嘶ā⑻岬屏的萤火虫……),让学生张贴在课文插图中的适当位置。
(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2毙郎痛笞匀坏拿谰埃ㄈ纾呵缋实奶炜彰馈⒍夜下雪的美景……)
(以教材为辐射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的情操。)
六、课后作业--画一画夏天的夜晚
树立大语文观,促进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4:《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一、教材简析
《夏天的夜晚》是一篇语言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拟人化、形象化,富于儿童情趣的写景短文。文章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直观的勾画出二幅优美的图画:1、天空像蔚蓝的大海,星星似泛起的浪花,月亮像飘荡的小船,夏夜的天空是那么宁静、神奇;2、大地热闹得如缤纷的舞台,蛐蛐弹琴、青蛙唱歌、萤火虫跳舞,夏夜的大地是那样的愉悦欢快。从这二幅图文结合的画卷里,让人读后有一种赏心悦目,陶醉其中的感觉。
二、学情分析
1.低年级儿童注意力持久性较弱,在教学设计时应用孩子最欢迎的玩耍活动、想象比赛、轻松跳一跳、用心听一听多种活动转移注意力,激发兴趣。
2.语言表达不完整,语言表达方式单一、口语多是低年级儿童的常见现象,在教学设计时多种语言表达引导,督促说话的准确、完整,方式的多样性。
3.低年级儿童在合作学习时有不参与合作、无所事事现象,在教学设计时要先明确分工,再有序合作。
三、设计理念
(个) (群) 准确
倾听 欣赏 读 评
(个) (个) 细
说
四、教学目标
在听音乐中想象,在低沉画面中表达,在体验中读书,在揣摩中积累。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美美地朗读课文,美美地欣赏景色,美美地感受自然,美美地积累语言。
六、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夏天的夜晚,并尝试着运用本课学到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七、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具使用 学生活动 备注
谈话导入(1’) 孩子们,你们喜欢玩吗?
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想去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的夜晚。 课件展示课题 听音乐、律动、感受想象
探
究 (一)观察夏夜的天空,自由表达(4’) 先听一段音乐,你的身体也可以随着优美的音乐活动活动,准备准备,在你随音乐翩翩起舞的时候,你坐着弯弯的月亮船来到了蓝蓝的天上。在蓝天上,你是怎样的心情?那你能带着你的感情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瞧,一颗闪亮的小星星想跟你说话!)你觉得夏夜的天空怎样?聪明能干的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夏夜天空的美丽,那课文里的小作者又是怎样说的,我们一边听一边看。 课件:(1)孩子坐在月亮船上,来到蓝天上的动画。
(2)点击星星说话 欣赏夏夜天空,感受表达。
句式1:我的心情真高兴!
我的心情是多么愉快!
句式2:我看见星星像眼睛一眨一眨的。
我看见月亮婆婆在给星娃娃讲故事。
句式3:哇!夏夜的天空真迷人!
哇!好美的夜晚!
新
知 (二)学习第一段
(3’)
(5’)
(5’)
(1’) 1、你想成为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吗?那我们来读一读这一段文字,根据我们以前的读书经验,我们在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张开你的小嘴,用你喜欢的方式,只要准确,流利的读,我就有可能成为天上那棵最耀眼的星星!
2、热爱学习的你们都读得十分认真,勇敢的你大胆站起来评一评:我认为我读得 ,那请你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一听,你们支持她吗?请你评一评:我认为你读得 ,到底她读得怎样,我们来听听星星的意见(哇,你读得真棒!
3、夏夜的天空可真美呀!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夏夜天空的美,用你喜欢的符号在第一段里划出来!这几个词语要读得怎样?先独立完成,再由小组长带头把你划出的词语说给小组内的伙伴听,如果意见不同,就讨论讨论,最后选一名代表汇报。比一比交流汇报,哪一组最团结,完成得又快又好。(生答师板书。)
其他组同意他们组的意见吗?(其他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4、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动优美的身姿,露出微笑的表情,美美地读,一边读一边想象。
点击星星说的话
(课件)
伴奏乐
自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自评、互评
合作学习
配乐读
板书:读
板书:评
板书:划
板书:交流
探
究
新
知 (三)学习第二段 (2’)
(8’)
(2’)
(说)夏夜的天空神秘、优美,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让我们一起跳下小船,走进大地去凑个热闹吧。嘘!用心倾听,边听边想,请把你起到的大胆的说一说。(2人)(看)青蛙叫得如此欢,蛐蛐的声音像一首和谐的曲子,到底他们在干什么,我们来欣赏一下。(一边欣赏一边听读)(2’)(读)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你认为好的词语。
我认为好的词有: 它在哪个句子里,如果用你自己的词语来说,你会说是 的 。(重点引导热闹、弹琴、唱歌、忽闪忽闪)。假设要你读这一句,你会用什么感情读!那你试一试!
