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2024-07-08 07:54:3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hanshan704256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篇1: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教案

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地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

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数100以内的数。

课时划分:

(10课时) 认识整十数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认识几十几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

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 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多些和少些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的例题,第9~10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设置情境。

谈话:小猫开了一家餐馆,现在它正忙着洗盘子呢!(出示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0+4 = 4 +3 = 34-30= 34-4 =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还剩4个一。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 =34,所以4 +30=34。

3、解答试一试。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什么呢?

讲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 =34的算式下面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 +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在34-4 =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么?请你猜一猜。

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

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

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着说说。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二、教学想想做做

1、第1题。

(1)出示20只白兔和8只灰兔的图片,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左边20只白兔和右边8只灰兔,列出四个算式。

(3)组织交流:算式是怎样列的?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口算第2题。 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根据60+3 =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3、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校对。

4、第5、6题。

(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意。

(2)列式计算。

订正第6题诗追问:我拔的个数和山羊同样多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兔子拔了几个萝卜?

三、全课总结 讲述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且知道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加数,加得的结果是和;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数,减法中的得数叫做差。

四、作业

想想做做的3题。

教学后记:情景导入得好,注重学生说的能力培养。

篇2: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1、师:今天,小猴的桃园丰收啦!它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吃桃。(出示挂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根据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一共有多少个桃?30+4=34 4+30=3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②数:30、31、32、33、34(可借助计数器或小棒)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中的每个数也有各自的名称。教师介绍“加数”、“和”。

引导学生说说“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一共有34个桃,筐里有30个,外面有几个?

34-30=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4是3个十和4个一,去掉3个十,剩下4个一(借助学具)

②想加法。

(3)一共有34个桃,外面有4个,筐里有几个?列式并说说算法。

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观察四个算式的特点,揭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 56-50 62-2 96-90

3+50 2+80 20+6 28-8

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

2、“想想做做”第1、2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反馈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2)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根据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个算式吗?

①3+70②54-4

4、“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反馈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

(2)交流并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怎样才能做得既对又快。

6、“想想做做”第6、7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挂图

30 + 4= 34 34 - 30= 4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篇3: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并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根据数的组成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95里面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81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32页情景图。

2、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梳理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桃?

(2)一共有34个桃,去掉框里的30个,还剩多少个桃?

3、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0+4 = 34-30=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呢?

(1)先想一想。

(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根据看图,数出来的;用小棒摆出来的;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4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是4 。

4、解答“试一试”。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先想一想。

(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因为30+4 =34,所以4 +30=34。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结合学生回答适当补充。

5、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子,在每一个算式中每个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子。在加法算式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34-30=4,减好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

(3)指名说出算式4+30=34,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说说每道算式表达什么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根据60+3 =63你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集体核对结果。

4、“想想做做”第4题。

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了解“相邻数”是什么意思,再写数交流。

6、“想想做做”第6、7题。

先说说每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再自己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篇4: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的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二、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2、看图写算式,复习用一幅图片写出四道算式。

3、填空复习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十三根小棒图,看图片写算式,并说一说各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2)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理。

2、教学例6

(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在计数器上演示112=13的过程。强调2要加到个位上去,强调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

(3)演示从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上台演示13―2=11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算理。

(5)学习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任意指算式,学生说出该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看图片列算式。

3、做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四)、全课总结。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用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等方法,使学生探索发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教授例5时,教师起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并明白2要和单根的一根小棒合并到一起。那么在教授例6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了。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更好的直观的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88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1―5题。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例5和例6的小棒图和相应的加法减法算式。这样安排突出重点,简单大方。

五、本课自评

本节课在进行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并得到了数学教研组长贾老师的精心指导,因此整节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

其他老师也反应和上节公开课相比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三大部分。教学各个环节安排恰当。

在教授例5:103=13、310=13、13―10=3、13―3=10时,特别将算式后面的答案擦去,并提问:

103,10、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310,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3,13、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10,1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一幅图片能列四道算式的算理。

在教授例6时,特别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动手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使学生明白2要加到个位上去,和原来的一个一合起来一共是3个一。使学生明白算理。

在巩固练习时,出示8个写有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式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小动物找朋友。寓教于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兴趣浓厚,这样安排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篇5: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8。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能运用数的组成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方法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具准备:

例8的课件、游戏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提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

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30=32 ]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3、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几十加几就是加上几个一,结果是几十几。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的发现能帮我们算得又对又快吗?说说你的想法。然后在计算,最后总结;一加两减,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可以使计算又对又快。]

四、布置作业

30+8=

77-7=

70+2=

9+20=

10+5=

28-8=

65-5=

3+20=

90+9=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2=32 32-2=30

2+30=32 32-30=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直观的表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勇闯社交是买写字本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到了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从而提出问题,在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篇6: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评课稿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以后数的运算的.基础,本节课李国梅老师对教材研读的比较透彻,把握校准,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整节课围绕一个知识点“几十加几就是几十几”来进行的。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直观上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效果较好,但是也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板书的设计。从板书可以反应这节课,也可以反应备课情况,从这节课上李老师的板书可以再添加几点。

2、预设要全面,生成更精彩。有生成,课堂才精彩,对于学生的回答都要给予肯定,例如:30+2=?师:那么30+2等于多少呢?学生都喊是32了,不要不去理睬,直接让摆小棒看看。 修改意见:哦?32?你们真棒,还没有学习就知道是32,那你能告诉大家它为什么等于32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看看为什么30+2=32好吗?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3、注重算理。多让学生说算理,30+2=32是因为30是3个十 2是2个一 合起来就是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下面的许多练习题都要让学生这样子说一说。也可以说一说 4个十 和5个组成的数列个算式等等。

篇7: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评课稿

这节课是在100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加、减计算,又有利于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从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促进知识的迁移,在模仿创新的过程中,理解掌握计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钟老师在《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采用创设情景、观察、比较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主要亮点有:

1、教学思路明确、清晰。这节课钟老师围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知教学和巩固新知四个环节进行教学。整个教学环节体现了主次分明的教学思路,非常好!

2、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和蔼,有亲和力;激励性评价语比较多。

3、能够抓住小学生好玩、好胜的特点在巩固新知这教学环节设计游戏的学习进行巩固,非常好;

4、注重算理。钟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2的结果,是通过摆小棒理解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0+2=32,所以32-2=30。

6、体现算法多样化。如在教学“2+30”时,学生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的,钟老师提问:“还有别的想法吗?”让学生先讨论交流,再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学生在交流中,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建议:

1、在计算过程中,多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强化算理;

2、在引导学生分析减法时,是不是可渗透逆思维,即:想加做减。

篇8: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评课稿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以后数的运算的基础,本节课李国梅老师对教材研读的比较透彻,把握校准,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整节课围绕一个知识点“几十加几就是几十几”来进行的.。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直观上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效果较好,但是也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板书的设计。从板书可以反应这节课,也可以反应备课情况,从这节课上李老师的板书可以再添加几点。

2、预设要全面,生成更精彩。有生成,课堂才精彩,对于学生的回答都要给予肯定,例如:30+2=?师:那么30+2等于多少呢?学生都喊是32了,不要不去理睬,直接让摆小棒看看。 修改意见:哦?32?你们真棒,还没有学习就知道是32,那你能告诉大家它为什么等于32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看看为什么30+2=32好吗?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3、注重算理。多让学生说算理,30+2=32是因为30是3个十 2是2个一 合起来就是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下面的许多练习题都要让学生这样子说一说。也可以说一说 4个十 和5个组成的数列个算式等等。

篇9:小学数学《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算理。

3.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篇10:小学数学《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优秀教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 2=32

提问:30 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 6 30 7 60 9 20 8 6 50 7 30 9 60 8 20