还有不同的吗?直到这几个词说完就停。(如没说,老师说,我认为……这个词比较好,……读……换)(如说到大地像舞台,想象一下,大地还像 )
齐读好词,边读边记。
蛐蛐弹琴,青蛙唱歌,提灯笼的萤火虫在忽闪忽闪地跳舞……热情好客的你还会邀请哪些小动物到舞会中来表演一个什么节目!(板书略) 课件:蛐蛐、青蛙叫声(伴有朗读句子的画面)
课件:出示词语
倾听、表达
说句
演读
想象
复习
板书:倾听
据生回答师板书
板书
(四)学习第三段(2’) 学到这里,你觉得夏天的夜晚
!
对比读:夏天的夜晚真迷人!
夏天的夜晚迷人!
你发现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更好!
课件
对比读
小 结 学到此时,已接近尾声,今天这堂课,你快乐吗?我们的班级和夏天的夜晚一样美,涌现了那么多闪亮星和热爱动物的小朋友,只要你们努力学习,相信我们的大自然在你们的建设下会更美!
倾听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5:《夏天的夜晚》说课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夏天的夜晚》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本课是一篇写景的短文,配有一幅深蓝色的夏夜图。图文对照,相互迎衬,形象地表现了夏天迷人的美景。全文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夏天的夜晚写得那么热烈、那么富有灵性,让人读后有一种赏心悦目、陶醉其中的感觉。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孩子富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图文并茂的文本,孩子们乐于通过朗读、观察插图、表演等手段获得新的尝试和体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学习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的识字,读书等兴趣。
(2)、在朗读中,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在读文中认识本课生字;引导学生美美地朗读课文,美美地欣赏景色,美美地感受大自然,美美地积累语言。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件,学生提前观察夏天夜晚的景色。
二、说教法
⒈创设情境法: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而且图文并茂,根据教材这一特点,我设计了用图画再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让学生欣欣然走进情境中去感受,体会夏夜之美。
⒉以读悟情法
让学生喜欢朗读、能读、读好课文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设计了自由读、图文对照读、配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入情入境的朗读,体会夏夜的宁静、热闹。
⒊合作表演法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表演的形式又能让学生很自然地把自己当成文中所描述的对象去感受,体验情感。活动的创设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自然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⒋练习说话,培养想象法
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学生的表达说话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竞赛、游戏法,自学、合作、探究法,读、思、议结合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声音、画面等来思维的。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最容易产生兴趣,每一个细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画面都能引起他们的无限遐想,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是低年级语文课上很好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开课时,我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夏夜的美景,再说说欣赏后,你觉得夏天的夜晚怎样,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棵。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由于这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很多篇短小、有趣的课文了。学生在识字、认字方面已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加减混合等许多方法来解决生字。因此,我设计了小组自学“红绿灯”学习生字。让组长安排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交流学习生字的好方法。教师四处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全班交流时,我设计了“小组擂台赛”。这就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开动脑筋交流识字的好办法。
(三)、美读课文,欣赏感悟积累。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想象读、思考读、体会读等方式进行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学生初步整体感受夏夜之美。
2、抽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停顿、音量等),学生互相协助体会夏夜之美。
3、图文对照,再读课文,勾出美词、美句
4、抽生说出你认为美的词语、句子,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体会夏夜天空、大地之美。
5、通过想象读、思考读、配乐读,体会夏夜的意境之美。在学生朗读时,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想象它们在夏夜的表演,并尽情地展示。
6、读读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好词佳句。
我这样设计,为学生创造了在课堂上自由阅读、自由体会、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阅读。为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四)、欣赏夏夜图画,描绘夏夜的美。
夏天的夜晚太迷人了,聪明的汉字娃娃不仅写在了书上,而且还把它画了出来,他都画了些什么呢?
教师出示夏夜图课件,学生观察欣赏课件,描述图意,力争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五)、拓展延伸
“夏夜美”擂台赛:任选一项内容即可。
1、读夏夜。选择课文内容读出夏夜之美。
2、说夏夜。你觉得夏夜美在哪里?
3、写夏夜。用几句话描绘你眼中的夏夜美景。
4、画夏夜。作画内容是描绘一幅反映夏夜最美的图画。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我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创造及想象的空间,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学生,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利于教学的高效,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具有直观性,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天空(图):宁静
11 夏天的夜晚 迷人
大地(图):热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有关建议和要求,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并以分角色表演,培养想象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说课过程中,不足之处,恳请诸位领导和老师们给予指导!
[《夏天的夜晚》说课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6:《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不拘一格的大胆想象,说说我想了些什么
4、关爱大自然,知道自己该怎样对待周围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学生观察小鸟,想想他们长什么样,有什么用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最近老师的弟弟要过生日了,我想给他买一件生日礼物,可不知道该买什么?小朋友帮老师出出主意。说说买什么好?(生说)小朋友的建议可真好,老师也知道了该买什么礼物了,谢谢小朋友的建议。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生日礼物有关,题目是:生日礼物,生齐读课题,小朋友想知道是一件什么生日礼物吗?咱们赶快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40页自渎课文,把不认识的或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读音,抽生读、师随时纠正读音,齐读
注意:鸟是鼻音,礼、笼是边音,特的声母是t
3、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连贯
抽生读,分段读,师范读,生齐读
4、再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呆会儿老师讲解的时候要仔细听。
三、深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渎第一段,思考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份什么特别的礼物?我的心情怎样?
理解“特别”--不普通,与众不同。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呢?请自渎体会。抽生读,生评价,齐读。
3、这只美丽可爱的小鸟被关在新的鸟笼里说明了什么?(小鸟是被抓住后关起来的)
那你觉得这只小鸟的心请怎样?请自渎第二段,把两段连起来思考。
4、听老师读第三段思考,我想了想,到底想的是什么?抽生答。我想了想,想的结果是什么?请用波浪线在这一段中勾出答案自己读一读。
5、我放走了小鸟以后,小鸟自由了,心情也变好了,你从那里看出来的?用直线划下来读一读。
6、我放走了小鸟,为什么说这是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四人小组讨论。抽生答
7、指导朗读,自渎抽生读,齐读。
8、想一想,小鸟被放走后还会飞向哪里?展开想象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抽生答
9、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关心它,让他们与我们人类和平共处。下面在读课文体会感情。
四、学习生字
1、学习新部首“牛字旁”“示字旁”“反文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爱、放”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4、生描红,师评价
5、作业;抄写生字4字2音2词
抄写课后2题。
[《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7:《风》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唤起生活的感受。
3 在读风、找风、画风、写风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挂图。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引出课题
看不见摸不着,春天暖秋天凉,夏天热来冬天冷。
二 读课文,感知大意
1 风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大家有什么疑问吗?(风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挂图,教师范读课文
让学生说说他们发现风在什么地方。
2 学生跟着教师小声地读一读课文。
3 学生自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同桌互读。
4 再读课文,将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 再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
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1 做动作体会“颤动”、“点头”、“起波”,感受风儿的大小变化。
2 结合“风在那儿了”、“风正走过了”、“风来游戏了”体会,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3 齐读全文。
四 学习生字
1 如果把生字从课文中拿出来,你们还会认吗?借助卡片通过齐读、抽读、开火车等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
2 当小老师,拿生字卡上台抽读生字。
五 写字练习
1 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练习写三个。
2 小组评一评,,谁的哪一个字写得较好,请他告诉组内同学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
3 在议一议的基础上,学生再练习写生字。
六 拓展练习
1 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你有这样的感觉吗?你觉得风还在哪儿呢?
2 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讨论一下,可以把你的想法通过画画的形式画出来,可以像课文那样用“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的时候,我们知道风--。”这样的形式来表达,可以自己读一读积累与运用(五)“读读背背”中的《风》这首古诗,并试着把它背下来。
教学小记
[《风》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8:《所见》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立”“闭”“所”“捕”“骑”“童”“然”“意”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题释题。
1.师:小朋友,咱们今天要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所见》(板书课题)
2.指导读题目,认读生字“所”
3.全班小朋友跟老师读课题。
4.谁知道题目“所见”是什么意思呀?(学生反馈,教师引导)
二、观察图,感知内容,引导想象。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地方,谁?干什么?)