(2)90 8 20 3 50 9 70 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 6,背面写6 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30 8= 77-7= 70 2=

9 20= 10 5= 28-8=

65-5= 3 20= 90 9=

教学反思:

在执教这一节的前一天,我给同学们留下了准备一百根小棒的任务,就是这个准备的过程中,我们的班级微信群里热闹了起来,有的家长在群里晒出准备的小棒,并注明这是冒雨买来的;有的家长晒出了自己用一次性筷子做出来的.小棒,还有一位家长晒出一堆凌乱的枝条,这让我不解,但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晒了一张照片,已经是整齐的十捆小棒了,我借机称赞这位家长的用心,大家也跟着称赞,后来,还有的家长在群里说有多余的小棒,谁若没有可以第二天找自己的孩子借用。第二天课前,我把这份家长的爱讲给同学们听,并请同学们用这份带着爱的小棒展开学习,果然,效果极佳,同学们在摆小棒时是那样认真,她们的学习是那样幸福。数学与爱就在一起,对吗?

篇11: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师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1-43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二、说教法及学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主要采用创设情景、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教学过程

1、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课始通过“文字叙述填空”和“一数分两数图示填空”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通过课件展示“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的情景,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3、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幻灯片出示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列出相应的算式,再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随后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找朋友”游戏

在音乐声中让上台的5名同学出示算式依次呼叫找朋友。

5、反馈练习

通过计时计算课本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计算能力,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同时教师在巡查中掌握全班同学对本讲内容的掌握情况。

6、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提升了一年级小同学的注意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注重“动手实践”数学游戏的设计,有利于“寓教于乐”,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知识与能力得到了长进。充分利用了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特点,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了常规教学。

篇12: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这节练习课既是前面学习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学习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的基础。分析学生的情况,大多数孩子已经能够口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只是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所用时间长短和方法会有所不同。但是孩子们要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这一算理层面,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我根据练习课的教学结构,通过“准备练习——导练——小结和概括——检测和评价”这四个环节进行教学的,课后我作了反思,觉得这节课既有亮点,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教学思路非常清晰。

首先是由孩子们都熟悉的卡通朋友---朵拉,作为导入;要想参加森林探险之旅,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练习环节);准备好了就开始探险之旅(导练闯关环节);闯关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下,积累经验,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小结和概括环节);有了经验就继续闯关(检测和评价环节);最后参加联欢会,在歌曲中结束课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练习算法层层深入。

在练习过程中,我灵活的运用了教材。虽然教材中创设的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但是体现不出层次性,于是我利用课件对题目作了一些调整,首先在准备练习环节中从一图四式中回顾算理;在导练环节中分基本练习和深化练习;在检测和评价中利用“解决问题”作为拓展练习。这样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一步步练习和巩固算理,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练习形式多样。

为了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利用形象生动的课件设计了形式多样的闯关练习,第一关(智过鳄鱼湖);第二关(勇过独木桥);第三关(攻破密码);第四关(进入城堡)。在第二关里穿插了一个小游戏—送小动物回家,在第三关里以开火车形式提问学生说出得数,攻破密码。这样,让学生不断的'变化思考,解决老师给出的问题,练习中,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这样既达到了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让学生感觉不到枯燥和乏味,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节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是课堂调控不到位,让学生讨论交流太少。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要上好一节练习课,我们不能只让学生一味单调地练,使他们成为做题机器,而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较大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练习中多一些数学思考,多一些真实的情感体验,多一点生活乐趣,使我们的练习课多一些“春意”,使练习课堂充满活力。

篇13: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

钟老师在《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采用创设情景、观察、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识和创新意识。

1、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算理。钟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 2的结果,是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再让学生先讨论交流,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在交流中,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从而得出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根据图画所表示的应用题,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如:摘苹果,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小法官等都是同学们喜欢玩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练习设计由浅入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的。若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如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就更好了。