2.学生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牧童的动作。
3.引导想象,指导学生根据牧童的动作,想象牧童可能因为什么示意大家不要出声呢?
4.设置悬念,引导读文。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设疑后,引导学生读古诗。
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2.全班小朋友听录音范读,然后小朋友跟录音读。
3.学生齐读。
4.指名读,小朋友们评议。
5.全班齐读。
四、学习生字。
1.用生字词卡,检查生了的认读情况。
2.指名认读并组词。
3.小朋友自由识记,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商量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4.反馈识记生字的办法。
5.小组开火车去拼音检查认读的情况。
五、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指名读一、二两行诗。
2.看看图,读读文,你们觉得这两诗句告拆我们牧童在干什么呢?
3.要求学生用“一边……一边……”训练说话。(牧童一边骑牛一边唱歌。)
4.教师导入;发生什么事了,小牧童忽然停住了歌声,不唱了?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课文的三、四两句话。
5.学生反馈。(原来是牧童听到了蝉的叫声)
6.牧童一边骑牛一边唱歌,多开心呀!可他停到了蝉的叫声却立放刻停了下来,你们知道他想干什么了吗?
7.引导学生小组交汉、讨论,牧童想干什么?
8. 学生反馈(捕蝉)
9.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讲一讲发生在树林里和牧童身上的故事。
六、朗读古诗。
1.自由读,读给同桌听,互相督促。
2.教师指导学生读。
3.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立”“闭”“所”“捕”“骑”“童”“然”“意”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拓展延伸,教育孩子保护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古持、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检查生字。
1.指名读课文,集体主评议。
2.集体读古诗。
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4.抽查生字的认读。
5.开火车读,巩固生字的认读及组词。
二、诵读课文,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古诗(教师适当地放一点的音乐)。
2.指名读,集体主评议。
3.学生跟老师有感情的读读。
4.指导学生结合图,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5.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比一比谁背得又快有好。
三、拓展延伸,教育孩子。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图上的小朋友对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
3.学生反馈。
4.教师小结公正地评价,教育孩子保护动物。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
2.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并组词。
3.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说一说每个字书写的注意点。教师范写“然”“闭”“意”。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集体展示,互相评价,并推荐好的供大家学习。
[《所见》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9:《种子》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与表演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破土发芽的情景,体会种子旺盛的生命力。
3、初步知道种子发芽出土与适当的温度、充足 的水分和阳光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加强朗读训练,在朗读与表演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初步知道种子发芽的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动手做一做:在小瓶里装上泥土,播下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并用画配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2、生字词卡片
3、生:用小苗的图形制作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提示新课
教师播放春回大地,种子破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的画面,并重点突出种子发芽的画面。
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提示课题,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让我们走进春天,去观察种子破土发芽的景象吧。
二、整体感知,认字学习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给每段标写序号,勾画生字新词。
2、小老师教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齐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形式读生字词。
4、想办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5指名读课文,巩固识字。
6分组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看看哪些字不要老师提醒,自己就能写好。
3、老师示范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完后交流评议,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写得漂亮的字。
5、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采用指名读、开火车的方式复习生字。
2、分组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二、朗读课文,感受种子发芽的过程
1、自己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课文好好读一读。
2、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读的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集中筛选,决定学习顺序。
教师预设:学习3--7段
3自读3-5段
措施一:教师提示,根据课文的意思,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措施二:教师启发学生想想种子在干什么,土地妈妈是怎样呼唤他们的。
指导学生读好土地妈妈说的这句话,体会饱满的母爱之情。
4指导学习6、7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看看种子发芽时做了哪些动作,用笔勾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3、再试着读一读,最好配上动作,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读这一段时要注意情感的变化,由读得轻,声音小而平缓到读得兴奋、高兴,以表现种子破土发芽看见阳光、蓝天的兴奋之情。教师可做示范。
4、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可以绘声绘色地朗读,可以自己看着课文做动作表演,还可以一边诵读课文,一边表演种子发芽的过程。
5、集体评价,说说谁的表演最成功。
6、再次播放“种子破土发芽”的镜头,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7、学习最后两段的课文。教师激情引入:破土的种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朗读时要指导读好“一个劲儿”和两个“往上长”
8、齐读课文3-7段,进一步体会种子的勃勃生机。
9、自读课文1、2段,结合自己亲身观察的种子发芽的情况,说说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10教师总结归纳:种子发芽需要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阳光。
[《种子》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0:《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有了妈妈的爱,孩子能茁壮成长;有了小朋友的爱,小鸟能自由飞翔,大自然会更加美丽可爱。本文教学设计以“爱”为线索,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体验活动中,在有意思的识字、写字中,让学生体会呵护、关爱的浓浓深情,引导学生用心去写这个“爱”字,并把那一份份真诚的爱,深藏在心底。那种爱,会在学生生活中潜移默化,那种爱,会在学生生活中自然流露。
教学目标
1比鲜侗究紊字,会写课后的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蹦芡腹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积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
教学重点
1比闲瓷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蓖腹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
2被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整体感知
1币入谈话:小朋友,你过生日的时候都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2倍量翁猓指导写“礼”、“物”这两个生字。
3苯补适隆渡日礼物》,让学生整体感知特别的生日礼物与特别的祝福,激励学生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1弊杂衫识量挝模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苯涣魇蹲殖晒,体验成功,分享知识,互帮互助。
3崩鲜介绍两个特别的朋友:示字旁、牛字旁。教师书写牛字与牛字旁,学生观察区别。(笔顺的变化:“牛字旁”的笔顺是:撇、横、竖、提。笔画的变化:“牛字旁”的末笔是提,不再是横。)
4庇肷字宝宝一起交朋友,读词语竞赛。(读准字音,展开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词语的修饰作用。)
5庇肷词伙伴一起与句子交朋友,读课文比赛。(发音准确,注意停顿。)
三、细心品读,体会关爱的情愫
1笨赐迹河矗这位小朋友可真开心哪!他为什么那么高兴呢?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一段,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指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感情朗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生日礼物是珍贵的,它寄托着送礼人的深情祝福。(理解“特别”。)
2痹来妈妈送给宝宝的特别礼物是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啊!出示句子:“那是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关在很新的鸟笼里。”齐读。读到这里,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体会窗外鸟儿的自由自在与笼中小鸟的孤独、凄凉,在朗读中由欣喜转向怜惜。(瞧,你们开始关注这只小鸟的命运了。可窗外,几只鸟儿却自由自在地在枝头唱歌,全然不顾笼中那只可怜的小鸟的感受。)
3背鍪揪渥樱骸按巴猓几只鸟儿在枝头唱歌。”齐读。它们快乐吗?它们会快乐地唱些什么?
4蔽闹械男∨笥咽窃趺醋龅哪兀壳氪蠹叶炼恋谌段。哪里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小组讨论:“我”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是什么?(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品味小鸟回归大自然的快感。体会小朋友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喜爱。感情朗读。)
四、品读课文,体会“关爱”
1逼攵量挝模再现“我”获得特别的生日礼物的快乐,枝头自由歌唱的小鸟的快乐,回归大自然的小鸟的快乐。
2痹俣量挝牡谌段,想想妈妈送给宝宝的特别的生日礼物到底是什么。(关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
3倍烈欢粒说一说,完成课后第二题。
五、写字教学
1庇辛寺杪璧陌,孩子能茁壮成长;有了小朋友的爱,小鸟能自由飞翔。让我们用爱心书写这个“爱”字,把那份真诚的爱,深藏在心底。指导书写“爱”。体会呵护、关爱的浓浓深情。
2鼻氪蠹掖着对汉字的爱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其他字,看看你能给大家怎样的提示。
3比险媸樾矗把它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关心爱护你的家人和老师。
[《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1:《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不拘一格地大胆想像,说出“我”想了些什么。
4、关爱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对待周围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需要的生字卡片。
学生:观察、了解本地区有哪些鸟类,它们长的什么样儿,有些什么用处。想想自己最爱哪一种鸟,为什么,等等。
教学设计参考
一、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2、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看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的意思不明白,同桌互相帮助一下。
3、读了课文以后,你明白了些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请提出来。
4、教师在黑板上简略记下学生不明白的地方。
二、再读课文,扫清疑难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发现学生读音不准,全班集体帮助纠正读音。
3、按课文内容顺序,教师逐个指向学生质疑的问题,首先要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人知道,鼓励孩子们运用课前预习掌握的信息资料争当小老师。能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说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再做上记号。
4、教师把学生说不明白的地方让大家再读,并讨论一下,看能不能明白,如果能弄明白就不讲,如果弄不明白,教师就帮助弄明白。
三、深读课文,理解含义
1、教师启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该怎么读,才能体现自己的心情?