篇14: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

1、钟老师结合课本中的发新书的这一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引发学习兴趣。先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列出算式,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解决。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在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思考,合理整理出算法,在算法中理解算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体验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3、在练习设计中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巩固所学知识。效果较好。

篇15:《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小组内上了一节课,内容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在上课之前我进行了认真备课,自认为对学生课堂上会出现的情况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上完这节课后,却发现,很多预设到了课堂上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预设乱了,我的思路也乱了。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实学生在没上这节课前,已经有很多学生会计算了,而至于到底是怎样算的,恐怕有些学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也许就已经形成了几十加几就等于几十几这个印象。而我这节课要做的是要让学生不但知道结果,还要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即算理。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再学习,如何尊重学生的想法又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这节课我重点处理的一个问题。

反思这节课,有很多不足和遗憾。首先,对学生情况分析不够,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时应变能力差,课前,我想当然的认为所要讲的知识点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能很顺利的说出来,学生能按照我的预设走,但是课中出现的情况可以说是我始料不及的。本来我以为如果先让学生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时,会说接着数的,或者是相同数位相加等,不大可能想到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而课堂上却恰恰相反,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小女生就说出了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顿时我的思路乱了。仔细想想这时我完全可以顺着这个学生讲的把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算理讲透,然后再听听其他学生是怎么算的,这样是完全可以的。而我是等把学生的`想法都说了,再回头说这个小女生的想法,是不是就乱了呢?其次是我过高的估计了学生。我认为学生都已经会计算了,而且学生对数的组成也都很熟悉了,只要我稍微一引导,学生对算理应该神容易就能理解。所以我原先本来设想的用计数器拨一拨,或者用小棒摆一摆也给取消了,我想学生都已经会了,再去用小棒摆,不是多此一举呢?倒不如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再用小棒进行演示,学生自然就理解了。但是学生没有像我想的那样,虽然学生心里或许明白,但是上升到语言表述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点我是没有考虑到的。如果我当时能拿出一个计数器拨一拨,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来说,效果或许会好些吧。另外在很多细节方面我处理的也不太恰当,如在设问上,在环节的过度上等。

上完这节课后,没有我想象的轻松。反思自己,如果我能全面了解学生,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做到全面考虑,自己心中有数,也许这节课又是一番效果了。要想上好一节课,只有在基于对学生的真正了解上,基于对教材的全面把握上,基于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尊重上,更基于教师能灵活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上,而这些都是我不断去学习和最追求的。

篇16:数学教案-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准确地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100以内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铺孕伏【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下载

1.填空:

(1)40是(    )个十

(2)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个十和5个一是(    )

(3)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3个十和8个一是(   )

2.口算:(出示口算卡)

①6+3= ②5+8=

③9-4= ④15-7=

⑤8+9= ⑥15-6=

⑦14-6= ⑧4+6=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通过口算练习,同学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掌握.那么,如果再给你一些比20大的数字,让你计算加减法,你能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教师边口述边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出现课题.) 下载

篇17:数学教案-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1)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出45-5=?说一说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45是4捆小棒和5根小棒组成的,也就是4个十和5个一,减去5就是去掉5个一,还剩4捆,就是剩下4个十,也就是40.所以 45-5=40.

(2)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45是4个十和5个一,45-5就是从4个十和5个一中去掉5个一,还剩4个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

(3)学生试算   63-3  (板书:  63-3=)

引导学生说出:63是6个十和3个一,63-3就是从6个十和3个一中去掉3个一,还剩6个十,也就是60,所以 63-3=60(板书“60”)

(4)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2小题.让学生看书摆小棒填书,启发学生说出想法.

4.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想一想: 5+40=□,应该怎样计算?

(1)可以启发学生再摆一摆小棒,引导学生明确:

5+40表示5个一和4个十合起来,得45.与例9:“40+5”只是加数的位置不同,但结果相同.

(2)反馈练习:

①试算 2+50,并叙述计算方法.

②自己编几道同类加法口算题,再颠倒位置口算.