2、学生两人一组自读、互读,体会感情。
3、抽生读,抽生评价,再读。
4、教师把理解的重点引向最后一段“我想了想”,让学生充分想像,“我”会想些什么。
5、大家说:“我”会想些什么?教师鼓励和别人说得不一样的学生。
6、教师提问:想的结果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用横线画出,再读一读。
7、能明白“这是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这一句话的意思吗?教师全篇只讲这一个地方。可以把妈妈爱“我”,送“我”礼物和“我”爱大自然,送给大自然礼物对照起来体会。
四、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1、让学生体会到这一段的感情基调是“爱”------爱小鸟,爱大自然。
2、启发学生,怎样读才能表达“爱”的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4、请读得好的同学范读。
5、再读课文。
五、拓展内容,联系实际
1、以“我与小鸟做朋友”为题组织活动。
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了解的关于鸟的资料。
3、说鸟、议鸟、画鸟、唱鸟。
4、让大家说“我能为小鸟做些什么”。
[《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2:《拔萝卜》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感受拔萝卜的故事。(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萝卜是长在什么地方的?”等待孩子的回。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拔萝卜”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分部分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姑娘和小狗一起帮奶奶拔萝卜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带着问题观看课件“拔萝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
播放故事开头至“拔牙拔,可是他拔不动”
请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
2、萝卜拔不动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让我们继续观看课件,看看老公公是怎么做的?请了谁来帮忙?
四、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老公公一个人拔起来萝卜了吗?他找了谁来帮忙呀?(老婆婆)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
2、老公公和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
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
3、老公公、老婆婆和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
小黄狗是怎么回答的?
4、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
小黄狗是怎么叫小花猫来帮忙的呀?小花猫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花猫是怎么叫小老鼠来帮忙的呀?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6、大萝卜有没有拔出来?是被谁拔出来的呀?他们高不高兴呀?
7、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拔不动萝卜,很多人一起就把萝卜拔出来了呢?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掌握方法,积累背诵。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教师适时板书。
3.出示每部分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背诵。
4.组织学生用其他方式背诵课文。
5.组织展示背诵,讲故事。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 讲述拔萝卜的故事。
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把《拔萝卜》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2.将词语自己写一遍。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拔萝卜》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3:《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种树
教学目标:
1. 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够欢快的有感情色彩的朗读课文,让小朋友以种树为乐趣,为荣
誉。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感受种树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 和父母种下一棵树,感受种树的乐趣(学生)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引出新课 。
1. 提出问题“同学们油锅种树的经历吗”。
2.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小组自读课文,教师进行纠正语音
(2)各小组比赛式选读课文,男生女生分段朗读,教师着重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 看图认识课文特殊标注的字词。
(1)认读:棵像色音符串歌谱兴跳声幸福
(2)教师范读标注字词,形象化字词,帮助学生记忆。
2. 引导总结“种树”的好处。
3. 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种树的益处。
4. 指导整体诵读生词,生字。
5.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树像什么,种树的好处。
(1)认读“读一读”(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行串声树音跳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 各小组描述小树的样子。
2.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 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3. 提问:同学们知道怎么种一棵小树吗?
二、指导书写
1. 在上节课里, 我们学习了第一课种树, 哪位小朋友知道小树像什么,
种一棵小树会有什么好处呢 ?
2. 用小组比赛形式,朗读课文。
3. 学生看课文下方插图,教师提问,怎样种下一棵小树,让它茁壮成
长。
4. 指导说话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图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5. 问题探索:
(1)小树像什么?
(2)小鸟在干什么?
(3)种树,种下了什么?
7. 多媒体课件出示:
绿色音符绿色歌谱小鸟歌唱 8. 指导读词,识读生字
9. 全班交流。
10. 指导书写生字:行串声树音跳。
11. 全班交流展示,表扬书写规范的学生。教师黑板规范书写。
三、掌握方法,积累背诵。
1. 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 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教师适时板书。
4. 组织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5. 组织展示背诵。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 出示思维训: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种树,寻找种树的乐趣。
2. 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2. 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3. 采用开火车、猜字谜、字词连连看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4:《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种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感受春天种树的快乐,了解种树对保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义。
4、喜欢读儿歌,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春天到了,又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又忙着播种,种树了,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种树,生齐读课题(注意种读zhong),读了课题小朋友想知道什么呢?
抽生答。小朋友的问题真多,这样吧,咱们赶快拿起书,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50页自渎课文,把不认识的或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读音,抽生读、师随时纠正读音,齐读
注意:兴、幸、声、唱是后鼻韵,串、唱、声是翘舌音
3、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连贯
抽生读,分段读,师范读,生齐读
4、再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呆会儿老师讲解的时候要仔细听。
三、深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渎1、2句, 理解“音符”--乐谱中表示音长音高的符号;“歌谱”--歌曲的曲子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呢?请自渎体会。抽生读,生评价,齐读。
3、这两句中一棵、一行、一串是数量词,小朋友读读下面的词你发现了什么?(数量越来越多)出示词语:
一棵小树 一棵棵小树
一行小树 一行行小树
一个音符 一个个音符
一串珍珠 一串串珍珠
4、听老师读第三四句思考,种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是什么?抽生答。
5、是啊,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幸福的生活。那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来呢?
自渎,抽生读,师生共评议,齐读。
6、小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事物,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多植树,多造林。那你想为小树做点什么呢? 四人小组讨论,抽答。
四、学习生字
1、学习新部首“兴字头”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声、色”的写法,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8、生描红,师评价
9、作业;抄写生字4字2音2词
抄写课后2题。
课后小结:
[《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5:《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这一课的设计注重目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目中有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以学定教。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在自己的阅读中去体会,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自得;平等对话交流,鼓励发表个人见解,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体现语文课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方法习惯之中,体现文道关系。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儿歌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体会到种树的快乐,种树的种种好处。
3毖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准备
教师:1敝谱魃字卡片、准备教学挂图(简单课件)。
2庇胍衾掷鲜α系,让学生认识音符和歌谱;与美术老师联系,画一画树。
学生:观察树木,了解种树带来的种种好处。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题激趣,感知儿歌大意
1逼攵量翁猓说说: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毖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弊杂伞⑶嵘地朗读儿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练读几遍。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试着记住字形。
(3)勾画生字词,把儿歌中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问号。
2苯涣髯灾魇蹲智榭觥
(1)学生相互提醒音难读、形难记的字。
(2)用生字扩词语,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学生个别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环节解决。例如:“绿色音符”、“绿色歌谱”、“种下歌声”、“种下幸福”等等。
三、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自主解疑
1比醚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提示: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边读边想。
音乐常常与快乐相伴,一个个音符,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因素,它将构成快乐的歌谱。儿歌中的这两个比喻可谓意味深长,笔者认为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为理解后文“种下歌声”、“种下幸福”奠定基础。
“音符”是什么?(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这里用来比喻一棵小树。)
“歌谱”是用来干什么的? (歌曲的乐谱、谱子,人们唱歌时用的。这里用来比喻一行小树。)
2笔骰岣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环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乐,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倍炼磷约合不兜氖句。
四、进一步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1辈扇《嘀址绞街傅佳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崩识粱虮乘校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快乐,感受树木的作用。
五、语言积累活动
结合课后第二题,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六、书写练习
1背鍪疽求会写的字。
学生提出难写的字、笔画笔顺不清楚的字,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兴”字集体书空笔顺;“唱”、“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指导书写。
2苯涣髡故尽⒄蛊溃激发写好字,主动练字的积极性。
3毙葱茨阆胄吹淖只虼视铩⒕渥印
七、拓展
1彼邓的阕急肝小树做点什么。
2备据你对儿歌的理解给儿歌配画。
3笔宰欧抡斩歌的样子当小诗人说一说。
[《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6:《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种树的欢快,了解种树对保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义。
3、喜欢读儿歌,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与音乐、美术教师联系,指导学生课前认识音符和歌谱,画一画小树。
学生:动手制作生字卡片,观察、了解种树有什么好处。
师生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次植树活动。
教学设计参考
一、读题激趣,感知大意
1、读课题,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
二、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一读,把不明白的词句做上记号。
2、交流识字情况。学生相互提醒,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教师提醒学生读准“种树”的“种”等字的音。
3、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三、朗读课文,自主解疑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边读边想:种树会给我们的生活来什么?
2、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学了这课知道了些什么。
四、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1、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或背诵,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快乐。
五、扩展活动
1、把课文描绘的画面用彩笔画一画,或唱一首种树、护树的歌,或朗诵一首儿歌,或讲一个人们爱护小树的故事。
2、说说你想为小树做点什么。
[《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夏天的夜晚》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