(三)全课小结

让学生结合例9说一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随堂练习【继续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下载

1.填空:

2. 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5个一是(    ).

3.看图写算式:

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6题.

70+8= 40+4= 75-5=

83-3= 90+8= 30+7=

4+70= 67-7= 80+6=

板书设计

篇18:数学教案-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1)用小棒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摆出4捆小棒,明确:它们代表4个十.(板书:4个十)

再摆出5根小棒,明确:5根小棒代表5个一.(板书:5个一)

请同学们把两部分汇到一起,讨论一下,一共有多少根?

引导学生明确: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所以一共有45根.

4个十是40         (板书:“40”)

5个一是5          (板书:“5”)

教师讲述: 40加5(边口述边板书上“+”)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所以 40+5=45   (板书:“45”)

(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40+5的计算方法.

把40看成4个十,5看成5个一

40+5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

所以  40+5=45

(3)教师出示:60+3

引导学生思考用小棒怎样表示,学生叙述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

引导学生说出:把60看成6个十,3看成3个一

60+3就是把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63

所以   60+3=63

(4)反馈练习:

①“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1小题(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摆小棒).

明确:5捆小棒是5个十,也就是506根小棒是6个一也就是6,5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56

列成算式是:50 + 6=56(填书)

②让学生边说算法边计算出结果.

30+4= 20+8= 50+2=

篇19: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四: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准确地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100以内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铺孕伏【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下载

1.填空:

(1)40是(    )个十

(2)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个十和5个一是(    )

(3)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3个十和8个一是(   )

2.口算:(出示口算卡)

①6+3= ②5+8=

③9-4= ④15-7=

⑤8+9= ⑥15-6=

⑦14-6= ⑧4+6=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通过口算练习,同学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掌握.那么,如果再给你一些比20大的数字,让你计算加减法,你能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教师边口述边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出现课题.) 下载

2.教学例9.【继续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下载

(1)用小棒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摆出4捆小棒,明确:它们代表4个十.(板书:4个十)

再摆出5根小棒,明确:5根小棒代表5个一.(板书:5个一)

请同学们把两部分汇到一起,讨论一下,一共有多少根?

引导学生明确: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所以一共有45根.

4个十是40         (板书:“40”)

5个一是5          (板书:“5”)

教师讲述: 40加5(边口述边板书上“+”)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所以 40+5=45   (板书:“45”)

(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40+5的计算方法.

把40看成4个十,5看成5个一

40+5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

所以  40+5=45

(3)教师出示:60+3

引导学生思考用小棒怎样表示,学生叙述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

引导学生说出:把60看成6个十,3看成3个一

60+3就是把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63

所以   60+3=63

(4)反馈练习:

①“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1小题(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摆小棒).

明确:5捆小棒是5个十,也就是506根小棒是6个一也就是6,5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56

列成算式是:50 + 6=56(填书)

②让学生边说算法边计算出结果.

30+4= 20+8= 50+2=

3.教学:“45-5”.【继续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下载

(1)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出45-5=?说一说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45是4捆小棒和5根小棒组成的,也就是4个十和5个一,减去5就是去掉5个一,还剩4捆,就是剩下4个十,也就是40.所以 45-5=40.

(2)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45是4个十和5个一,45-5就是从4个十和5个一中去掉5个一,还剩4个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

(3)学生试算   63-3  (板书:  63-3=)

引导学生说出:63是6个十和3个一,63-3就是从6个十和3个一中去掉3个一,还剩6个十,也就是60,所以 63-3=60(板书“60”)

(4)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2小题.让学生看书摆小棒填书,启发学生说出想法.

4.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想一想: 5+40=□,应该怎样计算?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相关文章:

1.数学教案-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2.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优秀说课稿

3.数学一年级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4.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5.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6.整十数除多位数

7.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8.小学数学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优秀教案

9.一年级数学整时教案

10.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新课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下载word文档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